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票制度是用地需求逼出来的”
地票制经验做法
![地票制经验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d67ae1de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f.png)
地票制经验做法地票制啊,就像是土地界的一个超有趣的创新玩法。
简单说呢,就是把农村闲置的建设用地啊,变成一种可以交易的“票”。
就好比把农村那些空着的宅基地或者废弃的厂房用地,给它们一个新的身份。
二、地票制的经验做法1. 规划先行•得先把整个区域的土地规划好呀。
就像画画之前先打个草稿,哪里是可以用来做地票交易的,哪里是要保留做别的用途的,都得规划得清清楚楚。
比如说,有些靠近农田的建设用地,可能就需要特别规划,不能影响到农业生产。
•地方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发展需求,像城市的扩张方向、农村的产业发展方向等,来确定地票制的适用范围。
要是一个地方想要发展旅游业,那在规划地票制的时候,就得考虑到旅游设施用地的需求。
2. 价值评估要合理•这闲置的建设用地到底值多少钱呢?这可不能瞎定。
要综合考虑好多因素呢。
比如土地的位置,靠近城市的肯定比偏远山区的价值高些;还有土地的肥沃程度,虽然是建设用地,但如果以前是肥沃的耕地转过来的,可能也会影响价值。
•请专业的评估团队是很重要的。
这些专业人士就像土地价值的“鉴定师”,他们会用各种科学的方法来评估土地的价值。
他们会看土地的市场潜力,比如说这块地未来有没有可能开发成商业中心之类的。
3. 交易平台要靠谱•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交易平台是地票制成功的关键。
这个平台就像是一个大市场,买家和卖家都在这儿碰头。
平台上要把地票的信息都清清楚楚地列出来,比如地票对应的土地面积、位置、价值等。
•要有严格的交易规则。
就像游戏得有规则一样,交易平台的规则要确保交易的公平公正。
比如说,要规定交易的流程,从卖家挂牌到买家出价,再到最后的成交,每一步都要有明确的规定。
4. 农民利益要保障•地票制可不能让农民吃亏呀。
对于那些提供建设用地的农民,要给予合理的补偿。
这个补偿不能只是一次性的给钱,还可以包括一些长期的福利,像就业培训,让农民有新的技能去城里找工作。
•尊重农民的意愿也超级重要。
有些农民可能对自己的土地有特殊的感情,或者有自己的发展想法,政府得去了解这些想法,不能强行推行地票制。
重庆地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的破冰之举
![重庆地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的破冰之举](https://img.taocdn.com/s3/m/86c662a358f5f61fb7366694.png)
新西部 NEW WEST 2018年10月上旬刊重庆地票制度通过指标化形式,将农村建设用地跨界转移到利用水平较高的城市区域,从而使“不动产”变成了一种“虚拟动产”。
中共中央近日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管理服务”,是否可以被看做是对重庆地票制度的肯定和推广呢?文丨呼东方 张建国重庆地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的破冰之举重庆市社会科学院座落在CBD(中央商务区)林立的江北区。
在长江流域经济带中,有重庆江北嘴与上海陆家嘴并立的说法。
而重庆江北的CBD主体被规划为 “记忆之城”与“未来之城”。
“未来之城”主要是以金融、写字楼、商业为主的商务中心;“记忆之城”则更注重文化,保留老重庆的记忆。
重庆市社会科学院所在的桥北村270号处在“记忆之城”的边缘。
这所深藏在嘉陵江大桥下民居群落之中的科研机构,的确也隐藏着一个触动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浓重记忆。
十年过后,曾任重庆市社会科学院城乡统筹发展研究所(现更名为“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的田代贵已退休在家。
鲜为人知的是,2008年春夏之交的一天,时任重庆市副市长黄奇帆就是在田代贵的办公室召集了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国土局、产权交易中心、社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等相关方面的几位领导和专家,开始设计和制定地票制度。
“当然,地票制度的总体思路主要是来自黄市长,他被人称为金融市长,非常熟悉城乡土地配置机制与过程,因而有心在城镇化中尝试体制创新。
”多年后,田代贵回忆起往事,依然能清晰记得点滴细节。
而据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回忆,2007年,时任重庆市委书记汪洋离渝赴粤之前,把设计重庆城乡土地流转机制的任务批给了时任常务副市长黄奇帆。
自此,地球上从来没有过的地票制度,开始了它的今生前世。
被倒逼出来的“地票”如今谈及地票制度,不管是重庆市农村土地交易所提供的资料,还是田代贵,亦或是其他研究重庆地票制度的相关人士,都将这一制度简称为“地票”,并且都会从2007年6月国家批准重庆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宏大政策背景说起。
重庆地票制度下土地资源利用的外部性问题分析
![重庆地票制度下土地资源利用的外部性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afc267767f5acfa1c7cde6.png)
重庆地票制度下土地资源利用的外部性问题分析作者:丁玉梅来源:《中国市场》2013年第48期[摘要]重庆2008年开始实行的农村宅基地地票交易制度,实现了城市建设用地与农村宅基地之间的巧妙置换,缓解了城镇建设用地紧张的难题。
但在农村宅基地复垦与城市土地开发的过程中存在诸如农村公共设施用地减少、农用药剂破坏生态环境、城市土地开发污染外溢等外部性问题。
本文分别从政府、开发商的角度,提出针对外部性问题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外部性;地票制度;土地资源;产权[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8-0065-02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张,而农村土地却几乎闲置。
重庆创新性地创设地票交易制度,以远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置换城市边缘建设用地,“先补后占”的用地模式饱受赞誉。
但随着该制度的不断践行,农村和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中的外部性问题日益凸显,国内学者亦少有关注。
本文试图通过对重庆地票制度分析,研究此次改革中城市以及农村土地利用中的外部性问题,并提出改良方案。
1 地票的含义及交易流程1.1 地票的含义2008年12月4日,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挂牌成立,农村土地交易所主要从事“地票”交易。
所谓“地票”,指包括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农村公益事业用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过复垦并经土地管理部门严格验收后产生的指标。
该指标通过拍卖的方式在农村土地交易所进行流转,购买一定量指标后,可以等量增加城市建设用地。
1.2 地票运行主要程序1.2.1 复垦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编制城乡建设用地挂钩专项,确定挂钩的规模和布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家庭及拥有土地权属的其他组织可以向区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复垦立项申请,经批准后即可对所申请的闲置的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备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益性事业用地和乡镇企业用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行专业复垦,将其复垦为合格的耕地。
