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庆阳习俗
中国庆阳香包文化简介
![中国庆阳香包文化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ac8fc8b84868762caaed5b0.png)
中国庆阳香包文化简介中国庆阳上古文明亘长久远,早在20万年前,人类始祖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历史文化灿若星河;庆阳又是革命老区,老一辈革命家的战斗足迹遍布这里的每一片热土,播火浴血的正义酣歌仍犹在耳如泣如诉,红色革命文化遗址星罗棋布;黄土高原造就的黄土风情别具一格,粗犷豪放,浑朴天成,绚烂多彩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更是勤劳智慧的庆阳人民在漫漫长夜里点亮的灯盏,在敦厚朴实的心灵里开出的浪漫花朵,这样的山花烂漫,朵朵如诗如画。
庆阳民间一直沿袭着巧女娴妇制做香包比手工,端午节赠送佩戴香包呈吉祥的传统习惯。
一些民间艺人每逢端阳节将自制的香包陈列在街头销售,有的还运往外地出售。
而早在2001年,原来的西峰市就办过一次香包节。
香包在庆阳再普通不过,庆阳人对香包也再熟悉不过。
华池县曾出土金代的千岁香包,可见中国庆阳香包之历史悠久。
香包是庆阳妇女刺绣的民间工艺品之一。
香包以其绚丽鲜明的色彩,大胆而奇特的造形,泼辣而热烈的动感,承传着中国庆阳民间民俗文化的血脉,凝聚着庆阳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群众伟大的创造精神。
庆阳香包在民间还具有表情达意的信物功能,所以以小小香包作为中国庆阳特色文化的代表,文化含量丰富,历史传统古老,地域风格鲜明,内涵寓意深刻,技艺精湛高超,被誉为中国庆阳历史的“活文物”,足可成为中国庆阳的靓丽名片和发展信使。
——香包节以快捷的方式起到了全方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作用,香包、刺绣、剪纸、道情皮影、民歌,高高树起了庆阳特色民俗文化的旗帜。
——香包节极大地提高了庆阳知名度,重塑了庆阳的对外形象和庆阳文化之魂,庆阳老区办节会,许多领导同志和全国知名学者给予了极大关注,薄一波、铁木尔·达瓦买提、王光英、马文瑞、贺敬之、张仃、靳之林等以及甘肃省的一些领导同志都曾热情题词,予以支持。
薄一波赞誉“庆阳香包甲天下”,王光英称庆阳香包为“民族瑰宝”;习仲勋、许嘉璐、布赫、吴阶平等领导同志曾欣然担任节会顾问;《欧洲时报》、香港《大公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外重要媒体对庆阳进行了大力宣传推介;全国民俗学会年会在庆阳的召开,《走庆阳》、《看庆阳》、《庆阳历史文化揽胜》、《庆阳民俗艺术之魂》、《庆阳史话》等一批画册书刊的出版以及许多曾参加香包节的全国民俗学专家纷纷出版专著,对庆阳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研究发掘,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推介作用。
庆阳香包
![庆阳香包](https://img.taocdn.com/s3/m/a70a8544a8956bec0975e3ff.png)
•
•
传承原因、传承人
• • 传承原因 庆阳香包之所以有如此久远的历史,主要因为庆阳有着浓郁的农耕文化 习俗。农耕文化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男耕女织。在生产力较为发展的前提下, 女人们除完成织布缝衣外,还做一些工艺品、礼品用来点缀生活,联络感情, 香包也就由此而生并广为流传。这些香包给人以原始生命的壮美感,包含和 浸透着古代哲学的神秘色彩,内容无所不包,多以人类童年期的多种崇拜和 原始图腾为主题。在庆阳,香包无处不在,随处可见。它挂在农村老汉的旱 烟袋上,戴在乡里孩子的头上,穿在农家姑娘的身上。端阳节这一天,大小 孩子都要戴香包,尤其是孩子,前胸、后背、肩上缀满了各种各样表示吉祥 祝福、驱邪镇恶的香包。这一天的庆阳,大街小巷和岭上塬下,犹如一个香 包的博览会,城镇乡村香气四溢,可谓“香飘十里,陶醉八乡”。 传承人 庆阳香包是一门传统工艺,现在主要的传承人有李秀娥、贺梅英等。目 前庆阳香包绣制面临着手工产品被现代复制品取代的局面,刺绣工艺渐已失 传,具备民俗文化知识的极少数工作者多半退休,研究人才奇缺,后继乏人, 亟待抢救、保护。近年来,庆阳市以香包为名片,大力开发独具地方特色的 民俗文化,并以此作为庆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宣传名片,大踏步迈向全国,迈 出国门。从2002年开始,庆阳市每年在端阳节期间都要举办“中国· 庆阳香包 民俗文化节”,吸引了大批海内外的客商云集庆阳。目前,庆阳已被命名为 “中国香包刺绣之乡”。千家万户的香包生产基地,遍布城乡的香包开发公 司,使庆阳香包名片传遍了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
庆阳香包
• • • • • 简介 制作工艺 类型 特点 传承
香包名片
• 庆阳香包 又称"绌绌",是庆阳的一种民间 民俗物品。按照剪纸的图样,在丝绸布料 上用彩色的线绣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然后 缝制成不同的造型,内芯填充上丝棉、香 料,就做成一种小巧玲珑、精致漂亮的刺 绣品。这种刺绣品又叫荷包,庆阳民间称 作耍活子。吉祥如意,祝愿祈福,禳 (rang)灾避邪,祛病保平安是庆阳香包 祈祝这个大千世界的亘古主题。
庆阳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作文
![庆阳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5a9b37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6.png)
庆阳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作文在祖国的大西北,有一个充满魅力和独特风情的地方——庆阳。
这里的传统节日和风俗,就像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民俗画卷,展现着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智慧和深厚情感。
先来说说春节吧。
一进入腊月,庆阳的年味就渐渐浓起来了。
大人们开始忙碌地准备年货,小孩子们则掰着手指头盼着新年快点到来。
腊月二十三,是送灶王爷上天的日子。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在灶台上摆上糖瓜、点心等供品,希望灶王爷能在玉皇大帝面前多美言几句,保佑一家人来年衣食无忧。
我记得小时候,总是好奇地盯着那些供品,心里想着灶王爷真的会来吃吗?到了腊月二十八、二十九,家里就开始大扫除了。
大人们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连窗户玻璃都擦得一尘不染。
我也会跟着帮忙,拿着小扫帚这儿扫扫,那儿扫扫,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心里特别有成就感。
年三十那天,那可真是热闹非凡。
一大早,大人们就开始忙着贴春联、挂灯笼。
红红的春联一贴,喜庆的氛围一下子就出来了。
到了下午,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边包边聊天,欢声笑语不断。
我最喜欢在饺子里包上硬币,谁要是吃到了,就意味着来年有好运。
有一次,我为了能吃到包硬币的饺子,吃了好多,肚子都快撑破了,结果还是没吃到,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饭。
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有红烧肉、清蒸鱼、油焖大虾……让人看了就流口水。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看春晚,其乐融融。
等到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外面就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烟花在空中绽放,把夜空装点得格外美丽。
正月初一,大家都早早地起床,穿上新衣,去给长辈们拜年。
孩子们给长辈磕头,长辈们则会给红包,这是我们最期待的时刻。
然后就是走亲访友,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家常,分享着新年的喜悦。
除了春节,庆阳的端午节也别有一番风味。
端午节前几天,妈妈们就会开始准备包粽子的材料。
