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导读课课件
合集下载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教学课件(共26张PPT)

教学方法
下节课预告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教学评估
05
CHAPTER
课堂互动
分组讨论《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内涵。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言,分享讨论成果,促进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
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发言内容,引导学生客观评价他人观点,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小组互评
பைடு நூலகம்
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
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主题探讨
红军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革命信仰
纪实文学的写作手法
埃德加·斯诺采用纪实文学的写作手法,深入红军基层,采访了众多红军将领和普通战士。这种写作手法使得作品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红军和革命历史的独特视角。
生动的叙述和刻画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运用生动的叙述和刻画,使得红军战士的形象栩栩如生。这种写作技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红军的精神风貌。
课程安排
第三章:长征的起点(4学时)
介绍红军长征的起因、过程和重要意义。
讲述红军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主要领导人。
课程安排
01
02
04
课程安排
第四章:长征的胜利(4学时)
分析长征胜利的原因、历史意义和影响。
第五章:结语(2学时)
对作品进行总结评价,引导学生思考作品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03
02
CHAPTER
《红星照耀中国》概述
美国著名记者,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毕业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他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来到中国,深入了解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情况,并写下了多部关于中国的著作。
下节课预告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教学评估
05
CHAPTER
课堂互动
分组讨论《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内涵。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言,分享讨论成果,促进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
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发言内容,引导学生客观评价他人观点,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小组互评
பைடு நூலகம்
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
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主题探讨
红军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革命信仰
纪实文学的写作手法
埃德加·斯诺采用纪实文学的写作手法,深入红军基层,采访了众多红军将领和普通战士。这种写作手法使得作品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红军和革命历史的独特视角。
生动的叙述和刻画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运用生动的叙述和刻画,使得红军战士的形象栩栩如生。这种写作技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红军的精神风貌。
课程安排
第三章:长征的起点(4学时)
介绍红军长征的起因、过程和重要意义。
讲述红军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主要领导人。
课程安排
01
02
04
课程安排
第四章:长征的胜利(4学时)
分析长征胜利的原因、历史意义和影响。
第五章:结语(2学时)
对作品进行总结评价,引导学生思考作品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03
02
CHAPTER
《红星照耀中国》概述
美国著名记者,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毕业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他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来到中国,深入了解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情况,并写下了多部关于中国的著作。
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共34张PPT)

2024/8/27
自主+合作
示例
• 阅读《造反者》选段46页—53页:
1.圈画梳理周恩来的这段经历。
2.除了让你了解了关于周恩来的事实之 外, 你读到作者对周恩来什么样的态度?
• 周恩来,1898.3.5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
• 曾就读于南开中学,南开大学三年都是奖学金维持生计,成 绩优异。
• 1919年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遭逮捕,关了一年监牢。
2024/8/27
6.《红星照耀中国》共( 12)篇,请将篇目说出来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第三篇 在保安 第五篇 长征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第二篇 去红都的路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
: 职业 驻华记者、通讯员 大学讲师
: 工作经历
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
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 地记者
代表作品: 《红星照耀中国》
2024/8/27
文本讲读之
“红星知识竞赛”
形式 知识竞赛 组队 10大组 竞赛 规则 先举手抢得答题机会,答错不扣分,答对
2024/8/27
七律.长征
毛泽东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024/8/27
讨论与思考
• 4.当代青少年该如何传承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的内涵: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 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 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 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为了救国救民、不 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 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 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共30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的。
