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材料式命题作文“标签”审题分析与佳作
2023高考语文模考作文题+审题指导+参考立意+优秀范文
2023高考语文模考作文题+审题指导+参考立意+优秀范文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近日,网上一则视频,江苏昆山某公司一名男员工在发放员工证件时,随手扔在地上,导致员工不得不弯腰拾起。
从视频看,这名男子在发放证件时姿态和动作相当随意,而扔出的动作也非常“娴熟”,旁边的两名工作人员也没有阻止。
对此,昆山某公司发布了一则“关于网传负面视频的说明”,称公司新人培训单位因招工旺季、场地受限,现场管理不到位,工作人员发放员工证件时方式不当,致使新进同仁感到不受尊重,公司深表震惊和遗憾,并表达万分歉意。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事件的认知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材料中讲述了昆山某公司员工在发放证件时姿态随意,毫无尊重,从而引发负面新闻,公司出面致歉的事件。
不难看出,材料中的主角是一位随意乱扔员工证件的男子,而“尊重”则应该是本题的主旨。
男员工随手乱扔员工证件,究其根源,实则是自己对他人的蔑视、老员工对新员工的蔑视,是无视他人尊严、践踏他人人格的行为。
将员工证件随手丢在地上,除了表明此人欠缺教养之外,更显示此人出平日的不可一世、耀武扬威。
而这些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从中也可看出此人所处公司环境及企业文化的滞后,正因为公司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轻视尊重,忽略尊严,无视人格,才会发生这种将证件随意扔到地上的事件。
从公司的反应来看,公司通告称此次事件是因为“招工旺季、场地受限、现场管理不到位”所致,那么招工淡季、场地宽裕、管理到位时,这种随手扔新员工证件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吗?即使不随手扔员工证件,其它工作时间,其它工作场合,这种不尊重员工的现象就不会发生了吗?可见,公司的道歉并没有涉及到问题的实质,没有深挖原因、直击中心,没有对问题的本质作出真正的反思,资本强权的傲慢根深蒂固,道歉的态度比较敷衍,流于一种形式而治标不治本,不能令人信服。
因此,材料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是分析如何对待新进员工、资方和劳方的和谐关系,一是分析怎样的企业文化会受到大众的抵制,一是分析事件的影响力,从企业涉及到社会大众,说明它反映了哪些民众心理,具有什么文化意义等。
高考作文模考范文写作练习四(审题+拟题示例+考场佳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论语》有云:“往者不可谏。
”可人们面对过往时,却总喜欢说“如果我当初……”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此题材料有两句话,审题时先锁定材料的中心——过往(往者),再找到两个基本点——往者不可谏(挽回、补救)、如果我当初。
考生应紧紧扣住“过往”行文,且兼顾两个基本点,若忽略其中某一点,即有偏题危险。
“往者不可谏”和“如果我当初”有什么关系?前者是既定事实,后者是假定设想,一“可”一“却”表前后句是转折关系,也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矛盾性:虽然“过往”已成事实,不可挽回不可补救,但我们回溯往事时,总会情不自禁地说“如果我当初”。
这道题目具有一定思辨性,主要体现在对“如果我当初”的心理分析。
过去是经历的时光,是走过的路,是人生的历史,是经验和教训。
而“如果我当初”的心理存在多重性:可能是缅怀、留恋、自省、反思、总结,可能是遗憾、怨怪、懊恼、痛惜、悔恨。
有这些心理,其实是人之常情,但要把握一个“度”:适可而止,是一种必要的心理调剂;过度为之,可能意味着沉湎、耽溺过往,会有负面影响。
考生应具备一定的思维深度,分析人们喜欢说“如果我当初”的原因,分析这一心理的利与弊,又要做延伸思考,探索面对“过往”的更恰当方式,提出合理的应对之策,尝试纾解“往者不可谏”“如果我当初”这组人生矛盾。
那该怎样面对过往?试题暗纳了几个不失巧妙的“机关”:①根据文学积累,“往者不可谏”后一句是“来者犹可追”,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正确路径。
我们珍惜、感恩过去,吸取经验、教训,更保持积极心态,做好充分准备,擘画明天,迎接“来者”。
②根据生活常识,“往者(过去)”和“来者(明天)”之间,还有一个“今者(当下)”。
时间永不止息,顺次流转。
哲人说: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
每一个“明天”,很快就是“今天”,每一个“今天”,很快又是“昨天”。
2024高考材料类作文模拟题审题立意优秀范文
2024高考材料类作文模拟题+审题+立意+优秀范文模拟作文题1.2022年篮球世界杯上中国女篮夺得亚军,追平了历史最好成绩。
赛场上,“无畏金兰”成了这一代中国女篮的代名词。
它和“女排精神”、女足“铿锵玫瑰”一起成为三大球的精神符号。
这些代名词的诞生并不仅仅止于胜利的喜悦,更多蕴含着这些项目从业者多年来从不缺乏的走出低谷、重回巅峰的勇气。
——《羊城晚报》2.辗转沉浮,中国女篮始终没有放弃;卧薪尝胆,中国女篮终于找回最好的自己。
出色的表现,源自团队的力量,源自拼搏的精神,源自自信的态度。
走下领奖台,迎接中国女篮的是充满希望的未来。
——人民网3.女篮姑娘用出色的成绩向世界证明了自己,展现出的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风采,这是中国女篮送给祖国最好的献礼。
这次比赛,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青年最好的模样!——澎湃新闻我们可以在体育运动中汲取精神力量,而这种精神力量却从来不限于体育运动。
读了以上材料,引发了你的哪些认识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试题所给的三则材料,都是关于中国女篮在世界杯上取得优异成绩的时评。
其中,第一则材料的关键词在于“走出低谷、重回巅峰”。
中国女篮、女足、女排之所以能巾帼不让须眉,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就在于她们明知即使不会赢,也要竭尽全力地拼搏。
借此,评论员也提醒了我们不能只看到表面上的胜利,还应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看到她们能取胜的原因。
