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代尔三角”对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启示
三元悖论理论对我国汇率政策的启示
“三元悖论”理论对我国汇率政策的启示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8-09-16 14:10:00 ] 作者:潘冬冬编辑:studa0714【摘要】本文通过对“三元悖论”理论发展的简要阐述,总结了资本流动性、货币政策有效性和汇率制度安排的政策选择空间,并立足我国现阶段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以汇率目标区制为代表的中间汇率制安排为我国的选择方向。
【关键词】三元悖论角点解中间汇安排当今,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之下很少有哪个国家不是处于开放经济之中。
各国或积极的参与而融入全球化,或被动的为全球化所溶。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经济都面临着内外两种均衡的严峻考验。
内部要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低通货膨胀、充分就业三大目标;外部则要寻求国际收支的平衡。
因此资本的自由流动性、汇率制度的稳定性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成为一国政府追求的三个难以居首的目标,也就是学术界所称的“三元悖论”。
本文立足我国经济现状,试图阐明“三元悖论”理论在我国现阶段的应用性,并提出相应的汇率政策选择。
一、理论阐述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James Meade)于1951年在其著作《国际收支》中提出了著名的论断“米德冲突”(Meade’s conflict)。
米德认为,开放的宏观经济的运行,有时会使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产生相互矛盾的情况,要解决这个矛盾,同时实现两个均衡,就要采用两种独立的政策进行适当的搭配。
米德发表这个论断时,各国仍处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度。
其隐含的一个推论是,货币政策有效条件下,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自由流动是不能共存的(2006,侯杰、雷日赣)。
可以将这个“二元冲突”看成是三元冲突的理论前身。
20世纪60年代,罗伯特·蒙代尔和J·马库斯·弗莱明创立了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系统地分析了不同汇率制度下,资本流动、货币政策对汇率、利率、产出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
他综合了凯恩斯的收入——支出模型和米德的政策搭配思想作为其理论基础,研究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均衡的实现问题。
蒙代尔三角定律
蒙代尔三角定律
蒙代尔三角定律(Mundell's triangle)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罗伯特·A·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于1960年提出的一个经济理论,主要用于解释国际经济关系中的货币政策选择问题。
蒙代尔三角定律基于以下三个要素:
1. 固定汇率:国家通过维持固定汇率来稳定国内和国际经济关系,以实现货币稳定。
2. 自由资本流动:国家允许资本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以促进投资和经济增长。
3. 独立货币政策:国家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自主权,可以根据国内经济状况来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因素。
根据蒙代尔三角定律,上述三个要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权衡关系。
在固定汇率和自由资本流动的背景下,国家只能选择其中两个要素,而无法同时实现所有三个要素的目标。
具体而言:
- 若国家选择固定汇率和自由资本流动,则国家将失去独立货币政策的自主权,无法调整汇率和利率以应对国内经济变化。
- 若国家选择固定汇率和独立货币政策,则国内资本流动会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国际投资和资本流动的自由性。
- 若国家选择自由资本流动和独立货币政策,则国家将无法同时维持固定汇率,因为资本自由流动会对汇率产生压力。
蒙代尔三角定律提供了一个框架,帮助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进行货币政策的选择,权衡各种因素和目标。
不同国家根据自
身的经济状况和目标,可以根据蒙代尔三角定律来选择最合适的货币政策组合。
郭凯小说《王二的经济学故事》经典语录
郭凯小说《王二的经济学故事》经典语录1、房地产业作为中国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是中国所处的城市化进程和发展阶段决定的。
从这个角度说,也仅仅是从这个角度说,中国的经济不是过度依赖于房地产,而是中国就处于一个造房盖楼的时代,就像王二一家那样。
---郭凯《王二的经济学故事》2、更重要的是,完全存在不用通过区别本地人外地人的方式来遏制投资性的购房需求:加息、提高房贷首付比例、征收物业税、增加土地和住房供应、提高住房贷款的风险计提、增加房屋短期买卖的交易费用。
这些政策,都可以增加炒房的成本,降低炒房的回报,且不具有任何地域上的歧视性。
---郭凯《王二的经济学故事》3、另一种对收入征税的方式是,不在发钱的时候征,而是在用钱的时候征。
这种征税法也有复杂和简单的两种方式,复杂的方式就是在每一笔交易发生的时候都额外收税,这就是销售税。
---郭凯《王二的经济学故事》4、解决公共部门效率低的最有效办法,未必是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虽然这是应该做的),而是缩小公共部门的规模,让市场和私人部门来提供那些不是非公共部门提供不可的产品和服务。
---郭凯《王二的经济学故事》5、二是对工资征税的负担究竟由雇主还是雇员来承担,非常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状况。
请注意,这里税收负担很难转移给农民工,不是因为农民工的地位高,谈判能力强,而是因为他们地位太低,谈判能力太弱,所有能够榨的油水已经被榨走了,因此,增加新的税,也不能再增到他们头上。
---郭凯《王二的经济学故事》6、我们的汇率制度还没有准备好,目前的准固定汇率制度意味着如果人民币现在实现自由兑换,那人民银行将几乎必然失去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控制,这是简单的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告诉我们的---蒙代尔不可能三角说的是独立的货币政策、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固定汇率,三者不可能同时实现。
---郭凯《王二的经济学故事》7、一些人把这种竞争力完全归于人民币汇率的低估,这种想法不仅缺乏经济学支持,甚至连基本的常识都不符合:如果单靠压低汇率就能获得数十年不间断的出口竞争力,就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那中国的经济奇迹也太容易复制了-----压低汇率不就行了。