重点人物
毛泽东
个人经历:1893年出生于湖南湘潭。童年时期在家中成长、读书, 父亲的暴躁和家中教员的粗暴严厉,让毛泽东不断抗争。随着进步 思想的影响,他的思想眼界逐渐开阔;1914-1918年在湖南省立第 一师范学校求学,在长沙读书后,他了解到更多运动,接触到进步 书刊和进步人士;后来到北京后在北京大学做过图书管理员,认识 很多进步人士,这段时间他在长沙、上海、北京等地组织工人运动, 并在1920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1921年包括毛泽东在内的12个 人参加了共产党成立大会。他关心政治,不仅了解中国国情,对世 界政治也很熟悉,渐渐成为共产党的领袖人物。 外貌描写: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 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的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 颧骨凸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 子的面孔。) 性格特点:好学进取、敢于反抗、勇敢、爱国爱民、善于思考。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作品的阅读
作者介绍
埃 德 加 · 斯 诺 ( 1905—1972 ) , 美 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 几 家 报 社 驻 华 记 者 、 通 讯 员 。 1933 到 1935年,斯诺在燕京大学新闻系任讲师。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北,写了大量报道, 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为了在 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西行漫 记》。
周恩来
个人经历:他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祖父曾任清朝大 官,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母亲不同凡响,他从小就 表现出突出的文学天赋,他毕业于南开大学,后到法国、 德国、英国等地学习,回国的时候已经是著名的革命组织 者。领导过广州起义,在黄埔军校做过秘书,组织工人运 动。 外貌描写: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 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 于热情。(外貌清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 性格特点:温和文雅、平易近人、头脑冷静、善于计划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共61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生动活泼的“小人物”
示例:徐海东
斯诺在书中这样评价他: “他的直率的毫不掩饰的回答,是完全可信的。” “每天早上4点他就起床,他精力充沛和对工作仔细认真的 作风,使他的部队勇健、整洁、守纪律。” “徐海东自豪的热情虽然有点幼稚和天真,但是极其真诚 ,他的部下对他的拥戴的秘密也许就在这里。”
生动活泼的“小人物”
搞清陕北苏区这个“未知之地”的真实情况,揭开这个举世之“谜”,斯诺决心秘密前
往苏区。在得到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两家报纸的赞同支持后,经宋庆
龄和华北地下党组织的具体帮助和安排,斯诺于1936年6月满怀喜悦之情,带着一封用
隐显墨水写的致毛主席的介绍信,加上“两只照相机,二十四个胶卷,还有足够的笔记
斯诺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
一颗闪亮的红星,必将照耀全中国。本书因而得名
。1938年
创作
背景 在1936年10月,
,胜利到达陕北。然而由于国
民党反动派制造了种种不实的谣言,千方百计地严密封锁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一切消息
,所以中国革命的真相,对世界各国人民来说,也完全是一个难以猜测的“谜”。为了
过人,身体素质好;一丝不苟,有魄力,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
和政治战略家,同时又是一个感情深邃、爱军爱民的领导者
(续表)
毛泽东
相关情节
①与父亲的矛盾对抗; ②剪辫子、参军; ③自己到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自修半年; ④谈及牺牲的同志和饥荒引起的死人事件,他总是眼睛湿润; ⑤对当前世界政治惊人地熟悉,提出的世界政局时事问题连 斯诺都无法回答; ⑥与斯诺谈论共产党的政策及抗日战争
斯诺笔下的“红色中国”
周恩来
贺龙
毛泽东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50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人物聚焦——个人小传
贺龙 1.肖像: 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年过半百,但 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 伤的部下行军。 2.出身: 他的父亲是哥老会的一个领袖,把名望传给了贺 龙,因此贺龙在年轻时就闻名湖南全省。(宴会 上面对枪声面不改色)
人物聚焦——个人小传
贺龙 3.人物特点及作者印象: 贺龙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中国;他的口才很好; 有很强的个人感召力(许多部下宁可与他一起在路 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去。) 生活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 除了马匹。他喜欢马。 性格很急躁,但是很谦虚。 一直忠于党,从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纪律。
一、名著印象
2.一位对红色中国充满好奇与疑问的外国人——埃德加·斯诺
埃德加·斯诺在1905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 城的一个贫苦家庭。他年轻时,当过农民、铁路 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以后,他开始毕生所 从事的新闻工作。
1928年,在中国大革命陷入低潮时,他到 了上海,担任欧美几家报社的驻华记者与通讯员。 1930年后,他为采集新闻,遍访中国主要城市和 台湾以及日本、朝鲜、荷属东印度。1931年九一 八事变时,斯诺正在上海。在这以后,他在燕京 大学担任新闻系教授两年,同时学习了中国语文。
《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作品的阅读
一、名著印象
一个特殊的年代
一位对红色中国充满好奇与疑问的外国人 一本首次揭开中国共产党与红军神秘面纱的书
《红星照耀中国》
一、名著印象
1.特殊年代
1927-1936年
国民党对共产党进行 了九年铜墙铁壁般的
新闻封锁
一、名著印象
1.特殊年代
1936年
中国正酝酿着由 长期的反共内战 转为对日本帝国 主义的全面抗战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共3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1.斯诺为什么要去红区采访?
新闻封锁
谜
唯一值得报道
探明事情真相
2.斯诺到达西北后采访了哪些人?了解到了哪些事?
