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天体运动的三大难点破解剖析宇宙中的双星三星模型讲义
高考物理复习 微专题 3天体运动中的“三类热点”问题13
于a静止,c的周期为Tc=24 h,它们的周期关系为:Tb<Ta=Tc<Td,由以上分析可知正确 的选项为B.
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3,则a1、a2、a3的大小关系为
(D)
A.a2>a1>a3
B.a3>a2>a1
C.a3>a1>a2
D.a1>a2>a3
解析:由于东方红二号卫星是同步卫星,则其角速度和赤道上的物体角速度相 等,根据 a=ω2r,r2>r3,则 a2>a3;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GMr2m=ma, 由题目中数据可以得出,r1<r2,则 a2<a1;综合以上分析有,a1>a2>a3,选项 D 正确.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微专题3 天体运动中的“三类热点”问 题
01 核心考点·探究突破
类型一 双星模型或多星模型
1.模型特征 (1)多星系统的条件 ①各星彼此相距较近. ②各星绕同一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
(2)多星系统的结构
类型
由两星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故两 运行所需向心力都由其余行星
质量、距离和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T,经
过一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 k 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 n 倍,
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 B)
A.
n3 k2T
B.
n3 kT
C.
n2 kT
D. nkT
解析:双星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设原来双星间的距离为 L,质量分别为 M、m,圆周运动的圆心距质量为 m 的
颗中子星
( BC )
A.质量之积
B.质量之和
天体运动三类问题ppt课件
已知该卫星从北纬15°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第一次运
行到南纬15°的正上方时所用时间为1 h,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图1
A.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之比为 1∶4
B.该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加速度之比为3 16∶1 D.该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机械能一定小于同步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机械能
有以下“七个一定”的特点:
(1)轨道平面一定:轨道平面与 赤道平面 共面.
(2)周期一定:与地球自转周期 相同 ,即T= 24 h .
(3)角速度一定: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相同 .
(4)高度一定:由G Mm =m
3 G4MπT2 2-R
R+h2 ≈3.6×107 m.
4π2 T2
(R+h)得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h=
n3 A. k2T
√ n3
B. k T
n2 C. k T
n D. kT
7.(多选)(2018·安徽省滁州市上学期期末)如图3为某双星系统A、B绕其连线上的
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示意图,若A星的轨道半径大于B星的轨道半径,双星的
总质量M,双星间的距离为L,其运动周期为T,则
A.A的质量一定大于B的质量
例2 (多选)(2018·陕西省宝鸡市质检二)如图6所示,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
与地心的距离为r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Ep=-
GMm,其中G为引力常量,M为 r
地球质量,该卫星原来在半径为R1的轨道Ⅰ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椭
圆轨道Ⅱ的变轨过程进入半径为R3的圆形轨道Ⅲ继续绕地球运动,其中P点为
例3 有a、b、c、d四颗卫星,a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一起转动,b
在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正常运行,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设地
2021学年高中物理微专题四双星三星模型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1)对第一种形式中 A 而言,B、C 对 A 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提
供 A 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有
GRm12 2+G2Rm122=mR1(2Tπ)2. (2)对第二种形式中 A 而言,B、C 对 A 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提
供 A 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有Gm2 r2源自cos30°+Grm2 2
cos 30°=mR22Tπ2
答案:BD
练 2 月球与地球质量之比约为 1:80,有研究者认为月球和
地球可视为一个双星系统,它们都围绕地月连线上某点 O 做匀
速圆周运动.据此观点,可知月球与地球绕 O 点运动线速度大
小之比约为( )
A.1:6 400 B.1:80
C.80:1
D.6 400:1
解析:月球和地球绕 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万有引 力提供各自的向心力,则地球和月球的向心力相等.且月球、地球 和 O 点始终共线,说明月球和地球有相同的角速度和周期.因此有 mω2r=Mω2R,所以vv′=Rr =Mm,线速度和质量成反比.故选 C.
微专题(四) 双星、三星模型
模型建构
模型一 双星模型
1.模型构建 在天体运动中,将两颗彼此相距较近,且在相互之间万有引 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的星 球称为双星.
