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科学研究方法
第二讲:社会科学研究范式(1)

第二讲:社会科学研究范式(1)所谓研究范式是在一定研究方法论基础上形成的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体系。
我们主要介绍四种典型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人文主义研究范式、社会批判研究范式、复杂系统研究范式。
这四种研究范式各具优势和弊端。
目前,整个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发展呈现出综合化和辩证化的趋势。
作为一个专门术语,“范式”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史家库恩(Thomas kuhn,1922-1996)《必要的张力(The Essential Tension)》(1958年)一文中首先引用的,后经其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的出版而广为流传并逐渐应用于各门学科的研究中。
什么是范式?范式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是我们首先应明确的一个概念。
“‘范式’一词的原文是Paradigm,原意是‘词尾变化’。
在语法书中,词的变化是有规则的,库恩借用语法上的Paradigm这个词来说明范式具有‘范例’、‘模型’、‘模式’等意义。
’范式尽管是库恩首创,但他并没有对范式下过定义,但从他的使用上看,这一概念与科学家集团或“科学共同体”这个概念密切相关。
“范式就是指科学共同体用基本一致的思考方式来研究同一领域的特定问题,是常规科学研究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
简言之,范式代表了一种近乎固定的问题和解题方法。
范式不是理论,但它对理论的形式起着很大的作用。
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2)共有的信念;(3)某种自然观(包括形而上学假定)。
在库恩看来,科学发展就是从一种科学研究传统过渡到另一种科学研究传统,常规科学的研究活动是由范式来指导的,科学革命其实就是范式的“格式塔转换”。
虽然库恩有关“范式”的这个概念最初指涉的是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对自然科学史进行研究时提出来的,但是近年来西方社会科学界对这个概念的借用十分广泛。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2讲

• 课堂练习: • 完成你的选题需要哪些条件?你是否具 备? • 如果你的研究不可行,如何修改你的选 题?
• 6.伦理性 • 研究对象是否自愿,对研究对象有无伤害。 • 如:某校一项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的实验造成了学生近视率的上升。 • 课堂练习: • 你拟定的选题可能对研究对象造成的伤害是什 么?你如何避免? • 如果研究对象不愿接受你的研究,你怎么办?
一、问题的来源与主题
• 1.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 • (一)来源 出问题 • 我的问题从何 而来?有什么 • 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 化、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哪 现实针对性? 些变化?这些变化对人的 培养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现有的教育教学体系有哪 些不适应?教育如何改变?
பைடு நூலகம் 一、问题的来源与主题
• (一)来源 • 我的问题从何 而来?有什么 现实针对性?
合作学习是不是最佳的学习方式
中学语文探究式教学的可行性
• 课堂练习: • 你的选题的现实针对性是什么?
• 2.问题有价值 有用吗?有什么用? 理论价值:为原因的解释提供了知识 例:特级教师特在何处?是如何成长的?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 实践价值:为教育实践的改进提供了知识。 例:优秀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课堂练习: 你的选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是什么?
确定问题的意义
※选择问题是研究活动的起点 ※问题决定了研究活动的目标和方向 ※体现出研究的水平:
①专业理论知识 ②研究方法知识 ③开阔的视野 ④敏锐的洞察力 ⑤比较强的判断力 ⑥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
教学目标: • • • • 说出教育科研课题的来源 说出选题过程所经历的4个环节 说出好的选题的六个特征 能根据好的选题标准对自己和他人的选 题进行判断 • 形成一个真实可行的研究问题
第二讲 教育科研方法概述

思考题
你认为教育学有没有自己特有的研究方法? 为什么?
(要求:写一篇小论文,不少于1000字)
2. 系统科学方法论
④动态性原则:强调系统永远处于变化之中, 必须重视对系统的各个发展阶段的研究,以正 确把握发展过程和未来趋势。 ⑤最优化原则:任何系统的存在方式都是多样 的,多样性形成差异性,研究系统的目的就在 于使系统达到最佳状态。
2. 系统科学方法论
(4)系统科学方法论的主要特征:
①过程与系统 :即把世界上的事物当成过 程和系统来进行认识和把握。 ②整体与部分:即对事物进行整体与部分 的分析,以此把握事物的总体。 ③功能与结构 :即对事物进行功能与结构 的剖析,以此把握事物的存在与发展。
3. 专门科学方法论
(3)自然科学方法论的主要特征:注重
通过实证调查、数理分析、统计推理方面的 定量研究,掌握事物的性质与发展趋势。包 括观察方法、试验方法、模指与本学科相近的一些学 科,如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 学、政治学、伦理学、文化学、法学等。 这些学科的方法论都对教育学研究产生 着多方面的影响。
5. 本学科方法论
教育学是否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
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教育学没有自身独 特的研究方法,如有人认为:“教育研究并没有自己特 有的方法,它主要是借用了通用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以及某些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学 应当有特殊的研究方法。
5. 本学科方法论
教育学应当有特殊的研究方法。教育学作 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一方面要受以上四 个层次方法论的指导或影响,另一方面又因 学科性质的特点、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的差 异,具有适应本学科研究需要的独特的方法 论。
(二)科研的本质与构成要素
研究方法

