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对园林的影响--

合集下载

道家思想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2019·10在当代生活中,许多人都认为道家与道教是同一对象,但是道家与我们印象中的道教并不是完全一样,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而道教是一种宗教流派,我们可以将道家与道教看作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

道教将道家的诸多核心思想理念融合发展,形成了自己宗教理念。

道家思想主要是一种对于自然运行规律的探索与领悟以及对生命自由乃至社会发展的认知理解,是一种内涵极其丰富的辩证的哲学思想,而道教结合自身发展的条件,对道家思想进行解读与重塑,并在自我修养、医学、冶炼等方面均取得显著影响,并营造出了后世熟知的神仙世界。

从时间上来看,道家明确出现的标志是《道德经》问世。

在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经由庄子发展继承,在秦汉时期形成了黄老之学并初步出现道教文化,在接下来的时间两者处于并存融合的状态,在魏晋时期出现了玄学思想,在隋唐时期道教文化进一步发展,正式取代道家并成为我们印象中的道教流传至今。

道家思想不仅阐述了世界的本原规律及原理,并用“道”字对其进行总结凝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阐述了道是万物之源、万物衍生于道的思想内涵。

在道家的发展过程中,随着老子、庄子对“道”的进一步阐述与理解,道家思想所承载的生命自由、万物平等的价值取向也就愈发明确。

一、“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明确提出道法自然这一理论概念,用一句话形象地描绘出一种人与地、地与天、天与道、道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这里所谓的自然,我们可以理解为以自然无为的方式对待世间万物,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客观存在的自然世界。

因为“道”是老子通过观察体悟自然世界从而得到的某种认知,这种认知为道家崇尚自然、追求自然的行为思想奠定了基础。

而“法”也不是简单的借鉴学习而是更深层次的理解、精炼、运用。

“道法自然”所包含的向自然学习,随意、洒脱、不过分追求人工造物的行为态度,在中国园林中有着明确的设计表现。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就是对中国传统园林景观十分精辟的总结,强调了园林虽然是人工造物,但如同天然存在一般,不似人间造物,与自然融为一体,充分展示了园林景观设计中对自然的崇尚与追求。

道家思想影响中国传统园林建筑

道家思想影响中国传统园林建筑

道家思想影响中国传统园林建筑方舟开启用心换票乘願再來音乐:巫娜 - 七弦清音中国古代的堪舆术是研究环境和宇宙规律的学问,古时候的建筑格局都需要符合堪舆的标准。

“一池三山”是中国一种常见的园林模式,源于中国的道家思想,并于以后各朝的皇家园林以及一些私家园林中得以继承和发展。

三山指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并有仙人居之,仙人有长生不老之药,食之可长生不老,与自然共生。

?这体现了人们向往长生、祈愿基业永久。

观念源自秦始皇?秦始皇像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妄想长生不老,曾多次派遣数千人寻仙境、求仙药。

毫无结果,只得借助园林来满足他的奢望。

秦始皇修建“兰池宫”时为追求仙境,就在园林中建造一池湖水,湖中三岛隐喻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

受此启发,汉高祖刘邦在兴建未央宫时,也曾在宫中开凿沧池,池中筑岛。

汉武帝建章宫? 汉武帝在长安建造建章宫时,在宫中开挖太液池,在池中堆筑三座岛屿,并取名为“蓬莱”、“方丈”、“瀛洲”,以模仿仙境。

此后这种布局成为帝王营建宫苑时常用的布局方式。

历代皇宫建制均体现“一池三山”格局?北魏洛阳华林园中有大海,宣一武帝令人在其中作蓬莱山,上建仙人馆。

隋炀帝杨广于洛阳建西苑,据《隋书》记载“西苑周两百一里,其内为海周十余里,为蓬莱、方丈、赢州诸山,高百余尺。

台观殿阁,罗络山上”。

北宋徽宗赵估在汴京城郊营造寿山良岳,立蓬壶于曲江池中。

南宋高宗也在临安德寿宫中凿池注水,叠石为山,坐对而生三神山之想。

金人灭宋,迁都北京,在西苑太液池的蓬莱山上建广寒宫。

? ?北京城的“一池三山”格局?太液池元时期大内御苑太液池中三岛布列,由北至南分别为万岁山、圆抵和屏山。

明初建都南京,后迁至北京,以元大都为基础重建北京城。

将元代的太液池向南扩展,形成三海北海、中海、南海,并以此做为主要御苑,称为“西苑”。

西苑改万岁山为琼华岛,改圆抵为半岛,并与屏山相连,用砖砌成城墙,建成一座团城,与紫禁城隔墙相望在西苑的南部开凿南海,将水面扩大,并在南海中堆筑了一个大岛“南台”,从而构成了琼华岛、团城和南台一个新的“一池三山”形式。