《蒙代尔和他眼中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罗伯特。蒙代尔典藏版
欢迎阅读精彩文章请随时关注我们的最新文章欢迎阅读精彩文章请随时关注我们的最新文章 9月23日《蒙代尔和他眼中的人民币汇率政策》罗伯特。
蒙代尔主讲人简介罗伯特。
蒙代尔1932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
1956年蒙代尔24岁时就以题为《论国际资金流向》的博士论文一举成名,荣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
1974年至今他一直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
此外,他还一直担任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顾问。
蒙代尔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来自两个领域,一是经济稳定政策,二是最优货币区域理论。
蒙代尔的经典代表著作包括《国际经济学》和论文《最优货币区域理论》等。
1965年、1974年、1998年和2000年他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等著名学府讲学。
1997年获美国经济学会颁发的杰出人士奖。
1998年被选为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
1999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内容简介一个靠借款完成学业的人,一个改变国际金融格局的人,一个被誉为经济预言家的人,一个对中国情有独钟的人,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因最早提出“最优货币区域理论”奠定欧元理论基础而被称为“欧元之父”的罗伯特。
蒙代尔教授登上《百家讲坛》,回顾了他在一生所走过的历程,同时对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政策进行了探讨。
蒙代尔教授1932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1956年蒙代尔24岁时就以题为《论国际资金流向》的博士论文一举成名,在本讲中,蒙代尔教授详细介绍了他在经济学领域中研究的历程。
他认为,艰苦的学习环境并不是阻碍人们成才的一个因素,要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客观条件而把自己的兴趣放在首位。
要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
他讲了他的经历“我觉得我应该找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完成我的经济学博士学位,考虑到我没有很多的钱,我就找到了三个教授,征求他们的建议。
”“我找的这三位教授是我最喜欢的,问了他们同样一个问题,就是在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我究竟应该在那里完成我的博士学业,他们也鼓励我去一个更好的地方,第一位是一个年轻的数理经济学家,他给我的建议是到一个能够给你提供很多奖学金的大学去,于是他建议我去康乃尔大学,第二位是系里的主任,也是个国际贸易专家,建议我说:到你最想去的地方,需要多少钱,就去借多少钱把个,第三位教授是个微观经济学家,告诉我,说你应该找到一个非常富有的女孩子然后跟她结婚,用她家的财富来帮助你完成你的学业,我听从了第二位教授的建议。
不可能三角下亚洲金融危机的启示
Finance金融视线 2016年3月103不可能三角下亚洲金融危机的启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 李红玫摘 要:亚洲金融危机的出现引发了学者对于不可能三角的广泛关注,学术界对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稳定以及资本自由流动这三大金融目标是否能同时实现,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否应该以此为依据一直存在争议,而我国也正面临着对上述问题的选择。
关键词:不可能三角 资本管制 汇率制度 亚洲金融危机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3(a)-103-02政府通常热衷于三件事:(1)维持汇率稳定,这样进出口价格就不会大幅跳动;(2)控制利率,这样政府可以根据国内实际情况调节通胀以及总需求;(3)政府希望资金能够流入国内,鼓励直接投资。
但试图一口气做好这些是有问题的。
例如欧元区试图降低利率以此增加投资,但资金会流到利率更高的国家,使得汇率下降,通货紧缩,这样欧元利率又会被迫回升。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前的一些新兴国家试图挑战这一规律,他们钉住汇率制、高利率和资本自由流动,从而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但这些资本流很快发生了逆转,引发了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现在我国正在进入不可能三角,在保持货币政策独立的情况下,政府的选择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亚洲金融危机的形成以及结果,以期对我国的政策提供启示。
1 不可能三角理论20世纪60年代,蒙代尔提出在资本完全可流动的情况下,如果一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货币政策在影响与改变一国的收入方面是完全无能为力的。
亚洲金融危机后,保罗•克鲁格曼(1999)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可能三角,他认为一国不可能同时实现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以及资本自由流动这三大金融目标,只能同时选择其中的两个并且实行相应的汇率制度。
1944年~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放弃了资本流动,固定汇率制度得到实现;而日本在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之后,放弃汇率稳定,选择独立的货币政策以稳定通胀率,同时放开资本管制以实现自由市场。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作者:汪琳胡雄鹰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05期[摘要]我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在蒙代尔“不可能三角”中一贯选择的是稳定的币值和较为独立的货币政策。
但随着近年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人民币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了一定影响。
鉴于此,文章剖析了人民币汇率适当升值的可行性,阐明了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不可能三角” 人民币汇率升值作者简介:汪琳(1977—),女,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经济管理系,讲师,经济学硕士;胡雄鹰,男,武汉工程大学经济管理系,讲师,管理学硕士。
