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滑校本课程
高校轮滑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高校轮滑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一、引言二、高校轮滑球校本课程目标高校轮滑球校本课程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轮滑球水平,使其能掌握基本的滑行、刹车、转弯等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肌肉力量、柔韧性和心肺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对轮滑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促进他们长期参与体育锻炼。
高校轮滑球校本课程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本轮滑技能的学习,包括站立、推进、转弯、刹车等;高级轮滑技能的学习,包括跳跃、滑坡、旋转等;轮滑球的战术和策略,包括进攻、防守等;体能训练和身体保护知识的学习;轮滑球比赛的组织和管理等。
高校轮滑球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动作;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学习;个性化辅导,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比赛训练,通过组织校内校外的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一)培养专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完善轮滑球设施和器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训练条件。
(三)加强校外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与相关轮滑球俱乐部和组织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锻炼机会。
(四)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提高学生对高校轮滑球校本课程的认知和兴趣。
六、结论通过对高校轮滑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高校轮滑球校本课程的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轮滑球水平和身体素质,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高校轮滑球校本课程的内容包括基本技能的学习、高级技能的学习、战术和策略的学习等;高校轮滑球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小组合作学习、个性化辅导和比赛训练等方式;在开发和利用高校轮滑球校本课程时,需要培养专业教师队伍、完善轮滑球设施和器材、加强校外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以及开展宣传推广活动。
少年轮滑校本课程认识轮滑教案

少年轮滑校本课程认识轮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轮滑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趋势。
2. 使学生掌握轮滑运动的基本技巧和规则。
3. 培养学生对轮滑运动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轮滑的起源和发展2. 轮滑的种类和装备3. 轮滑的基本技巧4. 轮滑比赛的规则5. 轮滑的安全知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轮滑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趋势;轮滑的种类和装备;轮滑的基本技巧和规则。
2. 教学难点:轮滑的基本技巧的掌握和安全知识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轮滑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趋势;轮滑的种类和装备;轮滑的基本技巧和规则。
2. 示范法:演示轮滑的基本技巧。
3. 实践法:学生亲自体验轮滑运动,掌握基本技巧。
4. 讨论法:分组讨论轮滑比赛的规则和安全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轮滑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轮滑的种类和装备,让学生了解轮滑运动的基本知识。
3. 示范:教师演示轮滑的基本技巧,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轮滑的动作要领。
4. 实践:学生分组练习轮滑的基本技巧,教师巡回指导。
5. 讨论:分组讨论轮滑比赛的规则,使学生掌握轮滑比赛的进行方式。
6. 总结:总结轮滑的安全知识,让学生在参与轮滑运动时能够保证自身安全。
7. 作业:布置轮滑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练习并总结轮滑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轮滑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趋势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轮滑种类和装备的了解程度。
3. 学生对轮滑基本技巧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对轮滑比赛规则的理解程度。
5. 学生对轮滑安全知识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轮滑教材:提供轮滑运动的基本知识、技巧和规则。
2. 轮滑设备:轮滑鞋、护具等,确保学生实践时的安全。
3. 教学视频:展示轮滑技巧和比赛,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4. 安全设施:确保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轮滑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趋势。
少年轮滑校本课程滑行姿势的训练教案

少年轮滑校本课程滑行姿势的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轮滑的基本滑行姿势,包括直立滑行、弯腰滑行和蹲姿滑行。
2. 培养学生对轮滑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体育精神,为学校轮滑队选拔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1. 轮滑基本滑行姿势教学a. 直立滑行b. 弯腰滑行c. 蹲姿滑行2. 轮滑安全知识讲解3. 团队协作游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轮滑的基本滑行姿势,提高滑行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体育精神。
四、教学资源1. 轮滑场地2. 轮滑鞋3. 安全护具(头盔、护膝、护肘)4. 教学视频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a. 教师简要介绍轮滑运动的发展历程和我国轮滑运动的发展现状。
b. 引导学生关注轮滑运动的优势,激发学生对轮滑运动的兴趣。
2. 轮滑基本滑行姿势教学(15分钟)a. 直立滑行i. 教师示范直立滑行姿势,讲解动作要领。
ii.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
b. 弯腰滑行i. 教师示范弯腰滑行姿势,讲解动作要领。
ii.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
c. 蹲姿滑行i. 教师示范蹲姿滑行姿势,讲解动作要领。
ii.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
3. 轮滑安全知识讲解(5分钟)a. 教师讲解轮滑运动的安全知识,包括穿戴安全护具、正确使用轮滑鞋等。
b.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4. 团队协作游戏(10分钟)a.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协作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b. 学生参与游戏,教师点评并指导。