2.模型特点:它们间的距离为 L.此双星问题的特点是:
(1)两星的运行轨道为同心圆,圆心是它们之间连线上的某 一点.
【解析】 双星系统周期相同(角速度相同),所受万有引力作 为向心力相同,所以 B 项错误,D 项正确;由 F=mω2r,m1r1ω2= m2r2ω2,得 m1v1=m2v2,vv12=mm21=23,A 项错误;rr12=mm21又 r1+r2=L,
双星三星问题(精选优秀)PPT
•确定双星的动力学关系:
例:已知两双星的质量m1、m2,他们之间的距离为L,两星球的
轨道半径r1、r2
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
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
“双星”是由两颗绕着共同的中心旋转的恒星组成。
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
两颗恒星均围绕共同的旋转中心(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
两颗恒星与旋转中心时刻三点共线,即两颗恒星角速度相同,周期相同。
mm 1 2 两星球的轨道半径r1、r2之比?他们的线速度v1、v2之比
双星三星问题
“双星”问题
• “双星”是由两颗绕着共同的中心旋转的 恒星组成。对于其中一颗来说,特点:
• 1.两颗恒星均围绕共同的旋转 中心(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
• 2.两恒星之间万有引力分别提 供了两恒星的向心力,即两颗 恒星受到的向心力大小相等。
• 3.两颗恒星与旋转中心时刻三 点共线,即两颗恒星角速度相 同,周期相同。
向心力来源:
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动力学方程:
对于其中一颗来说,另一颗就是其“伴星”。
m2
两颗恒星均围绕共同的旋转中心(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
例:已知两双星的质量m1、m2,他们之间的距离为L,两星球的轨道半径r1、r2
对 mm 两颗恒星与旋转中心时刻三点共线,即两颗恒1星角速2度相同,周期相同。2
m2: G L m r 2 两星球的轨道半径r1、r2之比?他们的线速度v1、v2之比
对 对于其中一颗来说,另一颗就是其“伴星”。
【必备】最新2020高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 天体运动的三大难点破解3 剖析宇宙中的双星、三星模型同步练习
剖析宇宙中的双星、三星模型(答题时间:30分钟)1. 经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双星系统”,“双星系统”由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组成,每个恒星的直径远小于两个星体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
如图所示,两颗星球组成的双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O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
现测得两颗星之间的距离为L,质量之比为m1:m2=3:2。
则可知()A. m1:m2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2:3B. m1:m2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3:2C. m1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D. m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L2. 月球与地球质量之比约为1:80,有研究者认为月球和地球可视为一个由两质点构成的双星系统,它们都围绕月地连线上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
据此观点,可知月球与地球绕O点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比约为()A. 1:6400B. 1:80C. 80:1D. 6400:13. 在太空中,两颗靠得很近的星球可以组成双星,它们只在相互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球心连线上的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两颗星有相同的角速度B. 两颗星的旋转半径与质量成反比C. 两颗星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D. 两颗星的线速度与质量成正比4. 某国际研究小组观测到了一组双星系统,它们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双星系统中质量较小的星体能“吸食”质量较大的星体的表面物质,达到质量转移的目的。
根据大爆炸宇宙学可知,双星间的距离在缓慢增大,假设星体的轨道近似为圆,则在该过程中()A. 双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断减小B. 双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断增大C. 质量较大的星体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渐小D. 质量较大的星体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增大5. 如图为哈勃望远镜拍摄的银河系中被科学家称为“罗盘座T星”系统的照片,最新观测表明“罗盘座T星”距离太阳系只有3260光年,比天文学家此前认为的距离要近得多。
天体运动中的三大模型(课件)--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由
=
=
=
=
2. 当在近代轨道时(即h=0): 由 =
=
∝
=
=
=
∝
3
∝
∝
=
地
(即黄金代换式)
越
高
越
慢
2025
知识固本
知识点2.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6个“一定”
B.下一次的“木星冲日”时间在2026年
C.木星运行的加速度比地球的大
D.木星运行的周期比地球的大
提示:
AB. 当再一次出现“木星冲日”,即地球再次运动到太阳和木星的连线上,解题
思路与第4题D相同;
CD. 对于天体的卫星,轨道半径越大,只有T在变大,w、a、v、机械能等均变小。
2025
考向洞察
1.(多选)有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赤道表面上随地球一起转动,
A.每颗星球的角速度都在逐渐变小
B.两颗星球的距离在逐渐变大
由 =
12
=m1ω2r1=m2ω2r2,解得
2
C.两颗星球的轨道半径之比保持不变
D.每颗星球的加速度都在变小
由
2
,可知,周期变小,角速度变大。故A错误
=
(1+2)
,可知w变大,距离L逐渐变小
3
12
1
2
2
2 =m1ω r1=m2ω r2,解得
D.下一次“火星冲日”将出现在2023年12月8日之前
2021高考物理课标全国版一轮课件:微专题3 天体运动中的“三类热点”问题
恒星距离为 r.
