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的科学分型

合集下载

脑瘫常用的评定量表

脑瘫常用的评定量表

脑瘫常用的评定量表
脑瘫是一种影响儿童运动与姿势控制能力的发育障碍性疾病。

评定脑瘫患者的病情及功能障碍程度对于临床治疗和康复计划的制定非常重要。

以下是脑瘫常用的评定量表:
1. 格罗斯莫托函数分类系统(GMFCS):该量表用于评估脑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根据患者的运动能力将其分为5个等级,从功能最好的Level I到功能最差的Level V。

2. 曼努埃尔技能分类系统(MACS):该量表用于评估脑瘫患者的手部功能,根据患者的手部能力将其分为5个等级,从功能最好的Level I到功能最差的Level V。

3. 爱德尔贝格瘫痪评定量表(Edinburgh Classification of Postural Control in Cerebral Palsy):该量表用于评估脑瘫患者的姿势控制能力,根据患者的姿势稳定性、平衡和协调能力将其分为不同等级。

4. 协调和运动功能障碍评定量表(Movement 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该量表用于评估儿童的运动和协调能力,包括手眼协调、平衡和精细动作等方面。

5. 北京脑瘫评定量表(Beijing Cerebral Palsy Assessment):该量表是中国的一种脑瘫评定工具,包括肌张力、运动功能、感知觉和认知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评估。

这些评定量表能够帮助医生和康复师全面评估脑瘫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并根据评定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通过定期评估,可以监测病情进展和康复效果,提供有效的治疗和支持。

小儿脑性瘫痪

小儿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治疗历史
年代
治疗法
处理
1843-1920 1920-1960
Little 诊断医学
矫形手术 收容到养育院
1960-1990 康复
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
1990-
全方位正常化 无障碍
终生康复和疗育
目标
改善功能 自己生活不治疗
收容、隔离 机能恢复 回归社会 母子入院 自立 残疾作为个性
概念
• Denhoff(1964):是脑功能障碍综合症,除用动障碍 外还应包括精神发育迟滞、癫痫、认知障碍及行为异 常等。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 SPR)
γ环路
• 肌张力增高和痉挛是牵张反射过强的表现,其感受器是肌梭的传入 神经,有两类:一类为快传神经Ia大直径(10~20 μm)纤维,其进入脊 髓后直接与支配该肌的前角α运动神经元发生兴奋性突触联系,当 骨骼肌被牵张时,肌梭的Ia类传入纤维兴奋,触发α运动神经元而产 生牵张反射;另一类为II类小直径(4~12μm)的慢传纤维。Ia类和II 类传入纤维对被动牵拉特别敏感,其传入冲动进入脊髓后除产生牵 张反射外,还通过侧支和中间神经元接替上传到小脑和大脑皮层感 觉区。支配梭外肌纤维的传出神经来源于脊髓前角的α运动神经元; 支配肌梭的运动纤维较细,分布于肌梭的两端,它来源于脊髓前角的 一种小型γ运动神经元。γ神经元的兴奋可调节梭内肌纤维的长度, 使梭内感受器处于敏感状态,能使肌梭连续放电,反射性加强肌收缩。 这种由γ运动神经元引起的活动通过肌梭传入联系,引起支配同一 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的兴奋和肌肉收缩的反射过程称为γ环路。
出生时脑细胞数已固定:140亿-功能的基础,不再生。
生后轴数突及髓鞘发育迅速:联络-功能完善,增重快。
2、在异常道路上走的不远,容易拉回到正常或接近正常发 育轨道。特别是避免姿势的固定、挛缩及畸形的发生。

小儿脑瘫痉挛型偏瘫(PPT课件)

小儿脑瘫痉挛型偏瘫(PPT课件)
b) 进食训练:健侧手把握食具,把勺子固定在患侧手, 治疗师辅助进行。
c) 如厕训练:健侧上肢帮助患侧上肢固定于便盆旁扶手, 健侧手完成如厕动作。
CIMT强制诱导运动
在取得患儿家长的同意配合后, 采用健侧上肢佩戴连手棉袖套或石膏 固定,以限制健侧上肢正常活动,清 醒时的固定时间不少于90%,持续12 周。制定个体化OT训练方案,强制性 诱导使用患侧,每天6小时,每周4次, 强化训练至少持续4周。治疗计划以 患儿目前尚未达到,但通过训练能够 努力达到为宜。
偏瘫的运动特点
翻身姿势 坐位与爬行姿势
立位姿势
步行姿势
翻身姿势
患儿喜从患侧向健侧翻转,首 先头部从患侧转向健侧,然后用 健侧上肢支撑,使身体从仰卧位 翻向侧卧、俯卧位。但患侧肩关 节后伸,常常造成翻身困难。
坐位与爬行姿势
患儿多利用健侧上肢支撑身体起, 完成坐位姿势后患侧上肢向后拖,而 由于过多利用健肢代偿,患肢运动几 率少,患肢常伴废用性萎缩和肌张力 增强。患儿较难建立四点跪爬能力, 通常的移动方式为——坐爬。
痉挛肌的松解及提高关节活动度
痉挛肌的松 解及提高关 节活动度
推拿按摩 中频电刺激 蜡疗
温水浴 矫形支具
针灸
运动康复训练
a) 降低肌张力训练:上田正法、手法牵张; b) 上肢的分离运动:首先通过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引
出患侧上肢的联合运动,然后通过交叉摸耳、手爬肋木 等单关节分离训练逐步提高肩、肘、腕的运动功能; c) 上肢的负重训练:如横坐位手支撑训练、俯卧位撑手训 练等; d) 下肢的负重训练:如直跪重心转移训练、单膝跪位训练、 单腿蹲起训练等; e) 躯干的力量训练:如侧方弯腰拾物、单腿桥式训练等; f) 平衡及协调能力训练:如坐位巴氏球训练、坐或站位平 衡板训练、走平衡木训练。

