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版-二面角求法及经典题型归纳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专题二面角典型例题解法总结(最新整理)
AA 1 =2, E、E 1 、F 分别是棱 AD、AA 1 、AB 的中点。
D1
A1 (1) 证明:直线 EE 1 //平面 FCC 1 ;
C1 B1
(2) 求二面角 B-FC 1 -C 的余弦值。
E1
D
E
A
F
C B
证(1)略 解 ( 2) 因 为 AB=4, BC=CD=2, 、 F 是 棱 AB 的 中 点 ,所 以 A1 BF=BC=CF,△BCF 为正三角形,取 CF 的中点 O,则 OB⊥CF,又因
分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利用三垂线定理求二面角问题,在证明 AD⊥平面 PAB 后,容易发现平面 PAB⊥ 平面 ABCD,点 P 就是二面角 P-BD-A 的半平面上的一个点,于是可过点 P 作棱 BD 的垂线,再作平面 ABCD
的垂线,于是可形成三垂线定理中的斜线与射影内容,从而可得本解法。(答案:二面角 P BD A 的大
2 ,则 GF
2
,
2
又∵ SA AC 6 ,∴ AM 2 ,∵ AM AB 2 , ABM 600 ∴△ ABM 是等边三角形,∴
BF 3 。在△ GAB 中, AG 6 , AB 2 , GAB 900 ,∴ BG 3 4 11
2
2
2
cos BFG GF 2 FB 2 BG 2
6
,求二面角 E—AF—C 的余弦值.
2
分析:第 1 题容易发现,可通过证 AE⊥AD 后推出 AE⊥平面 APD,使命 题获证,而第 2 题,则首先必须在找到最大角正切值有关的线段计算出各线段的长度之后,考虑到运用在 二面角的棱 AF 上找到可计算二面角的平面角的顶点 S,和两边 SE 与 SC,进而计算二面角的余弦值。(答
(完整版)二面角求解方法
二面角的作与求求角是每年高考必考内容之一,可以做为选择题,也可作为填空题,时常作为解答题形式出现,重点把握好二面角,它一般出现在解答题中。
下面就对求二面角的方法总结如下:1、定义法:在棱上任取一点,过这点在两个面内分别引棱的垂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2、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法:自二面角的一个面上的一点向另一个面引垂线,再由垂足向棱作垂线得到棱上的点。
斜足与面上一点连线,和斜足与垂足连线所夹的角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3、作棱的垂面法:自空间一点作与棱垂直的平面,截二面角的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4、投影法:利用s投影面=s被投影面θcos 这个公式对于斜面三角形,任意多边形都成立,是求二面角的好方法。
尤其对无棱问题5异面直线距离法: EF 2=m 2+n 2+d 2-2mn θcos例1:若p 是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而PBC ∆和ABC ∆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PA=6,求二面角P-BC-A 的大小。
分析:由于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三角形, 故采用定义法解:取BC 的中点E ,连接AE 、PEAC=AB ,PB=PC ∴AE ⊥ BC ,PE ⊥BC∴PEA ∠为二面角P-BC-A 的平面角在PAE ∆中AE=PE=3,PA=6PCBAE∴PEA ∠=900∴二面角P-BC-A 的平面角为900。
例2:已知ABC ∆是正三角形,⊥PA 平面ABC 且PA=AB=a,求二面角A-PC-B 的大小。
[思维]二面角的大小是由二面角的平面角 来度量的,本题可利用三垂线定理(逆)来作 平面角,还可以用射影面积公式或异面直线上两点 间距离公式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解1:(三垂线定理法)取AC 的中点E ,连接BE ,过E 做EF ⊥PC,连接BF ⊥PA 平面ABC ,PA ⊂平面PAC∴平面PAC ⊥平面ABC, 平面PAC 平面ABC=AC∴BE ⊥平面PAC由三垂线定理知BF ⊥PC∴BFE ∠为二面角A-PC-B 的平面角设PA=1,E 为AC 的中点,BE=23,EF=42∴tan BFE ∠=6=EFBE∴BFE ∠=arctan 6解2:(三垂线定理法)取BC 的中点E ,连接AE ,PE 过A 做AF ⊥PE, FM ⊥PC,连接FMAB=AC,PB=PC ∴AE ⊥BC,PE ⊥BC∴ BC ⊥平面PAE,BC ⊂平面PBC∴平面PAE ⊥平面PBC, 平面PAE 平面PBC=PE由三垂线定理知AM ⊥PCPC BAEF MEPCBAF图1图2∴FMA ∠为二面角A-PC-B 的平面角设PA=1,AM=22,AF=721.=PE AE AP∴sin FMA ∠=742=AM AF ∴FMA ∠=argsin742解3:(投影法)过B 作BE ⊥AC 于E,连结PE ⊥PA 平面ABC ,PA ⊂平面PAC∴平面PAC ⊥平面ABC, 平面PAC 平面ABC=AC∴BE ⊥平面PAC∴PEC ∆是PBC ∆在平面PAC 上的射影设PA=1,则PB=PC=2,AB=141=∆PEC S ,47=∆PBC S由射影面积公式得,77cosarg ,77=∴==∆∆θθPBC PEC S S COS , 解4:(异面直线距离法)过A 作AD ⊥PC,BE ⊥PC 交PC 分别于D 、E 设PA=1,则AD=22,PB=PC=2 ∴BE=PC S PBC 21∆=414,CE=42,DE=42由异面直线两点间距离公式得 AB 2=AD 2+BE 2+DE 2-2ADBE θCOS ,θCOS =77cos arg ,77=∴θ [点评]本题给出了求平面角的几种方法,应很好掌握。
二面角的多种求法
二面角的多种求法1.概念法例1:如图所示,在四面体ABCD 中,1AC AB ==,2CD BD ==,3AD =。
求二面角A BC D --的大小。
分析:四面体ABCD 的各个棱长都已经给出来了,这是一个典型的根据长度求角度的问题。
解:设线段BC 的中点是E ,接AE 和DE 。
根据已知的条件1AC AB ==,2CD BD ==,可以知道AE BC ⊥且DE BC ⊥。
又BC 是平面ABC 和平面DBC 的交线。
根据定义,可以得出:AED ∠即为二面角A BC D --的平面角。
可以求出32AE =,3DE =3AD =。
根据余弦定理知:22222233)372cos 243232AE DE ADAED AE DE+-+-∠==-⨯⨯⨯即二面角A BC D --的大小为7arccos4π-。
例2:如图所示,ABCD 是正方形,PB ABCD ⊥平面,1PB AB ==,求二面角A PD C --的大小。
解:作辅助线CE PD ⊥于点E ,连接AC 、AE 。
由于AD CD =,PA PC =,所以PAD PCD ≅三角形三角形。
即AE PD ⊥。