对质量为 m 的恒星:GMLm2 =m(2Tπ)2·r
对质量为 M 的恒星:GMLm2 =M(2Tπ)2(L-r)
得 GML+2 m=4Tπ22·L
即 T2=G4Mπ2+L3m
则当总质量为 k(M+m),间距为 L′=nL 时,T′= nk3T,选项 B 正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多选)宇宙间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三星系统,其中有一种三星系统如 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 m 的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边长为 R,忽略
4.(多选)如图所示,同步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 r,运行速率为 v1,向心加速度为
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 a2,第一宇宙速度为 v2,地球半
径为 R,则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 AD )
A.aa12=Rr C.vv12=Rr
B.aa12=(Rr )2
D.vv12=
R r
解析:设地球质量为 M,同步卫星质量为 m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质量为 m2,在 地球表面运行的物体质量为 m3,由于地球同步卫星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则 a1
=rω21,a2=Rω22,ω1=ω2,所以aa12=Rr ,故 A 项正确.依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表 达式可得:
对 m1:GMrm2 1=m1vr21,所以 v1= 对 m3:GMRm2 3=m3vR22,所以 v2=
GrM, GRM,
得:vv12= Rr ,故 D 项正确.
类型三 卫星(航天器)的变轨及对接问题
B.不考虑卫星质量的变化,卫星在三个轨道上的机械能 EⅢ>EⅡ>EⅠ
C.卫星在不同轨道运动到 P 点(尚未制动)时的加速度都相等
D.不同轨道的半长轴(或半径)的二次方与周期的三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双星三星四星问题说课讲解
双星三星四星问题双星模型、三星模型、四星模型一、双星问题1.模型构建:在天体运动中,将两颗彼此相距较近,且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做角速度、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的恒星称为双星。
2.模型条件: (1)两颗星彼此相距较近。
(2)两颗星靠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
(3)两颗星绕同一圆心做圆周运动。
3.模型特点: (1)“向心力等大反向”——两颗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
(2)“周期、角速度相同”——两颗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角速度相等。
(3)三个反比关系:m1r1=m2r2;m1v1=m2v2;m1a1=m2a2推导:根据两球的向心力大小相等可得,m1ω2r1=m2ω2r2,即m1r1=m2r2;等式m1r1=m2r2两边同乘以角速度ω,得m1r1ω=m2r2ω,即m1v1=m2v2;由m1ω2r1=m2ω2r2直接可得,m1a1=m2a2。
(4)巧妙求质量和:Gm1m2L2=m1ω2r1①Gm1m2L2=m2ω2r2②由①+②得:G m1+m2L2=ω2L ∴m1+m2=ω2L3G4. 解答双星问题应注意“两等”“两不等”(1)“两等”: ①它们的角速度相等。
②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由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即它们受到的向心力大小总是相等。
(2)“两不等”:①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是它们连线上的一点,所以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与双星间的距离是不相等的,它们的轨道半径之和才等于它们间的距离。
②由m1ω2r1=m2ω2r2知由于m1与m2一般不相等,故r1与r2一般也不相等。
二、多星模型(1)定义:所研究星体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除中央星体外,各星体的角速度或周期相同.(2)三星模型:①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环绕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如图甲所示).②三颗质量均为m的星体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如图乙所示).(3)四星模型:①其中一种是四颗质量相等的恒星位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沿着外接于正方形的圆形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丙).②另一种是三颗恒星始终位于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另一颗位于中心O,外围三颗星绕O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丁所示).三、卫星的追及相遇问题1、某星体的两颗卫星从相距最近到再次相距最近遵从的规律:内轨道卫星所转过的圆心角与外轨道卫星所转过的圆心角之差为2π的整数倍。