而原因到底为何?其实在第二则材料中已给出了答案。
首先,源自每一个队员赛前日复一日的艰苦积累、赛场上的奋力拼搏,乐观迎赛的自信态度;其次,更源自整个中国女篮团队的通力合作。
当需要一个人站出来时,那叫勇敢;当一个团队挺身而出时,那叫担当;当一个国家身处逆境,呼唤一种精神时,那就是使命,就是信念,就是一往无前、义无反顾。
材料二阐述了前两者的勇敢和担当。
专题05最新模拟题作文题九篇(审题立意+优秀范文)-2022年高考语文必背精选范文高分榜
2022年高三最新模拟题作文题九篇(审题立意+优秀范文)【题目】22.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课堂上,同学们读了梁遇春的散文《途中》,老师说:“无论人类国家社会,还是学校家庭个人,我们总是在途中。
你们对‘在途中’有哪些思考呢?”一个学生说:“沿途佳景是迷人的,要学会领受那些额外之得。
”一个学生说:“途中的诱惑太多了,唯有心无旁骛,才不会误入歧途。
”一个学生说:“途中的诱惑与困惑也不是没有意义,就算中途易辙,也有可能另辟蹊径啊。
”……你是怎样看待或面对“在途中”呢?请以“也说‘在途中’”为题,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不要局限于梁遇春散文的内容或套作梁文;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审题】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要求以“也说‘在途中’”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中围绕“在途中”给出了几种看法,我们要学会辨析其正误。
第一种,“沿途佳景是迷人的,要学会领受那些额外之得”,“佳景”是美好的景色,我们要学会去“领受”,也就是在奔赴目标的途中,我们不要因为急匆匆赶路而错过了沿途的风景,享受“途中”的过程也很美好。
第二种,“途中的诱惑太多了,唯有心无旁骛,才不会误入歧途”,“诱惑”是不好的东西,我们要坚决抵制,如何抵制?那就是“心无旁骛”,要立场坚定,矢志不渝,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前两种观点似乎相悖,其实也是辩证统一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要辨别何为“佳景”,何为“诱惑”,然后采取不同的态度。
第三种“途中的诱惑与困惑也不是没有意义,就算中途易辙,也有可能另辟蹊径啊”,“诱惑与困惑”是阻扰我们前行的东西,或者以“糖衣炮弹”的形式诱惑我们,或者以困难、挫折的形式阻扰我们,但这些东西也有意义,就在于它可以锻炼我们的心志,提升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中途易辙”到底算不算“另辟蹊径”则需要我们去用理性辨别,如果“在途中”发现既定目标不适合自己,可以“另辟蹊径”;但如果是因为遇到了困难而“中途易辙”则不可取,还是应该像第二种观点一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高考作文写作模考范文练习赏析一(审题指导+参考立意+考场优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中国制造”的飞速发展,中国的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智能翻译系统等一系列“黑科技”在巴黎奥运会上闪耀亮相。
这些人工智能的精彩表现,不仅为奥运会增添了科技魅力,也为我们的未来发展带来了诸多启示。
请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对未来的展望,谈谈这些人工智能的出色运用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思考,对你的成长和职业规划又有怎样的启发。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材料描述了“中国智造”的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智能翻译系统等“黑科技”在巴黎奥运会上大放异彩的情景。
这不仅展现了中国科技的强大实力,也引发了我们对未来发展的深入思考。
我们需要认真剖析科技进步与个人成长、职业规划之间的紧密联系。
通常情况下,我们仅仅惊叹于科技成果带来的表面便利和震撼,却很少深入思考它们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未来。
如果我们能从自身的成长经历出发,深度挖掘科技对个人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和价值观的影响,便可清晰地看到科技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如果我们能以长远的眼光展望未来,将科技发展的趋势与自身的职业理想相结合,就能规划出更具前瞻性和适应性的职业道路。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科技的日新月异,我们是盲目跟从,还是冷静思考并找准自身在科技洪流中的定位,这取决于我们对科技本质的理解和对个人发展目标的清晰认知。
题目的立意可以是强调科技发展对个人成长的全方位塑造,突显在科技时代积极适应变化的重要性;也可以是探讨如何准确把握科技趋势,以制定符合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的职业规划,展现个人在科技浪潮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还可以是论述个人成长与科技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呼吁以科技为翼,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的协同发展。
【参考立意】①科技助力成长,勇攀未来高峰。
②洞察科技力量,规划理想职业。
③在科技浪潮中成长,为未来职业导航。
④拥抱科技变革,成就美好未来。
高考模拟材料式命题作文“标签”审题分析与佳作
高考模拟材料式命题作文标签审题分析与佳作给材料命题作文标签审题分析与佳作赏析【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标签,贴在或系在物品上,标明品名、用途、价格等的纸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的激烈竞争,标签已成为公平交易、商品竞争的一种重要形式。
(《现代汉语词典》)严格地说:标签是用来标志您的目标的分类或内容,像是您给您的目标确定的关键字词,便于您自己和他人查找和定位自己目标的工具。
