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解读 (修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册《扁鹊治病》解读

一、解读作者

有这样一个人,他出生于战国时期韩国贵族,却心忧天下,目睹战国后期的韩国积贫积弱,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他拜儒家学派代表荀况为师,思想主张却与荀子大相径庭,没有承袭荀子的儒家思想,却爱好“刑名法术”之学,最终成为法家之集大成者。他,就是韩非子。

《史记》记载他“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是的,韩非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风格。他还非常喜欢研究历史,认为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因此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他的历史观,的确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战国时代是群雄并立,战乱频繁的年代,也是人才辈出学术思想空前活跃的年代。诸子百家为了宣扬自己的主张纷纷著书立说、聚众讲学。“时代造英雄”,这样的时代要求当时的作家的著作逻辑严谨,精心选材,说理透彻,令人信服。曾经,毛泽东在读《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时批注道:韩非师从于荀子,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法治、术治、势治三者合一的封建君王统治术,对后世影响很大。这一出《扁鹊治病》,便折射出了韩非的非凡的写作才能以及术治思想。

二、解读作品

这篇故事选自《韩非子·喻老》,题目是后人加的。内容带有劝喻型性。文章以时间为序,以齐桓公病情的发展为线索,通过扁鹊“四见”的局势,阐明一个道理:不能盲目相信自己,不能讳疾忌医。同时给人们以启迪: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也像对待疾病一样,决不能讳疾忌医,而应当虚心接受批评,防患于未然。

《扁鹊治病》的故事情节安排方式与《纪昌学射》完全不同,《纪昌学射》是一个大故事中套着两个并列的小故事。而《扁鹊治病》则是层层递进、不断发展的情节安排模式。第一个层次是桓公病在皮肤,扁鹊提醒,桓公不以为然。蔡桓公的表现是“对左右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语气中并没有太多的不满,只是对扁鹊进行讥笑。扁鹊见桓公不听也只是“走”。

第二个层次是桓公病在皮肉之间,扁鹊提醒,桓公是很不高兴,扁鹊则是“退”了出去。第三个层次是桓公病到肠胃,扁鹊提醒,桓公非常不高兴,扁鹊是连忙“退”了出来。第四个层次扁鹊见桓公就“跑”,原因是桓公病入骨髓,结果:不见桓公便病死了。故事的二个人物,扁鹊的医术高明,高在“一见便知”,而且有预见性。蔡桓公则可以从其语言及表情中解读出他的自以为是,不听善言。

全文叙述生动,条理清晰。刻画的两个人物形象简洁、传神。以时间为序,写扁鹊与齐桓公的四次见面,又传神地再现两人见面时不同的神态、语言和性格,突出扁鹊慧眼识病,尽职尽责,敢于直言,机智避祸,和桓公的骄横自负、讳疾忌医。结尾,扁鹊不得不逃亡,暗示了专制君主统治下的残暴。文中深刻揭示的道理,颇能引人深思——

1.有病要及时医治,以免耽误病情。

2.要正视自己的缺点与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要防微杜渐。

3.要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及时改正调整,修正自己。

4.善于批判主观猜忌,知道拒绝忠告的危害。

5.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6.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也要像对待疾病一样,决不能讳疾忌医,而应当虚心接受批评,防患于未然。若一意孤行,后果则不堪设想,要在适当的时候听取他人的意见,防微杜渐,对症下药,及时医治。

三、解读教学:

《扁鹊治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试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组的第一篇课文《寓言两则》的第二个寓言故事,在很多寓言故事的教学中,往往流于说教,学生很难从有趣的故事中进行分析"判断"推论,悟出故事背后的道理!所以,教寓言,关键看教师导学的智慧,看教师怎样把学生带到寓言所蕴含哲理的深处。

一、玩玩“穿越”,走进故事

穿越到战国时期(出示课文插图),走进“扁鹊治病”的故事,随着“穿越”二字打着螺旋隐向屏幕深处,语文课堂穿越到哪里去呢?战国时代,走进一个故事中!就这样,在诙谐有趣的氛围中,开始寓言故事的学习!特别是当扁鹊第三次见蔡桓公退了出去后,假设我们穿越到了桓公所在的地方,又会对桓公说些什么呢?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下,既可以在展开想象发散思维,同时也训练了听说能力,真正走进故事之中。

二、写写“病历”,熟悉内容

穿越到这个故事中,做什么呢?当名医扁鹊的一名助手,帮他写写病历,这样就进入到了第一个教学板块合作写病历!伴着穿越的新奇,学生合作写病历,要求简单明了。

病历格式如下:

第()次拜见,劝蔡桓公治病

病因:

处方:

预期治疗效果:

因为,要完成这个病历,需要通读全文,需要前后联系,需要提取关键信息,还要熟悉“扁”“鹊”“蔡”“肠”“胃”“烫”“剂”几个要写的字的写法,这样才能准确填写!看似简单的一份病历却把了解故事内容、认识生字等教学任务藏在其中,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这样可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经历了一次真正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三、身份置换,明白道理

分角色读对话,揣摩人物心理的过程中,扁鹊再三劝说的名医风采和蔡桓公一次又一次固执己见不听劝告的形象便深入学生心中。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整理提升,帮助学生用固执己见、防微杜渐、听从劝告三个词语概括,再让学生用上这三个词语,对蔡桓公说一句话。就这样,通过读人物对话这座桥,学生很容易地走进寓言故事,走进寓意的深处。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学生在此之前没有接触过剧本,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改写剧本,力图让学生在这个教学设计中,体会人物的想法,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当学生积极主动的成为学习的主人时,教师就成了课堂的发现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所以一定要把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课外,实际上,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许多寓言故事阐明的深刻的哲理警示着每一个人,我们还应当引导学生在课外多去阅读寓言故事,丰富自己的阅读结构。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上解读便是我们心中的扁鹊治病。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