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三种植物新叶叶片的光谱特征与花青素相对含量都有较显着的差异

合集下载

黄花柳3个无性系叶色及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

黄花柳3个无性系叶色及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

黄花柳3个无性系叶色及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黄花柳(Bauhinia variegata)是一种常见的景观植物,叶色可以有多种变化,其中包括绿色、黄色和白色。

本文将对这三个无性系叶色的特点以及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比较。

我们来看一下绿色叶子的特点。

绿色叶子是植物中最常见的叶色,也是最基本的叶色类型之一。

绿色叶子中含有丰富的叶绿素,这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物质。

叶绿素能够吸收阳光中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植物所需的化学能。

绿色叶子具有较高的光合效率和光能利用率。

绿色叶子还能够吸收和反射光线,使植物能够更好地采集光能。

绿色叶子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黄色叶子的特点。

黄色叶子与绿色叶子相比,叶绿素的含量明显减少。

由于叶绿素在吸收光能过程中出现故障或者过多的光能造成氧化损伤,黄色叶子会代替绿色叶子中的叶绿素。

黄色叶子中所含的黄酮类物质可以起到保护细胞和叶绿素降解产物的作用,减少光能的损伤。

黄色叶子还可以吸引昆虫等动物来传粉,有助于植物的繁殖。

黄色叶子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

我们来看一下白色叶子的特点。

白色叶子的叶绿素含量非常低,因此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

白色叶子中的光线大部分被反射和散射,使叶子看起来呈现出白色。

相比于绿色叶子,白色叶子的光合效率非常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白色叶子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白色叶子能够反射更多的光线,减少叶片的温度,从而减少水分蒸腾和水分压力。

白色叶子还能够吸引光线,使植物能够更好地生存于高温和干旱等恶劣环境中。

除了叶色的差异,不同叶色的黄花柳在叶绿素荧光特性方面也存在差异。

叶绿素荧光是叶绿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荧光信号。

它是光合作用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

绿色叶子由于叶绿素含量较高,所以其叶绿素荧光强度较高。

相反,黄色叶子由于叶绿素含量较低,所以其叶绿素荧光强度较低。

而白色叶子由于基本没有叶绿素,所以其叶绿素荧光强度非常低。

通过测量叶绿素荧光特性,可以对不同叶色黄花柳的光合作用效率和光能利用率进行评估。

美国红枫、中国红枫等区别

美国红枫、中国红枫等区别

美国红枫和中国红枫、日本红枫的区别说到红枫,大家可能早已经对他很熟悉了。

但是如果说要是让你说出他所有家族成员以及他们的特点.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

下面我就把我眼中的红枫给大家说一下。

我们可以把我们常说的分为4大类。

一中国红枫红枫又名红叶羽毛枫,为槭树科鸡爪槭的变种,是落叶小乔木,树高达9米。

它枝条光滑细长,单叶5—7裂,掌状互生,叶片长椭圆形至披针形,叶缘有重锯齿,幼枝、叶柄、花柄都为红色。

花紫色,伞状花序顶生,花期5月。

翅果无毛,10月成熟。

红枫性喜光,忌烈日暴晒,喜温暖湿润气候和深厚肥沃的土壤,不耐水涝,稍耐旱,较耐寒,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露地越冬。

中国红枫最大的特点就是秋季变色由正常绿色变为红色,古人“十月霜叶红似火”,“霜叶红于二月花” 但是中国红枫大部分都是播种苗,变异性比较大.而且随地域的差异变色效果差异比较明显。

甚至同一地方不同苗木之间差异也是很大的。

而且变色色彩不是很鲜明.红色不是很正.且其间总会有杂色.观赏效果一般。

二日本红枫日本红枫又名日本红丝带。

掌状5-7深裂,卵状披针形,此品种在春季为红色,个别品种颜色非常艳丽。

夏季随着光照的增强叶体光合作用随之增强,逐渐有变绿的趋势.效果已经不如春季,秋季的时候新叶能够保持红色。

但已经发暗.老叶已经变成墨绿色。

日本红枫树种较小.一般用做景观绿化用。

三美国红枫别名: 红花槭、北方红枫、北美红枫、沼泽枫、加拿大红枫、红糖槭、猩红枫。

槭树科槭树属。

落叶乔木。

主要性状: 高可达30M,冠幅10M,叶掌状3-5裂,叶长10CM,叶表面亮绿色,叶背泛白,部分有白色绒毛。

春季新叶泛红,与成串的红色花朵相映成趣;夏季枝叶成阴;秋季叶片为绚丽的红色,持续时间长。

树型直立向上,树冠圆形。

春天开红色小花,果有翅,红色。

该树种生长迅速,是所有红枫品种中生长最快的品种。

习性特点: 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耐湿。

我国北京、河北、山东、辽宁、吉林、河南、陕西、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南、湖北、云南、四川、新疆等地的气候均适宜,每年秋季纯正的改良红枫都能稳定地表现出绚丽的红叶效果,酸性至中性的土壤使秋色更艳四美国改良红枫可能有人会认为改良红枫不就是美国红枫吗?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不同蔬菜叶的叶绿素含量差异的研究

不同蔬菜叶的叶绿素含量差异的研究

不同蔬菜叶的叶绿素含量差异的研究学生:王艳萍褚立婷刘慧敏指导老师:张小冰摘要叶绿素存在于各种果蔬等绿色植物中,而且不同的蔬菜中含量不同,叶绿素分a、b 两种,两者都易溶于乙醇、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