一、“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理论”与汇率政策的关系西方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在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的前提假设下,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国内利率将低于世界利率,从而引起资本大量外流,国际收支出现巨额赤字,本币面临贬值压力。
为了维护固定汇率,中央银行卖出外汇买进本国货币,外汇市场的干预将减少本币供给,抵消货币调控当局扩张货币供应的努力。
若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会由于利率上升导致资本流入,汇率存在升值压力,中央银行买入外汇,增加货币量,同样使货币政策无效。
可见,在固定汇率制下,若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则一国的中央银行就无法独立运用货币政策。
当然现实经济生活中,这种极端情况一般并不存在。
如果资本流动不充分,中央银行就有机会来改变货币供应量,运用反向货币政策维持汇率稳定。
这一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目标选择的理论后来由克鲁格曼发展成为著名的“三元悖论”,也称为“永恒的三角形”或“蒙代尔三角”,它指的是一国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只可能达到两个,不可能三个目标同时实现。
我国自1994年以来实行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事实上是固定汇率,汇率政策严重缺乏弹性。
2005年7月的汇率制度改革已经迈出了正确且富有成效的一步。
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起伏中逐步走高。
2006年前三个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最低中间价为8.0705元人民币/美元,最高中间价为7.8998元人民币/美元。
在新的外汇体制下,人民币对美元的汇价已经上扬2.6%。
但西方一些国家却似乎看不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变革给国际社会带来的好处,把自己国内经济的不景气、全球贸易失衡归咎于人民币汇率太低,他们试图要求人民币立即实施完全自由浮动汇率制,以达到促使人民币升值的目的。
本文将依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进行分析。
一、蒙代尔-弗莱明模型20世纪六十年代,罗伯特·蒙代尔和马库斯·弗莱明以IS-LM模型为基础对开放经济进行分析,提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该模型指出,在没有资本流动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下在影响与改变一国的收入方面是有效的,在浮动汇率下则更为有效;在资本有限流动的情况下,整个调整结构与政策效应与没有资本流动时基本一样;而在资本完全可流动情况下,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时在影响与改变一国的收入方面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但在浮动汇率下,则是有效的。
由此得出了“蒙代尔三角”理论,也就是著名的“三一定律”。
1999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根据上述原理提出了所谓的“三元悖论”,指出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不能既采取固定汇率制(以使经济活动不至于面对太多的不确定性),又开放资本市场(以吸引国际资本),同时还能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以应付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等国内经济问题)。
任何国家不能同时实现以上三个目标,它们最多可以达到两个目标,即实行固定汇率制,并完全开放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将趋于无效;或在固定汇率制下追求货币政策的独立有效,对资本严格管制;或追求货币政策的独立有效并允许资本自由流动,实行浮动汇率制。
二、以“M-F”模型分析我国汇率制度(一)我国汇率制度与资本流动特征1、人民币汇率制度实际为固定汇率制。
三元悖论蒙代尔三角
三元悖论【概述】三元悖论,也称三难选择,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所提出的,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
根据蒙代尔的三元悖论,一国的经济目标有三种::①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②汇率的稳定性;③资本的完全流动性。
这三者,一国只能三选其二,而不可能三者兼得。
例如,在1944年至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得到实现,但“资本流动”受到严格限制。
而1973年以后,“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得以实现,但“汇率稳定”不复存在。
“永恒的三角形”的妙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一目了然地划分国际经济体系各形态的方法。
【三者之间的选择关系】根据三元悖论,在资本流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汇率制度三者之间只能进行以下三种选择:(1)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必须牺牲汇率的稳定性,实行浮动汇率制。
这是由于在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频繁出入的国内外资金带来了国际收支状况的不稳定,如果本国的货币当局部进行干预,亦即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那么本币汇率必然会随着资金供求的变化而频繁的波动。
利用汇率调节将汇率调整到真实反映经济现实的水平,可以改善进出口收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
虽然汇率调节本身具有缺陷,但实行汇率浮动确实较好的解决了“三难选择”。
但对于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来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信心危机的存在会大大削弱汇率调节的作用,甚至起到恶化危机的作用。
当汇率调节不能奏效时,为了稳定局势,政府的最后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
(2)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必须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
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在汇率贬值无效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实际上是政府以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来维护汇率的稳定性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而在资本完全 可流动情 场 , 币政策将趋 于无效: 货 或在 固定 汇率 似乎看 不到人 民 币汇率形成机 制 的变 革 流动时基本一样 ; 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时在影响与改 制下追求货币政策的独立有效, 对资本严 给 国际社会带来的好 处, 自己国 内经济 况下, 把