典型小儿脑瘫的姿势

典型小儿脑瘫的姿势

影响小儿脑瘫姿势发育的因素
1 胎儿期和出生前受损 2 早产和疾病
胎儿期和出生前损伤,如 缺氧和窒息,可导致脑瘫。
早产和疾病也有可能导致 小儿脑瘫姿势异常。
3 个体差异
不同孩子的神经系统、身 体构造和环境条件也可能 导致姿势差别。
小儿脑瘫姿势异常对孩子的影响
影响骨骼发育
因姿势异常造成骨骼畸形的情况比较普遍,甚至畸形可能加重影响到孩子的自理能力。
瘫治疗领域。
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肌肉松弛剂和 抽搐药等,可以缓解肌肉僵硬等症状。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小儿脑瘫患者,手术可能是 控制病情和牵制畸形的有效手段。
小儿脑瘫姿势矫正注意事项
及早治疗
越早治疗越好,最好在小儿1-2 岁时进行。
科学训练
矫正训练一定要经过专业机构 的科学指导。
注意安全
矫正过程中需要注意孩子的安 全,防止受伤。
症状介绍
小儿脑瘫是一组由脑损伤引起的运动和姿势障碍 的表现。症状表现主要分为四类:肌张力障碍、 运动障碍、协调障碍和姿势障碍。
治疗方案
早期康复干预是治疗小儿脑瘫的关键。目前包括 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认知和行为治疗等方法。
小儿脑瘫的分类
痉挛型小儿脑瘫
非痉挛型小儿脑瘫
肌张力异常表现为肌肉持续紧张, 常伴随肢体僵硬。
影响心理发育
孩子的外表异常往往会引起他人的注意,甚至嘲笑和欺负,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
影响社交
姿势异常影响到孩子的行动能力,会让孩子在社交场合显得不自信和沮丧。
小儿脑瘫姿势治疗方法
1
物理治疗
2
物理治疗是改善小儿脑瘫姿势异常的主
要方式,包括物理疗法、康复训练等方

小儿脑性瘫痪

小儿脑性瘫痪

返回
二、脑瘫的临床表现
6.震颤型 锥体外系相关的静止性震颤。
返回
二、脑瘫的临床表现
7.混合型 同时兼有上述两型以上的特点。两种或两 种以上症状同时存在时,可能以一种类型 表现为主,也可以大致相同。
返回
二、脑瘫的临床表现
• 脑瘫的主要特征是: ①四肢和躯干的非对称;②某种固定的运 动模式;③抗重力运动困难;④分离运动 困难;⑤发育不均衡;⑥肌张力不平衡; ⑦原始反射残存;⑧存在异常的感觉运动; ⑨联合反应和代偿运动。
一、评定的目的
明确患儿的发育水平、障碍的程度、 异常姿势与反射的状态、异常肌紧张的 范围与分布、正常的自律反应出现与否、 有否变形与挛缩等,为设计合理的康复 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返回
二、评定的原则
强调整体评定的重要性,重视脑瘫 患儿异常发育特点即脑的未成熟性和异 常性,注意原发损伤和继发障碍。以正 常儿童整体发育对照,进行身心全面的 评定。
一、脑瘫的分类
返回
二、脑瘫的临床表现
1.痉挛型 此型在脑瘫患儿中最常见,占 50%~60%。是大脑皮层损害的结果,呈锥 体束受损的体征。病因多为脑缺氧、缺血、 出血、脑损伤等。临床表现为运动发育较 同龄儿明显落后、异常姿势、肌张力增高、 紧张甚至痉挛、僵硬、强直。下肢检查时 可见折刀征、膝腱反射亢进。
返回
返回
三、评定的内容
(2)生理反射 矫正反射
平衡反应 保护性伸展反射 生理反射
背屈反应
牵张反射
返回
三、评定的内容
(3)病理反射 锥体系受到损害时可以存在Babinski征 及Babinski等位征。但此类反射在婴幼儿是 可以正常存在的,在两岁以后依然存在有 病理意义,说明存在脑损伤。

GMFCS分级

GMFCS分级

GMFCS分级从障碍轻重、治疗等不同角度对脑性瘫痪进行分度有助于综合判断及其预后,并指导制订康复目标。

1.障碍程度按障碍程度的分度,是美国脑性瘫痪学会( AACP)的一种分类方法,他们根据患儿障碍的程度分以下四个等级:①第一等级:几乎没有行动限制的脑性瘫痪患儿。

②第二等级:具有中等程度限制的脑性瘫痪患儿。

③第三等级:具有重等程度限制的脑性瘫痪患儿。

④第四等级:有用性的运动及动作几乎完全不可能完成。

2.治疗角度从治疗角度又分为以下几级:①不需要特殊治疗的脑性瘫痪患儿。

②只需要利用支具或少量的必要性治疗(如机能训练)的脑性瘫痪患儿。

③需要利用必要的器具和支具,同时需要脑性瘫痪治疗专业小组进行必要的治疗。

④存在着高度的运动障碍和机能障碍,需要长期的在具备综合医疗教育设施的儿童康复机构收容治疗。

粗大运动功能分级脑性瘫痪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 motor func 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 GMFCS)是Palisan。

