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中药学上划分为四类
中药-17活血化瘀药
中药学——第十七单元活血化瘀药一、概述【药性特点】性味多为辛、苦、温,部分动物类药味咸,主入心、肝二经。
味辛则能散、能行,味苦则通泄,且均入血分,故能行血活血,使血脉通畅,瘀滞消散。
【使用注意】本章药物行散力强,易耗血动血,不宜用于妇女月经过多以及其他出血证无瘀血现象者。
对于孕妇尤当慎用或忌用。
二、活血止痛药【性能特点】多具辛味,辛散善行,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活血每兼行气,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适应证】主治气血瘀滞所致的各种痛证。
如头痛,胸胁痛、心腹痛、痛经、产后腹痛,肢体痹痛、跌打损伤之瘀痛等。
也可用于其他瘀血病证。
川芎【药性】辛,温。
归肝、胆、心包经。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应用】1.血瘀气滞痛证。
为“血中气药”,妇科要药。
2.头痛,风湿痹痛。
为治头痛要药。
【用法用量】煎服,3~9g。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多汗、热盛及无瘀之出血证慎用。
孕妇慎用。
延胡索【药性】辛、苦,温。
归心、肝、脾经。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应用】气血瘀滞之痛证。
“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用法用量】煎服,3~10g。
研粉吞服,每次1~3g。
醋制可增强止痛作用。
郁金【药性】辛、苦,寒。
归肝、胆、心经。
【功效】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应用】1.气滞血瘀痛证。
2.热病神昏,癫痫痰闭。
3.吐血、衄血、倒经、尿血、血淋。
4.肝胆湿热黄疸、胆石症。
【用法用量】煎服,5~12g;研末服,2~5g。
【使用注意】畏丁香。
姜黄【药性】辛、苦,温。
归肝、脾经。
【功效】破血行气,通经止痛。
【应用】1.气滞血瘀痛证。
2.风湿痹痛。
长于行肢臂而除痹痛。
3.牙痛,牙龈肿胀疼痛,疮疡痈肿,皮癣痛痒。
【用法用量】煎服,3~10g。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血虚无气滞血瘀者慎用,孕妇忌用。
鉴别用药郁金、姜黄功用异同点共同功效:活血散瘀,行气止痛,同治气滞血瘀证。
不同功效:姜黄辛温行散,祛瘀力强,以治寒凝气滞血瘀之证为好,且可祛风通痹而用于风湿痹痛。
中药学-19-活血化瘀药
┌妇产科—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 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绝 │ ,难产 │内科—胸腹胁肋、头诸痛,而痛如 │ 针刺,痛处固定者;癥瘕积 3.适应证—瘀血证│ 聚;中风后半身不遂,肢体 │ 麻木;关节痹痛日久;血证 │ 之出血色紫,夹有血块 │骨外科—跌扑损伤,骨折肿痛,痈 │ 肿疮疡 └其他—出血而有瘀滞者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目的要求】
z 掌握活血化瘀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 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掌握药物8味,熟悉药物5味,了解药物8 味。 熟悉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z
z
【教学内容】
1、活血止痛药 掌握:川芎、延胡索。 熟悉:乳香、没药、郁金。 了解:五灵脂。 2、活血调经药 掌握:丹参、益母草、牛膝。 熟悉:桃仁、红花。
乳香 ◇
生 乳 香
炙 乳 香
【来源】为橄榄科小 乔木卡氏乳香树及其 同属植物皮部渗出的 树脂。入药多炒用。 【处方名】乳香、制 乳香。 【药性】辛、苦,温。 归肝、心、脾经。
【功效应用】 ┌跌打损伤瘀滞肿痛—没药、血竭等 │ (七厘散) ┌行气止痛│心腹瘀痛,癥瘕积聚—当归、丹参、 │ │ 没药(活络效灵丹) │ └风寒湿痹,肢体疼痛麻木—羌独活、 活血│ 秦艽等(《医学心悟》蠲痹汤) │ ┌疮疡初起,红肿热痛—金银花、白芷 │ │ 、没药等(仙方活命饮) └消肿生肌│痈疽、瘰疬、痰核—没药、麝香、雄 │黄(醒消丸) └疮疡破溃,久不收口—没药:海浮散 【用法用量】煎服,3~10g,宜炒去油用。外用适量, 生用或炒用,研末外敷。 【使用注意】孕妇及无瘀滞者忌用;本品气浊味苦,易 致恶心呕吐,故内服不宜多用;胃弱者慎用。
郁金 ◇
郁
金
姜
黄
郁金药材
莪
中药学——活血化瘀药
中药学——活血化瘀药1. 定义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功效,用于治疗瘀血证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
其中活血化瘀作用强者又称破血药或逐瘀药。
2. 性能特点性味多辛、苦、温或寒,部分动物药类味咸,主入心、肝二经。