但 格管制; 或追求货 币政策 的独立有效并允 的不景气、 全球 贸易失衡 归咎于人 民币汇 变一 国的收入 方面是完全无 能为力的 , 则是有效 的。由此得出了 许 资本 自由流动 , 实行浮动汇率制。 率太低 , 他们试 图要求人 民币立即实施完 在浮动汇率下, “ 蒙代 尔三 角 ” 理论, 也就 是著名的“ 一 三 二、 _ F 模型分析我国汇率制度 以“ - ” 全 自由浮动汇率制 , 以达 到促使人 民币升 。 值的 目的。 本文将依据蒙代尔一弗莱明模 定律 ” 19 美 国经 济学家保 罗 ・ 鲁格 99年 克 型对人 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进行分析 。
提 蒙代尔 ~弗莱 明 太多 的不确定性) 又开放资本市场 ( , 以吸 改革以来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起伏中逐 放经济进行分析 , 出“ 。 在没有资本流动的情 引国际资本) ,同时还 能实施独立 的货 币 步走高 。20 0 6年前三个季度 , 人民币兑美 模型” 该模 型指 出, 以应付经济衰退和通 货膨胀等 国内 货 元 最低 中 间价 为 8 0 0 . 7 5元 人 民 币 /美 况下, 币政策在固定汇率下在影响与改 政策 ( 在浮动汇率 经济 问题) 。任何国家不能同时实现 以上 元,最高中间价 为 7 8 9 . 98元人 民币 /美 变一国的收入方面 是有效的, 元 。在新的外汇 体制下 , 人民 币对美元 的 下则更 为有 效;在资本有限流动 的情况 三个 目标 ,它们最多可 以达到两个 目标 , 整个调整结构与政策效应与没有资本 即实行 固定汇 率制 ,并完全 开放资 本市 汇价 已经上扬 2 6 。但西方一些 国家却 下 , .%
蒙代尔的三元悖论
蒙代尔的三元悖论三元悖论,也称三难选择,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所提出的,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
根据蒙代尔的三元悖论,一国的经济目标有三种::①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②汇率的稳定性;③资本的完全流动性。
这三者,一国只能三选其二,而不可能三者兼得。
例如,在1944年至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得到实现,但“资本流动”受到严格限制。
而1973年以后,“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得以实现,但“汇率稳定”不复存在。
“永恒的三角形”的妙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一目了然地划分国际经济体系各形态的方法。
【三者之间的选择关系】根据三元悖论,在资本流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汇率制度三者之间只能进行以下三种选择:(1)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必须牺牲汇率的稳定性,实行浮动汇率制。
这是由于在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频繁出入的国内外资金带来了国际收支状况的不稳定,如果本国的货币当局部进行干预,亦即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那么本币汇率必然会随着资金供求的变化而频繁的波动。
利用汇率调节将汇率调整到真实反映经济现实的水平,可以改善进出口收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
虽然汇率调节本身具有缺陷,但实行汇率浮动确实较好的解决了“三难选择”。
但对于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来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信心危机的存在会大大削弱汇率调节的作用,甚至起到恶化危机的作用。
当汇率调节不能奏效时,为了稳定局势,政府的最后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
(2)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必须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
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在汇率贬值无效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实际上是政府以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来维护汇率的稳定性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蒙代尔的三元悖论
蒙代尔的三元悖论三元悖论,也称三难选择,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所提出的,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
根据蒙代尔的三元悖论,一国的经济目标有三种::①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②汇率的稳定性;③资本的完全流动性。
这三者,一国只能三选其二,而不可能三者兼得。
例如,在1944年至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得到实现,但“资本流动”受到严格限制。
而1973年以后,“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得以实现,但“汇率稳定”不复存在。
“永恒的三角形”的妙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一目了然地划分国际经济体系各形态的方法。
【三者之间的选择关系】根据三元悖论,在资本流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汇率制度三者之间只能进行以下三种选择:(1)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必须牺牲汇率的稳定性,实行浮动汇率制。
这是由于在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频繁出入的国内外资金带来了国际收支状况的不稳定,如果本国的货币当局部进行干预,亦即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那么本币汇率必然会随着资金供求的变化而频繁的波动。
利用汇率调节将汇率调整到真实反映经济现实的水平,可以改善进出口收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
虽然汇率调节本身具有缺陷,但实行汇率浮动确实较好的解决了“三难选择”。
但对于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来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信心危机的存在会大大削弱汇率调节的作用,甚至起到恶化危机的作用。
当汇率调节不能奏效时,为了稳定局势,政府的最后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
