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单元学习任务之《学写诗歌》教案1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青春之歌单元写作训练1学写诗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写作技巧。
- 实践活动法: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诗歌写作的基本技巧。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写作技巧,掌握诗歌创作的的基本技巧。
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中,学生学习了诗歌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写作技巧,如押韵、节奏、意象等。他们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诗歌,培养了审美鉴赏能力,并能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评价诗歌的美。在诗歌创作实践中,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诗歌,锻炼了写作能力。通过诗歌分享与交流,学生提高了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学生还了解了古代和现代诗歌,增强了对中国诗歌文化的认同和尊重。在诗歌鉴赏与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培养了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提高了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学生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诗歌作品,增强了自信心和自尊心。
2. 技能提升:学生在诗歌创作实践中,将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诗歌。他们的写作能力将得到锻炼和提升,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审美能力: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诗歌,学生将培养审美鉴赏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评价诗歌的美。他们将能够辨别诗歌中的意象、节奏和抒情,感受诗歌的魅力。
4. 诗歌的鉴赏与评价:通过欣赏经典诗歌,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评价诗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5. 诗歌写作实践: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创作一首具有个性的诗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6. 诗歌分享与交流: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互评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第一单元研习任务 学写诗歌,抒写青春-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远和近 顾城
你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活动3:诗歌离不开想象,诗歌更离不开意象。鉴赏《六月, 我们看海去》中“海”这个意象,交流更多能展现“青春” 情思的意象。
六月,我们看海去
潘洗尘
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
小雨噼噼啪啪打在我们的身上和脸上
像小时候外婆絮絮叨叨的叮咛我们早已遗忘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根,紧握在地下;
我如果爱你——
叶,相触在云里。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每一阵风过,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我们都互相致意,
也不止像泉源,
但没有人,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听懂我们的言语。
也不止像险峰,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增加你的高度,
像刀,像剑,也像戟;
等级(1、2
、3分)
立意新颖,体现对青春的思考,富有青春
情怀,书写青春抱负。
意象
意象贴切自然,文化内涵丰富。
语言
文字简练,富有张力,诗意盎然。
节奏音律 字词句的排列组合,流畅协调暗合音律美 。
活动2:诗歌离不开情感和思考。搜集青春类主题的诗歌, 感悟青春情思,为诗歌创作蓄能。
追寻真实情感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高中生的生活经历或许不够丰 富,但是可以从生活片段中追寻有过的感动,将其 提炼,作为创作的真实情感基础。这样的感动可以 来自离别、友谊、感恩、青春等个人生活,如王蒙 的《〈青春万岁〉序诗》、潘洗尘的《六月,我们 看海去》。
并且怀着骄傲,注视你们!
我不为我的青春惋惜 普希金
我不为我的青春惋惜, 它们在爱情的幻梦中蹉跎, 我不为那深夜的幽情惋惜, 淫荡的芦笛在为之唱起,
第一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 学写诗歌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

学写诗歌
?
学写诗歌
1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作于反帝反封建斗争风
起云涌、工农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至今都能让读者感受 到诗人炽热的情感、豪迈的气概。
学写诗歌
?
学写诗歌
2 意象是美的源泉 诗歌是美的,要让平凡的事物放发出美的光彩,就要通 过意象来表达。意象是美的源泉,也是诗意的仓库。一个 好的意象,它本身就是一首诗。 如: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席慕容《乡愁》)。
手法
比喻 比拟
设问 借代
对偶
反问 夸张
说明
作用
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 突出事物特征,使所要表达的事物更加生动鲜明。 或情景。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 作物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写叫拟 物
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
先提出问题,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 开头设问,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 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3)物意契合,赏析意境美
a、
抓住意向,发挥想象,由形象悟情感
b、透析形神,体悟情理,由具体到抽象
c、品味情境,观照情感,于客体察主体
(4)咀嚼涵泳,品味语言美
a、熟悉节奏韵律,体会语言的音乐美
b、推敲炼字技巧,赏析语言的隽永美
c、考查修辞手法,领会语言的形象美
(5)解析透视,品评章法美
任务三
任务三 探讨现代诗歌的写作技法,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的作用。 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学写诗歌
3 恰当的表现手法 ➢比的运用可以更生动,形象地表现诗歌内容。 ➢兴的运用可以让读者自开篇就能体会诗歌的意境,使诗歌更富 于深情和韵味; ➢夸张,象征,通感等手法的运用可以给诗歌注入更新鲜的血液, 使诗歌更富于想象力和亲和力.