本实验采取分光光度计测定法【1】测定植物组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方便且直观。

选取的材料是芹菜、白菜、小油菜,结果显示小油菜中叶绿素含量最高,其次是芹菜,最少的是白菜。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饮食中多吃一些小油菜,更加有益于健康。

Abstract Chlorophyll exists in all kinds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such as green plants, and different content of different vegetables, chlorophyll a, b two, both soluble in ethanol, acetone, ether and other organic solvents. This experiment adopted spectrophotometer assay determination of chlorophyll in plant tissue. A, chlorophyll b and total chlorophyll content, convenient and intuitive. Selection of material is small celery, cabbage, rap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mall rape chlorophyll content in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the celery, is the least amount of cabbage. So we in the usual diet to eat more a few small rape, more conducive to health关键词蔬菜;叶绿素含量;分光光度计1引言1.1叶绿体色素的医疗作用叶绿体色素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体色素不仅是一类与光合作用有关的最重要的色素,同时还具有很多医疗作用,概括起来有:1.1.1消炎、抗溃疡作用现代医学发现,叶绿素可促进溃疡伤口肉芽新生加速伤口愈合。

绿色植被的光谱反射特征

绿色植被的光谱反射特征

绿色植被的光谱反射特征与植物的叶片色素、结构以及植物状态有关。

下面是绿色植被的光谱反射特征的一些常见情况:
1.可见光区域:
绿色植被在可见光区域(400到700纳米波长范围内)对绿光的吸收较强,因此植物呈现出绿色。

叶绿素是植物中最重要的色素,其吸收峰值位于绿光波段,使植物对绿光反射较高。

2.红边特征:
在红外光谱区域,有一个称为“红边”的特征区域,大约位于680到750纳米之间。

绿色植被的红边特征是由于叶片的吸收和散射产生的,通常在植物叶片处于健康状态下观察到。

3.光谱吸收特征:
叶绿素不仅在可见光区域吸收,还在红外区域(700到1,000纳米)吸收。

这些光谱吸收特征对于识别不同植物类型、生长阶段和健康状态非常重要。

4.水分和叶片结构:
植物的水分含量和叶片结构也会影响其光谱反射特征。

水分越多,反射率可能较高,而干燥的植物可能具有较低的反射率。

5.氮含量:
叶片中的氮含量对光谱反射也有影响。

较高的氮含量通常与较低的反射率相关,因为氮是叶绿素等色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6.病害和应激:
叶片病害、虫害、环境应激等因素可能导致植物的光谱反射特征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可以通过遥感技术来检测,帮助监测植物的健康状况。

通过遥感技术,如植被指数(如NDVI、EVI等)的计算,可以利用植物的光谱反射特征来评估植被的生长状况、覆盖度和健康状态。

这对于农业、林业、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11种彩叶园林植物的色素含量的对比研究

11种彩叶园林植物的色素含量的对比研究

11种彩叶园林植物的色素含量的对比研究闫晓煜;许丽颖【摘要】叶色在园林景观设计色彩表现中是很重要的一个关键要素,是彩叶植物观赏价值的核心部分,也是彩叶植物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

通过对11种彩叶植物色素提取、测定和分析,说明了植物叶片具有色彩的直接原因是叶片色素种类和比例发生变化。

紫叶植物中叶绿素与花青素的比值比黄叶植物的大,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比黄叶植物的小,而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比黄叶植物的大,两者成负向相关。

【期刊名称】《中国林副特产》【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2页(P29-30)【关键词】彩叶植物;叶绿素;花青素;类胡萝卜素【作者】闫晓煜;许丽颖【作者单位】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41;牡丹江师范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彩叶植物是指在生长期内,叶色与自然绿色有明显区别的种群,是叶片颜色不同于绿色叶片的一类植物的总称。

它依据色彩在叶面上的分布和色彩呈现的时期分为:秋色叶、春色叶、常色叶、双色叶、斑色叶五大类。

植物叶片具有色彩的直接原因是叶片色素种类和比例发生变化.通常认为绿色植物的色素a/b比值是3:1。

叶片呈现紫红色的直接原因是花色素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叶绿素造成的。

本文通过对11种彩叶植物的色素含量的研究,讨论彩色植物色素含量与叶色的变化关系。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全色叶片采用紫叶李、紫叶海棠,属紫色叶;小叶红、红叶海棠,属红色叶;连翘、金山绣线菊,属黄色叶。

斑色叶采用马蹄纹天竺葵,彩叶草、金焰绣线菊、金叶马蹄纹天竺葵。

双色叶采用鸭跖草。

采自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校园内,采样时间5月18日。

1.2 方法1.2.1 叶绿素含量的提取与测定取叶片去中脉→剪碎→称取0.5g→放入具刻度的试管,加入95%的乙醇和80%的丙酮混合液(1∶1v/v)10mL→加盖→置暗处提取8h→取上清液→比色。

选取的分别为440、640、662nm波长分别在722-2000型分光光度计下进行色素吸光度的测定,并记录OD数值。

黄花柳3个无性系叶色及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

黄花柳3个无性系叶色及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

黄花柳3个无性系叶色及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
黄花柳(Salix babylonica)是一种常见的杨树,在中国南方地区广泛分布。

黄花柳
无性系是指通过无性繁殖繁衍后代的群体。

这些无性系表现出不同的叶色以及叶绿素荧光
特性。

我们来比较三个黄花柳无性系的叶色。

这三个无性系分别是绿叶无性系、黄叶无性系
和红叶无性系。

绿叶无性系的叶子呈现出典型的深绿色,叶片表面光滑,光泽度高。

黄叶
无性系的叶子呈现出明显的黄色,而红叶无性系的叶子则呈现出红色或紫红色。

这三个无
性系的叶色差异主要是由于叶中色素的含量和种类不同造成的。

我们比较这三个无性系的叶绿素荧光特性。

叶绿素是植物中最常见的叶绿素类化合物,它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绿色无性系的叶绿素荧光表现出较高的叶绿素
荧光强度及较低的荧光波长偏移。

