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折旧详解及例题

合集下载

工作量法计提折旧的公式例题

工作量法计提折旧的公式例题

工作量法计提折旧的公式例题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文章:在咱们的财务世界里,有个挺重要的概念叫工作量法计提折旧。

这玩意儿乍一听,可能会让您觉得有点头疼,但别担心,跟着我一起捋捋,其实也没那么复杂。

先来说说啥是工作量法计提折旧。

简单来讲,就是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完成的工作总量,平均计算每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然后再根据各期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计算各期应计提的折旧额。

那计算公式是啥呢?公式就是: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1 - 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为了让您更清楚地明白这个公式,我给您举个例子。

比如说,有一家运输公司,买了一辆大货车,原价 30 万,预计能跑 60 万公里,预计净残值率 5%。

那这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就是 300000×(1 - 5%)÷600000 = 0.475 元/公里。

假如第一个月,这辆大货车跑了 10000 公里,那这个月的折旧额就是 10000×0.475 = 4750 元。

您看,通过这个例子,是不是对这个公式有点感觉了?我还记得之前在一家小公司帮忙整理财务的时候,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那公司新购置了一台生产设备,花了 20 万,预计能生产 50 万件产品,净残值率 4%。

当时财务人员对这个工作量法计提折旧有点迷糊,算来算去总是对不上。

我就跟他们一起,按照公式一步一步来。

先算出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200000×(1 - 4%)÷ 500000 = 0.384 元/件。

结果第一个月实际生产了 8000 件产品,可算出这个月的折旧额是8000×0.384 = 3072 元。

经过这么一折腾,大家都弄明白了,也都感叹这公式其实用对了就不难。

在实际的财务工作中,工作量法计提折旧还是很实用的。

比如说一些使用程度不均衡的固定资产,像运输设备、大型生产设备等等,用这种方法计提折旧,能更准确地反映资产的损耗情况。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公式例题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公式例题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是一种常用的资产折旧方法,适用于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

它的特点是在前几年折旧额较高,后几年逐渐减少。

下面将以一例题为例,详细介绍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公式和计算步骤,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1. 例题假设某公司购入了一台机器设备,设备原值为10,000元,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残值为2,000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2. 公式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公式为:第一年折旧额 = (2 / 使用寿命) * (设备原值 - 累计折旧)其中,设备原值为资产的原始成本,累计折旧为前几年的累积折旧额。

3. 计算步骤根据上面的例题,我们来逐步计算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额。

第一年折旧额 = (2 / 5) * (10,000 - 0) = 4,000元第二年折旧额 = (2 / 5) * (10,000 - 4,000) = 1,600元第三年折旧额 = (2 / 5) * (10,000 - 5,600) = 640元第四年折旧额 = (2 / 5) * (10,000 - 6,240) = 256元第五年折旧额 = (2 / 5) * (10,000 - 6,496) = 102.4元4. 结果分析通过上面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出第一年折旧额最大,逐年递减,符合双倍余额递减法的特点。

在计算折旧的过程中,需注意累计折旧不能超过资产的净值(原值-残值),并且折旧额需四舍五入到合适的数字。

5. 总结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是一种常用的折旧计提方法,其公式简单易懂,计算规则清晰。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资产的原值、使用寿命和残值来确定折旧额,确保资产的折旧能够正确反映资产的价值变化。

同时也要注意在税务申报和财务报表编制中,合理运用折旧方法,合规合法地处理资产折旧的会计核算工作。

以上便是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公式例题分析,希望读者能对该计提方法有所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得当。

继续深入探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相关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扩展:1. 对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况进行更详细的解释。

会计实务所有折旧计提方法汇总(公式+例题)

会计实务所有折旧计提方法汇总(公式+例题)