2018高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 天体运动的三大难点破解1 深度剖析卫星的变轨讲义
深度剖析卫星的变轨一、考点突破:知识点 考纲要求题型说明卫星的变轨的动力学本质 1. 掌握卫星变轨原理; 2. 会分析不同轨道上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关系;3. 理解变轨前后的能量变化。
选择题、计算题 属于高频考点,重点考查卫星变轨中的供需关系、速度关系、能量关系及轨道的变化,是最近几年的高考热点。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1. 卫星变轨原理;2. 不同轨道上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关系。
难点:理解变轨前后的能量变化。
一、变轨原理卫星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为万有引力,F 引=2RMmG 。
卫星在运动过程中所需要的向心力为:F 向=Rmv 2。
当:(1)F 引= F 向时,卫星做圆周运动; (2)F 引> F 向时,卫星做近心运动; (3)F 引<F 向时,卫星做离心运动。
二、变轨过程 1. 反射变轨在1轨道上A 点向前喷气(瞬间),速度增大,所需向心力增大,万有引力不足,离心运动进入轨道2沿椭圆轨道运动,此过程为离心运动;到达B点,万有引力过剩,供大于求做近心运动,故在轨道2上供需不平衡,轨迹为椭圆,若在B点向后喷气,增大速度可使飞船沿轨道3运动,此轨道供需平衡。
2. 回收变轨在B点向前喷气减速,供大于需,近心运动由3轨道进入椭圆轨道,在A点再次向前喷气减速,进入圆轨道1,实现变轨,在1轨道再次减速返回地球。
三、卫星变轨中的能量问题1. 由低轨道到高轨道向后喷气,卫星加速,但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减小,势能增加,增加的势能大于减小的动能,故机械能增加。
2. 由高轨道到低轨道向前喷气,卫星减速,但在下降过程中,动能增加,势能减小,增加的动能小于减小的势能,故机械能减小。
注意:变轨时喷气只是一瞬间,目的是破坏供需关系,使卫星变轨。
变轨后稳定运行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其速度大小仅取决于卫星所在轨道高度。
3. 卫星变轨中的切点问题【误区点拨】近地点加速只能提高远地点高度,不能抬高近地点,切点在近地点;远地点加速可提高近地点高度,切点在远地点。
2020版高考一轮物理复习数字课件第4章专题五 天体运动中的“三大难点”
2.变轨的两种情况
考点三 天体中的“追赶相遇”问题 卫星的追赶问题可以分为同向追赶和反向追赶两种情况,其实质为分析运转角度相差 2π 弧度的时间关系,熟知圆周运动的周期公式是分析此类问题的关键。 (2019·福建泉州二模)当地球位于太阳和木星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时,称 之为“木星冲日”,2017 年 4 月 7 日出现了一次“木星冲日”。已知木星与地球几 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近似做匀速圆周运动,木星到太阳的距离大约是地 球到太阳距离的 5 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一次的“木星冲日”时间肯定在 2019 年 B.下一次的“木星冲日”时间肯定在 2018 年 C.木星运行的加速度比地球的大 D.木星运行的周期比地球的小
考点二 卫星(航天器)的变轨及对接问题
解析:所有航天器在近圆形轨道上绕地球运动的速度大小均小于第一宇宙速度,选 项 A 错误;对接轨道处的空间存在稀薄的大气,“天宫一号”克服空气阻力做功, 机械能减少,速率减小,万有引力大于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若不加干预, “天宫一号”将做近心运动,使轨道高度缓慢下降,此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 其动能增加,选项 B、C 正确;由于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航天员在“天宫一号” 中处于失重状态,但地球对它的引力作用仍存在,选项 D 错误。
B.a3>a2>a1
C.a3>a1>a2
D.a1>a2>a3
考点一 近地卫星、赤道上物体及同步卫星的运行问题
解析:由于东方红二号卫星是同步卫星,则其角速度和赤道上的物体角速度 相等,根据 a=ω2r,r2>r3,则 a2>a3;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GMr2m=ma,由题目中数据可以得出,r1<r2,则 a2<a1;综合以上分析有, a1>a2>a3,选项 D 正确。
高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 天体运动的三大难点破解3 剖析宇宙中的双星、三星模型同步练习
剖析宇宙中的双星、三星模型(答题时间:30分钟)1. 经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双星系统”,“双星系统”由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组成,每个恒星的直径远小于两个星体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
如图所示,两颗星球组成的双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O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
现测得两颗星之间的距离为L,质量之比为m1:m2=3:2。