《学写诗歌》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学写诗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根据表达需要选择恰当形象,创造具有意境美、情感美的诗歌。
教学方法朗读比较、讨论探究、点拨、练习。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一、说一说,了解一点写作诗歌的意义1.直接导入:在第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四首现代诗歌,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现代诗歌的创作。
2.请同学们说一说,高中学生学写现代诗歌有哪些意义呢?教师总结归纳:通过写作进一步提升认识,提高诗歌的艺术鉴赏水平;通过学写诗歌,激活心灵中最本真、最美好的情感体验;学写诗歌养成锤炼、推敲词句的写作习惯。
二、忆一忆,梳理一下已学诗歌的特点本单元第2课,我们学习了四首现代诗。
请同学们回顾这四首诗歌,梳理归纳一下每一首诗的写作特点。
教师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然后补充完善:1.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其写作特点可以归纳为两点:①富有主观色彩的自然景象。
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描绘,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这些自然形象中浸染着诗人的主观感受,自然现象与诗人主体血肉交融,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活的存在。
②构思奇妙,想象奇特。
从诗的构思上看,诗人设想站立在地球“边上”全方位俯瞰地球,放声呼喊,纵情高歌,想象着那欢呼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和狂暴的太平洋,意在赞美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雄强之力,体现了“五四”所焕发的自由宏阔、雄奇奔放的气概,正所谓构思奇妙,想象奇特。
2.闻一多的《红烛》特色鲜明:①每节诗都以呼告开头。
全诗九节,每一节开头都是“红烛啊”,这一呼告,倾诉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诗人将红烛比拟为人,赋予红烛以人的思想感情,红烛变成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形象。
这样的红烛形象就是一种精神品质的化身,诗人抒情的依托。
②诗情流动,波澜起伏。
诗人面对红烛,心绪起伏,或惊叹赞美,或扪心自问,或惊疑发问,或自求解答,或劝慰有加,诗情的流动形成起伏的波澜,是诗篇的节奏抑扬顿挫,形象鲜明而又饱含哲理,全诗扣住“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先后三次发问,这三问形成抒情的三个层次,使感情的抒发层层推进。
学写诗歌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少年情怀总是诗——学写诗歌【写作任务】青春之美,在人的一生中是弥足珍贵的。
结合本单元诗作和能够引发你思考的其他作品,发挥想象写一首诗,抒写你的青春岁月,给未来留下宝贵的回忆。
注意借鉴本单元诗歌在意象选择、语言锤炼等方面的手法,使诗作多一些“诗味”。
汇总所有同学的诗作,全班合作编辑一本诗集作为青春的纪念。
【任务解说】这里的诗歌,特指新诗,是指产生于中国“五四”运动前后,在现代白话文基础上,打破传统诗词格律的束缚,旨在表现新时代内容,形式上灵活自由的一种诗歌样式。
【教学目标】1.体会诗歌生动的语言,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锤炼生动的语言。
2.根据表达需要选择恰当形象,创造具有意境美、情感美的诗歌。
【链接教材】本单元五首诗歌均为抒情诗,且抒发的都是青春情怀,虽然五首诗歌风格各异,但诗人都善于运用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思。
《沁园春·长沙》中借“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秋景抒发了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诗人借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和狂暴的太平洋等意象来赞美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雄强之力,这也是青春的力量;《红烛》化用“蜡炬”这一古典意象,赞美了“红烛”的奉献精神,这也是青春应有的精神;《峨日朵雪峰之侧》用“雪峰”“太阳”“蜘蛛”等意象营造出凝重而壮美的氛围,凸出谦卑而强劲的生命力量,这也是青春应有的姿态;《致云雀》运用“太阳”“星星”“诗人”“少女”等很意象来歌颂中心意象“云雀”的美丽与高贵。
【知识清单】新诗的四个特点:一、审美的独特性,追求个性的独立和自我的觉醒;二、意象的新颖性,新诗的意象具有传承和创新的特点,在古典意象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三、语言的变异性,新诗的语言打破了日常语言的逻辑,具颠覆性和反常性特点;四、节奏的跳跃性,新诗的形式更自由,在押韵、音节停顿、诗句的分行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探索。
“诗味”的四个要素:一、不吐不快的诗情二、随情而动的诗形三、因情而变的意象四、表情达意的诗法(一)灵动的语言(二)多样的手法(三)和谐的韵律一、预写作(一)审题(1)直接指出写作对象的关键词——“青春之美”“青春岁月”(2)直接指出写作方法的关键词——“发挥想象”“借鉴”(3)直接指出写作要求的关键词——“诗味”2.审题过程(1)抓住“青春之美”。
第一单元 写作 学写诗歌 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必修上册习作课1:学写诗歌一、目标导航,自我提示1. 知识与能力:掌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学会诗歌创作常用的技巧。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意象抒发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写作,激发对诗歌的热爱与兴趣。