会计实务所有折旧计提方法汇总(公式+例题)A.双倍余额递减法1、 (1)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3)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月折旧率(4)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若干年(当采用直线法的折旧额大于等于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额时),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2、例题:某企业于1998年12月20日购置并投入使用一项常年处于震动、超强度使用生产用固定资产,原价为4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12000元,在2001年12月30日按规定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元,在2003年12月28日将该固定资产变价处置,收到变价收入11000元(假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该固定资产经税务部门批准,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所得税税率为33%,要求:计算该固定资产每年的折旧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注:年折旧率=2÷5×100%=40%会计分录:①1999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造费用160000贷:累计折旧160000②2000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造费用96000贷:累计折旧96000③2001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造费用57600贷:累计折旧57600④2001年计提减值准备时借: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⑤2001年纳税调整时20000×33%=6600元借:递延税款6600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6600⑥2002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造费用27200贷:累计折旧27200⑦2002年纳税调整时10000×33%=3300元借:所得税3300贷:递延税款3300⑧2003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造费用27200贷:累计折旧27200⑨2003年纳税调整时借:所得税3300贷:递延税款3300⑩变价处置固定资产A、转入固定资产清理时借:固定资产清理12000累计折旧36800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贷:固定资产400000B、收到变价收入时借:银行存款11000贷:固定资产清理11000C、结转固定资产净捐益时借: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1000贷:固定资产清理1000B.直线法公式: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额÷12一定期间的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称为固定资产折旧率。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和例题(附答案)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和例题(附答案)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和例题1.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l-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例1:乙公司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

按年限平均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年折旧率=(l-4%)/5=0.192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年折旧率=115200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例2:甲公司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80000元,预计生产产品产量为2000000件,预计净残值率为3 %,本月生产产品34000件。

则该台机器设备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单件折旧额=680000×(1-3%)/2000000=0.3298(元/件)月折旧额=34000×0.3298=11213.2(元)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所以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2/预计的使用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初账面余额×月折旧率例3:乙公司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

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年折旧率=2/5=40%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40%=240000(元)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144000(元)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360000-144000)×40%=86400(元)从第四年起改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第四、五年应提的折旧额=(129600-600000×4%)/2=52800(元)4.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的例题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的例题

1、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 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 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 方法。
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 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所以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 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 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20×3
20×4
11,560 57800×2/15=7,707
20×5 合计
(58000-23200-139208352-200)/2=(12528200)/2=6164 11,560 57,800×1/15=3,853 6,164
57,800 57,800 57,800

年份
双倍余额递减法(最后两 年按直线法) 20×1 58000×1/5×2=23200 58000×1/5×2=23200 20×2 (58000-23200) (58000-23200) ×1/5×2=34800×40%=139 ×1/5×2=34800×40%=1 20 3920
20×3 (58000-23200-13920) (58000-23200-13920) ×1/5×2=20880×40%=835 ×1/5×2=20880×40%=8 2 352 20×4 (58000-23200-13920-8352)(58000-23200-13920×1/5×2=12528×1/5×2 8352-200)/2=(12528200)/2=6164 =5011.2 6164 20×5 58000-23200-13920-83525011.2-200=7316.8 合计 57800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例题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例题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例题:折旧方法计算工式年限平均法①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原价×年折旧率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折旧率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年数总和法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率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的核心区别:双倍余额递减法=不断下降的余额×固定折旧率年数总和法=固定不变的金额×不断下降的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与尚可使用年限的区别:预计使用年限是指总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是指还可以使用多少年.比如一项固定资产总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0年,已使用3年,那么,他的尚可使用年限就是7年(10-3)小提示:1、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每期折旧额时,均需要考虑预计净残值;双倍余额递减法仅在计算最后两年的折旧额时考虑预计净残值。

2、上述工式均假设固定资产未计提减值准备。

已计提的,应当按照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

注①:平均年限法是直线法的一种直线法还有工作量法等只要是按照一定标准平均计提折旧就是直线法如果题目中出现用直线法算折旧,就等于是年限平均法。

例题:1、2011年1月1日购入一套设备,该设备成本为33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3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11年应计提的折旧额是( )元A、33B、27.5C、30D、362、某公司有汽车一辆,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该汽车原值为20万元,预计使用10年,每年行驶里程8000公里,净残值率为10%,当月行驶里程2000公里,该汽车的当月折旧额是()A、0.45 B 、0.56 C、0.5 D 、0.43、某企业2012年6月15日自行建造的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建造成本为37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为100万,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12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A、1200B、700C、600D、7404、某企业2010年12月4日购入一台设备,入账价值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20万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计提折旧年数总和法详解及例题

计提折旧年数总和法详解及例题

计提折旧年数总和法详解及例题年数总和法是指按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和某年尚可使用年数占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的比重(即年折旧率)计提折旧的方法。

