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十五讲第01讲 绪言

合集下载

七上历史第15课笔记

七上历史第15课笔记

七上历史第15课笔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本课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科技发展,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非常丰富多样。

例如,古代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等重要的科技创新。

这些发明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些发明在中国古代的科技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造纸术使得书写和传播知识变得更加方便;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书籍的复制变得更加容易和快捷;火药的发明对于军事和烟花爆竹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指南针的发明对于航海和导航有着重要的意义。

3. 文化传承,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

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传承。

例如,印刷术的发明使得大量的书籍流传下来,对于古代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对世界的影响,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了书籍的传播,推动了文化的交流
与发展;火药的发明改变了战争的格局,对世界军事史产生了重要影响;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航海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各地的交流与贸易。

总结起来,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包括科技发展、四大发明、文化传承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这些内容展示了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丰富多样,以及其对世界的重要影响。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先进的科学技术课件北师大版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先进的科学技术课件北师大版

《伤寒杂病论》
想一想:
• 一、张仲景生活的年代?
• 二、张仲景的代表作? • 三、这本著作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 四、张仲景被尊称为什么?
张仲景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 的医学家。
著作《伤寒杂病论》
地位:奠定了我国中医 治疗学的基础。 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临床 医学巨著,收选了300多个药方, 被称为“众方之祖”即经典药 方。现在常用的人工呼吸等急 救方法也最早见于这种本书中。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四大发明是什么吗?
纸张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有哪些?
那同学们知不知道纸是怎么做出来的?
第15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
一、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二、“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 三、《九章算术》
一、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1、我国的文字最初出现在陶器、 兽骨、龟甲、青铜器和竹木简上
陶器
兽骨和龟甲(商朝)
一、造纸术: 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 二、医学: 张仲景——“医圣” 代表作:《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华佗——“神医” 成就:麻沸散 三、数学: 《九章算术》——东汉时期 地位: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 • • •
• • • •
填空题: 一、造纸术: 竹木简;帛;西汉;东汉;蔡伦; 扩大材料来源,降低造纸成本,提高纸的质量和 产量; 促进文化发展和教育的普及。 二、医学成就: 张仲景;中医治疗学;医圣; 麻沸散;神医。
他还创制一套医疗体操 “五禽戏”,帮助人们强健 身体。
华佗墓位于许 昌城北
15公里苏桥村南石 梁河西岸,墓高4 米,占地360平方 米。墓呈椭圆形, 前有清乾隆十七年 立石碑一通,楷书: “汉神医华公墓”。

科学史十五讲

科学史十五讲

层次性:每一讲都有明确的主题,层层递进,使读者能够系统地了解科学史的 发展脉络。
深度不足:由于是“十五讲”的简短形式,每一讲的内容可能相对简略,难以 涵盖某一主题的全部深度和细节。
前沿性不足:虽然目录涉及了一些现代科学的主题,但可能缺乏对最新科学进 展和前沿研究的讨论。
总体而言,《科学史十五讲》的目录结构合理,内容全面,为读者提供了一个 了解科学史发展脉络的便捷途径。尽管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不足,但其仍然是 一本值得一读的科学史入门书籍。
书中还提到了科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指出科学不仅是推动社会进 步的重要力量,也是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的关键。这句话强调了科 学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和价值。
《科学史十五讲》这本书的精彩摘录不仅展示了科学的历史和发展,也揭示了 科学的本质和价值,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科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内容摘要
第九讲至第十二讲,讲述了19至20世纪的科学发展。在这一时期,科学研究的领域不断拓宽,从 物理学、化学到生物学、地理学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同时,科学的社会影响也日 益显著,它开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十三讲至第十五讲,则是对21世纪科学发展趋势的展望。作者认为,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科 学将更加深入地影响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科学的发展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如、生物科技 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将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科学史十五讲》是一部全面而系统的科学史著作,它不仅梳理了科学的发展历程,还深入分析 了科学对社会、文化和人类认知的影响。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的本质和 价值,以及科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科学史十五讲
读书笔记

九年级历史15课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15课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15课知识点历史是一门让人们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并推断未来的学科。

九年级历史课程中的第十五课是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和对世界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历史第十五课的知识点,并按照合适的格式进行说明。

1. 科技的发展与古代文明在古代,中国在科技领域做出了众多重要贡献。

火药、造纸术、指南针等一系列发明都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杰出代表。

这些发明和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古代文明的发展,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火药的发明与应用火药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之一。