二、情境创设,整体感知新诗是相对于古典诗歌而言的,是指___________(填时期)以后的诗歌;此前的诗歌叫古典诗歌,习惯上把古典诗歌叫古诗。
新诗是由古代诗歌发展而来的。
由古代过渡到现代,这里发生了两大变革:一是诗歌的___________,打破了字数的限度与韵律规范;二是___________巨大的变化,远远超出了古诗抒发悲愁的范围。
就这一点来讲,新诗也叫自由诗,古代诗歌叫格律诗。
当然,新诗中也包含今人写的古体诗(习惯上称___________)。
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习任务1 教材回顾与梳理学习任务2 轻叩诗歌的大门创作秘籍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歌是情感的艺术。
激发诗情和灵感,需要生活的体验和积累,需要把握时代的脉搏。
新诗的一大特点就是立意新颖,饱含深情。
立意新颖、别致,抒发情感真挚、动人,体现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新奇发现和独特深刻的感悟。
诗有比其他文学样式更精美、隽永的语言,或抒发美好的情感,或表述发人深省的哲理,或描绘动人的场景。
但是,诗的美却不是靠华丽词藻装饰起来的,华丽词藻的组合不一定是诗。
诗的美应该是内在的美、本质的美,而不应该是浮艳的美、矫饰的美。
【快速示例1】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选自《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分析:【快速示例2】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选自《再别康桥》)分析:创作秘籍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歌往往通过具体的意象,从虚实的角度描绘既不脱离现实,又能超越现实的景物、画面等,并通过主观感受把描写的内容进一步升华,创设丰富的艺术境界。
【新教材】第一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学写诗歌》教案—高中语文统编版上册

任务安排:一份朗读脚本、一首诗作。
1.小组互读、互评,挑选出一份优秀诗作进行展示。
2.全班展示,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诗作,其余同学倾听、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补充,分析小说内容、情感、人物心理,记录笔记。
小组合作讨论,进行评比,黑板展示,互评。
教学重点
搜集相关诗歌资料,形成初步写作认知;
教学难点
以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为背景,将自己的想法以诗歌的体例表达,抒发自己的情感。
主要教法
启发式讲授
教具
板书、PPT
学法指导
朗读式指导法、问题式指导法
板
书
设
计
五四百年,青春激昂——我的诗歌我的青春
教
学
后
记
教学
过程(含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主要内容
课题
五四百年,青春激昂——我的诗歌我的青春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第1课时 (共 1课时)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学习第一单元现代诗歌,掌握意象等诗歌要素;
2.能够结合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的时代背景,搜集相关诗歌等资料,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3.明确以五四运动100周年为背景,召开“五四百年,青春激昂——我的诗歌我的青春”主题活动,完成诗歌创作,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特点的诗作。
一、课程导入
1.针对第一单元中的相关诗歌,以《沁园春·长沙》为例,结合所学的知识点“意象”,体会毛泽东青年时期的意气风发,思考未来、表达理想,体现课前阅读:教材中的诗文+《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赤光的宣言》(周恩来)、《太行春感》(朱德)、《赣南游击词》(陈毅)、《笔立山头展望》(郭沫若)、《致杜鹃》(华兹华斯)+“朗读者”节目音频视频。
第一单元:学写诗歌(教案)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学写诗歌教材分析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是学写诗歌。
第一单元前两篇课文围绕”青春激扬“人文主题选入了《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这些诗歌,意在通过本单元的诗歌学习,激发学生表达内心情感的兴趣。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现代诗写作的一些入门技艺,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学习写作诗歌。
教学工具高一新生刚进入校园,开始学习的就是必修上册的第一单元“青春激扬“人文主题单元内容,这是很切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对于诗歌,学生不是刚刚接触,从小学到初中早已积累了不少的古典诗词,但现代诗歌几乎无接触。
本单元开篇两课即引入五首现代诗歌,就是给了学生现代诗歌的范例,让学生知道现代诗歌的形式及特点。
但长期以来我们对于诗歌往往停留在鉴赏、理解、背诵的层面,很少指导学生自己动笔写作诗歌。
因此,学写诗歌成了学生的难题,如何让学生敢写、会写就成了我们教学的重要任务。
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回顾已学的教材中现代诗歌的特点,感受意象,品味语言,体验诗中情感。
2.思维发展与提升:补充特点鲜明、形式相对简单的现代诗歌作品,进一步探索诗歌创作的方法与技巧。
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会围绕主题,运用技巧创作简单的诗歌。