5. 课堂小结(5分钟)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6. 课后作业a. 学生回家后练习轮滑基本滑行姿势。
b. 家长监督并签字,教师跟进学生的练习情况。
六、教学评估1. 教师将对学生的滑行姿势进行观察和评估,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掌握直立、弯腰和蹲姿滑行。
2. 学生团队协作游戏的参与度和表现也将作为评估的一部分,以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地与队友合作。
少年轮滑校本课程直道滑行收腿练习教案

少年轮滑校本课程直道滑行收腿练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直道滑行的基本技巧,提高滑行速度和稳定性。
2.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合作的品质,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轮滑运动的兴趣,养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直道滑行基本姿势:站立、弯腰、下蹲、起步、收腿。
2. 收腿动作要领:膝盖向大腿靠拢,小腿自然弯曲,脚跟提起。
3. 滑行中身体平衡:保持低重心,身体前倾,双臂自然摆动。
4. 滑行速度与节奏:通过收腿动作,提高滑行速度,保持稳定的节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直道滑行基本姿势和收腿动作的掌握。
2. 教学难点:滑行中身体平衡和滑行速度的提高。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直道滑行基本姿势和收腿动作要领。
2. 示范法:教师示范直道滑行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比赛法:设置小组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轮滑运动的发展和直道滑行的意义。
2. 基本姿势练习:学生站立、弯腰、下蹲,教师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
3. 收腿动作练习:学生按照要领进行收腿动作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滑行练习:学生在直道上进行滑行练习,注意身体平衡和节奏。
5. 滑行速度与节奏练习:学生通过收腿动作提高滑行速度,保持稳定的节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直道滑行收腿动作的准确性、流畅性和稳定性。
2. 观察学生在滑行过程中的身体平衡和节奏感。
3. 评估学生在小组比赛中的表现,关注团队协作和竞技水平。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轮滑接力比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2. 引导学生参加轮滑社团或轮滑比赛,丰富课余生活。
3. 推荐优秀轮滑运动员的事迹,激发学生对轮滑运动的热爱。
八、教学资源1. 轮滑场地:提供安全的直道滑行场地。
2. 轮滑鞋:确保学生拥有合适的轮滑鞋。
3. 安全护具: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安全护具,如护膝、护腕等。
少年轮滑校本课程认识轮滑教案

少年轮滑校本课程认识轮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轮滑运动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趋势。
2. 使学生掌握轮滑运动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3. 培养学生对轮滑运动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轮滑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历史2. 轮滑鞋的结构和分类3. 轮滑运动的益处4. 轮滑的基本技巧(如:滑行、转弯、刹车等)5. 轮滑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轮滑运动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趋势;轮滑鞋的结构和分类;轮滑运动的益处;轮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教学难点:轮滑的基本技巧的掌握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轮滑运动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趋势;轮滑鞋的结构和分类;轮滑运动的益处;轮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示范法:演示轮滑的基本技巧。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轮滑的基本技巧。
4. 讨论法:学生之间交流轮滑练习的心得。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轮滑运动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轮滑鞋的结构和分类,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轮滑鞋及适用场景。
3. 示范:教师示范轮滑的基本技巧,如滑行、转弯、刹车等。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轮滑的基本技巧,教师巡回指导。
5. 交流:学生之间交流练习心得,分享轮滑运动的乐趣。
6. 总结:强调轮滑运动的益处及训练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回答轮滑运动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趋势的问题。
2. 学生能正确地识别并描述轮滑鞋的结构和分类。
3.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轮滑运动的益处。
4. 学生能演示轮滑的基本技巧,如滑行、转弯、刹车等。
七、教学资源1. 轮滑鞋和轮滑场地。
2. 轮滑教学视频或图片。
3. 轮滑运动相关书籍和资料。
八、教学建议1. 建议学生在课后参加轮滑俱乐部或组织,以便于更好地练习和提高轮滑技巧。
2. 建议学生定期查看轮滑相关的网站、杂志和视频,了解最新的轮滑资讯和技术。
轮滑校本课程纲要(五篇材料)

轮滑校本课程纲要(五篇材料)第一篇:轮滑校本课程纲要校本课程《轮滑》学科课程纲要学校名称:课程名称:轮滑课程类型:体育类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每周一课时授课对象:1—6各年级全体学生一、课程开发背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了每个教师和学生新的体验,体育课程中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作为新课程要实现的重要任务。
作为体育课的延伸与辅助的轮滑校本课程,是根据我校的教学实际,通过教编、整合、补充、拓展,对原有的教材的消化与加工、较之更能培养个体差异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充分挖掘我校学生在运动竞技与特长方面的潜力,为以后的体育锻炼与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校学生活动场地大,大约一半已经硬化,已具备轮滑训练条件,轮滑是一项深受广大少年儿童喜爱的休闲娱乐活动,它在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作用。
新操场的焕然一新使师生们兴奋无比,无论水平高低,课余时间也要在新操场上大显身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轮滑、锻炼身体的积极性。
我校根据地处郊区,学生均是工人子弟,决定以轮滑学习为载体开展专题教育教学活动。
轮滑的根本课程主要特点如下:1、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目的是进行锻炼,形成健康身体,促进身体的发育,体验运动的乐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这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意识的基础。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校本课程作为体育课程的延伸,本身就是发挥张扬学生个性,满足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促进与学生自主学习性,终身坚持锻炼有力手段。
