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器地使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七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与按键功能,掌握计算器的开关机、清屏、数字及运算符号的输入等基本操作。
2.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以及乘方、开方等复杂运算。
3.能够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购物找零、计算速度、面积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然后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解决。讨论过程中,要求学生相互交流计算器的使用心得,共同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讨论结束后,我会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经验。其他同学可以在此过程中相互学习、借鉴,提高计算器的使用能力。
5.培养学生遵守计算器使用的规范和道德,爱护公共财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对新事物充满兴趣。在数学学习方面,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运算方法和技巧,但对于计算器的使用还较为陌生。在此基础上,本章节的学情分析如下:
1.学生对计算器的认知程度:大部分学生对于计算器有初步的了解,但仅限于简单操作,对于计算器的更多功能和技巧掌握不足。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计算器基本操作和复杂运算方法,让学生明确计算器的使用技巧。
2.总结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经验和方法,强调将计算器应用于生活的重要性。
3.强调计算器只是辅助计算的工具,不能完全依赖,要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自己的计算能力。
2.解决实际问题:结合生活实际,自选一个场景,使用计算器解决相关问题,并将解题过程和结果写成解题报告。例如,可以计算家庭每月的电费、水费等费用,或者计算外出旅行的费用预算。

《计算器》教学设计

《计算器》教学设计

《计算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构造和常用功能键的名称及作用。

(2)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体会到计算器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便利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计算习惯,以及在使用工具时的规范操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数字输入、运算符号选择和结果输出。

(2)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

2、教学难点(1)理解计算器中一些特殊功能键的作用,并能合理运用。

(2)培养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估算意识和检验习惯。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计算器,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导入(3 分钟)通过创设情境,如在商场购物结账时,收银员使用计算器快速计算商品总价,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计算器。

提问学生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见过计算器的使用,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认识计算器(7 分钟)(1)展示不同类型的计算器,让学生观察计算器的外观,说一说计算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显示屏、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功能键等。

(2)介绍常用功能键的名称和作用,如开机键、关机键、清除键、归零键等。

让学生在自己的计算器上找到这些键,并尝试操作。

3、计算器的基本操作(15 分钟)(1)教师示范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如 25 + 37,边操作边讲解数字输入和运算符号选择的方法。

(2)学生模仿教师的操作,进行加法练习,然后同桌之间互相出题,用计算器计算并检查结果。

(3)依次教学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在练习中熟练掌握。

4、特殊功能键的使用(10 分钟)(1)介绍计算器中一些特殊功能键,如存储键、提取键、小数点键等,讲解它们的用途和操作方法。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12 计算器的使用 教学设计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12 计算器的使用 教学设计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12计算器的使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12 计算器的使用,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功能,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计算器的使用,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耐心地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功能,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2.培养学生使用计算器的习惯,提高计算效率。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器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计算器在不同情况下的使用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使用计算器。

2.合作学习法:分组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计算器。

2.设计相关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购物时如何使用计算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计算器的使用。

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器的功能和作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计算器的各个功能键,如数字键、四则运算键、小数点键等,并演示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同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题可以设置为逐步增加难度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心得。

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计算器使用的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第一单元第1课时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

第一单元第1课时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

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2. 培养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使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介绍2. 计算器的操作方法3. 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运算4. 使用计算器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进行大量计算的情况吗?你们是如何解决的呢?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当我们遇到大量计算时,可以使用计算器来帮助我们。

二、新课导入1. 教师出示计算器,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2. 教师讲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如加、减、乘、除等。

3. 教师演示计算器的操作方法,如开机、关机、清屏、输入数字等。

4.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计算器,熟悉其操作方法。

三、基本运算1.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2.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使用计算器的经验。

四、解决问题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来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如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操作方法等。

2. 教师进行拓展,引导学生思考计算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运算。

2. 学生能够使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对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有深入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并能够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运算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思考计算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计算器的教学内容,如引入计算器的高级功能、编程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2、学生能够掌握计算器中常用的功能键。

3、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取计算器上的数字。

4、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计算器上的功能键的使用。

难点:理解并能够应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功能键。

2、教师讲解计算器上常用的功能键的使用方法。

3、教师将练习册上的题目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4、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计算比赛,以检验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教学效果:
经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掌握了计算器中常用的功能键,能够正确地读取计算器上的数字,并且能够理解并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检验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五、教学建议: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