而黄色无性系的叶绿素荧光强度较低,主要是由于其叶
中胡萝卜素含量高导致的。

红色无性系的叶绿素荧光强度较低,荧光波长偏移较大,这是
由于其叶中花青素含量相对较高所致。

黄花柳的三个无性系在叶色和叶绿素荧光特性上存在明显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
不同无性系的遗传基因差异所致。

黄花柳无性系的这些差异在生态学和园艺学上具有重要
意义,可以为我们研究植物适应环境的机理以及开展新品种选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不同色素对植物叶子变色的影响

不同色素对植物叶子变色的影响

不同色素对植物叶子变色的影响植物的叶子变色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不同的色素对植物叶子的变色起着重要的作用。

色素是植物叶子中的色彩素质,在叶子的发育和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本文将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三个方面来探讨不同色素对植物叶子变色的影响。

一、叶绿素叶绿素是植物叶子中最主要的色素,也是参与光合作用的关键色素。

它使叶子呈现出绿色,具有吸收光能、传递电子等重要功能。

叶绿素的存在使得植物能够吸收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实现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叶绿素会随着季节、气候和植物的生长状态而发生变化,例如在秋季,叶绿素逐渐减少,使得叶子变黄,这是因为叶绿素被降解,使得叶子中的其他颜色逐渐显露出来。

二、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是另一种常见的植物色素,具有橙色、黄色等多种色彩。

它在植物叶子的变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某些情况下,类胡萝卜素可能会掩盖叶绿素的绿色,使叶子呈现出橙色、黄色的色调。

这种现象在秋季的植物叶子中尤为明显。

当光照条件不足时,叶绿素的合成受到限制,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则相对较多,因此叶子的颜色更倾向于橙色或黄色。

三、花青素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不同,花青素是一种紫色、蓝色的色素。

它主要存在于花朵和水果中,对于植物叶子的变色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花青素可能在叶子中发挥作用,使叶子呈现出紫色或红色。

这种现象常见于某些特殊品种的植物或在极端环境下。

花青素的存在使得植物叶子变得异常抢眼,同时也为植物提供了一种防御机制,用于吸引花粉传播者。

综上所述,不同色素对植物叶子的变色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叶绿素使叶子呈现绿色,参与光合作用;类胡萝卜素使叶子呈现橙色、黄色,掩盖叶绿素的绿色;花青素使叶子呈现紫色、红色,起到吸引花粉传播者的作用。

这些色素的存在和变化使得植物叶子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色彩,增添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观。

总体来说,色素对植物叶子变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与光照条件、季节和植物品种有关,还受到其他环境因素的调节。

植物光谱特征

植物光谱特征

植物光谱特征
植物光谱特征是指植物在不同波长范围内对光的吸收、反射和透射的特征。

1. 吸收谱特征:植物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吸收能力。

光合色素如叶绿素主要在可见光波段吸收光能,而类胡萝卜素则主要在紫外光波段吸收。

不同植物或不同叶片部位的吸收谱特征可能会有所差异。

2. 反射谱特征:植物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反射能力。

植物常常因为叶片色彩的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反射谱特征。

例如,绿色植物叶片在绿色波段反射率较高,而植物受到病害或氮素缺乏时,叶片可能会显示出不正常的反射谱特征。

3. 透射谱特征:植物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透射能力。

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光能主要是利用透射进入植物体内的光来提供的。

植物的叶片结构会影响光的透射谱特征,例如叶片的厚度、表面纹理和气孔密度等。

通过对植物的光谱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可以提供有关植物健康状况、营养状况和环境变化的信息,进而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进行监测和评估。

同时,植物光谱特征也在农业、林业、生态学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蓝莓品种

蓝莓品种

高丛蓝莓主要来源于野生种的伞房花越橘(Vaccinium corymbosum L.)的选育种和杂交种。

植株为落叶灌木,高3~4m左右。

叶椭圆状披针形至卵形,长4~8cm,宽2~4cm,嫩时全缘并无毛,成熟时叶背沿叶脉有毛,叶缘有锯齿和睫毛。

秋季叶片变为美丽的红色,持续时间较长。

花白色、乳白色或带粉红色,花萼有白粉而无毛,花冠壶形、呈吊钟状,长6~12mm,直径4~6mm。

浆果球形至扁圆形,重约0.5g左右,蓝色至蓝黑色,被有粉霜,味甜而多汁。

5~6月开花,果实成熟期为6月底到9月初。

枝条每年不断延伸和增粗,形成比较高大的灌木,但枝条老化后产量下降,果实变小,需要用根颈部发出的基生枝代替老枝形成新的结果枝。

天然分布在北美。

不耐旱,适生于潮湿的土壤上,多在沼泽、溪流、潮湿的沙地以及山麓有地下水渗漏的地方形成群落。

北部高丛蓝莓是最早的栽培种类,为野生的伞房花越橘(V. corymbosum L.)的变异品种及其种间杂交产生的不同园艺品种,该类是所有蓝莓种类中经济价值最高的一类,目前已有近百个品种在生产上应用。

一般树高约1~2m,果实品质优良,是广为栽培的种类。

北高丛蓝莓喜冷凉气候,抗寒力较强,有些品种可抵抗-30~-35℃的低温,休眠期需要低温的时间较长,一般要求<7.2℃的冷温需要量在800-1200小时左右,有些品种在600小时以上。