由于CE PD ⊥,所以AEC ∠即为所求的二面角的大小。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2PC =3PD =,又1CD =,在三角形PCD 中可以计算得到63CE =。
由此可以得到:63AE CE ==,又2AC =。
由余弦定理:222222133cos 22223AE CE AC AEC AE AC +-+-∠===-⋅⋅即:23AEC π∠=。
2.空间变换法空间变换法指的是基本的空间方法,包括三垂线法、补角法、垂面法、切平面法等方法。
下面用例3介绍三垂线法、补角法和垂面法。
例3:如图所示,现有平面α和平面β,它们的交线是直线DE ,点F 在平面α内,点C 在平面β内。
求二面角F DE C --的大小。
分析:过点C 作辅助线CA 垂直于DE ,作CB 垂直于平面β于点B 。
最新的版,二面角求法及经典题型归纳
立体几何二面角求法一:知识准备1、二面角的概念: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2、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平面角是指以二面角的棱上一点为端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做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就叫做该二面角的平面角。
3、二面角的大小范围:[0°,180°]4、三垂线定理: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就和这条斜线垂直5、平面的法向量:直线L垂直平面α,取直线L的方向向量,则这个方向向量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
(显然,一个平面的法向量有无数个,它们是共线向量)6、二面角做法:做二面角的平面角主要有3种方法:(1)、定义法:在棱上取一点,在两个半平面内作垂直于棱的2 条射线,这2条所夹的角;(2)、垂面法:做垂直于棱的一个平面,这个平面与2个半平面分别有一条交线,这2条交线所成的角;(3)、三垂线法:过一个半平面内一点(记为A)做另一个半平面的一条垂线,过这个垂足(记为B)再做棱的垂线,记垂足为C,连接AC,则∠ACB即为该二面角的平面角。
7、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与这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有怎样的关系?二:二面角的基本求法及练习1、定义法:αβaOAB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在棱上取点,分别在两面内引两条射线与棱垂直,这两条垂线所成的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本定义为解题提供了添辅助线的一种规律。
如例1中从二面角S —AM—B 中半平面ABM 上的一已知点(B )向棱AM 作垂线,得垂足(F );在另一半平面ASM 内过该垂足(F )作棱AM 的垂线(如GF ),这两条垂线(BF 、GF )便形成该二面角的一个平面角,再在该平面角内建立一个可解三角形,然后借助直角三角函数、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解题。
二面角的基本求法例题及练习
C1B二、二面角的基本求法1.定义法:在棱上取点,分别在两面内引两条射线与棱垂直。
例4.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1)二面角11A B C A--的大小;(2)平面11A DC与平面11ADD A所成角的正切值。
练习: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A作PA ABCD^平面,设PA=AB=a,求二面角B PC D--的大小。
2.三垂线法例5.ABCD ABEF ABCD^平面平面,是正方形,ABEF是矩形且AF=12AD=a,G是EF的中点,(1)求证:AGC BGC^平面平面;(2)求GB与平面AGC所成角的正弦值;(3)求二面角B AC G--的大小。
例6.点P在平面ABC外,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ABC°?,PAB是正三角形,PA BC^。
(1)求证:^平面PA B平面A BC;(2)求二面角P AC B--的大小。
练习: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P 是AD 的中点,求二面角1A BD P--的大小。
3.垂面法例7.SA ABC AB BC SA AB BC ^^==平面,,, (1)求证:SB BC ^;(2)求二面角C SA B --的大小; (3)求异面直线SC 与AB 所成角的余弦值。
4.无棱二面角的处理方法 (1)找棱例8.过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作PA ABCD ^平面,设PA=AB=a , 求平面PAB 与平面PCD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2)射影面积法(cos s Sq =射影)例9.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P 是棱1AA 的中点, 求平面11PB C 与平面ABCD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B1A。
二面角(教师版)汇总
二面角的求法一、基本观点(一).求二面角的主要方法:(1) 定义法:①找(作)二面角的平面角;【先证】②解三角形求出角。
【后算】 (2) 公式法:设二面角的度数为θ,则侧面三角形射影三角形S S =θcos多用于求无棱二面角。
(二) 求作二面角的平面角求作二面的平面角是解决二面角问题的关键,也是难点,通过前面教学及习题涉及到的作法有下面三种:1.定义法:利用二面角的平面角定义,在二面角棱上取一点,过该点在两个半平面内作垂直于棱的射线、两射线所成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2.三垂线法:利用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通过证明线线垂直,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关键在找面的垂线.3.垂面法:作一与棱垂直的平面,该垂面与二面角两半平面相交,得到交线,交线所成的角为二面角的平面角.二、求二面角的大小的基本方法为先证后算,即先由有关立几结论找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多数题是用三垂线法去找),然后借助于解三角形求出平面角.例题解析题3.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和矩形ACEF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AB =2,AF =1,M 是线段EF 的中点。
