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金属卤族元素练习题定稿版

合集下载

(2021年整理)碱金属练习题

(2021年整理)碱金属练习题

(完整)碱金属练习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碱金属练习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碱金属练习题的全部内容。

碱金属练习题1、将1mol的Na与1mol放Al入质量为mg(足量)的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g/cm3,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A。

1000d/(46+m) B.d/(46+m)C.1000d/(48+m) D.1000d/(50+m)2、用等质量金属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A。

将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B。

将钠放入足量的水中C.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水中D.将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3、在1L1mol/L纯碱溶液中逐滴加入150ml6mol/L的盐酸,完全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生成的是()A.10.08L B。

理论上无产生C.20.16LD.略有少量气泡产生4、质量为25。

4g的KOH和KHCO3混合物先在250℃加热,冷却后发现混合物质损失4.9g,则原混合物中KOH和KHCO3的组成为()A.物质的量KOH=KHCO3B.物质的量KOH>KHCO3C.物质的量KOH〈KHCO3D. KOH和KHCO3以任意混合5、有体积相同的Na2CO3溶液和盐酸,将Na2CO3溶液逐滴加入盐酸中与盐酸逐滴加入Na2CO3溶液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a:b(同温同压且a≠b)。

则原Na2CO3溶液和盐酸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a:b B。

2a/(2a—b)C.1-b/2a D。

1-2b/a6、将一定质量的钠、铝合金置于水中,合金全部溶解,充分反应后,稀释至20。

元素周期表 第二课时(碱、卤)作业卷

元素周期表 第二课时(碱、卤)作业卷

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碱、卤)作业卷1.关于碱金属元素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B )A.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B.依Li、Na、K、Rb、Cs,单质熔沸点升高,密度增大C.随核电荷数递增,氢氧化物碱性增强D.随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金属还原性增强2.关于钠和钾元素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B )A.钾原子失电子比钠原子容易B.钾离子氧化性比钠离子强C.钾与水反应比钠剧烈D.KOH碱性比NaOH强3.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A.碱金属单质与水反应都能生成碱和H2B.碱金属单质都是质软、熔点低、密度均小于1的轻金属C.碱金属元素随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吸引最外层电子的能力增强D.碱金属单质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过氧化物4、具有下列结构的原子一定属于碱金属的是( C )A.最外层上只有一个电子B.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C.M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1/2D.K、L层电子数之和比M层电子数大55、下列对于铯(Cs)的性质的预测中,正确的是( B )A、它只有一种氧化物Cs2OB、它与水剧烈反应C、Cs+具有很强的氧化性D、CsHCO3受热不易分解6、第119号未知元素,有人称为“类钫”。

根据周期表结构及元素性质变化趋势,有关“类钫”的预测的说法错误的是(AD )A、单质有较高的熔点B、“类钫”在化合物中呈+1价C、“类钫”具有放射性D、“类钫”单质的密度小于1g.cm-37、关于铷的结构和性质的判断,错误的是(A)①与水剧烈反应,浮在水面上②原子半径比钾大③它的氧化物能跟二氧化碳反应④它的金属性很活泼,故要保存在煤油中⑤它是还原剂A、①B、②③C、③⑤D、④⑤8砹(At)是卤族元素中位于碘后面的元素,试推测砹和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备的性质是(BC )A.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B.砹化氢很稳定不易分解C.砹是有色气体D.砹化银不溶于水或稀HNO39、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卤素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B、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熔沸点升高C、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氧化性增强D、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通式X2+H2O=HX+HXO表示10.以下各组表示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变化规律中,错误的是-------------------------(D )A.得电子能力F2>Cl2>Br2>I2 B.还原能力F-<Cl-<Br-<I-C.稳定性HF>HCI>HBr>HI D.酸性HF>HCI>HBr>HI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 )A.卤素离子(X-)只有还原性而无氧化性B.某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氧化C.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D.负一价卤素离子的还原性在同一族中从上至下逐渐增强12.若用X代表F、Cl、Br、I四种卤族元素,下列属于它们共性反应的是--------------------(A)A.X2+H2 == 2HX B.X2+H2O == HX+HXOC.2Fe+3X2 == 2FeX3D.X2+2NaOH == NaX+NaXO+H2O13.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B)A.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B.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C.单质的氧性逐渐增强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14.砹(At)原子序数85,与F、Cl、Br、I同族,推测砹或砹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BC)A.砹是有色固体B.非金属性:At>IC.HAt非常稳定D.I2可以从At的可溶性的盐溶液置换出来。

