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迁1840—1927分解

合集下载

近现代经济史

近现代经济史
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1956—58农业高级合作社—(1958—78人民公社) 中国现代(三)1978——现在改革开放新时期
所有制体制改革: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
二、国有企业的改革:
1、中心环节:
2、三个阶段:
增强企业活力
(1)试点阶段:扩大企业自主权、综合配套改革、厂长负责制 (2)全面展开:1984年。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 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 控的管理体制。 所有制体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 经济并存。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21世纪 初)
思考:1985—1989、1992—1997年代、21世纪初 我国经济出现三个发展高潮的原因是什么?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对开放三大步是什么?
新中国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前30年:(情况、原因是什么?)
第一产业:农业占主要地位
第二产业:工业迅速发展,尤其是重工业发展较快 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较慢(绝大部分是国营和集体) 改革开放后30年: (情况、原因、影响) 1、农业所占比重逐渐减小(农业迅速发展、粮棉世界第一)
(5)西欧开始崛起。人类的视野大大开阔了,对世界
的认识开始改变。
“价格革命”的影响:
1、物价飞涨。对封建贵族、贫民、早期资本家产生重大影响。 2、理顺了一个价格。即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的价格体 系,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削弱了两个国家。先是壮大了西、葡两国,后因它把财富 购买奢侈品大肆挥霍而削弱。它的财富没有转化为资本。(政、 经、文) 4、壮大了三个国家的实力:
社会结构的变化:即出现新阶级新阶层(原因和影响)
春秋战国:

中国近代史(经济)

中国近代史(经济)

中国近代史之经济一.晚晴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的解体:自然经济在中国古代社会占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前夕已有某种程度的分解,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但并没有多大变化1840年鸦片战争后开始出现变化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19世纪60年代起解体速度进一步加快● 自然经济解体原因:(1)外国资本的入侵(最直接、最主要)(2)小农经济自身的落后性和脆弱性,抵挡不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对自然经济起了很大的瓦解作用,削弱了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农村的家庭手工业,也沉重打击了城市手工业(2)使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同时一部分农产品的生产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3)外国的商业势力进一步侵入中国,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4)中国的商业和金融业也发生了变化,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尤其是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生产相结合)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原因:(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2)洋货多为机器制成品,物美价廉,竞争力强,不少中国土货 滞销原因:(1)农民:生产自身需要的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2)地主、贵族:剥削地租,自己消费 (3)商人: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田产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具有显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1)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2)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3)在一些主要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4)传统的经济形式仍占绝对优势●洋务运动1.概念: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2.背景:(1)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太平天国运动使得一些开明的官员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以及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2)近代中国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人对于西方文化的宣传和“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3.代表人物: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主阶级洋务派)4.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5.内容:(1)19世纪6年代—70年代,打着“自强”的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曾国藩、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2)19世纪70—90年代,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又打出“求富”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6.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关系:洋务运动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7.洋务企业的性质:(1)军事工业:封建官办工业(2)民用工业: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8.结局: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9.评价:(1)局限: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派想以此来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2)积极: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刺激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八.易混淆的知识点总结●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并不是完全解体。

中国近代史分期复习

中国近代史分期复习
但是,中国共产党没有领导五四运动!
特别需要注意:
2、为什么以五四运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的含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指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革命,五四运动中,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领导反帝反封建运动。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反帝反封建)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完全相同,根本区别在于领导阶级不同!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2)国共第一次合作和国民革命运动 (1924~1927年,第一次国内战争)
考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特别需要注意: 1、为什么会有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2、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合作为什么以失败而告结束?
3、什么是国民革命运动?为什么又被称为“大革命”?北伐战争与国 民 革命运动、孙中山的关系?读图了解北伐战争
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纺与织分离,织耕分离,自给自足成分日益减少, 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解体一直在进行,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②近代工业产生 ③近代民族工业诞生发展 (诞生、初步发展、黄金时期)
对比:近代工业与近代民族工业有何异同? 对比思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与近代民族工业有何异同? 两者有何关系?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5)中国社会各阶级救亡图存的方案(三个阶级)
地主阶级: ——落后生产力代表,主张在维护封建制度前提下变革 林则徐、魏源提出“______”的主张,未付之实践 洋务派提出“____、____”的主张,并掀起____运 动 农民阶级: ——落后生产力代表,由于阶级局限,不能领导民主革命成功 洪秀全领导____运动,颁布《 ____ 》;洪仁玕提出《___》 义和团运动,提出“_____”口号 ——先进生产力代表,由于阶级软弱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成功 资产阶级: 维新派,主张变法,实行___,以救亡图存,发展__,领导了___