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简称年数总和),是一个以预计使用年限为通项,初项和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其年折旧率和年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年数/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年折旧额=应计提折旧总额×年折旧率[例]某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6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3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该项固定资产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该项固定资产的年数总和为:年数总和=5+4+3+2+1=15或=5×(5+1)÷2=15各年折旧率和折旧额计算详见图表折旧计算表(年数总和法)年份应计提折旧总额年折旧率年折旧额累计折旧1 60000-3000=57000 5/1519000190002570004/1515200342003570003/1511400456004570002/157********5570001/153********某公司2004年6月30日自行建造的一固定资产,该固定资产建造成本7,4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200,000元。

求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05年该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为多少元?答案为:(7,400,000-200,000)x 5/15÷2+[(7,400,000-200,000)x 4/15÷2]=2,160,000元限为10年,预计残值收入为3000元,预计清理费用为1000元,则:固定资产年折旧额=[50000-(3000-1000)]/10=4800元/年固定资产月折旧额=(4800÷12)=400元/月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反映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的损耗程度和便于计算折旧,企业每月应计提的折旧额一般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原价乘以月折旧率计算确定的。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和例题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和例题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和例题
1.年限平均法
例1:乙公司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 %。

按年限平均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
年折旧率=(l-4%)/5=0.192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年折旧率=115200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例2:甲公司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80000元,预计生产产品产量为2000000件,预计净残值率为3 %,本月生产产品34000件。

则该台机器设备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件折旧额=680000×(1-3%)/2000000=0.3298(元/件)
月折旧额=34000×0.3298=11213.2(元)
3.双倍余额递减法
例3:乙公司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 %。

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2/5=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
=600000×40%=240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 =1440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360000-144000)×40% =86400(元)
从第四年起改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四、五年应提的折旧额=(129600-600000×4%)/2 =52800(元)。

所有折旧计提方法汇总(公式+例题)

所有折旧计提方法汇总(公式+例题)

所有折旧计提方法汇总(公式+例题)A.双倍余额递减法1、 (1)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3)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月折旧率(4)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若干年内(当采用直线法的折旧额大于等于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额时),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2、例题:某企业于1998年12月20日购置并投入使用一项常年处于震动、超强度使用生产用固定资产,原价为4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12000元,在20XX年12月30日按规定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元,在20XX年12月28日将该固定资产变价处置,收到变价收入11000元(假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该固定资产经税务部门批准,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所得税税率为33%,要求:计算该固定资产每年的折旧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注:年折旧率=2÷5×100%=40%会计分录:①1999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造费用160000贷:累计折旧160000②2000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造费用96000贷:累计折旧96000③20XX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造费用57600贷:累计折旧57600④20XX年计提减值准备时借: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⑤20XX年纳税调整时20000×33%=6600元借:递延税款6600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6600。

会计实务所有折旧计提方法汇总(公式+例题)

会计实务所有折旧计提方法汇总(公式+例题)

会计实务所有折旧计提方法汇总(公式+例题)A. 双倍余報递减法1、(1)年折旧率二2十预计的折旧年限X100%.年折旧额=因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X年折旧率。

(2)月折旧率二年折旧率十12(3)月折旧额二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X月折旧率(4)®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二因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絨值准备实行双倍余额递絨法计提的因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若干年(当釆埔直线法的折旧额大于等于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额时),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2、例题:某企业于1998年12月20日购置并投入使用一项常年处于震动、超强度使用生产用固定资产,原价为4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12000元,在2001年12月30日按规定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元,在2003年12月28日将该固定资产变价处置,收到变价收入11000元(假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该因定资产经税务部门批准,按双倍余额递滅法计提折旧。

企业釆用纳税彩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所得税税率为33%,要求:计算该固定资产每年的折旧额,并编钢相关会计分录。

注:年折旧率=2-r5X100%=40%会计分录:①1999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适费用160000贷:累计折旧160000②2000年计提折旧时借:制楚费用 96000贷:累计折旧96000③2001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适费用57600贷:累计折旧57600④2001年计提减值准备时借:营业外支出 ------ 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⑤2001年纳税调整时20000X33%-6600元借:递延税款6600贷:应交税金 ------ 应交所得稅6600⑥2002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适费用27200贷:累计折旧27200⑦2002年纳税调整时10000X33%=3300元借:所得税3300贷:递延税款3300⑧2003年计提折旧时借:制适费用27200贷:累计折旧27200⑨2003年纳税调整时借:所得税3300贷:递延税款3300⑩变价处置固定资产A、转入固定资产清理时借:固定资产清理12000累计折旧36800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贷:固定资产400000B、收到变价收入时借:银行存款11000贷:固定资产清理11000C、结转因定资产净捐益时借:营业外支出 ------- 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1000贷:固定资产清理1000B.直线法公式: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一(预计残值收入一预计清理费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原值一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额子12一定期问的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与因走资产原值的比率称为固定资产折旧率。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公式和实例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公式和实例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公式和实例固定资产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所需的长期使用价值较高的资产,它们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年限的增加、技术的陈旧与设备的磨损而逐渐失去价值。