高中化学练习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碱金属和卤族元素

高中化学练习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碱金属和卤族元素

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练习1.关于碱金属单质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A.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都是过氧化物B.与盐溶液反应时都能生成碱和氢气C.熔沸点随原子序数增加而升高D.还原性随原子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增加2.下列对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说明正确的是( )①K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②先灼烧铂丝到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时,再蘸被检物质.③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并在火焰上灼烧到没有颜色为止.④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较微弱的火焰⑤没有铂丝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A.全部正确B.仅有④不正确C.仅⑤不正确D.仅③不正确3.进行焰色反应检验K+时有以下步骤:①蘸取待测夜;②置于酒精灯焰上灼烧;③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④用稀盐酸洗净铂丝,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④②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④①②③D.②①②③④4.将金属钾投入到氯化铜溶液中,产物是( )A.KOH和H2B.Cu(OH)2、KCl、H2C.Cu和KClD.HCl、Cu(OH)2、KCl5.已知钡的活动性处于钾和钠之间,则下述说法中可能实现的是()A.钡可从氯化钾溶液中置换出钾B.钡可从冷水中置换出氢气C.钡可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钠D.在溶液中钡离子可氧化金属锌,使之成为锌离子6.把少量过氧化钠加到硫酸铜溶液中请写出有关的方程式.7.居里夫人发现的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化合物中呈+2价B.单质能使水分解,放出氢气C.氢氧化物呈两性D.碳酸盐难溶于水8.下列关于铯的叙述正确的是()两个答案A.硫酸铯是一种可溶性离子化合物 B.碳酸氢铯加热能迅速分解,碳酸铯受热不分解C.铯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铯 D.在自然界中有少量游离态的铯存在9.钾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强,根本原因是( )A.钾的密度比钠的小 B.钾原子的电子层数比钠原子多一层C.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剧烈 D.加热时,钾比钠更易气化10.下列关于碱金属的描述正确的是( )A.碱金属都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B.碱金属元素的单质硬度小、密度小、熔点低C.在空气中加热均可生成多种氧化物 D.碱金属与水反应,均漂浮在水面上11.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碱金属原子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 B.碱金属单质是强还原剂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 D.碱金属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12.下列关于碱金属某些性质的排列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 Li<Na<K<Rb<Cs B.密度:Li<Na<K<Rb<CsC.熔点、沸点:Li<Na<K<Rb<Cs D.氧化性:Li+<Na+<K+<Rb+<Cs+4.某碱金属3.9g与足量水反应,生成氢气0.1g,则该金属是( )A.锂B.钠C.钾D.铷5.铷和另一种碱金属的合金46g,与水完全反应,放出2g的氢气,则合金中另一种金属是()A.LiB.NaC.KD.Cs。

元素周期表检测(碱金属、卤素)

元素周期表检测(碱金属、卤素)

碱金属、卤素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As的原子结构不意图为(包);)y/,下列关于As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第四周期,第VA族B.属于非金属元素C.酸性:H3AsO4>H3PO4D.稳定性:AsH3<PH32.下列有关碱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均为IA族元素,最外层均有1个电子B.单质的还原性:Li>Na>K>Rb>CsC.碱性:LiOH<NaOH<KOH<RbOH<CsOHD.由Li到Cs,核电荷数依次增加,电子层数、原子半径依次增大3.下列有关碱金属单质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锂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B.Rb比Na活泼,故Rb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NaC.熔、沸点:Li>Na>K>CsD.碱性:LiOH<NaOH<KOH<CsOH4.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重要的元素,下列对其性质的预测中错误的是()A.在碱金属元素中Fr的原子半径最大B.其氢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rOH,是一种极强的碱C.钫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化学式为Fr2。

的氧化物D.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碱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个,化学性质均活泼B.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增多金属性依次增强C.碱金属元素的单质都是银白色的,都比较柔软D.碱金属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逐渐降低6.以下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Li<Na<K<Rb<Cs8.同一种碱金属元素的离子半径比原子半径小C.碱金属单质的密度比较为Li<K<Na<RbD.碱金属离子的氧化性比较为Li+<Na+<K+<Rb+7.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几位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锂单质化学性质与钠类似,活泼性比钠略差。

碱金属卤素基础练习

碱金属卤素基础练习


3..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各单质的状态:F2为 ,Cl2为 ,Br2为 ,I2为

