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规训与惩罚》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
《规训与惩罚》是福柯在1975年出版的论著,全书一开始就展示了一场对身体极其残忍的惩罚:“在格列夫广场上,弑君者达米安被马撕拉四肢,再被刽子手用烧红的铁钳撕开他的胸膛……蜡和硫磺浇入撕裂的伤口”这是古典时期的酷刑。针对这样的行为,福柯并没有去探寻其中残酷的实质,而是指出这样对待犯人的酷刑,使围观群众对国王和法律产生憎恨;“刑场上的罪犯却因在大众面前表现得无所畏惧而成为英雄,酷刑被仪式化后却走到了它的反面。”后来描述了18世纪,也就是启蒙时代使用断头台替代了残酷的刑罚,改革者们主张崇尚“人性”,废除酷刑,实行人道主义。他们力图提出一种温和的惩罚方式,即“规训”。福柯在书中写道:“规训脱离了日常感受的领域,进入抽象意识的领域。”这样的转变不仅仅是方式的变化,更是由身体的惩罚转为灵魂的惩罚。到了现在20世纪,出现了“全景敞视主义”代替以上两种惩罚。
在书中,福柯向我们指出并详细论述了规训的三个手段: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检查。层级监视目的是为了确保纪律的实施,确保命令的精确完成。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及全景敞视建筑,这是一种类似于福建客家土楼的建筑物,只是它会在中间会建立一个高高的监视台,以便观察罪犯的一举一动。处于这种监狱的罪犯,将时刻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因为从他的位置出发,他无法确定自己是否处于被监视的状态,所以只能老实本分。而监视者也可以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他可以随时更换监视人员,或多或少,或老或年轻。因为被监视者无法判定外部情况,所以便给监视者极大的便利。这种全景敞视建筑的优越性不仅表现在两者地位上的差别,更表现在它能够做成开放式模式,接受来自不同地位,不同身份的人的拜访,参观。开放式模式的作用有:1:外部的混乱状况能对不明所以的罪犯造成另一种心理压力,更有利于对他进行改造;2:社会上的参观能增强公众监狱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提高对刑罚体系的信心。总的来说,层级监视保证了规训权力的切实运行,并且它所具有的层级性,关联性是每一个不同层次的人自觉维护和遵守的,这样一来,其稳定性便毋庸置疑了。
规范化裁决,顾名思义是对罪犯在监狱里的表现做出符合一定标准的判定。
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步骤上:标识差距,划分等级,惩罚或奖励。这样对行为做出精确化的裁决,不仅有利于切实反馈罪犯的改造情况,减少累犯的出现,更是对罪犯本身而言,也是给予一定未来的希望,不至于陷入对未来生活的绝望,以至于破坏现有的监狱体系,破坏监狱中的纪律性。
检查则是将上述二者相结合的产物,既加深了罪犯和监视者两者之间服从和被服从的关系,又确立了个人的能见度,从而鼓励个人行为的不断改善,加深规训权力的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规训的对象不是简单的罪犯,它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驯化,因此,我们不难注意到,学校,医院,工厂,军营这些团体性的聚集管理场所有着和监狱类似的管理制度,他们都注重纪律性,强调规范,设定标准,为个体行为设置惩罚或奖励。正如福柯所说,权力利用这种监狱群落,精确地控制着社会上的每一个角落,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在接受权力的驯化。
《规训与惩罚》标志着福柯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控制研究的发端,这本书构思于福柯参与法国毛派运动并开展“监狱信息小组”活动的时期,成书于法国极左翼运动退却和陷入混乱的年代。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他正视现代人的生存处境,希望从现代社会中寻求出路。米歇尔·福柯在研究社会问题时,不时把目光投向麻风病人隔离所,精神病院,绞刑架和监狱等阳光难以照到的场所,发掘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全景敞视主义的规训机制在17、18世纪迅速扩展到整个社会机体,形成监视社会。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这个全景敞视机制中被监视、规训与改造。这种惩罚的权力技术被福柯称之为“规训”。“全景敞视主义”的建筑广泛运用于学校、军队、工厂,“规训”方式得到进一步改进,人却被更紧密、更严格地驯顺,而监狱是规训技术的集大成者。在18、19世纪全景敞视主义是规训社会的浓缩隐喻,象征权力无法觉察,但无处不在。“它是一种在空间中安置肉体,根据相互关系分布人员,按等级体系组织人员,安排权力的中心点和渠道,确定权力干预的手段和方式的样板”。
福柯运用谱系学分析了刑法的演变史,展示了《规训与惩罚》的历史背景和脉络——中世纪的酷刑是一种展示王权的手段,残酷的惩罚是对人们的一种警戒,宣示了王权的至高无上与不可侵犯性。启蒙时期开始关注人道主义,从而采
用更为温和的断头台方式,甚至对有精神问题的犯罪开始重视。到了现代则演变为集中体现规训技术的监狱。历史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反复上演的戏剧,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从冲突到冲突,直到以规则代替战争的普遍互惠,人性并没有获得任何缓慢的进步;它把暴力一一安置到规则体系中,由此,它从一种统治过渡到另外一种统治。”这是福柯对“规训与惩罚”历史的悲观认识。
《规训与惩罚》通过展示刑法的演变,为我们揭示了现代社会的“文明”是怎样以“软刀子”的形式,把人的自由一点点剥夺了去,而人们却浑然不觉。福柯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历史,直接质疑了进步的、统一性和连续性的历史观,在历史的断裂处、边缘处寻找真实的内核。在福柯看来,历史的演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只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反复演变。监狱代替了断头台,代替了酷刑,成为现代社会普遍的惩罚手段,表面上看是文明的,但它却更隐秘地把人的精神和肉体纳入到现存秩序的轨道,“人”变成了非人。《规训与惩罚》表面上是考察惩罚制度的变迁,而实质上是揭示人是如何被一点点榨取干净,变成非人状态。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以来,权力就是西方政治学和法学理论的一个核心的概念。福柯认为传统的权力理论存在着很多的缺陷,需要寻找新的角度去对权利问题进行理解。
福柯超越了权力的统治权模式,对传统的权力进行了深入的批判,而且提出了与之不同的权力观。福柯并不认为权力是某个机构某个人拥有或掌握的东西,而是一个无所不在的流动过程,社会里处处都是看不见的权力在发挥着作用。《规训与惩罚》的主题不是一般的权力问题,而是一种支配技术,尤其是现代规训技术。通过把身体分别安置于特定的空间,如教室、兵营、牢房;把身体的活动精心安排于每天的24小时内;用最新的技术来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每个身体的时间、精力;把一群有用的身体组织起来,运用某种“战术”,产生最大的战斗力和有用性这四种原则,再依靠层及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三种手段,将自由的个性驯顺为有用的肉体。即将“人”变成非人。规训权力不是封闭性、压制性的力量,而是生产性的,它不仅生产出驯服的肉体,也生产出关于个人的知识。知识、科学是权力锻造的对象,它们受制于权力,它们是由规训权力造就的。
福柯这位被称为“我们这一代最优秀的哲学家之一”的“思想怪杰”在这本书中给予了我太多震撼。在这本书中通过深刻的思想,透彻的论述讲述了社会复杂的一面。在谱系学历史观的支撑下指出现代人引以为豪的自由与进步的法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