3、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体育是一种技能学习为主的课程,学生学习的结果主要体现在学生体能、技能和运动行为的改变方面,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不仅仅是后天训练的结果,与其遗传有极大误导,从健康角度出发,每个运动需求和运动表现不尽相同。
少年轮滑校本课程前葫芦过标教案

少年轮滑校本课程前葫芦过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前葫芦过标的动作要领,提高动作质量。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提高他们的轮滑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前葫芦过标的动作要领讲解与示范。
2. 学生分组练习前葫芦过标。
3. 团队比赛:设置障碍赛,学生分组完成前葫芦过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前葫芦过标的动作要领。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稳定性。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进行轮滑热身运动,包括关节活动、拉伸等,预防运动损伤。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前葫芦过标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重点讲解动作的连贯性与稳定性。
3. 学生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按照动作要领进行分组练习。
教练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团队比赛(10分钟):设置障碍赛,学生分组完成前葫芦过标。
鼓励学生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争取最佳成绩。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练习和比赛中的收获和不足,教练进行总结和鼓励。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前葫芦过标的动作要领。
3. 学生对轮滑运动充满兴趣,积极参与训练和比赛。
六、教学资源1. 轮滑场地:保证安全的室内或室外轮滑场地。
2. 轮滑鞋: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轮滑鞋。
3. 安全装备:为学生提供头盔、护膝、护肘等安全装备。
4. 障碍物:设置障碍赛所需的障碍物。
5. 教学视频:准备前葫芦过标的技术动作教学视频,以便学生课后复习。
七、教学步骤1. 动作讲解:详细讲解前葫芦过标的动作要领,包括起步、滑行、转弯、过标等环节。
2. 动作示范:亲自示范前葫芦过标的完整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过程。
3.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个负责人,按照动作要领进行分组练习。
4. 纠正动作:教练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动作。
5. 比赛环节:设置团队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前葫芦过标,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少年轮滑校本课程滑行姿势的训练教案

针对挑食问题严重的孩子,可以进行一对一的心 理辅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和行为习 惯。
05 实践操作与互动环节
制定个人饮食计划
确定每日所需营养摄入量
根据年龄、性别、身体活动水平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 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摄入量。
安排每餐食物种类和分量
根据个人饮食喜好和营养需求,合理安排每餐的食物种类和分量,确保食物多样化且营养 均衡。
解释各种食物对身体的益处,帮助幼儿了解营养均衡的 概念。
03
社交技能培养
通过分享食物和餐桌礼仪等内容,提高幼儿的社交技能 。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使幼儿了解挑食的危害和 营养均衡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培养幼儿自主选择健康食 物的能力,改善挑食习惯 。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对健康饮食的兴 趣,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和餐桌礼仪。
现场示范烹饪过程
通过现场示范的方式,展示如何将食材变成美味佳肴的过程,激发孩 子们对烹饪的兴趣和热情。
现场制作营养餐体验
01
准备食材和工具
提前准备好所需的食材和烹饪工具,确保食材新鲜、多样化且符合营养
要求。
02
现场制作营养餐
让孩子们亲手参与制作营养餐的过程,如择菜、洗菜、切菜、搅拌等,
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导入(5分钟)
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 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兴 趣。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挑食的危害、营养 均衡的重要性等相关知 识。
实践操作(20分钟)
组织幼儿进行食物分享 、制作健康餐等活动,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少年轮滑校本课程滑行姿势的训练教案

少年轮滑校本课程滑行姿势的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轮滑的基本滑行姿势,包括直立滑行、弯腰滑行和蹲式滑行。
2. 培养学生对轮滑运动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轮滑基本滑行姿势教学2. 轮滑动作要领讲解与示范3. 学生实践与指导4. 团队游戏与竞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轮滑的基本滑行姿势和动作要领。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2. 基本滑行姿势教学(10分钟)教师讲解并示范直立滑行、弯腰滑行和蹲式滑行的姿势和动作要领,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3. 学生实践与指导(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团队游戏与竞赛(10分钟)教师组织团队游戏和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滑行技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滑行姿势的正确率2. 学生参与团队游戏与竞赛的表现3. 学生对轮滑运动的兴趣和热情4. 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情况六、教学资源1. 轮滑场地:保证安全平整的轮滑场地。
2. 轮滑鞋具:为学生准备合适的轮滑鞋。
3. 安全护具:为学生配备头盔、护膝、护肘等安全护具。
4. 教学视频:收集相关的轮滑教学视频,以便于学生更直观地学习。
5.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乐和教学指导。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轮滑动作,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
2. 纠正法:针对学生动作中的错误,教师及时进行纠正。
3. 游戏法:通过团队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反馈法: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进步。
八、教学步骤1. 第一步:讲解并示范直立滑行的姿势和动作要领。
2. 第二步:讲解并示范弯腰滑行的姿势和动作要领。