为了反映这种价值的流失,企业需要计提折旧费用,以平均分摊固定资产的原值。

1.直线折旧法直线折旧法是最常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

根据这种方法计算折旧费用,可以采用以下公式:每年折旧费用=(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使用年限其中,固定资产原值是购置或建造固定资产时支付的直接费用,不包括与将来的维护费用相关的成本。

预计残值是企业估计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结束时,该资产的经济价值。

使用年限是企业估计固定资产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时间。

举例来说,公司购买了一台机器设备,设备价格为2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残值为2万元。

那么,每年的折旧费用为:(20-2)/5=3.6万元这样,在5年的使用过程中,每年将计提3.6万元的折旧费用。

2.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一种递减法。

根据这种方法计算折旧费用,可以采用以下公式:每年折旧费用=固定资产原值×(折旧率%+1)其中,折旧率是根据资产使用年限来确定的,折旧率是每年递减的。

举例来说,公司购买了一台车辆,车辆价格为1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折旧率为20%,那么,每年的折旧费用为:10×(20%+1)=12万元在5年的使用过程中,每年将计提12万元的折旧费用。

3.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适用于生产或商业设备这类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折旧费用与产量或产值之间存在明显关系的方法。

根据这种方法计算折旧费用,可以采用以下公式:每年折旧费用=(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预计总产量×实际产量其中,预计残值和预计总产量是预估的数值,实际产量则是实际生产情况下的数值。

举例来说,公司购买了一个生产设备,设备价格为30万元,预计总产量为10万件,预计残值为2万元。

2024年度实际产量为3万件,那么,该年度的折旧费用为:(30-2)/10×3=8.4万元以上是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三种常见公式和实例。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及例子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及例子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及例子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会逐渐减少。

为了反映固定资产使用价值的减少,并平均分摊其购置成本,需要通过计提折旧来核算固定资产。

在实际操作中,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常用的三种折旧方法,并列举相应的例子。

1.直线法:直线法是最常见和最简单的折旧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按固定资产的建筑或使用寿命平均分摊其购置成本。

计算公式:年折旧额=(资产原值-预计残值)/使用寿命例子:假设公司购买了一台机器,原值为10万,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残值为2万。

那么根据直线法计算折旧额为:(10,000-2,000)/5=1,600元2.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通过将固定资产的预计寿命作为分母,每一年的年数作为分子来计算折旧额。

计算公式:年折旧额=资产原值×年数/年数总和例子:假设公司购买了一辆价值10万的汽车,预计寿命为5年。

那么根据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额为:10,000×1/15+10,000×2/15+10,000×3/15+10,000×4/15+10,000×5/15=6,667元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加速折旧方法,即前期折旧额较大,后期折旧额递减。

计算公式:第一年折旧额=(资产原值-累计折旧)×折旧率以后的年份折旧额=(资产原值-累计折旧)×折旧率×2例子:假设公司购买了一台价值10万的计算机,折旧率为20%。

根据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额为:第一年折旧额=(10,000-0)×0.2=2,000元第二年折旧额=(10,000-2,000)×0.2×2=3,200元第三年折旧额=(10,000-5,200)×0.2×2=2,560元依此类推,直到计算出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为止。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三种折旧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及企业的财务政策来确定。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及例子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及例子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及例子1. 直线法(Straight-line method):直线法是最常用的折旧方法,也是最简单的计算方法。

该方法假设固定资产的价值在使用寿命内是均等分摊的,每年的折旧额相同。

计算公式: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残值)/预计使用寿命例子:假设一台机器的原价为1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残值为10,000元。

那么每年的折旧额为(100,000-10,000)/10=9,000元。

2. 工作量法(Units of production method):工作量法将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与其使用量相关联。

该方法假设固定资产的价值是根据其使用量逐渐减少的。

计算公式:每个计算周期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残值)/预计总使用量×当前计算周期使用量例子:假设一台机器的原价为200,000元,预计总使用量为10,000小时,预计残值为20,000元。