同时,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巩固和复习,以确保学生的掌握程度。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主要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使学生逐步学会使用计算器,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已经熟悉。

但是,他们对于计算器的使用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开平方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会使用计算器,提高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3.任务驱动法: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计算器。

2.设计相关教学素材,如PPT、练习题等。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总价,引入计算器的使用。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计算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轻松解决计算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结构、功能及基本操作方法。

通过PPT展示计算器的各个部分,如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等,并讲解如何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练习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运算。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操作心得。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与说明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与说明
【 教学 目标】
1 .使学生认 识计 算器 , 步 了解计 算器 初 的基本功 能 , 学会 正 确使 用计 算 器进 行 一些 大数 目的计算 。 2 .使学生经历借助计算器探索与发现一
些简单 的数 学规 律 的过 程 , 步 感悟 归 纳 和 初
都接 触或使 用过计 算 器, 计算 器 的结构 和要教 师做 更 多介 绍 。所 以 , 认识 计 算 器环 在 节, 充分利 用学生的 已有知识 和经验 , 让学 先 生把 自己知道 的讲 出来, 学 生之 间互相补 让
充, 并辅 以教 师的适 当引导。这样安排 , 更符
类 比的思想 方法 , 运用 计算 器 解决 一 些简 能 单 的实际 问题 。 3 .使学 生 初 步感 受用 计 算 器 计算 的便
第一步运算后 , 以不按 “ 键 显示第 一 步 可 一”
计算得数 , 而直接进入第二步计算 。
在投影仪 上演 示 比较简 便 的运 算过 程 , 使学生清楚 地看 到输 入第 一步 计算 后 , 第 按 二步计算 的运算 符号 , 计算 器屏 幕上 就会 显 示第一步运算 的得数 。
让学生 自由练 习开 机 、 关机 、 清除等 键 的 操作方法 。 说明: 计算 器上还有一 些按键 , 有些在 进
学生独立完成后 , 组织反馈 。
提 问 : 觉得用计算器计 算有什么优点 ? 你
在用计算器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 小结 : 随着 社会 的 发展 , 科技 的进步 , 计 算器 已成 为人们 日常生活和工作 中处理 复杂
《 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设 计与说 明
荀步章
( 宝应县 实验 小 学 ,2 8 0 2 50 )
【 教学 内容】
行简单计算时不需要 用 , 有些功 能 比较复杂 , 这些键 的使用方法我们 以后还会学习 。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如何教学生们使用计算器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如何教学生们使用计算器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器已经成为了人们学习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学生们正确使用计算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那么,如何教学生们使用计算器呢?一、引导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在教学生如何使用计算器前,我们首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例如基本运算(加、减、乘、除)、百分数、分数、小数、科学计数法等。

这些基本功能是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的基础,同时也是以后学习计算器高级功能的前提。

二、通过演示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在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后,我们可以通过实际演示的方式来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题目,演示计算器如何进行加减乘除。

同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计算器,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三、指导学生合理使用计算器虽然计算器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进行计算,但是过度依赖计算器也会影响我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因此,在教学生如何使用计算器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指导他们合理使用计算器。

例如,在进行简单的计算题目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尝试使用手算的方法,而在进行较为复杂的计算题目时,我们则可以鼓励学生使用计算器。

通过合理使用计算器,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进行练习和实践学习计算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进行反复的练习和实践。

在教学生使用计算器之后,我们可以通过练习题目、实际应用场景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正确使用计算器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孩子们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技能。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指导合理使用计算器、实践和练习等方式,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这项技能,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数学上册《计算器的使用》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计算器的使用》教案、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经过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数学基础。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计算器的使用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多数学生仅限于简单操作,对于计算器的功能和使用技巧掌握不足。此外,学生在使用计算器过程中,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依赖过度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情分析: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计算器使用技能,我将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练习题:设计一些涵盖计算器基本操作和四则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加深对计算器操作的理解,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例如:
-使用计算器计算以下算式的结果:123 + 456、789 - 321、567 × 8、1000 ÷ 25。
1.学生认知水平: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算术运算,但对于计算器的高级功能和使用方法尚不熟悉,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详细讲解和指导。
2.学习兴趣: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计算器的使用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参与度。
3.学习能力: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在合作学习方面还需加强引导和培养。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1.基础练习:设计一些基本的计算题,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2.提高练习:设计一些综合性的计算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应用练习:创设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总结归纳
3.任务驱动,实践操作:
-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完成学习任务。
-设计丰富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技巧。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工具的基本概念和种类;2.掌握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3.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二、教学内容:1.计算工具的认识a)介绍计算工具的定义和种类,如计算器、电脑等;b)讨论计算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购物金额、计算时间等。