“地票”交易:破解用地瓶颈的制度创新
![“地票”交易:破解用地瓶颈的制度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bc3e13fe7c1cfad6195fa7da.png)
权 , 是 如 没拍 到 手 , 地 票 ” 给 拍到 手 的对 二 其“ 转
手只 能按 原价 转让 。 种制 度 设计会 压抑“ 这 地票 ” 需 求市 场 , 地 票 ” 值 得 不 到 补 偿 , 场 效 率 会 “ 增 市 大打 折扣 。 者认 为 , 笔 作为探 索 , 地票 ” 场建 立 “ 市
塑直
C N 脏 LE m A s
“票交 破 用 瓶 的 度 新 地 ” 易:解 地 颈 制 创
易可君 湖 南 省委 党校 经济 学部
20 0 8年 1 2月 5日, 庆 市 成立 了全 国第 一 重 家农 村 土地 交 易所 , 称 “ 票交 易 所 ” 至 今 已 简 地 , 挂牌 运 作 了两 年 半 的 时 问 。笔 者 最 近 进 行 了 考 察 , 感 重庆 市 的“ 票 ” 易整 套制 度 设计 及 实 深 地 交 践运 作 , 促 进城 乡 生产 要 素 有 序 流 动 、 是 建立 城 乡统 一 土地 市场 、 增加 农 民财 产性 收 入 以及 破解 城 市 化进 程 中用地 瓶颈 的一项 创举 。
量( 土地 丈 量) 的评 估验 收 , 将确 认 腾 出 的建 设用 地 指标 数作 为“ 票 ” 第三 , 地票 ” 地 票 交 易 地 ; “ 在“ 所” 挂牌 上 市 , 所有 法人 、 构和 具 有独 立 民事行 机
、
“ 票” 地 交易制 度 设计
为 能 力 的 自然 人 ,均 可 在 交 易 所 竞 拍购 买 “ 地
收后 作 为 国有 土地 进行 招 拍挂 , 到“ 买 地票 ” 企业
与其 他 竞争 者 一起 再参 与 招拍 挂 竞争 , 得 土地 取 使用 权 。
二 、地 票 ” “ 交易带 来 的新局 面
地票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
![地票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7c604fede80d4d8d05a4f97.png)
地票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作者:张灵李海燕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4年第4期张灵李海燕一直以来,农村、农民、农业的问题都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基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不断发展,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差距在不断地增大,201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 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 元,实际增长9.3%。
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缓慢、渠道单一的问题成为“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
地票实现了农民增收的目的,同时也开辟了一条城市反哺农村、发达地区落后地区发展的支持的新路径,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地票制度“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并存、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差距大”是重庆市的基本市情。
2007年,经国家批准,重庆市正式成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8年12月4日,重庆市政府出资5000万成立了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并且在当天开展了第一场地票交易会。
1、地票的含义土交所交易的主要品种是“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而产生的建设用地指标”,即“地票”。
地票指包括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用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过复垦并经土地管理部门严格验收后产生的,可用于建设用地的指标。
地票的设计理念就是:把实物形态的土地转化为指标形态,在一个地方实现土地指标,在另外一个地方使用土地指标,在全重庆市范围内实现土地的流转。
2、地票的特点(1)联合城乡建设用地。
地票将城市发展需要的建设用地与农村闲置的土地结合起来,缩短城乡空间差距,充分利用农村闲置的土地,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的增加是建立在农村建设用地建设、耕地增加的基础上,城乡建设用地实现增减挂钩。
(2)是一种有价证券。
浅析重庆市城乡发展过程中的地票制度
![浅析重庆市城乡发展过程中的地票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0504d8a71fe910ef12df844.png)
浅析重庆市城乡发展过程中的地票制度【摘要】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而18亿亩耕地红线必须恪守。
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发现农村土地价值,加大反哺“三农”力度,破解城乡二元用地矛盾是各级地方政府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之一。
为此,重庆市独创了地票交易模式,摸索并建立了城乡土地大范围置换的“地票”交易制度。
下面本文对重庆市城乡发展过程中的地票制度取得的成效以及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政策研究者以及相关从业人员有所裨益。
【关键词】重庆;地票;复垦1.重庆地票制度的涵义与意义当前我国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城市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而农村用地增减率与城镇化进程极不协调。
在可用土地短缺的情形下,地方政府为了加大经济发展不得不大量拆迁土地,造成征地矛盾愈演愈烈。
而且在严格的土地管制制度下,地方政府为了应对耕地保护制度,办法无所不用其极,未批先占,多占少补,占优补劣,甚至刷绿漆来迷惑卫星遥感。
与此同时,广大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却大量闲置,造成了大量闲置浪费。
以重庆为例,近十年来重庆市城镇化率提高了25%,但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率不到1%。
以江津区为例,全区近40万农户中约有23%已经完全放弃了农地耕作,闲置或半闲置的建设用地粗估可达近3万亩,不少农民进城镇生活后,农村老宅无法处置变现只能任其闲置。
针对此情形,重庆地票制度应运而生。
所谓地票制度其实是重庆试点的一种做法,实际上就是把农村建设用地,在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完全自愿的前提下按规划进行复垦,经严格验收后产生的建设用地指标。
“地票”是重庆推出的重大改革试验之一。
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座被允许在全市范围内推行这场“新土改”试验的城市。