在第一年中使用了1,000小时。

那么第一年的折旧额为(200,000-20,000)/10,000×1,000=18,000元。

3. 双倍余额递减法(Double declining balance method):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加速折旧方法,即每年折旧额不同,初始时折旧额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

计算公式: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已计提折旧额)×折旧率其中,折旧率为年折旧率,通常是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

例子:假设一台机器的原价为15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

那么折旧率为1/5,即0.2、第一年的折旧额为(150,000-0)×0.2=30,000元;第二年的折旧额为(150,000-30,000)×0.2=24,000元;以此类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例子仅仅是为了说明各种折旧方法的计算方式,并不代表实际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折旧的计算还需要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和会计准则进行调整和确认。

计提折旧详解及例题[整理]

计提折旧详解及例题[整理]

计提折旧详解及例题年数总和法是指按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和某年尚可使用年数占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的比重(即年折旧率)计提折旧的方法。

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简称年数总和),是一个以预计使用年限为通项,初项和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其年折旧率和年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年数/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年折旧额=应计提折旧总额×年折旧率[例]某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6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3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该项固定资产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该项固定资产的年数总和为:年数总和=5+4+3+2+1=15或=5×(5+1)÷2=15各年折旧率和折旧额计算详见图表折旧计算表(年数总和法)年份应计提折旧总额年折旧率年折旧额累计折旧1 60000-3000=57000 5/1519000190002570004/1515200342003570003/1511400456004570002/157********5570001/153********某公司2004年6月30日自行建造的一固定资产,该固定资产建造成本7,4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200,000元。

求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05年该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为多少元?答案为:(7,400,000-200,000)x 5/15÷2+[(7,400,000-200,000)x 4/15÷2]=2,160,000元限为10年,预计残值收入为3000元,预计清理费用为1000元,则:固定资产年折旧额=[50000-(3000-1000)]/10=4800元/年固定资产月折旧额=(4800÷12)=400元/月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反映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的损耗程度和便于计算折旧,企业每月应计提的折旧额一般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原价乘以月折旧率计算确定的。

计提折旧怎么做分录例题

计提折旧怎么做分录例题

计提折旧怎么做分录例题在进行企业会计处理时,计提折旧是一项重要的操作。

它反映了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对其价值的消耗,需要在会计账目中予以记录和反映。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例题来演示如何进行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

一、计提折旧的概念和意义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它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固定资产因磨损而减少的价值。

通过计提折旧,企业可以正确反映其资产状况,并为未来的资产处置和报废提供合理的依据。

二、计提折旧的会计处理假设某企业购置了一台机器设备,价值1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该企业需要每年计提20万元的折旧。

以下是相应的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 20万元贷:累计折旧 20万元这里,“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是折旧应计入的科目,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而“累计折旧”是一个会计账户,用于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情况。

三、特殊情况的处理1. 提前折旧:如果固定资产被提前损坏,企业可以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这通常适用于某些科技含量较高的设备,由于其磨损速度可能较快。

2. 净值回补:在某些情况下,固定资产可能因保养得当或其他原因而剩余一定的价值。

对于这种情况,企业可以将其折旧金额回补到剩余价值之间,而不是完全停止计提折旧。

四、计提折旧的原则和注意事项1. 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必须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确保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2. 合理选择折旧方法: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折旧方法,如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等。

3. 定期更新固定资产信息:企业应定期更新固定资产信息,以确保会计处理的准确性。

4. 保持谨慎态度: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保持谨慎态度,避免因误操作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总之,计提折旧是企业管理固定资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合理的会计处理,可以正确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并为未来的资产处置和报废提供合理的依据。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和例题(附答案)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和例题(附答案)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和例题1.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l-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例1:乙公司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

按年限平均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年折旧率=(l-4%)/5=0.192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年折旧率=115200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例2:甲公司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80000元,预计生产产品产量为2000000件,预计净残值率为3 %,本月生产产品34000件。

则该台机器设备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单件折旧额=680000×(1-3%)/2000000=0.3298(元/件)月折旧额=34000×0.3298=11213.2(元)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所以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2/预计的使用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初账面余额×月折旧率例3:乙公司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

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年折旧率=2/5=40%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40%=240000(元)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144000(元)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360000-144000)×40%=86400(元)从第四年起改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第四、五年应提的折旧额=(129600-600000×4%)/2=52800(元)4.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双倍余额法计提折旧的公式例题