糯米、红枣、粽叶,样样都不能少。
我总会好奇地凑过去,看着妈妈熟练地把粽叶折成漏斗状,放入糯米和红枣,然后用绳子绑紧。
庆阳香包 香飘天下
![庆阳香包 香飘天下](https://img.taocdn.com/s3/m/611060547c1cfad6185fa79e.png)
2006 年 5 月 20 日, 庆 阳 香 包 绣 制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责编 芳庭)
综观庆阳香包,传统色彩浓重,工 艺精湛,立体感强,动静互补,民俗意 识深厚,均有其美好的象征性,是地方 传统的艺术瑰宝。它寄托着人们心灵深 处的美好诉求,渗透着“祈福避邪”的 象征意义,件件都被赋予展现生与活力, 表达思想与信仰,揭示人性、欲望的地 方民俗文化内涵,充分反映了地方劳动 人民纯朴、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蕴 含着华夏古老文明博大、雄奇、阳刚的 民族魂魄。
庆 阳 香 包
香 飘 天 下
庆阳“千岁香包”仿制品
64பைடு நூலகம்
2019·06
生活
陇上非遗
香包(古名香囊,又叫荷包),是 甘肃陇东地区节日的必备品,作为端午 节古老的民俗物品,寄托了该地劳动人 民一种避邪、消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庆阳香包也因此闻名遐迩。
庆阳香包绣制是当地的传统手工艺 术。按照剪纸的图样,在丝绸布料上用 彩色的线绣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然后缝 制成不同的造型,内芯填充上丝棉、香 料,就做成一种小巧玲珑、精致漂亮的 刺绣品。造型五花八门、千姿百态,既 是庆阳妇女世世代代对原始、传统手工 技能的承袭,又是个人技能和智慧的再 现。绣品多以人类童年时期的多神崇拜 和原始图腾为主题,以远古历史纹饰为 主要内容,以装饰功用为目的,兼以观 赏和佩戴,式样以香包为主,有挂片、 衣袖、桌裙、褂子、枕顶等多种类型。 按制作技艺分有“绌绌”类、线盘类、 立体刺绣类、平面刺绣类四大类型。按 样式有头戴型、胸挂型、背负型、脚蹬 型、肩卧型五种类型。
庆阳香包的作文
![庆阳香包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f903866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e.png)
庆阳香包的作文香包是个顶好的饰物。
记忆里,它总是把我的童年装扮得靓丽温馨,色彩斑斓,为平淡的光阴增添无限乐趣。
端午节是庆阳一年中寓意丰富的节日之一。
端午节最吉祥的饰物莫过于香包。
端午节快到了,母亲白天在田间劳作,晚上搜罗出各色绸布,裁剪成大小不一的布片,在如豆的灯光下,一针一线地绣制成一个个美丽夺目、香气四溢的小香包。
端午节这天,神气十足的香包挂在每个孩子的胸前。
小伙伴们一个个跑出屋来,欢笑着,蹦跳着,香包也紧随着我们的跳跃上下起舞。
香包虽小,容量很大。
它的肚子里藏满雄黄、薰草、艾叶等多种香料。
我挂着这些精巧又不失鲜活的香包跑出屋来,一股香气随风飘洒,惹来同伴们许多艳羡的目光。
千万别小瞧这些“耍活子”,它们个个都挺有讲究的。
单看香包上的图案,就让人增长不少知识。
图案多以隐喻象征的手法,表达各种情感寄托和美好向往。
香包上绣制的莲花、荷花、牡丹、梅花等寓意女性;登梅的喜鹊、采花的蜜蜂隐喻男性;双鱼、双蝶、蛟龙等象征象爱和生育;松鹤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
而利用汉字的谐音做比喻者更是随处可见:送给新婚夫妇佩戴的是枣儿、花生、桂圆、莲子组合的图案,意喻“早生贵子”;送给老人佩戴的是以猫和蝴蝶组合的图案,意喻“耄耋童趣”;送给小孩子的以憨态十足的娃娃为主体,周围环绕蝙蝠、桃子组图,寓意这个孩童今生是个“福寿娃娃”。
至于香包为何会被赋予吉祥、美好的含义,这得从春光里的惊蛰说起。
惊蛰一到,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这些虫豸良莠不分,众生忌讳的五毒也夹杂其中,到端午时节,虫豸毒性更大。
这时,佩戴香包的意义就不只是为了好看,更重要的是为了镇毒虫、辟邪气。
庆阳是我国窑洞民居之乡。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后稷卒,子不窋立。
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
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
”不窋来到庆阳(古称北豳)开始推广中原农耕文化,改进了庆阳窑洞民居形式。
在这之前,我们的先祖都住在比较原始的山洞里,留下无数关于入洞的传说。
甘肃省庆阳市民俗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甘肃省庆阳市民俗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0fa1ec94431b90d6d85c7bc.png)
甘肃省庆阳市民俗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目录内容摘要 (1)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 (1)(二)研究目的 (2)二、庆阳民俗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2)(一)香包--端午节驱虫辟邪的法物 (2)(二)剪纸--古代巫术的道具 (3)(三)刺绣--大禹遗风的沿袭 (3)三、庆阳民俗文化的内涵 (3)(一)图腾崇拜的原始文化遗存 (3)(二)阴阳平衡与天人相应的古老哲学思想 (4)(三)驱邪消灾与祈福迎祥的民俗文化心理 (4)四、庆阳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研究 (4)(一)民俗文化产品研发现状 (4)(二)消费者市场发展现状 (6)(三)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 (6)五、网络媒体时代庆阳民俗文化发展的对策 (7)(一)对内传承民俗文化 (7)(二)对外发展民俗文化产品 (7)六、结论 (9)参考文献 (9)Abstract (11)甘肃省庆阳市民俗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内容摘要:近几年,人们对于民俗文化的关注和认识逐渐提高,也越来越重视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民俗文化来自普通民众的物质生活土壤,又从物质生活反映了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且代表着普通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民俗文化的发展对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和其他经济产业发展的影响很有研究价值。
庆阳民俗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被称为“香包刺绣之乡”和“民间剪纸之乡”。
本研究以庆阳的香包、剪纸、刺绣为例,分析庆阳民俗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民俗文化的内涵、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以及针对民俗文化发展现状的对策。
关键词:庆阳市;民俗文化;研究一、绪论(一)研究背景近几年,我国广泛提出政治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等,其中文化自信是核心。
国内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角度还是从文化保护的角度,对文化的重视程度都远远加深。
民俗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方面的发展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民俗文化作为我国各个地区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带有历史烙印、地方烙印的特色文化,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瑰宝,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发展价值。
甘肃庆阳家乡端午节作文 初中生
![甘肃庆阳家乡端午节作文 初中生](https://img.taocdn.com/s3/m/f83dea0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e.png)