(1)求证AM //平面BDE ;(2)求二面角A -DF -B 的大小; (3)试在线段AC 上确定一点P ,使得PF 与BC 所成的角是60︒。
解: (Ⅰ)记AC 与BD 的交点为O,连接OE,∵O 、M 分别是AC 、EF 的中点,ACEF 是矩形,∴四边形AOEM 是平行四边形, ∴AM ∥OE 。
∵⊂OE 平面BDE , ⊄AM 平面BDE , ∴AM ∥平面BDE 。
(Ⅱ)在平面AFD 中过A 作AS ⊥DF 于S ,连结BS ,∵AB ⊥AF , AB ⊥AD , ,A AF AD = ∴AB ⊥平面ADF ,∴AS 是BS 在平面ADF 上的射影, 由三垂线定理得BS ⊥DF 。
∴∠BSA 是二面角A —DF —B 的平面角。
在RtΔASB 中,,2,36==AB AS ∴,60,3tan ︒=∠=∠ASB ASB∴二面角A —DF —B 的大小为60º。
2024年高考数学复习培优讲义专题15---几何法求二面角,线面角(含解析)
专题3-1几何法求二面角,线面角立体几何空间向量求解过程,丧失了立体几何求解的乐趣,无形中也降低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这是空间向量求解的巨大优点,也是缺点,就这么共存着。
其实不建系而直接计算真的很比较锻炼空间想象的能力,方法上也更灵活一些,对于备考的中档学生来说,2种方法都要熟练掌握。
方法介绍一、定义法:交线上取点 等腰三角形共底边时作二面角步骤第一步:在交线l上取一点O第二步:在α平面内过O点作l的垂线OA第三步:在β平面内过O点作l的垂线OB∠AOB即为二面角,余弦定理求角αβl OAB二、三垂线法(先作面的垂直)—后续计算小使用情况:已知其中某个平面的垂线段第二步:过垂直B作l的垂线OB∠AOB即为二面角且△AOB为直角三角形,邻比斜三、作2次交线的垂线作二面角步骤第一步:作AO⊥l第二步:作OB⊥l连接AB,∠AOB即为二面角,余弦定理求角四、转换成线面角作二面角步骤第一步:作AO⊥l第二步:作AB⊥β(找不到垂足B的位置用等体积求AB长)连接AB,∠AOB即为二面角△AOB为直角三角形,邻比斜五、转换成线线角—计算小,也是法向量的原理提问:什么时候用?若α平面存在垂线AB,且β平面存在垂线AC则α平面与β平面的夹角等于直线AC与AB的夹角αβlOABαβlOABβαOABCαβlOAB六、投影面积法——面积比(三垂线法进阶)将cos θ=边之比∣面积之比,从一维到二维,可多角度求出两面积,最后求解如图△ABC 在平面α上的投影为△A 1BC , 则平面α与平面ABC 的夹角余弦值1cos A BCABCθ=△△即cos θ=投影原S S补充:即使交线没有画出来也可以直接用例题:一题多解2023汕头二模T20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PQ 是所在棱上的中点.1C 1CD ABA B 1αBCAA 1D(1)求平面APQ 与平面ABCD 夹角的余弦值 (2)补全截面APQ2023全国乙卷数学(理)T9——由二面角求线面角P C 1CDABA B 1P C 1DABA B 1P C 1CDABA B 1P C 1DABA B 1P C 1CDABA B 1PC 1DABA B 11.已知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 为斜边,ABD △为等边三角形,若二面角C AB D −−为150︒,则直线CD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A .15B .25C .35D .252021·新高考1卷·T20——由二面角求线段长2.如图,在三棱锥A BCD −中,平面ABD ⊥平面BCD ,AB AD =,O 为BD 的中点.(1)证明:OA CD ⊥;(2)若OCD 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点E 在棱AD 上,2DE EA =,且二面角E BC D −−的大小为45︒,求三棱锥A BCD −的体积.题型一 定义法1.如图,在三棱锥S—ABC 中,SC ⊥平面ABC ,点P 、M 分别是SC 和SB 的中点,设PM=AC =1,∠ACB =90°,直线AM 与直线SC 所成的角为60°.(1)求证:平面MAP ⊥平面SAC . (2)求二面角M—AC—B 的平面角的正切值;2.(湛江期末)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点M ,N 分别是PB ,AC 的中点,且MN ⊥A C . (1)证明:BC ⊥平面PA C .(2)若PA =4,AC =BC =22,求平面PBC 与平面AMC 夹角的余弦值.(几何法比较简单)3.如图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60,2,4A AD AB ∠=︒==,将ABD △沿BD 折起,使得点A 到达点P ,如图2.重点题型·归类精讲(1)证明:平面BCD⊥平面P AD;(2)当二面角D PA B−−的平面角的正切值为6时,求直线BD与平面PBC夹角的正弦值.题型二三垂线法4.(佛山期末)如图,四棱锥P-ABCD中,AB∥CD,∠BAD=90°,12PA AD AB CD===,侧面PAD⊥底面ABCD,E为PC的中点.(1)求证:BE⊥平面PCD;(2)若PA=PD,求二面角P-BC-D的余弦值.5.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 AD 是以AD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224,23BC AD CD AD AD CD BC PB ⊥====∥ (2023广州一模T19)(1) 求证:AD PB ⊥;(2)求平面P AB 与平面ABCD 交角的正弦值.6.如图,在三棱锥A BCD −中,平面ABD ⊥平面BCD ,AB AD =,O 为BD 的中点.(1)证明:OA CD ⊥;(2)若OCD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点E 在棱AD 上,2DE EA =且二面角E BC D −−的大小为60,求三棱锥A BCD −的体积.7.(2023·浙江·统考二模)如图,在三棱柱111ABCA B C 中,底面ABC ⊥平面11AA B B ,ABC 是正三角形,D 是棱BC 上一点,且3CD DB =,11A A A B =.(1)求证:111B C A D ⊥;(2)若2AB =且二面角11A BC B −−的余弦值为35,求点A 到侧面11BB C C 的距离.8.如图,在多面体ABCDE 中,平面ACD ⊥平面ABC ,BE ⊥平面ABC ,ABC 和ACD 均为正三角形,4AC =,3BE =.(1)在线段AC 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BF ∥平面ADE ?说明理由; (2)求平面CDE 与平面ABC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正切值.题型三 作2次交线的垂线9.