第二讲研究方法目的:了解组织行为学基本研究方法掌握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体现的心理学特性。
掌握问卷设计技巧课堂思考:✷给出你对人或物的一个判断,如人是自私的;✷自我思考:你的这个看法是如何得出?(重点)一、方法的重要性✷方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或途径。
✷方法的突破是理论的突破。
✷方法有有效和无效。
所以,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科学”。
有自己的研究方法,是核心性知识。
应当了解。
二、组织行为学方法的特征:科学性✷科学的世界观:✷通过因果关系来确定世界的规律✷可验证的重复性✷操作性✷预测性。
✷科学家素质:怀疑主义者,非个人利益的(中的立场,非团体性,开放的心灵),共享的,有组织的怀疑。
三、方法的理论基础✷(一)组织行为学的目的是发现心理与行为的规律,而规律是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
✷一个量的变化以引起另一个量的变化,这种因果关系的描述就是其规律性。
✷(二)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操作重点。
✷主要通过自变量和因变量来反映,无论是实验法、观察法、调查问卷法还是其他方法,研究组织行为学,都以两量的考查为重点。
变量,是指能够随时间、空间的不同或因个体、群体之间的差异而发生变化的概念。
✷自变量是假设中导致因变量变化的原因。
在组织行为学中包括能力、人格、工作满意度、经验、动机、强化模式、领导风格、报酬分配及组织设计。
✷因变量:是受自变量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反映变量。
在组织行为学中包括生产率、缺勤率、流动率、工作满意度及对组织的承诺。
✷换言之:因变量是研究者需要解释的变量,而自变量就是可能的解释。
✷(三)研究的角度。
✷定性的,定量的。
四、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类型✷(一)数据收集角度✷实验✷观察✷测评(标准化心理测验,问卷)✷(二)分析角度✷定性、✷定量(统计的角度)。
✷我们重点介绍:实验、观察、问卷第一、数据(信息)收集角度1、实验的方法✷概念:研究人员将自变量引进经过缜密安排的环境,然后记录下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科学的研究方法

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指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所采用的一系列系统性的方法和步骤。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科学研究的结果。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首先,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确定研究目标和问题。
科学家在进行研究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研究的目标和问题,明确自己要解决的科学问题是什么,研究的目标是什么。
只有明确了研究目标和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研究。
其次,科学研究需要进行文献综述。
在确定了研究目标和问题之后,科学家需要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献综述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避免重复性工作,提高研究效率。
接下来,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科学研究的关键环节,是确定研究方法和步骤的基础。
科学家需要根据研究目标和问题,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确定实验的方法和步骤,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然后,科学研究需要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在进行实验之后,科学家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科学结论。
数据采集和分析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最后,科学研究需要进行结果验证和总结。
科学家在得出研究结论之后,需要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和总结,以确认研究结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结果验证和总结是科学研究的最后一步,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总之,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础,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需要遵循一系列系统性的方法和步骤,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只有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进行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取得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
第二讲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社会学方法论ppt

3、概念的层次
概念是有层次的。概念的抽象层次越高, 就越难以进行直接的观察和描述。这是因 为概念的抽象层次越高,其涵盖面就越大, 特征也就越含糊。相反,一个概念的抽象 层次越低,其涵盖面也就越小,特征也越 明确。
(二)概念
1、概念的定义 概念是对事物现象的一种抽象,它是一类事物 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 概念与定义的关系:概念由定义构成。这种定 义通常以语言的, 有时也可以以数字的或者符号的 形式来指明和限定,概念所指称的现象。只有作出 定义之后,概念才有意义。
2、概念的功能与作用
概念在科学中的功能:提供一种观察或勾画那 些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方式。
(五)理论建构和理论检验
1、理论建构的过程 (1)从观察到概括
理论建构起始于对经验现象的观察。这种 观察既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 也可以是二者的结合。
所谓经验概括,指的是对现象反复出现的 规律或特征进行总结,或者是对变量之间 反复出现的某种相互关系的一种说明。
(2)从概括到理论
在我们将大量的、个别的、具体的现象上
(三)理论对经验研究的作用
1、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背景,为研究提供 特定视野和概念框架
2、理论指导研究方向(解释性研究更明显)
3、理论提供研究的解释(交换理论对男女黑 白人的结婚比例20%与4%的解释:黑人男 性用较高的社会地位换取白人女性较高的 人种地位)
(四)经验研究的理论功能
第一,霍桑效应:经验研究所获得的那些“不期而遇、异乎寻 常而有关全局的资料”,常常成为某种理论的开创者。正是这种 不期而遇、异乎寻常和有关全局的经验事实,构成了一种“偶发 机遇模式”。(例:斯科特的研究)
科学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方法是指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所采用的一系列系统性的方法和步骤。
科学研究方法的正确运用对于科学研究的结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科学研究方法。
首先,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具体的事实、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或原理,而演绎法则是从一般原理出发,推演出具体的结论。
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
其次,科学研究的方法还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
实证研究是通过实验、观察等手段,收集和分析数据,从而验证或推翻某一假设或理论。
而理论研究则是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进行推理和逻辑分析,以发展和完善理论。
另外,科学研究还需要运用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数学方法,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揭示数据之间的规律和关系,从而得出科学结论。
此外,科学研究还需要运用逻辑学方法。
逻辑学是研究人类思
维和推理规律的学科,科学研究中的推理和论证都需要符合逻辑规律,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最后,科学研究还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科学研究需
要不断进行创新,寻求新的问题、新的方法和新的解决方案,同时
还需要具备实践能力,将理论付诸实践,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总的来说,科学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科学家们
需要在科学研究中灵活运用各种科学研究方法,不断提高科研水平,推动科学的发展。
希望本文介绍的科学研究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
谢谢阅读。
科学的研究方法