1997年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随年龄变化规律设计提出的分级系统,将脑性瘫痪患儿分为4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又根据患儿运动功能的表现分为5个级别,I级最低,V级最高。

5个级别最高能力描述见如下:脑瘫儿童GMFCS能力描述脑性瘫痪各年龄组详细分级标准小于2岁的脑性瘫痪患儿I级:孩子可以坐位转换,还能坐在地板上用双手玩东西。

孩子能用手和膝盖爬行,能拉着物体站起来并且扶着家具走几步。

18个月到2岁的孩子可以不用任何辅助设施独立行走。

Ⅱ级:孩子可以坐在地板上但是需要用手支撑来维持身体的平衡。

孩子能贴着地面匍匐爬行或者用双手和膝盖爬行。

他们有可能拉着物体站起来并且扶着家具走几步。

Ⅲ级:孩子需要在下背部有支撑的情况下维持坐姿,还能够翻身及用腹部贴着地面爬行。

Ⅳ级:孩子可以控制头部,但坐在地板上的时候躯干需要支撑。

他们可以从俯卧翻成仰卧,也可能从仰卧翻成俯卧。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简介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简介

脑瘫的临床表现 不随意运动型
• 损伤部位以锥体外系为主,主要表现如下: • 难以用意志控制的全身性不自主运动,颜面肌肉、发音和 构音器官受累,伴有流涎、咀嚼吞咽困难、语言障碍等。 • 当进行有意识、有目的运动时,表现为不自主、不协调和 无效的运动增多,与意图相反的不随意运动扩延至全身, 安静时不随意运动消失。头部控制差、与躯干分离动作困 难,难以实现以体轴为中心的正中位姿势运动模式。 • 肌张力变化,主动肌、拮抗肌、固定肌、协同肌收缩顺序、 方向、力的大小不能协调,肌张力强度和性质不断发生变 化,出现主动运动或姿势变化时肌张力突然升高,安静时 变化不明显。婴儿期多见肌张力低下,年长儿多见肌阵挛、 肌强直等。由于多关节出现过度活动,使姿势难以保持, 因而平衡能力差。
病理生理改变

• • •
主要累及三大系:锥体系、锥体外系、和小脑。
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和先天畸形 脑发育不全常见于额叶、颞叶、脑室周围、胼胝体、脑白质等 先天畸形主要有神经管闭合不全而形成无脑畸形,脑膜膨出和脑膜脑膨出,中脑水管畸形等;脑 泡演化发育障碍导致全前脑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等;神经元移行及脑回形成障碍导致神经元 异常,平脑回或无脑回,巨脑回畸形,多小脑回畸形等;联合障碍或中线结构异常可有胼胝体缺如 或发育不全,透明隔缺损或发育不全。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是脑损伤的主要神经病理改变,是存活患儿出现神经发育和行为障碍的主要原因。其机制为未 成熟儿脑室旁白质供血动脉发育不完善,终动脉侧枝循环尚未建立,由缺血缺氧所致。现已证实早 产儿PVL与脑瘫发生有紧密联系,典型表现为痉挛型双瘫或四肢瘫,也与皮质脊髓束神经纤维受损 有关。视觉损伤可能与PVL有关,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视觉感知障碍、视觉发育延迟、视力异常、眼 球震颤、眼球追随运动缺陷等。可能因未成熟的视觉系统对不良事件较为敏感,PVL使视放射白质 纤维缺失、皮层输入/输出纤维受损,从而导致视交叉后视路内神经元间、皮质与皮层下中枢之间信 息传递障碍所致。 神经生化的改变 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结果认为,自由基和神经递质如谷氨酸盐可促进脑组织坏死。白介素和肿 瘤坏死因子可通过胎盘屏障和胎儿血-脑脊液屏障,进而损伤发育中的脑,引起脑室内出血和PVL。 低氧、缺血或低血糖引起的细胞ATP减少,可使细胞死亡,与以后出现的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有关。

脑瘫患儿早期的反射异常表现

脑瘫患儿早期的反射异常表现

脑瘫患儿早期的反射异常表现什么是脑瘫?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主要由于胎儿期或早期婴儿期的脑损伤引起的。