高校轮滑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高校轮滑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一、引言二、高校轮滑球校本课程的开发1. 调研需求:开发高校轮滑球校本课程首先需要进行对学生的需求进行调研,了解他们对轮滑球课程的兴趣和期望,从而确定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2. 制定课程目标:根据需求调研结果,制定轮滑球校本课程的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3. 确定课程内容:根据目标确定课程内容,结合轮滑球的技术要求和规则,设计课程内容,包括基础动作、技术训练、比赛规则等。
4. 设计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轮滑球技术,需要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如示范教学、分组训练、个性化辅导等。
5. 完善教材和器材: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制定相应的教材和选择适合的器材,以便学生能够更加方便和快捷地学习和训练。
6. 师资培训:为了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需要对教师进行轮滑球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其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7. 课程评估和调整:开发完高校轮滑球校本课程后,需要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不断完善和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保证课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1. 丰富体育课程:开发高校轮滑球校本课程后,可以将其纳入体育课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运动选择和锻炼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健身需求。
2. 举办比赛和活动:利用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轮滑球技术和团队合作精神后,可以组织校内轮滑球比赛和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展现自己的技能和风采。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轮滑球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
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4. 增加学校体育设施的利用率:随着轮滑球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相应的轮滑球场地和器材也会得到更好的利用,提高学校体育设施的利用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运动空间和场所。
5. 发展校园体育文化:通过轮滑球校本课程的利用,可以丰富学校的体育文化,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参与度,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少年轮滑校本课程平衡练习教案

少年轮滑校本课程平衡练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轮滑运动的基本技巧,提高平衡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轮滑运动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3. 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轮滑基本技巧教学:站立平衡、滑步前进、转弯、刹车。
2. 轮滑平衡训练:原地平衡、行进间平衡、障碍物平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轮滑基本技巧,提高平衡能力。
2. 教学难点:行进间平衡、障碍物平衡。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引导学生模仿。
2. 练习法:分组练习,反复练习,提高技能。
3. 游戏法:设计轮滑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4. 反馈法: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改进。
五、教学步骤1. 准备活动:热身运动,如跳绳、拉伸等,避免运动损伤。
2. 基本技巧教学:a. 站立平衡:讲解并示范站立姿势,引导学生模仿练习。
b. 滑步前进:讲解并示范滑步动作,引导学生分组练习。
c. 转弯:讲解并示范转弯技巧,引导学生分组练习。
d. 刹车:讲解并示范刹车动作,引导学生分组练习。
3. 平衡训练:a. 原地平衡:设置障碍物,引导学生绕障碍物保持平衡。
b. 行进间平衡: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行进间平衡练习。
c. 障碍物平衡:设置不同高度、形状的障碍物,引导学生挑战。
4. 轮滑游戏:设计趣味轮滑游戏,如“轮滑接力赛”、“障碍接力赛”等,激发学生兴趣。
5. 结束活动:总结本次课程收获,学生互评、自评,教师点评,放松活动。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掌握轮滑基本技巧,如站立平衡、滑步前进、转弯、刹车。
2. 学生能在行进间保持平衡,顺利通过障碍物。
七、教学资源1. 轮滑场地:平整的室外或室内场地。
2. 轮滑鞋及护具:为学生提供安全的装备。
3. 障碍物:不同高度、形状的障碍物,用于平衡训练。
4. 教学视频:优秀轮滑技巧视频,用于示范和分析。
八、教学安全1. 确保学生穿着合适的轮滑鞋及护具,避免运动损伤。
2. 检查轮滑场地安全,无尖锐物品、积水等危险因素。
校本课程轮滑教学总结7篇

校本课程轮滑教学总结7篇第1篇示例:校本课程轮滑教学总结轮滑是一项受到青少年喜爱的运动项目,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增强自信心。
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轮滑技能,我校开设了校本课程轮滑教学。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和方法,希望能够对未来的轮滑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在教学之前,我们需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包括学生们的轮滑经验、技能水平、身体素质等。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教学计划,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我们也要尽量保证学生的安全,为他们配备好相应的安全装备,如头盔、护膝、护肘等。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会进行轮滑基本动作的讲解和示范,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基本动作的要领。
然后,我们会结合实际操作,让学生们进行练习。
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我们会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动作,提高技能水平。
除了基本动作的训练,我们还会进行一些实用技巧的教学,如刹车、转弯、加速等。
这些技巧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轮滑水平,还能够增加学生们对轮滑运动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教学、对比教学、群体教学等,让学生们更加轻松地学会技巧。
在课程设计中我们也会融入一些趣味性强的游戏和挑战,如赛跑、过障碍物等。
这不仅能够增加学生们的参与度,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在游戏和挑战中,学生们会更加积极地参与,提高学习的效果。
在教学结束时,我们会对学生们进行总结和反馈。
通过总结,学生们可以回顾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和技能,巩固已学内容;通过反馈,学生们可以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进步,从而更好地调整学习方法和态度。