道家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影响?【全网推荐】

道家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影响?【全网推荐】

道家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影响?[工程类精品文档]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与儒、佛并称三教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道教尊老子为教主。

在哲学上,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指出:道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同时主张大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

后来,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从自然为宗,强调无为。

他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在老庄看来,大自然之所以美,并不在于它的形成,而恰恰在于它最充分、最完全地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大自然本身并未有意识地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造就了-切。

而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实际上并不在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本身,而是在于对潜在自然之中的道与理的探求。

由此可见,道家的自然观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对古代艺术民族特色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精神表现为崇尚自然、逍遥虚静、无为顺应、朴质贵清、淡泊自由、浪漫飘逸,于是,在道家神仙思想的影响下,以自然仙境为造园艺术题材的园林便应运而生。

如秦始皇在渭水之南建的上林苑。

据《关中记》载,上林苑设牵牛织女象征天河,置喷水石鲸、筑蓬莱三岛以象征东海扶桑。

另上林苑中有大型宫苑建章宫,建章宫北为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因池中筑有三神山而著称。

据《史记孝武小记》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小神山,龟鱼之属?quot;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促成了园林艺术的发展。

这中在宫苑里凿池筑岛,用造阔的方式来摹拟东神山,对传统中国园林空间的发展至少具有以下显著的意义:(1)完整的主附水体的建立:汉上林苑不但拥有数量众多的大小池沼作为附属水体,而且具备了太液池、昆明池这样水面浩瀚的主水。

昆明池遗址的面积至今仍是清代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面积总和的三、四倍。

道家思想对园林文化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园林文化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园林文化的影响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重伦理,轻宗教,认为人的生存向度总是游离于入世、出世之间,生命态度常常徘徊于积极、消极之间。

中国园林成为文人观照生活、直面自我的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的栽体。

在中国传统思想流派中,道家思想对园林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

关键词:道家思想;影响;园林文化园林文化是通过园林物质实体而反映出的表现园林设计师审美意识的精神介质,它是与建筑、书画、诗文、音乐等其他文化门类结合而形成的一个综合性文化。

园林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理想在园林形式上的反映。

它通过空间、布局、形态、比例、色彩、质地等园林语言,构成特定的文化体,用以表达时代精神和社会理念。

一、道家的基本思想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起源于春秋末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

道家崇尚自然,逍遥虚静;主张无为顺应,朴质贵清,淡泊自由,浪漫飘逸;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道家思想在园林文化中的体现2.1仙境神域在道家传说中,东海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此三神仙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

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其物禽兽皆白,而黄金为宫阙”。

嗪始皇曾数次派方士赴传说中的东海三仙山求取长生不老之药,都没有成功。

于是,他在自己的兰池宫中挖池筑山模仿仙境。

《秦记》中记载如“始皇都长安,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刻石为鲸,长二百丈”,以满足其接近神仙和渴求长生的强烈愿望。

秦始皇模拟仙境的造园活动赋予了园林独特的浪漫主义情怀和意境联想。

汉武帝在上林苑的建章宫中,挖太液池,筑湖中三岛,分别象征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对道教所描述的超脱世俗的虚幻世界进行模仿再现。

建章宫成为史上第一座以“一池三山”自然仙境为造园题材的园林。

此后,“一池三山”成为中国传统园林的经典布局模式,南朝宋文帝时期的真武湖、唐代大明宫后苑中的太液池、圆明园的福海和蓬岛瑶台、北海琼华岛等,都是道家思想在园林中的直观反映。

道家美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风格的影响

道家美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风格的影响

14(上)2018.11一、引言叶朗先生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认为“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一系列范畴,如“道”“气”“虚”“味”“妙”“虚静”“自然”,等等,对于中国古典美学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点,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1]19。

在道家看来,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

”道家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的情感体验,如音乐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大音希声”;文学中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绘画中的“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雕刻中的“朴拙为美”;书法中的“布白”“计白当黑”;戏剧舞台中的“刁窗”;园林建筑中的“以大见小”“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等等,都显示着道家美学思想的影子。

同样,道家美学思想也深刻地影响到了很多文学作品以及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如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苏东坡的“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笪重光的“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逼而神境生”等都深刻受到了道家美学思想的影响。

我们常说的“上善若水”“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清虚卑弱”“谦卑涵容”“光而不耀”等人格美也无一例外受到了道家美学思想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梳理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虚实相生”的基本思想,探讨道家美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风格的影响,进而在日常的生活中增加我们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韵味。

二、道家美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风格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指以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

北方皇家园林以北京的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等为代表;江南私家园林一般由富商、退隐官人、文人修筑小巧精致的私家园林居多,其中以苏州沧浪亭、拙政园、留园,上海豫园等为代表。