甘肃庆阳家乡端午节作文初中生“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每个地方的节日里都有不同的习俗,不同的习惯。
当然,端午节也有不一样的习俗。
今天就来说说我甘肃庆阳家乡的端午节。
端午节差不多在五月初几就开始了。
大街上变得热热闹闹。
初三那天奶奶从大街上买来箬叶和糯米,把箬叶和糯米清洗干净。
接下来就是包粽子了。
先取出两片箬叶叠放在一起,围成一个圆锥形。
再拿起勺子放入几勺糯米,有的时候还会加一些红豆、绿豆、腊肉什么的东西。
然后把糯米和其他的佐料压实再把箬叶一折盖住。
接下来再扯出一根麻绳一头压住,另一头绕住粽子左缠右绕,再把麻绳一拉紧。
一个漂亮的三角菱形粽子就形成了。
最后再把包好的粽子分成四个为一扎放在锅里煮个四五个小时。
煮好之后,打开锅盖房间里立马弥漫着一股清香、诱人食欲。
打开绿油油的箬叶,里面的糯米又甜又黏,可好吃了。
到了五月初五,一大早奶奶就往大门口插艾草和菖蒲,传说可以驱虫辟邪。
接着又忙着做包子、煮咸蛋、热粽子。
咸蛋与包子做好了,就开始染红蛋了。
煮好的鸡蛋把它染成红色,然后放入用彩线编织成的网带中。
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据说可以逢凶化吉、事事平安。
最热闹的就是初六那天赛龙舟,到城里逛庙会。
附近村庄上的人都组成一个船队准备在江水上一展身手。
大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比赛开始船队的锣鼓声和两岸人民的叫喊声、加油声混合在一起,让天都快塌了。
他们的比赛不为争第一第二而是为了展现划龙舟的完美姿态。
据说端午节的由来是因为爱国诗人屈原不忍心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但是又不忍心舍弃自己的祖国抱石投江而死。
据说屈原死后,人们还驾船去江上打捞真身。
为了怕屈身体被鱼虾吃掉,就向河中扔饭团不让鱼虾伤害屈原的身体。
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乡情,是一种传统故乡的端午节。
你给了我多少快乐啊!我爱我家的端午节。
甘肃省庆阳巿家乡的风俗作文
![甘肃省庆阳巿家乡的风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b159b86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e4.png)
甘肃省庆阳巿家乡的风俗作文英文版The Customs of Qingyang City, Gansu ProvinceNestled in the heart of Gansu Province, Qingyang City is a vibrant and rich cultural hub, where traditions and customs have been passed down through generations. This essay explores the unique customs and practices that define the essence of Qingyang's local culture.The people of Qingyang are deeply rooted in their agricultural heritage. The annual Dragon Boat Festival, for instance, is not just a time for boat races and dumplings, but also a celebration of the bounty of the land. Farmers gather in the fields, offering prayers to the gods for a prosperous harvest. This festival symbolizes the close bond between the people and their land, a bond that has been nurtured through centuries of hard work and dedication.The wedding customs of Qingyang are particularly noteworthy. Marriages are seen as a union not just between two individuals, but also between two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The elaborate wedding processions, with bright red lanterns and vibrant music, reflect the joy and celebration of this union. The bride and groom are dressed in traditional attire, symbolizing their respect for their cultural heritage.The funeral rites of Qingyang are also distinct. They are a testament to the deep respect and love the community holds for its deceased members. The mourners wear white, a symbol of purity and peace, and the proceedings are conducted with solemnity and dignity. These rites not only honor the departed, but also serve as a reminder of the cycle of life and death.The festivals of Qingyang are also rich in cultural significance. The Mid-Autumn Festival, for instance, is marked by moon gazing and the eating of mooncakes. This festival represents family unity and the appreciation of nature's bounty. The Lantern Festival, on the other hand, is a time for joy andcelebration, with people carrying bright lanterns and sharing stories under the starlit sky.In conclusion, the customs and traditions of Qingyang City are a testament to the rich cultural heritage of this region. They are not just practices followed out of habit, but are deeply ingrained in the hearts and minds of the people. These customs serve as a bridge between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connecting generations and preserving the essence of Qingyang's unique culture.中文版甘肃省庆阳市的风俗习惯甘肃省庆阳市位于甘肃省的中心地带,是一个充满活力和丰富文化的地方,这里的传统和习俗已经传承了数代。
香包
![香包](https://img.taocdn.com/s3/m/9302bb7ba26925c52cc5bfc1.png)
谢谢 文管一班 刘天芳
。
9
7
香包节 的意义
庆阳香包节以快捷的方式起到了全方位保 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和宣传的作用。节会 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动作、社 会联动、突出项目、扩大招商的理念,共 安排商贸会展、项目洽谈、专题论坛、文 化演出等6大类26项活动,以香包为中心的 创意活动取得不错的成绩,庆阳的民俗工 艺品业在其带动下正在很好的发展。
3
香包的传承意义