脑瘫会对患儿的姿势控制、平衡能力、动作协调、力量和姿势进行控制。

和其他医学正确性。

脑瘫分为几种类型,其中包括痉挛型、强直型、扭转型和混合型等。

脑瘫与早期反射早期婴儿通常会有一些正常的生理性反射,这些反射会在神经系统正常发育的过程中消失。

然而,脑瘫患儿的脑部异常发育会导致这些反射异常的延迟或持续存在。

以下是脑瘫患儿早期反射异常的一些常见表现:1. 阔步反射阔步反射是指婴儿抬起一只脚时,另一只脚会出现抬高的反射。

正常情况下,这个反射会在4-6个月时消失。

然而,脑瘫患儿可能会延迟或永久性地保留这个反射。

2. 格拉夫反射格拉夫反射是指婴儿手掌被刺激后,手指会自动握紧。

这个反射正常情况下会在3-4个月时消失,但脑瘫患儿可能会延迟或持续表现出这个反射。

3. 指引反射指引反射是指当婴儿的手心被轻轻刺激时,手指会放松并向外张开。

正常情况下,这个反射会在2-3个月时消失,但脑瘫患儿可能会延迟或持续显示这个反射。

4. 戳击反射戳击反射是指患儿的脚底或手掌被刺激时出现踢腿或抓握的反射动作。

这个反射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应消失,但脑瘫患儿可能会持续出现。

5. A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 (ATNR)ATNR是指当婴儿的头部转向一侧时,与转向相对的胳膊会伸直,同侧的胳膊会弯曲。

正常情况下,ATNR在4-6个月时会消失,但脑瘫患儿可能会持续出现这个反射。

6. Moro反射Moro反射是指当婴儿感到惊吓或失去支持时,会突然伸展四肢并随后将其收回。

这个反射在3-6个月时会消失,但脑瘫患儿可能保持这个反射更长时间。

7. 对称Tonic Neck Reflex (STNR)STNR是指当婴儿头部向前倾斜时,两臂弯曲,膝盖伸直;当婴儿头部向后仰时,两臂伸直,膝盖弯曲。

正常情况下,STNR会在6-8个月时消失,但脑瘫患儿可能会持续表现这个反射。

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的分型
C根据运动障碍性质分类 ONTENTS
1
痉挛型
2
不随意运动型
3
强直型
4
共济失调型
5
混合型
1.根据运动障碍性质分类
(1)痉挛型:为最常见的类型,越战发病率的60%~70%。主要 损伤部位在大脑皮层运动区的椎体系统
其主要特点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等导 致的姿势异常和运动障碍。
(6)混合型
指某两种类型或几种类型存在一个患儿身上。 以痉挛型和不随意运动型同时存在为多见
2.根据瘫痪部位分类 • (1)单瘫:此型少见,指一个肢体瘫痪
• (2)双瘫:约占10%~15%,四肢均受累,双下肢明显重于双上肢
• (3)截瘫:指双下肢瘫。其躯干和双上肢也存 在一定问题,多见于颈髓和脑干病变
(4)共济失调型:
约占5%,损伤部位在小脑。 主要表现平衡功能障碍,上下肢动作不协调,辩距不良, 步态不稳,多呈醉酒步态,容易跌倒。 头、头有轻度震颤,眼球震颤最常见 指鼻试验、对指试验、跟膝胫试验都难以完成。 言语缺少抑扬声调
(5)肌张力低下型
主要表现为肌张力低下,肌力降低,四肢呈软 瘫难以保证正常体位 患儿常取仰卧位,四肢外展、外旋,状似仰翻 的青蛙,此型多见于脑瘫早期。 幼儿期以后会发展其它型,如果迟缓状态持续, 患者难以自理,预后不良
• (4)偏瘫:约占20%~30%,指一侧上下肢瘫痪, 上肢较下肢重,均为痉挛型
• (5)三肢瘫:指三个肢体瘫痪或四个肢体不完全 瘫
• (6)四肢瘫:指四肢均受累,运动障碍不对称, 双上肢重于双下肢
1)重复偏瘫:一侧上下肢重于另一侧上下肢 2)双重瘫:双上肢障碍重于双下肢的瘫痪常见于不随意运动型

小 儿 脑 瘫

小 儿 脑 瘫
5、癫痫发作
至少有10%一40%以上的患儿在不同年龄阶段出现癫痫发作,以痉挛型四肢瘫、偏瘫单肢瘫和伴有智能低下者更为多见,手足徐动型、共济失调型患儿则很少见。
6、口面牙功能障碍
约有25%的脑瘫患儿伴有吸吮无力,吞咽咀嚼困难,口唇闭合不佳,经常流涎,有些患龋齿或牙齿发育不全,这些症状以手足徐动型患儿最为多见。
7、情绪、行为障碍
大多数脑瘫患儿有情绪或行为异常,此与脑功能受损有关。大量实验和临床资料表明,脑的边缘系统特别是海马回受损时,可引起患儿情绪异常。患儿常表现为好哭、任性、固执、孤僻、脾气古怪、情感脆弱,易于激动,有的有快活感、情绪不稳定等,手足徐动型患儿较为常见。此外,多数脑瘫患儿表现有活动过多,注意力分散,行为散乱等。偶见患儿用手猛击头部、下颌等自身伤害的"强迫"行为。
脑瘫手术的治疗时机及原则
(1)从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看,发现越早,脑和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越大、治疗效果越佳。研究表明:新生儿脑重在340-400g之间,出生后6个月达800g;小儿生后3岁以内是大脑发育最快和可塑性最好的时期,此期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达60%,如果此期能够早期发现和诊断脑瘫,并注重加强患儿在神经精神方面的积极训练,对于脑瘫儿日后神经精神功能的开发和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6岁前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达90%。特别是8岁以后的儿童,大脑发育已趋完好,与成人几无区别,如果脑瘫患儿到此时才开始正规的治疗和康复训练,那么疗效就差。
b.化学因素 许多药物和环境污染物对胎儿发育有致畸作用。这和药物的性质、毒性、剂量、给药方式、作用时间等有关,也和胚胎月龄有关。致畸药物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抗肿瘤药、抗凝血药、有机汞、酒精等。
(3)母体患慢性疾病:妊娠期的低氧血症、营养障碍,是直接或间接导致脑性瘫痪的原因。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心力衰竭、大出血、休克、重度贫血、胎盘异常、糖尿病、肺结核、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等。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评估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评估
1、孕母感染病毒,如风疹、流感、弓形体病、巨细胞 包涵体、梅毒。
2、理化因素:放射线、过量吸烟、酗酒、有机汞、CO。
3、孕母患病及用药:母重度贫血、糖尿病、妊毒症、 服用不适宜的药物(激素等)。
4、胚胎期脑发育异常、前置胎盘、胎盘老化、早剥、
羊水混浊。
㈡、围产期因素(33%)
1、早产儿:约有20~25%患儿出生体重<2500克,包括 早产、小样儿、多胎、胎龄愈小发病者愈多,出生体重在 1500克以下的极小未成熟儿及胎龄在32周以下者发生CP的 危险性最大。
出生前半年 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 出生后半年 体重(KG)=出生体重+6*0.7+(月
龄—6)*0.5 2岁以上 体重(KG)=年龄*2+8 其个体差异不应超过平均数+-10%,低于15%
小儿运动发育
头尾发育规律 近端到远端的规律 总体运动到分离运动的规律 由反射向随意运动发育的规律 由粗大运动向精细运动发育的规律 连续不断地发育规律
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人体肌肉和肌群一直存在着持续的肌张力活动。正常情况 下,肌张力的变化是有限度的,否则人体就丧失了运动的 可能性。脑瘫者肌张力机制受到损伤。患儿由于反应过激 或过迟而表现出肌张力过高或过低的状态。这便决定了对 患儿肌张力评估的重要性。 肌张力的异常又对关节活动度 发生影响。肌张力增高时,对关节活动产生较大的抵抗感。 肢体摆动幅度小,关节伸屈受限,反之,肌张力降低时, 活动关节无抵抗等,肢体摆动幅度大,关节屈伸过度,此 外,可通过以下关节活动度,间接了解肌张力的情况。
收握拳不会抓握。 6、经常有惊厥发作。
脑瘫的分型及临床表现:
1、痉挛型:主要损伤部位在锥体系,各型中发病率 最高,占70%。特别是肌张力↑,肢体活动受限,肢体被 动运动时抵抗力大且僵硬感,腱反射亢进,踝阵挛。2岁 后巴氏症(+)。主要表现为上肢屈肌张力↑,手指屈曲 呈握拳状,拇指内收,紧握掌心中,下肢以伸肌、内收肌 张力↑,大腿外展困难,扶站时双足下垂、内翻、足尖着 地足跟不能踩平;走路时踮足剪刀样步态,痉挛症状常在 用力,激动时加重,安静入睡时减轻;重者出现肌腱孪缩, 关节畸形,损害部位在大脑皮层运动区和锥体束。