各单质的颜色:F2为 ,Cl2为 ,Br2为 ,I2为 。
4.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1) 与氢气反应
① 卤素单质与H2 反应的剧烈程度: 逐渐
.即
F2>Cl2>Br2>I2
② 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
。即氢化物稳定性次序
性也

(2) 形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
性也

(3) 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对应元素的非
金属元素性也

为 HF>HCl>HBr>HI,反应
通式:
(2) 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氧化性强弱顺序:
F2 Cl2
Br2 I2
氧化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3)
均能与水不同程度反应,其通式(除F2外)为:
;F2 + H2O=
5.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 非金属元素单质与H2 化合的难易程度,化合越容易,非金属
,既还原性逐渐 。所以,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也有差异,从锂到铯金属
性逐渐 。具体表现在:
a.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从锂到铯越来越
(填“易”或“难”)
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从锂到铯越来

c.与氧气反应的产物越来越复杂。锂与氧气反应只能生成氧化锂,
4.碱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Na+O2
K+O2
Rb、Cs在室温时,遇到空气会立即燃烧反应生成更复杂的氧化

4.1.5卤族元素 (答案)

4.1.5卤族元素 (答案)

4.1.5卤族元素1.碱金属和卤素形成的化合物通常具有的性质是①能溶于水②水溶液能导电③熔融状态不导电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答案】A【解析】碱金属为活泼金属,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卤素单质为活泼非金属单质,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故两者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碱金属的卤化物容易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能导电;故选A。

2.如图是卤素单质(F2、Cl2、Br2、I2)的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质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单质B.单质④的氢化物在卤素氢化物中热稳定性最强C.保存少量的单质③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D.单质②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答案】B【解析】A.卤素单质都属于分子品体,其单质的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根据图象知,①②③④分别是F2,Cl2,Br2,I2卤族元素中,金属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越活泼,所以单质活泼性最强的是F2,A正确;B.一般情况下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

但是由于下原子半径小,所以在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使物质的熔、沸点中HF最高,B错误;C.溴易挥发,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且密度大于水,所以为防止溴挥发,可以用水液封,则单质③保存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C正确;D.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性,所以单质②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正确;答案选B。

3.某小组为了探究卤素的性质,设计一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上述实验说明氧化性:Cl 2>Br 2>I 2B .实验⑤说明氯水氧化了I 2C .实验④说明氯水不能氧化Br 2D .实验③说明氯水氧化I 2生成了HIO 3 【答案】C【解析】A .根据实验①可知物质的氧化性:Cl 2>I 2,根据实验②可知物质的氧化性:Br 2>I 2,但不能确定Br 2、I 2的氧化性的强弱,A 错误;B .实验⑤中试管里有过量的氯水,可能是氯水氧化了KI ,也可能是氧化了I 2,B 错误;C .实验④中氯水过量,下层仍然呈红棕色,说明氯水不能氧化溴单质,C 正确;D .实验③可能氧化了I 2,但不能确定氧化产物,因为IO- 3+5I -+6H +=3I 2+3H 2O ,I -+IO -+2H +=I 2+H 2O ,D 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 。