(2)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必须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
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在汇率贬值无效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实际上是政府以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来维护汇率的稳定性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蒙代尔不可调和的铁三角 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
蒙代尔不可能三角(Impossible triangle)。
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流动自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
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只能拥有其中两项,而不能同时拥有三项。
如果一个国家允许资本流动,又要维持汇率相对稳定,就很难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其他回答:在现代金融理论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定理,即蒙代尔不可能三角(Impossible triangle)。
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流动自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
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只能拥有其中两项,而不能同时拥有三项。
如果一个国家想允许资本流动,又要求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那么就难以保持汇率稳定。
如果要求汇率稳定和资本流动,就必须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
在这三个目标之间究竟哪一个更为重要?如果放弃资本流动,将退回到闭关锁国的封闭经济体系,不利于经济增长。
如果放弃汇率稳定性,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两害相较取其轻”,只有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比较可行。
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也就是向单一的区域货币或世界货币过渡。
于是,人们在贸易全球化的同时开始越来越多地考虑金融全球化,如果货币统一了,就不存在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和资本管制的各种弊病了。
斯蒂格里茨曾经作过一个比喻:“小型开放经济就如同在狂风大浪中的小船一样,不论驾驶船的技术怎么样,虽然我们不知道船在什么时候被倾覆,但是,毫无疑问,船最终会被大浪打翻。
”在货币市场上可以非常明显地观察到经济规模对稳定性的重要影响。
经济规模越大,投机炒作的风险就越小。
统一货币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渡部分货币主权,换取金融体制的稳定,能够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
某个经济地区实现了单一货币,还可以提高货币体系的透明性。
由于统一货币区内各国都放弃了独立的货币政策,不存在某个国家突然增发货币的可能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民众对货币政策的信任度。
统一货币能够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节约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促进商品、资本、人员的流动,使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化。
蒙代尔不可能三角
蒙代尔不可能三角一、概念不可能三角,指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流动自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
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只能拥有其中两项,而不能同时拥有三项。
如果一个国家想允许资本流动,又要求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那么就难以保持汇率稳定。
如果要求汇率稳定和资本流动,就必须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
1997年,泰国、印尼、韩国等相继发生金融危机。
这些原先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在金融危机中被迫放弃了固定汇率。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克鲁格曼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实证分析,提出了"不可能三角"(Impossible triangle/Impossible trinity theory)。
二、三种组合根据"不可能三角",一国在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稳定之间只能选择以下三种政策组合。
第一,保持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独立性,必须牺牲汇率稳定,实行浮动汇率制。
比如,巴西、加拿大大体如此,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频繁进出的国内外资金将会导致国际收支状况的不稳定。
第二,保持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必须限制资本的自由流动,实行资本管制。
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那些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来说,相对稳定的汇率有助于保持对外经济稳定,货币政策独立性有助于调控国内宏观经济。
第三,保持资本自由流动和汇率稳定,必须放弃货币政策独立性。
比如,阿根廷或2000年前的许多欧洲国家,在资本自由流动时,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效果将被引发的资本流动的变化所抵消。
三、理论启示做为一个大国经济体,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对于实现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就业增加和国际收支平衡至关重要,这应当作为政策选择的首要目标。
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有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也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作用。
蒙代尔三角形
蒙代尔三角形
蒙代尔三角形是一种经济学模型,由加拿大经济学家蒙代尔于1950年提出。