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它是科学家们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所遵循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假设、实验、验证和总结等环节,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流程。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科学的研究方法。
首先,观察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科学家们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寻找规律。
观察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它需要科学家们用心、用脑、用眼去观察,去发现问题,去寻找规律。
其次,假设是科学研究的指导。
科学家们在观察到一定现象后,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即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
假设是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它需要科学家们用严谨的逻辑去构建,用严密的推理去验证。
然后,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关键。
科学家们根据提出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获取实验数据。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它需要科学家们用精密的仪器去操作,用严格的方法去控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接着,验证是科学研究的检验。
科学家们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比对,验证假设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验证是科学研究的严谨性所在,它需要科学家们用精确的数据去证明,用严密的逻辑去推理,确保科学研究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最后,总结是科学研究的归纳。
科学家们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总结和分析,得出结论,提出新的问题,开展新的研究。
总结是科学研究的深化和拓展,它需要科学家们用清晰的思路去梳理,用精辟的见解去阐述,确保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广泛。
综上所述,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流程,它包括观察、假设、实验、验证和总结等环节。
科学家们需要严格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用心、用脑、用手去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推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只有如此,才能使科学研究更加准确、更加深入、更加广泛。
科学研究的方法

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研究是指通过系统性的观察、实验和推理,以获取新知识、建立新理论或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进行科学研究时,科学家们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步骤,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科学研究的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科学研究。
首先,科学研究的方法包括观察、提出假设、实验、数据分析和结论。
观察是科学研究的起点,科学家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来获取研究的对象和问题。
在观察的基础上,科学家会提出假设,即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
假设需要具有可验证性和可证伪性,以便进行实验验证。
其次,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假设的有效性。
科学家需要设计实验方案,控制实验变量,收集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科学家需要注意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然后,数据分析是科学研究的关键环节,科学家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推理。
数据分析可以帮助科学家发现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规律性,从而得出科学结论。
科学结论应该是基于客观数据和科学推理的,具有普遍性和可证伪性。
最后,科学研究的方法还包括文献调研、专家咨询和学术交流。
科学家需要通过查阅文献、咨询专家和参加学术会议,获取最新的科学信息和研究成果,以促进自己的科学研究。
通过与其他科学家的交流和合作,可以拓展研究思路,提高研究水平。
总之,科学研究的方法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科学家遵循一定的步骤和原则。
通过观察、假设、实验、数据分析和结论,科学家可以获取新知识、建立新理论或解决问题。
同时,科学家还需要进行文献调研、专家咨询和学术交流,以获取最新的科学信息和研究成果。
希望本文可以帮助读者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和进步。
科学研究的方法

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研究是一种系统性的探索和发现,它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步骤。
在科学研究中,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研究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首先,科学研究的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两种。
实证研究是通过实验、观察和调查等手段,收集和分析数据,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而理论研究则是通过逻辑推理和理论分析,构建理论模型,对现象和问题进行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实际的科学研究中,通常会综合运用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两种方法,以获取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结论。
其次,科学研究的方法还包括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具体事实和现象中总结出一般规律或原理的推理方法,即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
而演绎法则是从一般原理出发,推演出具体结论的推理方法,即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
在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问题,选择合适的归纳法和演绎法进行推理和分析。
此外,科学研究的方法还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
定性研究是指通过描述、解释和理解研究对象和现象,从而揭示其内在规律和特点的一种研究方法。
而定量研究则是通过数理统计和实证分析,对研究对象和现象进行量化和测量,以获取客观数据和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实际的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进行科学分析和论证。
最后,科学研究的方法还包括实验研究和观察研究两种。
实验研究是通过人为干预和控制变量的手段,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和测试,以获取研究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而观察研究则是通过观察和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和现象,进行系统性的观察和描述,从而获取研究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对象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实验研究和观察研究方法,进行科学实证和论证。
总之,科学研究的方法是多样的,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问题,灵活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方法,以获取科学和有效的研究结论。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讲稿