现代,香包是承载传统文化的有效 载体,在人际交注、美化环境、 陶冶情操、寄情寓志方面起着不 可替代的作用。送一个香包,传 递一份友情,梢去一份好心情, 表达一番美好的祝愿,问含着丰 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取向。翻开 这一层层厚重的文化积淀,面对 这一幅幅多彩的生活画卷,展示 在我们面前的尽都是古朴而又拙 巧、原始而又鲜活的艺术瑰宝。 其实,这才是揭示人性欲望的艺 术;表达思想信仰的艺术;展示 生命活力的艺术。可以说是真正 的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大众文 化、人性文化。
5
香包节的主要活动
每届香包节按照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简朴热烈、讲求实效的总体要求, 每届香包节按照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简朴热烈、讲求实效的总体要求, 共安排了六大类26项活动 一是商贸会展活动。 项活动。一是商贸会展活动 共安排了六大类 项活动 一是商贸会展活动。包括香包民俗文化 精品展、香包刺绣普品展、区域名新优特商品展、 精品展、香包刺绣普品展、区域名新优特商品展、庆阳香包与嘉兴 粽子双向邀请展、地方风味小吃展、 粽子双向邀请展、地方风味小吃展、民间民俗文化产品邀请展和庆 阳书画展。二是项目洽谈活动。包括庆阳市及市属8县(区)招商引资 阳书画展。二是项目洽谈活动 重点项目推介活动和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三是专题论坛 三是专题论坛。包括先周 三是专题论坛 历史文化论坛、全国石油城市人大工作研讨会第十二次会议、庆阳香 包民俗文化产业论坛和中国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环县现 场会。四是文化活动 四是文化活动。包括中国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开幕式和 四是文化活动 《舞风神韵》大型文艺演出、西峰区群众文艺展演、丙戌年万人公祭 周祖大典、戏剧公演、大型明星演唱会、陇东民歌万人大联唱、庆阳 市秦腔名老艺人折子戏、专场、专场音乐会、“端午之夜”激情广场 联欢会等。五是旅游观光活动。六是各项命名及评奖活动 五是旅游观光活动。 五是旅游观光活动 六是各项命名及评奖活动。
庆阳五绝
![庆阳五绝](https://img.taocdn.com/s3/m/5f7b69f25ef7ba0d4b733b00.png)
庆阳五绝”--香包、刺绣、剪纸、皮影、道情。
有“陇东”之称的甘肃省庆阳市处陕甘宁三省交汇,辖人口260万,面积2.7万平方公里。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以香包刺绣为代表的民间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灿烂多彩,底蕴丰厚。
从2000年开始,庆阳市以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传统为基础,已连续办了三届香包民俗文化节,第四界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将在6月2日--12日期间举行。
庆阳是笔者的家乡,这里的山水文化给笔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这里是我国最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地区,人文始祖轩辕皇帝曾在这里活动过,并与中医鼻祖岐伯论医,使庆阳成为岐黄故里。
远在夏代,周先祖率领族人来到庆阳“教民稼樯”,开创了华夏农耕文化的先河。
出土于庆城县的“环江翼龙”化石为世界所瞩目;出土于合水县的“黄河古象”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时代最早、个体最大、骨骼最完整的剑齿象化石;中国第一块旧石器也出土于这里的华池县,乞今为止,境内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千余处,有皇帝古冢、周祖陵、华夏公刘第一庙、战国秦长城、秦直道、北魏北石窟寺等历史遗迹及13000多件馆藏文物。
历史上庆阳名人辈出,东汉思想家王符、魏晋学者傅玄、明朝“前七子”领袖李梦阳等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的光华;历史名臣狄仁杰、范仲淹也曾在庆阳任职,留下了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文治武功。
庆阳市又是革命老区,是我党在甘肃最早播下革命火种的地区。
1927年,庆阳就成立了党组织。
1934年,刘志丹、谢子长等在这里以南梁为中心,创建了陕甘宁边区苏维埃政府。
庆阳农林牧副产品资源丰富,素有“陇东粮仓“之称,特色产品种多、质量好,是全国最大的优质金针菜生产基地、白瓜子加工出口基地、杏产品加工基地和甘肃省著名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烤烟生产基地、苹果生产基地,其中白瓜子加工出口量占全国72%,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04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粮食总产近百万吨,列甘肃省第一。
庆阳香包,是当地妇女巧手制做的手工艺品,它取材简单,任何花布料头都可,经过女性的奇思妙想,再加上精巧的手工,用彩线缝制成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工艺品,再填以沁人肺腑香料,让人爱不释手。
庆阳民俗文化
![庆阳民俗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084e464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48.png)
庆阳民俗文化香包庆阳刺绣是一种做工精美的最具传统特色的民间手工艺术晶。
它凝聚着庆阳地区劳动妇女的勤劳和智慧,展示了她们巧夺天工的艺术创造力。
它以古朴、敦厚、粗犷的艺术风格,与中国江南秀丽细腻的苏绣、湘绣相映成趣。
庆阳刺绣给人以原始生命的壮美感,包含和浸透着古代哲学的神秘色彩,内容无所不包容,但多以人类童年期的多神崇拜和原始图腾为主题。
它与庆阳乡村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特色更是显而易见。
农村老汉旱烟锅上垂挂的绣花烟荷包,乡间孩童穿戴的描龙绣凤的花裹肚、花红叶绿的绣花帽,农家炕头刺绣精美的狮子枕、虎头枕、金鱼枕、猫娃枕,男女老少不可或缺的绣花鞋垫,以及农家给老人祝寿、嫁女、娶媳妇和生儿育女“做满月”的绣花寿帐、绣花鞋、绣花枕和“胖娃坐莲”、“丹凤朝阳”、“莲生桂子”等刺绣品,生活情趣盎然。
尤其是一年一度的农历五月初五端阳节,更是庆阳民间刺绣的大汇展。
这天,从乡村到城镇,千家万户的孩子们佩戴的或自绣或购买的各色各样的荷包(俗称香包),真可谓琳琅满目。
美不胜收,其中有惹人喜爱的胖娃娃、虎头姥有小巧精致的各种荷包和粽子、石榴、金鱼、老虎、狮子、蛇、青蛙、螃蟹等;有用各具情态的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组合而成的“十二生肖”挂件;还有用各种小香包精心组合的“八仙过海”、“鱼儿钻莲”、“猴儿啃梨”、“狮子滚绣球”、“鼠啃葡萄”等绣花图,给人以种种美的联想。
庆阳刺绣以彩色绸缎和彩色布块、彩色丝线为主要原料。
在绣荷包时,还将丁香、山艾、细辛、甘松、白芷等药粉掺入棉花团,包裹其中,再用彩色丝线刺绣,不仅色彩鲜艳,而-且香味浓郁。
许多刺绣晶,还要垂吊以红、绿、黄、青、蓝、紫各色丝线穗子,再缀以水银珠子、光片之类,看上去珠光宝气,赏心悦目。
刺绣针法上,有平绣、锁绣、补绣、纳绣、挑花等等。
刺绣过程中,还有剪绒、打结、锁边、圈金等工序。
庆阳民间刺绣不仅在国内颇有影响,而且受到国外友人的青睐。
由于庆阳刺绣等民间艺术的特殊吸引,1988年中国第五届民间工艺美术年会在西峰召开。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风俗特点是什么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风俗特点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0289a17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a.png)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风俗特点是什么简介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它的日期是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源于古代中国的民间传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个节日以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闻名,也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起源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与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有关。