2.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a)讲解计算器的基本按键功能,如数字按键、运算符按键、清除按键等;b)演示计算器的常见操作,如加减乘除、取反、开方等;c)练习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题(5分钟)a)引入计算工具的定义和种类,让学生了解计算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b)提出问题:你在日常生活中都使用过哪些计算工具?举例说明其应用场景。

2.计算工具的认识(10分钟)a)介绍计算工具的定义和种类,如计算器、电脑等;b)讨论计算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购物金额、计算时间等。

3.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15分钟)a)讲解计算器的基本按键功能,如数字按键、运算符按键、清除按键等;b)演示计算器的常见操作,如加减乘除、取反、开方等;c)练习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4.计算器的高级功能(10分钟)a)介绍计算器的其他功能,如计算百分比、计算平均值等;b)演示计算器进行高级功能操作;c)练习使用计算器进行高级功能计算。

5.计算器的注意事项(10分钟)a)告诉学生计算器的输入顺序和运算规则;b)提醒学生注意在进行复杂计算时的括号使用,避免出错。

6.练习与巩固(20分钟)a)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进行计算器的练习;b)带领学生一起检查练习结果,纠正错误。

7.总结与拓展(10分钟)a)总结计算工具的种类和应用;b)提问: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2.检查学生练习册的答题情况,纠正错误和评价正确率;3.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解。

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器》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器》教案、教学设计
4.学生在操作计算器时,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恐惧心理,担心操作错误。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5.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分层教学,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拓展练习,巩固基础,提高能力;对基础较弱的学生,则重点辅导,确保他们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作业要求:
1.认真完成作业,注意计算器的操作规范,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错误。
2.书写工整,保持作业的整洁美观。
3.家长签字确认,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
4.及时复习,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教学过程: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台计算器。
(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操作指南,互相讨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小组内分享操作心得,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4)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丰富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器》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与用途,掌握计算器的开关机、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及等号键的使用方法。
2.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并能正确输入计算式,获取准确的结果。
3.掌握在计算过程中,如何修改输入错误的数据,以及清除计算器的屏幕显示。
(2)教师示范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开机、输入数字、选择运算符号、计算结果、关机等。
(3)教师讲解各功能键的作用,如“C”键清除输入的数据,“CE”键清除所有数据等。
(4)教师强调计算器操作注意事项,如避免连续按功能键导致错误,注意观察屏幕显示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1 计算器的使用|冀教版 (727)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1 计算器的使用|冀教版 (727)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1 计算器的使用|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器的功能,能够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运算。

2.能够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灵活使用计算器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教学重点1.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2.利用计算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难点1.计算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使用计算器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教学准备1.计算器。

2.相关的教学资料。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环节可采用带入语境或者演示计算器的功能,以引起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给学生出一些口算题目,如:27+35=? (略有难度)46+38=? (较简单)91-47=? (较简单)68-36=? (较简单)然后再让学生讨论计算这些题目需要多长的时间,而如果使用计算器呢?学生会说计算器可以很快算出来,而且还可以减少出错的机会。

接着,再带领学生探讨计算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5.2 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要把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介绍清楚,让学生在使用计算器时不至于出现问题。

1.计算器的开关。

让学生自己操作计算器的开关。

2.计算器的数字键和运算符键。

让学生自己操作计算器的数字键和运算符键。

3.计算器的清零键和删除键。

让学生自己操作计算器的清零键和删除键。

5.3 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在课堂上使用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

1.用计算器算出以下算式。

32÷5=?59+13=?47-19=?39×7=?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上述算式,看谁最快算出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现在是上午8点45分,到下午3点30分中间有多少分钟?让学生一起使用计算器计算出答案。