它是描述一个国家外汇政策的三角形,包括三个主要变量:货币供应量、汇率和外汇储备量。
这三个变量构成了一个三角形,被称为蒙代尔三角形。
货币供应量是国家货币市场上有效的货币数量。
汇率是一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
外汇储备量是国家拥有的外汇储备资产的数量。
蒙代尔三角形的基本原理是,国家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汇率和外汇储备量来实现其经济目标。
例如,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经济增长,但这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和汇率下降。
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国家可能需要使用外汇储备来干预汇率。
但是,外汇储备也可能会被用尽,因此需要权衡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实现最佳结果。
蒙代尔三角形是国际货币政策制定的重要工具,它帮助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了解不同的货币政策措施在不同情况下的影响和限制。
- 1 -。
“不可能三角”理论及其扩展研究综述
“不可能三角”理论及其扩展研究综述汇率制度选择的研究是国际金融领域的传统课题,也一直是个争议不断的问题,“不可能三角”理论作为该问题的一个经典分析工具常被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对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回顾并整理了“不可能三角”理论的产生背景、发展、理论内涵等,并对若干主要的扩展理论进行了综述和总结。
标签: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不可能三角;三元悖论;扩展三角理论;四面体假说在汇率制度选择方面,“不可能三角”理论长期以来一直被公认为是经典的理论分析,国际上关于汇率制度选择的研究常以此为依据。
在我国,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一直以来也是以此理论作为主要参考。
为了克服传统的不可能三角对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的分析局限,许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同时考虑它影响因素来分析并进行了一定的扩展。
1 “不可能三角”理论的发展历程1.1 米德冲突(Meada Conflict)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弗里德曼在《浮动汇率论》中指出固定汇率制的弊端,认为只有实行浮动汇率制才能有效调节国际收支平衡。
随后,米德于1951年在《国际收支》一文中指出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只能主要运用政策来调节社会总需求,进一步影响内外均衡,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无法兼顾内外均衡,难以维持固定汇率制度。
米德所分析的冲突通常是指以下两种:固定汇率下失业率上升同时经常账户逆差、通货膨胀与经常账户盈余并存。
由于汇率工具无法使用,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达到内外部同时均衡,政策制定将陷入左右为难。
因此他认为,固定汇率制要求对资本进行管制,控制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动。
1.2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20世纪60年代,关于汇率制度选择的争论集中于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之间。
以弗里德曼为首的经济学家提出浮动汇率有利于吸收外部冲击,而以蒙代尔、金德尔伯格等人则认为固定汇率制促进各国联成稳定的经济体系,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协调发展。
应用文-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思考
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思考'同时,在中国国内,资本账户的开放问题也一直是理论界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
国内有很多学者认为,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会影响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效率。
根据“蒙代尔三角”,在允许外资流入的情况下,固定汇率制度与灵活的货币政策是无法同时兼得的。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面前,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可能意味着中国政府驾御全球经济的手段和能力受到限制。
结合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实行市场化的浮动汇率制度就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国政府理应做出的合理选择。
事实真的如此吗?任何事物的都有一个过程,汇率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乃至资本账户的开放,自然也不例外。
从相对固定的盯住汇率制度到市场化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中间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过去10多年中,世界范围内此起彼伏的金融或货币危机,通常都是与过快的汇率制度改革在一起的。
东亚、南美、俄罗斯,都曾遭遇这样的问题。
这为我们提供了直观的。
所以,渐进的改革和开放可能是一个更合理的选择。
这是一个很直观的判断。
但是,对于汇率制度改革这样的重大理论性和政策性问题,仅有一些初步的、直观的判断,是远远不够的。
直观的经验和感觉无法支撑理论观点和政策选择。
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我们既要从理论上探讨当前中国汇率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分析其合理的发展方向;又要结合中国经济当前的发展状况,分析不同汇率制度的可行性及其未来的走向。
汇率制度的改革牵涉方方面面的因素,原因在于汇率形成和调整过程的复杂性。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各国不再规定本国货币的含金量,国际货币领域进入一个“无本位”、“无秩序”的时代。
自此,货币在国际上就变成一种纯粹的信用货币,其价值没有任何明确的实物商品作为支撑。
无论是购买力还是国家经济实力,都不能为评判各国货币的相对价值提供一个稳定的、可量化的标准。
离开这一基础,可能出现的是两种情况: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受制于国家特定的经济、战略,是依靠政府力量来设定和维持的;在市场化的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日益被供求力量的对比所主导。
蒙代尔三角:一个假设还是真实的威胁
蒙代尔三角:一个假设还是真实的威胁
陆磊
【期刊名称】《南方金融》
