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继续教育作业答案演示教学

合集下载

2024年继续教育试卷及答案--教育

2024年继续教育试卷及答案--教育

2024年继续教育试卷及答案--教育一、单选题1、()是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力量之源,我们必须抓住,我们必须重视教育。

A、文化B、教育C、科技D、大学正确答案:D、大学2、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历史顺序是:()。

A、意大利、英国、法国、美国、德国B、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美国C、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D、意大利、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正确答案:C、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3、()是使人社会化、现代化、不断自我完善的基本手段。

A、教育B、改革C、创新D、变革正确答案:A、教育4、在教育与社会关系的整体结构图上,()融合工作、提升赋能的营养剂。

A、义务教育B、继续教育C、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D、基础教育正确答案:B、继续教育5、教育发展要走自己的路,这条路就是()。

A、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B、坚持优先发展改革事业C、坚持优先发展创新事业D、坚持优先发展革命事业正确答案:A、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6、()是从家庭人到社会人的中间转换器。

A、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B、基础教育C、义务教育D、工作正确答案:A、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7、在教育与社会关系的整体结构图上,()是孩子走出家庭、学习生存发展本领的底基。

A、义务教育B、继续教育C、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D、基础教育正确答案:D、基础教育8、在教育与社会关系的整体结构图上,()是通向社会、获得才干的双车道。

A、义务教育B、继续教育C、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D、基础教育正确答案:C、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9、()引领驱动,学校和地方的发展都要依靠它。

A、教育B、改革C、人才D、变革正确答案:C、人才二、多选题1、教育工作者要树立远大理想,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教育学生立志高远、勇于奋进,为实现伟大梦想(),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事业中。

A、进行伟大斗争B、建设伟大工程C、推进伟大事业D、推进伟大变革E、进行伟大奋斗正确答案:A、进行伟大斗争B、建设伟大工程C、推进伟大事业2、(),这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强调教育的“公平”和“质量”,国家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也在渐次提高。

2023年继续教育教育专题作业(六)

2023年继续教育教育专题作业(六)

2023年继续教育教育专题作业(六)一、单选题(共3题,每题20分)1、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依托(D、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等学校建设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2、在基于“职业成长的培养路径“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思路中,学生将会在(A、大四)的时候进阶成为专家级。

3、欧美发达国家自然形成的比例是(C、55,45)%普高,职高。

4、某高中教师基本功均不错,且非常敬业。

学校教学目标是“(A、三维目标)”,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循序渐进,教学方式为小组探究、合作交流。

可是老师教完后学生们却不会做题。

5、泰勒模式中将目标具体化的要求包括以(A、可观察)的术语界定目标。

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8分)1、建立健全中小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具体包括()。

A、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B、健全评价标准D、改进评价方式方法E、科学运用评价结果2、低年级课间喧闹,问题表现包括()。

B、吵C、跑D、乱3、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有()。

A、情绪衰竭B、非人格化D、身心劳累4、职业学校产教融合形态,要实现()无缝衔接。

B、招生C、培养D、就业5、人生发展的综合水平的典型类型有()。

A、1.1双差型B、1.9关系型C、9.1业务型D、5.5中间型E、9.9双高型三、判断题(共5题,每题6分)1、产业技能型人才培育方式包括培养跨领域人才、建立跨领域课程、培养第二专长。

正确2、2010年,国家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后,就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

错误3、《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将“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完善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导向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作为重要的基本原则。

错误4、教育不是万能的,教师也不是圣人。

正确5、义务教育属于强制的标准化教育,必须有时限,到时限就应分流。

正确。

学时继续教育系列《专业课5》课后作业(答案全)

学时继续教育系列《专业课5》课后作业(答案全)

学时继续教育《专业课5》课后作业(答案全)总分:100 及格分数:60 考试剩余时间:0时44分52秒单选题(共10题,每题3分)1、《中国制造2025》提出,未来,制造业发展以(A)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任务,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为发展的主线。

A、规模发展B、科学发展C、高速发展D、和谐发展2、根据本讲,(C)制度的建立,可以使人们在政府的统一管理下用水。

A、水生态修复B、水权交易C、取水许可D、水价3、根据本讲,以下属于灌区型水利风景区的有(B)。

A、丹江口大坝水利风景区B、吐鲁番市坎儿井水利风景区C、黄河小浪底水利风景区D、徐州潘安湖水利风景区4、(D)是制造的第一个工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培育一批工业设计企业,建设一批国家级的工业设计中心,建设若干高水平的创新设计聚集地。