我们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外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轮滑水平。
校本课程轮滑教学是一项十分有意义和有挑战性的教学工作。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相信能够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帮助他们在轮滑运动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长。
希望未来我们能够继续努力,为轮滑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艾青杉】第2篇示例:校本课程轮滑教学总结一、教学内容和方式我校校本轮滑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进阶课程两个阶段。
少年轮滑校本课程平行转弯教案

少年轮滑校本课程平行转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平行转弯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协调能力。
3. 增强学生对轮滑运动的兴趣,提升运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行转弯动作要领讲解与实践。
2. 团队协作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行转弯技巧的掌握。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四、教学资源1. 轮滑场地。
2. 轮滑鞋。
3. 安全护具。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轮滑热身活动,包括慢跑、关节活动等,确保学生身体适应运动。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a. 保持身体平衡。
b. 双脚轮流用力,推动身体前进。
c. 转弯时,身体重心随之移动。
3. 学生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团队协作练习(10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团队协作练习。
要求学生在保持速度的完成平行转弯动作。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6. 安全提示(5分钟)教师强调轮滑运动的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自我保护。
7.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观看教学视频,进一步巩固平行转弯技巧。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平行转弯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评估其集体协调能力。
3. 搜集学生反馈,了解他们对轮滑运动的兴趣和运动能力的提升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轮滑运动中找到乐趣和自信。
八、教学拓展1. 组织轮滑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技巧。
2. 邀请专业轮滑运动员进行表演和互动,激发学生对轮滑运动的热爱。
3. 开展轮滑俱乐部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和交流的机会。
校本课程轮滑教学总结_个人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轮滑教学总结_个人校本教研工作总结一、工作回顾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负责了学校的轮滑课程教学工作。
在这段时间里,我始终秉承着“因材施教,因时而动”的原则,努力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工作。
通过与学生、家长和同事的沟通交流,我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在轮滑课程教学中,我总结出了几个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轮滑运动的兴趣和热爱,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参与到轮滑活动中;2. 培养学生的轮滑基本功,包括平衡感、转弯、刹车等技能;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轮滑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4.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在轮滑运动中能够保持警惕,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三、教学内容在轮滑课程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轮滑基础水平,设计了不同的教学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本动作训练:包括站立、前进、后退、转弯、刹车等基本轮滑动作的训练;2. 拓展技能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逐步引入跳跃、滑行、转体等高难度的动作训练;3. 安全知识教育:通过教学视频、安全示范等形式,向学生普及轮滑运动中的安全知识,教会他们如何避免意外伤害;4. 游戏活动:设置一些轮滑游戏环节,增加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法在轮滑课程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力求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1. 示范引导:通过我自己的示范和指导,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轮滑动作;2. 分组训练: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合理地分组进行训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指导和帮助;3. 游戏引导:设置一些富有趣味性的轮滑游戏,引导学生参与巩固所学知识,增加学习动力;4. 视频展示:通过播放一些轮滑教学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正确的轮滑动作技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不足与改进在轮滑课程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包括:1. 教学资源不足:学校轮滑器材较少,需要进一步增加器材的投入;2.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部分学生对轮滑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需要采取更多的激励措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3. 教学内容设置不够科学:在轮滑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上,需要进一步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校本课程轮滑教学总结_个人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轮滑教学总结_个人校本教研工作总结我所任教的初中校本课程中,我负责了轮滑教学。
本文将对轮滑教学进行总结,探讨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心得。
一、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轮滑教学,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轮滑姿势和技巧,掌握轮滑的基本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性,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轮滑教学是一项涉及多个方面的综合性课程,我安排了如下的教学内容:1、轮滑基础知识,包括轮滑的发展历程、轮滑器材、常见术语等;2、轮滑姿势和技巧,包括站姿、推姿、刹车姿势、转身等;3、轮滑基本功,包括滑行、转圈、Backward、跳跃等;4、轮滑团队合作,包括轮滑骑行、轮滑足球、轮滑接力等;5、轮滑安全知识,包括穿戴器材、避开障碍物和安全预防等。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我的主要做法有: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在轮滑知识和技能的讲解过程中,我通过课件、视频等方式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理论知识。