具有活血化瘀之功,产生止痛、调经委通经、通痹、消肿、疗伤、消痈、消癥等功效。
3.适应范围一切瘀血阻滞之证。
1)多种妇科瘀滞证(血瘀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等);2)内科各种瘀血疼痛、癥瘕积聚、风湿痹证、中风不遂等;3)外伤科的疮疡肿痛,跌扑损伤、瘀肿疼痛等。
4.配伍应用1.根据各类药物的不同效用特点而随证选用2.针对引起瘀血的原因进行配伍,以标本兼治。
1)寒凝血脉者,~温里散寒药;2)热灼营血,瘀热互结者,~清热凉血、泻火解毒药;3)痰湿阻滞,血行不畅者,~化痰除湿药;4)风湿痹阻,经脉不通者,~祛风除湿通络药;5)久瘀体虚或因虚致瘀者,~补益药;6)癥瘕积聚,~软坚散结药;3.均宜酌情配伍行气药,以增强活血药之力。
5.使用注意1)本类药根据其作用强弱,有活血散瘀及破血逐瘀之分,应注意掌握使用。
2)本类药物行散力强,宜耗血动血,不宜用于妇女月经过多以及其他出血证而无瘀血现象者。
(3)孕妇慎用或禁用。
6.各类药功效第一节活血止痛药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延胡索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姜黄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乳香活血定痛,消肿生肌。
没药活血定痛,消肿生肌。
五灵脂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第二节活血调经药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益母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牛膝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鸡血藤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
王不留行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
第三节活血疗伤药土鳖虫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马钱子通络止痛,散结消肿。
中药学课件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
2024/10/20
中药学
33
桃仁
2024/10/20
【药用】 蔷薇科小 乔木桃或 山桃的成 熟种仁。
中药学
34
桃仁
【性味与归经】 苦、甘,平。 有小毒。 归心、肝、大肠经。
2024/10/20
中药学
35
桃仁
功效 活血祛瘀
2024/10/20
中药学
53
鸡血藤
苦、甘,温。归肝、 肾经。
行血补血——月经 不调,痛经,闭经 等血瘀血虚证。
舒筋活络——风湿 痹痛及中风之肢体 麻木或瘫痪等。
2024/10/20
中药学
54
穿山甲
【药用】鲮鲤科脊椎动物动物穿山甲 Manis pentadactyla Linnaeus 的鳞甲。
中药学
47
泽兰
功效
活血调经
化湿醒脾
主治
血滞闭经、痛经及产后恶露不尽,瘀 滞腹痛。 湿浊中阻证。
利水消肿 产后小便不利,身面浮肿。
2024/10/20
中药学
48
牛膝
2024/10/20
【药用】 苋科草本 植物川牛 膝或牛膝 的根。
中药学
49
牛膝
【性味与归经】 苦、酸,平。 归肝、肾经。
2024/10/20
润肠通便
主治
① 瘀血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 癥瘕及跌打损伤等。 ② 肺痈、肠痈。
肠燥便秘。
止咳平喘 咳嗽气喘。
2024/10/20
中药学
36
桃仁
【处方用名】 桃仁、桃仁泥、老桃仁、单桃仁 桃仁霜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 ,煎服。桃仁霜
《中药学》学习笔记:活血化瘀药之川芎
《中药学》学习笔记:活血化瘀药之川芎凡以通畅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瘀药。
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
其中活血祛瘀之力峻猛者,又称破血逐瘀药。
活血化瘀药味多辛、苦而性温,辛能散瘀行滞,苦能泄利通降,温可通行血脉,促进血行。
本类药物善于走散通行,能促进血行,消散瘀血,而产生调经、止痛、消癥、消肿、消痈、通痹等功效。
适用于血行失畅、瘀血阻滞之证。
活血祛瘀作用按其强度的不同常用不同的功效术语,如“和血”、“和营”多指活血作用较弱,药力平和;“活血”、“化瘀”、“祛瘀”、“消瘀”较“和血”、“和营”作用强,然力量强度又不及“破血”、“破瘀”、“逐瘀”峻猛。
活血化瘀药主治各种瘀血证。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
所以本章药物主治范围广泛,遍及内、妇、儿、外、伤各科。
如内科之头、胸、腹、四肢诸痛,而痛如针刺,痛处固定者,体内癥瘕积聚,中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关节痹痛日久,血证之出血色紫夹有血块,妇产科痛经、闭经、产后恶露不尽、腹痛,外伤科之跌扑损伤肿痛,痈肿疮疡等,均可应用活血化瘀药。