重庆通过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地票交易试验,推动这些荒置的土地通过复垦而变为新增城市建设用地。
在这个平台上,农户、地方政府、开发商等等各利益相关者,纷纷开唱着不同的角色。
其中具有标注性意义的是08年成立农村土地交易所,成为大范围置换“地票”交易的机构。
地票制度与农村建设用地直接入市
![地票制度与农村建设用地直接入市](https://img.taocdn.com/s3/m/3a7f760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1a.png)
地票制度与农村建设用地直接入市重庆市的地票制度一直被称作是重庆市较低房价的原因。
前黄市长也是这么说的。
这就需要研究一下到底什么是地票制度。
2015年,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地票管理办法》。
根据这个办法,重庆的地票制度,大致上是这么回事:首先,农村的建设用地,经过复垦之后成为合格的耕地等农用地。
复垦减少的建设用地面积扣除农村发展留用面积之后的面积称为剩余可使用面积,也就是土地权利人用于申请地票交易的面积。
这个面积可以用来交易。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配发建设用地整理合格证备案号。
权利人可以初次交易,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向购得人核发地票证书。
购得人购得地票满2年,可以申请地票转让,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同样向购得人核发地票证书。
新增经营性建设用地(含商业、旅游、娱乐、商品住宅等用地)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的,应当使用地票。
地票初次交易,“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复垦的,单户交易总面积未超过667平方米的部分,地票净收益的85%归宅基地使用权人,15%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超过667平方米部分对应的地票净收益全部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但是,单户复垦交易的宅基地证载面积已超过667平方米的,宅基地证载面积部分对应收益的85%归宅基地使用权人,15%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其附属设施用地对应的地票净收益全部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等建设用地复垦的,地票净收益全部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从这个简要的介绍中可以看出,地票制度简单地说,其实就是使用多少农村建设用地,就复垦多少农村用地。
这其实也是中国很多年来的土地政策。
不同的是,重庆的地票是可以交易的。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原理,商品的价值在市场交易中才能真正体现出来,任何商品都有个价格发现的过程,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可是,不论地票制度怎么了不起,以上这些却与低房价扯不上半点关系。
相反,熟谙西方经济学的朋友们会说,这种方法制约了土地供给,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地价进而房价的上涨。
引领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制度创新——就地票制度访重庆市市长黄奇帆
![引领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制度创新——就地票制度访重庆市市长黄奇帆](https://img.taocdn.com/s3/m/98bed60816fc700abb68fc8a.png)
票 的产 生分 4个 环节 ,从 复垦到 验 收 ,相 当于增减 挂钩 的 “ 旧复 垦 ” 拆 ,是 项 目管 理 的概 念 , 目的是 为 了保 证耕地 复垦 的数量和 质 量 ,这是 必须 的。
但 是 ,一 旦 验 收 并 核 发地 票 ,进入 交 易 和 使
地 增减 挂钩 政策 ,一
有 些 人在 城 市 中 工作 生 活 了一 二 十 年 ,为城 市 建 设 和 发 展 作 出 了 巨 大贡 献 ,但 绝 大 多 数 仍 然没 有
农 村 集 体 建设 用 地 复 垦 为耕 地 后 作 为 建 设 的 用 地
4
在 城 市 找 到 家 的 感 觉 ,于 是 在 城 市 打 工 挣 到 钱 ,
易 所 的地 票 运 作 既 能 促 进 “ 农 ” 问 题 的解 决 , 三 又能 推进 城 乡统 筹 发展 。
地 票是 重 庆市 的一项 “ 明” 发 ,在 《 庆 农村 重 土 地 交 易 所 暂 行 办法 》 中表 述 的 “ 设 用 地 挂 钩 建
地 减 少 的趋 势 愈 益 严 重 ,加 上 中 国 人 多地 少 ,粮
源 部 以及理论 界有 关专 家学 者给 予 了较高评 价
指标 。 市委 副 书记 、市 长 黄 奇 帆 对 “ 票 ”这 个 地 词形 象 地 描 述 提 炼 后 .赋 予 了地 票 作 为一 个 标 准
化权 利凭证 的强大生命 力 。 近 日, 中 国国 土 资 源报 记 者 就 地 票 运 行 的 相
重 庆国±房产 ・0 0年第 5期 21
访 谈 最 就 在 农 村 老 家 盖 房 ,逢 年 过 节 回农 村 老 家 去 ,叶
落 归根 仍 在 农 村 。 所 以 ,虽 然 十 多年 来 按 常 住 人 口统 计 的 城 市 化 率 每 年 增 加 一 个 百 分 点 ,而 农 村 宅 基 地 并 没 有 明 显 减 少 。 同 时 ,进 城 的农 民工 总 要 有 个 住 处 ,也 需 要 道 路 、医 院 、学 校 等 基 础 设
拿地票不等于拿土地
![拿地票不等于拿土地](https://img.taocdn.com/s3/m/e4c74a1bce2f0066f433228d.png)
拿地票不等于拿土地拿地票不等于拿土地2010年05月31日 22:12 重庆晨报【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0条地票如何使用?竞得地票的单位可以带着地票在重庆各区县寻找自己中意的建设用地,但找到中意的建设用地后,还需经过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可,而且相应的土地同样要进入土地交易中心进行招拍挂。
在招拍挂过程中,如果没有竞争对手,那么竞得地票的单位才可以对相应地块进行开发,有关单位在竞得地票时所支付的费用,可以冲抵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和耕地开垦费。
如果竞得地票的单位看中的地块被其它公司以更高的价格拿下,那么竞得地票的单位取得地票时所支付的费用可以足额拿回。
总量由政府宏观调控地票大量入市是否会对我市的土地市场带来负面影响?黄奇帆说,市政府对指标交易总量实行宏观调控,最基本的措施是,市政府根据每一年度的用地计划、周转指标规模和经营性用地需求等情况,合理确定一个年度的交易指标总量,目前,拟通过地票供应的建设用地量大约只占重庆年计划建设用地量的10%。
复垦土地组成“地票”“地票”这个词,在昨天之前几乎不为人知,但这个词正是我市农村土地交易所制度中的关键词,它的一大作用就是把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如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用地等)联系在一起。
以前,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彼此之间没有关联,于是往往会形成这样一种尴尬的现象:城镇建设用地普遍紧张,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则大量闲置。
在这种情况下,地票应运而生。
通俗地理解,地票是一种用地指标,它的原理是: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后,增加等量城镇建设用地。