同时,我安排了丰富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实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掌握程度。
2、小组合作学习。
为了让学生迅速进入轮滑状态,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相互帮助,达到良好的协作效果。
3、不同水平差异化教学。
由于学生的水平和程度不一,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差异化教学的方法,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要求,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和反思的地方:1、课程设计上,需要更加注重情境化教学。
在实践课堂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可能对轮滑技巧的把握并不够,导致实践效果不佳。
在这方面,我应该更好地结合真实场景,给学生制造更真实的轮滑环境。
2、教学评价上,需要更有意义的评价方式。
在轮滑教学中,单纯的考试评价可能会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到轮滑学习的积极性。
在这方面,我可以采用平时表现和沟通方式,给学生更多的动机和反馈,让学生更加愿意参与轮滑学习。
五、总结通过轮滑教学,我认为学生们不仅学会了轮滑技巧,还培养了自信、合作精神和健康体魄。
少年轮滑校本课程平行转弯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轮滑平行转弯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对轮滑运动的兴趣。
3. 提高学生轮滑时的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轮滑平行转弯动作要领讲解与实践。
2. 轮滑平行转弯团队游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轮滑平行转弯的基本技巧。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稳定性。
四、教学资源1. 轮滑场地。
2. 轮滑鞋。
3. 安全护具。
4. 教学视频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轮滑热身活动,包括慢跑、关节活动等,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2. 技能教学(10分钟)1. 教师讲解轮滑平行转弯的动作要领,强调关键点。
2.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进行原地练习,体会转弯的感觉。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场地练习,指导并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团队游戏(10分钟)1.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轮滑平行转弯团队游戏。
2. 游戏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交流。
1.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本次课程的收获和感受。
5. 安全提示(5分钟)教师强调学生在课后练习轮滑时要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佩戴好安全护具。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演示轮滑平行转弯动作,动作连贯、稳定。
3. 学生对轮滑运动的兴趣有明显提高,积极参与课后练习。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轮滑教练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 组织学生参加轮滑比赛,提升学生的竞技水平。
3. 开展轮滑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在学习过程中,感觉自己掌握了轮滑平行转弯技巧,对轮滑运动更有信心。
2. 家长反馈:孩子在学习轮滑平行转弯过程中,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周末也会主动要求练习。
3. 教师反馈:学生整体表现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得到提升,但仍需加强动作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九、课后练习1. 学生在家练习轮滑平行转弯,每天至少练习20分钟。
2. 家长监督并记录孩子的练习情况,如有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
轮滑校本课程

一、护具与鞋的穿戴方法穿戴护具是轮滑安全的前提因为轮滑难免摔倒,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要受伤。
护具的功用在于保护身体,不会因滑倒而受伤。
只要穿上轮滑鞋,就要穿戴护具、佩戴头盔。
一般来说,轮滑的整套装备包括头盔、护肘、护膝、护掌,在护具中以护膝最为重要,不论是初学者还是轮滑高手,膝盖是摔倒时着地几率最高,最容易受冲击的部位。
头盔也很重要,有许多人常认为戴头盔麻烦或头部不灵活,但不带头盔很危险,万一摔倒,头部是最需要保护的部位,保护不当,常会造成很严重的伤害。
护肘的作用是保护肘部,这个部位很容易不小心而擦伤,例如:后摔时,因肘部支撑着地而受伤。
初学者常会因滑倒时不当的支撑动作而造成手腕扭伤或手掌擦伤;轮滑高手偶尔也可能擦伤,戴上护掌就可避免这些不必要的伤害。
1、护具的穿戴顺序与方法第一步戴头盔:头盔分前后,较薄的一面为前、较厚的一面为后,戴到头上把位于两侧的带子调整好长度,卡子位于下巴处卡好。
第二步膝盖的护具:护膝分上下,隆起弧度较高的一面朝上,两根带子在同一侧,把护膝贴在膝盖处,带子绕过腿部粘在粘扣处。
第三步手肘的护具:护肘分上下,隆起弧度较高的一面朝上,两根带子在同一侧,手臂在上把护肘贴在肘关节处,手臂放下帖在胸前,护具夹在肘部与胸部中间,带子绕过手臂粘在粘扣处第四步手掌的护具:较宽的一面朝前(指尖),窄的一面朝后(手腕),有硬壳的一面朝下(手掌),有洞的一面朝向拇指处,把手从较窄的一面穿入,大拇指传进洞里,指尖穿出较宽一面的护具,把带子拉紧粘在粘扣处。
2、轮滑鞋的穿法:一般有制动块的为右脚,或看芭扣在哪侧就是哪只脚的鞋。
打开“芭扣”,按下“压板”将脚踝处卡带抽出,松开鞋带,穿上轮滑鞋,依次系紧鞋带,把卡带插入“压板”下,(此时注意鞋舌头一定要在脚踝处鞋胆内,即将鞋舌头置于鞋胆与腿之间。
不要将鞋舌头放在鞋胆与鞋壳之间。
)扳回“芭扣”压紧即可。
穿轮滑鞋时一定要系紧鞋带,扣紧鞋扣,使得脚在鞋内不能有一点晃动。
少年轮滑校本课程单脚扣弧停止法教案

少年轮滑校本课程单脚扣弧停止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单脚扣弧停止法的技巧。
2. 培养学生对轮滑运动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轮滑技能。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体育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单脚扣弧停止法的动作要领讲解与示范。
2. 单脚扣弧停止法的练习方法与技巧指导。
3. 单脚扣弧停止法的团队训练和竞技比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单脚扣弧停止法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单脚扣弧停止法的动作连贯性和稳定性。
四、教学资源1. 轮滑场地一套。
2. 轮滑鞋若干双。
3. 安全护具一套。
4. 教学视频或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a. 教师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轮滑运动的了解程度。
b. 介绍单脚扣弧停止法的重要性及其在轮滑运动中的应用。
c. 展示优秀运动员的单脚扣弧停止法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动作要领讲解与示范(10分钟)a. 讲解单脚扣弧停止法的动作要领,包括身体姿势、手臂动作、腿部动作等。