A、研发B、采购C、融资D、设计5、本讲提到,在实施文化品位与特色发展提升工程中,要发挥三大文化特色,其中不包括(C)。

A、地域文化B、民俗文化C、水域文化D、民族文化6、根据本讲,水利风景区的定义中,水利风景区是以(B)为依托的。

A、水文化B、水利工程C、水源地D、风景资源7、本讲提到,未来制造的过程就是(B)。

A、生产的过程B、服务的过程C、研发的过程D、采购的过程8、制造业必须调整发展的理念、发展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建设制造(B)。

A、大国B、超级大国C、强国D、先进国9、根据本讲,在加速制度体系和行业自律建设工程中,要探索水利风景区生态补偿机制和(A)机制。

A、水权交易B、清洁生产C、生态旅游D、资源保护开发利用10、下列有关我国工业基础能力滞后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B)。

A、基础研究薄弱,很多环节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B、产业发展中,长期“轻主机、重配套”C、缺少全行业的协同,政府投入不够D、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不完善11、从规模、质量、结构、持续发展这几个维度对全球主要制造业经济体进行制造强国综合指数分析,可将全球主要制造业经济体分为三个阵营。

继续教育视频作业题答案

继续教育视频作业题答案

继续教育视频作业题答案作业六教师的角色上视频测试题三个层面:形象、职责、性格。

基本素质:1、科学文化知识:(1)广博的文化知识。

(2)通晓学科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3)掌握教和学的知识。

(4)掌握学生有关身心发展的知识。

2、教育理念:(1)面向人人。

(2)以学生为本。

(3)全面发展、终身发展(4)为人才多元化发展提供条件。

(5)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3、教育能力:(教的能力;管理能力。

)(1)组织教学。

(2)言语表达。

(3)了解学生能力(4)因材施教能力。

(5)反思和创新能力。

(6)掌握现代技术能力。

(7)指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4、个性特征:(1)正确的动机。

(2)广泛的兴趣,有生活情趣。

(3)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充满信心。

(4)高尚的情操,热烈的情感。

(5)情绪稳定,意志坚强。

(6)公平公正。

(7)谦虚诚实。

(8)活泼开朗。

(9)独立自主。

(10)注重自我修养自觉完成个性。

作业五教师角色下视频测试题1、家长代理人2、知识传授者3、课堂纪律的执行者4、做人的楷模5、知心的朋友6、心理咨询者作业四何立婴:奖励与惩罚(下) 视频作业题1、奖惩要及时。

2、奖惩标准要一致。

3、奖惩一定要说明理由。

4、奖惩要与行为结果相称。

5、方式方法要适当。

6、奖惩要避免包租状态。

7、奖惩对事不对人。

8、奖惩以教育为主。

9、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奖惩。

作业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简答1、爱国守法2、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作业二让学生成为师德主题简答一、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和明辨是非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二、要重视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力求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三、培养学生道德教育的自我享用功能。

四、要注重德育主体的“个性”。

作业一让学生成为师德主题简答。

因为对小学生而言,那些革命先烈、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太遥远,太虚,太大,不可能在自己身边发生不好,自己无法学习、无法体验,自然就起不到教育效果。

2023继续教育作业(一)

2023继续教育作业(一)

2023年继续教育作业(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3分)(加粗为答案)1、()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

A、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B、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C、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D、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多年以来,各级环保部门没有执法权,也缺乏直属管理的“地盘”,所以曾经长期处于相对()的地位。

A、先进B、“均势”C、“弱势”D、“强势”3、城市建设必须把让()放在首位。

A、城市规模B、人民宜居安居C、商业D、交通4、()是亚洲水塔,是我国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民族文化荟萃之地。

A、东北平原B、青藏高原C、华北平原D、云贵高原5、()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倡议。

A、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B、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制保护生态环境C、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D、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6、()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A、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B、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C、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D、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7、南水北调东、中、西线工程是解决我国()的骨干工程,事关国家安全和人民福祉。

A、南方缺水B、资源性缺水C、结构性缺水D、普遍缺水多选题(共6题,每题5分)1、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正确答案:A、发展和减排B、整体和局部C、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D、政府和市场2、到2035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

正确答案:B、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C、生态环境根本好转D、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E、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3、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的底色。

正确答案:C、最厚重D、最鲜明E、最牢靠4、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

正确答案:A、根本遵循B、行动指南5、生态文明思想基于历史、立足当下、面向全球、着眼未来,是一个()的科学体系。

正确答案:A、系统完整B、逻辑严密C、内涵丰富E、博大精深6、要按照“()”的方针,统筹做好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