在同伴互助中修改自己创作的诗歌作品,力争有较成熟的诗作呈现,最后编成班级诗集。
4.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趣味,构建诗歌富有生命力的情感世界,热爱生活,热爱诗歌。
(本课遵循先学后教的理念,让学生在假期用手机完成UMU课程中的微课内容学习、推荐的现代诗歌的阅读积累。
此阶段识记、理解内容居多,然后在课堂中我们让学生鉴赏分析现代诗歌的内容,帮助学和突破理解鉴赏中的难点问题。
最后让学生自主推荐小组内创作的优秀小诗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点,一起修改,让学生在讨论修改中获提升,此为布鲁姆教育目标中的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教学重难点1.总结现代诗歌创作的技巧与特点2.学习从优秀作品借鉴写作技艺创作诗歌3.在同伴互助中学习修改诗歌。
第一单元学习任务《学写现代诗》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那河畔的金柳, 悄悄的我走了,
已无忧伤而是更加坚定和充满希望,
是夕阳中的新娘;正如我悄悄的来; 波光里的艳影, 我挥一挥衣袖, 在我的心头荡漾。不带走一片云彩。 ……
表达了诗人在经历洗礼后的洒脱情 怀。诗歌随情感变化而更换韵脚, 顺节奏变化而巧用叠词,体现了新
月诗派“三美”中的音乐美。
• 比较一下两组诗歌片段,并鉴赏其韵律优美和谐的技巧。
片段三
片段四
中学时,
中学时,
一件红色的志愿者衣服, 红色
一个高大的成熟小伙子, 穿上了它。 带着这块
是一件宽宽的衣服, 志愿服务是它的归属。 穿上它, 我满载幸福踏上归途。
军训时,
军训时,
一顶红帽子,
红色
陪着我,
是一顶小小的军帽,
熬过了最难的七天。
(4)交错式组合:
这种方法也要组合众多意象,作者有意把完全相反、互 相矛盾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一正一反、一平一奇的 意象系统,造成一种出人意料、发人深省的审美效果。 意象交错组合,给人的启迪比一般的陈述更为显豁与深 刻。
何宜陵《变迁》 “田野上的花/ 被爱她的人/ 关进珐琅瓶蓝色的围墙/ 急流中的船/ 被嬉戏的浪/ 搁置在金色的沙滩/ 在一部人间的喜剧里/ 在一部人间的悲剧里/”
一首题为《蕾》的诗歌这样写道:“一个年轻的笑 /一股蕴藏的爱/一坛原封的酒/一个未完成的理想 /一颗正待燃烧的心/”
诗人把花蕾感觉为“笑”“爱”“酒”“理想”“心”,这是非常独特 的诗美体验,当诗人将它们全部并列为一个意象系统时, 具象的花蕾与一些抽象的情绪情感连接了,5种意象的并 列,把一种对青春的礼赞作了突出的渲染。
结着愁怨的姑娘。 巷,
撑着油纸伞
她是有
像我一样
学写诗歌教案教学设计

学写诗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包括节奏、韵律、意象等。
2.培养学生运用诗歌语言表达情感、描绘景物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诗歌的创作方法与技巧。
3.诗歌的鉴赏方法。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导入(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觉得诗歌是什么?2.讲解诗歌的基本特点(1)节奏与韵律:教师通过示例讲解诗歌的节奏与韵律,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意象:教师通过讲解诗歌中的意象,让学生了解诗歌的意境美。
3.课堂练习(1)教师给出一句诗句,让学生分析其节奏、韵律和意象。
(2)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教师进行点评。
第二课时:诗歌的创作方法与技巧1.讲解诗歌的创作方法(1)教师讲解诗歌创作的基本步骤:选题、构思、布局、表达。
(2)教师举例讲解诗歌创作的具体技巧,如拟人、夸张、对比等。
2.课堂练习(1)教师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
第三课时:诗歌的鉴赏方法1.讲解诗歌的鉴赏方法(1)教师讲解如何从诗歌的形式、内容、情感等方面进行鉴赏。
(2)教师举例讲解如何分析诗歌的意境、表达技巧等。
2.课堂练习(1)教师给出一首诗歌,让学生进行鉴赏。
(2)学生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教师进行点评。
2.拓展练习:教师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诗歌创作。
3.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
四、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互动情况。
2.诗歌创作能力:评价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诗歌创作水平。
3.诗歌鉴赏能力:评价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诗歌鉴赏水平。
五、教学资源1.教材:诗歌相关章节。
2.网络资源:诗歌鉴赏文章、诗歌创作教程等。
3.教师自编资料:诗歌案例、课堂练习题等。
六、教学建议1.注重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学写诗歌(教学设计)高一语文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心中有诗写出来——《学写诗歌》教学设计1.通过对诗歌情感、形象、韵律以及语言等特点的分析和整理,理解诗歌创作意义,培养纯正高尚的审美趣味,传承优秀的中华诗歌传统。
想象,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学会选取意象,锤炼语言,打磨诗歌的韵律与节奏,表达青春的梦想与激情,运用诗歌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1.教学重点:掌握现代诗歌创作方法,建构诗歌的情感世界。
2.教学难点:培养纯正高尚的审美趣味,传承优秀的中华诗歌传统。
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钱理群在《校园里不能没有诗》一文中写到:“中国是一个诗国,诗歌是构成了中国语言文学的主体的;汉语文字之美,最充分地体现在诗歌的韵律里;所有的文学体裁,中国的小说、散文、戏剧,无一不充满诗性。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不懂诗,没有诗的悟性,就无法进入中国文学的殿堂。