据传,公元前278年,屈原因忧国忧民,投江自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深深怀念。
为了防止鱼虾咬食他的尸体,人们撒入江中大米,并划龙舟以赶走恶灵。
后来逐渐演变成为龙舟竞渡的传统习俗。
习俗与活动龙舟竞渡端午节最具特色的活动无疑是龙舟竞渡。
这是人们纪念屈原且驱逐瘟疫的方式之一。
在比赛中,人们组织划龙舟的队伍,脚踏节奏有力的划桨,齐声呐喊,充满热情和活力。
观众们会沿着河岸或湖边观看比赛,喝着香气扑鼻的雄黄酒,感受着浓厚的传统气氛。
粽子食用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还会食用特色的端午节粽子。
粽子是用糯米和其他材料包裹在竹叶里蒸煮而成的传统美食。
在古代,人们认为吃粽子可以避邪、驱毒、健康。
现在的粽子有多种口味,如咸肉粽、豆沙粽、红枣粽等。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口味。
邂逅屈原节一些地方还会举办特色的文化活动,如邂逅屈原节。
这一节日是百姓们向古代爱国诗人致敬的方式之一。
人们会购买一些民俗商品,参加传统的庙会活动、龙狮舞表演、戏曲演出和传统民间艺术展览等,欢度这一传统佳节。
意义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勇敢抗争的精神和对英雄的崇拜,还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和健康的向往。
每年的端午节,都是亲人团聚和祈求幸福的时刻,人们通过各种形式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文化。
结语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一直深受华夏子孙的热爱。
无论是龙舟竞渡,还是粽子食用,这些风俗习惯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通过端午节的庆祝活动,人们不仅能够感受传统的美食和习俗,更能够体验中国人民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庆阳民俗文化调研报告
![庆阳民俗文化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184bbf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d.png)
庆阳民俗文化调研报告一、引言庆阳位于中国陕西省西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民俗文化的地区。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庆阳的民俗文化,包括传统节日、民间艺术、习俗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庆阳民俗文化的调研,可以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二、传统节日1. 庆阳花会庆阳花会是庆阳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人们会聚集在庆阳市区的花会广场,观赏花灯、花车巡游和民间表演等活动。
庆阳花会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浓厚的民俗氛围吸引了众多游客。
2. 庆阳鼓楼节庆阳鼓楼节是庆阳地区的另一个重要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聚集在庆阳市区的鼓楼广场,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其中包括舞狮、舞龙、击鼓等传统表演,以及民间手工艺品展示和美食品尝等。
3. 庆阳秧歌节庆阳秧歌节是庆阳地区的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人们会穿着传统服饰,载歌载舞,表演各种秧歌舞蹈。
庆阳秧歌以其独特的舞蹈形式和激情四溢的表演风格而闻名。
三、民间艺术1. 庆阳皮影戏庆阳皮影戏是庆阳地区的一项传统民间艺术。
它以剪纸艺术为基础,通过将剪纸人物投射在白色窗帘上来表演故事情节。
庆阳皮影戏的剪纸技艺精湛,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深受人们的喜爱。
2. 庆阳陶艺庆阳陶艺是庆阳地区的一项传统民间艺术。
庆阳的陶艺制作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庆阳的陶艺作品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细节而闻名,常被用于装饰和实用器皿。
3. 庆阳刺绣庆阳刺绣是庆阳地区的一项传统民间艺术。
庆阳的刺绣工艺精细,图案多样,色彩鲜艳。
庆阳的刺绣作品常常被用于装饰衣物、家居用品等。
四、民俗习俗1. 庆阳婚俗庆阳的婚俗习惯丰富多样。
在庆阳,结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家庭事件,婚礼通常会持续数天。
庆阳的婚礼仪式包括过门、敬茶、拜堂等环节,以及丰盛的婚宴和喜庆的婚庆活动。
2. 庆阳丧葬习俗庆阳的丧葬习俗注重尊重和纪念逝者。
在庆阳,人们通常会进行丧葬仪式,包括告别仪式、火化仪式和安葬仪式。
香包简介
![香包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fb8d90f763231126edb1178.png)
庆阳刺绣香包简介庆阳香包又称"绌绌",是庆阳的一种民间民俗物品。
按照剪纸的图样,在丝绸布料上用彩色的线绣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然后缝制成不同的造型,内芯填充上丝棉、香料,就做成一种小巧玲珑、精致漂亮的刺绣品。
这种刺绣品又叫荷包,庆阳民间称作耍活子。
吉祥如意,祝愿祈福,禳(rang)灾避邪,祛病保平安是庆阳香包祈祝这个大千世界的亘古主题。
庆阳的香包原本是供小孩佩戴的。
在山涧路旁、小溪河边上,你会看到一群群顽皮嬉戏的孩童,他们光着屁股,不着衣裳,但胸前都挂着一个花裹肚。
那红红的裹肚上,绣着各种各样的花鸟虫鱼,在太阳底下,红似火,艳似锦,好看极了。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是庆阳香包艺术的大博览。
这一天,小孩满身挂满香包,两肩之上,一边蹲着老虎,一边蹲着狮子,背上驮着青蛙、五毒,胸前挂满金瓜、绣球。
一个小孩,就是一个流动的广告牌,在向人们展示奶奶、妈妈们的刺绣手艺。
学生给老师送香包,姑娘给情哥投荷包,以表达敬仰、爱慕之情,这种习俗,相延数千年。
而在平时能看到的香包,则是老大爷腰间插的葫芦绣花烟包。
庆阳香包内容丰富,取材宽泛。
天地万物,山川日月,无所不包。
但农村妇女多喜欢用自己熟悉的小物件来表达她们的心愿。
家养的牛羊猪鸣犬,野生的狮虎猴鹿兔,水中的鱼龙龟蛇蟹,树上的桃杏梨瓜果等等,无所不包。
他们以此来表达祛邪防害的目的,除秽护身的希望。
一个个小香包,浸透着妇女们汗水,是她们爱心的结晶,是她们希望的化身。
庆阳香包的用料简单,一布一针一线加一珠而已。
布料多用丝绸或彩布,线絮全为五颜六色的彩线。
刺绣手法多样,有手绣、锁绣、补绣、纳绣、套绣等,在缝制中有剪样、锁边、打结、绣样、吊絮、穿珠等工艺。
其针工细密,绣中罕见。
庆阳香包以独特内涵、独特造型和独特手法,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国内外专家们的一致赞誉和肯定。
薄一波为庆阳香包题词“庆阳香包甲天下”。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民俗学专家靳之林先生多次来庆阳搜集研究庆阳香包,两次为正宁香包题词“正宁香包香天下”、“正宁香包全国第一”。
庆阳的民风民俗作文
![庆阳的民风民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7643ed78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1.png)
庆阳的民风民俗作文
哎呀呀,你们知道吗?我的家乡庆阳有一个特别有趣的节日,叫做香包节!