则可知()A. m1:m2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2:3B. m1:m2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3:2C. m1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D. m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L2. 月球与地球质量之比约为1:80,有研究者认为月球和地球可视为一个由两质点构成的双星系统,它们都围绕月地连线上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
据此观点,可知月球与地球绕O点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比约为()A. 1:6400B. 1:80C. 80:1D. 6400:13. 在太空中,两颗靠得很近的星球可以组成双星,它们只在相互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球心连线上的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两颗星有相同的角速度B. 两颗星的旋转半径与质量成反比C. 两颗星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D. 两颗星的线速度与质量成正比4. 某国际研究小组观测到了一组双星系统,它们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双星系统中质量较小的星体能“吸食”质量较大的星体的表面物质,达到质量转移的目的。
根据大爆炸宇宙学可知,双星间的距离在缓慢增大,假设星体的轨道近似为圆,则在该过程中()A. 双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断减小B. 双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断增大C. 质量较大的星体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渐小D. 质量较大的星体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增大5. 如图为哈勃望远镜拍摄的银河系中被科学家称为“罗盘座T星”系统的照片,最新观测表明“罗盘座T星”距离太阳系只有3260光年,比天文学家此前认为的距离要近得多。
(完整版)万有引力双星与三星问题
专题:“双星”及“三星”问题【前置性学习】1. 甲、乙两名溜冰运动员m 甲=70kg,m 乙=36 kg ,面对面拉着弹簧秤做圆周运动的溜冰表演(如图1),两人相距0.9 m ,弹簧秤的示数为21 N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两人的线速度相同,约为1 m/sB .两人的角速度相同,为1 rad/sC .两人的运动半径相同,为0.45 mD .两人的运动半径不同,甲为0.6 m,乙为0.3 m ★学习目标 1.★新知探究一、 “双星”问题:两颗质量可以相比的恒星相互绕着旋转的现象,叫双星。
双星问题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就这类问题的处理作简要分析。
1.要明确双星中两颗子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双星中两颗子星相互绕着旋转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由两恒星间的万有引力提 供。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两子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是相等的,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以求得其大小。
2.要明确双星中两颗子星匀速圆周运动的运动参量的关系两子星绕着连线上的一点做圆周运动,所以它们的运动周期是相等的,角速度也是相等 的,所以线速度与两子星的轨道半径成正比。
3.要明确两子星圆周运动的动力学关系。
设双星的两子星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相距L ,M 1和M 2的线速度分别为v 1和v 2,角 速度分别为ω1和ω2,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M 1: 22121111121M M v G M M r Lr ω==M 2: 22122222222M M v G M M r Lr ω==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求两子星间的万有引力时两子星间的距离不能代成了两子星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4.“双星”问题的分析思路 质量m 1,m 2;球心间距离L ;轨道半径 r 1 ,r 2 ;周期T 1,T 2 ;角速度ω1,ω2 线速度V 1 V 2;周期相同:(参考同轴转动问题) T 1=T 2 角速度相同:(参考同轴转动问题)ω1 =ω2 向心力相同:Fn 1=Fn 2(由于在双星运动问题中,忽略其他星体引力的情况下向心力由双星彼此间万有引力提供,可理解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轨道半径之比与双星质量之比相反:(由向心力相同推导)r 1:r 2=m 2:m 1m 1ω2r 1=m 2ω2r 2m 1r 1=m 2r 2 r 1:r 2=m 2:m 1 线速度之比与质量比相反:(由半径之比推导) V 1:V 2=m 2:m 1V 1=ωr 1 V 2=ωr 2M 1 M 2 ω1 ω2L r 1r 2图1V1:V2=r1:r2=m2:m1二、“三星”问题有两种情况:第一种三颗星连在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的星(静止不动)在同一半径为R 的圆轨道上运行,周期相同;第二种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轨道运行,三星运行周期相同。
