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化学问题情境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设化学问题情境的
创设问题情境指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最重要的就是选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即通过刺激引起强烈反应的环节,让学生很快进入“思维兴奋状态”,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强化。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意识到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这种意识就有强大的认知驱动力,从而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真正进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以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
一、通过实验演示创设“悬念式”问题情境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大部分化学概念和规律的得到都离不开实验。而且通过实验演示设置问题情境,学生的兴趣很高。例如在《钠》一节的教学导入中,我利用演示实验创设了以下两组问题情境:(1)将三枚铁钉分别投入装有水、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的三支试管中;(2)将两小粒金属钠分别投入到盛有少量水和硫酸铜溶液的两个烧杯中。对第一组的实验现象,学生能利用学过的知识马上得到解释;而第二组实验有趣、鲜明的变化出乎了学生的意料,学生感到“奇怪”、感到惊讶。学生边观察实验,边产生一连串的疑问,思维被迅速地激活起来,从内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钠的化学性质就迎刃而解。
又如在学习《原电池》时,我没有先讲原电池的概念,而是这样引入的:把一个番茄切开两半,插入一块铜片和一块锌片,用导线相连,请一位学生用舌尖舔舔番茄,问有何感觉?有麻麻的感觉,
说明了什么?(有电流通过)这是什么装置?它又是如何产生电流的呢?这时作为教师的我,非但没有急于公布答案,而是对学生先卖了个关子,留下了一个悬念,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去探索,直至学生自行总结出原电池的概念。
二、抓住学生的错误创设“矛盾式”问题情境
学生思考问题时,往往受原有知识和经验定势的影响,对遇到的新知识“想当然”的进行分析和推导,有时产生错误。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设计问题,让学生走进“错误”,再通过讨论引起学生争论,形成问题情境。如已知fe3+和al3+的溶液遇na2co3溶液均会发生“双水解”,而al3+也与s2-发生“双水解”,试猜想fe3+的溶液与na2s溶液的反应又怎样呢?学生由此类推fe3+的溶液与na2s 溶液的反应为:2 fe3++3 s2-+6h2o=2al(oh)3↓+3h2s↑。当我告诉大家这一结论是错误的,学生的“矛盾”心理就产生了,从而就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fe3+与s2-究竟发生什么反应。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充分展现这些假象,抓住学生的认识错误,使学生的心理进入非平衡状态,发生思维冲突,从而产生问题情境。这种触及学生认知缺陷的矛盾情境,能给学生一定的冲击力,产生强烈的提问欲望。
三、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应用式”问题情景
现代社会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我们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并学会研究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让生活走进化学,成为鲜活的教育情境。例如,在学习酯的性质、制法时,先播放一小段厨
师用白酒和食醋混合做烹调的镜头,并让学生亲自闻一闻老陈酒的香味。这时,学生兴趣盎然,并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为什么厨师常用白酒和食醋混合做烹调?老陈酒为什么有一股特别令人陶醉
的香味?当同学们产生种种猜测后,紧接着,演示乙醇和乙酸酯化反应的实验,当学生亲眼看到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一种油状液体,当学生亲自闻到这层液体散发出来的特有香气时,同学们自然会结合前面提出的问题,进入积极思考的情境之中。
又如学习化学反应的能量后,让学生在放月假回去时对家用液化气或煤炭的消耗与经济支出作一个调查,回校后进行交流、讨论。有人提出现在烧的天然气与以前烧的液化气哪一种经济划算?即
用相同的钱获得的热值哪一种高?老师布置任务后,在下一次活动时有同学就把调查的情况做了交流,使大家清楚了同质量和同体积的热值不同,而眼下的消费是用体积的,经比较得出现在使用的天然气应降价,如按液化气每立方8.00元计算,天然气只值4.70元。因此,教师如能把生活中丰富的化学现象和问题化作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发学生提问就水到渠成了。
四、提出假设猜想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在探索化学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的过程中,设置彼此相关、循序渐进的探索性的问题,诱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并主动地去设计实验进行探索,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例如,在高二“乙醇分子结构”的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比较乙醇与乙烷分子组成的不同,推断乙
醇可能具有的结构式。学生经过思考可写出下面2个式子:
乙醇的分子结构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二者有何区别?怎样用
实验方法证明?这时学生的思维便处于“问题情境”中,创造欲望极大地被激发,在这种状态所带来的内在动力的驱动下,就会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直至获得正确的结论。五、通过将原题“变式”创设“辐射式”问题情境
在习题教学中,学生往往容易成为解题的机器,教师出示一题,学生思考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一题。我们可在习题课教学中改变一下模式,教师出示的是一原型题,要求学生通过变化产生尽可能多的新问题。例如,在电解质溶液中涉及ph计算时,有这样一题“将ph=2的hcl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为a <7;b >7 ; c =7;d≤7;e≥7。此题是属于强酸与强碱中和反应的计算,学生不难得到答案。但如果将此题中的强酸与强碱分别作相应的改变,情况又会如何呢?在我的点拨、引导下,我们一起将原题变成以下6种形式①ph=2的hcl与ph=12的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②ph=2的hac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③ph=2的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④ph=2的hcl与ph=12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⑤ph=2的酸与ph=12的碱等体积混合⑥0.01mol/l 的某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依据教材与学生实际,将典型例题进行“改头换面”,改变思考问题的角度,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培养了学生大胆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