中国古典园林历经先秦、秦汉、唐宋、明清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呈现出功能齐全、形式多样、艺术化的特点,在明代及清代初期达到了全盛。

儒道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儒道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儒道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儒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流派,对中国的园林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儒道对中国园林的主要影响:
儒家提倡“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思想,认为自然山水是人的情感和道德的象征。

这种思想影响了中国园林的布局和设计,使园林成为人与自然交流的空间。

儒家还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这种思想促使人们将园林设计为自然与人工美的融合。

道家则提倡“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万物应顺应自然规律发展,反对人为干涉。

这种思想影响了中国园林的自然风格,使园林设计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刻意追求人工的美。

道家还强调“无为而治”的思想,认为治理社会应该顺其自然,不强求。

这种思想也影响了园林的设计,使园林空间更具灵活性和流动性。

因此,可以说儒道思想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哲学基础。

儒家的“仁”、“天人合一”以及道家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思想共同塑造了中国园林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同时,这些思想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交融,共同推动了中国园林艺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中国园林中道教文化的应用与影响

中国园林中道教文化的应用与影响

中国园林中道教文化的应用与影响欧阳谊霖,唐红*(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兰州730070)道教文化是一种具备大众文化特性的宗教,其对建筑的影响同样巨大而深远。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更是取其精华,它以精密周详的布局,纯熟的技艺,形成了诗情画意的独特的自然写意主义风景式园林,充分体现出中国园林意境美、含蓄美、自然美的内在气质。

道教园林丰富了我国园林的艺术形态。

道教文化;中国园林;影响等,也有很多不同大小的附属水体,丰富了景观空间。

(2)为中国园林山水体系的确定奠定了基础:山水关系由过去的“一山一水一池一台”演变为“一池三山”。

(3)以水体为纽带的山、水、建筑组合关系的建立:在从前仅以高台、建筑、道路和山体造园的基础上加入水体。

丰富了造园手法,促进山水平衡,是传统园林趋于自然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2.1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国园林中的艺术表现道家提出返璞归真,利用各种手段来创造人造的但是却有自然情趣的景观,同时这种手段也丰富了自然的空间氛围,它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律可循,花草树木都是顺应其天性生长,而即使是人工建造的也尽量做到和自然景物的契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2.2道家思想在造园元素上的体现“无为”观念运用于造园中,就需要结合环境条件,因地制宜考虑建筑、堆山、引水、植物配景等问题,既要注意尽量突出各种自然景物的特色,又要做到构园巧妙,恰到好处,其哲学与美学底蕴却在于道家的无为思想。

道家另一重要思想是“虚实相生”。

虚实相对,虚实结合。

而中国的传统园林传统布局方法中把实的建筑和虚的庭院空间放在一起看,导致他们的互相结合,从而成为一体。

在景观营造中,就是山水的和谐组合,山硬水柔,但又都象征着广袤宽阔。

所以选址时,有山有水处为佳,山无水不恬,水无山不媚。

3道教文化对中国园林设计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中,没有规整的行道树,植物的种植依据大自然原始植被分布方式种植。

三五成丛,散聚自如,山水排列野趣横生,景色苍润。

道教思想对我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道教思想对我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道教思想对我国古典园林的影响*导读:图为汉建章宫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尊老子为教主。

在哲学上,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图为汉建章宫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尊老子为教主。

在哲学上,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指出:道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同时主张大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

后来,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从自然为宗,强调无为。

他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在老庄看来,大自然之所以美,并不在于它的形成,而恰恰在于它最充分、最完全地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大自然本身并未有意识地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造就了-切。

而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实际上并不在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本身,而是在于对潜在自然之中的道与理的探求。

由此可见,道家的自然观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对古代艺术民族特色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精神表现为崇尚自然、逍遥虚静、无为顺应、朴质贵清、淡泊自由、浪漫飘逸,于是,在道家神仙思想的影响下,以自然仙境为造园艺术题材的园林便应运而生。

如秦始皇在渭水之南建的上林苑。

据《关中记》载,上林苑设牵牛织女象征天河,置喷水石鲸、筑蓬莱三岛以象征东海扶桑。

另上林苑中有大型宫苑建章宫,建章宫北为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因池中筑有三神山而著称。

据《史记孝武小记》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小神山,龟鱼之属?;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促成了园林艺术的发展。

这中在宫苑里凿池筑岛,用造阔的方式来摹拟东神山,对传统中国园林空间的发展至少具有以下显著的意义:(1)完整的主附水体的建立:汉上林苑不但拥有数量众多的大小池沼作为附属水体,而且具备了太液池、昆明池这样水面浩瀚的主水。