红军将领、红军战士、“红小鬼”、工人、农民、少先队员…… 长征、红军队伍……
畅所欲言话感想
斯诺把他在红区的所见所闻都记录在了这部作品里,读了本书 后,你最感兴趣或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
汇报完毕 感谢聆听
汇报人:XX
红军将领 “红小鬼” 长征篇章
红军战士 红军队伍 斯诺感受
示例
毛泽东 他面容瘦削,个子高出一般中国人,双目炯炯有神,鼻梁很高,给人的印
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他诞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在 家乡韶山六所私塾读书,接受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1914年秋季,进入湖南省立 第一师范学校本科第八班。1920年11月,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他代表了中 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苏区人民都拥护他。他熟读世界历史,熟知世界政治, 是个认真研究哲学的人;他是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他,既是共产党的主要领导,又是红军普通的一员!他的身上,闪烁着红军 特有的精神!
朱德 (1886年-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1886年12月1
日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佃农家庭。1909年初到昆明考进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 加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在云南参加辛亥革命武装起 义。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 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 帅之首。
示例
人物:周恩来 主要经历:
出身官僚家庭—就读南开中学、大学—领导学生运动—帮助创建共产党—任 职黄埔军校—组织大罢工—组织“八一”起义—在南方艰苦斗争—长征。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或细节: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ppt课件

专题二:关于长征 探究提示: 1.长征的起因; 2.长征的路线; 3.长征中面临的困难; 4.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5.长征的历史价值。
·语文
·语文 知识要点: 1.长征的起因 (1)苏区地盘太小,到1934年9月,中央根据地由原来的 35个县缩小到只剩瑞金、兴国等几个县,面积由5万多平方 千米减至1万平方千米左右。 (2)由于敌人的经济封锁和王明的“左”倾经济政策,导 致根据地经济濒临崩溃,使红军缺乏在根据地继续斗争的物 质条件。 (3)由于苏区面积缩小和人口锐减,红军兵力得不到补充, 只有突围向外发展。
·语文 知识要点:以彭德怀为例(第八章第二节对于彭德怀印象 至第三节为什么变成一个红军)
1.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 他是个率直爽朗、乐 观爱笑、富有才智、善于 驰骋、吃苦耐劳、精力旺 盛、性格刚烈、具有强烈 反抗精神、坚强不屈的勇 士,也是一位爱惜部下、 善于作战的杰出军事家
2.出身与家庭
·语文
出生湖南湘潭贫苦农民家庭,母亲去世,父亲病重。
·语文
内容摘要
他原来是一个极受敬重的教授,但是
到了五十岁那一年,他突然放弃家庭、四 个儿女、长沙一所师范学校校长的职位,
①
投身到共产党中来。
他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中国。红
C.他到汉口重掌东北军的统帅权,尽管他过去犯有错误,他的 部下仍旧热烈地欢迎他回来,由此可见他人望之高。(张学良)
D.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的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 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毛泽东)
【解析】A.有误,与之相对应的人物是“贺龙”。故选A。
·语文
(二)图表题 1.(专题一)班级要出一期《红星照耀中国》的黑板报,小洪 拟将下面的选段放在“考考你”专栏中,请你答出对应的人 物的姓名。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共23张ppt)

3.请概括红军长征所经历的艰难历程和 所作出的牺牲。
红军长征纵横十一个省,走过二万五千 多里,经历了千难万险,其中我们的战士 有三分之二永远留在了长征路上。
4.当年这些“红小鬼”和我们年龄相仿 却早早地踏上了长征路,你觉得他们身上 最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
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们那种大无畏的 精神,是他们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宁愿 牺牲的革命精神。
读完这本书,我想说:
这是一本真实描述红色中国的著作,使 西方世界第一次了解了中国共产党。
作者以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从火 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 员,……
斯诺看惯了羸弱无助的中国孩子,“红 小鬼”表现出的蓬勃朝气让他着迷。 ……
斯诺笔下的苏区普通百姓活灵活现,真 实生动,他们的精神状态,折射出当时蕴 藏在民众思想里的智慧之光,这是正义的 力量,也是中国的希望。
第一毛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 第二: 毛主席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第三:毛主席代表 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第四:毛主席是个苏区人民拥护 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第五:毛主席生活简朴, 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
《西行漫记》当时中国正处于日本的侵略,同时国民也对共 产党进行镇压。在如此白色世界中,《红星照耀中国》要在 中国流传的话必须用一个隐蔽的名称,因此选择了《西行漫 记》作为掩护。
• 目录1——12篇
• 去苏区 第1篇 • 在苏区 第2篇—第11篇 • 离苏区 第12篇
活动一:提炼读法
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 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包括新闻、历史纪实、回忆录、传记 等多种文体。
阅读纪实作品的技巧: 1.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共64张PPT)

埃德加·斯诺 美国著名记者。他
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 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 京大学新闻系讲师。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 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 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
问:是什么原因促使斯诺决定进行实地 考察?