第一章教育研究方法概述第一节教育研究概述一、教育研究的涵义教育研究是指(教育)专业人员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和方法,以丰富教育理论和提高教育实践水平为目标的活动。
对“教育规律”的理解教育有规律吗?教育学和教育研究可以揭示规律吗?有人认为,教育没有规律。
年青老师刚刚工作注意尊重学生,老教师讥笑,传授经验:尊重学生,学生不怕,没有威信——不是规律。
学校违背所谓的教育规律,效果好。
题海大战,加班加点,题目做得多,考试起来熟练。
素质教育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2004年的“南京之痛”。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是不是规律呢?凡是教育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自由地发展。
——英国哲学家罗素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与如何爱护儿童。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有时好象挖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的好,朝三暮四的改个不停,而于池所以为池的要素——水,反而无人注意。
教育中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
教育如果没有情爱,就化成了无水的池,任你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免不了一个空虚。
”——夏丏尊它与自然科学的规律一样都是规律,但是表达模糊、实施或运用需要灵活性和创造性。
都有规律的价值,尊重规律,则会取得好的效果,违背规律就会遭受惩罚。
为什么学生毕业以后对中小学没有感情?杨仪(杨少华的儿子)同桌的女儿对32年前老师的感激(天津电视台2007-3-4)为什么不按照教育规律来做的学校还能大行其道呢?消极影响是隐性的,高考无视这些影响。
正面教育也是规律,以下的案例很典型格里沙的耳朵不干净在帕夫雷什学校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一年级的新生格里沙,由于母亲工作忙,开学第一天来上课时,耳朵没有洗干净。
在第一节课上,女教师发现格里沙的耳朵很脏,就叫他站起来给大家看,把他作为“典型”,教育其他学生要爱清洁卫生。
教师这种粗心大意的做法,给格里沙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创伤。
在这以后,每当上这位女教师的课时,格里沙就觉得似乎大家的眼睛都盯着他的耳朵,感到抬不起头来。
自然辩证法第二讲科学方法论

1.什么是科学问题?
概念: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 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 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的矛盾。 规定性: (1)科学问题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同一问题, 在不同的事实和经验背景下,其内涵深度是不同的。 如针对遗传的奥妙这一个古老的科学问题,19世纪 末魏斯曼思考出的是“种质”问题,20世纪初摩尔 根讨论出的是“基因”问题,20世纪50年代沃森和 克里克则提出了生物大分子DNA的结构问题。 (2)科学问题是有结构的。蕴涵着问题的指向、 研究的目标和求解的应答域。
1宇宙是突然从无到有地创生2虽然自然选择起了一定作用但不足以解释所有生物物种的起源3大多数动植物是创生的动植物只在很有限的范围内改变4人和猿有着不同的祖先人不是由猿进化而来的5灾异是地理变化的原因
科学的本质与科 学认识
本讲内容
科学的本质 科学的划界问题;科学的划界标准;科学的 形象和特征 科学认识的形成 科学问题及其主要来源;科学事实及其获取 的途径;科学事实中的认识论问题
观察渗透理论的例子
氧的发现史 最先制得较纯氧气的是瑞典药剂师席勒, 1773年,他通过分解硝酸盐,氧化物,碳酸盐等制 得了氧气。当他将燃烧的蜡烛放入这种气体中时, 发现蜡烛更明亮,于是车称之为火气。他从燃素说 出发,认为燃烧是空气中的火气与物体中的燃素相 结合的过程。席勒实际上并没有发现氧气,一年以 后,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又独立制得了氧气。他 用凸透镜聚光加热氧化汞时,发现该物质分解出了 一种气体,老鼠在其中生活的时间比在等体积的空 气中的时间长4倍,人吸入它觉得呼吸轻快多了。 但普利斯特列只是将这种气体看作氧化氮,因为他
( 三)科学的形象和特征
1.科学的各种形象 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是生产知识的实践活动; 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科学是一种方法; 科学是一种生产力; 科学是一种文化。
教育科研常用研究方法介绍

第一讲观察法和调查法 主讲:郭佳时间:2013年6月12日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指在教育科学研究中,为达到研究目的而采用的途径、手段和工具的总和。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为完成教育科学研究任务的"桥"和"船"。
方向和目标定了,方法就起着决定性作用。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种类很多,如观察法,调查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比较法、历史法、预测法、测量法、统计法及内容分析法等。
前六种研究方法经常用到,简介如下。
一.观察法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观察法的概念和作用观察法是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观察研究,从而了解某些特征和规律的方法。
观察法是客观、全面地了解教育现象,深入了解教育对象,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是制定正确措施和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是进一步认识教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其本质属性,探索新的教育规律的重要方法。
(二)观察法的实施1.制定方案: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学习有关知识和理论,确定观察对象的总体和样本,选择好观察手段,制定观察计划和预期成果。
2.实施观察:具体选定观察对象和范围,明确观察的中心内容,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观察,善于辨别主要因素和无关因素,注意观察对象的活动及其反应,可重复多次进行观察,提高观察信度。
做好观察记录。
3.完善资料:及时整理观察数据、图表、笔录、录音、录象、相片等资料。
及时对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处理,不断提高资料的信度。
(三)分析资料和撰写研究报告。
要及时分析和处理观察所得到的数据材料。
找出事件的因果关系,得出观察研究结论。
撰写观察研究报告,对教育实践提出有意义的建议。
二.调查法调查法也是教育科学研究常用而有效的方法。
(一)调查法的概念和作用调查法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地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材料,从而弄清事实,分析、概括,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
第二讲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的问题与选题