最新专题1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最新专题1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所 占Biblioteka ① ⑤比重



(年)
1840 60
14
27
49 52 56
80
1900
20
40
60
相互关系
自外外润洋性生近民程力官政本(经(外12济然代的主, ))国之 质 族 权国务产中僚自 民形经化压义是资间的资同资企方产然族式济的迫经阻本签近本英本业式生经资的是开和济碍主订 代 主 美主在开和济 本发近 端 束中义的 工 义 帝义 经 始 发阻 主展代 缚国。经不 业 经 国经 营 从 展碍 义又中经,济平 济 主济 管 手 起。了 经瓦国济同的等是义资理工来是但民济解社发时夹条在侵金上生的代它族在着会展又缝约中华雄具产表引,资自自最的对中确国资厚有向大进受本然然落重它生立社本浓机地了外,主经经后要们存的会结厚器主外国技义济济的存因,经半合的生大国资术经、。经在素因济殖而封产资先本先济官济一此秩民形建过产进主进的僚形定具序地成色渡阶的义,发资态的有来 半 的彩 级机和它 ,展本依两获 封 国利器本主, 是主赖面取 建 家益设国要中属义其性性高 化 垄的备封通国于经他— 额 的 断国建过经封,济四— 利 过 资家势中济建和使种 革命性和妥协性。
(2)两个影响 : 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进步 ; 为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 思想进步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提 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3)三个障碍: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封建势力、官僚 资本主义。
(4)七个阶段:夹缝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较快发 展、残酷打击、陷入绝境、新的春天。
近代中国的几种主要经济结构形式的发展演变及相互关系
(3)影响 ①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③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条件。 ④导致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买办成为一个新兴的 社会阶层。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
①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产生: 世纪六七十年代 原因: 外商企业的刺激,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原因:A 外商企业的刺激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 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对民办企业起 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 了诱导作用。 了诱导作用。 世末20世纪初 ②初步发展:19世末 世纪初(甲午中日战争后) 初步发展: 世末 世纪初(甲午中日战争后) 原因: 甲午战后,帝国主义纷纷向中国输出 原因:A 甲午战后,帝国主义纷纷向中国输出 破坏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资本进一步 破坏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 条件。 条件。 B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2)洋务经济的兴衰 )
①兴起:洋务经济使用机器生产,属于近代经济的 兴起:洋务经济使用机器生产, 范畴,其民用企业很大程度上具有资本主义因素。 范畴,其民用企业很大程度上具有资本主义因素。 洋务经济在19世 年代兴盛一时, 洋务经济在 世60~90年代兴盛一时,一定程度 年代兴盛一时 上起到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 上起到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瓦解小农经 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作用。 济、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作用。 衰落: ②衰落: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 洋务经济很大一部分融入市场, 产,洋务经济很大一部分融入市场,演变为近代 民族工业。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而消失。 民族工业。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而消失。 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①自然经济 ②洋务经济 ③民族资本主义 ④外国资本主义 ⑤官僚资本主义
旧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衰历程
产生: 世纪六七十年代 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 世纪末 世纪末) 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19世纪末) 短暂春天: 短暂春天: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 年 曲折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出现较快发展; 曲折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出现较快发展; 抗日战争期间, 抗日战争期间,遭到沉重打击 萎缩:解放战争期间,陷入困境, 萎缩:解放战争期间,陷入困境,纷纷倒闭

中国近现代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其演变

中国近现代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其演变

中国近现代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其演变一,中国近现代史上几种经济成分演变过程1.封建自然经济特点:(1)表现为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2)具有分散性、封闭性和保守性、是和商品经济相对立的经济形态。

(3)是晚清及北洋军阀统治的经济基础。

演变过程:(1)开始解体: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东南沿海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2)进一步解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获得更多的特权,商品输出规模扩大,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自然经济解体已由沿海扩展到内地,中国日益沦为西方原料产地及商品销售市场。

(3)加剧解体: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列强资本输出的加剧,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加剧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4)走向衰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1953—1956年进行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封建自然经济消亡.2.洋务经济特点:清政府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和官僚管理运营,使其具有封建性;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附,使其具有买办性;采用机器生产,民用企业面向市场,又使其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是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标志,一开设就以垄断面目出现,又呈现出有别于资要主义发展规律的特殊性。