从毛泽东剪辫子、参军的情节可以看出他的革命性特点;从他选 择学校及进行自修的情节可以看出他好学进取、富有恒心毅力; 从团结周围人的情节可以看出他已经慢慢形成领袖气质。
师范毕业后,毛泽东到了北京,在老师杨昌济的帮助下,获得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 员的工作,并参加了哲学会和新闻学会,对政治的兴趣继续增长,思想也越来越激进。 回到长沙后,毛泽东更加直接投身到政治中去,成为学生报纸《湘江评论》的主笔、 帮助创办文化书社、前往北京代表新民学会组织反军阀运动、和陈独秀讨论“改造湖 南联盟”的计划、领导了一次对军阀赵恒锡当政的省议会的冲击。从此,毛泽东越来 越相信,只有经过群众行动取得群众政治权利,才能保证有力的改革实现。1920年, 毛泽东接触到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这三本书,从而建立起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人物 肖像
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 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 情
人物 温和文雅,头脑冷静,平易近人,善于分析推理,讲
周 形象 究实际经验
恩
来
①第一次见面用英语跟斯诺打招呼;
②为斯诺规划采访行程;
相关 ③揽着“红小鬼”胳膊在乡间散步;
情节 ④在上海和工人领袖成功组织了五万名工人的纠察队,
第二章 到红色首都去的路上
章节内容概括: 讲述了去红区的路上被白匪追赶 的经历,以及国民党通过组织 “人民联盟”治理和镇压地方的 政策。斯诺到白家坪见到了周恩 来同志。周恩来安排他一个92天 的采访红区旅程及项目。介绍了 周恩来(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的人生经历与其独具一格的人格 魅力。 斯诺去保安路上的见闻趣事和有 关贺龙同志(被国民党称为“劣 迹昭著的土匪头子”)人生经历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共31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主要人物形象】
4.贺龙
(1)名望高,有号召力 他的父亲是哥老会的一个领袖,他的名望传给了贺龙,因此贺龙在年轻时就闻 名湖南全省。后来贺龙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中国。红军说,他可以手无寸 铁地到全国任何哪个村子里去,向哥老会说出自己的身份后,组织起一支部队 来。哥老会的规矩和黑话很难掌握,但是贺龙的“辈分”最高,因此据说曾经不 止一次把一个地方的哥老会全部兄弟收编进红军。 (2)口才好 他的口才很好,在国民党中是有名的。李说他说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
【主要人物形象】
(5)慎行 贺龙除了在军事方面以外,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是他并不是个无知的人。李 长林、周逸群同贺龙谈了三个星期,他很快懂得革命的意义,但是他经过了慎 重的考虑,同他的部下商量,最后才同意加入国民党。 (6)同情穷苦人民 贺龙到一九二七年南昌八一起义后才参加共产党。在这以前不久,他还效忠于 汪精卫的武汉(国民党)政府。但是唐生智、何键等*打倒地主的运动,开始著名 的“农民大屠杀”,国民党军阀不仅处决共产党人,而且处决大批农会领袖、 工人、学生,这时贺龙才毅然投向共产党。他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完全同 情穷人,这种屠杀激起他的愤怒。
习题精选:
1.《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 埃德加・斯诺 。他于1905年出生于美__国__
堪萨斯城的一个贫苦家庭,年轻时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 学毕业后开始从事新闻工作。
2.在陕北,埃德加・斯诺采访的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周恩来除毛泽
东外,还有
朱德、彭德怀、徐海东
等。
3.苏维埃政府的“四巨头”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博古 。
①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高于一切,坚定革命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 然胜利的精神 ②为了救国救民,不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 ③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④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⑤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 的精神。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精品课件

艺术特色
1.高度纪实性, 深刻洞察力。
本书记录的是斯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事 实, 特别是很多采访, 都采用了“口述实录”的新闻叙事方 法。同时, 斯诺站在历史的高度, 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对新闻 事件进行忠于事实、合乎逻辑的分析和判断, 得出了令人信 服的评价和入木三分的预见性结论, 这给读者带来了更深的 思考。
第六篇 第七篇 第八篇
写刘志丹开创西北苏区的历程,西北大灾荒、 红星在西北 苛捐杂税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还讲述了苏维埃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货币等各方面政策。