昆明池遗址的面积至今仍是清代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面积总和的三、四倍。

古典园林设计中老子道家思想的运用

古典园林设计中老子道家思想的运用

古典园林设计中老子道家思想的运用道家思想源于2500年前的春秋末期,而《道德经》则是道家思想传承和发展的载体,道家思想的核心就是道,它在天地之前就已经产生了,也是一切生命发展的基本。

道是宇宙万物发展的基本准则,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运行方式,而和谐则是最为基本的法则,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世间的众生,它都是最终极的目标。

道家强调自然法则,这才是人们应该追求的行为规范。

道家思想从产生以来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影响,而我国古典园林设计只是其中受影响的一部分。

一、老子道家思想的内涵道家思想的核心就是“道”,也是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道”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字,其中蕴含的内容却是十分复杂和广博的。

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以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1]。

老子道家思想中认为道是万物发展运行的根本,也是总的法则,古代不少的学者对道都有着自己的理解,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比如在《淮南子原道训》中,道就被解释是造化者,造化和道之间是一致的。

而在《易经系辞》中对道的解释是:“一阴一阳谓道”,道包含了天道和地道。

在《易经说卦》中把道的内涵进一步的扩大为天道、地道和人道[2]。

二、老子道家思想和古典园林之间的关系艺术本是人们情感交流的一种手段,而我国的文化艺术在各个方面都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是我国本土化的思想。

艺术的种类多样,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艺术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比如文学就属于时间的艺术,而美术则是属于空间的艺术。

对于园林设计而言,它是需要动静结合的,所以园林设计是综合艺术。

(一)古典园林中的道法自然思想道法自然是道家思想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是为人们介绍了崇尚自然美的美学内涵,所反映出来的也是人们追求美的一种精神。

园林可以说是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虽然它无法为人们的生存提供必要的物质,但是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求。

就我国的古典园林类型,周维权先生曾做了区分:按照开发的方式和园林基址可以把我国的古典园林分为天然山水园和人工山水园;按照园林之间的隶属关系可以划分为寺观园林、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3]。

传统宗教文化对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

传统宗教文化对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

传统宗教文化对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自古就受到传统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它们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

下面就从道教、儒教和佛教三个方面来探讨它们对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

一、道教道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宗教信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其对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园林布局。

道家常将景物分为阴阳两派,以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为依据,布置园林中的湖、山、亭、林等景物,使之相互配合,达到阴阳协调,五行平衡的目的。

2.景观规划。

道家注重人与自然的融合,园林中的建筑、景观、植物以及水体都要遵循自然规律,追求自然的美。

道教思想强调“是曰万物之始也”,因此很多园林从建园之初就注重保护和栽植古树名木,形成独特的园林景观。

二、儒教儒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道德,倡导礼、义、廉、耻等教化人心的原则。

其对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文化内涵。

园林艺术是一种文化艺术,儒家注重文化内涵,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园林艺术也应当体现儒家文化的标志与价值。

2.园林细节。

儒家思想重视细节,园林艺术中也注重点滴之处的规划与雕琢,如小径曲折、蜿蜒、池边石径等,都蕴含着文化内涵和审美理念。

三、佛教佛教是一种宗教思想,强调追求永恒不变的东西,倡导心静自然慧,对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造景构思。

佛教思想追求虚静解脱,园林中的金碧山水、亭台楼阁等种种造景都是依据佛家思想而构思的,体现了佛教的特色。

2.世俗与佛性的统一。

古典园林艺术中的水整、假山、石苑等建筑和景观,不仅具备了世俗的功能,还体现了佛教的思想,实现了世俗和佛性的统一。

中国传统宗教文化对古典园林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它们在园林布局、景观规划、文化内涵、园林细节、造景构思等诸多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古典园林艺术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魅力。

中国园林与道家思想

中国园林与道家思想

中国园林与道家思想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园林艺术与道家哲学之间的深刻联系。

中国园林不仅仅是一种建筑艺术形式,它更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尤其是道家思想对园林设计和建造的深远影响。

文章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道家哲学如何渗透到中国园林的设计理念中,以及这种影响如何在不同历史时期得到体现和传承。

再者,本文将通过对典型园林案例的剖析,具体展示道家思想中的自然观、无为观和和谐观是如何在中国园林的布局、植物配置、水系设计等方面得到体现的。

文章还将探讨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园林艺术与道家哲学相结合的传统,以及这种传统对于当代园林设计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和价值。

二、中国园林的发展历程中国园林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

在此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园林不仅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这一部分将重点探讨中国园林的发展及其与道家思想的交融。

先秦时期,园林主要以皇家园林为主,如《周礼》中记载的“灵囿”。

这一时期的园林设计体现了朴素的道家思想,如顺应自然、追求和谐。

园林中常见的水池、假山等元素,旨在模仿自然景观,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汉朝时期,园林设计开始融合更多的道家元素。