(完整版)碱金属元素习题带答案

(完整版)碱金属元素习题带答案

第三节碱金属元素Ⅰ.学习重点:1.掌握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运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理解碱金属性质上的异同及其递变规律,为学习元素周期律打好基础3.了解焰色反应及其操作方法,学会用焰色反应鉴别钾、钠及其化合物Ⅱ.学习难点: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Ⅲ.训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次外层电子层都是8B.单质的化学性质活泼,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除锂外均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D.单质的密度都小于12.下列物质间反应时,可能引起爆炸的是()A.钠和硫研磨 B.氯化钠溶于水C.过氧化钠中通入二氧化碳 D.钾投入水中3.下列关于铯的叙述正确的是()A.硫酸铯是一种可溶性离子化合物B.碳酸氢铯加热能迅速分解,碳酸铯受热不分解C.铯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铯D.在自然界中有少量游离态的铯存在4.下列物品的盛放错误的是()A.过氧化钾固体必须密封保存B.烧碱必须密封保存C.碱金属必须保持在煤油中D.氢氧化钠溶液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存放5.在CuSO4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K ②Na ③Fe ④Ag,能置换出铜单质的是()A.① B.①② C. ③④ D. ③6.下列关于碱金属某些性质的排列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Li<Na<K<Rb<CsB.密度:Li<Na<K<Rb<CsC.熔点、沸点:Li<Na<K<Rb<CsD.还原性:Li>Na>K>Rb>Cs7.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直接观察时,火焰呈黄色,隔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浅紫色,下列有关该无色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钾和钠的混合物B.一定含K+,可能含Na+C.一定含Na+,可能含K+D .既含K +,又含Na +8.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13g ,溶于足量的稀H 2SO 4中,生成氢气1.0g ,则这种混合物不可能是( )A .Na 和MgB .Zn 和FeC .Mg 和AlD .Al 和Fe 9.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有过量的NaHCO 3和少量的Na 2O 2,将其加热到300℃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容器内残留的固体是( )A .NaHCO 3和NaOHB .Na 2CO 3和NaOHC .NaHCO 3和Na 2CO 3D .只有Na 2CO 310.关于Li 的结构和性质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与水反应比钠剧烈 B .它的原子半径比钠小C .它的氧化物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CO 2D .它的阳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钠离子相同11.有关Na 2CO 3和NaHCO 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相同质量的Na 2CO 3和NaHCO 3与足量盐酸作用时,产生的气体质量相同B .Na 2CO 3比NaHCO 3热稳定性强C .Na 2CO 3和NaHCO 3均可与澄清石灰水反应D .Na 2CO 3和NaHCO 3均可与NaOH 溶液反应12.将一定质量的金属钾放入236g t ℃的水中,得到t ℃的氢氧化钾饱和溶液312g ,则t ℃时KOH 的溶解度是( )A .112gB .56gC .28gD .76g13.现有2.8g 碱金属(R )及其氧化物(R 2O )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水反应形成3.58g 碱,则该金属为( )A .NaB .KC .LiD .Rb14.某碱金属元素A 的硫化物中,A 和硫的质量比为7:16,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则A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7B .14C .23D .3915.铷和另一种金属的合金4.6g 和足量的水完全反应时产生氢气0.2g ,则合金中另一金属一定是( )A .锂B .钠C .钾D .铯 16.超氧化钾用于急救供氧4KO 2+2CO 2 2K 2CO 3+3O 2,若用156g K 与O 2完全反应生成超氧化钾,用此超氧化钾和CO 2完全反应可放出氧气的体积是( )(O 2的密度此时为1.428g/L )A .67.2LB .22.4LC .44.8LD .11.2L17.mg 过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跟干燥的二氧化碳充分作用后,固体质量变为ng ,则原混合物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A .%1007)(39⨯-m m n B .%10014)(39⨯-m m nC .%1007)(39⨯-m n mD . %10014)(39⨯-mn m18.按右图装置持续通入x 气体,并在管口点燃,实验结果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x 、y 可以是( )A .H 2和NaHCO 3B .CO 和Na 2CO 3C .CO 和CuOD .H 2和Fe 2O 319.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 2、HCl 、CO 。

碱金属卤族元素练习题

碱金属卤族元素练习题

1.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随着电子层数增多,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B碱金属单质具有还原性,形成的离子具有强氧化性C碱金属单质熔、沸点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降低D碱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2. 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以下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氢氧化铯是一种强碱,比KOH勺碱性强B. 铯与水或酸溶液反应剧烈,都生成氢气C. Cs的还原性比Na强,故的氧化性大于Cs+D. Al 的金属性大于铯的金属性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碱性:LiOH > NaOH > KOH > RbOHB. 金属性:Rb > K > Na > LiC. 和酸反应时1个Fe能失去2电子,1个Na失去1个电子,所以Fe的金属性强于NaD. Rb 不易与水反应放出H24. 已知金属钾有如下性质:钾的密度比水小钾的熔点低钾与水反应时放出热量④ 钾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某学生将一小块金属钾投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以上实验能证明上述四点性质中的()A. ①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5. 下列各组物质性质比较的表示中,正确的是()A. 还原性:HF > HCl> HBr > HIB. 稳定性:HF < HCl < HBr <HIC. 与水反应由易到难:Cl2 > Br 2 > I 2> F 2D. 密度:F2< Cl 2< Br 2< I 26. 卤素是最活泼的一族非金属元素,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 卤素单质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B. 从上到下,卤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半径依次减小C. 从F到I,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依次减弱,原子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D. 卤素单质与化合由易到难顺序为F2< Cl 2< Br 2< I 27. X、Y是元素周期表第叫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能说明X的非金属比Y强的是()A. 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B. 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C. Y的单质比X的单质更容易与氢气反应D. 同浓度下X的氢化物水溶液比Y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强。