3.草地周长是56米,草地的宽是7米,需要多少条绳?让学生一起使用计算器计算出答案。

5.4 结束课堂在课堂结束前,请学生自己操作计算器进行计算,然后检查错题,并且让学生对今天所学的内容进行自我总结和复习。

七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以下活动: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来。
2.话题设置:提出具有探讨性的问题,如“计算器有哪些功能键?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利用计算器进行混合运算?”等。
3.讨论与分享: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同探究计算器的使用技巧,然后进行全班分享,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提问:向学生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计算器吗?它有什么作用?”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回顾对计算器的认知,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展示:展示不同类型的计算器,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外形、功能键等,引导学生关注计算器的发展历程。
(4)解决问题:设计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积极的反馈。
4.教学评价:
(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2)结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计算器操作的熟练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对计算器的操作熟练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基础练习:完成课本第15页的练习题1-5,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家长签名确认,以检验学生对计算器基本操作方法的掌握。
2.实践应用: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收集身边的数学问题,如购物折扣、家庭用电量计算等,运用计算器进行解决,并将解题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教案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预备1. 教学目标一、了解计算器的功能键,能正确利用计算器计算小数的乘、除法。

二、使学生在计算中,通过观看、发觉、归纳出计算规律,能推算出计算结果。

3、利用计算器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教学重点/难点利用计算器正确计算小数的乘、除法;能用计算器帮忙计算,找出积、商的规律;3.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 标签教学进程一、新课导入:一、同窗们,你们都去过大润发吧?那里天天都有许多的顾客,当顾客推着满满一车物品去付款时,营业员却总能在很短的时刻内告知他应该付多少钱。

你明白营业员怎么会算得这么快吗?二、计算器功能键介绍3、用计算器计算:2345+5678= 7892-129= 2345+4567-4321=问:在计算器上你是怎么操作的?4、师:今天咱们继续用计算器来进行小数的计算。

(出示课题:用计算器计算)二、新课探讨探讨一:用计算器计算的方式一、师:请大伙儿用计算器计算:26.75×30.9=826.575。

(学生独立操作)师:你们是如何按键计算的?(学生回答按键顺序:2 6 . 7 5 × 3 0 . 9 =)师:在计算器上按小数和整数是一样的。

从最高位开始,先按整数部份,接着按小数点,然后再按小数部份的数。

二、巩固用计算器进行小数乘、除法的一步计算。

(28页的第2题)42.8×57.93=() 15.105÷2.5=()0.256×0.45=() 1.311÷6=()90×3.806=() 287÷0.082=()问:说说你是如何操作“0.256×0.45=”的?还有无其它的操作方式?师:小数的整数部份是0的,那个0能够不按,可直接按小数点。

问:在这些题中还有无能够用如此方式的?“287÷0.082”中的哪个“0”能够省略不按?3、师:你们喜爱用计算器来计算吗?什么缘故?(有的小数乘除法计算进程比较复杂,若是这时用计算器计算,省时省力,计算结果又很精准。

数学教案-用计算器计算_教案教学设计

数学教案-用计算器计算_教案教学设计

数学教案-用计算器计算课题(一)用计算器计算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对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计算工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简单了解一些计算工具计数的方法,接受数学事实的教育。

2、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

3、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师生计算器一个,作业纸一张。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教后感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二、引导探索,讨论研究三、展示成功四、全课总结四、布置作业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大润发吧?那里每天都有许多的顾客,当顾客推着满满一车物品去付款时,营业员却总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告诉他应该付多少钱。

你知道营业员为什么会算得这么快吗?(让学生自由回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计算器计算”。

(出示课题)1、认识计算器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也要用到计算器呢?(让学生自由说)你对计算器有哪些认识呢?同桌相互指指说说。

再请学生上台交流。

说明:虽然我们手中的计算器各不相同,但有些按钮是大致一样的。

课件出示:计算器图。

师生一起认识计算器:上面是显示器,下面是键盘。

键盘中有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和功能键。

功能键中有常用的开机键、关机键、清除键和等号键。

2、用计算器计算(1)让我们一起来用计算器试着算算这些题目吧。

多媒体出示:75+47=24×7.6=62.8-0.95=(让学生将答案写在作业纸上)学生完成后,请三个学生上台边演示边叙述操作过程。

如果有学生在计算62.8-0.95时是先按“6、2、·、8”,接着按“-”,再按“0,·、9、5”,最后按“=”,结果是61.85。

教师就问:有没有和他不一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计算62.8-0.95,也可以在按0.95时,只按·、9、5。