在三棱锥S ABC −中,底面△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90SAB SCB ABC ∠=∠=∠=︒. (杭州二模) (1)求证:AC ⊥SB ;(2)若AB =2,22SC =,求平面SAC 与平面SBC 夹角的余弦值.题型四 找交线10.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I )是平行四边形,∠ABC =120°,AB =1,BC =2,PD ⊥C D . (1)证明:AB ⊥PB ;(2)若平面PAB ⊥平面PCD ,且102PA =,求直线AC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 (广东省二模T19)题型五 转换成线线角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7月新起点考试11.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已知侧面11ABB A 为正方形,2BA BC ==,D ,,E F 分别为AC ,BC ,CC 1的中点,BF ⊥B 1D .(1)证明:平面B 1DE ⊥平面BCC 1B 1;(2)求平面BC 1D 与平面1B DE 夹角的余弦值六、 题型六 投影面积法12.(2022·惠州第一次调研)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已知//AB CD ,AD ⊥CD ,BC BP =,CD =2AB=4,△ADP 是等边三角形,E 为DP 的中点.(1)证明:AE ⊥平面PCD ;(2)若2,PA =求平面PBC 与平面PAD 夹角的余弦值13.(2022深圳高二期末)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 //CD ,AB ⊥BC ,且12,2BC CD AB ===取AB 的中点O ,连结OD ,并将△AOD 沿着OD 翻折,翻折后23AC =M ,N 分别是线段AD ,AB 的中点,如图(2).(1)求证:AC⊥OM.(2)求平面OMN与平面OBCD夹角的余弦值.专题3-1几何法求二面角,线面角立体几何空间向量求解过程,丧失了立体几何求解的乐趣,无形中也降低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面角的基本求法例题及练习
C1C1B一、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关系1.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例1.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AB=CB ,AD=CD ,E 、F 、G 分别是AD 、DC 、CA 的中点。
求证:BEF BDG ^平面平面。
例2.AB BCD BC CD ^=平面,,90BCD °?,E 、F 分别是AC 、AD 的中点。
求证:BEF ABC ^平面平面 。
2.性质定理:若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则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例3.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求A 1B 和平面A 1B 1CD 所成的角.。
二、二面角的基本求法1.定义法:在棱上取点,分别在两面内引两条射线与棱垂直。
例4.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 求(1)二面角11A B C A --的大小;(2)平面11A DC 与平面11ADD A 所成角的正切值。
练习:过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作PA ABCD ^平面,设PA=AB=a ,求二面角B PC D --的大小。
2.三垂线法例5.ABCD ABEF ABCD ^平面平面,是正方形,ABEF 是矩AF=12AD=a ,G 是EF 的中点, (1)求证:AGC BGC ^平面平面; (2)求GB 与平面AGC 所成角的正弦值; (3)求二面角B AC G --的大小。
C例6.点P 在平面ABC 外,ABC V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ABC°?,PAB V 是正三角形,PA BC ^。
(1)求证:^平面PA B 平面A B C ; (2)求二面角P AC B --的大小。
练习: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P 是AD 的中点,求二面角1A BD P --的大小。
B1B3.垂面法例7.SA ABC AB BC SA AB BC ^^==平面,,, (1)求证:SB BC ^;(2)求二面角C SA B --的大小;(3)求异面直线SC 与AB 所成角的余弦值。
二面角的多种求法(最新经典版)
六种方法求二面角从全国19份高考试卷中我们知道,立体几何题中命有求二面角大小的试题共有12份,并都为分值是12分的大题,足以说明这一知识点在高考中的位置,据有关专家分析,它仍然是2010年高考的重点,因此,我们每位考生必须注意,学会其解题方法,掌握其解题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一、 定义法: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在棱上取点,分别在两面内引两条射线与棱垂直,这两条垂线所成的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本定义为解题提供了添辅助线的一种规律。
如例1中从二面角S —AM —B 中半平面ABM 上的一已知点(B )向棱AM 作垂线,得垂足(F );在另一半平面ASM 内过该垂足(F )作棱AM 的垂线(如GF ),这两条垂线(BF 、GF )便形成该二面角的一个平面角,再在该平面角内建立一个可解三角形,然后借助直角三角函数、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解题。
例1(2009全国卷Ⅰ理)如图,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SD ⊥底面ABCD,AD =2DC SD ==,点M 在侧棱SC 上,ABM ∠=60°(I )证明:M 在侧棱SC 的中点 (II )求二面角S AM B --的大小。
证(I )略解(II ):利用二面角的定义。
在等边三角形ABM 中过点B作BF AM ⊥交AM 于点F ,则点F 为AM 的中点,过F 点在平面ASM 内作GF AM ⊥,GF 交AS 于G ,连结AC ,∵△ADC ≌△ADS ,∴AS-AC ,且M 是SC 的中点, ∴AM ⊥SC , GF ⊥AM ,∴GF ∥AS ,又∵F 为AM 的中点,∴GF 是△AMS 的中位线,点G 是AS 的中点。