火药的发现不仅用于军事防御,还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如烟花和爆竹。

在世界历史上,火药的发明被认为是科技革命的重要里程碑,并对战争形态和社会运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又一重要发明。

通过纸张的制造,信息传播变得更加便捷。

造纸术对书写、教育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造纸术的传播,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从中受益,并创造了更加繁荣的文明社会。

4. 指南针的发明与海上航行指南针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世界航海和探索的方式。

指南针可以准确指示方向,使人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航行和探索未知领域。

指南针为人们开拓了广阔的航海空间,并推动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5. 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的影响中国古代科技的发明和应用对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火药的使用使战争形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进程。

造纸术的传播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使世界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

指南针的使用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类对地球的认知。

总结:九年级历史第十五课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和对世界的影响。

火药、造纸术和指南针的发明都是中国古代科技的杰出代表。

这些发明和技术不仅推动了古代文明的发展,而且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火药改变了战争形态,造纸术促进了文化交流,指南针推动了世界探索的进程。

中国古代科技的贡献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并预测未来。

科学史课件第一章、二章

科学史课件第一章、二章

B 数学知识的萌芽 • 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彩陶上刻有一、二、 三、四……条的竖线,或X状的线之类的符号,与甲骨 文、金文中的数字写法很相似。
C 医学知识的萌芽 • “庖牺制九针”,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无孔针、砭石等 物,是医疗器械。原始社会,巫医不分,搞原始宗教的 巫兼懂医,人病了,他们祈祷、驱鬼,同时用些药。原 始的医学带有神秘色彩
• 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就有作物遗存。
• 新石器时代: 黄河流域:粟 长江流域:稻 • 当 今: 黄河流域:麦(唐朝起取代粟)、玉米(明代引入) 长江流域:稻
• • • •
“尝百草”:开始驯化 “狗偷稻种”、“仙人送穗”:引进 中国是粟的起源中心、稻的起源中心之一。麦是西亚传入。 农业出现,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农业是我国古代社会 的基本生产部门。然后:阶级分化、城市出现、体脑劳动 分离、文化发展。所以:农业出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 事。
工艺 • 制陶:陶器的发明,在制造技术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它 既能改变物体的性质,又能比较容易地塑造便于使用的物 体的形状。具有新的技术意义和经济意义。出土陶器: • 盆、罐、纺轮、刀、锉等。 • 仰韶文化:彩陶 • 龙山文化:黑陶
• • • • • •
发展过程: 粘土涂在编制的容器上,烧 手捏 陶轮(搓泥条、转轮) 烧制温度可达1000度 陶器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最常见的遗物,也是这一时 期工艺技术水平的代表性器物。
• •

原始的自然观: 先民在生产实践活动和对自然界的观察中,认识到自然 界中某些因果之间的简单联系。思维、推理,从自己当 时的认识水平来对自然界加以说明和解释。原始的自然 观常和原始宗教思想一同发生,并互相交织在一起的。 这在人类思维和科学发展的进程上是必然和进步的表现。 (1)人死后有脱离身体而存在的灵魂 (2)图腾崇拜totem----由于畏惧或依赖,或认为某动物 是自己的祖先如:虎、蛇、熊等,如:牛等。 副图腾:中原地区史前遗址中,有作为“副图腾”的车 前草。清末民初,那里的妇女还采车前草,以求多子多 福。

初一历史第15课笔记

初一历史第15课笔记

初一历史第15课笔记初一历史第15课的主题是什么?初一历史第15课的主题是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这一课主要讲了哪些内容?在初一历史第15课中,主要讲了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具体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

此外,还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建筑和思想等方面的发展。

四大发明是指什么?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的四项重要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

这四项发明对于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对世界的科技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造纸术的发明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有何影响?造纸术的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它的出现使得书写和传播知识变得更加便捷和广泛。

通过造纸术,人们可以大规模地生产纸张,使得书籍的制作和传播成为可能。

这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知识的传承,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火药的发明对于中国古代的科技有何影响?火药的发明对中国古代的科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火药的出现使得人们能够掌握爆炸和燃烧的力量,从而应用于军事、烟花爆竹等领域。

火药的发明推动了火器的出现和发展,对于中国古代军事技术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火药的燃烧原理也为后来的热能利用提供了基础。

指南针的发明对于中国古代的航海有何影响?指南针的发明对中国古代的航海有着深远的影响。

指南针的出现使得航海者能够准确判断方向,避免迷失在海洋中。

这对于中国古代的航海事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指南针的应用使得航海技术得到了提升,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和交流的扩大。