五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4.针对学生对数学实用价值的认识不足,教学中要设计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的魅力,提高数学素养。
三、教: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以及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灵活运用四则运算规则。
3.邀请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计算器,简要介绍计算器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学习计算器的兴趣。
4.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介绍计算器的基本结构,包括显示屏、键盘等部分,让学生对计算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讲解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开机、关机、清除、输入数字和运算符号等,并进行示范操作。
五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开机、关机、清除、输入数字和运算符号等,能熟练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值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购物找零、计算物品总价等。
3.通过使用计算器,让学生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法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b.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c.使用计算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3.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纠正错误,强化正确操作方法。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具有生活情境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2.练习题包括以下类型:
a.简单的四则运算题;
b.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如计算购物总价、找零等;
a.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书写工整,确保作业质量。
b.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合理使用计算器教案

如何合理使用计算器教案

计算器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避免因手算出错而耽误时间。

但是,计算器也有它的弊端,如果不合理使用,甚至会对学生的数学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下面,我将就如何合理使用计算器进行阐述。

一、初学阶段适当使用计算器在初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基础还比较薄弱,很多数学概念和算法还未理解。

在这个阶段适当使用计算器能为学生减轻一些计算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去理解数学的本质和规律。

在计算过程中,老师可以借助计算器的具体操作,为学生清晰而形象地介绍一些数学概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使用计算器还可以让学生更加自信地面对数学学习,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中高年级逐渐减少计算器使用随着学习的进展,学生的数学基础逐渐强化。

此时,适量使用计算器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更深入的数学知识。

但是,过度依赖计算器也会让学生产生惰性,从而影响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在中高年级,应逐渐减少计算器使用量,让学生通过手算来加强自己的计算能力。

三、灵活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技巧正确使用计算器不仅可以提高计算效率,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技巧,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和解题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了解计算器的函数和操作符的含义,学会正确输入计算符号和数字,规范输入格式,减少出错率。

学生还可以熟练使用计算器的储存和清除功能,进行多道题目的计算和对比,提高自己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四、结合题目选用合适的计算器类型不同类型的数学题目需要不同类型的计算器,学生需要在掌握计算器的基础上,结合具体题目的类型选用合适的计算器。

例如,四则运算和分数计算可以使用基础型计算器,而对数运算和三角函数计算需要使用科学型计算器。

在选择计算器类型时,学生还要注意计算器的精确度,不能因计算器的误差导致答案偏差。

如何合理使用计算器是数学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正确的使用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还可以增强他们的数学兴趣和探索精神。

八年级数学上册《计算器运用与功能探索》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上册《计算器运用与功能探索》教案、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计算器使用的兴趣。
2.分层教学,循序渐进:
针对不同学生的计算器操作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
3.任务驱动,实践操作:
以任务驱动法为主线,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操作计算器的过程中,掌握计算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计算器使用习惯,遵循计算器的操作规范,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4.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导学生爱护计算器,珍惜教学资源,形成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基本的运算方法和数学概念,但对于计算器的使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学生对计算器有较强的好奇心,愿意尝试新事物,但同时也存在部分学生对计算器操作不够熟练,甚至对一些高级功能感到困惑。此外,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过于依赖计算器,忽视了对运算过程的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
(1)计算器的基本按键和功能介绍。
(2)计算器的开关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清除键等基本操作方法。
(3)计算器的高级功能,如记忆功能、连续计算功能等。
2.教学实施:
(1)教师通过演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按键和功能。
(2)教师分步骤地教授计算器的操作方法,让学生跟随操作,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
1.基础作业:
(1)请学生运用计算器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功能运用。
(2)要求学生在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注意运算过程的思考,避免过分依赖计算器。
(3)鼓励学生与家长分享计算器的使用技巧,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计算器的使用教学设计