则GFB ∠即为所求二面角. ∵2=SM ,则22=GF ,又∵6==AC SA ,∴2=AM ∵2==AB AM ,060=∠ABM ∴△ABM 是等边三角形,∴3=BF在△GAB 中,26=AG ,2=AB ,090=∠GAB ,∴211423=+=BG FG366232222113212cos 222-=-=⨯⨯-+=⋅-+=∠FB GF BG FB GF BFG ∴二面角S AM B --的大小为)36arccos(-练习1(2008山东)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底面ABCD 为菱形,P A ⊥平面ABCD ,60ABC ∠=︒,E ,F 分别是BC , PC 的中点. (Ⅰ)证明:AE ⊥PD ;(Ⅱ)若H 为PD 上的动点,EH 与平面P AD 所成最大角E —AF —C 的余弦值. 分析:第1题容易发现,可通过证AE ⊥AD 后推出AE ⊥平面APD ,使命题获证,而第2题,则首先必须在找到最大角正切值有关的线段计算出各线段的长度之后,考虑到运用在二面角的棱AF 上找到可计算二面角的平面角的顶点S ,和两边SE 与SC ,进而计算二面角的余弦值。
2023年人教A版新教材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二面角的几何求法 同步讲义
33、二面角的几何求法【考点分析】考点一:面与面的夹角(二面角)①二面角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称为二面角,这条直线称为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平面称为二面角的面.(二面角l αβ-- 或者是二面角A CD B --)图1 图2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平面角是指以二面角的棱上一点为端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做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就叫做该二面角的平面角;范围 [0]π,. 法一:定义法在棱上取点,分别在两面内引两条射线与棱垂直,这两条垂线所成的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如图2在二面角l αβ--的棱上任取一点O ,以O 为垂足,分别在半平面α和β内作垂直于棱的射线OA 和OB ,则射线OA 和OB 所成的角称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当然两条垂线的垂足点可以不相同,那求二面角就相当于求两条异面直线的夹角即可). 法二:三垂线法在面α或面β内找一合适的点A ,作AO β⊥于O ,过A 作AB c ⊥于B ,则BO 为斜线AB 在面β内的射影,ABO ∠为二面角c αβ--的平面角.如图3,具体步骤: Step1:找点做面的垂线;即过点A ,作AO β⊥于O ;Step2:过点(与step1中是同一个点)做交线的垂线;即过A 作AB c ⊥于B ,连接BO ; Step3:计算;ABO ∠为二面角c αβ--的平面角,在Rt ABO △中解三角形.图3 图4图5 图6 法三:射影面积法凡二面角的图形中含有可求原图形面积和该图形在另一个半平面上的射影图形面积的都可利用射影面积公式('''cos =A B C ABCS S S S θ=射斜,如图4)求出二面角的大小; 【题型目录】题型一:二面角选填题 题型二:二面角解答题 【典型例题】题型一:二面角选填题【例1】如图,已知PA α⊥,PB β⊥,垂足为A 、B ,若60APB ∠=︒,则二面角l αβ--的大小是______.【答案】120︒##23π 【分析】根据APB ∠与二面角大小互补进行求解. 【详解】设二面角l αβ--的大小为θ, 因为PA α⊥,PB β⊥,垂足为A 、B ,所以180APB θ+∠=︒,又60APB ∠=︒,所以180120APB θ=︒-∠=︒.【例2】如图,大小为120︒的二面角l αβ--的棱上有两个点A ,B ,线段PM 与NQ 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面内,并且都垂直于棱l .若2MN =,3PM =,4NQ =,则PQ =_____________.【分析】利用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可得PQ PM MN NQ =++,再根据向量所成角,结合数量积公式平方即可得解.【详解】根据题意,PQ PM MN NQ =++,大小为120︒,可得,60PM NQ =, 22()PQ PM MN NQ =++222222PM MN NQ PM MN NQ MN PM NQ=+++⋅+⋅+⋅角攒尖、八角攒尖,如图属重檐四角攒尖,它的上层轮廓可近似看作一个正四棱锥,若此正四棱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则侧面与底面的夹角的正切值为___________.【答案】3,POM中,PM CD⊥3【例4】三棱锥则点P在底面ABC上的投影点为ABC的()A.外心B.内心C.重心D.垂心【答案】B【分析】根据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和二面角构成的3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推出垂足到三边的距离相等,进而得出结果.【详解】如图,设O为P在ABC上的射影,过O 作OE AB OF AC OG BC ⊥⊥⊥,,,垂足分别为E F G 、、, 连接PE PF PG 、、,则OP ⊥平面ABC ,由OE OF OG ⊂、、平面ABC , 得OP OE ⊥,OP OF ⊥,OP OG ⊥, 即90POE POF POG ︒∠=∠=∠=, 由AB AC BC ⊂、、平面ABC , 得OP ⊥AB ,OP AC ⊥,OP BC ⊥,又PO OE O PO OF O PO OG O ===,,,所以AB ⊥平面PEO ,AC ⊥平面PFO ,BC ⊥平面PGO , 则3个二面角所成的平面角分别为PEO PFO PGO ∠∠∠、、, 所以PEO PFO PGO ∠=∠=∠,又OP 为公共边, 所以PEO PFO PGO ≅≅,有OE OF OG ==, 故O 为ABC 的内心.【例5】如图,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所有棱长都为2,则平面ABC 与平面11A BC 夹角的余弦值为( )A .BCD 【答案】C【分析】根据面面垂直转化面面夹角为另一个方便解答的面面夹角,分别向交线作垂线,即可得到面面夹角或其补角,构造三角形,求出各边,用余弦定理求出夹角余弦值.因为正三棱柱ABC A B C -的所有棱长都为2, 【例6】(多选题)已知正方体1111,设E 是棱BC 的中点,则() A .1BD 平面1C DEB .1BC AC ^C .平面11A BC 与平面ABCD D .三棱锥1D ACD -与三棱锥1B ACD -体积相等 【答案】AD【分析】对于A 选项,在平面1C DE 内找到与1BD 平行的直线即可·. 对于B 选项,通过求出1BC ,AC 所成角度即可判断.