”诗是观察、思考与表达的产物,诗无处不在;诗是青春的代言,时代的脉搏;如诗如画的青春岁月,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诗”。
发现并思考生活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强与弱等,按诗歌的规律表达出来,我们就离诗人不远了。
——心中有诗说出来,今天我们来学写新诗,让诗歌为青春点缀光彩。
二、学习任务学习活动1:认识新诗——从中国第一首新诗《蝴蝶》说起。
现代新诗《蝴蝶》。
有人说它不是诗,你怎么评价这首诗?蝴蝶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学生阅读后思考,并交流讨论。
2.教师点拨:胡适第一个倡导新诗运动,1916年8月23日他写了这首白话诗,发表在1917年2月的《新青年》杂志上。
当时有人认为,这首诗违反了诗词创造的一切规则。
殊不知在这之前,中国人从来没试过用白话作诗,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写。
这首诗发表之后,一个不同于汉赋、不同于唐诗、不同于宋词、不同于元曲、不同于明清小说的文体开始出现。
——这就是中国新诗的初始。
中国新诗最早可以追溯到晚清裘廷梁主张的“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让诗歌“通行于今,适用于俗”的诗界革命。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写作任务学写诗歌教案

第一单元写作任务学写诗歌教学目标:学习创作现代诗歌的方法。
教学重点:现代诗歌意象的选择与运用,创作现代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构筑现代诗歌的建筑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高一必修上的第一单元里,我们曾临百舸湘江,赏激扬文字;登峨日朵雪峰,追寻太阳的芬芳;立地球边上,听云雀的歌唱;燃赤子之心,映匠人的烛光。
灵动的诗歌搅动了青春翻涌的心潮,今天就让我们执青春之笔,抒青春之情——学写现代诗。
二、写作任务分析(一)知识要点1.现代诗歌的分行技巧2.现代诗中的意象选择与运用3.现代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二)单元任务现代诗写作训练三、活动过程任务一——不吐不快的诗情【提问】诗从何而来?【教师点拨】创作的灵光乍现是源于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切的体验。
山路边一朵花开了,你心有所动,想到了生命的可爱可敬,把它写下来,这便是诗。
【举例】《小花的信念》顾城在山石组成的小路上浮起一片小花它们用金黄的微笑来回报石块的冷遇它们相信最后,石块也会发芽也会粗糙地微笑在阳光和树影间露出善良的牙齿【教师点拨】纸上的诗情来自身边的“花香”: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弯深情的微笑,一张模糊的信笺,一个人,一座城,一个国,他们都有可能拨动你青春的心弦,激发创作的灵感。
只有注重对生活的观察和领悟,才会有不吐不快的诗情。
这份诗情亦是写作诗歌的初衷。
创作现代诗的第一步——不吐不快的诗情任务二——随心跃动的“诗形”【提问】有了想要表达的情感,该用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呢?诗歌具有什么样的“外在美”?【教师点拨】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相比较,虽都为有感而作,但现代诗歌一般不拘泥于格式和韵律,形式更加奔放自由,内容也更加丰富跳跃。
分行是现代诗最表象的东西,它就像京剧中的脸谱,一旦演员粉墨登场,即便还没开口,观众已将其视为角色。
看到分行,读者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这些断开的词语是在召唤诗意出场。
【举例】台湾诗人非马的《鸟笼》,整首诗只是一句话:“打开鸟笼的门,让鸟飞走,把自由还给鸟笼。
学写诗歌的教案范文

学写诗歌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结构,掌握常见的诗歌形式。
2.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诗歌表达情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特点:节奏、韵律、形象、情感。
2. 常见的诗歌形式:抒情诗、叙事诗、童话诗、散文诗等。
3. 诗歌创作的步骤:选材、构思、表达、修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和结构,能独立创作诗歌。
2.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诗歌表达情感的能力,使诗歌具有艺术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特点、结构和创作方法。
2. 示例法:分析优秀诗歌,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魅力。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互相交流、点评。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结构,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诗歌的基本特点、结构和创作方法,让学生掌握诗歌的创作技巧。
3. 示例:分析优秀诗歌,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4. 练习:让学生动手创作,互相交流、点评,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创作,不断提高自己的诗歌水平。
六、课后作业:1. 收集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分析其特点和结构,写在作业本上。