计算器的使用教学设计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12.计算器的使用西安市第六中学分校米萌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复杂的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如“任意给定四个互不相等的自然数组成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用最大的数减去最小的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重复上述过程,你能发现什么?”都是利用计算器去探索的,在前一段时间,又系统地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具备了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混和运算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有理数运算法则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多次经历了探索研究的活动和讨论交流的过程,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具有了探索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这对本节课的学习是必要的经验基础,另外学生成长在一个科学技术高述发展的时代,对计算器,甚至对计算机都有一定的操作经验,这些都是对本节课学习的有利基础.二、学习任务分析:教科书基于学生已掌握了有理数的运算法则的前提下,提出了本节课的具体学习任务,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和运算,能适用计算器进行实际问题的复杂运算,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经历探索计算器使用方法的过程,了解计算器按键功能,会使用计算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掌握按键顺序,2、经历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活动,培养合情推理能力,能运用计算器进行实际问题的复杂运算.3、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实践发现,学会操作,掌握运用;第二环节:例题练习,熟练技能,探索规律;第三环节:课堂小结;第四环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实践发现,学会操作,掌握运用活动内容:(1)实践发现常用键的功能:ON SHIFT AC DEL OFF = + (-)()x2x y.(2)尝试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总结按键顺序规律.⑴23+3.82; ⑵41.9×(-0.6); ⑶23×5/6; ⑷1.22;⑸124.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科学计算器操作简便,快捷高效的优越性;感受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创新意识.(2)通过对简单运算的尝试操作,归纳和发现科学计算器的按键顺序与手写算式的顺序保持一致,从而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耐心,细心,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活动的注意事项:因为学生对科学计算器并不陌生,在小学时已有过应用,只是对各种按键的功能不是很了解,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身经历发现按键功能的过程,而不必教师一一告知,教师只教师只需要统一布置尝试发现的按键位置和名称,然后组织指导学生实践探索,并总结记忆按键功能,在组织活动(2)时,要让学生先思考,再说一说每一小题的操作程序,最后再动手操作,从而发现计算时按键顺序的规律,另外对学生手中计算器不一致的情况要有所预见,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总之通过反复操作试验,是会发现按键功能的.还有就是教师应对学生操作发现的结论及时总结,便于学生记忆,并对使用计算器的常规注意事项要向学生讲清楚,指导学生合理使用计算器,同时对学生的发现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第二环节:例题练习,熟练技能,探索规律活动内容:(1)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⑴(-345)+421;⑵12.236÷(-2.3);⑶135;⑷-1553;⑸(3.2-4.5)×32-2/5 ;⑹1/2×(3.87-2.21)×1.52+1.35.(2)按照下面的步骤做一做:任选1,2,3,4,5,6,7,8,9中的一个数字,如5,将这个数字乘9 ,如5×9=45;将上面的结果乘12345679,如45×12345679.多选几个数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与同伴交流你的理由.活动目的:熟悉计算器上有关按键的功能,掌握按键的操作顺序,体验计算器强大的计算功能,感受数学程序思想,通过做一做的活动,进一步熟练计算器的操作,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提高语言表达和说理能力;特别是把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工具,,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活动的注意事项:在活动(1)的计算中,不能只关注运算结果的对错,而应让学生讲述每一道题的操作过程和按键顺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程序思想;在活动(2)的探索中,要先模仿,再自选几个数试一试,从中发现规律,并试着叙述规律,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解释这一规律,这种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对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猜想、推理、交流等能力大有裨益.第三环节:课堂小结活动内容: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完成课堂小结:“本节课同学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活动目的:培养学生有条理地阐述自己观点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活动的注意事项:对计算器的使用,要防止学生对计算器产生依赖心理,所以教师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计算器处理复杂计算要比笔算省事省时,另一方面也应指出不能对任何运算都使用计算器,要培养自己合理选择的能力,掌握估计、心算、笔算、计算器等多种计算方法.第四环节:布置作业活动内容:教科书第94页知识技能1,问题解决1、2、3.活动目的:复习巩固本节知识,训练计算器操作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的注意事项:对问题解决1,可鼓励学生探索三位数的情况是否与四位数类似;对问题解决3,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去完成,因为此题需要学生自己根据问题设计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可鼓励学生课后合作完成,讨论交流,从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强,操作熟练快捷,获悉按键功能比较顺利,所以应该放心的让学生去操作发现按键功能,不必教师讲解,而且教师讲授远比不上学生自己实践的效果好,但应注意的是学生发现按键功能后教师要及时总结,条理地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记忆.2、学生体验到计算器处理复杂计算的优越性后,必然会产生对计算器的依赖心理,实践证明,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离不开计算器的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对估计、笔算、心算的学习,所以在本节课后,应随时控制计算器的使用,教育学生不能随意使用计算器,而应按学习要求,适当选用各种算法.3、对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型号不必强求统一,只要求学生熟悉自己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器的使用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2.能运用计算器进行实际问题的复杂运算.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规律的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共同活动、交流、探索,进一步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通过类比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是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