印刷术的发明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有何影响?印刷术的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

通过印刷术,人们可以迅速、大规模地复制书籍和文献,使得知识的传播变得更加广泛和迅速。

印刷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承,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除了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建筑和思想等方面有哪些重要的发展?除了四大发明,中国古代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发展。

科技哲学十五讲

科技哲学十五讲

在探讨科学的起源时,林德宏提到了人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认为,正是 这种对未知的探索精神,促使人类逐渐形成了对自然界的认知和理解。这种理解 不仅体现在我们对自然规律的掌握上,还体现在我们对自身存在的认识上。科学 的发展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也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命运。
书中对于科学思想的发展历程的描述也让我深受启发。林德宏详细介绍了不 同历史时期科学思想的演变,以及各种思想之间的传承和发展。他指出,科学思 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纠错、修正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超越、创新的过程。这种 过程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界认知的深化和拓展,也体现了人类对自身存在的反思和 超越。
《科技哲学十五讲》这本书的目录设计合理、内容全面系统、易于理解和阅 读。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和学习科技哲学的平台,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 思考科技哲学问题的框架和方法。无论是对科技哲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还是希 望深入研究科技哲学的专业人士,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启示和收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科技哲学十五讲》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本书的目录采用了“十五讲”的形式,这种形式既符合了科技哲学内容的深 度和广度,又有利于读者的阅读和理解。每一讲都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既介绍了科技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又分析了科技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 应用和意义。
本书的目录还注重了内容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从第一讲到第十五讲,内容由 浅入深,由科技哲学的概述到具体案例的分析,由理论探讨到实践应用,形成了 一个完整的科技哲学体系。这种系统性不仅有利于读者对科技哲学有一个全面的 认识,也有利于读者对科技哲学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在探讨科技在人和自然界的互动中的功能时,林德宏提到了科技的人文性和 社会性。他认为科技的发展不仅需要其自然科学属性,还需要其人文社会属性。 他强调了科技与人文的融合的重要性,指出只有将科技与人文相结合,才能真正 发挥科技的潜力,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岳麓版][课件1]

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岳麓版][课件1]

一、破茧——近代科学的诞生 破茧 近代科学的诞生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哥白尼
(1)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 地位: (2)地位: 影响: (3)影响: 主要观点: (1)主要观点: (2)地位: 地位: (3)影响: 影响:
破茧
伽利略
一、破茧——近代科学的诞生 破茧 近代科学的诞生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想一想: 想一想 1、材料一中哥白尼“迟疑不决”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中哥白尼“迟疑不决”的原因是什么? 2、哥白尼著作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哥白尼著作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3、爱因斯坦所说的“推理方法”是什么? 、爱因斯坦所说的“推理方法”是什么?
二、羽化——近代科学的发展 羽化 近代科学的发展 1、牛顿的经典力学 、
根据以上材料与课本知识思考: 根据以上材料与课本知识思考: 1、牛顿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牛顿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2、为什么说牛顿力学的创立标志着科学时代的开始? 、为什么说牛顿力学的创立标志着科学时代的开始?
二、羽化——近代科学的发展 羽化 近代科学的发展 2、达尔文与进化论 、
达尔文(1809—1882),19世 达尔文(1809—1882),19世 ),19 纪英国杰出的生物学家、 纪英国杰出的生物学家、生物 进化论的奠基人。 进化论的奠基人。他找到了生 物发展的规律, 物发展的规律,证明所有的物 种都有共同的祖先。 种都有共同的祖先。他在科学 上完成了一次伟大的革命,结 上完成了一次伟大的革命, 束了生物学领域中唯心主义、 束了生物学领域中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的统治时期, 形而上学的统治时期,对近代 生物科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 影响。 影响。
三、飞升——近代科学的应用 飞升 近代科学的应用
2、爱迪生与电的应用 、

九年级历史第十五课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第十五课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第十五课知识点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与影响中国历史悠久,几千年来涌现出许多伟大的科技成就,为世界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带您回顾九年级历史第十五课的知识点,探讨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与影响。

一、造纸术:古代中国是纸张的发明者和使用者,造纸术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

在纸张出现之前,人们使用的是竹简、木简等材料记录文字。

纸张的出现使得文字记录更加便捷,大大推动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这一发明还为后来印刷术的兴起提供了基础,使知识的传播变得更加迅速和广泛。

二、火药:火药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其最初作为军事武器被利用,迅速传播至世界各地。