2. 按照所学内容,创作一首诗歌,写在作业本上。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歌的基本特点和结构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创作诗歌的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进行引导,使他们在诗歌创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诗歌。
九、教学拓展:组织诗歌朗诵会,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开展诗歌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诗歌创作比赛,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
十、教学资源:1. 优秀诗歌选集:用于分析和示例。
第一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 学写诗歌 说课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下面这几种物体的常用 象征意义你知道吗?
太阳
蜜蜂
苍蝇
蚊子
光明
奉献
肮脏
剥削
谢 谢
但是他们对于现代诗接触不多,因此本 节课尝试唤醒学生内心的诗意情怀,总结诗 歌创作的基本可操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创设 情境让学生尝试创作。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续写、评价、研讨诗歌,体味并总结 现代诗歌的突出特点及创作方法。 2.运用本单元中所学的诗歌创作方法尝试写作诗歌。
教教学学重重难难点点 1、通过列举教材例子,掌握诗歌创作的方法。 2、选择恰当意象,创作诗歌。
跳 不时回头
跃 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
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时空跳跃 虚实跳跃 对比跳跃
人在年轻的时候想到老年,到了老年之后回想青年,两种不 同的境遇和情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比中抒发了人生的感慨。
汪国真《如果》
如果你注定一去不回头 我为什么还要独自烦忧
即便终日以泪洗面
注
如果你一定要走
也洗不尽 心头的清愁
• “三美”主张: • 新月派的新诗主张,闻一多提出了"三美"即"音乐美、
绘画美、建筑美",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它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运动以来白话新诗过于 松散、随意等不足,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 特有的贡献。
• "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 • "绘画美"强调词藻的选择要秾丽、鲜明,有色彩感;每
语
象之美。
言
(三)哲理性语言
特
特征:主要传达诗人的理性思维和哲学观点,表达诗人对世界、对生活和生
第一单元学习任务《学写现代诗》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风 风儿微笑 在树上荡秋千 在草原上赛跑 在院子里拿树叶儿玩飞镖游戏
写诗方法
5.拟人法──活泼可爱、有趣。
汽水 跟你握握手 你就冒气 请你脱脱帽 你就生气 干干脆脆 一口把你喝下去
看你还 神不神气
写诗方法
6.摹声法──用语音情势对某种声音加以模拟或改造。 可以模仿事物发出的声音和模仿外族语音中某些词的
一、什么是诗
知识积累
这首诗中,枝条、黄花、
凡有情而美的东西便是诗。简单地说, 大地是物象,而电线、电灯、
心象(情)+物象(美)=诗。
发电厂是心象,这样美好的
细细的枝条,
诗句,是因为看到了春天里
像一根根电线;
绿色的枝条和黄色的花儿后
小小的黄花,
心里产生对大地之春的爱好
像一盏盏发亮的电灯;
之情,然后通过想象,把物
大地,像一个
象比喻为心象,使情与美奇
春天的发电厂。(张诗筠《迎春花》) 妙地结合在一起产生的。
二、诗歌发展
知识积累
《诗经》→ 《楚辞》→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代表者:建 安七子)→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新诗
三、塑造方法 主要有三种 • 比拟(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 如:“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 娘\”
四、现代诗
知识积累
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它是 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应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 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情势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现代诗”名称, 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建“现代诗社”时确立。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情势自由,意 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重视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说与进行“可 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中国现代诗的代表人物,有徐志摩、北岛、顾城、 海子等。
统编新版必修上册《学写新诗》教案1-下载

部编新版必修上册《学写新诗》教学制定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初步了解现代诗歌写作的一般特点:运用意象表情达意,语言讲究韵律,适当运用艺术手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现代诗歌写作的基本技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心得新诗语言美、情感美、结构美、韵律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提升艺术品位,丰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现代诗歌写作的基本技法。