碱金属卤族元素练习题

碱金属卤族元素练习题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随着电子层数增多,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B碱金属单质具有还原性,形成的离子具有强氧化性C碱金属单质熔、沸点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降低D碱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2.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以下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铯是一种强碱,比KOH的碱性强B.铯与水或酸溶液反应剧烈,都生成氢气C.Cs的还原性比Na强,故Na+的氧化性大于Cs+D.Al的金属性大于铯的金属性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碱性:LiOH > NaOH > KOH > RbOHB.金属性:Rb > K > Na > LiC.和酸反应时1个Fe能失去2电子,1个Na失去1个电子,所以Fe的金属性强于NaD.Rb不易与水反应放出H24.已知金属钾有如下性质:①钾的密度比水小②钾的熔点低③钾与水反应时放出热量④钾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某学生将一小块金属钾投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以上实验能证明上述四点性质中的()A.①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下列各组物质性质比较的表示中,正确的是()A.还原性:HF > HCl> HBr > HIB.稳定性:HF < HCl < HBr <HIC.与水反应由易到难:Cl2 > Br2 > I2> F2D.密度:F2< Cl2< Br2< I26.卤素是最活泼的一族非金属元素,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卤素单质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B.从上到下,卤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半径依次减小C.从F到I,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依次减弱,原子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D.卤素单质与H2化合由易到难顺序为F2< Cl2< Br2< I27.X、Y是元素周期表第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能说明X 的非金属比Y强的是()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B.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C.Y的单质比X的单质更容易与氢气反应D.同浓度下X的氢化物水溶液比Y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强。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4章 碱金属元素单元练习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4章 碱金属元素单元练习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

“碱金属元素”一、选择题1.碱金属与卤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大都具有的性质是()。

①高沸点②能溶于水③水溶液能导电④低熔点⑤熔融状态下不导电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④⑤D.②③解答:本题考查离子晶体的性质。

解:碱金属与卤素形成的是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的沸点和熔点较高;一般易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离子晶体熔融状态下能导电,但晶体不导电。

所以①②③正确。

本题答案为选项A。

2.下列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

A.干冰灭火剂B.黄沙C.干粉(含NaHCO)灭火剂D.泡沫灭火剂3解答:本题考查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

解:金属钠着火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二氧化碳易与过氧化钠反应,不能用于灭火,所以选项A错误;因沙土不与钠、过氧化钠等反应,则钠着火时,可以用黄沙通过隔绝空气灭火,所以选项B 正确;干粉灭火器中能产生二氧化碳,不能用来灭火,所以选项C错误;金属钠着火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而泡沫灭火器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选项D错误。

本题答案为选项B。

3.用等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

A .将Na 投入足量的水中B .将Na 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水中C .将Na 投入足量稀硫酸中D .将Na 投入足量稀盐酸中 解答:本题考查钠的化学性质。

解:将等质量的钠投入水、稀硫酸、稀盐酸中,发生反应本质为钠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氢气,由于Na 的质量相同,所以放出氢气的量相等;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首先是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 和氢气,铝又会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所以生成氢气最多。

本题答案为选项B 。

4.某学生用3NaHCO 和3KHCO 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下列分析推理不正确的是( )。

A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mol L /B .根据表中数据能算出混合物中3NaHCO 的质量分数C .加入混合物9.2g 时盐酸过量D .15.7g 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 解答:本题考查化合物的计算。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碱金属、卤族元素练习含答案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碱金属、卤族元素练习含答案

卤素 碱金属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F 、Cl 、Br 、I 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 、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B 、被其他卤素单质从卤化物中置换出来的可能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C 、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D 、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增加而加深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使元素由化合态转化成游离态的过程就是还原的过程B .高炉炼铁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和空气。

工业上就是用焦炭还原铁矿石以制得生铁C .不能用电解AlCl 3溶液来制取金属铝,也不能用电解MgCl 2溶液来制取金属镁D .AlN 是一种金属材料3己知镍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铁和锡之间。