但是火药的应用不仅局限于军事,还被应用于其他领域。

例如,火药的发明对火箭、烟花和爆破等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火药的发明使得中国古代在军事技术上保持着一定的领先地位,并为后来火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指南针:指南针是古代中国发明的伟大成就之一,它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指南针的出现使得航海者能够准确判断方向,大大提高了航海的安全性和效率。

同时,指南针的使用也促进了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当时的世界格局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四、造船术: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从古代到现代,中国人一直具备优秀的造船技术。

造船术的发展改变了海洋交通方式,使得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同时,造船术的发展对海军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保障了国家的安全。

五、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与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连接了东西方的贸易。

这条古代的商业通道,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贸易往来,也使得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丝绸之路的开设对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得中国的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科技成果迅速传播至世界各地。

总之,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造纸术、火药、指南针、造船术以及丝绸之路等都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学简史绪论——科学,科学史与人类文明

科学简史绪论——科学,科学史与人类文明

人类的进化
• 语言是一种难以在考古学上呈现的重要技能,一般认为语言的出现 大约在 5 万年到 10 万年前,那是足以承载一套抽象的知识体系的 复杂语言,至于简单地传达某些特定信息的语音能力,许多动物就 已经有了。
• 比如:猴子能够相互间传递“狼来了”的信息,但理解不了“狼图 腾”。
• 语言也使得理论化的知识成为可能。从广义上说,技术就是知识, 制作和运用工具都需要“知识”,这种知识可以通过手把手的教学 和模仿代际传承。
• 古埃及共经历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 第二中间期、新王国、第三中间期、后王朝 9 个时期 31 个王朝的 统治,总体来说政权极其稳定和持久,这与它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 有关。
美索不达米亚与埃及
• 古埃及也发展出了发达的数学和天文学,但比起古巴比伦来说还是 逊色一些。
• 根据希腊人的说法,几何学 (Geometry) 源于埃及人的“测地术 ”,出自尼罗河定期泛滥后重新丈量土地的需求。泰勒斯、毕达哥 拉斯等哲学家都曾留下到埃及游学的传说。
• 日本人的这种理解,明显是有问题的,看到了科 学的外形,却没有点出科学的内涵。
西方的科学的分科特征也导致一些问题,就是知识的破碎化,以及 导致的文化分裂,形成所谓的两种文化——科学与人文 。
20世纪以来,西方文明已经意识到这种分科的害处,现在西方的大 学教育里面特别强调通识教育,也就是说不要过早的分科。
• 比如:即便人能够打造一些石器,但你抡起石斧也未 必能单挑得过一头大猩猩,更何况那些大型野兽。
• 所以人类长期以来其实是处于食物链中游的,因此人 是杂食动物,有时候还要食用腐肉。有一种猜想说最 早的石器不是为了与猛兽搏斗,而是在捡到猛兽们吃 剩的骨头之后,用来敲开骨头吸食骨髓的。

七年级历史第15课

七年级历史第15课

七年级历史第15课
七年级历史第15课的内容是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这一课主要介绍了汉代的科技发明、文学艺术、思想学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成就和特点。

具体内容如下:
- 科技发明:汉代的科技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有许多重要的发明和创造,如造纸术、指南车、浑天仪、地动仪、酿酒法、针灸法等。

这些发明和创造对后世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文学艺术:汉代的文学艺术也十分繁荣,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和艺术家。

其中最著名的是《史记》和《汉书》,它们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学之祖”。

汉代的诗歌也很有特色,如《诗经》的续集《楚辞》和《汉赋》。

汉代的艺术品也很精美,如漆器、陶器、玉器、绘画、雕塑等,其中最有名的是汉代的画像砖和画像石,它们是我国最早的绘画作品。

- 思想学术:汉代的思想学术也十分活跃,有许多学派和学者,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儒家和道家,它们分别代表了汉代的正统思想和民间思想。

儒家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他提出了“天人感应”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使儒家成为汉代的国教。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张陵,他创立了五斗米道,后来发展成为道教,成为我国第一种本土宗教。

- 宗教信仰:汉代的宗教信仰也十分多样,除了道教之外,还有佛教、神道、方术等。

佛教是从印度传入的,汉代初期主要流行于西域,后来逐渐传播到中原,与道教相互影响。

神道是汉代的一种民间信仰,主要崇拜天地山川、祖先英灵、历代帝王等。

方术是汉代的一种神秘学,主要涉及占卜、符咒、炼丹、长生。

历史15课知识点总结

历史15课知识点总结

历史15课知识点总结本篇文章将为大家总结历史15课的知识点,包括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文化等,帮助大家系统地理解历史的脉络和精髓。