去前线的路 上
叙述了普通农民对红军的拥护和苏区工业的繁 荣,以及苏区工人身上具有的乐观的社会主义 工业精神。
同红军在一 起
叙述了作者深入到红军内部实地考察,司令员 彭德怀的悲惨童年和生活情况,以及红军采用 游击战术的原因和红军战士健康丰富的生活。
龙
②不止一次把地方哥老会全部成员收编进红军;
相关情节
③参加共产党后一直忠于党,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听 取意见;
④使地主士绅闻风逃跑,行军神出鬼没。(注:书中关
于贺龙的部分也是采访他人而写成。)
(续表)
人物 率直爽朗、乐观爱笑、富有才智、吃苦耐劳、精力旺盛、性格刚 形象 烈,具有强烈反抗精神,是一位爱惜部下、善于作战的杰出军事家。
还是一位作战经验丰富的杰出军事家。
(续表)
①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一起讲故事、打球;
②他喜欢运动,乒乓球打得挺好,篮球也打个“不厌”;
③他也喜欢读书,仔细制订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
朱 德
相关 情节
④坚持寻找并加入共产党,寻找新的革命道路; ⑤在长期的作战中形成自己带兵的特殊战术; ⑥在柏林参加共产党为声援五卅运动而召开的大会时被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二组:突然,他们在南岸的同志们开始 兴高采烈地高呼:“红军万岁!革命万岁!大 渡河三十英雄万岁!” 三四组:他们在南岸的同志们开始高呼: “红军万岁!” 全班齐:突然,他们在南岸的同志们开始 兴高采烈地高呼:“红军万岁!革命万岁!大 渡河三十英雄万岁!”
女生:原来白军已经仓皇后撤!
男生:进攻的红军全速前进
三四组: 《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 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 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全班: 最为重要的是它以毋(wú)庸置疑的事 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 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 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方法指导: 阅读纪实作品要边读边注意梳理作 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
〈四〉聊特点,聊语言,了解纪实作品阅读第三步骤。
突然,他们在南岸的同志们开始兴高采烈地
高呼:“红军万岁!革命万岁!大渡河三十英
雄万岁!”原来白军已经仓皇后撤!进攻的红
军全速前进,冒着舔人的火焰冲过了余下的桥
板。纵身跳进敌人碉堡,把敌人丢弃的机枪调 过头来对准岸上。
乌蒙磅礴( páng bó)走泥丸。
一二三组: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全 班: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二〉聊作者,聊背景,了解纪实作品阅读首要步骤。
方法指导: 阅读纪实作品首先要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 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
〈三〉聊作品,聊故事,了解纪实作品阅读第二步骤。
一组:冒着舔人的火焰冲过了余下的桥板一二组:纵身跳进敌人碉堡
全班:把敌人丢弃的机枪调过头来对准岸上。
方法指导:
阅读纪实作品要在把握作品“事实”之
后,了解作者想用事实说什么话!(立场、观 点、态度)
这时便有更多的红军蜂拥爬上了铁索,赶来扑灭了火 焰,铺上了新板。不久,在安顺场过了河的一师红军也出 现了,对残余的敌军阵地展开侧翼进攻,这样没有多久白 军就全部窜逃——有的是窜逃,有的是同红军一起追击, 因为有一百左右的四川军队缴械投诚,参加追击。一两个 小时内 ,全军就兴高采烈地一边放声高唱,一边渡过了大 渡河,进入四川境内。在他们头顶上空,蒋介石的飞机无 可奈何地怒吼着,红军发疯一样向他们叫喊挑战。在“共” 军蜂拥渡河的时候,这些飞机企图炸毁铁索桥,但炸弹都 掉在河里,溅起一片水花。
名著阅读导读课
主讲:谢道贤
省优秀教师 省骨干教师 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 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宁化县语文学科带头人 语文教学能手 主编或参与编写公开出版的著作8本 应邀到云南蒙自;福建福州、泉州、永春、大田; 江西等地开设过数节公开课或讲座
〈一〉你读我诵
七律·长征
毛泽东 一 组: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一二组: 五岭逶迤( wēi yí)腾细浪,
〈五〉了解纪实作品阅读第四步骤。 方法指导:
阅读纪实作品,最终是要从中获得启 迪,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六〉你读我诵,总结提升。
一二组: 《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 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 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 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我的简单语文
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X476573335 QQ:476573335 email:47657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