教学过程一、撩拨诗性1.配乐朗诵导入〔背景音乐班多瑞《晨》〕诗歌:《为了明天》2.诗歌是世上最美的艺术之花,素有“文学之母〞“语言钻石〞之美誉;诗更是青春的代言,时代的脉搏。
在如诗如画的青春岁月里,你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和独特的感受?又能引起你怎样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让我们一起走近新诗,学写新诗,让诗歌为青春点缀光彩。
二、激活诗情诗歌讲究抒情言志,要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饱含诗人的思想感情是诗歌的根本性特点。
诗人思想感情的高尚与庸俗、真情与虚假直接影响作品的格调和艺术价值。
郭沫假设说:“抒情不仅是抒写个人的感情,要抒写时代的感情。
把个人和集体打成一片,把作者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有把握抒写时代的感情。
〞从哪些方面寻找诗情呢?从自身所处的社会、时代来寻找诗情,最重要的是要能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深入体会时代的精神。
只有和时代脉搏同跳、和时代精神共振的情感,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点检一下近百年的新诗史,从郭沫假设的《女神》,到闻一多的《死水》、《红烛》,到戴望舒的《灾难的岁月》,到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再到舒婷的《双桅船》……有的提倡个性解放,有的歌颂母亲土地,有的关怀国家命运,有的体察下层百姓,有的盛赞不屈的抗争精神,有的推崇怀疑批判的思想……这些心忧天下、关注社会的作品,无不折射着激烈的责任感、高度的使命感和深切的忧患意识,跳动着时代的脉搏,体现了时代的精神。
诗歌:《双桅船》2. 从人生寻找诗情日常的平凡生活粗粗看去,似乎波澜不惊,了无诗意。
但只要静下心来,悉心品味,便会发现生活是那么广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单元学习任务之《学写诗歌》教案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历来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誉。
我国诗歌著称于世,自《诗经》以来,作品浩若烟海,博大精深,透出了我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炽烈的情感和杰出的智慧,遨游于诗海,其乐无穷。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近诗歌,学习写诗歌。
二、什么是诗?
问题1:《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红烛》这三首诗我们学的要点是什么?
参考:意象、情感、表现手法等
意象就是思想感情与具体形象的结合。
诗歌运用意象表情达意,才能避免平铺直叙,没有意象就没有诗歌。
问题2:什么是诗?
讨论这是试诗吗?
(一)官员下乡,祸害一方。
小车一串,特别风光。
说是抗旱,鸡狗遭秧。
白天睡觉,晚上叫唱。
吃得要好,十菜九汤。
不懂装懂,屁话成章。
大摇大摆,非常嚣张!
(二)《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
参考:都不是真正的诗,因为都没有意象意境,只是分行排列而已。
都没有借助意象抒情,只是大喊大叫。
问题3:诗歌的要素
参考:诗歌的三个要素,情感、形象、音乐性
总结:诗是一种有意象意境,能引起读者想象,唤起情感共鸣,带给读者强烈的审美体验,且具有音乐韵律美的文学体裁。
(一)要有浓烈的感情和鲜明的节奏:情感美音乐美
(二)要有鲜明形象,做到情景交融:意像美意境美
(三)要有新颖的构思和奇特的想像:构思美想像美
三、诗歌的语言形式
问题4:诗歌的外在语言形式
这是诗歌的语言形式吗?
我藏不住秘密,也藏不住忧伤,正如我藏不住爱你的喜悦,藏不住分离时的彷徨。
我就是这样坦然,你舍得伤,就伤。
参考:这是散文的语言
什么是诗?简单地说,就是分行排列,抒发情感,或表达道理的艺术形式。
我藏不住秘密,也藏不住忧伤,
正如我藏不住爱你的喜悦,
藏不住分离时的彷徨。
我就是这样坦然,
你舍得伤,就伤。
问题5:“诗是语言的艺术”,诗贵凝练,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诗对于语言的要求是最为严苛的,因为它要用极小的篇幅,涵盖极丰富的内容。
所以,诗歌语言要新颖、凝练、精警,要有美感。
一般来说,诗的语言大体包括四种:
(一)抒情性语言
特征:语言具有抒情色彩,让读者明显感受到诗人的情感非常投入且虔诚。
示例: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郭沫若《天狗》)
诗人把自我的情感熔铸到“天狗”的形象中,直接以天狗”自比,极写自我力量的扩张和自我精神的解放。
(二)意象性语言
特征:以意象取胜。
一首诗里有中心意象或一连串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意象之美。
示例: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闻一多《红烛》)
“红烛”是整首诗的中心意象,诗人用“红烛”比喻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三)哲理性语言
特征:主要传达诗人的理性思维和哲学观点,表达诗人对世界、对生活和生命的看法。
示例: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
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
诗人总结了两种人和两种人生归宿,讴歌了鲁迅先生甘为孺子牛的一生,抒发了诗人对那些为人民而活的人由衷的赞美之情。
(四)叙述性语言
特征:语言主要是叙述性的,能很快将读者带到一个特定的故事或情境中。
示例:向上,再向高处飞翔,从地面你一跃而上,像
片烈火的轻云,掠过蔚蓝的天心,永远歌唱着飞翔,飞
翔着歌唱。
(雪莱《致云雀》)
四、怎样写诗?