继续教育题库及答案解析

继续教育题库及答案解析

继续教育题库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学历B. 获得文凭C. 提升个人专业技能D. 满足个人兴趣答案:C2. 继续教育通常包括哪些形式?A. 网络课程B. 面授课程C. 函授课程D. 所有以上答案:D3. 继续教育的课程通常由谁来设计?A. 学生B. 教师C. 教育部门D. 课程提供者答案:D4. 继续教育的课程时长通常如何确定?A. 根据课程难度B. 根据学生需求C. 根据教育部门规定D. 根据课程内容量答案:D5. 继续教育的证书通常由谁颁发?A. 学校B. 教育机构C. 教育部门D. 国家认证机构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继续教育的参与者可能包括以下哪些人员?A. 在职人员B. 学生C. 退休人员D. 自学者答案:A, B, C, D7. 继续教育课程可能涉及以下哪些领域?A. 医学B. 法律C. 工程D. 艺术答案:A, B, C, D8. 继续教育的课程评估方式可能包括:A. 书面考试B. 口头报告C. 实践操作D. 论文撰写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9. 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的一部分。

()答案:正确10. 继续教育只能通过线下方式进行。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1. 简述继续教育对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继续教育对个人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个人更新知识,提高技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增强竞争力,促进职业晋升和个人成长。

12. 列举三种继续教育的在线学习平台。

答案:常见的在线学习平台包括Coursera、edX和Udemy,这些平台提供各种专业领域的课程,方便学习者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五、论述题13. 论述继续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继续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不仅促进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还有助于缩小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推动社会公平和包容性发展。

此外,继续教育也是推动创新和知识传播的关键途径,对于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继续教育作业与答案

教师继续教育作业与答案

第一模块测试答案1、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答:教学资源、教学过程2、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之间的关系是以下哪种?答: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是有着交叉的地方3、教育技术的本质是:答:运用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率与效益的理论与实践4、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进行整合时,其教学应用功能主要体现在答:资源获取、加工、利用,知识创建、展示、演示,情境创设和实验模拟,交流、通讯、协作,练习、测试、评估,以上都是。

5、根据AECT的94定义,教育技术包括设计,开发,(),()和评价五大部分。

答:利用、管理第二模块测试答案1、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一般包括那几个部分?答:确定目标、制定策略和选择媒体与资源、试行方案、评价和修改、前端分析。

2、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认为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的是哪几种学习理论?答:人本、构建、认知主义。

3、从教学目标的分类来看,体育课中让学生在心中记住“三步上栏”的动作要领应属于哪种学习目标?答:认知领域。

4、信奉教育万能论和环境决定论的学习理论是下面的哪种?答:行为主义。

5、如果您所教的是小学 5 、 6 年级的学生,以下可能不属于他们特征的是:答:学生能够对社会存在、公正、真理及道德等抽象的社会问题进行比较准确的分析。

6、在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一般分析那几方面的特征?答:入门能力、学习风格、一般特征。

7、当一个小学生学习了公共道德规范之后马上就不再随地吐痰了,这是情感学习领域中的哪种学习层次:答:组织。

8、前端分析除了对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和学习者分析之外还包括答:学习环境分析9、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哪几个部分?答:标准、行为、教学对象、条件。

10、让学生判断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球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如何运动应属于以下哪种学习的层次:答:理解。

第三模块测试答案1、选择教学媒体的四个主要依据包括答:依据教学条件、目标、内容、对象2、以下有关王老师使用教学媒体不恰当的是哪一项?答:王老师在教单词发音的时候,将所有单词放到PowerPoint课件上展示给学生看,由学生自己练习发音3、王老师在一所缺乏多媒体设施的农村小学的英文课上讲解26个英文字母,为了形象地表达所要讲解的内容,她决定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作为其教学手段,最合适的是什么?答:字母卡片4、李老师感觉课上讲解的内容同学们消化起来有些难度,因此将本单元的电子教案刻录成光盘,方便学生借阅学习,这体现了教学媒体的哪个特征?答:重现性5、以下属于学生主导的教学方法的是:()答:发现学习、讨论、协作学习6、多媒体是高级的综合媒体,因此应作为优先使用的教学媒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学生学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这部分内容时,常见问题有哪些?如何根据自己教学实践加以解决?“物质结构与性质”作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一个选修模块,侧重于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物质结构与性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研究,一般局限于物质结构有关的概念间逻辑关系的梳理与建构,忽视了学生化学认识的形成发展,忽视了学生对物质及其变化的理解力的形成。