b. 示范单脚扣弧停止法动作,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模仿。
c. 分析示范动作,指出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3. 练习方法与技巧指导(15分钟)a.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b. 针对学生的错误动作,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纠正。
c. 设置障碍物,模拟实际比赛场景,让学生进行实战训练。
4. 团队训练和竞技比赛(10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团队训练,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b. 组织竞技比赛,激发学生的竞技体育精神。
5. 课堂小结(5分钟)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单脚扣弧停止法的技巧。
c. 布置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学生课后加强练习。
六、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表现,记录他们的进步和问题。
2. 通过团队训练和竞技比赛,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水平。
3.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的情况,以检验他们对单脚扣弧停止法的掌握程度。
七、安全与纪律1. 教师确保所有的学生都佩戴好安全护具,包括头盔、护膝、护肘等。
校本课程轮滑教学年度总结_大学教学年度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轮滑教学年度总结_大学教学年度工作总结一、教学目标校本课程轮滑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轮滑技能,包括平衡、滑行、转弯、刹车等技巧,并能在轮滑场地上进行简单的跳跃和表演动作。
通过轮滑教学,培养学生的运动协调性、平衡能力和勇敢精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基本技能练习:平衡、滑行、转弯、刹车等基本动作的练习。
2. 跳跃和表演动作: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些跳跃和表演动作进行练习。
3. 常见技巧和装备知识: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轮滑技巧和装备知识,例如如何更换轮滑轮子、如何调整轮滑鞋大小等。
三、教学方法1. 示范讲解法:教师通过示范的方式向学生演示每个动作的正确姿势和要领。
2. 分组练习法: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练习,以便更好地进行指导和辅导。
3. 游戏教学法: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轮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兴趣: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听取学生的反馈,发现学生对轮滑课程的兴趣较高,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较好。
2. 学习效果: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轮滑技能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能够熟练地完成基本动作,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跳跃和表演动作。
3. 安全意识:通过课堂上的讲解和实践,学生对轮滑的安全知识和防护措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学生在实践中也能够遵守相关规则和注意安全。
五、教学改进1. 资源准备不足:由于轮滑场地和器材有限,部分学生轮滑的时间和机会不够充分。
在下一年度的教学中,需要更加重视轮滑场地和器材的准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轮滑练习。
2. 练习内容和难度不够多样化:在下一年度的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能力,增加更多的练习内容和难度,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挑战,以激发学生学习轮滑的热情和动力。
3. 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改进:在下一年度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护具与鞋的穿戴方法
穿戴护具是轮滑安全的前提
因为轮滑难免摔倒,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要受伤。
护具的功用在于保护身体,不会因滑倒而受伤。
只要穿上轮滑鞋,就要穿戴护具、佩戴头盔。
一般来说,轮滑的整套装备包括头盔、护肘、护膝、护掌,在护具中以护膝最为重要,不论是初学者还是轮滑高手,膝盖是摔倒时着地几率最高,最容易受冲击的部位。
头盔也很重要,有许多人常认为戴头盔麻烦或头部不灵活,但不带头盔很危险,万一摔倒,头部是最需要保护的部位,保护不当,常会造成很严重的伤害。
护肘的作用是保护肘部,这个部位很容易不小心而擦伤,例如:后摔时,因肘部支撑着地而受伤。
初学者常会因滑倒时不当的支撑动作而造成手腕扭伤或手掌擦伤;轮滑高手偶尔也可能擦伤,戴上护掌就可避免这些不必要的伤害。
1、护具的穿戴顺序与方法
第一步戴头盔:头盔分前后,较薄的一面为前、较厚的一面为后,戴到头上把位于两侧的带子调整好长度,卡子位于下巴处卡好。
第二步膝盖的护具:护膝分上下,隆起弧度较高的一面朝上,两根带子在同一
侧,把护膝贴在膝盖处,带子绕过腿部粘在粘扣处。
第三步手肘的护具:护肘分上下,隆起弧度较高的一面朝上,两根带子在同一
侧,手臂在上把护肘贴在肘关节处,手臂放下帖在胸前,
护具夹在肘部与胸部中间,带子绕过手臂粘在粘扣处
第四步手掌的护具:较宽的一面朝前(指尖),窄的一面朝后(手腕),有硬
壳的一面朝下(手掌),有洞的一面朝向拇指处,把手从
较窄的一面穿入,大拇指传进洞里,指尖穿出较宽一面的
护具,把带子拉紧粘在粘扣处。
2、轮滑鞋的穿法:一般有制动块的为右脚,或看芭扣在哪侧就是哪只脚的鞋。
打开“芭扣”,按下“压板”将脚踝处卡带抽出,松开鞋
带,穿上轮滑鞋,依次系紧鞋带,把卡带插入“压板”下,
(此时注意鞋舌头一定要在脚踝处鞋胆内,即将鞋舌头置
于鞋胆与腿之间。
不要将鞋舌头放在鞋胆与鞋壳之间。
)
扳回“芭扣”压紧即可。
穿轮滑鞋时一定要系紧鞋带,扣紧鞋扣,使得脚在鞋内不能有一点晃动。
二、站立方法
正确的站起来的动作是:首先要双膝跪地、腰立直、挺胸、抬头、收腹起的同时身体有意识向上挺拔身体,一脚抬至单膝跪姿势,这个时候另一腿应该膝关节跪在地上,双手扶在抬起的膝关节上方,肘关节弯曲,上身压在这条腿上,双臂伸直,前腿蹬制直,上体向上拔,后腿随前腿动作做收腿动作,成原地站立姿势,(两脚向外分开成“八”字形,两腿伸直,两臂自然下垂,上体稍向前倾,但不要低头弯腰,两眼要向前看)。
完成站起过程。
三、自我保护法
人们常说:“未学跑,先学跌”,说明了会“跌”的重要性。
所谓安全跌倒法,是在摔倒时,以全身力量向前扑倒,透过身上的所具分散跌倒的撞击力。
1、前摔:着地顺序——膝、肘、手、抬头、收腹。
摔倒时要注意先屈膝降低身
体重心,前扑、依次用肘、手着地,手指上翘。
2、侧摔:着地顺序——膝、胯、肘、手。
摔倒时要注意先屈膝降低身体重心,
团身侧滚,依次用膝、胯、肘、手着地,手指上翘。
3、后摔:着地顺序——手、臀、肘。
当失去重心后倾时,一定要收腹团身,两
手掌扶地(指尖要朝向身体前方),区臂肘着地用力撑,臀部再着地,缓冲做后仰动作。
注意后摔时一定要低头。
四、平衡练习
一、原地踏步
1、单人练习:由站立姿势(两脚向外分开成“八”字形,两腿伸直,两臂自然下
垂)变为踏步姿势(双脚平行开立、两腿微曲、上体稍向前倾、双手位于体侧曲臂手掌向下)交替抬起浮腿(即离地腿)进行踏步练习。
注意浮腿离地时间要短,落地时要用力,身体始终保持踏步姿势。
2、双人练习:用互助法和扶助法练习——两个人面对面,曲臂手抬平,辅助者
手在下相互握住进行踏步,练习平衡技术。
注意在双人练习时辅助者不穿轮滑鞋。
保证支点的重心平稳。
二、踏步前行
1、单人练习:在原地踏步的基础上,以每步微小的距离稳步前行。
2、双人练习:用互助法和扶助法练习——两个人面对面,曲臂手抬平,辅助者
手在下相互握住进行踏步前行练习。
注意辅助者不穿轮滑鞋随着练习者的速度后退。
3、多人练习:经过以上练习,每个人都能稳步前行后,进行2—5人组合练习。
纵队扶肩或腰,以相同的频率进行踏步前行练习。
统一口号,短语口诀。
(例:用力踏、用力踏、努力学习考北大!)