活血祛瘀药的使用,应针对病情,根据药物寒温、猛缓之性和功效特点,加以选择,并作适当的配伍。
由于人体气血之间的密切关系,气滞可导致血瘀,血瘀也常兼气滞,故本类药物常需与行气药同用,以增强活血化瘀的功效。
寒凝血瘀者,当配伍温里药以温通血脉,助活血化瘀药以消散瘀滞。
若热灼营血而致血瘀者,当配伍清热凉血药。
痹证、疮痈,则应与祛风湿药或清热解毒药同用。
癥瘕痞块,应同软坚散结之品配伍。
瘀血而兼正虚,又当配伍相应的补虚药,以消补兼施。
本类药物易耗血动血,不宜用于月经过多,血虚经闭者。
有催产下胎作用和活血作用强烈的药物,孕妇禁用。
古代有将催产下胎的活血药用于难产及胞衣不下者,但其危险性大,一般不宜使用。
由现代产科处理更加安全有效。
破血逐瘀之品易伤人正气,体虚而兼瘀者应慎用。
川芎《神农本草经》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LigusticumchuangxiongHort .的根茎。
中药学
一.名词解释1. 中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
2. 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学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3. 本草:本:根本,草:除根本以外的其它植物。
中药包括植物、动物、矿物,但以植物药为最多,使用也更普遍,所以相沿把中药叫“本草”。
4. 配伍: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同用。
5. 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6. 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7. 相恶: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的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8. 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9. 相须: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以增强其原有疗效。
10. 相使: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辅药能提高主药的疗效。
11. 炮制: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前的必要加工处理过程。
12. 水飞法: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
13. 煅法: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碎,以便充分发挥疗效。
14. 煨法:利用湿面粉、湿纸或黄泥包裹药物,置热火灰加热至面或纸焦黑。
或泥巴焦枯为度,可减轻药物的烈性、副作用、或加强止泻的作用。
15. 淬法: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使其酥脆的方法。
16. 炙法:将药物快速投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刻取出的一种方法。
17. 中药性能:又称药效。
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毒性等内容,它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18. 四气:亦称四性,指的是药物寒热不同的性质,具体内容包括凉、热、寒、平。
19. 五味:是指药物的滋味,具体内容包括辛、甘、酸、苦、咸、涩、淡。
20. 升降沉浮: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升浮指上升、发散,即向上向外的作用趋势,沉指收敛泄利,降指下降,即向下向内的作用趋势。
中药学精华
中药分类重点药物(1)解表药类:麻黄、桂枝、细辛、紫苏、荆芥、防风、羌活、白芷、苍耳子、生姜、香薷;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葛根、升麻、柴胡。
(2)清热药类:石膏、知母、栀子、芦根、天花粉、夏枯草、决明子;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白鲜皮;水牛角、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金银花、紫花地丁、蚤休、大青叶、板蓝根、青黛、鱼腥草、败酱草、白头翁、土茯苓;青蒿、地骨皮、白薇。
(3)泻下药类:大黄、芒硝;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
(4)祛风湿药类:独活、威灵仙、秦艽、防己、木瓜、蚕砂、蕲蛇、五加皮、桑寄生。
(5)芳香化湿药类:苍术、厚朴、藿香、佩兰、砂仁、白豆蔻。
(6)利水渗湿药类:茯苓、猪苓、薏苡仁、泽泻、车前子、滑石木通、通草、茵陈蒿、金钱草、篇蓄、瞿麦、石韦、赤小豆。