这样一来,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城镇和农村的建设用地总量维持不变。
对农村土地流转助推经济发展地票交易,除了可以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的紧张,还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黄奇帆称,“农村土地交易所的建立,是重庆推进城乡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而地票交易制度设计又是其中的重大创新,将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地票
![地票](https://img.taocdn.com/s3/m/54b412e2551810a6f52486c7.png)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一直是沿续“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模式,直到1978年,农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变为“集体所有、农户经营”。
家庭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实现了分离,这种模式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至今已经有三十余年的历史,这是农民自发选择的结果。
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符合当时的农村基本情况的。
因而,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但是,农村土地承包制是一项没有完成的制度改革,没有解决农村土地所有权问题。
“农村土地无论是流转的方式、流转的范围、还是流转中的价值体现和价格发现,都处于一种初级的水平,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对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贡献较小” 。
加之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的发展严重滞后,城乡贫富差距不但没有缓解,还有拉大的趋势。
消灭贫困,实现全面小康和社会和谐目标成了我们当今的首要任务,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
一、地票的诞生为了响应国家的发展战略,国务院批准重庆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试验区的设立,为重庆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重庆开始了自己的探索。
2008年2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批准重庆建立统筹城乡的土地利用制度,在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基础上,稳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
以2008年6月27日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为基础,2008年11月17日,重庆市人民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通过了《重庆市农村土地交易所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2008年12月4日,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挂牌,该交易所以“地票”作为主要交易标的,中国的地票交易制度就此诞生,它是在国家城乡统筹战略下,成为率先探索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工具。
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成立后,主要开展农村土地实物、指标交易。
实物交易主要是指耕地、林地等农用地使用权或承包经营权交易,指标交易,重庆政府创意为“地票”交易,地票,是指将闲置的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用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复垦,变成符合栽种农作物要求的耕地,经由土地管理部门严格验收后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由市国土房管部门发给等量面积建设用地指标凭证。
论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下的地票制度
![论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下的地票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243f462c850ad02df80410e.png)
论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下的地票制度作者:王小芳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33期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如何缓解城市建设紧张的局面,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就成了当务之急。
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两个问题,2008年12月4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重庆市成立农村土地交易所,伴随着农村土地交易所的诞生,中国第一张“地票”落槌定音,在全国首创了地票交易制度。
截止2010年10月,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共进行了17场地票交易,已交易地票29720亩,成交总金额36.07亿元,最高每亩价格达到了20万元。
地票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是在现有的土地管理体制内的创新,具有重大的实践和理论价值,对于我国未来土地制改革,建立成熟地权,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地票制度建设用地指标土地物权1.地票制度产生的法制背景我国土地法规由宪法、基本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国土资源部发布规制组成。
其核心立法目的是即要保证建设用地满足中国急剧城市化的要求,又要保护耕地以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
从这两个立法目的出发,我国的土地法律规范可归结为两大基本制度:首先是国家垄断的土地一级市场制度。
我国的《土地管理法》第43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时,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是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除外。
这就奠定了国家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
任何建设用地都必须首先转变为国有土地,再以国家的名义划拨或出让。
其次是建设用地和耕地的总量控制制度。
我国的《土地管理法》第24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