如著名的未央宫园林,其设计理念便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园林中的曲水流觞、九曲桥等元素,旨在营造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体现了道家追求自然、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唐宋时期,随着文人阶层的崛起,文人园林开始盛行。

这一时期的园林设计更加注重意境的营造,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如王维的辋川别业,其设计便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园林中的山水布局、植物配置等都体现了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

明清时期,中国园林艺术达到鼎盛。

这一时期的园林设计更加注重细节的刻画,如苏州园林、扬州园林等。

这些园林在布局、建筑、植物配置等方面都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如以小见大、虚实相生等设计手法,旨在营造一种宁静、淡泊的意境。

道家思想对园林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园林的影响

摘要:中国园林的形成是世界园林史上十分独特的艺术形式。

追根溯源,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它始终贯穿了中国传统宗教文化思想。

以中国传统宗教文化思想为出发点,从道教、儒教、佛教三个主要方面,分析了它们对中国园林审美意识和造园手法上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园林;道家;儒家;佛家园林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这取决于人对自然的认识即人的哲学世界观。

中国传统宗教思想作为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内容,在中国传统民族艺术形式中均有充分体现。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源远流长的园林体系, 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华,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水平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

中国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的再现,这与中国传统宗教思想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正确认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宗教思想, 对于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特色具有深刻意义。

1 道家思想与中国园林1.1 道家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审美意识的影响中国的园林艺术,以其严谨而巧妙的布局,精湛而高超的技术,山明水秀的风景,鸟语花香的境界,诗情画意的精髓,形成了自然写意主义风景式——具有中华民族艺术特色的园林艺术风格。

中国园林的山水艺术风格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此时期道家思想盛行,所以在儒、道、佛三大思想流派中,以道家思想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最为深远。

公元3世纪到6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时期。

此时,奴隶制衰败,封建制兴起,正是新旧社会制度更替时期。

社会形势动荡,政治斗争矛盾突出,原来的士大夫阶层政治理想破灭后,寻求新的人生哲学和社会价值观。

他们躲避政治斗争,远离社会,遨游名川大山以寄情于山水,追求的是一种文人所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朴质无华的气质和情操,并试图在大自然中寻求在现实社会中不能满足的社会审美情感。

在这种社会情况下,道家哲学思想应运而生。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杰出代表,“道”的中心含义就是“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也就是指一切都取法自然的意思。

最新 道家哲学思想对古典园林的影响-精品

最新 道家哲学思想对古典园林的影响-精品

道家哲学思想对古典园林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不是单纯地摹仿自然,再现原物,而要求创作者真实地反映自然,又能体现出自然的多姿多彩。

那么,道家思想对古典园林具有哪些不可磨灭的影响呢?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自然与人的统一,与老子的《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不谋而合。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是老庄哲学中有关自然的思想的体现,是受传统哲学影响的产物。

关键词:道家思想;中国古典园林;审美思想;天人合一在中国几千年的古文明历史中,经过奴隶社会的夏商周三个时代的积淀,进入春秋战国时期的封建社会初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不同学派以及各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时期。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集居住与观赏为一体的建筑宅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它是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和精神的凝聚,也是文人忧患心态的物化,寄托着自我超越心绪的乐土,承载了道家的出世思想,以及模拟自然,向往三山五池的意境目的,追求理想的道德境界和审美理想境界。

力求顺应自然,因地制宜,深悉自然特性,提炼山水精神,再造自然,一如自然。

中国的造园,反应了中国道教的哲学思想。

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关系。

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本文便是通过分析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精神的共契,来探究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道家思想的体现。

一、道家的主要思想道家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自然无为、无形而实存、无所不在、无时不在,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道家哲学首先摆脱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