(《百度名片》)请以标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2)角度自选;(3)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题意理解】1.关于两则材料第一则材料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现代汉语词典》对标签的传统解释。
指出标签是贴在或系在物品上,标明品名、用途、价格等的纸片。
第二部分则是对标签意义的一种阐发,标签成了商品竞争的一种重要形式。
这实际上揭示了标签在商品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则材料来源于《百度名片》,从更广的范围内,阐述了标签的现代作用,不仅可以标志商品、物品,还可以标志虚拟的路径,甚至可以标志人生的目标等。
它可以帮助你定位自己的目标,这样方便你或他人查找和定位。
这则材料丰富了标签的内涵。
2.关于标签标签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大到商场的商品名录,小到案头的物品摆放。
不仅如此,社会人生中也常有标签出现。
标签是有内容的,可多可少;标签是有价值的,可优可劣;它是某个东西的标志,本质上属于形式,这样就有形式与内容是否相符的角度。
3.关于切题标签是内容的一种外化,作文写了标签,并点明它所标志的内容,用给予评价,判为切题。
它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入题,可以写标签它代表了一种价值操守,写自己的追求与坚守;也可以写标签没有标志性,不要被标签迷惑。
所写内容完全不涉及标签,或写到标签而没有点到标签内容的,判为不切题。
4.审题立意失误举例标签不等于目标,标签是个名词性概念,贴标签多少带着点贬义。
有些学生写指责的标签冷漠的标签贴上自信的标签,我们敢于追求理想与信念我们要找回善良的标签钱学森回国后,被贴上‘爱国’的标签赢得人们‘赞美’的标签等,扣题写作上相当牵强;至于写撕掉了母亲‘不爱我’的标签爸爸在我心中早已被贴下标签——严厉与关爱并重苏轼的标签上印着豁达、开朗等,于情理上也不是很顺。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离开与坚守 导写(附:审题立意及佳作点评)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离开与坚守导写(附:审题立意及佳作点评)【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材料一:2021年2月25日,张桂梅当选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她含辛茹苦、积极筹建免收费用的华坪女子高级中学。
十二年来,她坚守在大山深处,拖着病躯走过11万公里的家访路,换来一千多名女孩的求学坦途,换来一千多个家庭命运的改变。
材料二:张桂梅给她的毕业学生们定了个不成文的规矩:毕业以后不准回来。
她说,一走不回头才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去!离开大山的孩子们,在大山之外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这在育才中学引发热议。
学校拟举行一次辩论赛,正方观点是“坚守比离开更重要”,反方观点是“离开比坚守更重要”。
请你选择其中一方写一篇辩论稿,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论,对对方的观点进行驳斥。
要求:自选立场;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审题立意分析】本题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意在引导学生进行人生发展方向选择,引导青年学子辩证看待“坚守”与“离开”这两个必须要面对的选择,是人生方向、道路的选择,是人生观、发展观、价值观、人生境界等综合认识的体现,具有语文学科素养的专业导向。
命题由材料、提示语和具体要求三部分组成,作文中要有所体现并突出重点才能符合命题意图。
材料一侧重介绍张桂梅校长的事迹,突出了她十二年来“坚守在大山”的生命价值;材料二主要介绍张桂梅给毕业生们定下的“规矩”,强调她希望孩子们“离开大山”的意义。
由此在育才中学引发的“热议”正是作文的起点,也就是说,不管“坚守”还是“离开”都各有其价值和意义。
对于学生来说,如何选择便构成了写作要分析的矛盾和焦点,这为写作预留了空间,也正是作文要阐释的重点。
由写作任务要求可知,本文观点已经明确,要么是正方的“坚守比离开更重要”,要么是反方的“离开比坚守更重要”,学生须选择其一且只能选其一写一篇辩论稿。
也就是说,文体上作文必须合乎辩论稿的内在要求,包括开篇的称谓和结束语;主题上,“坚守”“离开”是辩论的核心词,不能非此即彼,更不能骑墙摇摆、模棱两可。
高考材料作文模拟题解及佳作点评10篇
一、作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好的路。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上面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走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鲁迅先生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可是我要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
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
大道、捷径、坦途,自然为人们喜欢;小道、险路、绝地,往往被人们排斥。
习惯于行通衢大道,贪图于走终南捷径,久而久之,滋长了惰性,消磨了锐气,就可能丧失了开辟新路的热情,断路与失路的危机将随之产生。
因此,要敢于走自己的路,才能寻找到别样的风景。
不趋时,不媚俗,才能走出自己的路。
若是随波逐流,亦步亦趋地行路,必将窒息灵动的个性,扼杀高尚的志趣,而使自己陷入邯郸学步、削足适履的困境。
人各有路,他人的未必就合适你,大家都行的未必你也一定合适。
“条条大路通罗马”,哪一条是与你对路的?这需要你的理智决断。
而能不为时潮所羁绊,不为流俗所动摇,坚定地抉择自己认定的一条路径去走,这需要的更是勇气。
比尔·盖茨、马云们青年时期的创业之路,不正是他们秉守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昂扬的斗志去奋勇拼搏才成就的吗?不知足,不自满,才能走好自己的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创新之路无止境。