是中国早期的官僚资本主义。

兴衰过程:(1)19世纪60年代,为镇压人民革命运动,抵御外侮,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清政府内部的一些地方实力派开创军事工业。

以曾国藩1861年创办安庆军械所为标志,洋务企业兴起,其管理以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式为主。

(2)19世纪70年代,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和运输在困难,洋务运动又采取多种形式创办大批民用工业,明显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3)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和抵制列强在资本输出,放宽民间设厂限制,实际上把洋务企业放到与民族企业同等的地位,洋务企业垄断地位丧失,这宣告了洋务运动在破产。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

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
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
规模最大的一家官办军用企业
中期 三支海军
• 福建 • 北洋 • 南洋
洋务运动的影响
• 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 • 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为了培养新 式外交、军事、科技人才,洋务派开办了 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 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 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随 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出现,传统的价值观念也受到冲击,社会 风气也有所改变这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 展,有利于社会风气的转变。
⒈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是主权独立、领土完 整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通商口岸租地 造屋,香港岛被割占,使中国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协定 关税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严 重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领事裁判权严重破坏了中国 的司法主权。租界的开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行政主权。 ⒉经济上: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 占统治地位的国家,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鸦片战争 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破坏和瓦解。资本主义 国家的商品开始倾销中国市场,使缓慢发展的资本主义 萌芽遭到破坏。 ⒊思想上: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知识思想领域内儒家思 想占据统治地位,封闭愚昧,一些封建的士大夫盲目自 大,对外部的世界愚昧无知。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 义的“坚船利炮”,使一些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从“天 朝上国”梦幻中惊醒,他们逐步抛弃夜郎自大的陈腐观 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 道。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经济结构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概述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概述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概述1. 引言近代中国是一个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动的时期。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变革,对经济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概述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并探讨了这些变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 传统农业经济在19世纪初的中国,农业是当时经济的主要部分。

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农业占据了国民经济的绝大部分份额。

传统的农业经济采用了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技术,农业产出低下,农民生活贫困。

有限的农产品供应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

3. 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经济变革19世纪中叶,中国遭受了一系列的西方列强侵略。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事件削弱了中国政府的权威,使中国陷入内外交困。

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了掠夺性的贸易,将中国变成了被殖民和半殖民状态。

西方列强的侵略触发了中国的经济变革。

大量的外国商品涌入市场,传统产业面临巨大冲击。

中国开始引入西方的技术和知识,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变革。

4. 工商业的兴起近代中国的工商业开始兴起,成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88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兴建铁路、煤矿和工厂,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大量的农民也涌入工厂从事工业生产。

工商业的兴起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渐从传统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

5. 对外贸易的发展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被迫开放对外贸易。

中国开始与海外进行大规模贸易,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外贸的迅猛发展给中国带来了外来资本和技术,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同时,由于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增加,农业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6. 殖民和半殖民经济在近代中国,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被迫成为殖民和半殖民国家。

西方列强在中国租界建立了殖民地,掠夺中国的资源和市场。

许多中国企业被迫与西方资本合作,中国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控制和压迫。

7.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工商业的兴起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变和现代化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变和现代化
①政治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成了向社会主义 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制定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后 来不断对宪法进行修订和完善;不断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 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拨乱反正, 纠正冤假错案等 ②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一五计划取得经济建设巨 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实行改革 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③思想上:1957年整风运动提出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 主观主义;文革后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在新时期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 ④外交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3.中国近代化的内容
经济近代化:(创新P42) 实质从传统的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化; 表现①洋务运动②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创新P41 政治民主化: 实质从君主专制制度向民主政治制度转化; 表现: ①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②资产阶级革命派 领导的辛亥革命③资产阶级激进派发动新文化运动④新中国成 立后,我国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 主协商制,民族区域自治等民主制度 思想文化近代化: 从封建的思想文化向近代西方的思想文化转化。这一过程,实 际上就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史的认识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压抑和排 挤下,日益萎缩,证明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 通。 民族经济的发展要以政治独立为前提。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体现了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路线和哲学道理。 现今大力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 展的客观要求。 加入WTO后,中国民族工业面临机遇和挑战,只有 在竞争中才能发展壮大。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840年至1948年这一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动荡和割裂的时期。

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迫使中国开放门户,并接受西方列强的控制和剥削。

中国传统经济体系遭到了破坏,国内市场被外国商品所占据。

中国在这一时期主要依赖农业为经济支柱,工业产值贡献较少。

第二阶段:1949年至1978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在此期间,国家建立了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大力发展工业化。