注意点是,土壤必须为酸性,适宜生长的土壤PH值在4.3~5.2之间,多数品种PH>5.5则生长表现不良。

矮丛蓝莓也称做野生蓝莓,目前经济价值较高的主要为狭叶越橘(V. angustifoliumAiton)及其变种。

植株高5~40cm,株丛大而密,树形匍匐状。

叶和小枝光滑元毛。

叶片狭长。

花冠白色,有红条纹。

果小,平均重约0.28g,圆形,浅蓝色,有光泽,味甜浓。

花期4~5月。

果实成熟早于伞房花越橘而风味与其相似。

一般是在7~8月成熟,但在最北部收获期可延续到9月份。

甘薯茎叶中花青素的定位及含量测定

甘薯茎叶中花青素的定位及含量测定
花青素溶液的提取参照 Kim [22]方法。约 1 g 新鲜材料(从茎顶端数第一、三充分展开叶及 15 cm 长 的茎顶端)加入 10 ml 1%盐酸甲醇(V/V)提取液抽提 2 次, 悬浮液 4000 g 离心 10 min, 收集上清液经 0.2 μm 的尼龙过滤器过滤后于 530 nm 波长下测得吸光度 OD530。以提取剂作为对照消除本底。光密度为 0.1 时 的花青素浓度称为 1 个单位(U)。 每克材料花青素相对浓度单位 U = OD530 × 10/gFW。 每个样品 3 次重复, 取平均值。
关键词
甘薯地上部,花青素相对含量,徒手切片,DPPH·自由基清除力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
Open Access
1. 引言
花青素因其可以呈现不同的颜色包括橙色、粉色、红色、蓝色、紫色等[1]而引起了生物学家、化学 家、营养师的强烈兴趣。作为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类黄酮类化合物[2],在自然状态下花青素多以花色 苷的形式存在,对于植物传粉、种子散播、抵御紫外线抵御逆境胁迫及微生物入侵等有重要意义[3] [4]。 花青素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突变、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护肝脏、抑制肿瘤细胞发生等多种生理功 能[5] [6] [7] [8]。 甘薯(Ipomoea batatas L. Lam)是旋花科(Convolvulaceae)甘薯属(Ipomoea)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 产于南美洲的热带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和生物能源作物。因其含有丰富的胡萝卜 素、维生素、铁钙镁等矿质元素及蛋白质、粗纤维、绿原酸、多糖、黄酮类等多种成分而被称为蔬菜皇 后、长寿食品[9]。我国甘薯常年种植面积在 6.7 × 106 hm2 以上,居世界首位[10]。甘薯具有很大的地上 部生物量[11],但除少数用于饲料和蔬菜外,大部分甘薯茎叶被丢弃造成很大浪费。随着菜用甘薯逐步被 国内外消费者接受以及新品种的不断推出[12],针对甘薯地上部分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膳食 纤维、矿质元素、维生素[13]、以及一些功能成分黄酮类化合物[14]、酚酸[11] [15]等已有研究。而对花 青素的研究,一直以来人们更多的是关注于薯块中花青素的含量和组分[16] [17] [18] [19]。时晓东等[20] 采用色价法对紫色甘薯和普通白心甘薯共 14 个品种(品系)的色素含量和分布进行了检测和比较,通过对 顶叶、成熟叶、叶柄、茎、薯皮和薯肉的定性观察,及形态学上段、中段和下段的的叶和茎段,块根的 薯皮(周皮和韧皮部薄壁组织)、 初生形成层和木质部薄壁组织的定量检测, 时晓东认为在不同的紫色甘薯 品种(品系)中,色素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同一品种不同器官的色素含量也不相同,块根是紫色甘薯色 素积累的主要器官;色素在块根内呈不均匀分布。而关于花青素的组织定位及茎叶中花青素的研究很少 涉及,只有 Islam [18]曾在 2002 年笼统地测定了 3 种甘薯叶片花青素含量,并通过 HPLC 分析花青素的 组分,认为矢车菊素类是叶片中花青素的主要类型。本文通过徒手切片的方法观察了花青素在甘薯茎叶

不同蔬菜叶的叶绿素含量差异的研究

不同蔬菜叶的叶绿素含量差异的研究

不同蔬菜叶的叶绿素含量差异的研究学生:王艳萍褚立婷刘慧敏指导老师:张小冰摘要叶绿素存在于各种果蔬等绿色植物中,而且不同的蔬菜中含量不同,叶绿素分a、b 两种,两者都易溶于乙醇、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

本实验采取分光光度计测定法【1】测定植物组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方便且直观。

选取的材料是芹菜、白菜、小油菜,结果显示小油菜中叶绿素含量最高,其次是芹菜,最少的是白菜。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饮食中多吃一些小油菜,更加有益于健康。

Abstract Chlorophyll exists in all kinds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such as green plants, and different content of different vegetables, chlorophyll a, b two, both soluble in ethanol, acetone, ether and other organic solvents. This experiment adopted spectrophotometer assay determination of chlorophyll in plant tissue. A, chlorophyll b and total chlorophyll content, convenient and intuitive. Selection of material is small celery, cabbage, rap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mall rape chlorophyll content in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the celery, is the least amount of cabbage. So we in the usual diet to eat more a few small rape, more conducive to health关键词蔬菜;叶绿素含量;分光光度计1引言1.1叶绿体色素的医疗作用叶绿体色素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体色素不仅是一类与光合作用有关的最重要的色素,同时还具有很多医疗作用,概括起来有:1.1.1消炎、抗溃疡作用现代医学发现,叶绿素可促进溃疡伤口肉芽新生加速伤口愈合。