《礼记》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奔跑于创新之路,最需要的莫过于永不知足的精神。
乔布斯曾说:“保持初学者心态,放下成功,当个新手。
”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常说:“百度离破产只有30天。
别看我们现在是第一,如果你30天停止工作,这个公司就完了。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如何看待‘不敢为天下先’与敢为天下先’”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如何看待‘不敢为天下先’与敢为天下先’”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材料一:《老子·第六十七章》:“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器长(万物之长)。
”老子“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为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首倡“敢为天下先”的口号,积极投身于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事业。
这一口号激励了无数爱国志士为国家、民族命运而前赴后继。
在清王朝的灰飞烟灭中,“中华民国”于1912年诞生了。
老子“不敢为天下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孙中山“敢为天下先”,赢得了“中华民国国父”之称。
你如何看待“不敢为天下先”与“敢为天下先”呢?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议论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评价标准】1.紧扣材料,中心观点简练、明确且深刻,兼具思辨性与人文性;2.全篇论证层次清晰,逻辑严谨,有理有据,内容充实,详略得当;3.语言表达在句式、修辞、词语等方面富于变化,且生动有文采;4.文章体现四度:深度上有思想,厚度上有文化,宽度上有时代,温度上有情怀。
5.必须有标题,符合文体要求,完成800字以上的文字量,且不能抄袭或套作。
【评价赋分】1.特等文:55分以上。
2.一等文:50—54分。
3.二等文:45—49分。
4.三等文:40—44分。
【立意指导】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两种不同观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题目中给出了老子和孙中山两位历史人物对于“不敢为天下先”和“敢为天下先”的不同观念。
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我有三件宝贝,持有而珍重它。
第一件叫慈爱,第二件叫节俭,第三件叫不敢处在众人之先。
慈爱所以能勇武;节俭所以能宽广;不敢处在众人之前头,所以能成为万物的尊长。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材料+命题作文“小小改变,收获满满”审题分析与例文导写
【原题再现】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同学,在你的成长经历中应该有许多小小改变。
小小改变的或许是一个表情,一种语气;一个举动,一个步骤……或许是一种态度,一个习惯;一个视角,一种思路……在这些改变中,我们收获的可能是自我的认可,他人的肯定;可能是宝贵的经验,思维的突破……也许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也许得到了意外的惊喜。
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的小小改变,都是我们主动进步的愿望,积极努力的过程。
请以“小小改变,收获满满”为标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与要求:(1)明确为什么“改变”,“收获”了什么。
交代“改变”与“收获”的关系。
(2)详略得当,充分表现“小小改变”的过程。
(3)有逻辑地表达自己从中获得的发现、感悟、思考等。
(4)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5)勿抄袭、套作,勿泄露考生姓名、校名等信息。
【文题解析】此题考查命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此题是命题作文,要求以“小小改变,收获满满”为标题,写一篇作文。
这个题目中“小小”与“满满”,看似矛盾,形成了一组关系,蕴含着深意。
虽然只是小小的改变,但是我收获满满。
由提示语“小小改变的或许是一个表情,一种语气;一个举动,一个步骤……或许是一种态度,一个习惯;一个视角,一种思路”可知,“改变”的内容要突出“小”;由“在这些改变中,我们收获的可能是自我的认可,他人的肯定;可能是宝贵的经验,思维的突破……也许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也许得到了意外的惊喜”可知,“收获”的内容要突出其对“我”的重要性,即“满满”。
由提示语“在你的成长经历中应该有许多小小改变……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的小小改变,都是我们主动进步的愿望,积极努力的过程”可知是成长类作文,主题可以收获了个人成长、人间真情、审美感悟等。
二、构思选材:我们可以从生活中选材,要明确为什么“改变”,“收获”了什么,交代“改变”与“收获”的关系。
比如,面对一座大桥,小时候我们可以把自行车推上去,现在通过努力可以骑上去,这个小小的改变,我们收获了坚韧的品质,收获了成长;景德镇瓷人,原来捏的都是王侯将相,现在捏了一个解放军战士,这个小小的改变背后,我们收获了文化自信、创新思维;以前的银耳莲子羹,吃到嘴里都是苦的,今天妈妈去掉了莲子里有苦味的莲心,这个小小的改变,我们收获了伟大的母爱;我为了完成一幅国画,由开始闭门造车,到走出去看梅,收获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等等。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思辨作文模拟题审题立意分析和优秀范文(共7个主题)
高考语文思辨作文审题立意分析和优秀范文01认清自我,保持定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曾说过:“早成者未必有成,晚成者未必不达,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弃。