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深入探查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已有认识和已有的认识方式,运用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对学生施加影响,通过各种方法研究学生认识方式的转变以及认识的形成发展。

1.对学生已有认识及认识方式的测查对学生已有认识及认识方式的测查,是围绕“原子结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和“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3部分进行的。

(1)学生对于“原子结构”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的3个方面。

学生对于“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存在着各种糊涂的认识,如有些学生将单质的性质误认为是元素的性质,还有些学生将原子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误认为是对元素性质的描述。

(2)对于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我们以共价键作为主要讨论对象,学生对于共价键的认识处于“经典价键理论”的阶段。

而对“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的关系”的认识,学生已经意识到元素的性质会对分子性质产生影响,同时认识到相互作用的强弱也会对分子性质产生影响。

(3)学生对物质的聚集状态的认识属于粒子模型,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完成了物质的连续模型到粒子模型的转变;其次,大部分学生还清楚地认识到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是静止的,而是杂乱无章地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碰撞。

而对于“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的关系”的认识,我们发现学生并没有意识到物质的某些性质和物质的聚集状态是紧密相关的。

那么,在《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模块教材学习前,学生对于有关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基本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认识的呢?我们发现:有些学生的物质结构知识和物质性质的知识是完全孤立的,也有一些学生认为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之间是有一定关系的。

在物质结构部分,这部分学生能够在物质类别、作用力的类别、构成微粒等之间建立联系,形成了较好的结构。

2.教材中的认识结构分析从整本教材来看,学生应当形成的认识主要包括2个层面:一个是结构层面的认识,一个是性质层面的认识,这2个层面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即结构决定性质。

教材对于这2部分内容的编排是将结构知识以及利用这部分结构知识能理解的有关性质的问题自然地揉合在一起。

第一章是围绕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这样2个核心内容展开的。

对于原子结构的问题,教材从量子力学模型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原子内部的结构,而后侧重分析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内在联系。

对于元素性质的问题,教材集中讨论了电离能和电负性等,进一步得出结论:它们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结构中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导致的。

第二章内容包括化学键和分子间相互作用2部分。

对于化学键的有关内容,共价键的问题讨论较多,既指出了共价键的分类、各种键参数,又对形成分子的构型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而分子间相互作用是一类弱相互作用,存在于分子之间。

第三章的教材内容主要是围绕晶体这种聚集状态展开的,又不仅仅局限于这一种聚集状态。

教材这样编排,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微粒→微粒间的相互作用→物质的聚集状态3个层次的认识,而不是把物质的聚集形式仅仅局限于晶体一种。

物质的聚集状态随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微粒聚集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3.教材实施进程中对学生认识的跟踪测查及分析运用教材对学生施加影响后,学生的认识方式发生了转变,认识发展到了一定程度。

(1)原子结构部分第一章“原子结构”教学实施后,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认识,很大一部分学生能够非常自觉地取量子力学的认识方式,彻底地改变了自己过去为的有形轨道、圆周运动等,他们意识到电子的运动不是完全无序的,而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对于如何描述元素的性质,学生提到了电离能、电负性、电子亲和能和化合价等,他们的认识方式完成了由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

学生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元素性质三者的关系产生了新的认识,在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激活自己所绘制的认识结构图中的有关部分来解决相关问题,也就是说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力或者是解释力。

(2)微粒间的相互作用部分第二章“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教学实施后,学生对于共价键的认识已经由原来的“经典价键理论”转变为“现代价键理论”,他们不再用定域的观点去审视成键的电子对,而是用“概率”的观点来分析有关问题。

当要求学生用语言来描述共价键的本质时, 学生清楚地表达到:高概率地出现在两核之间的电子与两原子核间的电性作用是共价键的本质,这充分说明他们已经能够自觉地采取量子力学的认识方式来认识共价键的本质。

在测查学生对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认识的时候,测查题不是让这个问题孤立地出现,而是将“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2种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依托一种具体的物质以对比的方式出现。

测查结果为,大部分学生都意识到水分子中的化学键和水分子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在强弱和存在微粒上是不同的,还有占57.1%的学生指出了这2种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

分子的极性、稳定性等是分子的性质中经常作为讨论对象的问题,测查中我们也发现学生能够准确地判断出一些分子是否具备极性。

学生对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与分子(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新的认识,绘制了关于微粒间的相互作用的认识结构图。

在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近4/5的学生能够利用自己所绘制的认识结构图进行准确地应答。