主张在天道自然无为,人道顺其自然的天人关系构架中,展开自身的思维体系。

以幽深微妙的语言、高蹈隐逸之士的心态关怀世情。

具有独任清虚、超凡脱俗,追求返璞归真的精神气质,使人的身心得到真正的释放。

二、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起始于春秋,发展于唐宋,全盛于明清。

道家哲学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道家哲学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配 置 的 时 候 乡土 树 种 或 种 . 园林
营造 l
然 的 粕
融 入 ; 了遵 }
埘 种 也 被 保
林 园境 环 人 ¨ ,
念 杂 净 境
皆 下为 之 啦 音 市 无 为辞 小 不 膳注 解 者 恶怂 也 根 , 也 明 数 慧 自 自 彼 助 不 的 的 。互 的 关 通 了 老 间 万 生 的
前 后干 几 随 ” 的 辩 观 . 以及 “ 朴 素 ,
下 莫 能 与 之 美 ” 、 学
解道 :
而 天 F莫 能 与 之 爷 美 ” 的朴 素 观 ,
都 对 中 国 园 林 的 营 造 与 意 境 产 生
_ r深 远 的 影 响 , 从 使 得 中
“ 大美配 天者 , 唯 朴 素 也 、 ” 能 够 与 火相配 唯 美 的 , 只 何朴 素 了。 老庄
窀 , 当 无 。 彳 丁事 之 F { J ” 讣 是 随 着 人 的 心 境 1 的 篷的 ,
巾 如 佯 一
木 质 的 自 然 为 一体 , 融
, 与 白 墙 灰 瓦 混 i 淡 妆 素 畏 , 朴
、 j j 人融 千 园林环 境 的I ] l f l ,
地 , 地法 火 , 火法 道 , 道 法 自然 ” 的
自然 观 , “ l _ 尺 人 一 ” 的 字 m 观 ,
通 ,才能产 生丰 富 彳 丁 趣 、意 蕴 深
远 、 朦 胧 优 美 的 园 林 景 观 《 庄 子 》 中 j 酋: “ 仆 索 . 而 天
“ 长矩 桐 形 , 高下 相倾 . 音 声相 和 ,



8 j
酋成 矗
^ 茁1

【文科论坛】浅谈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对古典园林的影响

【文科论坛】浅谈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对古典园林的影响

【文科论坛】浅谈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对古典园林的影响中国园林博大精深,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更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传统文化是由文化遗产与民族性格纵横交错而成的。

正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土壤, 孕育和发展了中国园林艺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中国古典园林追求意境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它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它追求的是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即所谓“意境”。

意境,实质上是造园主内心情感、哲理体验及其形象联想的最大限度的凝聚物,又是欣赏者在联想与想象中最大限度实现的再创造过程。

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景是实物空间,由建筑、山石、水体、树木所构筑而成,是有形、有尺度、有比例的,给人直接感知的空间;境是景所带来的思想空间,是无形的、无限的,无比例、无尺度的,由景物而产生的想象空间。

景是物质的,而境是精神的。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即突破小空间,进入大空间。

比如,园林中常见的“亭”,结构很简单,屋顶加上几根柱子。

没有墙壁的阻挡,能更好地把外界无限的景物吸收进来,突破有限,进入无限,让游览者心中涌现一种人生感、历史感。

“景有尽而意无穷”,这便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之精髓。

二、道家思想起源及特点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与儒、佛并称三教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哲学上,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时主张“大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

”后来,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从自然为宗,强调无为。

道家认为道本无为而能自然生化万物, 人与自然相比如此渺小, 所以应顺其自然, 不可任性而为, 以免破坏万物之和谐。

道家思想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影响研究

道家思想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影响研究
外 在 的 附加 物 之 上 , 出人 生 的 困境 , 脱 “ 役 ” 束 走 挣 物 的 缚 , 求 个 性 解 放 和 自由 人 生 。老 子 主 张 “ 璞 归 真 ” 追 返 , 认 为人 的生 命 存 在 要 与 自然 沟 通 , 制 和 超 越 物 质 欲 节
望 , 让 尘 世 的 喜 怒 哀 乐 扰 乱 自 己恬 淡 自 由纯 洁 的 心 不
息 的流 行 规 律 。
2 1 天 人 合 一 的 自然 文 化 . 自然是 风 景 园林 设 计 取 之 不 尽 、 之 不 竭 的源 泉 。 用 中 国传 统 园林 所 追 求 的天 人 合 一 思 想 , 于 寻求 人 与 自 在
然 的 和谐 共 存 。 自然 文 化 是 中 国 园 林 的 核 心 与 精 华 所 在 。所 谓虽 由人 做 、 自天 开 , 是 强 调 按 照 自然 的 客 宛 就 观 规律 来 造 园 , 以 自然 景 物 为 主 体 , 要 强 调 人 对 自 要 更 然 的 深 刻认 识 和艺 术 再 现 。这 与 国际 现 代 风 景 园 林 设 计 的 发 展趋 势 十分 接 近 , 现 出人 类 认 知方 式 国 际一 体 表 化 的倾 向 。
部 分 阐 述 了 中国传 统 道 家 思想 对 中 国现 代 园林 设 计 的 影 响 , 包括 道 家 思 想 及 对 中 国现 代 园林 设 计 发 展 趋 势 , 讨 了 中 国现 代 园林 设 计 理 念 和 审 美体 现 道 家精 神 。 探
关 键 词 : 林 ; 化 ; 家 园 文 道
和 自然 的关 系 。 中 国传 统 文 化 特 别 强 调 人 与 自然 的 亲
和 与协 调 , 求 “ 人 合 一 ” 界 。 自然 而 然 , 只有 遵 追 天 境 人 循 自然 的法 则 , 乎 自然 的要 求 , 能 为 自然 界 所 接 纳 。 合 才 在天 之 道 与 人 之 道 的 对 比 中 , 弃 “ 之 道 ” 崇 尚 “ 舍 人 而 天 之 道 ” 保 持 天 地 自然 的均 衡 与 和谐 , , 以获 得 “ 人 ” 亲 天 之 和 。而 人 也 必 须 遵 循 自然 的法 则 才 能 发 展 。 天 道 ” “ ” 、 地 道”“ 道” 本是“ 态” 、人 之 生 之道 。