双倍余额法计提折旧的公式例题

双倍余额法计提折旧的公式例题好嘞,以下是为您创作的文章:在咱们财务的世界里,折旧这玩意儿可是个重要角色。

今天就来唠唠双倍余额法计提折旧这个事儿,还有相关的公式例题,保准让您明明白白!先来说说双倍余额法计提折旧的公式。

这公式啊,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帮咱们打开计算折旧的大门。

它的公式是这样的:年折旧率 = 2÷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 ,然后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年折旧率。

咱举个例子来瞅瞅。

比如说有个公司,买了一台价值 10 万块的机器,预计能用 5 年,预计净残值为 5000 块。

那咱们来算算这每年的折旧额。

首先,年折旧率 = 2÷5×100% = 40% 。

第一年的折旧额,就是固定资产期初净值乘以年折旧率。

这时候的期初净值就是 10 万,所以第一年折旧额 = 10 万× 40% = 4 万。

到了第二年,期初净值就变成 10 万 - 4 万 = 6 万啦,这时候的折旧额 = 6 万× 40% = 2.4 万。

第三年呢,期初净值变成 6 万 - 2.4 万 = 3.6 万,折旧额 = 3.6 万× 40% = 1.44 万。

可注意啦,到了第四年和第五年的时候,就不能再按照这个公式算了。

因为按照双倍余额法,最后两年要改用直线法。

前面三年一共折旧了 4 万 + 2.4 万 + 1.44 万 = 7.84 万,那固定资产净值还剩 10 万 - 7.84 万 = 2.16 万。

这 2.16 万要在最后两年平均分摊,所以第四年和第五年每年的折旧额 = (2.16 万 - 5000)÷ 2 = 8300 元。

您看,是不是这么算下来,思路就清晰多啦!我之前在一家小公司做财务的时候,就碰到过这么个事儿。

那时候公司新添了几台设备,老板让我算折旧。

我一开始还迷迷糊糊的,用错了方法,算出来的结果乱七八糟。

老板急得不行,我也紧张得满头大汗。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额例题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额例题

例题某企业购入一台设备,原值为1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万元。

按照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求各年的年折旧额。

解题步骤1. 计算年数总和:年数总和= 1 + 2 + 3 + 4 + 5 = 152. 计算各年的年折旧额:第1年: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 预计净残值) ×(尚可使用年数/ 年数总和)= (100 - 4) ×(5 / 15)= 96 ×(5 / 15)= 32(万元)第2年: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 预计净残值) ×(尚可使用年数/ 年数总和)= (100 - 4) ×(4 / 15)= 96 ×(4 / 15)= 25.6(万元)第3年: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 预计净残值) ×(尚可使用年数/ 年数总和)= (100 - 4) ×(3 / 15)= 96 ×(3 / 15)= 19.2(万元)第4年: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 预计净残值) ×(尚可使用年数/ 年数总和)= (100 - 4) ×(2 / 15)= 96 ×(2 / 15)= 12.8(万元)第5年: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 预计净残值) ×(尚可使用年数/ 年数总和)= (100 - 4) ×(1 / 15)= 96 ×(1 / 15)= 6.4(万元)总结年数总和法是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其特点是前几年折旧额较大,后几年折旧额逐渐减小。

这种方法适用于技术进步快、更新换代频繁或者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

通过本题的计算,可以清晰地看到年数总和法在计提折旧时的具体应用和计算过程。

双倍余额计提折旧公式例题

双倍余额计提折旧公式例题

双倍余额计提折旧公式例题好嘞,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关于“双倍余额计提折旧公式例题”的文章:在咱们的财务世界里,折旧可是个相当重要的概念。

就拿企业里的那些固定资产来说,比如机器设备、厂房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价值会逐渐减少,这时候就得靠折旧来体现啦。