小儿脑瘫的类型

小儿脑瘫的类型

在日常生活当中脑瘫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疾病了,会有很多的新生儿出现脑瘫的症状,从而危害到了他们的健康,大家应当将脑瘫的类型关注起来才可以,提防自己宝宝的健康状况,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小儿脑瘫的类型有哪些呢。

郑州金水中医院儿科专家讲解关于小儿脑瘫的类型:一、功济失调型:此型较少见,病变在小脑或其通路上,有时大脑也有损害。

婴儿脑瘫分型的依据是什么?婴儿期首先表现为肌张力低下,腱反射不易引出。

一般到第二年逐渐出现意向性震颤、步态不稳等小脑受损症状,但眼球震颤常不明显,智能可有轻度障碍。

二、锥体外系型(强直型):主要病变在锥体外系,表现为不自主、无规则、不能控制和无目的的运动,睡眠时消失。

婴儿时期肌张力较低,婴儿脑瘫分型的依据是什么?儿童时期表现为手跳徐动、舞蹈样动作、扭转痉挛、肌肉震颤或强直,多为核黄疸的后遗症。

三、手足徐动型:婴儿脑瘫分型的依据是什么?手足徐动型约占脑性瘫痪的 1/5,主要病变也有锥体外系统。

表现为难以用意志控制的不自主运动,紧张或有意识运动时,不自主的运动增多。

由于颜面肌肉、舌肌、发音器官肌肉多受累,常伴有语言障碍。

单纯手足徐动型患儿腱反射不亢进,巴氏征不表现阳性。

四、痉挛型:婴儿脑瘫分型的依据是什么?这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脑性瘫痪的 2/3。

主要病变在大脑破质运动区和锥体束。

其特点为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踝震挛和巴杉斯基征阳性。

早期表现为握持反射增强。

上肢症状较轻,两肘关节屈曲内收于胸前,腕和手指关节也屈曲,两手动作笨拙。

脑瘫的危害性是相当严重的,特别多的宝宝会出现脑瘫的症状,危害到了患儿的健康,希望父母可以重视脑瘫的出现,应当将此病的类型认识透彻,特别是要进行脑瘫的预防才行。

3、真真的心,想你;美美的意,恋你;暖暖的怀,抱你;甜甜的笑,给你;痴痴的眼,看你;深深的夜,梦你;满满的情,宠你;久久的我,爱你!4、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以后不要停止;不管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以后不要后悔。

小儿脑性瘫痪

小儿脑性瘫痪

小儿脑性瘫痪诊疗常规[概述]小儿脑瘫是小儿脑性瘫痪的简称,指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操作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属中医五迟、五软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禀赋不足、胎育不良,以致精血空虚、脑髓失养,则脑与肢体发育不全、功能障碍。

或因大病损伤脑髓或产时脑部受损,通过经络而累及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以致产生脑瘫的种种证候。

[临床表现]脑瘫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由于类型、受损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即使同一类型,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也不一样。

虽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但脑瘫小儿一般都有以下表现:1.中枢性运动障碍: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如患儿抬头、翻身、坐和四肢运动发育落后或脱漏。