诗人用最简单的语言来倾诉,把读者带到一个充满
想象的氛围中。
那么到底要怎样写作新诗呢?可从如下角度入手。
(一)注重字、句,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
诗歌创作中讲究炼字,要对关键的字进行推敲;讲究炼句,要对表现情感内容的句式进行精心选择;讲究修辞,要灵活运用诸如比喻、拟人、对偶、排比、夸张、互文、反复等修辞手法:用最生动的散文语言写诗,注重情
感的浓度和氛围,收到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如诗人何三坡的《月光》一诗:
你提着裙子从后山上下来/树叶们在晚风中浮起月光在木门上涌动。
在这短短的三句诗里,作者将一个我们平时生活中常见的画面描绘到了极致,干脆利落地写出了月夜的美丽景象,语言精练,读起来余香满口,意韵无穷。
(二)叠加意象
诗歌中的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作者主观的意与客观物象相凝聚的具象。
诗人在被外界事物感动的情况下激活了自己的想象,因而心灵就与物象一道活动,正是在这种互动的心理活动中,各种鲜明生动的审美意象勃然而生。
一首新诗很少只有一个单一的意象,常是一系列意象的组合。
诗歌中的意象叠加是意象组合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它是一个意象上投影着另一个意象或多个意象渗透交融成一体。
(三)注意语言的跳跃
诗歌语言的跳跃就是指在表达过程中语言序列所出现的断裂或空白,语言的内在含意出现了并列或转折。
其包括时空跳跃、虚实跳跃、对比跳跃等。
如曾卓的《我遥望》:
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
不时回头/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人在年轻的时候想到老年,到了老年之后回想青年,两种不同的境遇和情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比中抒发了人生的感慨。
(四)语言讲究韵律,增强诗歌的音乐性
诗歌讲究节奏、押韵,读来要音韵和谐,悦耳动听,具有音乐美。
节奏,即诗的节拍,旧体诗的节拍有固定的格式,新诗的节拍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大体上要整齐。
诗歌的节奏也是一种艺术节奏。
鲜明的节奏,不仅使诗句读来具有音乐美,而且能增强诗的抒情色彩。
如《信仰》这首诗,
信仰
雷抒雁
在敌人面前,
它,是枪!
在饥饿面前,
它,是粮!
在严寒面前
它,是火!
在黑暗面前,
它,是光!
节奏很鲜明,单数句三拍,双数句两拍,或一字一顿,或两字一顿,读来如鼓点。
诗人对崇高信仰的坚定信念和强烈感情,通过这鼓点般的节奏,更有力地感染了读者。
例如:无题
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
——题记
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
不论你喜欢
赤橙黄绿青蓝紫
当然情感无罪
但它好像变色墨镜
把整个世界
染得非喜即悲
把所有面孔
扭曲给你看
于是无知的你伸出指头
这个丑,那个美”
别总给理智放假
如果感情像雾
那么当心它遮住了
真理的彼是
如果感情像月光
那么要知道
它剽窃不了太阳的光线
不是说感情总在欺骗
只是它总有失真的一面
时常擦拭你的双眼
别让理智离开身边
拉开窗帘
你是否看得清暗礁
如果是
那么撑起帆
起风了,你看那是岸
五、总结(顺口溜)
写好新诗非难事,抓住意象表情意。
大胆想象巧修辞,押韵更能添韵律。
六、布置作业(微写作)
诗是心灵触动的音符,是情感流露的泉水。
我国的古典诗歌作品灿若繁星,浩如烟海,经过十几年的含英咀华,你对古典诗歌早已不再陌生了,请写一段话,表达你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情感。
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