”2023年6月29日,我国两架搭载国产涡扇-15发动机的歼-20首飞当天,航空工业官方微博账号就引用了上面的话。
歼-20的发动机以2011年的俄制发动机到2023年国产发动机,历经了12年。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1.成事不在早晚,贵在持之以恒。
2.早成而不努力,最终“未必有成”。
3.无论年龄大小,都要保持正确心态,才可以成就事业。
4.每个人或者集体都有自己的节奏,要认清自己,保持定力,才能成功。
【范文】成事不关早与晚,笃行不怠稳致远“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弃。
”是出自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的名句。
成事不在早晚,只要持之以恒。
不要自矜于“早成”,不能自弃于晚不达。
早成而不努力,蹉跎岁月,最终“未必有成”,而年岁虽晚却锲而不舍,钻研进取,也“未必不达”。
正所谓:成事不关早与晚,笃行不怠稳致远。
当代青年应有矢志不渝的勇毅与定力,在追逐中国梦的征途上赢取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古来圣贤皆寂寞”。
耐得住寒冬,才等得到花开;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
自朝歌受挫之后,姜子牙便隐退渭水之畔,直至八十岁受聘于文王出山。
在这段时间里,世人眼中的姜子牙垂垂老矣,就是一介无名老翁,且看起来不太聪明,要不,他怎会用直钩钓鱼呢?可是,在这期间,寂寞的姜子牙可没闲着,而是不停给自己“充电”,这才有了出山之后的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姜子牙告诉我们:耐得住寂寞,才能迎得来繁华。
真正厉害的人,都明白厚积薄发的道理,从来很努力,丝毫不着急。
东晋时,王献之一出生就活在父亲王羲之的书圣光环下,长大后难免急于在书坛打出自己的名声。
2025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真情与阅读是写作的一体两翼“审题立意及范文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真情与阅读是写作的一体两翼“审题立意及范文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材料一:《红楼梦》开卷第一回,作者曾自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红楼梦》这满纸的荒唐言背后,隐藏的是他自己的辛酸之泪。
材料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作文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呈现关于创作的认识,材料一引用《红楼梦》中曹雪芹创作名言,道尽了作者曹雪芹创作时的心境与情感。
满纸荒唐言,实则是作者倾注心血的真情流露;一把辛酸泪,则透露出创作背后的艰辛与深刻。
作品背后蕴含着作者的情感。
作文亦是如此,只有充满情感的文字,才能打动人心,引起读者的共鸣。
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将自己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融入其中,使得这部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传世之作。
这启发我们,也要学会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文字,让文章具有灵魂。
材料二引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点明了阅读积累对于作文的重要性。
阅读的广度与深度,直接影响着写作的能力与境界。
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丰富情感、拓宽视野的重要途径。
通过广泛阅读各类书籍,我们能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生观、价值观,了解多样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象。
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还能学习到不同作者的写作技巧与方法,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想要写出好文章,必须广泛阅读,积累素材。
综上,真情实感和阅读积累在作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在写作过程中注重真情实感的表达,也要注重积累,从生活中、书籍中汲取养分,充实自己的素材库。
只有这样,我们在写作时才能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作文中的真情实感与阅读积累二者不可或缺。
高考作文预测:高三模拟考试优秀作文题目及审题解析
【经典试题 1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偶像,指人们心目中仰慕的对象,我们有时需要崇拜它,有时需要打破它。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专家解析】此题为材料作文,材料给了一个话题即“偶像”,并给考生提供了两个写作方向,一是有时我们要崇拜它,有时则要打破它,也就是说偶像可能既有值得我们敬仰、学习的一面,也可能有应当被批判,需要我们辩证看待的一面。
比如毛泽东主席,他在一师上学时文科成绩优秀,数学成绩却只有八分,存在严重的偏科现象;他在革命时期,带领中国人民解放了全中国,却又在文革时期将人们置于水深火热之中。
如果一味崇拜偶像,就意味着放弃独立思考,闻一多说过,盲目地听从,盲目地相信一切者,他一定是蠢物,他们的头脑只是别人的跑马场。
此题看似简单,却需要考生在作文时采用辩证的眼光去剖析问题。
【点睛】此题为辩证类作文题,辨证类作文的概念或观点往往看上去是对立的,相反的。
考生在议论时可采用以下辩证分析框架,首先总起,写我们有时要崇拜他,有时则要打破他;再分述,一味崇拜会走向一个极端,一味打破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最后总结,只有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分寸,辩证地看待偶像,才能恰到好处。