教学重点会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计算.教学难点计算器的使用.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以学生的实际操作为主,使之多动手操作,多动脑记忆、思考,熟悉各键的使用功能. 教具准备计算器 “科学计算器的面板”挂图投影片两张第一张:(记作§2.12 A )第二张:(记作§2.12 B )教学过程Ⅰ.巧设情景问题,引入课题[师]前面我们已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意义及其运算法则.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下面同学们来看一个题:计算:21×(-)×152+这个题是含有乘、减、乘方的混合运算.在运算时,首先要算乘方,即152和,及括号内的减法,其次再算乘法.然后是加法.最后得出结果,而在计算乘方时,像算起来较繁,这时为了运算方便,我们可以运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怎样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呢?我们这节课就来探讨计算器的使用.Ⅱ.讲授新课[师]电子计算器(ElECtroniC CAlCulAtor简称计算器),作为二十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之一,是一种体积小,运算迅速准确,操作简便,效率很高,颇受欢迎的计算工具,为更好地使用计算器,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计算器的基本构造,请同学们把自己的计算器拿出来,放在桌上.同学们所拿的计算器都不大相同,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一样的.计算器按照功能可分为简单计算器、科学计算器、图形计算器等几种类型.好,现在我们来看一种科学计算器的面板图(出示挂图)计算器的面板是由键盘和显示器组成的.显示器是用来显示输入的数据和计算结果的装置.显示器因计算器的种类不同而不同,有单行显示的,也有双行显示的.在键盘的每个键上,都标明了这个键的功能.我们看键盘上标有的键,是开机键,在开始使用计算器时先要按一下这个键,以接通电源,计算器的电源一般用5号电池或钮扣电池.再看键,是关机键,停止使用计算器时要按一下这个键,来切断计算器的电源,是清除键,按一下这个键,计算器就清除当前显示的数与符号.的功能是完成运算或执行命令.是运算键,按一下这个键,计算器就执行加法运算.键盘上有些键的上边还注明这个键的其他功能(称为第二功能),这个功能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标明以区别于这个键的第一功能.如:直接按一下键,计算器直接执行第一功能,即完成运算或执行命令;若先按键,再按键,执行第二功能,即执行百分率计算.现在请同学们将计算器打开,按下这个键,屏幕上显示出“0”,这说明计算器的电源已接通,可以开始运算了.好,下面大家试着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出示投影片§A)1.计算:(1)23+;(2)×(-);(3)23×151;(4);(5)124 (学生动手,交流)[师]谁能说一说你如何用计算器计算第1小题呢?[生]先按2,3,这时显示器上显示:23,再按运算键“+”,这时显示器上闪一下,仍显示23,然后按3,8,.,2,这时显示器上显示,最后按“=”键,这时显示器上显示得数.所以23+=.[师]很好,那第2小题呢?[生甲]先按4,1,.,9,输入了数据,再按乘法运算键,即“×”,然后再按符号键“(-)”,再输入,最后按“=”键,这时得出得数,所以:41.9×(-)=-[生乙]老师,我的计算器上没有符号键“(-)”,怎么办呢?[师]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呢?[生丙]看看键盘上有没有“”键,若有可先输入,然后再按符号变换键 “”,就可以输入(-);如果没有,可以先输入数字,然后按乘法运算键“×”,再按“(”“-”“0、.、6”“)”,最后按“=”即可得出得数.[师]乙同学,丙同学解决了你的问题了吗?[生乙]解决了.[师]好,下面我们看第3小题,谁来说一下呢?[生甲]23×151,先输入数字23,再按乘法运算键,然后依次按“1”“”“1” “”“5”,这时屏面上显示151,再按“=”即可得到结果.23×151=. [生乙]老师,我的计算器上没有“”怎么办? [生丙]可以把151变为(1+1÷5).即先输入23,然后依次按“×”“(”“1”“+”“1”“÷”“5”“)”等键,再按“=”键,即可得出结果.[师]大家真棒.自己就能解决好多问题.接下来,看(4)、(5),这两个是乘方运算,同学们能计算吗?[生]能.[生甲]计算.要用到乘幂运算键“y x ”,第一步输入,第二步按“y x ”,第三步按2,再后按键“=”,显示.即=.[生乙]计算,只需输入,按“x 2”键,再按“=”键就可以得出得数.[生丙]计算,还可以这样:输入,按乘法运算键,再按“=”键.这样也可以得出得数. [师]很好,同学们表现得很不错,想了这么多计算方法.那(5)小题怎么计算呢?[生]用刚才甲同学的方法,即按键顺序依次是、、、、.