学生之所以能够准确地应答,取决于学生认识结构图的结构化程度,解决问题时该图的激活程度,这两点与教学过程紧密相关。

(3)物质的聚集状态部分第三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的性质”教学实施后,学生对于“物质的聚集状态”的认识方式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教材的目的就在于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研究物质性质的本质。

只有到第三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的性质”教学实施后,学生才可能比较全面、整合地理解物质的结构,解释物质的有关性质。

通过学生对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之间关系认识的测查,我们发现:学生在解决有关物质性质的问题时,能够自觉地提取物质的构成微粒、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微粒的排列方式等信息,也就是说在这方面的有关问题上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力。

例如,我们针对这样一个问题进行了测试:SiO2属于原子晶体,CO2属于分子晶体,请从结构角度推断它们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别。

通过上述图示的激活,学生只能意识到分子晶体是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尽量紧密堆积形成的,而原子晶体是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非紧密堆积而形成的。

要想深入理解2种晶体性质的差异问题,还必须了解2种作用力的区别,这就必须要进一步激活分子间作用力和共价键的有关内容。

看来所谓问题难度的加大,主要是要求学生激活的内容量加大,激活的内容的层次增多,这时一旦学生在哪个地方存在断点,必然要影响到对问题的解决。

那么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情况如何呢?对于该题,大部分学生都做出了准确全面的回答。

他们从分析SiO2晶体的结构入手,指出硅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空间立体网状的排列方式造成了该晶体的独特性质。

要想破坏或熔化该晶体,就必须破坏所有的共价键,所以SiO2的熔、沸点高,硬度大。

CO2则不同,它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来形成的分子晶体,因此要想破坏或熔化该晶体,需要的能量小,表现为熔、沸点低,硬度小。

4.讨论:影响学生有关物质结构与性质认识形成发展的因素通过《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的实施以及我们所做的各项测查,可以看出:影响高中生有关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认识形成发展的因素是多样的。

首先学生认识方式的转变对认识的形成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进一步来说学生认识方式的转变和哪些因素有关呢?应该包括教材本身的因素和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

教材本身对学生认识的形成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这里针对“原子晶体”一部分内容进行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这部分教材的编排思路是怎样的呢?从大的方面讲,首先是在探讨“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对晶体的概述;而后从微粒在空间的堆积方式角度对各类晶体进行简要分析,最后从原子晶体的结构、性质以及结构和性质的关系等方面对原子晶体进行全方位的讨论。

教材这样编排的好处在于:第一能够使学生的认识建立在物质的聚集状态这样一个层面上,逐步形成微粒→微粒间的相互作用→物质的聚集状态3个层次的认识。

第二对晶体进行概述有助于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晶体是不同的微粒通过不同的微粒间相互作用,以不同的排列方式形成的,同时为后面讨论每种类型晶体的堆积方式以及每种类型晶体的性质奠定基础。

学生使用不同的教材,对其认识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将测试题四(“第三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测试卷)进行一定幅度的修改后对使用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三册)的学生进行了对比测试。

从测试结果的明显不同可以看出新教材不同的编排方式确实对学生所达到的理解力,也就是认识的发展程度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这种理解力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和学生认识方式的不同是紧密相关的。

此外,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也对学生的认识形成发展有重要影响。

2、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太多,化学反应多,感觉杂乱,记不住。

针对这一问题,谈谈你在教学中如何解决。

金属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描述性的化学知识,内容庞杂、材料琐碎、涉及的化学现象和各种化学反应较多再加上不容易记忆,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知识杂乱,而思维潜力没有得到发挥,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又感到束手无策。

有的学生则把精力用在机械记忆上、死背硬记化学反应。

因此搞好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必须充分认识元素化合物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因此金属元素化合物我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指导阅读法。

例如,在学习《钠》这一节时,我先提出阅读提纲:(1)自然界里的元素有哪几种存在形态?钠以何种形态存在?为什么?(2)钠的主要用途有哪些?为什么?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归纳、总结得出自己的结论,并解释原因,我做必要的补充,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性质、存在、用途等知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更好的理解。

2、实验法例如,铜与浓硫酸反应时,提醒学生观察铜片表面先变黑并有气泡产生,品红溶液褪色,反应溶液由无色——蓝色——蓝黑色,然后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变化?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分析得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3、掌握个别,总结规律例如,在卤素这一节里,对于所要学习的内容(卤素的性质),就是在分析氯气性质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通过比较氟、氯、溴、碘的性质,引导学生得出卤素性质相似的原因和各自的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