每年端午节前后,我们庆阳就会举办盛大的香包节。
嘿呀,那可真是热闹非凡啊!
在香包节上,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香包,它们五颜六色,形状各异。
有可爱的小动物,有漂亮的花朵,还有各种有趣的形状。
嘿嘿,真是让
人眼花缭乱!
这些香包可都是我们庆阳人民亲手制作的哦!我们用彩色的绸缎和布料,包上香草料,然后一针一线地绣出各种图案。
嘿呀,这可需要很大
的耐心和技巧呢!
香包节不仅是一个展示香包的节日,也是一个欢乐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穿上漂亮的衣服,戴上香包,一起去逛街、看表演。
哎呀,还有
很多好玩的游戏和活动呢!
我最喜欢的就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看香包展览了。
我们会一边欣赏着各种各样的香包,一边讨论着哪个香包最漂亮。
嘿呀,有时候我们还会
自己动手做一些小香包,虽然做得没有大人们好,但我们也很开心!
庆阳的香包节真是太有趣了!如果你有机会来庆阳,一定要来参加香包节哦!相信你一定会被我们庆阳的民俗文化所吸引的!。
庆阳端午习俗探源
![庆阳端午习俗探源](https://img.taocdn.com/s3/m/8cf4c71f52d380eb62946dae.png)
河西学院学报
V o 1 . 2 9 N o . 6 ( 2 0 1 3 )
庆 阳 端 午 习 俗 探 源
冯 华 茂
( 1 .陇东学 院 ,甘肃
冯 小 琴2
兰州 7 3 0 0 7 0 )
庆阳 7 4 5 0 0 0 ;2 . 冯小琴 ,兰州城市学院 ,甘肃
一
在 当地 的 习俗 是 为 了避 邪 纳 福 ,防 止 五 毒 近 身 。 这 种彩 色 丝 缕要 戴 到 “ 六 月六 ” 才 把 它 剪 下 来 ,
丢 进河 里 让 水 冲走 。 这 是端 午 节 的 传统 习俗 和庆
传说在 中国广大地 区家喻户 晓,影 响深远 。
收 稿 日期 :2 0 1 3一l l 一 2 0
摘 要 :甘肃庆 阳是农耕文化的发祥地 ,生活在这 片黄土地上 的劳动人 民有着纯朴 善 良、勤 劳豪放的性格 ,这里有 着浓 郁的 民间文化 习俗 。端午 节就是 广大群 众喜 闻乐见 的一种 民俗 活动 。 然而,随着时代 的发展 ,社会的转形和人们 的思 想观念、 生活方式的 变化 ,古老 的 民俗 民风受到
中图分类 号 :J 2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0 5 2 0 ( 2 0 1 3 ) 0 6— 0 1 0 4— 0 3
( 一)
( 二)
甘肃 庆 阳是农 耕 文 化 的 发祥 地 ,生 活 在这 片 黄 土地上 的劳 动 人 民有 着 纯 朴善 良、勤 劳豪 放 的 性格 ,这 里有 着浓 郁 的 民间 文化 习俗 。 当你 到农
了现 代 思潮 的 强烈 冲 击 ,对 于端 午 节 本 源 文 化 含 义 的认 识 不 够 全 面 。 因此 ,追 寻 节 日本 意 、 认 识
甘肃庆阳端午节的风俗作文
![甘肃庆阳端午节的风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a23f486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1a.png)
甘肃庆阳端午节的风俗作文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lso known as Duanwu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and important celebration in China. It falls on the 5th day of the 5th month of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 which usually corresponds to June in the Gregorian calendar.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celebrated with various customs and activities, and different regions in China have their own unique ways of celebrating this festival.端午节,又称为龙舟节,是中国的传统重要节日。
它在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在公历的日历中通常对应于6月。
端午节以各种习俗和活动庆祝,中国的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
In Gansu, a province in northwest China,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celebrated with traditional customs and activities that have been passed down for generation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ustoms is the making and eating of Zongzi, a pyramid-shaped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leaves. The ingredients inside can vary by region, but in Gansu, Zongzi is often filled with a mixture of sweet or savory fillings, such as red bean paste, pork, or dates.在中国的西北部省份甘肃,端午节以世代相传的传统习俗和活动庆祝。
庆阳习俗节日作文
![庆阳习俗节日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d5bf8ca5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b.png)
庆阳习俗节日作文Qingyang, a region in the Gansu province of China, has a rich cultural heritage with various customs and festivals that are deeply rooted in the local community. 庆阳,甘肃省的一个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各种习俗和节日深深扎根于当地社区。
One of the most notable customs in Qingyang is the traditional Dragon Boat Festival. This festival, also known as Duanwu Festival, is celebrated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month of the lunar calendar. This festival is well known for its dragon boat races, which are 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celebrations. 在庆阳最显著的习俗之一是传统的端午节。
这个节日,也被称为端午节,是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庆祝的。
这个节日以龙舟赛闻名,龙舟竞渡是庆祝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In addition to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Qingyang also has a unique Lantern Festival. This festival takes place on 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marking the end of the Chinese New Year celebrations. During the Lantern Festival, people gather to view and appreciate the beautiful displays of lanterns, which come in various shapes, sizes, and colors. 除了龙舟节,庆阳还有一个独特的元宵节。
甘肃庆阳家乡的风俗 作文
![甘肃庆阳家乡的风俗 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8b00e93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8.png)