植物叶片颜色与营养元素含量的关系

植物叶片颜色与营养元素含量的关系

植物叶片颜色与营养元素含量的关系植物叶片的颜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生长状态和营养元素含量。

植物叶片的颜色与其叶绿素含量以及其他营养元素的含量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植物叶片颜色与营养元素含量的关系,并分析不同颜色叶片的特征。

首先,绿色叶片是最常见的叶片颜色,这是因为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色素。

叶绿素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植物所需的化学能。

因此,绿色叶片通常意味着植物的光合作用正常进行,营养元素含量充足。

绿色叶片的植物通常生长健康,叶片饱满,叶绿素含量高。

然而,并非所有的叶片都是绿色的。

一些植物叶片呈现出红色、黄色或紫色等非绿色的颜色,这是因为叶绿素含量较低或被其他色素遮盖。

红色叶片通常含有较高的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等色素,这些色素能够吸收其他波长的光线,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黄色叶片则可能是因为叶绿素含量较低,或者叶片中含有较多的类黄酮类物质。

紫色叶片则是因为叶片中含有较多的花青素。

这些非绿色叶片的植物通常需要更多的阳光来进行光合作用,因为它们的叶绿素含量较低。

除了叶绿素和其他色素的含量外,植物叶片的颜色还与其营养元素含量有关。

例如,氮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它对植物叶片的绿色程度有着直接影响。

氮含量越高,叶片的绿色越浓,植物的生长也更加旺盛。

相反,氮含量较低的植物叶片则呈现出较浅的绿色或黄色。

这是因为氮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氮含量有助于叶绿素的合成和积累。

除了氮之外,磷、钾等营养元素也对植物叶片的颜色和生长状态有一定影响。

磷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参与了植物的能量代谢和光合作用过程。

磷含量较低的植物叶片通常呈现出较暗的绿色或黄色,生长较慢。

钾则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调节了植物的水分平衡和养分吸收。

钾含量不足的植物叶片可能呈现出较浅的绿色,同时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综上所述,植物叶片的颜色与其营养元素含量密切相关。

绿色叶片通常意味着植物的光合作用正常进行,营养元素含量充足。

不同植物的叶子颜色的不同是什么原理?

不同植物的叶子颜色的不同是什么原理?

不同植物的叶子颜色之所以会有所不同,主要是由其内部的色素种类和比例所决定的。

这些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以及甜菜色素等。

首先,叶绿素是绿色植物中最主要的色素,主要分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

在光照下,叶绿素a呈现蓝绿色,而叶绿素b则呈现黄绿色。

叶绿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太阳光中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

因此,叶绿素的存在使得叶子呈现出绿色。

其次,类胡萝卜素主要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它们在光照下分别呈现橙黄色和黄色。

这些色素在植物叶片中的含量和比例变化,也会影响叶子的颜色。

此外,花青素是一种类黄酮类色素的衍生物,其颜色会根据细胞液的酸碱值变化而变化。

当酸碱值为酸性时,花青素呈红色;中性时,呈紫色;碱性时,则呈蓝色。

因此,花青素的存在会使叶子在某些条件下呈现红色或紫色。

最后,甜菜色素是一类类似于花色苷的水溶性色素,可以表现出红色、紫色、黄色、白色等多种丰富的色彩。

这些色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含量也会影响叶子的颜色。

除了色素的影响,叶子颜色还可能受到光照、温度、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在秋冬季节,由于光照减弱和温度下降,叶绿素的合成受阻,而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比例相对升高,使得叶子呈现出黄色。

因此,不同植物的叶子颜色之所以不同,是由于其内部所含色素的种类、比例以及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所导致的。

不同品种玉米氮含量与叶片光谱反射率及 SPAD 值的相关性

不同品种玉米氮含量与叶片光谱反射率及 SPAD 值的相关性

不同品种玉米氮含量与叶片光谱反射率及SPAD 值的相关性李俊霞,杨俐苹*,白由路,王磊【摘要】摘要:为明确不同玉米品种SPAD 值及光谱反射率进行氮素营养诊断的可行性,以华北地区的6 个主要玉米杂交品种中单909、隆平206、郑单958、金赛06-9、农华101 与登海605 为材料,设置0.04、0.4、2.0 和4.0 mmol/L 4 个氮水平的砂培试验,研究了玉米拔节期氮含量、叶片光谱反射率及SPAD 值的处理间差异,及其不同氮水平下玉米氮含量与叶片550 nm 处的光谱反射率及SPAD 值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来源于氮水平的变异远高于品种及二者交互作用引起的变异,植株氮含量与叶片550 nm 处的光谱反射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808 8),氮含量与SPAD 值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0.895 6)。

因此,通过SPAD 值及光谱反射率对华北地区玉米杂交种进行氮素营养诊断是可行的,且用SPAD 值来诊断氮素营养状况要比光谱反射率的精确度高。

【期刊名称】中国土壤与肥料【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7【关键词】关键词:玉米;光谱反射率;SPAD 值;氮含量;相关性分析近几十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增加很大程度上依赖氮肥的大量施用,过量施用氮肥不仅降低了氮素利用效率,加重了作物生产成本,还造成能源的巨大浪费、引起环境污染[1]。

准确、快速、方便、经济诊断作物氮素营养水平是合理施用氮肥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无损测试技术在作物氮营养诊断及氮肥推荐中得到了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极有发展前途的作物营养诊断技术,在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已取得了很大进展[2],其中,叶绿素仪法(SPAD)和光谱分析方法是目前作物氮素诊断研究中的热点。