《宇宙双星模型》课件
《宇宙双星模型》 ppt课件
REPORTING
2023
目录
• 双星模型简介 • 双星系统的运动规律 • 双星模型在天文学中的应用 • 双星模型的研究前景与挑战 • 总结与展望
2023
PART 01
双星模型简介
REPORTING
定义与概念
总结词
双星模型是指由两个恒星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它们通过引力相互作用,围 绕彼此旋转。
双星演化理论的完善
虽然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双星演化理论,但随着观 测数据的不断增多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需要进一步完 善双星演化理论。
2023
PART 05
总结与展望
REPORTING
双星模型的意义与价值
理论意义
双星模型在天文学中具有重要的理论 意义,它为研究恒星演化、星系形成 和演化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双星系统中的两颗恒星通过相互吸引和旋转,形成稳定的双星结构。在星系形成 过程中,双星系统可以聚集周围的物质,形成更大的恒星群或行星系统,从而影 响整个星系的形状和演化。
双星在恒星演化中的作用
总结词
双星在恒星演化中起到关键作用,它们通过相互作用加速恒 星的演化进程。
详细描述
在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如物质交换和 轨道扰动等,这些作用可以加速恒星的演化进程。例如,双 星中的一颗恒星可能因为吸收了另一颗恒星的物质而迅速膨 胀,最终导致超新星爆发。
详细描述
双星模型是研究恒星系统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两个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 用下,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这两个恒星可以是类似太阳的恒星,也可以 是其他类型的天体,如白矮星、中子星等。
双星系统的形成
总结词
双星系统的形成通常发生在恒星形成过程中,当两颗恒星在引力作用下逐渐靠近,最终形成一个双星系统。
专题天体运动的三大难点破解剖析宇宙中的双星三星模型讲义
高中物理剖析宇宙中的双星、三星模型一、考点突破:考点课程目标备注双星、三星模型1. 掌握双星、三星模型的向心力来源;2. 会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求解双星、三星模型的周期,线速度等物理量;3. 掌握两种模型的特点;双星问题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考查转动星体向心力来源及参数之间的关系,高考重点,属于高频考点中等难度,命题形式选择题居多;二、重难点提示:重点:1.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求解双星、三星模型的周期,线速度等物理量;2. 双星、三星两种模型的特点;难点:双星、三星模型的向心力来源;一、双星模型绕公共圆心转动的两个星体组成的系统,我们称之为双星系统,如图所示,双星系统模型有以下特点:1各自需要的向心力由彼此间的万有引力相互提供即221LmGm=m1ω错误!r1,221LmGm=m2ω错误!r2;2两颗星的周期及角速度都相同即T1=T2,ω1=ω2;3两颗星的半径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为r1+r2=L;4两颗星到圆心的距离r1、r2与星体质量成反比即1221r r m m =; 5双星的运动周期T =2π)(213m m G L +;6双星的总质量公式m 1+m 2=GT L 2324π;二、三星模型第一种情况:三颗星连在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的星静止不动在同一半径为R 的圆轨道上运行;特点:1. 周期相同; 2. 三星质量相同; 3. 三星间距相等;4. 两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相等;原理:A 、C 对B 的引力充当向心力,即:,可得:GmR T 543π=,同理可得线速度:R GmR 25; 第二种情况: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轨道运行;特点:1. 运行周期相同; 2. 半径相同; 3. 质量相同; 4. 所需向心力相等;原理:B 、C 对A 的引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即:r Tm R Gm F 2222430cos 2π==︒合,其中R r 33=, 可得:运行周期GmRR T 32π=;例题1 如图,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颗星球A 和B 在引力作用下都绕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A 和B 两者中心之间距离为L;已知A 、B 的中心和O 三点始终共线,A 和B 分别在O 的两侧;引力常数为G;1求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2在地月系统中,若忽略其他星球的影响,可以将月球和地球看成上述星球A 和B,月球绕其轨道中心运行的周期记为T 1;但在近似处理问题时,常常认为月球是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的,这样算得的运行周期为T 2;已知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1024kg 