对于C 选项,可将平面11A BC 与平面ABCD 所成角转化为求平面11A BC 与平面1111D C B A 所成角. 对于D 选项,分别计算三棱锥1D ACD -与三棱锥1B ACD -体积即可.【详解】对于A 选项,如图,设1CD 交1C D 于F ,在1CD B △中,因F 为1CD 中点,E 为CB 中点,则FE 为1CD B △中位线,可得1EF BD ∥,又1BD ⊄平面1C DE ,EF ⊂平面1C DE ,则1BD 平面1C DE ,故A 正确.对于B 选项,如图,因//BC AD ,所以异面直线BC 与AC 所成角就是AD 与AC 所成角.,所以1AD C 为等边三角形,有B 错误.对于C 选项,如图,因平面ABCD平面D C B A ,所以平面A BC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等ADCS ⋅ABCS DD ⋅ABC =△【题型专练】1.在二面角的棱上有两个点A 、B ,线段AC 、BD 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面内,并且都垂直于棱AB ,若AB =1,AC =2,BD =3,CD =2√2,则这个二面角的大小为( )A .30°B .45°C .60°D .90°【答案】C【详解】设这个二面角的度数为α,由题意得CD ⃗⃗⃗⃗⃗ =CA ⃗⃗⃗⃗⃗ +AB ⃗⃗⃗⃗⃗ +BD ⃗⃗⃗⃗⃗⃗ ,∴CD ⃗⃗⃗⃗⃗ 2=CA ⃗⃗⃗⃗⃗ 2+AB ⃗⃗⃗⃗⃗ 2+BD ⃗⃗⃗⃗⃗⃗ 2+2|CA ⃗⃗⃗⃗⃗ |⋅|BD ⃗⃗⃗⃗⃗⃗ |cos(π−α),∴(2√2)2=4+1+9−2×2×3×cosα,解得cosα=12,∴α=60°,∴这个二面角的度数为60°,2.已知P 是二面角l αβ--内的一点,PA 垂直于α于,A PB 垂直于β于,8B AB PA PB ===,则二面角l αβ--的大小为__.。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题型归纳与方法
二面角的平面角题型归纳与方法求二面角是高考中必考内容,学习过程中要备受关注,利用传统方法求解二面角的关键是首先知道二面角的平面角,再转化到三角形中解决,而利用法向量可以降低问题的难度,把问题转化为程序化的求解过程,本文就剖析如何利用法向量求解二面角。
一、法向量求二面角步骤1、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当图形中有明显互相垂直且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可以利用这三条直线直接建系;如果没有明显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但图形中有一定对称关系,(如正三棱柱、正四棱柱等)利用图形对称性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解题;此外页可以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作出互相垂直且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建立坐标系。
2、求法向量:一般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一般步骤如下:(1)设出平面的法向量为n =(x ,y ,z );(2)找出(求出)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的坐标),,(111c b a a =,),,(222c b a b =;(3)根据法向量的定义建立关于x 、y 、z 的方程组⎩⎨⎧=⋅=⋅00b n a n ;(4)解方程组,取其中的一个解,即得法向量。
3、利用数量积公式求角:设1n ,2n 分别是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则由21,cos n n >=<求得><21,n n ,而><21,n n 的大小或其补角的大小即为二面角的大小,应注意1n ,2n 的方向。
所以二面角的大小可以通过该二面角的两个面的法向量的夹角求得,他等于两法向量的夹角或其补角。
二、考题剖析例1、在四棱锥ABCD P -中,⊥PA 平面ABCD ,底面ABCD 为矩形,1(0)AB PA BC a a==>. (Ⅰ)当1a =时,求证:BD PC ⊥; (Ⅱ)若BC 边上有且只有一个点Q ,使得QD PQ ⊥, 求此时二面角Q PD A --的余弦值.解:(Ⅰ)当1a =时,底面ABCD 为正方形,∴BD AC ⊥ 又因为BD PA ⊥,BD ∴⊥面PAC 又PC ⊂面PAC ,BD PC ∴⊥(Ⅱ) 因为AP AD AB ,,两两垂直,分别以它们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坐标系,如图所示,令1AB =,可得BC a = 则)1,0,0(),0,,1()0,,0(),0,0,1(P a C a D B 设m BQ =,则)0)(0,,1(a m m Q ≤≤ABQ DCP要使QD PQ ⊥,只要0)(1=-+-=⋅m a m 即210m am -+= ,由0∆=2a ⇒=,此时1m =。
二面角的计算(方法加经典题型)【范本模板】
二面角的求法(1)定义法——在棱上取点,分别在两面内引两条射线与棱垂直,这两条垂线所成的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注:o 点在棱上,用定义法。
(2)垂线法(三垂线定理法)——利用三垂线定理作出平面角,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角的大小。
注:o 点在一个半平面上,用三垂线定理法.(3)垂面法——通过做二面角的棱的垂面,两条交线所成的角即为平面角。
注:点O 在二面角内,用垂面法。
(4)射影面积法-—若多边形的面积是S ,它在一个平面上的射影图形面积是S`,则二面角θ的大小为COS θ= S`÷ SA 图3 α βO B lO图5β α l C B A例题讲解 1、(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侧棱PD ⊥底面,,ABCD PD CD E =是PC 的中点,作EF PB ⊥交PB 于点F 。
(I )求证://PA 平面EDB ; (II )求证:PB ⊥平面EFD ;(III )求二面角P BC D --的大小。
2、 如图1-125,PC ⊥平面ABC,AB =BC=CA =PC ,求二面角B -PA -C 的平面角的正切值.(三垂线定理法)3.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1AC 中,(1)求二面角11A B D C --的大小的余弦值;(2)求平面1C BD 与底面ABCD 所成二面角1C BD C --的平面角大小 的正切值。
18、(本题满分14分)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AB AD AC CD ⊥⊥,, 60ABC ∠=°,PA AB BC ==,E 是PC 的中点.(Ⅰ)求PB 和平面PAD 所成的角的大小; (Ⅱ)证明⊥AE 平面PCD ; (Ⅲ)求二面角A PD C --的正弦值.O 1A 1C 1D 1B 1DCBAA B CDPE。