这样得出结果.124=20736[师]很好,同学们通过交流、合作,总结出利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即计算器的用法.老师为你们高兴.现在我们来看刚上课时让大家计算的那个题: 21×(-)×152+ 想一想,该如何利用计算器计算呢?[生]老师,我按键的顺序和式子书写的顺序完全一样,得出结果为,对吗?[师]大家讨论讨论:他的结果正确吗?[生]正确.[师]能说说为什么吗?[生]在进行混合运算时,输入时不必考虑运算顺序,计算器依照程序会按运算顺序进行运算的,所以这个题的按键顺序是:,这时计算器显示结果为,所以:21×(-)×152+=. [师]对,在使用计算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计算器要平稳放置,以避免按键时发生晃动和滑动.(2)由于计算器键盘小,键钮排列紧密,一般应该用食指按键.因使用计算器时往往还要进行书写,最好用左手按键.按键时,用力要均匀,直至键钮接触到底部为止.不能敲击,也不能用钢笔等硬物按键.(3)计算开始时,按开启键,停止使用时,要注意按关闭键,以节省用电.(4)按下数字键后,应立即看看显示器上的显示是否正确;按下运算键等指令键后,要注意显示的数是否有一下闪动,如无闪动,说明可能键未按到底.(5)每次运算前,要按一下清零键.好,注意事项应清楚,接下来我们做一练习进一步熟悉计算器的用法.(课本P82随堂练习)1.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1)(-345)+421 (2)÷(-)(3)135(4)-15532(5)(-)×32-5答案:(1)76;(2)-;(3)371293;(4)-3723875;(5)-[师]同学们做得不错,说明大家已掌握了计算器的用法.下面我们“做一做”想一想:(出示投影片§B)按下列的步骤做一做:多选几个数,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与同伴交流你的理由.(学生按此步骤运算、讨论)[生]45×=5[师]换几个数,结果如何?[生甲]选7:7×9=63,63×=7[生乙]我选3.即3×9=27,27×=3.[生丙]老师,我知道了.选几,那按“做一做”的步骤运算,则得到9个几.所以我先计算了一下:9×=1.因此,先输入几,则最后得到9个几的九位数.[师]很好.大家能通过观察、猜想,进而得到结论,这种思维方法在数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能用这种方法多探索一些规律,从而掌握知识.Ⅲ.课堂练习课本P83习题2.2.写出一个四位数,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都不相等(如6731).用这个四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组成一个最大数和一个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去最小数,得到一个新的四位数.对于新得到的四位数,重复上面的过程,又得到一个新的四位数,一直重复下去,你发现了什么?请借助计算器帮助你进行探索.答案:经过尝试几次后发现总能得到6174这一结果,并固定在这一结果上.三位数:也同样有“黑洞”,尝试几次后发现总能得到495这一结果.2.试一试:如果有一根很长的绳子,它能绕地球赤道一周(约4万千米长),利用计算器探索,将这根绳子连续对折多少次后能使每段绳子长小于1米?(让学生利用计算器不断尝试,进行讨论)结果:因为225=;226=.因此将这根绳子连续对折26次后便能使每段绳长小于1米.Ⅳ.课时小结这节课主要讲了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且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其混合运算,并且利用计算器探索了一些有趣的规律.计算器是一个先进的计算工具,特别是用它处理复杂计算要比笔算、表算省事得多,但在做各科作业时对计算器的使用不能过于随意,要听从老师的建议.Ⅴ.课后作业(一)课本P83习题2.16 1、3.(二)看课本第二章的全部内容,自己归纳本章的知识结构图.Ⅵ.活动与探究1.计算下列各式(可以用计算器)6×7=_____66×67=_____666×667=_____6666×6667=_____66666×66667=_____观察上述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能尝试说明理由吗? 过程:让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然后找规律.6×7=4266×67=4422666×667=4442226666×6667=66666×66667=22因为:6×7=2×3×7=2×2166×67=2×3×11×67=22×201666×667=2×3×111×667=222×20016666×6667=2×3×1111×6667=2222×2000166666×66667=2×3×11111×66667=22222×200001 所以:246162244476666666个个)个(个n n n n =⨯- 结果:使学生进一步懂得找规律的方法.板书设计 § 计算器的使用一、计算器的构造二、利用计算器计算及其注意事项三、课堂练习四、课时小结五、课后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