和 ×1022kg ;求T 2与T 1两者平方之比;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思路分析:1A 和B 绕O 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A 和B 的向心力相等;且A 和B 和O 始终共线,说明A 和B 有相同的角速度和周期;因此有,,连立解得,;对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得, 化简得:;2将地月看成双星,由⑴得;将月球看作绕地心做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得; 化简得:;所以两种周期的平方比值为 答案:12例题2 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观测到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一种是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 的圆轨道上运行;另一种形式是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道运行;设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1试求第一种形式下,星体运动的线速度和周期;2假设两种形式下星体的运动周期相同,第二种形式下星体之间的距离应为多少 思路分析:1对于第一种运动情况,以某个运动星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R M r m 22ωω=L R r =+L M m m R +=L M m Mr +=L m M MT m L GMm +=22)2(π)(23m M G L T +=π)(231m M G L T +=πL T m LGMm 22)2(π=GML T 322π=01.11098.51035.71098.5)(242224212=⨯⨯+⨯=+=M M m T T )(23m M G L T +=π有引力定律有:F 1=22R Gm ,222)2(R Gm F =,F 1+F 2=mv 2/R 运动星体的线速度:v =; 周期为T,则有T=, T=4π;2设第二种形式星体之间的距离为r,则三个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由于星体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靠其他两个星体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由力的合成和牛顿运动定律有:F 合=cos30°,F 合=m R′,所以r=R;答案:12知识脉络 一、RGmR25vRπ2GmR 53︒30cos 2/r 222rGm 22π4T31)512(R GmR 25GmR 5π43R 31)512(双星模型:绕公共圆心转动的两个星体组成的系统,我们称之为双星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剖析宇宙中的双星、三星模型
考点课程目标备注
双星、
三星模型
1. 掌握双星、三星模型的向心力
来源;
2. 会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求解双
星、三星模型的周期,线速度等
物理量;
3. 掌握两种模型的特点。
双星问题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
上的应用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考
查转动星体向心力来源及参数之间
的关系,高考重点,属于高频考点
中等难度,命题形式选择题居多。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1.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求解双星、三星模型的周期,线速度等物理量;
2. 双星、三星两种模型的特点。
难点:双星、三星模型的向心力来源。
绕公共圆心转动的两个星体组成的系统,我们称之为双星系统,如图所示,双星系统模型有以下特点:
(1)各自需要的向心力由彼此间的万有引力相互提供
即
2
2
1
L
m
Gm
=m1ω21r1,
2
2
1
L
m
Gm
=m2ω22r2;
(2)两颗星的周期及角速度都相同
即T1=T2,ω1=ω2;(3)两颗星的半径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为
r1+r2=L;
(4)两颗星到圆心的距离r1、r2
与星体质量成反比
即
1
2
2
1
r
r
m
m
=;
(5)双星的运动周期
T=2π
)
(
2
1
3
m
m
G
L
+
;
(6)双星的总质量公式
m1+m2=
G
T
L
2
3
2
4π。
二、三星模型
第一种情况:三颗星连在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的星(静止不动)在同一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行。
特点:1. 周期相同;
2. 三星质量相同;
3. 三星间距相等;
4. 两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相等。
原理:A、C对B的引力充当向心力,即:,
Gm
R
T
5
4
3
π
=,同理可得线速度:
R
GmR
2
5。
第二种情况:
特点:1. 运行周期相同;
2. 半径相同;
3. 质量相同;
4. 所需向心力相等。
原理:B、C对A
r
T
m
R
Gm
F
2
2
2
24
30
cos
2
π
=
=︒
合
,其中R
r
3
3
=,
可得:运行周期Gm
R
R
T 32π=。