工业上以氧化镍矿为原料制取高纯度的金属镍,最适宜的方法是A. 氧化镍高温分解B. 电解熔融的氧化镍C. 高温下用焦炭还原氧化镍D. 高温下用氢气还原氧化镍4.现有含Fe(NO 3)3、Cu(NO 3)2、HNO 3的某稀溶液,若向其中逐步加入铁粉,溶液中Fe 2+浓度与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中Fe(NO 3)3、Cu(NO 3)2、HN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 .1∶1∶4B .1∶2∶4C .1∶1∶3D .1∶3∶1A A. 室温下,1 L pH=12的Ba(OH)2溶液中Ba 2+的数目为5×10-3N A B. 14g 乙烯和14g 丙烯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均是3N AC. 1 mol FeI 2与一定量氯气反应时,若有0.5mol Fe 2+被氧化则转移的电子数为2.5N AD. 0.4mol AgNO 3受热完全分解(2AgNO 32Ag+2NO 2↑+O 2↑),用排水法最终收集到气体0.2mol7.下列四种演示金属钾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正确的是( )8.为实现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的碘以碘酸钾的形式存在。

已知在溶液中碘酸根离子可以和碘离子反应:IO 3- + 5I - + 6H += 3I 2+ 3H 2O 根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证明在食盐存在碘酸根。

(完整版)碱金属元素习题带答案

(完整版)碱金属元素习题带答案

第三节碱金属元素Ⅰ.学习重点:1.掌握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运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理解碱金属性质上的异同及其递变规律,为学习元素周期律打好基础3.了解焰色反应及其操作方法,学会用焰色反应鉴别钾、钠及其化合物Ⅱ.学习难点: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Ⅲ.训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次外层电子层都是8B.单质的化学性质活泼,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除锂外均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D.单质的密度都小于12.下列物质间反应时,可能引起爆炸的是()A.钠和硫研磨 B.氯化钠溶于水C.过氧化钠中通入二氧化碳 D.钾投入水中3.下列关于铯的叙述正确的是()A.硫酸铯是一种可溶性离子化合物B.碳酸氢铯加热能迅速分解,碳酸铯受热不分解C.铯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铯D.在自然界中有少量游离态的铯存在4.下列物品的盛放错误的是()A.过氧化钾固体必须密封保存B.烧碱必须密封保存C.碱金属必须保持在煤油中D.氢氧化钠溶液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存放5.在CuSO4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K ②Na ③Fe ④Ag,能置换出铜单质的是()A.① B.①② C. ③④ D. ③6.下列关于碱金属某些性质的排列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Li<Na<K<Rb<CsB.密度:Li<Na<K<Rb<CsC.熔点、沸点:Li<Na<K<Rb<CsD.还原性:Li>Na>K>Rb>Cs7.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直接观察时,火焰呈黄色,隔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浅紫色,下列有关该无色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钾和钠的混合物B.一定含K+,可能含Na+C.一定含Na+,可能含K+D .既含K +,又含Na +8.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13g ,溶于足量的稀H 2SO 4中,生成氢气1.0g ,则这种混合物不可能是( )A .Na 和MgB .Zn 和FeC .Mg 和AlD .Al 和Fe 9.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有过量的NaHCO 3和少量的Na 2O 2,将其加热到300℃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容器内残留的固体是( )A .NaHCO 3和NaOHB .Na 2CO 3和NaOHC .NaHCO 3和Na 2CO 3D .只有Na 2CO 310.关于Li 的结构和性质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与水反应比钠剧烈 B .它的原子半径比钠小C .它的氧化物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CO 2D .它的阳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钠离子相同11.有关Na 2CO 3和NaHCO 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相同质量的Na 2CO 3和NaHCO 3与足量盐酸作用时,产生的气体质量相同B .Na 2CO 3比NaHCO 3热稳定性强C .Na 2CO 3和NaHCO 3均可与澄清石灰水反应D .Na 2CO 3和NaHCO 3均可与NaOH 溶液反应12.将一定质量的金属钾放入236g t ℃的水中,得到t ℃的氢氧化钾饱和溶液312g ,则t ℃时KOH 的溶解度是( )A .112gB .56gC .28gD .76g13.现有2.8g 碱金属(R )及其氧化物(R 2O )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水反应形成3.58g 碱,则该金属为( )A .NaB .KC .LiD .Rb14.某碱金属元素A 的硫化物中,A 和硫的质量比为7:16,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则A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7B .14C .23D .3915.铷和另一种金属的合金4.6g 和足量的水完全反应时产生氢气0.2g ,则合金中另一金属一定是( )A .锂B .钠C .钾D .铯 16.超氧化钾用于急救供氧4KO 2+2CO 2 2K 2CO 3+3O 2,若用156g K 与O 2完全反应生成超氧化钾,用此超氧化钾和CO 2完全反应可放出氧气的体积是( )(O 2的密度此时为1.428g/L )A .67.2LB .22.4LC .44.8LD .11.2L17.mg 过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跟干燥的二氧化碳充分作用后,固体质量变为ng ,则原混合物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A .%1007)(39⨯-m m n B .%10014)(39⨯-m m nC .%1007)(39⨯-m n mD . %10014)(39⨯-mn m18.按右图装置持续通入x 气体,并在管口点燃,实验结果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x 、y 可以是( )A .H 2和NaHCO 3B .CO 和Na 2CO 3C .CO 和CuOD .H 2和Fe 2O 319.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 2、HCl 、CO 。