自主运动困难,动作僵硬,不协调,不对称,出现异常的运动模式或联合反应和不自主动作等。

2.肌张力异常:表现为肌张力增高、低下或高低变化不定。

常有异常的姿势反射。

3.合并症:脑瘫小儿常同时存在其他一些疾患,常见为癫痫、智力低下、行为及感知觉障碍等。

[体征及检查]1.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检查时置小儿仰卧位,头居中,上下肢伸展,然后将小儿头转向一侧。

阳性反射表现为小儿头部转向一侧的上、下肢伸展,另一侧上、下肢屈曲。

正常婴儿4-6个月以前出现阳性反应属正常,6个月后仍有为病理性。

2.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检查时,将小儿从俯卧位抱起,将其头颈尽量前屈和后伸。

阳性反射表现为:当将小儿头屈曲时,其上肢屈曲,下肢伸展;当将小儿头伸展时,其上肢伸展,下肢屈曲。

正常婴儿6个月左右转为阴性。

3.握持反射置婴儿仰卧或坐位,检查者将食指或小棒从小儿手掌尺侧方向伸入其手中并按压其手掌,阳性反射表现为小儿手指迅速屈曲、紧握。

正常小儿出生后3-4个月转为阴性,逐渐被有意识的抓握动作替代。

4.交叉伸展反射检查时,置小儿仰卧,头放正,检查者一手将其下肢伸直,另一手按压或叩打该侧足底。

阳性反射表现为另侧下肢先屈曲、内收,然后伸展。

正常婴儿2个月内呈阳性反射。

《小儿脑瘫》课件

《小儿脑瘫》课件
评估工具与量表评估
医生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和 量表,对患儿进行全面评估。
神经学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医生根据初步观察结果,选择合适的检查方 法,进一步了解患儿情况。
诊断与治疗方案制定
医生根据评估结果,对患儿进行诊断,并制 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03 小儿脑瘫的治疗 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小儿脑瘫治疗的重要手段 之一,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 质量。
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全面性脑瘫和部分性脑瘫,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 、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脑瘫。
02 小儿脑瘫的诊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评估
诊断方法
观察法
医生通过观察患儿的生 长发育、运动功能、语 言能力等方面,判断是
否存在异常。
神经学检查
通过检查患儿的肌力、 肌张力、反射、姿势等 ,了解神经系统是否存
在异常。
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可 伴有智力低下、癫痫、感知觉障 碍、语言和视觉障碍等。
病因与病理
病因
主要病因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窒 息、高胆红素血症等围生期高危因素 。
病理
脑瘫患儿的脑组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 水肿、软化、变性及坏死等病变,导 致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的发育异常。
临床表现与分类
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强直型、共济失调型和混合型等类 型,其中痉挛型最为常见。
ABC Scale
Abilities of Basic Skills Scale ,用于评估患儿的基本技能水 平。
VABS
Vineland Adaptive Behavior Scale,用于评估患儿的适应行
为能力。
诊断与评估流程
初步观察与病史采集

小儿脑性瘫痪PPT演示课件

小儿脑性瘫痪PPT演示课件

对于已经发生脑瘫的患 儿,应尽早进行干预和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 疗、语言治疗、心理治 疗等,以减轻症状、提 高生活质量。
家长应积极参与患儿的 康复治疗和护理,提供 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 支持,促进患儿的身心 发展。
社会应加强对脑瘫患儿 的关注和支持,提供必 要的医疗、教育和社会 福利保障,帮助患儿及 其家庭度过难关。
心理支持与辅导
心理评估与干预
对患儿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其心理状态 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社交技能训练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 患儿提高社交技能,增强其社会适应
能力。
家庭心理支持
为家庭提供心理支持服务,帮助家长 缓解焦虑和压力,提高家庭应对能力。
情绪管理与调节
教授患儿情绪管理和调节的方法,如 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提高其情绪稳 定性和自我控制能力。
产时因素
难产、窒息、产伤等导致 胎儿脑部受损。
获得性因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如脑炎、脑膜炎等,导致脑组织病变。
脑血管疾病
如脑梗塞、脑出血等,影响脑部供血。
头部外伤
意外事故或摔倒等造成的头部损伤。
危险因素分析
早产与低出生体重
多胎妊娠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更容易出现脑部发 育不良。
多胎妊娠容易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增 加脑瘫风险。
姿势异常
患儿姿势异常,如头后仰、屈 髋、屈膝、尖足等。
反射异常
患儿原始反射持续存在,如握 持反射、拥抱反射等,同时可
出现一些异常反射。
诊断方法与标准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儿出生史、生 长发育史、家族史等,了
解有无高危因素。
体格检查
对患儿进行全面的体格 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 查、运动系统检查等。