注意踏步及行走时不能像平常走路那样从脚跟着地一直到脚尖离地(如果这样很容易摔倒,原因是,不管是脚跟着地步入还是脚尖离地步出,都是单轮着地,单轮最不稳定)。
四、直线滑行
一、基本姿势
1、静蹲:双脚平行站好,一拳之隔,双手握拳,腿弯曲,膝盖与脚面垂直,收
腹,弯腰,提臀,上体放松,身体略微前倾。
手背后,左手握住右手手腕,大臂夹住身体,双手自然放松支撑在臀部。
注意:两眼目视前方,8-15米处,切记低头。
小腿和地面成70°左右,
大腿和小腿,也就是膝盖部位,成90°到110°,上身和地面的角度成30°左右
2、模拟蹬踏及引腿:侧蹬:静蹲姿势,重心不动并重心位于支撑腿,鼻、膝盖、
脚保持一条线,浮腿蹬直,脚后跟发力,发力腿脚尖向前,两脚严格平行。
引腿:浮腿放松,用大腿内侧肌肉收回,膝盖小腿脚尖垂直于地面,踝关节和小腿完全放松。
3、摆臂姿势:静蹲姿势,双手握拳,手肘下垂,双拳位于鼻子前10-20厘米距
离。
后摆:大臂放松,小臂发力,沿身体侧面向后发力。
前收:大臂放松,小臂摆回鼻子前,把力量收回。
4、实际滑行姿势陆地模拟:身体成摆臂姿势,前收臂侧大腿呈后引姿势,双摆
臂,支撑腿侧蹬,侧滑跳,身体重心平行移动,重心超前于侧蹬,前送腿落地,重心位于支撑腿,发力腿收回变浮腿,呈引腿姿势,此技术反复练习,注意先倒重心,侧跨尽量避免身体起伏,浮腿落地前可以提高大腿,垂直落地缓冲,尽量避免浮腿侧跨过度。
停止方法
1、制动块刹车:双脚平行,把有煞车器的那一脚向前推出,脚尖微向上,让煞
车器磨到地面就可以了,将煞车器愈用力的压向地面,就可以愈快停下来了,记住重心一定要放低,保持在两脚中间,不可以太前或太后。
2、内“八”字停止法(A字):在获得一定向前滑行速度后,两脚平行分开站立,
随后脚尖内转,两脚以内侧轮柔和地压紧地面,两腿弯曲,上体稍前倾、臀部下蹲,两臂前伸维持身体平衡,就会逐渐减速至停止。
1.在向前滑行时,两脚平行分开站立,左右脚脚尖内转,以内侧轮柔和地压
紧地面,身体重心稍向前移,减缓向前滑行速度,直到停下来为止。
速度可由慢到快、循序渐进。
3、“T”形停止法:单脚向前滑行开始,浮足在滑行脚的后跟处成“T”形放好后,
将浮足慢慢放在地面上以内侧轮柔和地压紧地面,减缓向前滑行速度,直到停下来为止。
1.原地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成“T”形站立,右脚以内侧轮蹬地,左脚向前滑行,
随后右脚在左脚跟后做“T”形停止动作,速度可由稍慢开始,以便体会动作。
2.在上述动作完成的基础上,加快向前滑行速度,按照“T”形停止动作进行练
习。
4、双脚急停(双刹):在向前滑行时,两脚同时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急
转,左脚以内侧轮、右脚以外侧轮与滑行方向成90度角压紧地面,同时身体向右急转,重心移到右腿上,两膝弯曲,两臂前侧伸,即可使身体停止下来。
1.原地两脚平行分开站立,按上述动作依次练习,随后在低速向前滑行中完
成动作。
2.保持一定的向前滑行速度情况,两脚平行向前滑行,做双脚急停练习,直
至熟练掌握后,就可随意使用双脚急停动作。
5、旋转煞车:将两只脚并拢,接下来先稍微蹲低,再把身体提起,顺势将身
体转个90度注意转的瞬间是很平地将轮滑鞋转过来(因为身体重量已经提起),这种感觉可以先双手握着栏杆作,将重心提高、转身、放下重心的练习。
例如,以右足为轴心,身体转身,但是左足以切线方向压内刃推出,这时几乎所有的煞车力道都在左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