即国家对建设项目乱占农用地、未利用地而实行的从总量上对建设用地的规模进行控制的制度。
我国的《土地管理法》第33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采取措施,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耕地总量减少的,由国务院责令在规定期限内组织开垦与所减少耕地的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并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验收。
重庆土地交易新模式—地票制度的探究与解析-哲学社会科学类
![重庆土地交易新模式—地票制度的探究与解析-哲学社会科学类](https://img.taocdn.com/s3/m/d2600f8071fe910ef12df80e.png)
重庆土地交易新模式—地票制度的探究与解析徐小杰,曾凝霜,高雪莹,梁瑜(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摘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合理流转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城市用地紧张,对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促进城市化进程有重要意义。
重庆市2008年12月建立了我国首家农村土地交易所,开始实行地票交易这一崭新的土地交易模式,为城乡土地的流转方式作出新探索和尝试。
本文从交易各方角色、土地和资金流向的角度重点分析了地票交易中的主体——政府、企业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三方的利益得失,并就地票交易中因三方利益博弈导致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地票交易;土地流转;利益;矛盾[Abstract]: The proper circulation of rural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land and easing the shortage of urban land. It is also very significant in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resources and promoting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Chongqing established the country's first rural land exchange in December 2008, carried out the land ticket trade, pioneering a new path of the land circulation which i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business and farmers, who are the three beneficiaries in land ticket trade, in terms of the role of each party and where land and capital flows, describes the interests that three parties gain and lose, then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the land ticket trade which are caused by game of the tripartite interests.Key words: land ticket trade; land circulation; benefit; contradictory1、地票制度产生的条件及其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加快推进,城乡建设用地的合理分配已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巨大难题。
实现农民土地财产价值推进农村改革工作创新——重庆地票改革的启示
![实现农民土地财产价值推进农村改革工作创新——重庆地票改革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6ba5597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a.png)
实现农民土地财产价值 推进农村改革工作创新——重庆地票改革的启示吕 健 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委党校摘要:重庆地票制度改革增加了城乡新增建设用地的供应,促进了农村土地要素流动和农民土地财产价值的实现。
本文分析了重庆地票改革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效果,进而指出重庆地票制度改革对农村土地管理及其它改革工作的启发价值。
关键词:地票;权利;市场;改革中图分类号:F327.7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7-0055-02城乡建设用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是当前城市和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在耕地保护政策下,城乡建设用地增量空间不大,但是通过制度创新盘活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存量,发展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可以调剂余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在这方面,重庆地票改革试验极具启发性,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地票代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主要是指土地权利人通过将建设用地复垦为农用地,新增相应数量的建设用地指标,在保障农村自身发展后,节余的部分形成可交易的票据。
针对城乡建设用地双增长、农民土地财产权利实现缺乏制度通道“两大突出问题”,重庆市于2008年12月启动了地票改革,以市场化复垦激励机制引导农民自愿将闲置、废弃的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并将形成的地票在土地交易平台上流通交易,缓解了城乡建设用地增长的压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重庆地票制度实施八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关注。
据统计,截止2015年12月底,重庆已累计地票交易17.29万亩、345.66亿元;地票质押8354亩、12.23亿元;地票使用11.7万亩。
通过地票交易获得的纯收益按85:15的比例分配给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为农户脱贫增收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观的资金来源。
一、地票改革的积极效果重庆地票改革是新增建设土地使用的创新,是各方共赢的举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效果。
第一,地票制度发展了耕地占补平衡原则。
两者都要满足用多少,补多少的要求,但耕地占补平衡原则主要是通过政策发挥作用,地票制度主要通过市场发挥作用,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地票管理制度的发展与趋势
![地票管理制度的发展与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bd36d26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d.png)
