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通信基本原理(最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无线电通信基本原理
资料来源于《HAM’s CQ 业余无线电家》
2005年第2期(总44期)、2005年第3期(总45期)、
2005年第4期(总46期)、2006年第1期(总47期)、
2006年第2期(总48期)
【编者按】本教材是北京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现北京市无线电管理局)在1988年编印的。全部内容共分八章,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无线电通信的概念、电磁波基本知识、收发信机的组成,电波传播以及干扰等无线电基础知识,曾被北京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作为培训北京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通信管理人员的专用教材。《业余无线电家》将从本期起分三次刊登该教材的部分内容,供广大无线电爱好者自学、参考。该教材由原武汉通信学院郑兴国编写,北京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审定,国家体委无线电运动学校(现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校对。
【文档制作说明】本文档根据《HAM’s CQ 业余无线电家》2005年第2期(总44期)、2005年第3期(总45期)、2005年第4期(总46期)、2006年第1期(总47期)、2006年第2期(总48期)所刊登的资料扫描整理制作而成。为了方便阅读,在原文件的基础上重新编排了页码,添加了目录。每一页下方椭圆背景中的页码为原刊物页码,后边的两位为新添加的页码。
本文档仅供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个人学习之用,请勿用作其他用途。本资料版权归原版权人所有。
2011年3月16日
目录
第一章绪论 (01)
§1-1通信的基本概念 (01)
§1-2通信的基本模型 (03)
§1-3通信的工作方式 (04)
一、单向通信 (04)
二、单工通信 (05)
三、半双工通信 (05)
四、双工通信 (05)
§1-4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 (06)
§1-5通信的发展概况 (08)
第二章交流电与电磁波 (09)
§2-1交流电的有关参量 (09)
一、交流电的瞬时值、最大值与有效值 (10)
二、交流电的频率、周期和角频率 (11)
三、交流电的相位 (11)
§2-2电磁波 (11)
一、电磁场与电磁波 (11)
二、电波的极化 (13)
三、频率和波长的关系 (13)
四、电磁波谱 (14)
§2-3无线电波的波段划分 (14)
第三章发射机 (16)
§3-1发送设备与发射机的组成 (16)
一、无线电发送设备的组成 (16)
发射机 (16)
天线及馈线设备 (16)
电源设备 (16)
二、话音电流及其频谱 (16)
三、发送设备的任务 (17)
四、发射机的基本组成 (17)
(一)振荡器 (17)
(二)调制器 (17)
(三)高频功率放大器 (18)
(四)滤波器 (18)
§3-2振幅调制 (18)
一、调幅及调幅发射机 (18)
振荡器 (18)
缓冲放大器 (18)
激励放大器 (18)
输出放大器 (19)
调幅器 (19)
二、调幅度 (19)
三、调幅波的频谱 (20)
四、调幅波的功率 (21)
(一)载波功率 (21)
(二)峰值功率 (21)
(三)电话功率 (21)
五、调幅通信的优缺点 (22)
(一)由于输出载频及上、下边带,对发射机滤波器要求比较简单 (22)
(二)频谱利用不经济 (22)
(三)功率利用率低 (22)
(四)抗干扰性能差 (22)
§3-3单边带调制 (22)
一、单边带信号的产生 (22)
二、单边带发射机的组成 (23)
三、单边带通信的优缺点 (24)
(一)节约频带 (24)
(二)节省功率 (24)
(三)抗干扰性能好 (24)
(四)受电波传播的影响小 (24)
(五)便于多路复用 (24)
(六)对收、发信机的技术要求高 (24)
§3-4频率调制 (24)
一、调频及调频波 (24)
(一)调频与调频指数 (24)
(二)调频波的频谱 (25)
(三)调频波的带宽 (26)
二、调频发射机的组成 (27)
(一)变容二极管调制器 (27)
(二)预加重电路 (28)
三、调频通信的优缺点 (28)
(一)抗干扰性能好 (28)
(二)发射管的功率利用率高 (28)
(三)调频波所占用的频带较宽,只适于在频率范围较宽的甚高频以上频段工作 (28)
§3-5振幅键控与频率键控 (29)
一、振幅键控(ASK) (29)
二、频率键控(FSK) (29)
(一)抗干扰性能好 (29)
(二)便于进行多路通信 (29)
§3-6频率合成器 (30)
§3-7发射机的主要技术特性 (31)
一、载波输出功率 (31)
二、频率稳定度 (31)
三、频率偏差 (31)
四、临道功率 (32)
五、残波辐射功率 (32)
六、发射标识 (32)
七、发射机互调 (33)
八、调制特性 (33)
调制灵敏度 (33)
调制频率特性 (33)
调制线性 (33)
第四章接收机 (34)
§4-1接收设备与接收机的组成 (34)
一、接收设备的组成及任务 (34)
二、接收机的基本功能 (34)
三、接收机的组成及各级作用 (35)
(一)输入电路 (35)
(二)高放 (35)
(三)一混频 (35)
(四)一中放 (35)
(五)二混频 (35)
(六)二中放 (35)
(七)限幅 (35)
(八)鉴频 (36)
(九)静噪 (36)
(十)低放及功放 (36)
§4-2接收机的频率搬移 (36)
一、接收机的频率搬移过程 (36)
二、为什么要进行频率搬移 (36)
(一)有利于提高放大器的稳定增益 (36)
(二)有利于增强接收机的选择性 (36)
三、如何进行频率搬移 (37)
四、为什么要进行两次频率搬移 (38)
§4-3各类信号的解调方法 (38)
一、对调幅信号的解调 (38)
二、对调频信号的解调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