研究表明,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与植株氮含量密切相关,通过观察叶片颜色变化可以了解作物氮素营养状况[3]。

SPAD-502 叶绿素仪可无损检测植物叶片叶绿素的相对含量,SPAD 值与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成正相关[2]。

不同季节四种樟科植物叶绿体色素及花青素含量比较

不同季节四种樟科植物叶绿体色素及花青素含量比较

不同季节四种樟科植物叶绿体色素和花青素含量比较摘要:以普陀樟、舟山新木姜子、红楠、香樟这四种樟科植物为实验材料,对其一年中的不同季节叶绿体色素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及花青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

结果表明:(1)在1月和6月四种樟科植物叶绿体色素含量相差不多,但在5月份都有很大变化,其中以红楠和普陀樟变化较为明显,5月初香樟叶绿素含量相对高于其余几种;(2)随着季节的变化,四种樟科植物叶绿体色素含量表现出基本相同的变化趋势,各植物都表现出由缓慢上升到下降的趋势,其中5月末,即春末的含量最高;(3)该四种植物的花青素含量都呈下降到缓慢上升的趋势,其中5月初含量最低,这与花青素的缓慢积累有关,因本实验中3月份的实验材料为去年的老叶而非今年的新叶。

关键词:樟科植物;叶片;叶绿体色素;花青素随着人们对绿化质量标准要求的提高,在道路及城市绿化树种配置上很讲究“色、香、味、形”的变化。

而樟科植物作为一类无论在观赏还是在药理上都具有非常高价值的植物,更受大众的喜爱。

植物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换为化学能的过程,在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过程中,叶绿体色素起着关键作用。

目前,国内对多种彩色植物,如李属彩叶植物等的色素含量变化都有较多研究,而对四季常绿的樟科植物的叶绿体色素及花青素含量变化的研究报道尚少。

因此,本实验从植物叶片叶绿体色素和花青素这两方面测定四种樟科植物在不同季节的色素浓度,通过数据的图表比较来研究其浓度的变化及差异。

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实验所采用的材料为舟山定海区的四种樟科(Lauraceae)植物,包括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新木姜子(Neolitsea aurata Koidz)、红楠(Litsea kwangsiensis Yang et P. H. Huang)和香樟(Cinnamomum parthenoxylon Nees)。

该四种植物均在同一地区内,因而影响植物生长的光照、温度等因素基本相同。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5章第4节第1课时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5章第4节第1课时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1课时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学习目标] 1.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出色素的种类及功能。

3.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知识点一捕获光能的色素知识梳理1.实验原理2.实验步骤(1)提取色素(2)分离色素滤纸条上色素带有四条,如下图所示:①色素带的条数与色素种类有关,四条色素带说明有□07四种色素。

②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有关,色素带越宽说明此种色素含量越多。

色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08叶绿素a 、叶绿素b 、叶黄素、胡萝卜素。

③色素带扩散速度与□09溶解度有关,扩散速度越快说明溶解度越高。

溶解度由大到小依次为□10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

④相邻两条色素带之间距离最远的是□11胡萝卜素和叶黄素,最近的是□12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

4.色素对光吸收的差异1.叶片呈现绿色的原因?提示:绿叶中含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含量高,且对绿光吸收最少,因此呈现为绿色。

2.植物的叶片到秋天有的呈黄色,有的呈红色,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提示:到了秋天,随着气温的下降,叶片中的叶绿素被分解,而在低气温下新的叶绿素无法形成,所以含量较少的类胡萝卜素和液泡中的花青素的颜色逐渐呈现出来,而有的植物花青素含量多,在秋季叶片就呈现红色;有的植物呈现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所具有的黄色。

3.(实践应用)温室或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择什么颜色的玻璃、塑料薄膜或补充什么样的光源?提示: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色素也吸收其他波长的光,因此温室或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择无色透明的玻璃、塑料薄膜或者补充蓝紫光更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典题分析题型一 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例1] 某同学在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将5 g 新鲜菠菜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后直接进行研磨 ②将预备好的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在距这一端1 cm 处用钢笔画一条横线 ③为增强实验效果,将滤液细线画粗些 ④将滤纸条画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让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中该同学操作有误的是( )A.① 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题分析相关操作中,正确的做法是:①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在将5 g新鲜菠菜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后,应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加入10 mL无水乙醇,进行迅速、充分地研磨;②制作滤纸条时,应将预备好的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在距这一端1 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而不是用钢笔;③画滤液细线时,为确保色素带分离整齐、不重叠,应保证滤液细线细、直、齐,为增强实验效果,应重复画线使滤液细线处积累较多色素;④分离色素时,应将滤纸条画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略微斜靠着烧杯的内壁,轻轻插入层析液中,随后盖上培养皿盖,为了防止滤液细线中的色素溶于层析液中,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植物的光谱特征

植物的光谱特征

植物的光谱特征
植物的光谱特征是指植物在不同波长的光照下,不同光谱区域的吸收和反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吸收峰位:植物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吸收峰位,通常包括紫外线区域、可见光区域和红外线区域。

2. 叶绿素吸收谱:光合作用中的叶绿素是植物吸收光能的主要色素,在可见光区域(400-700nm)有两个主要吸收峰,一个是红光吸收峰,波长为660nm左右,另一个是蓝光吸收峰,波长为430nm左右。

3. 叶片反射谱:植物叶片对于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反射率,反射谱呈现出特定的图形,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判断植物的健康状况和光合作用效率。