课时规范训练(二十)碱金属元素及卤族元素

课时规范训练(二十)碱金属元素及卤族元素

课时规范训练(二十)[基础对点练]题组一碱金属元素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碱金属具有强还原性,它们的离子具有强氧化性B.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多,碱金属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C.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降低D.碱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的解析:A碱金属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金属单质还原性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变为阳离子后的氧化性越弱,故碱金属的阳离子的氧化性都很弱。

2.下列对碱金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组合是()①钾通常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与空气的接触②从Li到Cs,碱金属与水反应越来越不剧烈③钠的焰色试验呈黄色,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④碱金属阳离子中,氧化性最强的是Li+⑤碱金属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都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⑥从Li到Cs,熔、沸点越来越高⑦CsOH是强碱,碱性比KOH强⑧Cs2CO3加热时易分解成CO2和Cs2OA.②③⑥⑧B.②③④⑦C.④⑤⑥⑧D.①④⑤⑦解析:A②从Li到Cs,碱金属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错误;③焰色试验是物理变化,错误;⑥从Li到Cs,熔、沸点依次降低,错误;⑧Cs2CO3加热时不易分解,错误。

3.可能存在的第119号未知元素,有人称为“类钫”。

根据周期表结构及元素性质变化趋势,下列有关“类钫”的预测错误的是()A.单质有较高的熔点B.“类钫”在化合物中呈+1价C.“类钫”具有放射性D.“类钫”单质的密度大于1 g·cm-3解析:A“类钫”在周期表中处于碱金属元素的最下方,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A错误。

4.如图表示第ⅠA族金属(又称为碱金属)的某些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变化关系,则下列各性质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A.金属性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C.阳离子的氧化性D.原子半径解析:C由图可知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的性质呈增强趋势,其金属性逐渐增强,其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增大,随核电荷数增大,其原子半径逐渐增大,A、B、D三项正确;随碱金属的核电荷数递增,其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减弱,C项与图不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碱金属卤族元素练习题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随着电子层数增多,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B碱金属单质具有还原性,形成的离子具有强氧化性
C碱金属单质熔、沸点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降低
D碱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
2.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以下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铯是一种强碱,比KOH的碱性强
B.铯与水或酸溶液反应剧烈,都生成氢气
C.Cs的还原性比Na强,故Na+的氧化性大于Cs+
D.Al的金属性大于铯的金属性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碱性:LiOH > NaOH > KOH > RbOH
B.金属性:Rb > K > Na > Li
C.和酸反应时1个Fe能失去2电子,1个Na失去1个电子,
所以Fe的金属性强于Na
D.Rb不易与水反应放出H
2
4.已知金属钾有如下性质:
钾的密度比水小钾的熔点低钾与水反应时放出热量④钾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某学生将一小块金属钾投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以上实验能证明上述四点性质中的()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下列各组物质性质比较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A.还原性:HF > HCl> HBr > HI
B.稳定性:HF < HCl < HBr <HI
C.与水反应由易到难:Cl
2 > Br
2
> I
2
> F
2
D.密度:F
2< Cl
2
< Br
2
< I
2
6.卤素是最活泼的一族非金属元素,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卤素单质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
B.从上到下,卤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半径依次减小
C.从F到I,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依次减弱,原子
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
D.卤素单质与H
2化合由易到难顺序为F
2
< Cl
2
< Br
2
< I
2
7.X、Y是元素周期表第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能说明X
的非金属比Y强的是()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C.Y的单质比X的单质更容易与氢气反应
D.同浓度下X的氢化物水溶液比Y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强。