希望这篇总结能对大家的历史学习有所帮助。

古代史古代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起始阶段,包括远古时代、古代时期和中古时代。

古代史的知识点包括早期文明、帝国兴衰、战争征服、文化传播等方面。

以下是古代史的知识要点:1. 早期文明:古代文明主要集中在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国黄河流域文明等地。

这些文明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后世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帝国兴衰:古代的帝国是一种政治组织形式,大多由一个君主或一群统治者进行统治。

其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等帝国都曾经历了兴盛和衰落的过程,如埃及的法老王朝、巴比伦的哈杜玛帝国、印度的孔雀王朝、中国的夏商周秦汉等。

3. 战争征服:古代帝国之间的战争征服是古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古罗马帝国对希腊、埃及、高卢等地的征服,古代中国的战国时期、秦朝、汉朝对外战争、扩张,都是古代史的重要事件。

4. 文化传播:古代文明的传播对后世的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比如,古希腊罗马的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对后来的欧洲文明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印度的佛教、道教、婆罗门教、中国的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文化也影响着亚洲文明的发展。

以上是古代史的一些知识要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和演变,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

近代史近代史是古代史和现代史之间的过渡时期,包括中世纪、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殖民扩张、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

近代史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近代史的知识要点:1. 中世纪:中世纪是欧洲历史的一个重要时期,包括了罗马帝国的衰落、封建制的兴起、基督教的传播等。

在这个时期,欧洲出现了许多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事件,如黑死病的爆发、封建领主的统治、十字军东征等。

高一历史十五课知识点

高一历史十五课知识点

高一历史十五课知识点一、西方科学革命与启蒙时代1. 科学革命的兴起与影响西方科学革命是指在17世纪至18世纪期间,由伽利略、牛顿、哥白尼等科学家的贡献引发的一场以理性和实验为基础的革新。

它推动了人类认知的进步,重塑了人们对自然界的理解。

这一革命对启蒙运动的兴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启蒙运动的理念与主要代表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知识分子对于封建专制统治与宗教教条束缚的反思与解放,是一场以理性、自由和平等为核心价值观的运动。

主要代表人物包括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洛克等。

3. 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对现代世界的影响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社会的发展。

它们奠定了现代科学方法的基础,启发了人们对于人权、宪政、法治等重要概念的思考,进一步引领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的到来。

二、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1. 英国资本主义的起源与特点英国资本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的英国农业革命和商业革命。

英国资本主义的特点在于产权保护、契约自由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为资本积累和工业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 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影响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英国工业化的爆发以及相关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革新。

它对全球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工人阶级的兴起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全球扩张。

3. 资本主义扩张与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扩张导致了欧洲列强对殖民地的争夺和控制,从而形成了帝国主义时代。

帝国主义给亚非拉大陆带来了深远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同时也引起了被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运动。

三、中国近代史1.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命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它导致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和半封建化。

这场战争揭示了中国政治制度的薄弱和经济发展的滞后,促使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尝试。

2.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戊戌变法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次改革运动,旨在振兴国家和实现现代化。

然而,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变法未能取得成功,最终演变为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科学史十五讲(第二版)

科学史十五讲(第二版)

科学史十五讲(第二版)因为科学是一个不断进步的阶梯,今天“正确的”结论,随时都可能成为“不正确的”。

我们判断一种学说是不是科学,不是依据它的结论在今天正确与否,而是依据它所用的方法、它所遵循的程序。

Stoner等 110 人划线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形而上学》一书中曾说过,哲学和科学的诞生需要三个条件。

第一是好奇心,是人们对外部世界所表现出来的困惑和惊奇。

有了这种感觉,就会感受到自己的无知,并为摆脱无知而去求知。

第二是闲暇,知识阶层不必为生计而忧虑,他们可以专心致志地从事自己喜爱的脑力劳动。

第三是自由,哲学知识纯粹为了自身而存在,没有别的功用目的,人们对哲学的思考是自由的,不受他种目的和利益的支配。

远方来信等 64 人划线我们判断一种学说是不是科学,不是依据它的结论,而是依据它所用的方法、它所遵循的程序”。

生气的船长等 59 人划线一件事实的美丑善恶同我们没有关系,我们的职务不过说明这一件事实而已。

但是政治家要发扬民族精神,教育家要改良风俗,都可以从我们这里取材料去,由他们别择了应用Ming等 54 人划线正是在这种倾向的影响下,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善于滔滔雄辩,推崇理性思辨的结果,却很少亲自动手制作仪器工具、亲自观察自然现象,对各类手工作业更不愿问及,这使得希腊科学缺少实验精神,也缺少与实际相联系的传统。