4. 植物冠层反射谱:植物冠层反射谱是指从植物群落或植被覆盖的地区获取的反射光谱,该反射谱与植物群落的结构、密度和光合活性等密切相关。

5. 植物荧光光谱:植物叶片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荧光,荧光光谱可以揭示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反应中心的功能状态以及叶片的受损程度等信息。

这些光谱特征可以通过光谱仪等专业设备进行测量和分析,对于植物的生长状态、健康状况和光合作用效率等方面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两种彩叶桂花新品种叶绿素和花青素的比较分析

两种彩叶桂花新品种叶绿素和花青素的比较分析

两种彩叶桂花新品种叶绿素和花青素的比较分析陈碧露; 张远福; 罗永松; 刘小平; 宋倩; 刘淑媛【期刊名称】《《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08)009【总页数】5页(P1040-1044)【关键词】紫嫣公主; 虔南桂妃; 叶绿素; 花青素; 分析【作者】陈碧露; 张远福; 罗永松; 刘小平; 宋倩; 刘淑媛【作者单位】[1]赣州市花卉研究所江西赣州; [2]赣州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江西赣州【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引言“虔南桂妃”、“紫嫣公主”系近年来全南厚朴生态林业有限公司培育的彩叶桂花新品种,江西等地应用栽培表明,其园艺综合性状表现优良[1]。

叶绿素是植物重要光合色素之一,不但有传递与吸收光量子的能力,而且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弱。

此外,叶绿素含量可以揭示在特殊环境下植物的适应性、生物量以及健康程度等[2]。

植物叶片的色素含量因树种而异,且同一品种在周年生长期中呈现明显的波动。

采叶时期及采叶部位不同,其叶片色素含量亦有差异[3]。

花青素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也是某些植物叶片、果皮以及其他器官主要的呈色物质。

花青素在红色系彩叶植物叶片的呈色中起主导作用[4]。

本试验通过对两种彩叶桂花新品种叶绿素和花青素含量的对比分析,以了解两种彩叶桂花叶色变化的生理特性及其最佳观赏期,以期为彩叶桂花新品种创制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为其园林应用奠定基础。

2.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江西省赣州市花卉研究所的露天苗圃地内(N25˚49&apos;、E114˚40&apos;)土壤为微酸性沙质壤土。

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0.0℃,最高气温41℃,历史最底气温-6℃,年平均降雨量1447毫米。

3.材料与方法3.1.试验材料2016年1月~2017年1月,由全南厚朴生态林业有限公司提供2a生“紫嫣公主”和“虔南桂妃”扦插苗各300株,按株行距60 × 80 cm进行行间混交栽植,管理措施与桂花常规措施相同,不采取任何特殊措施。

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的综合复习含答案

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的综合复习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花青素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

自然界中现已知的花青素有20多种,植物中的花青素主要包括飞燕草、矢车菊、矮牵牛、天竺葵、芍药、锦葵色素等6种。

水果、蔬菜、花卉中的主要呈色物质大部分与花青素有关。

花青素类物质的颜色会随着植物液泡中pH的不同而变化。

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性,能够与多种对人体有害的自由基反应,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损伤。

例如,蓝莓中的花青素是迄今发现的最高效的抗氧化剂, 它的抗氧化性比维生素E高出50倍, 比维生素C高出20倍。

由于花青素的营养和药理作用, 其保健功效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研究人员选取部分植物对上述6种花青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如表1。

表1 不同植物中的花青素含量(mg/kg)样品名称飞燕草色素矢车菊色素矮牵牛色素天竺葵色素芍药色素锦葵色素紫薯ND134ND ND428ND蓝莓23010251113ND2161000黑葡萄47313233ND155466黑桑葚ND1015ND21ND ND菊花ND ND ND ND ND ND* ND表示在该植物中未检出该类花青素。

由于花青素本身性质不稳定,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温度和光照影响花青素的稳定性,高温和光照会加快花青素降解的速率;科研人员还研究了pH对蓝莓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因此,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注意调控上述因素,维持并提高花青素稳定性是花青素类产品开发的关键。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矢车菊色素(C15H11O6)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

(2)文中提到花青素的化学性质有(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

(3)根据表1,若要补充花青素,首选的食物是_________。

(4)由图1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_。

A 花青素有可能用于制作酸碱指示剂B 菊花不适合提取花青素C 富含花青素的食品尽量避光、避免高温保存D 只有富含花青素的食物才具有抗氧化性【答案】15:11:6 与自由基反应(或颜色随pH值不同而改变、抗氧化性、受热易分解等)蓝莓在pH1~8范围内,随着pH增大,花青素稳定性变差(或保存率变低) ABC 【解析】【分析】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物理性质是不通过化学变化就有的性质。

同种类型不同生长阶段叶片光谱曲线对比

同种类型不同生长阶段叶片光谱曲线对比

同种类型不同生长阶段叶片光谱曲线对比
同种类型不同生长阶段叶片的光谱曲线对比,一般可以从叶绿素吸收谱和反射谱两个方面来进行比较。

对于叶绿素吸收谱来说,叶片中的叶绿素可以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因此在吸收谱中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吸收峰。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和类型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吸收谱的峰值位置和强度也会有所变化。

比如说,在植物生长的初期,叶片中的叶绿素主要是叶绿素 a 和 b,其吸收峰位于400-500nm和600-700nm附近;而在植物成熟期,叶片中的叶绿素主要是叶绿素 a,其吸收峰位于400-450nm和650-700nm附近。