道家哲学思想对中国山水园林风格形成的影响

道家哲学思想对中国山水园林风格形成的影响
21 0 0年
第 1 期
S IN E&T C NO O F MA I N CE C E H L GYI OR TO N
0高校讲坛0
科技信息
道 学 想 中国 水园 风 形 的 响 家哲 思 对 山 林 格 成 影
何 晟
( 江西 师范大 学研 究生 院环 艺 系 江西
南 昌 3 02 ) 3 0 2
持 、 而 不 宰 ” 态 度 , 求 的是 “ 人 合 一 ” 主 的 讲 天 的理 念 , 天是 自然 , 是 自 人
西 汉 是 中 国文 化 发 展 的 一 个 高峰 , 会 经济 、 化 全 面 发 展 , 外 然 的一 部 分 。因此 庄 子 说 :有 人 , 也 ; 天 , 天也 。” 人 本 是 合 一 社 文 对 “ 天 有 亦 天 交 往 的 日益 频 繁 , 为 当 时 世 界 上最 强 盛 的 国 家 之 一 。 春 秋 战 国 时 代 的 。 由于 人 制 定 了各 种 典 章 制 度 、 成 但 道德 规 范 , 人 丧 失 了原 来 的 自然 使
就 有儒 家 、 家 、 家 和 法 家 。施 行法 家 治 国 的 秦朝 亡 国后 , 朝 鉴 于 本 性 , 得 与 自然 不 协 调 。将 人 性 解 放 出 来 , 新 复 归 于 自然 , 能达 墨 道 汉 变 重 才 秦亡 的经 验 , 以道 家 的 哲 学 思 想治 国 。汉 高祖 即位 后采 用 了 道 家 的哲 到 一 种 “ 物 与 我 为一 ” 万 的精 神 境 界 。 以在 中 国 园林 建 筑 的体 量 , 且 不 能 居 住 。 周 时 期 的 园林 的性 质 有 所 改 变 , 并 两 因 既 满 足 人 们 的 心 理 要 求 又 符合 园林 整 体 的视 觉 要求 了 。 这 便 是 “ 于 本 为 对鬼 神 的 信 仰 有 了变 化 , 娱 神 到 娱 人 的转 变 , 从 台榭 园 圃 的 功 用 已 自然 , 于 自然 ” 高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fluence of Taoism on Gardens CHEN Lian-bo (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 Abstract Based on interpretation of Dao De Jing ( a book written by LAO Zi) ,the connotation of“Tao”had been analyzed and it emphasized that Taoism is the most basic and eternal universal law transcending physical existence and the origin of all changes. It pointed out that garden art was integrated art of time and space,Taoism had made profound effect on Chinese garden art,and its philosophical thought was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garden artistic creation. On this basis,it laid stress on great influence on artistic creation of Chinese garden produced by Taoist dialectical thoughts and Taoist thoughts such as“Taoism following nature”,“unity between heaven and human”,and“immortal belief”; and found ideological source for Chinese garden art to pursue artistic spirit of natural beauty,uphold designing principle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and take supernatural being and fairyland legend as the design version. It also analyzed that Taoist philosophical thought happened to coincide with contrast methods of garden art involving tangibility and intangibility,falsehood and reality,internality and externality,bigness and smallness,high and low,rising and falling,sparseness and denseness,exposedness and unexposedness,and so on. It highlighted artistic charm of“prospect generating beyond images”as the core connot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art; emphasized frequently-used methods for garden spatial organization,spatial guidance and indication,layout pattern,arrangement of scenic spots and disposition of landscaping plants which were produc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aoism,making Chinese garden be of more implicitness,interestingness and orient glamour. Key words Taoism; Tao; Garden
作者简介 陈连波( 1975 - ) ,女,山东临沂人,博士在读,从事风景园林 研究,E-mail: clb1014200@ 163. com。
收稿日期 2011-04-11
“道”的内容极其广博复杂、深奥玄妙,真所谓是“仁者见之谓 之仁,知者见之谓 之 知,百 姓 日 用 而 不 知”。“道 生 一,一 生 二,二生三,三 生 万 物。万 物 负 阴 而 抱 阳,冲 气 以 为 和。”[1]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 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 四大,而 人 居 其 一 焉。人 法 地,地 法 天,天 法 道,道 法 自 然。”[1]
2 500 年前的春秋末期,道家思想的创始者老子———一 位天赋异禀的智者,在一个生机勃勃的时代,依靠独一无二 的机遇,成就了一部旷世经典———《道德经》。老子的智慧从 “道”开始,《道德经》的核心就是一个字“道”。道,先天地而 生,是一切生命和存在的源泉,周而复始,是一切变化中永恒 不变的东西; 它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生生不息的宇宙和五彩 缤纷的自然都是“道”的展现; 它是统摄宇宙自然的总法则, 有自己独特的运行方式,“和谐”是最基本的法则之一。从宇 宙自然到人类社会,再到人世间的芸芸众生,和谐意味着相 互协调和美好,它是终极目标。“天之道即是人之法”,自然 法则才应当是人类的行为规范。“道”是宇宙之本,德是道的 体现。道赋予每 个 人 以 生 命,生 命 的 完 美 就 是 道 的 反 映。 “人效德而行,寻道所趋”,将自己的行为与天地万物的运行 规律融为一体,就可达到修身的目的,“天人合一”,就可以实 现最终的和谐。