地票管理制度的发展与趋势地票管理制度是指对土地使用权进行管理和监督的一种制度,旨在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日益受到挤压和浪费,地票管理制度成为了一种必要的手段来规范和监督土地的使用。
本文将从地票管理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现状与问题以及未来的趋势与发展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探讨。
一、地票管理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地票管理制度源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土地制度的改革。
1978年以来,中国对土地使用权进行了重新划分,并建立了土地管理制度。
地票作为土地使用权的一种凭证,用以证明土地使用的合法性和期限。
地票管理制度的初衷是规范土地的使用和开发,并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土地利用的需求日益增加,地票管理制度也逐渐完善和深化。
地票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初步探索阶段、逐步完善阶段、深化改革阶段和综合发展阶段。
在初步探索阶段,地票管理制度主要是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得到应用,用于规范农民土地的使用权。
而在逐步完善阶段,地票管理制度不仅在农村得到推广,还开始在城市土地流转和开发中得到应用。
在深化改革阶段,地票管理制度被纳入土地法律体系中,成为土地管理的重要法规。
而在综合发展阶段,地票管理制度逐渐形成一套完备的法规体系,并在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地票管理制度的现状与问题地票管理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地票管理制度在实施中存在一些制度漏洞和法规不完善的问题。
其次,地票管理制度中存在一些行政审批和监管的薄弱环节。
再次,地票管理制度的监督和执法力度不够,导致土地资源的挪用和滥用。
最后,地票管理制度还存在一些与市场经济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同时,地票管理制度在实施中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首先,地票管理制度为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制度保障。
其次,地票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保障土地使用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再次,地票管理制度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种机制。
论地票制度对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
![论地票制度对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56c4f9ac83d049649b6658fb.png)
论地票制度对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作者:王文兰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15期摘要:地票制度作为重庆市农村土地交易方式创新的产物,对城乡之间土地资源流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民权益保护产生了较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对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票制度;统筹城乡发展;意义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133-02地票交易制度是重庆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中的一大创举,它将城乡建设用地纳入统一的市场进行管理,将农村土地与城市土地进行等质等量置换,打破了城乡土地交易二元分割体制。
这就不仅实现了耕地保护、农民增收、布局优化和建设用地需求保障度提升等多重目标共赢,更重要的是开辟了一条城市反哺农村、发达地区支持落后地区的新路径,对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票交易制度促进了农村土地的流转与集约使用对于农村土地流转,2008年9月胡锦涛同志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考察时说:“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1]。
同年10月,中央正式提出:“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2]中央及其领导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态度,是对业已存在的土地流转制度的进一步认定和发展。
如何将中央精神落实到具体的农村土地流转操作中,很多地方政府进行了探索。
在这些探索中,重庆的地票制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它创新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对农村土地的流转与集约使用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地票制度实现了建设用地与农村耕地的远程置换,首先要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变为耕地,这样农村耕地面积得到逐渐增加,而农村建设用地面积逐渐减少,二者之差产生的耕地使用权就可作为地票进行交易;在获得地票以后,征收城市耕地并转化为等量的建设用地。
“指标漂移”的社会过程——一个基于重庆“地票”制度的实证研究
![“指标漂移”的社会过程——一个基于重庆“地票”制度的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8c611e0cc7931b764ce15b5.png)
作者: 曹亚鹏[1]
作者机构: [1]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出版物刊名: 社会发展研究
页码: 55-91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2期
主题词: 农村集体;“地票”制度;土地指标;政府间关系;国家与农民关系
摘要:本文以重庆“地票”制度运行的实践过程为经验材料,尝试理解“地票”制度内在的运作机制。
重庆“地票”制度可以划分为“地票”生产、交易、落地使用、收益分配四个主要环节。
本文发现,“地票”生产量由交易量决定,“地票”生产以项目管理的方式由区县政府主导完成,用地主体获得“地票”并用于开发建设或者抵押融资。
本文认为,“地票”制度带有浓厚的行政力量主导的色彩,并未完全实现市场化改革的目标。
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激励是“地票”制度能够运转起来的关键。
各级政府之间围绕建设用地指标的交易和收益分配形成了一个新的关系维度,并对城乡关系和国家与农民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 / 方辉 美编 / 李琼 校对 / 于淑梅 fanghui@ 611982666@ 2015.5.4 CHINA BUSINESS JOURNAL 中国经营报
纵深
为什么在重庆? 为什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重庆?