【年(卷),期】2004(000)006
【摘要】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经济学理论是对现实的高度抽象,由此导致经济学家偏好的所谓金科玉律,在纷繁复杂的现实面前往往被证明不那么正确。
在现实情况与经典理论假定存在一定偏差的情况下,以有偏的理论指导政策的危险性是不言而喻的。
当前出现的“加息困境”就来源于一个并未经过严格中国现实数据实证检验的理论假设——蒙代尔三角。
【总页数】1页(P4)
【作者】陆磊
【作者单位】《南方金融》特约观察员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
【相关文献】
1.“蒙代尔三角”对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启示 [J], 王楠;蔡晓辉
2.威胁荒诞真实——论品特"威胁性喜剧"的审美特征 [J], 袁文平
3.评估假设中的特别假设和非真实性假设 [J], 许贸荃
4."蒙代尔三角关系"不完全成立的实证描述——以日本证券资本国际流动的影响为例 [J], 徐强
5.蒙代尔:中国并未面临通胀威胁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代尔三角”对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启示摘要:“蒙代尔三角”表明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汇率的稳定和资本的自由流动的目标,三者只能取其二。
从“蒙代尔三角”的视角,通过对我国外汇相关制度和经济政策的分析,得出我国应在未来选择货币政策的独立与资本自由流动的目标组合;我国可由汇率目标区制度逐步过渡到完全汇率浮动制度。
关键词:蒙代尔三角;三元悖论;人民币;汇率一、“蒙代尔三角”理论的发展“蒙代尔三角”的含义是:一国货币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自由流动性三者最多只能同时选其二,而不可同时全部满足。
这一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所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
该论断亦称为三元悖论。
这一“三元悖论原则”,提醒了各国政府以宏观调控方式干预经济时,应根据国情径行取舍,选择适当的目标政策。
其理论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
20世纪60年代,蒙代尔和弗莱明在对开放经济中的稳定政策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该模型可解释为:宏观稳定政策的效应将随国际资本流动的程度发生相应的变化。
即无资本流动时,固定或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均有效;而在资本完全流动时,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失效,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则有效。
基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明确提出“三元悖论”的原则,并在其《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一书中进行了详细论述,从而使该原则得到广泛认同。
由此可见,“蒙代尔三角”揭示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只能从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选择两个同时实现,而必须放弃第三个目标。
“蒙代尔三角”的三个顶点代表了三种目标组合的制度安排,即资本管制、汇率完全浮动以及货币局制度或货币联盟三种制度。
二、我国的“三元”存在情况1.货币政策存在情况从2006年开始,央行已用“微调”政策明确表示出了对于银行体系不断增长的流动性的回应。
自2007年8月15日起,央行进行了第六次对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
从2007年9月15日开始,为减少盲目投资,央行提出了一系列的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通过鼓励储蓄的方式缓解了持续通货膨胀导致实际储蓄率为负值的尴尬境地,同时央行在本年度里实施了第五次银行存款基准率的措施。
随后,为吸纳中小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央行启动了特别存款政策。
此举主要针对城市商行和农村信用社等一些非公开市场的一级交易商,以增强银行体系的流动性。
该措施将会使在定向央票的发行过程中未被覆盖到的机构被纳入到央行收缩流动性的范围内。
此外,出于对我国外汇储备今后将会持续快速增长的考虑,本着提高收益的目的,央行发行了特别国债用以购买外汇。
在GDP和投资均以较快速度增长的同时,贸易顺差不断拉大,通货膨胀和价格均保持不断上扬的趋势,回收流动性和降低通货膨胀则成了重点问题。
上述一系列由央行所采取的货币紧缩政策便构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现状。
2.资本市场开放情况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开放的状态还是相对封闭的,但开放度已经在逐渐加快。
说相对封闭,是因为外来资本的流入相对容易,而国内资本的流出则较为困难。
国内外资本交流的开放程度还不够大;说开放度逐步加快是因为,自1996年中国就已经开始逐步放松了对资本项目的管制。
这得益于我国在该年度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款,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的可兑换。
所以,无论是要实现对加入WTO 的承诺还是要缓解国内外经济失衡的压力,(国内,大量囤积的资本导致流动性过盛;国外,贸易逆差是人民币被要求升值)我国的资本市场开放度都是在逐步加快的。
3.汇率政策状况汇率,这一贸易的镜像反应,理所当然地会随着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顺差与逆差进行上下浮动来达到平衡。
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便顺应逐步市场化的汇率制度要求而诞生。
人民币汇率的浮动汇率是从2005年开始的。
2005年7月21日后,人民币汇率一改以往单一的以美元作为参考系的标准,将市场供求作为参考的基础,同时将货币政策作为参考的条件进行调节,从而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最典型的汇率浮动体现在2007年。
至2007年10月24日,以8.11的汇率计算,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当日以7.5010元的中间价创下了历史新高,人民币升值幅度已超出了9.3%。
在我国的“三元”存在情况中,货币政策自2006年起进行着一系列的微调,但从整体看,在不断完善的同时始终保持着独立性。
我国的资本市场在相对封闭的现状下,随着国内外经济发展的需要正逐步加大开发的程度。
我国的汇率政策状况同样随着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的开放情况的变换也在改变着对汇率制度的选择。
自2005年开始选择有管理的汇率浮动制度。
由此可见,“蒙代尔三角”理论在我国不断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三、“蒙代尔三角”在我国的具体体现根据“蒙代尔三角”与我国的社会经济现状,目前,我国选择的是货币政策的独立,汇率的稳定与实行资本管制的经济政策组合。