第二讲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的问题与选题本章主要回顾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历史发展,介绍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着重针对科学问题和科研选题进行反思。
第一节回顾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历史发展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历史发展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
一、古代直觉、思辨、推理方法时期(远古至15世纪)1. 直观猜测方法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石、水、气、火四种元素所组成;赫拉克利特的“火”,泰勒斯的“水”,毕达哥拉斯的“数”,中国的“阴阳五行说”,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
2. 逻辑推理方法德谟克利特—《论逻辑》主要研究归纳法亚利士多德—《工具篇》主要研究演泽法(三段论式)中国古代墨家——提出归纳与演绎的两种推理过程例:荀子:一是推而别之,别者有别,直到大别名(演绎);二是推而共之,共者有共,直到大共名(归纳)。
3. 逻辑推理与数学方法相结合①欧几里得:《几何原本》②毕达哥拉斯提出了勾股定理③阿基米德提出了浮力定律总之,古代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很低,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具有朴素、笼统、直观、猜测的特点。
二、以实验和分析方法为主的近代自然科学时期(16世纪—19世纪末)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研究主要有如下方法和特点。
1. 以仪器观察和观测为主导2. 以科学实验为基础,把实验方法与数学方法相结合达· 芬奇非常重视实验方法,他认为,一切科学都必须遵循实验的方法, 根据实验结果, 才能决定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
伽利略也非常重视实验方法,被人们称之为用实验方法打开近代自然科学大门的大师。
培根是近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主张实验方法是科学的工具,科学认识就是要进行实验,他讲,科学是实验的科学,科学就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
爱因斯坦指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亚里士多德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体系中);培根发明的系统的实验方法(在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中)。
科学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方法是指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所采用的一系列系统、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步骤。
科学研究方法的正确运用对于科学研究的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科学研究方法的第一步是确定研究目标。
确定研究目标是科学研究的首要任务,只有明确了研究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后续的研究工作。
在确定研究目标的过程中,科研工作者需要充分了解研究领域的现状和问题,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重点,确立研究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其次,科学研究方法的第二步是制定研究方案。
制定研究方案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科研工作者需要根据研究目标和任务,确定研究的内容、方法、步骤和计划,明确研究的时间节点和进度安排,确保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
接着,科学研究方法的第三步是采集研究资料。
科研工作者需要通过实地调查、文献查阅、实验测试等方式,收集和整理相关的研究资料,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数据支持。
然后,科学研究方法的第四步是分析研究资料。
在收集到足够的研究资料后,科研工作者需要对研究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找出其中的规律性和特点,为研究结论的形成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最后,科学研究方法的最后一步是总结研究成果。
在完成了研究工作后,科研工作者需要对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归纳,提炼出研究的核心观点和结论,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向学术界和社会公众进行交流和展示。
总的来说,科学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工作方法和规范,科研工作者需要在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中,严格按照科学研究方法的要求,系统地开展研究工作,确保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可靠性。
同时,科学研究方法也是科学研究的灵活工具,科研工作者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问题,灵活运用科学研究方法,不断提高科学研究的水平和质量。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二讲--李娟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 Ⅰ 按照研究的目的或目标不同,可分为: 1)基础研究:又称为基本理论研究,他是以建立和发展某门学科的理论体系为目的的 研究。如对幼儿园课程理论的研究、对幼儿游戏性质和作用的研究等。 2)应用研究:将基础研究的理论成果应用于特定的实践活动,寻求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来解决教育活动现存的实际问题的研究。如对幼儿园环境设置的研究、对幼儿玩具使用 的研究等。 3)开发研究:以设计和开发方便适用的教育产品为目的的研究。如教具和幼儿玩具的 设计和开发、各种类型的学前教育计算机软件的设计和开发等。 Ⅱ 根据研究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和数量的侧重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 为: 1)定性研究:着重运用描述性分析来试图理解某种现象或问题的性质或意义的研究。 2)定量研究:主要运用数据和量度来描述研究内容的特征或变化的研究。 Ⅲ 根据研究的时间取向不同,可分: 1)纵向研究:研究者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对学前教育中某种现象和问题进行系统、定 期的研究,也叫追踪研究。如研究“学前班教育对儿童小学学习的影响” 2)横向研究:研究者就某一教育现象或问题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个年龄(组)或几个 年龄(组)的儿童的行为表现进行考察和比较的研究,也叫横断研究。如研究“短期训 练对矫正儿童不公正行为的实验研究” Ⅳ 根据研究的场所不同,可分: 1)实验室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研究。 2)现场研究:人们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开展的研究。 Ⅴ 根据研究对象数量的多少,可分: 1)个案研究:研究者选取一个特殊个体或典型案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考察的研究。 2)成组研究:研究者为了提高研究的效度,选取较多的研究对象组成若干被试组,对 被试组中的每个个体都进行系统考察的研究。(小样本:30以下。大样本:30以上)
科学研究的方法

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研究是指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实验和推理,以获取客观真理的过程。
而科学研究的方法则是指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所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步骤。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首先,观察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进行仔细观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
观察需要准确、全面,有时还需要借助仪器设备来进行观测记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验,可以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控制和干预,从而验证假设和推断。
科学实验需要设计严谨的实验方案,控制实验变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另外,科学研究还需要运用统计分析方法。
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科学结论,验证假设的成立与否。
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帮助科学家发现数据之间的规律和关联,从而深入理解研究对象的特性和规律。
此外,科学研究还需要进行逻辑推理。
科学家需要根据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数据,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科学结论。
逻辑推理需要严密的思维和清晰的逻辑,以确保推断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最后,科学研究还需要进行文献综述和交流讨论。
科学家需要对已有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参考。
同时,科学家还需要与同行进行交流讨论,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从而促进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科学研究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都需要遵循科学规范和原则,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才能获取真实可靠的科学知识,推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科学研究者们能够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之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PPT