“地票制度是用地需求逼出来的”
访重庆市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陈悦
“地票”就是建设用地指标,是 农村的建设用地指标拿到城市来 用,就是这么一个概念。但是,在使 用过程中,它的背后有很多制度安 排和设计。
地票的概念就是这样产生的。 黄奇帆市长在课题组讨论的时候, 明确提出,统筹城乡使用,要让边 远地区的农民在他的宅基地这一
块有一个增值的空间,通过这种交 易,在城镇化建设当中,对农民对 土地的占有,也要有一个综合的考 虑。后来的整个安排与制度设计,在 他的大方针指导下,就具体地做出 来了,地票也就用到土交所的交易 品种里面去了,土交所运行到现在, 它的重点的确还是在地票这一块。
这种交易有一个好处,它跟农 村的宗地交易相比较,不是很明显 的有法律方面的限制;另外,它能 缩小宗地交易的剪刀差。 所以,地 票交易对边远地区农村效果尤其 好,因为边远地区的农村,什么配 套也没有,那个地区的土地假如放 开了去买卖, 也没有多少人会买。 就像一些山区的农村,那里闲置的 宅基地更多,因为农民耕作条件不 好,有些已经通过高山移民政策搬 走了, 有些通过外出打工搬走了。 所以这些偏远地区的宅基地闲置 特别多,这些地区的农民就非常欢 迎地票制度, 因为即便是放开了 卖,他的那块地也是卖不了几个钱 的。现在地票价格已经平均为每亩 25 万元左右了, 远远高于那些地 区宗地的交易价格。
重庆具有特殊性
重庆统筹城乡之后,加快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很多用地指标,下达计划指标根本不够用。 另一方面,重庆作为一个西 部直辖市,出去打工的农村人口越来越多,房屋宅基地的闲置也越来越明显,有些自然村都走得没人了。
《中国经营报》:为什么会在重 庆这个地方出现地票制度? 重庆有 什么特殊性?
陈悦: 当时做这个事情时,要 有突破,但又不能跟现有的政策太 违背,就想了这个方法出来。 有一 个城乡统筹的实验区摆在那里,有 一个先行先试的政策,既然可以先 行先试,我们也可以试错,黄市长 就大胆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这是 主观方面的因素。
打破一些框框 盘活资产
总结来看,就是在现有政策框架下,怎么样能够把这一块资产盘活,而且这样做还可以守住耕地红线。
《中国经营报》: 你当时是怎样 参与到地票设计这个工作中来的?地 票制度产生的背景与过程是怎样的?
陈悦:汪洋副总理还在重庆工 作的时候,重庆搞了一个城乡统筹 综合实验区,政府这边想,既然我 们是一个实验区,就需要一些具体 的政策,统筹城乡,先行先试。在制 定城乡统筹政策时,黄奇帆市长当 时还是常务副市长, 他就从 12 个 方面去考虑,研究城乡统筹综合实 验区改革发展的一些优惠政策,向 中央争取。农村土地交易所这样一 个平台,就是这 12 条中的一条。
在汪洋副总理离开重庆后,黄 市长接着在这个方面考虑,他在想 怎样把城乡的建设用地资源很好 地统筹使用起来。 在这个过程当 中,我们调查发现,重庆农村的人 均建设用地是远远超过全国水平 的,人均在 220~250 平方米,这是 做抽样调查得出的结论。虽然它有 这么大的资产在那里,但是并没有 盘活。一方面是农村人口已经整户 整户地在城镇落户了,虽然户籍没 有动, 但事实上已经在城镇买了 房,有稳定工作了。 当时我们就考 虑怎么样通过土交所这样一个平 台,把农村的耕地资源和建设用地
陈悦参与见证了地票制度在重 庆的诞生, 她向笔者介绍:“地票交 易制度是 2008 年由黄奇帆市长牵 头的 《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管理办 法研究》 课题组研究交易方式时的 一个附属产品, 但后来成了土交所 的主要交易产品。 ”当时,在市政府 研究室的一位副主任向黄奇帆汇报
时,“由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 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 描述 太麻烦、冗长,黄市长提出就用‘地 票’这个概念。 它实质上就是在耕地 占补平衡的前提下, 农村集体建设 用地使用权通过市场配置的方式, 在空间上更合理的优化使用。 ”
这是 2008 年的事情。 因为要 建农村土地交易所这样一个平台, 我们就搭建课题组,当时是由黄奇 帆市长亲自牵头这件事。我和社科 院的另外一位同事一起参与,第一 次开会就是在黄市长的办公室,黄 市长就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希望 通过这样一个平台,能够把重庆市 城乡资源要素尤其是土地方面的 要素统筹考虑。 重庆直辖以后,城 镇化快速发展,在城镇化建设过程 中,土地指标非常有限,按照当时 的发展速度,是远远不够的。 另一 方面,农村的土地大量闲置,很多
“第十条, 村民宅基地使用权 流转。 凡符合城市(镇)规划、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或村庄集镇规划,且 权属合法、界址清楚,并取得《宅基 地使用证》的村民宅基地,其使用 权流转可在本交易所内交易。
“第十一条, 村民宅基地以外 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凡符 合城市(镇)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或村庄集镇规划, 且权属合法、 界址清楚,已经依法批准为建设用 地的村民宅基地之外的农村集体 土地,包括乡镇企业用地和乡村公 共设施用地,其使用权流转可在本 交易所内交易。 ”
个方面的原因,就促成了现在地票 制度的产生。
《中国经营报》:重庆地票制度 有复制吗?