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建设以及抵御金融危机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民币汇率始终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即使在多次大大小小的调整后,也从未达到完全浮动的状态。
我国未采取货币局制度或参与货币联盟与我国国情有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
自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银行法的颁布,以法律的形式保证了我国的货币主权和货币政策的独立。
1996年,我国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自由兑换,同时对资本账户实行管制。
对资本项目的管制曾使我国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的考验,然而在中国经济不断融入世界体系的大背景下,逐步放开对资本的管制是必要的。
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由于宏观经济运行出现内外失衡的矛盾,我国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分别在1994年至1996年,1998年,1998年后出现了三次明显的冲突。
1994年至1996年,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较快,于此同时,国内的通货膨胀较为严重,则冲突产生。
1998年,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速度呈下降趋势,而同时国内的物价水平也在不断下降,由此产生冲突。
1998年以来,我国汇率日趋稳定,而稳定的汇率又与本外币利差的倒挂发生了冲突。
近些年出现的抑制通货膨胀与人民币升值所面临的压力亦是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产生冲突的又一个表现。
几次的冲突,正是“三元悖论”在我国的具体体现。
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在汇率制度选择上存在一定问题,存在改革的必要。
“蒙代尔三角”的相关理论则为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提供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启示。
四、从“三元悖论”中选择人民币汇率制度“蒙代尔三角”中三个不能同时实现的目标的重要性并不相等。
我国应根据本国国情,选择符合我国整体利益的恰当的目标组合。
首先,从汇率的稳定这一目标来看。
保持汇率的稳定几乎是任何一个国家衡量经济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但汇率在一定幅度内存在波动与汇率的稳定是不矛盾的,是被允许的。
汇率波动幅度的大小又是对一国汇率制度选择情况的一个反映。
由此,就我国而言,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与人民币汇率在一定幅度内存在波动并不互相矛盾。
而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敏感性也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而逐步降低。
其次,从资本的自由流动这一边来看。
资本往来的日益频繁,已随着经济全球化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
而我国对资本管制的逐步开放也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健全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据有关学者的相关研究,大量国际游资的暗涌不可能因我国实行资本管制而被阻止。
由此可见,从长期而理性的角度来看,资本管制对我国来说则不是最佳的选择。
故而不论是从主观上,谋求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还是从客观上,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都将促使资本的自由流动成为我国必要的选择。
最后,从货币政策的独立一方来看。
货币政策的独立应该说,是我国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坚持的目标。
与内,尚属经济大国的客观事实决定了我国不能实行货币局制度;与外,亚洲货币联盟的形成与否亦不可知。
同时,维护国家的货币主权,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亦早已被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所决定。
由此,货币政策的独立这一目标应成为我国实行“蒙代尔三角”目标组合选择中的必然之选。
可见,我国有必要调整在“蒙代尔三角”目标组合上的选择。
即从目前选择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汇率的稳定的组合,逐步调整为货币政策的独立、资本的自由流动的组合。
但从目前来看,在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够发达,金融市场还不够成熟的情况下,选择货币政策的独立、汇率的稳定这一目标组合则更具有现实和可操作性。
而更优的制度的确立则是一个不断与实际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动态的过程。
而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可将实行汇率目标区作为一种过渡的制度安排。
这不仅有利于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空间,而且保证了人民币中期汇率的稳定。
因而,目前,还需要为以后的改革奠定基础,做好相关的配套工作。
五、结语“蒙代尔三角”理论表明了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的目标只能三者取其二。
就我国当前相关选择来说,基本符合当前经济实际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矛盾与冲突,人民币汇率制度仍然存在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的国情以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决定了我国今后应在中长期内选择货币政策独立与资本自由流动的目标组合,逐步放弃资本管制。
在实行完全汇率浮动制度之前,我国可由先实行汇率目标区制度逐步过渡。
为此,在改革进程中应作出相应安排。
参考文献:[1]保罗·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刘思跃,肖卫国.国际金融[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3]丁剑平.人民币汇率与制度问题的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4]穆怀朋,蔡浩仪.利率和货币政策协调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5]谢平,张晓朴.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三次冲突.1994- 2000年中国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