社科理论界也要“走转改”
◆“走转改”是贯彻马克思主义
认识论、解决社科理论工作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根本要求。
◆“走转改”是坚持我国社科理论工作性质、解决 社 科理论工作“为了谁、依靠谁”的重要途径。
◆“走转改”是把握人才成长规律、解决社科理论 战
线“建设什么样的队伍、怎样建设队伍”的有效
“走转改”:社科界在行动 ◆把“走转改”的要求转化为推进哲 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自觉行动 ◆“用‘脚底板’做学问”
一切从实际出发
• 研究问题不能从概念出发,只能从现实出发
• 从实际出发,不同于“价值中立” ,不是丧失 立场。“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 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在劳动发展史中找 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新派别,一开始 就主要是面向工人阶级的。”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面向工人阶级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 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 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的幸福将 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 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 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为大多数 人带来幸福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 ——马克思
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海德格尔在其 《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中讲,马克思的思想比 一切历史学优越的地方在于,马克思是深入到历 史的本质性的那一度中去了;胡塞尔的现象学,萨 特的存在主义都没有深入到那一度中去,而只有达 到了那一度,才有资格跟马克思主义对话。 要请教马克思,就要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即 社会现实)一度中去。
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 社会科学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 离开问题的不会有真正的的理论。
•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马克思说过:“问题 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 代的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 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七年级第2讲 科学观察 讲义

第二讲观察和实验1、观察(observation)和实验(experiment)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也是学习科学(science)的重要方式。
2、观察能使人们获得有关自然现象的信息(information)。
观察必须充分利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有时还须借助各种仪器(apparatus)和工具。
3、实验可以使自然现象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再现。
4、试管:做少量化学反应的容器;试管夹:夹持试管;试管架:放置试管;酒精灯:加热;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停表:测量时间;托盘天平:测量质量;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引流;药匙:取粉末状固体;烧杯:配制溶液。
5、实验仪器a)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实验时一定要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注意安全,所以必须熟悉常用仪器的用途和规范使用方法。
介绍1(1(2(32(1(2(33、为什么要借助实验仪器和工具(1)我们在上面两个观察中,为了确定我们的判断是否准确,使用了什么工具?。
有时,实验仪器和工具可以帮助我们。
和1-13的实验仪器吗?请填写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图1-12 ;作用。
图1-13 ;作用。
这些实验仪器对我们的科学研究有什么作用?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的范围。
4(1);(2);(3);(4);(5);(6);5、做实验时我们要遵守很多规则,你知道在使用这些仪器做实验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吗?科学实验室里有很多仪器,各种仪器都有不同的和规范的。
做实验时,我们要遵守实验室的,注意。
巩固练习1、下列对科学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要仔细观察,善于提出问题 B.要认真做实验,收集相关资料C.要善于进行分析和归纳,找出问题答案 D.是科学家的事,我们无法研究2、科学家对自然界事物的存在、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方法是()A.科学家就在实验室里研究自然界的现象,得出科学结论B.科学家不断提出新问题,搜集信息,把考察或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经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C.科学家就在野外考察得出科学结论D.科学家就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得出科学结论4、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方法是()A.阅读、作笔记和练习 B.观察、讨论和交流 C.观察、实验和思考 D.阅读、实践和应用5、请你先凭视觉直接判断下面两图的形状和大小,再用工具准确测量,看结果有什么不同?对此你有什么启示?6磁性物质:非磁性物质:78AC9AC10._____________(1)烧杯11.D 弹簧测力计也是用来测量质量的仪器1220g沙子,吹足气后用橡皮筋扎住口,放在水里,气球水面上。
第二讲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流派与研究路线——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主义的研究范式