国有企业成为经济的主体,私有经济几乎被消灭。

同时,农业也通过农村集体化改革得到了发展,粮食产量明显增长。

然而,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并且经济发展不均衡。

第三阶段:1978年至20世纪末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中国经济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

国家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开放国内市场,吸引外资并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迅猛,特别是经济改革的地区(如广东、浙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私营经济逐渐崛起,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同时,农村改革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农民收入有所增长。

第四阶段:21世纪初至今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国家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如扩大内需、促进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服务业的比重逐渐增加,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中国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制造大国和商品贸易大国。

然而,中国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环境污染、收入分配不平等等,需要进一步解决。

总的来说,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封闭自给到市场开放、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中国经济从一个不发达的农业国迅速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需要继续进行改革和创新。

中国近代史表格(必背版)

中国近代史表格(必背版)
毛泽东思想成熟
1938年《论持久战》
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
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放战争(1946-1949)
民族资本主义:萎缩
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国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重庆谈判,政协会议
粉碎国民党全面、重点进攻;战略反攻战略决战;渡江战役
七届二中全会召开(1949)新政协国民党:统治覆灭,迁往台湾
七届二中全会
1948年《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近代史
经济
政治
思想文化(探索史)
晚清(1840-1911)
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近代企业的出现(外商、洋务、民族)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
社会生活的变化
侵略史: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抗争史: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人物:孙中山
西方坚船利炮冲击学习西方;方式:器物制度
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一大、二大
特点:制度思想,学资本主义学社会主义,
推动中国近代化不断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派提倡实业救国思想
新文化运动中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出民主科学思想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
遵义会议
国民党:建立南京国民政府(1927),实现全国的基本统一
日本:侵华
毛泽东思想形成: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抗日战争(1937-1945)
民族资本主义:萎缩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一、自然经济1、鸦片战争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2、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松太布市,削减大半”。

)农产品商品化(丝茶大量出口:和古代丝茶出口的区别在于市场体系不同。

),“织”“耕”分离,中国逐步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

二、外国资本1、19世纪四五十年代,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船坞和工厂,开始进行早期资本输出。

2、甲午战后,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出阶段。

三、民族工业(一)洋务企业1、背景:(1)内忧外患(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刺激)。

(2)统治阶级的分化:顽固派和洋务派。

(3)思想渊源:林则徐、魏源等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2、时间:19世纪60一90年代。

3、洋务企业:(1)“自强”阶段,创办军事工业。

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和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等。

属于封建官办企业。

(2)“求富”阶段,创办民用工业。

(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为军事工业服务)。

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和开平煤矿等。

带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成分。

4、影响。

(1)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的失败。

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2)洋务运动使中国的军事力量有所增强;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的步伐,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的经济侵略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1、背景:(1)鸦片战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2)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受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2、产生:19世纪70年代前后,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近代前期(18401894)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知识清单--2024高三上学期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近代前期(18401894)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知识清单--2024高三上学期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近代前期(1840——1894)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知识点一: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1.含义: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分离并日益商品化2.原因:(1)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侵略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2)国内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3.表现: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

①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耕”“织”分离);②传统手工业部门遭到沉重打击(“纺”“织”分离);③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④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且日益服务于国际市场的需要。

4.影响:(1)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2)推动了中国商业和金融业的发展,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3)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4)外商企业产生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知识点二:外资企业的出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开始在中国沿海一带投资一些船坞和工厂;1.时间:鸦片战争后2.地点:通商口岸(列强开始在中国沿海一带投资一些船坞和工厂;)3.特征:甲午中日战争前数量较少,且为非法,诞生了中国的无产阶级;甲午中日战争后取得合法地位,外国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数量增多。

4.实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自由开放富有侵略性.知识点三:洋务运动与洋务企业的创办(19世纪60-90年代)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3.活动:创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创办民用企业以“求富”为旗号,创办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汉阳铁厂等筹划近代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兴办近代教育创办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并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4.结果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5.影响(1)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其演变

中国近现代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其演变

中国近现代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其演变中国近现代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其演变中国近现代经济结构的演变,是一个复杂而富有变革的历史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济结构在外部冲击和内部变革的双重作用下,逐渐摆脱了旧有的封建经济模式,开启了现代化进程。

本文将详细分析中国近现代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其演变,以期对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历史视角。

一、封建经济结构的解体在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的经济结构以封建农业为主导,商业和手工业为辅助,这种结构在中国已经延续了数千年。