甘肃庆阳家乡的风俗作文说起我的家乡甘肃庆阳,那可是一个充满独特风俗和浓郁文化的好地方。
在这片黄土地上,岁月沉淀下来的传统风俗,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庆阳的婚俗,那可是热闹非凡。
记得有一次,村里的一对年轻人要结婚了。
婚礼的前几天,整个村子就开始忙碌起来。
男方家里要准备新房,打扫得干干净净,贴上红红的喜字。
而女方家里则忙着准备嫁妆,被褥要绣上精美的图案,红红绿绿的,特别喜庆。
到了婚礼当天,天还没亮,迎亲的队伍就出发了。
打头的是一辆装扮得花里胡哨的小轿车,后面跟着一串长长的车队,浩浩荡荡的。
新郎穿着笔挺的西装,胸前别着一朵大红花,脸上洋溢着幸福又紧张的笑容。
迎亲队伍到了女方家,可没那么容易进门。
女方的姐妹们堵在门口,要新郎和伴郎们表演节目,唱歌、跳舞、说笑话,非得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才肯罢休。
好不容易进了门,新郎还得找到被藏起来的新娘的鞋子,这可把新郎急得满头大汗。
找到了鞋子,新娘被新郎抱上了婚车。
回到男方家,又是一番热闹。
新媳妇要跨过一个火盆,寓意着今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然后就是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在大家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正式成为了一家人。
婚礼的宴席也是特别有讲究。
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有庆阳的特色美食,比如土暖锅、环县羊羔肉、镇原糖油饼等等。
客人们吃得津津有味,一边吃一边夸赞着主人家的热情款待。
除了婚俗,庆阳的过年风俗也别有一番风味。
一进入腊月,年味儿就渐渐浓了起来。
家家户户开始忙着准备年货,打扫房屋。
女人们围坐在一起,包着饺子,做着各种油炸食品。
男人们则忙着杀猪宰羊,为年夜饭做准备。
到了腊月二十三,是送灶王爷上天的日子。
这一天,人们会在灶台上摆上糖果、水果等供品,希望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好话,保佑一家人来年平安顺遂。
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丰盛的年夜饭,看着春晚,其乐融融。
孩子们则盼着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因为可以放烟花了。
烟花在空中绽放,照亮了整个夜空,也照亮了人们幸福的脸庞。
庆阳的风俗作文
![庆阳的风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695df735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e.png)
庆阳的风俗作文在我的家乡庆阳,人们过端午节和别的地方可有点不大一样。
每年端午节前后,我们都要举办盛大的香包节。
其实,戴香包也和纪念屈原有关。
相传屈原很喜欢香草和美丽的服饰,所以后世人们就用彩色的绸缎和布料包上的香草料,做成形态不同的香包戴在身上以此来纪念屈原。
做香包、戴香包在我们家乡非常盛行。
每年端午节的时候,大街小巷满是卖香包的,五颜六色的香包一排排一片片,满街飘香。
由于庆阳人民的这个习俗,从二零零二年开始,庆阳市政府决定,在端午节的基础上,举办有我们庆阳特色的香包节,把千家万户做出来的香包展现给全国人民。
由于有了香包节,天南地北的客人都来到庆阳,把庆阳的香包带到外面。
从此,各种各样的香包,就成了家乡庆阳的一张“名片”。
好多人因为看到了香包,才知道了庆阳;好多人虽然没有到过庆阳,但因为家里挂了庆阳香包,也对庆阳多了份了解。
庆阳人用香包发展了经济,也用香包推广了自己的民俗文化。
几乎每年的香包节,我都要跟爸爸妈妈参观上好几回。
由于香包是一个一个靠手工绣制的,所以我们看到的香包每一个都独一无二十分珍贵。
香包的种类也十分繁多,有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挂件,有形象逼真的小物品,比如小南瓜、小辣椒,还有奥运福娃、两只鸳鸯、小荷包等等,琳琅满目;这些香包也大小各异不一而足,你看那绣满了花的大花瓶,比人还高出许多,听说绣制起来可十分费功夫的。
要说小的,可仅有拇指那么大,你看那脖子上手腕上戴的小南瓜、小铃铛,小巧玲珑,让人爱不释手。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要算去年香包节上看到的一只小兔子了,它太可爱了,把我看得入了迷。
那长长的耳朵下,一双粉色红色的小眼睛大大的,仿佛要把整个世界都看遍似的,那三瓣嘴中还紧紧地叼着一束青草,就像怕谁抢去似的。
家乡的香包节真是太有意思了,如果你有空,一定要来参加一回,因为不看看那些五花八门,色彩缤纷的香包,你准会留下很大的遗憾的。
我爱家乡的香包,更爱我家乡的香包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庆阳习俗篇一:端午节各地习俗端午节各地习俗河北省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
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
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
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
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山东省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
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
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布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
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
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山西省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
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
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
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
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广东省从化县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称为“送灾难”。
新兴县端午,人家各从其邻近庙宇鼓吹迎导神像出巡。
巫师并以法水、贴符驱逐邪凡魅。
石城县端午,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
海南省每逢端午,海南各处都会如中原一般举办龙舟竞渡等活动。
在如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县治城垣定安,五百年历史的明成化古城门洞内,仍有两个石阶叠架着两条鲜艳、修长、昂扬的龙舟。
海岛先人,端午时节,扛起龙舟,奔向大河,挥汗于南渡江中竞渡……历史就从一个个古色端午,时光交错着流淌到了今朝。
素有“椰乡”之称的文昌,是宋庆龄的祖居地,临海傍河。
自古以来,当地沿海沿河居民每逢端午,都会举办赛龙舟的活动,祈福求安。
海南除了与内地相同的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和艾草,还有一个海岛百姓都熟知的内容,就是洗龙水和洗草药澡。
家在海南的小郑说,从小过端午,家里总会四处弥漫艾草香味。
妈妈早早的在家门口悬挂艾草,晚上,烧了一大锅的艾草水,就着艾草,洗洗身子,说是这样,可以驱魔避邪,强身健体。
小吴,家在海边,幼时,每逢端午,家里人都会带他到海边去洗龙水。
百姓们认为,屈原先生早已当了龙神,洗洗“龙水”,龙神会保佑孩童健康成长。
自幼,海岛内的百姓,都相信,海浴——用海水擦眼,可以去眼疾;用海水洗身,可以去除皮肤疾病。
滂海的澄迈县,为纪念这一特色民俗,每逢端午,都会在盈滨半岛举办“龙水节”。
海岛各地的人们老老少少,都纷纷来此一起“洗龙水”。
万人共泳,这一端午海面奇观,你看过么?端午,也是清明之后,海南人一家团聚的日子。
据说,只要能够回家,岛上的人们都会在这一天回祖宅。
祭祖、向父母请安、与兄弟姐妹戏耍。
女人们,则早在半个月前就张罗着裹粽,到正日子,家家户户,送粽传平安,热闹非凡。
海岛上的一年,就在粽子飘香、龙舟竞渡、龙水嬉戏中,进入了漫漫长夏。
陕西省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