《小儿脑性瘫痪》PPT课件

《小儿脑性瘫痪》PPT课件
▪ (2)不同之处:后两种分型的唯一差别是,2006年的分型 中保留了“强直型”,以强调正确区别锥体外系损伤与锥体 系损伤所致痉挛的不同,利于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
精选课件
26
▪ 由于脑瘫是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原因复 杂,损伤复杂,临床表现复杂,因此分类 存在一定困难,难以从单一的角度进行分 类,也难以严格确定某一类型。
精选课件
23
3. 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 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提出 的分型(2006年)修改并提出新的分型。
▪ 按临床表现分为6型: ▪ (1)痉挛型; ▪ (2)不随意运动型; ▪ (3)强直型; ▪ (4)共济失调型; ▪ (5)肌张力低下型; ▪ (6)混合型。
▪ (7)痉挛型双瘫在脑瘫患儿中最为常见,主要表现 为全身受累,下肢重于上肢,多表现为上肢屈曲模 式和下肢伸展模式。
▪ (8)痉挛型四肢瘫一般临床表现重于痉挛型双瘫, 可表现为全身肌张力过高,上下肢损害程度相似, 或上肢重于下肢。由于大多一侧重于另一侧,因此 具有明显的姿势运动不对称。
▪ (9)痉挛型偏瘫患儿临床症状较轻,具有明显的非 对称性姿势运动, 一般6个月后显现症状,1岁后左 右差别明显。正常小儿很少在12个月前出现利手, 痉挛型偏瘫的患儿却可在12个月前出现利手。此型 可见明确的影像学改变。
精选课件
10
四、病因
▪ 脑瘫的直接病因是在脑发育成熟前,脑损伤和/或发育缺 陷导致以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的综合征。
▪ 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的时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出生 前、围产期和出生后。
▪ 有人用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因素进行分析。传统的观点 认为围产期原因是导致脑瘫的主要原因,近来认为 70%~80%的脑瘫发生于出生前,其中相当大的比例原 因不明。因此,近年认为对脑瘫病因学的研究应转入胚 胎发育生物学的领域。

脑瘫的分型

脑瘫的分型

武汉中原医院神经内科脑瘫的分型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 CP简称脑瘫)这一综合征首先由英国医生Wiliam J. Little 于1841年发现。

1888年,Burgess首次应用脑性瘫痪一词。

“脑性瘫痪"-词的使用仅仅有百年历史,但对此病的描述却由来已久。

它的定义也是随着对此病的不断认识而逐渐统一的。

脑瘫的临床症状表现差别很大,准确地进行脑瘫的分型分类对于统一临床诊断。

评价和制订适宜的训练计划有着重要的意义。

据临床特点,参考1956年美国脑瘫学会(AACP)分类方法修订,可将小儿脑瘫分为八型: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强直型、共济失调型、震颤型、肌张力低下型、混合型、无法分类型。

按瘫痪部位又分为:单瘫型、截瘫型、偏瘫型、双瘫型、三肢瘫型、四肢瘫型、双重性偏瘫型等。

1 .脑瘫的分型之痉挛型的临床特征伸张反射亢进是本型特征。

人类能够灵活动作和保持姿势,是借助适当的伸张反射来维持的。

如果肌肉伸张反射性收缩国强,贝V手脚不能灵活地运动,关节活动范围受限,而给人一种痉挛性硬的感觉,下肢尤为明显,腱反射亢进。

伸张反射的中枢在脊髓,由大脑支配调节。

大脑损伤失去控制脊髓功能,就出现脑的运动指令不能很好完成,从而出现运动障碍和异常姿势。

这就是痉挛性脑瘫。

一般低体重儿与围产期缺氧儿易患本型,约占脑瘫患儿的60%〜70%。

表现为伸张反射亢进、起立步行两腿呈交叉肢位、呈尖足, 膝关节屈曲挛缩,踝关节内翻变形。

2 .脑瘫的分型之手足徐动型(不随意运动型)的临床特征以肢体难以用意志控制的不自主运动为主要特征,包括颜面肌肉、发声、构音器官也多受累,故常伴有语言障碍。

新生儿窒息、核黄疸为其常见病因。

上肢损害多重于下肢。

病损部位在大脑深部基底核、锥体外系部分为主,约占脑瘫的20%。

患儿表现为非对称的不自然姿势,做不出完整的灵活动作,反而表现出意图相反的不随意运动扩延全身动作。

安静时不随意运动消失,紧张时颜面、颈部、上肢出现不随意运动,可见皱眉、手臂后背、手和指尖出现不随意运动,称为“紧张性手足徐动型”。

小儿脑瘫名词解释

小儿脑瘫名词解释

小儿脑瘫名词解释
小儿脑瘫,也被称为儿童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发育障碍性疾病。

它是
由于在婴幼儿期或儿童期发生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导致了肌肉功能和姿势的异常。

小儿脑瘫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发病率,它不会在成长过程中恶化,但对儿童的生活和日常活动有显著影响,需要终身管理和护理。

小儿脑瘫是一个综合性的术语,其中包含了多种类型的脑瘫,如痉挛型、强直型、混合型、共济失调型等。

这种疾病的症状是多样的,包括肌肉僵硬、肌肉无力、肌张力异常、运动协调困难等。

这些症状在不同儿童之间的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可能存在差异。

小儿脑瘫的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其中许多病例与产前、围产期或出生后
的因素有关。

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脑部感染、脑外伤等。

遗传因素和基因突变也可能对小儿脑瘫的发生起到一定影响。

小儿脑瘫目前无法治愈,但早期诊断和综合性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儿童的生活质量。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旨在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减轻肌肉痉挛和僵硬,帮助他们实现最大程度的独立生活。

除了医学上的治疗,小儿脑瘫患儿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全面支持和关爱。

提供
适当的教育环境、社会参与机会和心理支持对于促进患儿的发展和融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小儿脑瘫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儿童运动发育障碍性疾病,对
儿童的生活和日常活动有显著影响。

早期诊断和综合性治疗是管理该疾病的关键,而全面的家庭和社会支持能够为患儿提供更好的发展和生活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脑瘫的恰当治疗必须建立在科学分型的基础上
导致小儿脑瘫原因有很多,患儿在临床上的症状表现也呈多样化,其临床分型同样不少。