在论证过程中,考生可以采用因果分析法、反向假设法、辩证分析法,其中反向假设法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所举事例中的人物、行为、过程等相关因素作“假设性变换”,创设一种与原事件相关或相对的情境,这样能够将事件的意义普遍化,将读者的思维引向开阔与纵深;二是假设分析,也就是通过设想与已有事实相反的原因、条件或做法,推论可能产生的结果,从而在与原事实的比较中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经典试题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每到秋冬季节,都是落叶飘零的时候。
为了加强城市的管理,有的地方甚至是让环卫工人24小时连续工作,相同的地点组成四个小组,轮流值班,坚守在“落叶第一线”;有的城市还喊出了口号“确保地面没有一片落叶”,确保生活环境的干净清洁。
2024高考模拟作文试题解析与范文
2024高考模拟作文试题解析与范文2024高考模拟作文试题解析与范文【试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某中学的开学典礼上,校长为勉励师生,特邀请了四位嘉宾进行演讲。
其中三位嘉宾是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分别是科技创新者、航天员和创业者。
另外一位嘉宾是虚构的人物,是该校一位已故校友,生前为该校的学生会主席,虽然他早已离开人世,但他的事迹仍感染着许多人。
【试题解析】这道作文题的形式比较新颖,采取了嘉宾演讲的方式来进行。
题目中给出了四位嘉宾的身份和背景,要求从中选择一位作为写作的中心人物,并通过他的事迹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选择嘉宾时,需要注意到题目中给出的四种身份——科技创新者、航天员、创业者和已故学生会主席。
这些身份代表着不同的领域和价值观念,因此选择哪一位嘉宾作为中心人物,需要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和擅长的领域,以及对该领域的认知和理解。
在确定中心人物之后,需要深入了解该人物的事迹和成就,并从中挖掘出能够引人深思的主题和观点。
需要注意的是,该人物的事迹需要与自己的主题和观点相符合,不能过于离题或牵强附会。
在写作时,需要注意结构的清晰和语言的流畅。
文章的开头需要简明扼要地引出中心人物和主题,中间部分需要具体阐述该人物的事迹和观点,结尾部分需要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呼吁读者应该怎样去做。
【范文欣赏】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思考和感悟。
今天,我想与大家谈论的是我们学校已故校友、学生会主席李明。
李明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他不仅成绩优秀,而且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创新能力。
在他担任学生会主席期间,他积极组织各种活动,为学校的同学们带来了很多欢乐和收获。
他的创新思维也让我们学校的很多活动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但是,李明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他更是一个伟大的人。
在他毕业后的第三年,他被诊断出患有晚期癌症。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噩耗,李明不仅没有沮丧和消沉,反而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去面对生活和死亡。
2024名校高考模拟作文范例及点评
2024名校高考模拟作文范例及点评坚守底线底线,是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
在比赛中,运动员只有坚守底线才能展现其高超的球技;同样,人的一生只有坚守人性的底线,方可尽显其英雄的本色。
坚守底线,坚守善良。
人之初,性本善。
拥有一颗善良、纯真的心,是我们做人的底线。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
在千钧一发之际,二十九岁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学生们守住了生命之门,唱响了善良的乐章,感动了你我,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而还有一些人,竟抛弃了身后的学生,抛弃了善良,抛弃了做人的底线,选择了独善其身!我们可以说,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苟且活了下来;但他们又是不幸的,因为没有善良的躯壳,失去底线的人生,与行尸走肉又有何区别呢?坚守底线,坚守诚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以诚信为本,诚信待人,诚信做事,应该是我们人性的底线。
尾生与女子有约,女子三日不至,遇大水,尾生抱柱而死。
尾生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一个诚信。
诚信是做人的底线,既然许下了诺言,既然做好了约定,即使失去了生命也要去践约。
翻开中华文明史,为了要守住诚信这条底线而用生命去践约的例子又何止尾生一个。
正因为有了一诺千金的豪情,才有了易水悲壮之歌,诚信,中国侠客永恒的旋律;正因为有了海誓山盟的执着,才有了化蝶共舞之美,诚信,中国情人缠绵的绝唱;正因为有了为天地立命,为百姓谋福的诺言,才弹奏了一曲清官之歌,诚信,中国文人不朽的篇章。
而假设一个人失去了诚信呢?那么,最后终将会和放羊的小孩一样,羊成了恶狼的腹中物,徒留自己一个人哭泣,无人问津!坚守底线,坚守忠贞。
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诸葛亮的话告诉我们,忠诚坚贞应该是我们做人处世的底线。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夫子一声长叹,纵身投入汨罗江,以死明志,以身殉国。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岳飞从小背上刻下精忠报国的理想,调兵遣将,势如破竹,不受利诱,屡遭诬陷,屈死于风波亭上。