8.钾和钠的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中能较好的解释这个事实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B、都是金属元素
C、原子半径相差不大
D、最高化合价相同
9.下列关于碱金属某些性质的排列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Li<Na<K<Rb<Cs
B密度:Li<Na<K<Rb<Cs
C.熔沸点:Li<Na<K<Rb<Cs
D.还原性:Li>Na>K>Rb>Cs
10.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的单质()。

A. 熔点依次降低
B. 密度依次减小
C. 颜色逐渐加深
D. 金属活动性增强
11.下列物质中加入到水中无气体放出的是( )。

A. 金属钾
B. 氧化钠
C. 氟气
D. 过氧化钾
12.碱金属单质的活动性Li<Na<K<Rb<Cs 的根本原因是 ()
A 、它们的熔点、沸点依次减小
B 、原子最外层都有一个电子
C 、它们的原子半径越来越大
D 、它们与H 2O 反应越来越剧烈
13.下列有关碱金属铷(Rb)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Rb 2CO 3易溶、易电离
B .Rb 位于周期表第五周期第ⅠA 族
C .在钠、钾、铷三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高
D .氢氧化铷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OH -+H +==H 2O
14.钫是碱金属元素较后面的元素,下列关于钫的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合物中显+1价
B.其单质能从水中置换出氢气
C.其氢氧化物的水溶液呈强碱性
D.其碳酸盐难溶于水
15.下列对铯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预测正确的是( )
A.铯的熔点很高
B.在自然界中,铯能以游离态存在
C.氯化铯易溶于水
O
D.铯只有一种氧化物Cs
2
16.按Li、Na、K、Rb、Cs顺序递增的性质是( )
A.单质的还原性 B.阳离子的氧化性
C.单质的密度 D.单质的熔点
17.下列对碱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是银白色的软金属,密度都较小
B.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都是过氧化物
C.碱金属单质与水剧烈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D.单质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升高
18.Na和Na+两种粒子,不相同的是( )
①核内质子数②核外电子数③最外层电子数④原子序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19.我国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锂资源,开发锂的用途是一个重要的科学课题。

关于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锂是较轻的金属
B.LiOH的碱性比NaOH弱
C.锂的金属性比钠强
O
D.锂在空气中燃烧生成Li
2
20. 关于碱金属单质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都是过氧化物
B.与水反应都能生成碱和氢气
C.熔、沸点随原子序数增加而升高
D.还原性随原子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增强
21.下列金属中,通常不能用煤油(ρ=0.8g/cm3)保存的是()
A、Li
B、Na
C、K
D、Rb
22.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下列预言错误的是( )
A.在碱金属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B.它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FrOH,是一种极强的碱
C.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
2
O的氧化物
D.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
23.下列关于钾、钠、铷、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B.单质的密度均小于1
C.其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CsOH
D.氧化能力最强的是钠离子
24、砹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根据卤族性质的递变规律,对砹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H
2化合能力: At
2
> I
2
B、砹在常温下为白色固体;
C、砹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
D、AgAt易溶于水。

25. 将下列溶液加入KI溶液中,再滴入四氯化碳,振荡,四氯化碳层不呈紫红色的是()
A. 氯水
B. 三氯化铁
C. 碘水
D. 硝酸钾溶液
26、铷是一种碱金属元素,对铷及其化合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小于钾;②原子半径大于锂;
③RbOH是一种可溶于水的强碱,且碱性比NaOH强;
④不能从CuCl
2
溶液中置换Cu;
⑤与水反应,发生轻微的爆炸,同时放出O
2

⑥加热Rb
2CO
3
可生成Rb
2
O和CO
2。

A.全部正确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⑤⑥27、关于碱金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熔点:Li>Na>K>Rb>Cs
B.碱性:LiOH<NaOH<KOH<RbOH<CsOH
C.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Li < Na < K < Rb < Cs
D.都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R
2
O(R表示碱金属)
28.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钠的活动性很强,在自然界不能以游离态存在
B.金属钠可将铁从其溶液中置换出来
C.钠投入水中立即熔化成小球,说明钠的熔点低,且与水反应放热
D.钠是软金属,其切面易失去金属光泽
29.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
A.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B.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D.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30.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结构如下表:
(1)X Array的原子结构
示意图为--
----------
(2)Z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3)判断非金属性Y------Z,写出结构上的原因:----------------
31.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的元素符号是-----、------、------;
(2)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3)④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⑤、⑦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