因此,通过比较不同生长阶段的叶片的吸收谱,可以分析出叶绿素含量和类型的变化情况。

另外,对于反射谱来说,不同类型的植物叶片在不同的波长下具有不同的反射特性。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由于叶片形态和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因此反射谱的形态和特征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说,在植物生长的初期,由于叶片中的气孔数量比较少,因此在红外波段下的反射率较低;而在植物生长后期,由于气孔数量增加,因此在红外波段下的反射率也会相应增加。

因此,通过比较不同生长阶段的叶片的反射谱,可以分析出叶片形态和组织结构的变化情况。

综上所述,通过对同种类型不同生长阶段叶片的吸收谱和反射谱的对比分析,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生理、形态和组织结构变化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 *** ***
9.56 14.97
7.54
14.26
7.68
18.40
6.14
3.80
20.02
4.68
11.53
4.03
1.97
0.72
1.71
0.65
8.39
0.72
数据分析
• 从上表可看出,以上每种植物新、老叶片 的光谱特征与花青素相对含量都有较显著 的差异。 • 其中,一品红的新、老叶片差异尤为明显。
测天南星科植物密林丛花烛的光合速率
金鸟蝎尾蕉
2.用显微镜观察叶片气孔的分布情况。
1)气孔的作用 2)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荫生、阳生植物的气 孔分布和大小。
目镜10倍放大 物镜有10、40、 100三种倍数
光学显微镜下的气孔
电 镜 下 的 气 孔
文殊兰下表皮
中粒咖啡下表皮
芭蕉上表皮
蕨类
讨论
• • • • 由此次实验可看出: 新叶光合速率低 光的吸收率低 花青素相对含量高 (保护作用)
感受
感谢
• • • • 感谢在我们工作中给予我们很大帮助的: 曹坤芳教授 张教林老师 付学维老师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400-700nm波段) • 得到反射率,透射率,吸收率和花青素相 对含量 • 得到数据后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处理与分析
• 新叶(红叶)
从上表可看出,以上三种植物新叶叶片的光谱 特征与花青素相对含量都有较显著的差异。
其中,一品红的花青素相对含量与另两种植物 相比较,差异尤为明显。
我们在植物生理生 态组,由张教林老师 和付学维老师指导。
前期试验
1.使用光合仪测定叶片的光合速率。 2.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荫生、阳生植物的气孔分布 和大小。
1.用光合仪测定光合速率
1)光合速率 2)光合仪的功能和使用
Photosynthetic light response curve
12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 μmol CO2 m–2 s–1)
花青素
关于叶片中花青素的生理生态功能一直存在争议,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说:
• • • • • •
吸收紫外线 防虫 增加叶片温度,促进生长 参与糖分的运输 增加光能捕获 作为抗氧化剂,保护光合机构
计算方法
• 花青素相对含量:
• ∑R600—700nm/∑R500—600nm
操作步骤
• 取大小适当的上述植物叶片 擦干 抚平 • 将其编好号 分别用光纤光谱仪进行测定 • 将数据导入电脑 进行数据处理
10 8 6 4 2 0 -2 Rd
3 2 1 0 -1 -2
Amax LSP
AQY
LCP
0 20 40 60 80 100 120
0
500
1000
1500
2000
Photosynthetic photon flux density (μmol photon m–2 s–1)
光合仪
组装
叶室
机箱
3.6 0
个数(平均)/个
S=0.1589625平方毫米
3.不同颜色叶片的光谱特征及 其花青素相对含量的比较
可见光
• 可见光波段: • 400~700 nm • 绿光波长: • 520~600 nm
• 这个波段的光很少被叶片吸收,大部分反 射回来。因此,叶片看上去是绿色的。
现象
• 北方:叶片大多新叶绿,老叶红
令人难忘的版纳之行
清华附中
黎一苇 李金雪 邓阳雪 吴倩 穆凯
西双版纳,中国最宝贵的 热带雨林,有着她独特的魅 力。
我们无法抗拒西 双版纳的“诱惑”, 纷纷自投罗网,来到 这人间仙境般的地方。
在这里,我们一方面徜徉于迷人的热带雨林 风光中,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我 们要在此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 的方法。这些对我们今后的发展和人格的塑造 大有裨益。
这与我们所见到的叶片颜色相吻合。
数据处理与分析
• 老叶(绿叶)
从上表可看出,以上三种植物的光谱特征和花青 素相对含量无明显差异,与新叶形成鲜明对比。
数据处理与分析
河内坡垒 铁力木 一品红 红 吸收率 (%) 反射率 (%) 透射率 (%) 花青素 相对含 量 75.46 绿 88.67 差异 程度 红 65.72 绿 87.64 差异 程度 红 70.08 绿 89.84 差异 程度
付老师向芭蕉叶上涂指甲油
装片
表皮 文殊兰与中粒咖啡上下表面的气孔长度比较
上表皮 1
下表皮 2
文殊兰 中粒咖啡
20.4 13.2
19 0
长度(平均)/格
1格=2.5微米
文殊兰和中粒咖啡上下表面气孔个数比较 文殊兰和中粒咖啡上下表皮气孔个数比较
上表皮 1
下表皮 2
文殊兰 中粒咖啡
4.8 28.6
• 西双版纳:叶片大多新叶红,老叶绿
铁力木
实验目的
• 由于北方与西双版纳叶片的差异,我们设 计了此次实验。
选材
• 河内坡垒:红绿叶片各三枚(同株) • 铁力木: 红绿叶片各三枚(同株) • 一品红: 红绿叶片各三枚(同株)
选材
河内坡垒
选材
铁力木
选材一品红仪器• 光纤光谱仪测定指标
吸收率 反射率 透射率 花青素相对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