周维权先生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中对中国古典园林的 类型作了如下阐述: 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 同,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两大类 型。如果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加以分类,中国古典园林也 可以归纳为若干个类型,其中的主要类型有 3 个: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寺观园林[3]。但无论是何种园林类型,均有其共 性所在,即“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诗画的情趣”“意境的涵蕴”4 方面特点。这四大特点是中 国古典园林自成体系、独树一帜的主要标志,其中最重要的 就是“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这便是道家“道法自然”思想的 体现。在古代造园过程中,“道法自然”成为园林创作的重要 原则,而“师法自然”是先人们最主要的园林创作手法。园林 中的山、水、树、石等无不在精心摹拟、概括自然山水,拟仿自 然界中万物本性的状态,力求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 艺术效果。 2. 2 “天人合一”思想与园林艺术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 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重要思想,它最早可以追溯到 周代,是从当时人们将天命和人事相联系的礼教思想中衍变 而来的。儒、道、佛 3 家均提倡“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但所 阐述的侧重点不同。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则主要是追求 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佛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则主 要追求人与自身的和谐,以求得心灵的平静; 道家的“天人合 一”思想主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可见,“天人合一”思想 的主旨就是以“和谐”为本。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 三,三生万物”、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以及庄子的“道通为 一”等重要思想都体现了“天人合一”。道家所提倡的这种 “和谐”在园林 艺 术 方 面 的 主 要 体 现 就 是 人 与 自 然 的“和 谐”,表现了一种合理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了道 教主张顺应、尊重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作为人为创造的“第二自然”的园 林,尤其是中 国 古 典 园 林,特 别 推 崇 园 林 自 然 天 成 的 境 界。 无论园林基地的选址、园林景观形式、景观节点的布置,还是 园林植物配植等方面,均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从而创造 出令世人惊叹的中国风景式园林。
老子认为“道”先天地而生,是万物的本原,是统摄宇宙 自然的总法则。古人对“道”的理解不尽相同,《淮南子·原 道训》中 将“道”解 释 为“造 化 者”“道”也。认 为 造 化 就 是 “道”的 异 名,其 中 所 用 造 化 均 含 道 或 时 间 或 空 间 的 意 义。 《易经·系辞》中对“道”的定义则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天 为阳、地为阴,故“道”包括天道和地道。《易经·说卦》中对 “道”的阐释为“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立 人之道,曰仁与义”,“道”在这里涵盖了天道、地道和人道。 阴阳属于性,柔 刚 属 于 质,合 阴 阳 柔 刚 即 是 合 性 与 质,便 为 “道”[2]。 2 道家与园林艺术
39 卷 21Biblioteka 期陈连波 道家思想对园林的影响
12943
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故园林是时 - 空综合的艺术”[3]。
道家思想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是深远的,其哲学思想 是园林艺术创作的重要理论支撑。 2. 1 “道法自然”思想与园林艺术 道教的“道法自然”哲 学思想蕴涵着人类崇尚自然美的美学内涵,反映出人类追求 自然美的艺术精神。所以说,园林乃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 然环境的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它们并不能提 供人们维持生命力的物质,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替大自然 环境来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各种需求 [3]。
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 手段,而作为中国本土思想的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艺术的方 方面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艺术的种类繁多,不同的 分类标准划分出不同类型的艺术种类。其中,依据艺术形象 的存在方式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文学 是时间 的 艺 术,绘 画 是 空 间 的 艺 术。园 林 的 景 物 既 需‘静
自《道德经》问世以来,其智慧就开始影响中国人的生 活,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 《道德经》为基石的道家文化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种生存哲学、 一条生命之路,越来越多的东西方学者看到了老子和其开创 的道教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意义。 1 “道”的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