而对脑瘫患儿要施行恰当的治疗就应根据临床类型、病残程度和范围来制定康复计划,定期复查和修改计划。

1、痉挛型脑瘫:
全身肌张力增高,有肌腱反射亢进、踝痉挛。

站立行走时出现全身性紧张,双上肢屈曲、伸直较困难,双下肢常常处于交叉状态,这种姿势称为"剪刀步"。

因肌张力长期增高,肌腱易短缩,关节挛缩变形。

如跟腱短缩形成尖足,走路时只能用脚尖着地,膝关节屈曲挛缩不易伸直、髋关节屈曲挛缩不能后伸(患儿不能做向后方踢腿的动作)。

此型多见于四肢瘫、双下肢瘫及偏瘫型脑瘫。

2、运动障碍型脑瘫:
是最常见的先天性锥体外系病变,发病原因多为高胆红素血症、Rh因子不相容、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或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偶可引起。

患者早期表现为肌张力低下,随之出现运动发育迟滞,常至3~5岁时方可直立行走或完全不能直立,跖反射多为屈性,无感觉障碍,可有智力缺陷或完全正常,少数可接受较高层次的教育,有些患者因运动及语言障碍误认为智力缺陷。

(1)肌张力障碍型:是由于持续肌收缩导致扭转、重复运动或异常姿势在随意运动或维持姿势时形成肌肉激活的异常模式,患者肌张力常呈现增高,活动动作减少。

(2)手足徐动型:手足徐动型脑瘫最明显特征是头部与四肢出现不随意运动,即在患儿做某种动作时,常会发现患儿的动作夹杂着许多多余动作,四肢、头部不停地晃动,自己控制能力差。

此型肌张力可高可低,随年龄改变。

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又可分为:
①痉挛性手足徐动型:此型既有手足徐动,又有痉挛型特征,又称高肌张力的手足徐动型或者混合型。

②低肌张力手足徐动型:此型肌张力明显变化,从高到低来回变化。

肌张力高时出现古怪动作,过后又呈现肌张力低下,头部控制能力差。

③舞蹈性手足徐动型:主要特征是有目的但达不到目的的运动,常以舞蹈形式或扭动的形式不间断地出现,来维持身体的平衡。

3、共济失调型脑瘫:
此型主要特点是由于运动感觉和平衡感觉障碍造成不协调运动。

为获得平衡,两脚左右分离的较远,步态蹒跚、方向性差。

可能与小脑和锥体系、椎体外系病变有关。

根据运动障碍涉及的部位分类脑瘫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1、单侧瘫:运动障碍仅累及一侧肢体,通常上肢重于下肢。

多见于痉挛型。

2、双侧瘫:运动障碍不对称地累及两侧肢体,但下肢重于上肢。

3、四肢瘫:四肢均瘫痪,常累及躯干部,上肢重于下肢。

4、单肢瘫:仅一个上肢或下肢出现运动障碍,此型较轻。

5、三肢瘫:三个肢体受累。

根据运动障碍分类脑瘫可分为以下四类
1、级:几乎没有行动限制的脑瘫患儿。

2、级:具有中度运动限制的脑瘫患儿。

3、级:具有重度运动限制的脑瘫患儿。

4、级:有目的性的运动及动作,完全不可能完成的脑瘫患儿。

以上所述的3种分类方法,特别是按临床特点分类和瘫痪部位的分类,对脑瘫的康复尤为重要。

因为分清脑瘫患儿的疾病类型、瘫痪部位和障碍程度,将会对治疗计划和治疗目标起决定性作用,可以预测患儿将来恢复的程度及回归社会的可能性。

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验证,目前理想的脑瘫治疗方法是集康复训练、手术治疗及矫形治疗于一体的综合性康复治疗,而它们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外科手术主要是解决瘫痪造成的肢体运动障碍,而不是针对原发性病灶进行治疗;矫形手术主要是在解痉手术之后,对已经发生的关节畸形、脱位、肢体畸形等进行矫正,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引起肌肉痉挛、关节肌腱挛缩、关节畸形的真正原因。

如果脑瘫患儿肢体长期处于蜷缩状态造成肢体拉不开的挛缩,或是顽固性的肢体痉挛妨碍训练,则须进行各类外科手术。

但是术后效果还要靠加强康复运动,锻炼残余的肌力来保证。

有的患儿术前痉挛但能站立,手术后肌肉无力,因未锻炼好,反而站不起来。

所以,为了保证手术的效果,康复训练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运动康复,可以分为主动的活动与被动的按摩拉伸。

这种运动康复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能过急、超量,否则也会造成损伤。

作为康复师或家长,一定要耐心地按不同的年龄教患儿坐、立、走路、拿东西。

如果患儿存在"剪刀步",我们要注意将其两腿分开,睡眠时也要撑开垫好。

在临床上需要及时对脑瘫患儿开展各种运动功能训练,即通过被动的刺激训练或者激发某诱发点,控制异常的反射,强制性克服那些不应有的姿势和动作,扶持其出生后就应会的动作,反复强化,从而有可能重建患儿的正常功能活动。

而脑瘫的功能障碍训练包括头颈部的训练、四肢的训练、卧位和躯干的训练、坐位的训练以及站立和行走训练,即针对不同的部位分别有区别性地进行功能康复训练。

需要强调的是,对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时必须在成功完成一个康复事项之后再去开展下一步,要从爬行训练再到站立训练再到行走训练,万不能因为急于看到康复效果出现就随意加快训练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