但如果考虑到实验方法只是在伽利略的时代才堂而皇之登上科学的殿堂,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也只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才成为现实,对于希腊人的贡献,我们仍然充满了由衷的敬意。

Fan等 49 人划线第一种是实证主义的编年史方法。

贝加尔狐等 49 人划线科学革命实际上需要借助科学以外的思想资源。

Runlin Xie(Nicole)等 49 人划线所谓内史(internal history),主要研究某一学科本身发展的过程,包括重要的事件、成就、仪器、方法、著作、人物等等,以及与此相关的年代问题贝加尔狐等 47 人划线第二种是思想史学派的概念分析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如不能被目证那就不能被征服 〔英〕 W.C. 丹皮尔
接着就来了一批热心人,地位 比较卑贱, 他们并没有什么完整的方案, 满足于扮演跑龙套的角色, 只是观察、幻想和检验。 变化不已的图案在远方闪光; 但它的景象不断变幻, 却没有揭示出碎片的底细, 更没有揭示出字谜画的意义。 大自然在微笑—— 仍然没有供出她内心的秘密; 她不可思议地保护着 猜不透的斯芬克司之谜。
科学技术史
讲授:关增建、纪志刚、钮卫星
第一讲
绪言:科学史与科学 起源略论
一、科技史学科发展历程 ——萨顿的贡献
乔治· 萨顿(George Sarton, 1884-1956 ),科技史学 科的奠基人、科学史之 父。
萨顿的生平
• 1884年,出生于比利时的根特市 • 1911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牛顿力学 原理” • 1912年,创办ISIS杂志;开始编写《科学史导论》 • 1915年,抵达美国,后在哈佛任教 • 1936年,开始招收科学史研究生 • 1942年,他指导的科学史博士生毕业 • 1955年,获首届科学史萨顿奖
萨顿的贡献
• 创建科学史刊物(ISIS杂志、Osiris杂志)
• 提供示范性研究(五卷本《科学史导论》) • 创立科学史教育 • 培养科学史队伍 • 建立科学史组织
萨顿的理念
科学史的性质: 科学史是客观真理的发现史,是人的 心智逐渐征服物质的历史;科学史是 描述漫长而无终结的、为思想的自由, 并为其免于暴力、专横、错误和迷信 而斗争的历史。
纪念萨顿
生活在一个天真的世界/在那里会有强烈的孤独感; /写信写到很晚,/在一只橙色的小猫身上找到慰藉— —/鲁弗斯和乔治的交流不用语言,/乔治工作,而他 的鲁弗斯喵声不断——/此时,邻里们看到他的灯光/ 因学者深夜的工作而感到温暖。/我从未见过我的父亲 萎顿蹒跚;/他伟岸的身躯像是充足了电。/他从不匆 忙急促,他这样说,/但在他的头脑中却有一束燃烧的 火焰;/因为热爱,他像诗人一样工作,/在一个有生 命的世界中加瓦添砖,/当白纸黑字在他的门前/述说 着神秘的历史,神灵下降凡间——/歌唱着“以上帝的 名义”,/那是阿拉伯铭文的不停闪现。 梅· 萨顿
萨顿的理念
科学史的功能 •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seems to provide the only feasible method for bridging the widening gap between the men of science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men of letters on the other. • —George Sarton, 1924
从此,在混沌一片中, 字谜画的碎片就渐次展现; 人们摸清了大自然的脾气, 服从大自然,又能控制大自然。
二、对科学起源问题的思索
科学产生的基本条件:生产力发展,思维进步
科学发展的大致路线 发展技术 →实验 巫术 改善生存状况 神话 →如不能被目证那就不能被征服 〔英〕 W.C. 丹皮尔
最初,人们尝试用魔咒 来使大地丰产, 来使家禽不受摧残, 来使幼小者降生时平平安安。 接着,他们又祈求反复无常的 天神, 不要降下大火与洪水的灾难; 他们的烟火缭绕的祭品, 在鲜血染红的祭坛上焚燃。 后来又有大胆的哲人和圣贤, 制订了一套固定不变的方案, 想用思维或神圣的书卷, 来证明大自然应该如此这般。 但是大自然在微笑——斯芬克司 式笑脸。 注视着好景不长的哲人和圣贤, 她耐心地等待了一会儿—— 他们的方案就烟消云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