例题1 如图,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颗星球A 和B 在引力作用下都绕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A 和B 两者中心之间距离为L 。
已知A 、B 的中心和O 三点始终共线,A 和B 分别在O 的两侧。
引力常数为G 。
(1)求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2)在地月系统中,若忽略其他星球的影响,可以将月球和地球看成上述星球A 和B ,月球绕其轨道中心运行的周期记为T 1。
但在近似处理问题时,常常认为月球是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的,这样算得的运行周期为T 2。
已知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5.98×1024kg 和7.35 ×1022kg 。
求T 2与T 1两者平方之比。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思路分析:(1)A 和B 绕O 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A 和B 的向心力相等。
且A 和B 和O 始终共线,说明A 和B 有相同的角速度和周期。
因此有
R M r m 22ωω=,L R r =+,连立解得L M m m R +=
,L M m M
r +=。
对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得L m M M
T m L GMm +=22
)2(π, 化简得:)
(23
m M G L T +=π。
(2)将地月看成双星,由⑴得)
(23
1m M G L T +=π。
律得
L T m L
GMm 2
2
)2(π=。
化简得:GM
L T 3
22π=。
所以两种周期的平方比值为01.11098.51035.71098.5)(24
22
24212=⨯⨯+⨯=+=
M M m T T 答案:(1))
(23
m M G L T +=π (2)1.01
例题2 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通
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
已观测到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一种是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 的圆轨道上运行;另一种形式是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道运行。
设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 。
(1)试求第一种形式下,星体运动的线速度和周期。
(2)假设两种形式下星体的运动周期相同,第二种形式下星体之间的距离应为多少? 思路分析:(1)对于第一种运动情况,以某个运动星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1=22R Gm ,2
2
2)
2(R Gm F =,F 1+F 2=mv 2/R 运动星体的线速度:v =R
GmR
25; 周期为T ,则有T=
v
R
π2, T=4πGm
R 53。
(2)设第二种形式星体之间的距离为r ,则三个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
30cos 2
/r 。
由力的合
成和牛顿运动定律有:F 合=22
2r
Gm cos30°,
F 合=m 22
π4T
R′,
所以r=31
)5
12
(R 。
答案:(1)R GmR 25 Gm
R 5π43
(2)R 31
)5
12
(
【知识脉络】 一、
双星模型:绕公共圆心转动的两个星体组成的系统,我们称之为双星系统。
特
点
1. 各自需要的向心力由彼此间的万有引力相互提供;
2. 两颗星的周期及角速度都相同;
3. 两颗星的半径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为:r 1+r 2=L ;
4. 两颗星到圆心的距离r 1、r 2与星体质量成反比;
5. 双星的运动周期T =2π
L 3
Gm 1+m 2
;
6. 双星的总质量公式m 1+m 2=4π2L 3
T 2G。
模型一:三颗星连在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的星(静止不动)在同一半径为R 的圆轨道上运行。
特点:1. 周期相同; 2. 三星质量相同; 3. 三星间距相等;
4. 两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相等。
模型二: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轨道运行。
特点:1. 运行周期相同;
2. 半径相同;
3. 质量相同;
4. 所需向心力相等。
二、三星模型
满分训练:我们的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
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 1和S 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C 做匀速圆周运动。
由天文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 ,S 1到C 点的距离为r 1,S 1和S 2的距离为r ,已知引力常量为G 2的质量为( )
A. 2
12)(4GT r r r 2π
B. 2312π4GT r
C. 232π4GT r
D. 2
122π4GT r r
思路分析:双星的运动周期是一样的,选S 1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
力定律得
m 2D 正确。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