然而,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和冲击,这种稳定的经济结构开始瓦解。

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开放市场,面对西方工业产品的竞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和商业遭受重创,从而加速了封建经济结构的解体。

二、近代工业的兴起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国内改革的压力,一部分开明的清朝官员开始倡导“自强不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工业。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建立了许多现代化的军工、纺织、铁路、电讯等企业。

虽然这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现代化水平,但并未能改变中国整体的经济结构。

三、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中国现代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

民族资本家们投资于纺织、化工、机械制造等现代工业领域,推动了中国现代工业的初步形成。

然而,这个阶段的中国现代工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无法与西方工业化国家竞争。

四、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20世纪中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

在这个体制下,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干预和调控,通过国有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掌握主要生产资料,主导社会经济生活。

这种经济结构在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配置不合理、生产效率低下等。

五、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逐渐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

高考历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高考历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高考历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近代中国社会的三种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官办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1)自然经济:鸦片战争后,不断瓦解,但在整个近代社会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

(2)官办经济:包括近代前期的洋务企业和近代后期的官僚资本主义。

前者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后者是外国资本主义的附庸,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3)资本主义经济:包括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经济势力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民族资本主义的认识(1)三次发展机遇: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对华侵略的放松。

(2)四个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外国侵略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国民政府的政策。

(3)五个发展阶段:“春”:甲午战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夏”: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秋”:抗战时期遭到沉重打击;“冬”: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新生”: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4)分布结构:“弓箭”结构——主要分布在自然经济解体程度比较高的沿江、沿海地区。

(5)两个影响:一是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进步;二是为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思想进步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6)三个障碍: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

其中,最主要的障碍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

1.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征(1)从企业的产生看,中国民族资本走过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它不是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而是在列强入侵、破坏了中国发展的正常秩序、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因此它不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基础上逐步成长起来的。

(2)从工业部门的结构看,中国民族工业基本是轻工业,其中又主要是纺织工业。

中国民族工业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本身又不能生产机器,只能从投资少,周转快和获利多的轻工业开始。