陈悦: 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 的成立, 当时是国务院批准的, 是实验区配套政策一起批下来 的 12 条政策中的一条。 但是,它 特别限制地票交易只能在重庆 市范围。
而据我了解, 其他的地方实
际上也在这么做了。 我们当时因 城镇化的课题到江浙一带去调 查, 他们那时也在做, 只是没有 说。 他们不是交易指标,是通过其 他如置换的方式来进行。 这实际 上是一个市场需求, 同时也是政 府配置资源的一种需求。 我们的 地票制度实际上也是一种置换, 但以前那些置换都是邻近置换, 我们则突破了地域、区域限制,让 它在全市范围内来进行。
我们的地票跟征地不一样,地 票是先整理成耕地,再把指标拿出 去,征地是先占用土地,再去什么 地方整理一块耕地出来。地票制度 的设计如果能严格执行,就能够把 耕地的红线守住,而且可以把农村 闲置的建设用地通过这种指标的 方式进行空间的优化组合。
《中国经营报》:农民能够在地 票交易中得到什么直接的实惠?
客观方面的因素,重庆统筹城 乡之后,加快了工业化、城市化的 发展,需要很多用地指标,下达计 划指标根本不够用。 另一方面,重 庆作为一个西部直辖市,出去打工 的农村人口越来越多,房屋宅基地 的闲置也越来越明显,有些自然村 都走得没人了。 针对这种情况,市 委市政府也专门组织了调查组到 下面去调查,摸一下情况。 这是一 个客观的情况。我觉得主客观这两
陈悦:对农民的实惠肯定是有 的, 而且主要是表现在边远地区。 城市近郊的农民肯定不太愿意把 地票拿出来, 因为他通过征地,可 能获得的利益更大。所以我们这个 制度主要是考虑到边远地区,一方 面是统筹使用土地资源,集约化来 用,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让边远 地区这一部分农户的资产能够通 过这种交易方式增值。有了地票交 易,对那些地方的宗地增值,也会 有好处。 后期重庆又进行了“三权 抵押”的探索,有了这么一个平台, 边远地区的宅基地如果要拿出来 做抵押,就可以比照地票市场的价 格,去判断、去估算。如果没有这个 参照,因为剪刀差的关系,它的价 值肯定是要被低估的。
为什么重庆会在“建设城乡统
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上成为第一个 吃螃蟹的地区?重庆市社会科学院 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陈悦参与了 重庆地票制度的设计过程,是重庆 地票制度的重要参与者与见证人。
陈悦告诉笔者,城乡统筹实验区建 设急需用地指标,而重庆农村的人 均建设用地达 220~250 平方米,闲 置严重且流转困难,二者之间的矛 盾突出,地票制度由此诞生。
资源都比较集约化地利用,所以我 们就设计在这样一个平台交易产 品里面,除了耕地流转以外,也有 建设用地这一块的流转。
流转就有几个概念了, 它可 以是出租,可以是出让。 在这个过 程当中, 政策是限制农村宅基地 转让到农村集体之外的, 那个时 候, 农村宅基地是严格禁止这种 转让的,直到现在也禁止。 我们就 想这一块资源的盘活, 该怎么办 呢? 黄市长就提出来能不能通过 指标来交易,就是说,已经在城镇 居住的这个人群, 因为他们的农 村宅基地没有一个退出的通道, 只能闲置在那里, 假如给他们一 个退出的通道,有这么一个平台, 他们就可以有钱到城镇去创业或 者定居了, 那总是他们的一笔财 产, 可以解决他们在城镇里的很 多生活成本。 这个问题的提出,当 时就是针对已经在城镇里稳定居 住与稳定就业的这样一个人群。
上接 A9
重庆地票:“攻坚”城乡建设用地一体化
提出“地票”概念的是时任重庆 市常务副市长的黄奇帆。 童代志回 忆 :“在 最 初 研 究 指 标 交 易 的 过 程 中,黄市长觉得这个路径是对的,叫 这个名字也没错, 但老百姓不好理 解,太专业,他提出干脆就叫‘地票’ 吧,这样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
2008 年 12 月 4 日, 重庆农村 土地交易所在解放碑挂牌成立,第 一单地票交易用的是江津市的复垦 指标。 童代志介绍, 江津市早在 2007 年就开始复垦了,“第一次就 交易了 1000 多亩。 ”自挂牌后,重庆 农村土地交易所试运行了一年时 间,2009 年开始正式运行。
“多赢”的制度
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的信息显 示,截至 2015 年 4 月,该所累计交 易地票 15.35 万亩、309.27 亿元。 地 票的购买者主要有个人、民营企业、 园区建设单位、土地储备机构、投融 资平台和国有企业等。
“消化指标的多是房地产开发 用地。 ”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一位工 作人员告诉笔者。 据了解,由武隆县 前进村等复垦项目组合而成的地票 的购买者是重庆空港新城管委会,这 是位于重庆渝北区的一个土地储备 机构“ , 买了 483.16 亩。 ”
人到东部地区打工去了,有些是整 户整户出去的,很多房屋都是长期 闲置在那里,年久失修,破烂不堪, 这些建设用地也没有人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