大卫.休谟 : “休谟问题”
科学问题:事实问题, “to be” –哪些人相信天堂和地 狱存在? –为什么一种组织类型 比另一个组织类型更 有效率? 伦理学问题:价值问题 。“ought to be” –是否应该相信天堂和 地狱存在? –效率比公平更重要吗 ? 事实陈述(factual statement)和价值判断 (value judgment)
实
证性研究 对
策性研究
要求:
现代社会学理论阶段 (1930-1970年代)
结构功能主义/交换论 /冲突论/功能主义/结 构主义 社会行动理论/符号互 动论/现象学/常人方 法学
当代社会学理论阶段 (1980年代-)
新功能主义 系统功能主义
韦伯 (人文主义传统)
结构化理论 理性选择理论
马克思
(批判主义传统)
批判理论/结构主义马 克思主义
量化分析的线性研究模式
第三节 诠释主义社会科学研究
是为能对人们如何创造与维持他们的社会世界 有所了解并且给予诠释,研究者透过直接详尽 的观察在自然状况下的人们,以便对于具有杜 会意义的行动,进行有系统的分析。 采实务取向(practical orientation) ,是关 于一般人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事务,或 是他们如何做好日常事务的经过。诠释社会科 学关心的是人们如何互动、如何与他人相处。 诠释社会学与社会学中的象征互动论,或芝加 哥学派相结合,常被称为研究的质化方法。 研究者常使用参与观察与田野研究。
二、学类型与研究取向
自然科学:自然事实 社会科学:社会事实 人文科学:心灵事实
三、社会研究方法的类型与取向
实证主义(positivism) 人文主义
–诠释社会科学(interpretive social science, ISS) –批判社会科学(critical social science, CS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科学观察方法的类型 (1)从主体与被观察对象的关系疏远程度看,可将其分 为直接(肉眼)与间接(仪器)观察方法; (2)依据观察结果的陈述特征分为定性与定量观察方法; (3)根据其目的不同包括记录性(获取感性材料)与检验 性(将结果与已有标准对照)观察方法; (4)根据其是否与实验结合分为自然与实验观察方法。
有一次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为了弄清一批沥青铀矿样品中是否含有值得提炼 的铀,对其含铀量进行了测定。令他们惊讶的是,有几块样品的放射性甚至 比纯铀的还要大。这就意味着,在这些沥青铀矿中一定含有别的放射性元素。 同时,这些未知的放射性元素只能是非常少量的,因为用普通的化学分析法 不能测出它们来。量小放射性又那样强,说明该元素的放射性要远远高于铀。 1898年7月,他们终于分离出放射性比铀强400倍的钋。该元素的发现,应 用的是剩余法。
3、实验方法的类型 根据实验目的、性质、作用包括如下类型: 定性与定量实验;析因实验;对照实验;判决性 实验;模拟实验; 此外依据其手段、条件不同: 直接与间接、实验室与野外、地面与空间、实物与 思想或理想实验等; 依据对象运动形式不同: 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实验等。
4、实验的一般程序
制定实验方案 实施操作 结果的分析与处理
还有一个故事也广泛流传,说的是当光线弯曲预言 被英国人的日食观测证实的消息传来时,爱因斯坦 正在上课,一位学生问他,假如他的预言被证明是 错的,他会怎么办?爱因斯坦回答说:“那么我会 为亲爱的上帝觉得难过,毕竟我的理论是正确的。”
二、科学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与观察方法都是科学认识主体作用于客 体的基本方法。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 观察是实验的前提,实验是观察的发展。 在现代科学认识过程中二者关系更加密不可分, 而在主体对超宇观、宇观、微观以及超微观世界 的探索中尤其如此。
1、科学实验方法概念 此指主体根据一定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和设 备,人为地干预、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和过程, 并以纯粹、典型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有利于研究 的科学方法。
2、实验方法的特点 (1)可以简化、纯化实验对象。如为证实李政道、杨振宁提出 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假说,吴健雄于1956~57年 所进行的Co原子核β衰变实验。 (2)可强化研究对象(创造在自然条件难以出现的环境条件,如 超高低温度、压力、磁场等)。如1911年卡曼林-昂尼斯发现 “超导”现象实验。 (3)可使对象属性及其变化过程重复出现。 (4)可模拟某些自然现象和过程。如1953年米勒模拟原始还 原性大气条件下氨基酸产生过程实验。
三、观察和实验中的认识论问题
科学观察和实验中主要包括:“观察渗透理论” 、测量 问题、观察的客观性以及观察实验中的机遇等认识论问 题。 “观察渗透理论”,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汉森提出的著名命题。 这个命题指出了我们的任何观察都不是纯粹客观的,具有 不同知识背景的观察者观察同一事物,会得出不同的观察 结果。“观察渗透理论”摧毁了逻辑实证主义所追求的科 学合理性。
2、测量问题 即在宇观和微观领域测量中因主体(实验者)、工具 (测量系统)与客体(实验对象)之间相互作用实验设计而选择的仪器、设备和 测量手段等组成的系统,它既是主体的延伸又是主客 体间的中介;兼具主客体双重属性;其功能是将客体 信息“编码”并传递给主体。 随着其精确度、分辨率等性能的提高,它能(近似)真 实地表征宏观客体的状况。但微观客体的特殊性容易 导致测量信息的失真。如海森伯测不准原理等。
穆勒五法/科学归纳法 求同法(Method of Agreement ) 求异法(Method of Difference) 求同求异并用法(MAD) 共变法(Method of Concomitant Variation) 剩余法(Method of Residues) 结论一般比较可靠,在科学研究中常用于进行对照实验和析 因实验的实验设计,主要适用于线性的、简单的和确定性的 因果关系的研究
一百多年前,一艘远洋帆船载着五个中国人和几个外国人由中国开往欧洲。 途中,除五个中国人外,全病得奄奄一息。经诊断,都患有坏血病。同乘一 只船,同样是人,一样是风餐露宿,受苦挨饿,漂洋过海,为什么中国人和 外国人却判若异类呢?原来这五个中国人都有喝茶的嗜好,而外国人却没有。
于是得出结论:喝茶是这五位中国人不得坏血病的原因。这个结论就是用差
完全归纳法
根据某类事物的全部对象的考察,而作出关于该类事 物的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如所有的零族元素都是惰性元素 如四色定理的证明 是一种必然性的概括,创造性是极其有限的
不完全归纳法