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高考作文模考范文写作练习(审题指导+素材及运用指导+作文提纲+优秀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喜欢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信息,也喜欢寻找肯定自己观点的证据。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一、审题步骤及方法1.明确题型:本题属于引语类作文题,这类题目的特点是给出一段引语或名言警句,要求考生围绕引语展开联想和思考,并据此写作。
2.分析考查特点:考查点:考查考生的思维深度、广度以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考查形式:通过引语引发考生的联想与思考,考查考生能否准确把握引语内涵并结合实际进行论述。
3.审题步骤:①仔细阅读材料:首先,确保理解材料的核心意思。
②关键词提取:“愿意接受的信息”“寻找肯定自己观点的证据”。
③理解题意:思考这些关键词背后的意义和关联。
思考引语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④分析命题意图:命题人希望通过这个题目考察学生的哪些方面的能力?⑤确定文体: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文章的文体,本题未指定文体,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议论文或散文等。
二、材料解读审题第一句:“我们喜欢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信息”。
解读:这句话强调了人们在获取信息时的倾向性,即人们倾向于接受那些符合自己已有观念(如价值观、兴趣或者偏好等)的信息。
关键词:偏好、符合、已有观念。
第二句:“也喜欢寻找肯定自己观点的证据”。
解读:这进一步说明人们不仅会偏好接受某些信息,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还倾向于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而忽视或过滤掉与自己观点相悖的信息。
关键词:寻找、肯定、忽略。
三、材料立意核心观点:材料揭示了人类认知过程中的“确认偏误”,即人们往往倾向于寻找并接受那些能够支持自己既有观点的信息,而忽视或拒绝与之相悖的观点。
立意角度:可以从正面论述如何克服这种偏见,提倡开放思维;也可以从反面探讨这种现象带来的问题及其影响。
立意方向:1.信息偏见的危害:探讨这种倾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思维封闭、认知偏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模拟材料式命题作文“标签”审题分析与佳作高考作文2014-12-16 1947给材料命题作文‚标签‛审题分析与佳作赏析【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标签,贴在或系在物品上,标明品名、用途、价格等的纸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的激烈竞争,标签已成为公平交易、商品竞争的一种重要形式。
(《现代汉语词典》)严格地说:标签是用来标志您的目标的或内容,像是您给您的目标确定的关键字词,便于您自己和他人查找和定位自己目标的工具。
(《百度名片》)请以‚标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2)角度自选;(3)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题意理解】1.关于两则材料第一则材料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现代汉语词典》对标签的传统解释。
指出‚标签‛是贴在或系在物品上,标明品名、用途、价格等的纸片。
第二部分则是对‚标签‛意义的一种阐发,标签成了商品竞争的一种重要形式。
这实际上揭示了标签在商品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则材料来源于《百度名片》,从更广的范围内,阐述了‚标签‛的现代作用,不仅可以标志商品、物品,还可以标志虚拟的路径,甚至可以标志人生的目标等。
它可以帮助你定位自己的目标,这样方便你或他人查找和定位。
这则材料丰富了‚标签‛的内涵。
2.关于‚标签‛标签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大到商场的商品名录,小到案头的物品摆放。
不仅如此,社会人生中也常有标签出现。
标签是有内容的,可多可少;标签是有价值的,可优可劣;它是某个东西的标志,本质上属于形式,这样就有形式与内容是否相符的角度。
3.关于切题标签是内容的一种外化,作文写了标签,并点明它所标志的内容,用给予评价,判为切题。
它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入题,可以写标签它代表了一种价值操守,写自己的追求与坚守;也可以写标签没有标志性,不要被标签迷惑。
所写内容完全不涉及标签,或写到标签而没有点到标签内容的,判为不切题。
4.审题立意失误举例‚标签‛不等于‚目标‛,‚标签‛是个名词性概念,‚贴标签‛多少带着点贬义。
有些学生写‚指责的标签‛‚冷漠的标签‛‚贴上自信的标签,我们敢于追求理想与信念‛‚我们要找回善良的标签‛‚钱学森回国后,被贴上‘爱国’的标签‛‚赢得人们‘赞美’的标签‛等,扣题写作上相当牵强;至于写‚撕掉了母亲‘不爱我’的标签‛‚爸爸在我心中早已被贴下标签——严厉与关爱并重‛‚苏轼的标签上印着豁达、开朗‛等,于情理上也不是很顺。
【评阅随想】应试作文,切题永远是第一位的。
对于题目中关键词的内涵,一定要有通透而准确的理解。
审题时眼光要准而狠,直抵本质,切中要害。
‚标签‛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呢?正如上文所说,标签‚本质上属于形式‛、‚是内容的一种外化‛,标签属于形式层面的事物,标志内容的一种存在。
如果在构思时,能将‚标签‛作为与内容之‚实‛相对应的‚名‛来理解,算是至切题旨。
在审题构思时,寻找关键词的上位概念,或将其与对立概念进行比较,不失为有效的方法。
我们期待看到大气、厚实的应试佳作。
本次考试就文体而言,写记叙文居多,鲜有看到大气厚实、富有底蕴的议论性佳作。
不少记叙文取材庸俗,格局不大,鲜有亮点,易造成视觉疲劳。
即便写记叙文,也应在题材、立意等方面打造亮点。
本次作文,绝大部分同学都揭示了‚标签‛的消极意义,如果你能从正面立意,肯定‚标签‛的积极意义,比如论述‚第一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个标签对于莫言、对于当代中国的积极影响,当然也应提及其负面影响。
要使文章的立意大气、深刻,可以将文题臵于社会、时代、民族、文明、文化、人性、哲理等层面去思索和挖掘。