今天咱们就重点聊聊双倍余额计提折旧这个事儿,通过实际的例题来好好弄明白它。

先来说说双倍余额计提折旧的公式: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年折旧率。

咱们来举个例子哈。

假设某公司买了一台价值 10 万元的设备,预计使用 5 年,预计净残值为 5000 元。

那咱们来算算这台设备每年的折旧额。

第一年,先算年折旧率,2÷5×100% = 40% 。

设备的期初净值就是10 万元,所以第一年的折旧额就是 10 万×40% = 4 万元。

第二年,这时候期初净值就变成 10 万 - 4 万 = 6 万元啦,年折旧率不变还是 40% ,所以第二年的折旧额就是 6 万×40% = 2.4 万元。

第三年,期初净值变成 6 万 - 2.4 万 = 3.6 万元,年折旧率依旧 40% ,折旧额就是 3.6 万×40% = 1.44 万元。

到了第四年和第五年,咱们就得换个算法啦。

因为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在最后两年要把剩余的折旧额平均分摊。

前三年一共折旧了 4万 + 2.4 万 + 1.44 万 = 7.84 万元,所以还剩下 10 万 - 7.84 万 - 5000 元= 1.66 万元。

那第四年和第五年每年的折旧额就是 1.66 万÷2 = 0.83 万元。

我之前在一家企业实习的时候,就碰到过关于折旧计算的实际问题。

那时候公司新购置了一批办公电脑,财务姐姐让我帮忙算一下折旧。

我一开始还信心满满,觉得这不是小菜一碟嘛。

结果一上手,才发现没那么简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提折旧详解及例题
年数总和法是指按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和某年尚可使用年数占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的比重(即年折旧率)计提折旧的方法。

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简称年数总和),是一个以预计使用年限为通项,初项和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其年折旧率和年折旧额的计算公
式如下:
年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年数/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
年折旧额=应计提折旧总额×年折旧率
[例]某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6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3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该项固定资产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该项固定资产的年数总和为:
年数总和=5+4+3+2+1=15或=5×(5+1)÷2=15
各年折旧率和折旧额计算详见图表
折旧计算表
(年数总和法)
年份应计提折旧总额年折旧率年折旧额累计折旧
1 60000-3000=57000 5/151900019000
2570004/151520034200
3570003/151140045600
4570002/157********
5570001/153********
某公司2004年6月30日自行建造的一固定资产,该固定资产建造成本7,4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200,000元。

求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05
年该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为多少元?
答案为:(7,400,000-200,000)x 5/15÷2+[(7,400,000-200,000)x 4/15÷2]=2,160,000元
限为10年,预计残值收入为3000元,预计清理费用为1000元,则: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50000-(3000-1000)]/10=4800元/年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4800÷12)=400元/月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反映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的损耗程度和便于计算折旧,企业每月应计提的折旧额一般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原价乘以月折旧率计算确定的。

固定资产折旧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价之比。

其计算公式表述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原价]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1-预计净残值率)÷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月折旧率
依例10,固定资产月折旧额的计算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50000-(3000-1000)] ÷(10×50000)=9.6%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9.6%÷12=0.8%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50000元×0.8%=400元
上述计算的折旧率是按个别固定资产单独计算的,称为个别折旧率,即某项固定资产在一定期间的折旧额与该项固定资产原价的比率。

此外,还有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率和综合折旧率。

固定资产的分类折旧率是指固定资产分类折旧额与该类固定资产原价的比例。

采用这种方法,应先把性质、结构和使用年限接近的固定资产归纳为一类,再按类别计算平均折旧率。

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率=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该类固定资产原价
固定资产的综合折旧率是指某一期间企业全部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全部固定资产原价的比例。

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年综合折旧率=∑(各项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各项固定资产原价
(二)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的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例11]某公司有货运卡车一辆,原价为15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5%,预计总行驶里程为300000公里,当月行驶里程为5000公里,则该项固定资产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程里程折旧额=150000×(1-5%)÷300000=0.475元/公里
本月折旧额=5000元×0.475=2375元
工作量法也是直线法的一种,只不过是按照固定资产所完成的工作量来计算每期的折旧额。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按双倍直线折旧率来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它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来计算固定资产折旧
的一种方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

按照现行制度的规定,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
净值平均摊销。

[例12]某电子生产企业进口一条生产线,安装完毕后固定资产原价为30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8000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

该生产线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各年折旧额如下:
双倍直线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应提折旧=300000元×40%=120000元
第二年应提折旧=300000-120000×40%=72000元
第三年应提折旧=300000-120000-72000×40%=43200元
第四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300000-120000-72000-43200=64800元
第四、五年应提折旧=(64800-8000)÷=28400元
每年各月折旧额根据年折旧额除以12来计算。

(四)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来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
数的逐年数字总和。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
或者: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
÷[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以上几种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中,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属于加速折旧法。

采用加速折旧法后,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其递减的速度逐年加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