二面角的求法(精华版)
如图:二面角的大小等于-<m ,n>
2.平面法向量法:
求二面角的大小, 先求出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 的夹角, 然后根据二面角与其大小相等或互补 求出二面角的大小。
αm
n
β
如图:二面角的大小等于<m ,n>
例4:在底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锥S—ABCD
中,∠ABC=90°,SA⊥面ABCD,
AD=
⑸射影法是在不易作出平面角时用。在解答题中要先证明射 影面积公式, 然后指出平面的垂线, 射影关系, 再用公式, 这种方法虽然避免了找平面角, 但计算较繁, 所以不常用。
练习1: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E为棱AA1的中点, 求平面EB1C和平面 ABCD所成的二面角。
D
cos SA1B1C 1
⑶三垂线定理法 ⑷向量法
②求解
解三角形或用向量的夹角公式
n
1,1,
1 2
平面AEF的法向量为AA1 0, 0,1
cos
n, AA1
n • AA1 n • AA1
1 3
二面角C1 EF A为钝角
二面角C1
EF
A的大小为
arc
cos
1 3
1、二面角的定义 2.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 3.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求解:
①找(或作)出平面角
⑴定义法
⑵棱的垂面法
注意: 二面角的平面角必须满足:
1)角的顶点在棱上 (与顶点位置无关) 2)角的两边分别在两个面内 3)角的两边都要垂直于二面角的棱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范围: 0180
一、几何法:
1.定义法: 以二面角的棱a上任意一点O为端点, 在两个面内
分别作垂直于a 的两条射线OA,OB, 则∠AOB就 是此二面角的平面角。
二面角题型归纳及解题方法
αβa O A B 二面角题型归纳及解题方法二面角大小的求法中知识的综合性较强,方法的灵活性较大,一般而言,二面角的大小往往转化为其平面角的大小,从而又化归为三角形的内角大小,在其求解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三角函数等重要知识。
求二面角大小的关键是,根据不同问题给出的几何背景,恰在此时当选择方法,我们分为三类问题六种解题方法。
从而给出二面角的通性通法。
第一类:有棱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方法1、定义法: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在棱上取点,分别在两面内引两条射线与棱垂直,这两条垂线所成的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本定义为解题提供了添辅助线的一种规律。
如例1中从二面角S —AM —B 中半平面ABM 上的一已知点(B )向棱AM 作垂线,得垂足(F );在另一半平面ASM 内过该垂足(F )作棱AM 的垂线(如GF ),这两条垂线(BF 、GF )便形成该二面角的一个平面角,再在该平面角内建立一个可解三角形,然后借助直角三角函数、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解题。
例1、(全国卷Ⅰ理)如图,四棱锥中,底面为矩形,底面,,,点M 在侧棱上,=60°(I )证明:M 在侧棱的中点 (II )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证(I )略解(II ):利用二面角的定义。
在等边三角形中过点作交于点,则点为AM 的中点,过F 点在平面ASM 内作,GF 交AS 于G ,连结AC ,∵△ADC ≌△ADS ,∴AS-AC ,且M 是SC 的中点, ∴AM ⊥SC , GF ⊥AM ,∴GF ∥AS ,又∵为AM 的中点,∴GF 是△AMS 的中位线,点G 是AS 的中点。
则即为所求二面角. ∵2=SM ,则22=GF ,又∵6==AC SA ,∴2=AM S ABCD -ABCD SD ⊥ABCD 2AD =2DC SD ==SC ABM ∠SC S AM B --ABM B BF AM ⊥AM F F GF AM ⊥F GFB ∠FG∵2==AB AM ,060=∠ABM ∴△ABM 是等边三角形,∴3=BF在△GAB 中,26=AG ,2=AB ,090=∠GAB ,∴211423=+=BG 366232222113212cos 222-=-=⨯⨯-+=⋅-+=∠FB GF BG FB GF BFG ∴二面角的大小为)36arccos(-举一反三:空间三条射线CA 、CP 、CB ,∠PCA=∠PCB=60o ,∠ACB=90o ,求二面角B -PC -A 的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在四棱锥V-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面VAD是正三角形,平面VAD⊥底面ABCD.求面VAD与面VDB所成的二面角的余弦值.
证明: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并设正方形边长为1,依题意
得 =(0,1,0),是面VAD的法向量,
本定理亦提供了另一种添辅助线的一般规律。如(例2)过二面角B-FC -C中半平面BFC上的一已知点B作另一半平面FC1C的垂线,得垂足O;再过该垂足O作棱FC1的垂线,得垂足P,连结起点与终点得斜线段PB,便形成了三垂线定理的基本构图(斜线PB、垂线BO、射影OP)。再解直角三角形求二面角的度数。
例1. 是正方形,ABEF是矩形且AF= AD= ,G是EF的中点,
例1: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棱AA1的中点,求平面EB1C和平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
例2.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P是棱 的中点,求平面 与平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例3如图12,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为AA1上点,A1M:MA=3:1,求截面B1D1M与底面ABCD所成二面角。
设 = (1,y,z)是面VDB的法向量,则
= (1,-1,- )。
∴cos< , > =- ,
又由题意知,面VAD与面VDB所成的二面角为锐角,所以其余弦值是
例2.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 = ,AC=1,CB= ,侧棱AA1=1,侧面AA1B1B的两条对角线交点为D,B1C1的中点为M.