专题复习:中国近代经济

专题复习:中国近代经济

时期 1927 — 1936 年
背景
南京国民政府开 展‚国民经济建 设运动‛ 的政 策
经济状况
影响
民族工业快速发 展;‚四大家族‛ 为抗日战争奠定了 为首的官僚资本 一定的物质基础。 迅速膨胀; 日伪政权在沦陷 区经济的破坏, 将占领区经济纳 入日本经济体系 中; ①抗战期间,民族工 业内迁,推动了内地 经济和社会的近代化 进程,改变了工业布 局; ②民族资产阶级积极 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和反对美蒋的人民 民主统一战线,参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 民主主义革命和创立 新中国;
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与社会 生活的演变
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时间: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840--1949 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传统自然经济向以机 器大工业为主导产业的近代工业的转变。 近代工业有别于手工作坊,它大规模地采用 动力和机器进行生产,使用雇佣工人,是属于资 本主义性质的工厂企业。 中国近代经济的任务主要是工业化。
解放战争
建国之后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设立 外企 刺激 鸦 片 战 争
实业救 国思潮
甲 午 战 争 清政府 放宽限 制 自然经 济进一 步解体 清末新 政
一战列强 放松侵略 辛亥革命 民国政府 鼓舞 群众反帝 斗争
南京政府 名义上统 一全国 国民政府 措施推动
洋务 企业 诱导 自然 经济 开始 解体
兴起
初步发展
短暂春天
较快发展
一、近代中国经济发展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外资企业 3、洋务派企业 4、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特点:工业布局不均衡,主要分布在沿海及通商口岸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薄弱; 产业结构是以轻工业为主,轻重比例不协调; 从属地位,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生存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迁1840—1927分解共114页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迁1840—1927分解共114页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迁1840—1927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除 法律。 ——塞·约翰逊
分解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于外洋,不可用于中国”,“铜线之害不可枚举,
臣仅就其最大者言之。夫华洋风俗不同,天为之也。洋
人知有天主、耶稣,不知有祖先,故凡入其教者,必先
自毁其家。中国视死如生,千万年未之有改,而体魄所 藏为尤重。电线之设,深入地底,横冲直贯,四通八达, 地脉既绝,风侵水灌,势所必至,为子孙者心何以安? 传曰:‘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藉使中国之民肯不顾
(3)要不要修铁路 1880年刘铭传《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 李鸿章《妥议铁路事宜折》 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何者? 外夷以经商为主,君与民共谋共利者也;中国以 养民为主,君以利利民,而君不言利者也”,修 铁路是“蠹民”的“邪说”。
“观该二臣筹划措置之迹,似为外国谋,非为 我朝谋也……人臣从政,一旦欲变历代帝王及 本朝列圣体国经野之法制,岂可轻易纵诞若 此!” 是臣下之利而非君上之利,是外洋之利而非中 国之利,是一二人之利而非千万人之利。
“观该二臣筹划措置之迹,似为外国谋,非为 我朝谋也……人臣从政,一旦欲变历代帝王及 本朝列圣体国经野之法制,岂可轻易纵诞若 此!” 是臣下之利而非君上之利,是外洋之利而非中 国之利,是一二人之利而非千万人之利。
修铁路的五宗罪
中国近代史第三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迁
一、专题主题: 社会变革中,旧经济结构瓦解和新经济因素成 长,中国人追求经济现代化——工业化和市场 化的过程; 现代经济因素成长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1讲 鸦片战争—甲午战前中国经济结构变化 (1840—1895)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背景: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扩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了中国一些特权。 2.标志: 耕织结合解体;纺织结合解体
朱其昂 陈启源 方举赞、孙英德 发昌机器厂 贻来牟机器磨坊 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
二.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3.地点、代表: 上海发昌机器厂、陈启源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
4.特点:
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不平衡);资金匮
乏,技术落后;发展缓慢;主要集中于轻工业;
三.洋务运动 1.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 2.阶段: 19世纪60——70年代:口号“自强;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制 造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 出国留学
祖宗丘墓,听其设立铜线,尚安望尊君亲上
乎?” ——陈彝1875的9月
(2)要不要设厂办矿造船架电线
“用于外洋,不可用于中国”,“铜线之害不可枚举,
臣仅就其最大者言之。夫华洋风俗不同,天为之也。洋
人知有天主、耶稣,不知有祖先,故凡入其教者,必先
自毁其家。中国视死如生,千万年未之有改,而体魄所 藏为尤重。电线之设,深入地底,横冲直贯,四通八达, 地脉既绝,风侵水灌,势所必至,为子孙者心何以安? 传曰:‘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藉使中国之民肯不顾
天津机器局
安庆军械所
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1872年赴美国留学的留学生
京师同文馆
19世纪70年代——90年代: 口号:求富;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 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近代海军
1890年张之洞汉 阳铁厂 汉阳 武昌 湖北织布局 1888年 张之洞
开平煤矿 1877年 李鸿章 上海 轮船招商局 1872年 李鸿章
北洋海军
福建海军 南洋海军
3.效果: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 才和技术工人; 在客观上激刺了资本主义的产生; 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 促进本国自然经济的瓦解; 近代海军和学堂推动了中国军事和教育近代化。
以洋务运动为例分析中国的工业化之路为什么 这样艰难?
(1)要不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 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 师。……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来未闻有 恃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天下之大何患无才, 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 何必夷人?何必师事一人? ——倭 仁
祖宗丘墓,听其设立铜线,尚安望尊君亲上
乎?” ——陈彝1875的9月
“天无形的鬼神,在线路内来回穿梭,传 递信息。如果在电报线附近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情,立 即就会有人造谣,比如说其中一个传信的邪神玩忽职守, 从电线里跑出来,迷路了,因此导致祸事发生,等等。 这种谣言通常会引起骚乱,暴徒们将毫不犹豫地冲过来, 砸毁机器。有一次,因电报线附近某个人生病,一夜之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3.表现: 家庭手工业和传统手工部门遭到沉重打击;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4.影响: 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国家的 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经济半殖民地化 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 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二.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1.原因:
自然经济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提供了劳动力和
市场; 洋务运动和外商创办近代企业的诱导; 救亡图存爱国主义精神刺激; 买办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某些条件
二.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2.途径:
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投资近代 工业; 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 矿企业。
(1)要不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 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 师。……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来未闻有 恃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天下之大何患无才, 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 何必夷人?何必师事一人? ——倭 仁
(2)要不要设厂办矿造船架电线
间,1英里长的电报线就被毁坏了。”
——《纽约时报》1877年
(3)要不要修铁路 1880年刘铭传《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 李鸿章《妥议铁路事宜折》 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何者? 外夷以经商为主,君与民共谋共利者也;中国以 养民为主,君以利利民,而君不言利者也”,修 铁路是“蠹民”的“邪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