根据是否运用因果律,区分为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 简单枚举某类事物中的一部分对象都具有的属性,而无 一反例,由此推及全体,概括出该类一切对象都具有此 属性。如天鹅是白色的。 较方便,但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具有很大的或然性。
3、观察的客观性问题 此指由仪器等工具的介入所导致观察结果是否客观 真实的问题。仪器表征着理论、假说,而理论可能 被推翻、假说可能被证伪。因而应要求从以下几方 面入手以增强并保证观察的客观性。 (1)结果可以标准方法重演; (2)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3)确保观察实验的高精密度。
4、观察实验中的机遇问题 “机遇总是偏爱由准备的头脑”,即偶然中蕴涵着必然。科学 史上这类事例不胜枚举。 如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铀的天然放 射性;吴健雄证实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等。
1、“观察渗透理论” (1)观察由感知、判定和观察陈述三个要素所构成; (2)观察对象与理论或先行假设所启示的期待及观察 者所受训练密切相关; (3)对观察对象的描述:依赖于理论、观察者知识背 景及其经验; (4)观察对象和观察场合的选择:深受理论、观察者 知识结构、心理倾向(兴趣爱好等)影响。 Einstein认为,“是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 西。……只有理论即关于自然规律的知识,才能使我们 从感觉印象推论出基本现象”。
(一)逻辑思维方法 从历史发展看,逻辑思维方法经历了从形式逻辑到 辩证逻辑、数理逻辑、模态逻辑等几个阶段的表现 形式。其具体类型主要包括:类比、归纳、演绎、 分析、综合等。其在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都有极重 要的地位和作用。
1、逻辑思维形式 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式两种最主要的逻辑思维形式。 形式逻辑由亚里士多德首创,由培根、穆勒发展归 纳法,由笛卡儿等发展演绎法,至19世纪发展出其 现代形式——数理逻辑或符号逻辑。 辩证逻辑由黑格尔创立,经马恩列等得到发展。
共变法的案例 (1)一定压力下的一定量气体,温度升高,体积增大,温度 降低,体积缩小。气体体积与温度之间的共变关系,说明气体 温度的改变是其体积改变的原因。 (2)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想自然界害怕真空一 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 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 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 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 的危险。
可靠性程度较小的一种方法,不具有逻辑必然性 只要有反例存在,归纳结论即被推翻。
1960年,英国某农场十万只火鸡和小鸭吃了发霉的花生,在几个月 内得癌症死了。后来,用这种花生喂羊、猫、鸽子等动物,又发生 了同样的结果。1963年,有人又用发了霉的花生喂大白鼠、鱼和雪 貂,也都纷纷得癌而死,于是,人们推断:吃了发霉的花生可能是 这些动物得癌死亡的原因。后来通过化验证明,发霉的花生内含黄 曲霉素,黄曲霉素是致癌物质。 求同法就是考察几个出现某一被研究现象的不同场合,如果各个不 同场合除一个条件相同外,其他条件都不同,那么,这个相同条件 就是某被研究现象的原因。这种方法是异中求同。 求同法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场合先行情况 被研究现象 ① ABC a ② ADE a ③ AFG a „ 所以 A是a的原因
§2 构建科学理论的方法
逻辑与非逻辑思维、科学假说与理想实 验、系统分析控制与理论系统化方法等 等类型。
一、逻辑与非逻辑思维方法
逻辑思维方法:是指主体在科学认识过程中借助 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遵循一定逻 辑规则而揭示事物本质或规律的理论思维或抽 象思维方法,是最普遍、最基本的科学思维方 法。 非逻辑思维方法是:指不受固定逻辑规则等制约 的间断与跳跃式、突发与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第二讲 科学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方法:认识主体在探索自然现象及揭 示自然规律中所应用的方法。 从科学认识成果产生的整个过程看: 科学发现方法与科学证明方法; 从其成果的层次性分析看: 获取科学事实与构建方法、检验和评价科学理 论的方法。
§1 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
科学观察、测量、实验。
一、科学观察方法
1、科学观察方法概念
4、科学观察方法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典型性原则。
5、科学观察方法的功能 (1)是科学认识的源泉; (2)是检验科学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3)当研究对象的性质使主体暂时难以达到实际作用于 研究对象时,即主体尚不能干预和控制对象时,观察 就比实验成为更主要的方法。
2、逻辑思维方法类型及其特点 (1)类比法:由某些相似或相同推出其他方面的相似; (2)归纳法:由个别到一般; (3)演绎法:由一般到个别; (4)分析法:将整体分解成部分、方面、特性和因素; (5)综合法:将各部分、各因素有机联系成一整体考察其本 质规律。
关于归纳方法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在考察基本类事物部分对象的基 础上,抽取其共性并推广到该类的全体,从而形成关于 该对象的一般性认识。 根据归纳概括的方式与成果不同,可分为全称归纳法和 统计性归纳法,其中全称归纳法又可分为完全归纳法和 不完全归纳法。
瑞典塞夫斯特穆以风趣笔调形容其1830年发现钒:“在宇宙极光处住着一位漂 亮可爱的女神。一天有人敲响了她的门,女神懒得动,等着第二次敲门,谁知这 位来宾一敲过后就走了。她急忙打开窗子张望,是谁家的冒失鬼呀?她自言自语 说,‘啊,一定是维勒!’如果他再敲一下不就见到女神了吗?过了几天又有人 来敲门,一次敲不开,继续敲下去,女神开了门,是塞夫斯特穆,他们相晤了, 钒便应运而生了”。维勒,一个为世界化学做出过成绩的化学家。塞夫斯特穆, 一个把毕生贡献给化学研究,但却是毫无价值空耗生命的化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