4、三垂线定理: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就和这条斜线垂直
5、面的法向量:直线L垂直平面α,取直线L的方向向量,则这个方向向量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显然,一个平面的法向量有无数个,它们是共线向量)
6、二面角做法:做二面角的平面角主要有3种方法:
(1)、定义法:在棱上取一点,在两个半平面内作垂直于棱的2 条射线,这2条所夹 的角;
5、向量法
向量法解立体几何中是一种十分简捷的也是非常传统的解法,可以说所有的立体几何题都可以用向量法求解,用向量法解立体几何题时,通常要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各点的坐标,然后将几何图中的线段写成用坐标法表示的向量,进行向量计算解题。
在立体几何中求二面角可归结为求两个向量的夹角问题.对于空间向量 、 ,
例4.如图,在三棱锥 中, , , , .(Ⅰ)求证: ;(Ⅱ)求二面角 的大小;
4、垂面法:
由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可知两个面的公垂面与棱垂直,因此公垂面与两个面的交线所成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例如:过二面角内一点A作AB⊥α于B,作AC⊥β于C,面ABC交棱a于点O,则∠BOC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立体几何二面角求法
一:知识准备
1、二面角的概念: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2、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平面角是指以二面角的棱上一点为端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做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就叫做该二面角的平面角。
3、二面角的大小范围:[0°,180°]
例3.如图10,设正三棱柱ABC-A'B'C'各棱长均为α,D为CC1中点,求平面A'BD与平面ABC所成二面角的度数。
例4、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10,A∈平面α,B、C在平面α的同侧,且与α的距离分别是4和2,求平面ABC与α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2)射影面积法( )
凡二面角的图形中含有可求原图形面积和该图形在另一个半平面上的射影图形面积的都可利用射影面积公式(cos )求出二面角的大小。
(1)求证: ;(2)求GB与平面AGC所成角的正弦值;
(3)求二面角 的大小。
例2.点P在平面ABC外,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是正三角形, 。
(1)求证: ;
(2)求二面角 的大小。
例3.如图3,设三棱锥V-ABC中,VA⊥底面ABC,AB⊥BC,DE垂直平分VC,且分别交AC、VC于D、E,又VA=AB,VB=BC,求二面角E-BD-C的度数。
例1. ,
(1)求证: ; (2)求二面角 的大小;
(3)求异面直线SC与AB所成角的余弦值。
例2、如图6,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AB、C1D1的中点。
(1)求证:A1、E、C、F四点共面;(2)求二面角A1-EC-D的大小。
例3、如图,已知PA与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垂直,且AB=PA,求平面PAB与平面PCD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
例1.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A作 ,设PA=AB= ,
(1)求平面PAB与平面PCD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例2.如图所示,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边长为1的菱形,∠BCD=60°,E是CD的中点,PA⊥底面ABCD,PA=2.
(Ⅰ)证明:平面PBE⊥平面PAB;
(Ⅱ)求平面PAD和平面PBE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大小.
⑴求证CD⊥平面BDM;
⑵求面B1BD与面CBD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
例3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棱PD⊥底面ABCD,PD=DC,E是PC的中点,作EF⊥PB交PB于点F.求二面角C—PB—D的大小
三、几点说明:
1、定义法是选择一个平面内的一点(一般为这个面的一个顶点)向棱作垂线,再由垂足在另一个面内作棱的垂线。此法得出的平面角在任意三角形中,所以不好计算,不是我们首选的方法。
(2)、垂面法:做垂直于棱的一个平面,这个平面与2个半平面分别有一条交线,这2条交线所成的角;
(3)、三垂线法:过一个半平面内一点(记为A)做另一个半平面的一条垂线,过这个垂足(记为B)再做棱的垂线,记垂足为C,连接AC,则∠ACB即为该二面角的平面角。
7、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与这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有怎样的关系
5、射影法是在不易作出平面角时用。在解答题中要先证明射影面积公式,然后指出平面的垂线,射影关系,再用公式,这种方法虽然避免了找平面角,但计算较繁,所以不常用。
二:二面角的基本求法及练习
1、定义法:
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在棱上取点,分别在两面内引两条射线与棱垂直,这两条垂线所成的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本定义为解题提供了添辅助线的一种规律。如例1中从二面角S—AM—B中半平面ABM上的一已知点(B)向棱AM作垂线,得垂足(F);在另一半平面ASM内过该垂足(F)作棱AM的垂线(如GF),这两条垂线(BF、GF)便形成该二面角的一个平面角,再在该平面角内建立一个可解三角形,然后借助直角三角函数、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解题。
2、三垂线法是从一个平面内选一点(一般为这个面的一个顶点)向另一个面作垂线,再由垂足向棱作垂线,连结这个点和棱上垂足。此法得出的平面角在直角三角形中,计算简便,所以我们常用此法。
3、垂面法需在二面角之间找一点向两面作垂线,因为这一点不好选择,所以此法一般不用。
4、以上三种方法作平面角都需写出作法、证明、指出平面角。
练习: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P是AD的中点,求二面角 的大小。
3.无棱二面角的处理方法
(1)补棱法
本法是针对在解构成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没有明确交线的求二面角题目时,要将两平面的图形补充完整,使之有明确的交线(称为补棱),然后借助前述的定义法与三垂线法解题。即当二平面没有明确的交线时,一般用补棱法解决
例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 (1)二面角 的大小;
(2)平面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切值。
例2:如图1,设正方形ABCD-A1B1C1D!中,E为CC1中点,求截面A1BD和EBD所成二面角的度数。
练习: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A作 ,设PA=AB= ,求二面角 的大小。
2、三垂线法
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通常当点P在一个半平面上则通常用三垂线定理法求二面角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