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
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甘肃省静宁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
镇原县端午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
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请师长,称为“享节”。
漳县端午,牧童祀山神。
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
江苏省嘉定县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
仪征县也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谚。
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
武进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
四川省石柱有“出端午佬”的习俗。
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毯的大方桌。
毯上用竹篾编一个骑虎的道士。
敲锣打鼓,街游行。
旧时,川西还有端午“打字子”的习俗。
是日,成都人皆买李子,于城东南角城楼,上下对掷,聚观者数万。
光绪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掷李与外国传教士发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
乐山、新津等地端午赛龙舟时,还举行盛大商品交易会。
浙江省桐卢县乡塾之学童,端午节具礼于师长,称之“衣丝”。
医家则于午时采药,相传此日天医星临空。
江西省建昌府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疮,新昌县以雄黄、丹砂酒中饮之,称之“开眼”。
湖南省攸县端午,孕妇家富者用花币酒食,贫者备鸡酒,以竹夹楮钱,供于龙舟之龙首前祈求安产。
岳州府竞渡以为禳灾、去疾。
又作草船泛水,称为“送瘟”。
福建省福州端午旧俗,媳妇于是日以寿衣、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
建阳县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酱。
上杭县端午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戏于水滨,称为竞渡。
仙游县端午竞渡后,献纸于虎啸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继光于此溺兵。
邵武府端午节前,妇女以绛纱为囊盛符。
又以五色绒作方胜,联以彩线,系于钗上。
幼女则悬之于背,称为“窦娘”。
篇二:庆阳民俗论文弘扬香包艺术发展民俗产业西峰区陈户中学赵佳丽一.庆阳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潜藏,庆阳香包便是民间艺术的典范,它历史悠久,内容广泛,题材新颖,而且内涵也极为深刻。
庆阳,世界上黄土层最深最厚的地方,这里,曾是环江翼龙的故土,黄河古象的摇篮,农耕文化的起点,歧黄之术的源头,拯救过中国革命的老根据地??然而又有多少人了解庆阳所拥有的绚丽丰富的民间艺术宝库。
如今这里是中国民俗学会命名的中国香包刺绣之乡,中国徒手秧歌之乡,中国民间剪纸之乡,中国窑洞民居之乡,周祖农耕文化之乡,荷花舞之乡,中国皮影道情之乡。
中国民俗学会,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把庆阳列为中国民俗文化及民间工艺美术调研基地。
作为中国香包刺绣之乡的庆阳,所产的香包有着其独特的民间艺术鉴赏价值和欣赏价值。
香包,古称香囊,亦称佩帏,容臭。
其制作和佩戴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马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江离,辟芷,秋兰均为香草,纫乃连缀之意,佩即佩帏,在这里既指香包,也含有佩带之意。
全句意思是把装满香草的佩帏带在身上,这说明香包早在屈原所在的战国时代已是一种饰物了。
香包,用当地的话说,又叫“耍活”“绌绌、绌儿”。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这一天小孩满身披挂香包,左右两肩,一边是老虎,一边为狮子,背上驮着青蛙或五毒,胸前挂满金瓜,绣球。
学徒给师傅送香包,姑娘给情人投香包,小伙子抢香包,学生们提着棕子和香包,要赠给老师??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严格而言,香包是陇绣的一大类,具有独立欣赏价值。
而荷包又是香包的一种,实际生活中,二者混用,常也不分彼此。
庆阳香包,是华夏民族“原生态”文化在该地区蕴藏积淀的结晶。
丰富的原生态文化古老而神奇,纯朴的民俗风情,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溯根寻源,在今天看来,我们欣赏庆阳香包有着返朴归真的意义。
香包是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艺术,充分显示着丰富的区域性文化内涵和悠古的地方风情及民族特色。
这种民风民俗散发着古代文化的浓厚气息,是活的古文化,是一种生命力强悍的艺术形式。
它散发的艺术魅力已远远超过工厂、作坊和成批设计制作的工艺品。
民间美术中的随意造型,反映在表现形式上,更富于装饰美,除它本身的实用功能外,装饰美化是其重要特色。
装饰不是简单的填空补白,人们在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过程中,有意识,有选择地将装饰因素运用在自己作品中,以达到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主题思想美化作品的目的。
她们以朴实的审美标准去组图,配色——鸟身上装饰云彩,虎身上装饰花鸟,鱼身上装饰莲花,猫身上装饰老鼠等等。
从逻辑的角度去审视她们的作品百病不在,而仔细去琢磨,分析,其中不无道理:鸟在空中飞,伴着的是云彩;虎在林中走,有虫有鸟;鱼在水中游,伴着莲花和河草??可以看出,朴实的劳动群众用最简单却最丰富的艺术手法表现着生活,表现着美。
这种平面装饰的图像在现代装饰中运用极为广泛,从这些里面可以看出,艺术相通的一面。
土生土长的显示着丰富的区域性文化的香包新承载的内容极为丰富,诸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老鼠嫁女等神话传说,神话人物,民间传说为内容的,也有以文史作品如:《诗经》里教民稼墙的公刘,《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三国演义》里的刘备,《封神演义》里的哪吒,《红楼梦里》的“十二金钗人物”,《水浒传》里的武松打虎等为内容的。
此外还有以宗教故事和人物为内容的,如佛教文化中的笑口常开,大腹便便的弥勒佛,佛的高足弟子罗汉,济公和尚等。
以宗教文化为载体的香包,散发着神秘、悠远的艺术魅力。
还有一类是以花鸟鱼虫为内容的:比如植物类如莲花、荷花、牡月、金瓜、葫芦、石榴、梅花、柿子、大枣等多用来表现求子富贵,吉祥如意的主题;还有动物如蝎子,蜈蚣、蛇、鼠、牛、虎、兔、羊、马、猴、鸡、狗、猪以及鱼,狮子、青蛙、蝙蝠、蝴蝶、乌龟等,以表现避邪消灾,婚姻美满、幸福长寿的主题。
而图腾崇拜,过年祝寿,祭祀等民俗在香包里也有鲜明的反映:麒鳞、凤凰、龙兽是中华民族图腾崇拜物和吉祥物,在香包里多有表现;年画里的胖娃娃,体态丰腴的妇女,祝寿习俗中所献的蟠桃,黄金万两,招则进宝等等,散发着浓郁的民俗气息,让人感受出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翻开这一层层厚重的文化积淀,面对这一幅幅多彩的生活画卷,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古朴而又拙巧,原始而又鲜活的艺术瑰宝。
其实,这才是揭示人性欲望的艺术,表达思想信仰的艺术,展示生命活力的艺术。
二、庆阳香包,不单单有其表象的“形”,而且有着更为深层的“意”。
诸如”糊涂虫”香包,五毒香包,干岁香包等等,独具特色,魅力无穷。
1、“糊涂虫”是一种烟袋香包,又是针扎香包,糊涂虫香包是种独具特色,充分展示姑娘聪明才智和刺绣技能的民间艺术品。
新婚不久,婆婆把媳妇叫到面前,说给你好的丝线布料,剪刀交给儿媳,要求在烟袋上绣一只立体的,也就是两只翅膀能动弹的蝴蝶,会做就是一位巧媳妇,不会就是“糊涂虫”,把旱烟包叫“糊涂虫”由此而来。
“糊涂虫”烟包,针扎,刺绣挂件,一般都用深色布料作底,彩色丝线刺绣,这样的绣品具有浮雕效果,装饰性很强,烟包周围或针扎边都用挑针或麦楞针法锁边,结实美观,装饰与实用结合,平面与立体结合,美观与智慧结合的民间刺绣品,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