比如从时代层面去思考‚标签‛,我们会发现,但凡新闻事件当事人被贴上‚官二代‛‚富二代‛或‚穷二代‛的标签,都会迅速招致大量网友围观。
在我们印象中,似乎飙车撞人且蛮不讲理的一定是‚富二代‛,在公务员考试中玩猫腻走后门的一定是‚官二代‛,而被‚富二代‛和‚官二代‛欺负的自然是‚穷二代‛。
这种标签化的逻辑将当事人的身份冲突升级为阶层矛盾,很明显地预设了一个可能有失偏颇的道德和价值判断,但公众似乎对这种偏见并无太多异议。
你是‚90后‛、‚80后‛、还是‚70后‛?你是‚宅男‛还是‚腐女‛?你是‚御姐‛还‚凤凰男‛?你是‚白富美‛还是‚高富帅‛?你是‚月光族‛吗?你‚橙色人群‛吗?你是‚苹果派‛吗?你抑郁了吗?如果你不了解上述这些词汇的意义,很遗憾,你OUT了。
在这个‚标签化‛时代,你怎么能不了解这些标签的含义并正确地将自己‚归类‛呢?这种现象难道不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吗?而从人生、文化的层面思考,以下立意也是不错的:人生的本原不会改变,别让华丽的标签改变你正确的人生态度。
我们应拒绝华而不实的‚标签‛,追求名实相符的坦荡人生。
真正发自内心的爱意,不需要贴上‚善良‛‚美好‛之类的标签。
撕下贴在文化上的标签,还文化和精神以清洁。
应试文需要有‚冲击力‛,开头200字之内必须要入题,段落一般不要超过七行,结尾富含哲理、立意显豁。
文章最好能有好的‚由头‛。
比如李斓同学的开头三节:尤其厌恶被标上了香型的香水。
标签上写明了前调、中调、后调不同基调所包含的香气类型,柠檬草、肉豆蔻,金木樨,铃兰……好似被揭晓的答案,不费吹灰之力即可获知。
所以你试香的时候就会有固定的感觉倾向。
哦,前调的甜香一定就是金木樨,后调的凛冽冷香一定就是冰片瑞脑,为什么?标签上注明的。
如此一来,所有香气带来的迷幻旖旎全被扼杀。
柠檬草、肉豆蔻,金木樨,铃兰,还有瑞脑,当这些新鲜的词语跃出来的时候,阅卷老师的眼睛不可能不为之一亮?这样的开头,会‚诱惑‛着读者继续读下去;反之,阅卷老师读了你的前三节已失去了再读下去的兴趣,即使你文章的主体部分有不少亮点,但也会被无情地忽略掉,岂不可惜?这个题目很好,建议同学们认真修改,或重作一篇。
不妨写篇议论文!【佳作点评】标签丽江,就这么突然地出现在了我的眼前。
青石板的路,被流水包围的城,抬眼望去,蓝天,白云,以及斜斜的阳光。
走在路上,四周这么安静,仿佛一呼吸,就会打破正在沉睡的古城。
路边偶有白猫,眯着眼睛,懒洋洋地晒着太阳,一切都那么正好。
空气中隐约夹杂着雪山的气息,白皑皑的雪山,被勾勒出金边,就像是玉龙第三国的女神,竟让人看得有些恍惚。
可是,夜晚降临,刺目的灯光搅乱了清澈的丽江水。
喧闹的街市,挤满了人群,摊贩们叫卖着千篇一律的商品,虽然花里胡哨,却贴着相同的标签。
酒吧的隐约,混着忽明忽暗的灯光,刺得眼睛有些生疼。
这,真的是丽江吗?抬眼望去,看见的只有人人人……导游说,近年来福建来丽江做生意的人很多,丽江古城里已经没有多少丽江人了。
纳西族的老太太,挑着莲花灯,也只有在泛着灯光的丽江水里,才嗅得到一丝过去的痕迹。
我突然感到了深深的悲哀。
丽江就这么被贴上了标签——旅游胜地,民族风情。
就这么大同小异,仿佛全中国有无数个丽江。
可是,丽江是独一无二的啊!她的音容,她的倩影,怎么会与南方的小家碧玉与北方的大家闺秀模糊了呢?是人们把她一层层剥去,又穿上看似光鲜亮丽的衣物,最后贴上标签——中国制造。
当我们给她们贴上标签时,有没有想到在那里生活了数百年的居民。
她们所生、所长、所死的地方已经面目全非。
她们找不到家在哪儿了啊!他们心中的丽江,依旧是哪个温婉清新的小城,眼前这个充满商业气息的地方怎么能让他们产生归属感呢?商品被贴上了标签,丽江被贴上了标签,古城们被贴上了标签。
而这个标签就是金钱。
被钱包裹的城市,纵使有诱人的外表,咬开一看,却都是烂到底里的渣滓。
人们的眼中真的只剩下金钱了吗?不顾生态的破坏,老城的气息,只想着钱要多多益善了啊!纵然,古城需要遵循商业规律,可是当操控一切的变成了商业,古城也将不复存在。
如果有一天,我们将古城们贴上标签,打包出售。
你认为,古城们还剩下几斤,还值多少呢?标签有时他人赋予你的论断只是附着在表面的一张标签而已,随手可撕。
只有你的行为真切诠释了你内心的德与善,才会成为一张隐形的标签,永驻人心。
从小我即领悟了这个道理。
奶奶家在一个旧厂区,单元楼每家每户都有一个漆着绿色的铁门,门上头有个钉子,有的住户挂上了‚文明家庭‛的标牌,有的什么也没挂。
奶奶对门邻居家的门口就挂了一个,而奶奶家却没有。
我很疑惑,总是围着奶奶问:‚为什么我们门前没有这个呢?难道我们不文明吗?‛奶奶也总是不放下手里的活计,继续穿针引线,笑呵呵地答道:‚这有啥的?不过是一张标签罢了。
对面的奶奶是栋长,理应挂的。
‛看着奶奶气定神闲的样子,仿佛胸有成竹。
后来,我渐渐懂得了奶奶的泰然自若。
爷爷很喜欢和菊花茶,所以就在房头的一小片地上种了菊花。
菊花开的时候,我就提着篮子和爷爷到房头去采,爷爷边采还边帮我抓蚱蜢,让我猜绿的还是黄的。
每次我们提着两大篮子满满的花乘兴而归,祖孙二人其乐融融。
到了家,爷爷还不停歇,他将采回来的花都铺晒在阳台的地上,满满一地淡淡的黄,反衬着傍晚日落的光辉,随微风泛出清新可人的香气,叫人不陶醉其中也难。
转而我又疑惑了,‚爷爷,爷爷,这么多花,根本泡不完呀!‛只见爷爷呷了一口自己泡的茶,摆手道:‚不用愁,街坊四邻这么多人呢,每家一袋恐怕还嫌不够呢!‛我一想,还真是,何不让大家都品尝下我们家的茶呢?欣喜不自觉从心里溢出。
每一季分批可以采到好多篮菊花,我和妹妹总是在最后时刻充当‚好人‛,提着一袋袋菊花走亲访友,乐此不疲。
有时还带上一两条奶奶灌的香肠,让我俩觉得这可真是个光荣的差使。
过不了多久,绝对会听见人盛赞爷爷种的菊花茶,称道奶奶做的香肠。
走在路上,都觉得很幸福。
至此,我已看见了贴在我们身上的那张隐形的标签。
它比门口那张铁牌更富光泽,更显珍贵。
别太计较那些没意义的评价了,只有真实的善美才是你的标签,才能像自家的菊花茶一样,袭人以郁香,衣我以华裳。
标签陆枚琳我从纸袋中取出新买的衣服,随手剪下标签,正欲扔掉,却被上面的几行小字吸引了去。
‚请不要用过热的水洗,会使他烫伤皱缩;请不要吧他放在烈日下暴晒,会使他晒伤褪色。
每一件衣服都有生命。
‛轻轻念完,我不禁眼角微湿,不知做这件衣裳的是谁。
定是位蕙质兰心,淡雅如仙的女子吧。
真好。
我微微一笑,但黯然随即又爬上眼角,这些许的暖意只怕难掩人间的苍凉。
毫无人性,冰冷的标签,已将市面上的各色物品包裹,即便是经历千年风霜被万人把玩欣赏的瓷器,也被贴上了‚古董‛的标签,触手冰凉。
于一温暖午后,我缓步走入一家古旧书店。
店内只有店主一人。
他正捧着一本纸页泛黄的书,细细读着。
桌上青色的瓷杯飘出一缕若有若无的清茶香。
午后的斜阳落在古朴的红木雕桌上。
一片质朴之意。
我轻轻在屋内走着,随手翻翻木架上的书。
都是些没见过的,翻开扉页,欲看标签介绍,却意外地没找到,只有一枝墨染的梅花傲立枝头,印在扉页淡青色的纸上。
我又翻了几本,都没有。
我犹豫地走到红木桌前:‚请问……‛他正看完一回,低头默默品赏,眼角蕴了丝淡淡的失意,忽听见我的声音,忙抬起头,浅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