(7)温里药类:附子、乌头、肉桂、干姜、高良姜、吴茱萸、丁香。
(8)理气药类:橘皮、青皮、枳实、枳壳、木香、香附、乌药、沉香、檀香、川楝子、薤白、佛手、香橼。
(9)消食药类:莱菔子、山楂、鸡内金。
(10)驱虫药类:使君子、苦楝根皮、槟榔、贯众、雷丸。
(11)止血药类:大蓟、小蓟、白茅根、苎麻根、槐花、地榆;白芨、仙鹤草、棕榈炭;三七、茜草、蒲黄;艾叶。
(12)活血化瘀药类:川芎、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鸡血藤、牛膝、郁金、姜黄、虎杖、穿山甲、王不留行;延胡索、五灵脂、乳香、没药;三棱、莪术、鹿虫、水蛭。
(13)化痰止咳平喘药类: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白芥子、桔梗、旋覆花;瓜蒌、贝母、胆南星、前胡、礞石;杏仁、紫菀、款冬花、百部、葶苈子、桑白皮、白果。
(14)安神药类:朱砂、琥珀、龙骨、牡蛎、酸枣仁、柏子仁、远志。
(15)平肝息风药类:羚羊角、牛黄、天麻、钩藤、地龙、白僵蚕全蝎、蜈蚣;石决明、代赭石、刺蒺藜。
(16)开窍药类:麝香、石菖蒲。
(17)补虚药类:人参、党参、太子参、西洋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鹿茸、淫羊藿、巴戟天、仙茅、肉苁蓉、蛤蚧、冬虫夏草、补骨脂、紫河车、杜仲、续断;熟地黄、何首乌、当归、白芍、阿胶;沙参、玉竹、天冬、麦冬、石斛、黄精、百合、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龟板、鳖甲。
中药学课件 活血化瘀药
• 【功效主治】活血化 瘀、理气止痛,用于 胸中憋闷、心绞痛;
• 【药理作用】 • 1 增加冠脉血流量; • 2 增加心肌耐缺氧能
力、保护缺血心肌;
• 3 抗血小板聚集防止 血栓形成;
• 4 改善微循环。
•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 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 病,冠心病,脉管炎。
• 祛瘀生新。
•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心经。
• 功效:活血化瘀、止痛、调经、破血消
•
癥、疗伤消肿、活血消痈。
• 适应症:各种瘀血证
•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 胸腹头痛如针刺,部位固定;癥瘕积聚;
• 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出血色紫夹瘀;
• 中风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关节痹痛
• 日久;跌打损伤、骨折;痈肿疮疡。
•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 临床应用:
• 血瘀气滞诸痛:
• 止痛佳品“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
• 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 心血瘀阻胸痹心痛+丹参、川芎
•
或+瓜蒌、薤白;
• 胃脘痛偏寒+桂枝、高良姜;
•
偏热+川楝子; 偏气滞+木香;
•
偏血瘀+丹参、五灵脂;
• 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柴胡、郁金;
• 疝气睾丸肿痛+橘核、川楝子;
• 含义: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 血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瘀血证的药物。
• 活血化瘀的近义词: – 活血—和血、和营、调血(弱); – —活血、行血、散血、通血(中) – —破血(强); – 祛瘀—化瘀、消瘀、散瘀(弱); – —通瘀、行瘀(中); – —破瘀、逐瘀、攻瘀(强)。
中药学题库活血化瘀药.doc
活血化瘀药一、填空题:1.川芎的功效是____ 2.延胡索的功效是____ 3.郁金的功效是____ 4. 姜黄的功效是____ 5.乳香的功效是____ 6.丹参的功效是____ 7.红花的功效是____ 8.桃仁的功效是____ 9.益母草的功效是____ 10.牛膝的功效是____ 11.鸡血藤的功效是____ 12.骨碎补的功效是____ 13.马钱子的功效是____ 14.莪术的功效是____ 15.穿山甲的功效是____16.活血化瘀药可分为____ ____ ____ ____ 四类。
17.具有活血行气止痛功效的药物有____。
二、简答题:1.川芎为何称为治头痛要药?2.牛膝“引血下行”功效的主治病证有哪些? 3.比较桃仁与红花功效主治异同。
4.简述姜黄的功效及主治证候。
三、论述题:1.试述活血化瘀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证、配伍原则及使用注意。
2.试述郁金与姜黄的功效和应用有何异同。
3.试述牛膝的性味、功效与应用。
4.试述丹参的功效及应用。
四、选择题:1.具有行气解郁作用的药是:( )A.川芎B.丹参C.桃仁D.红花2.治肝郁气滞,气血失调,胁肋疼痛,以何药为宜?( )A.红花B.川芎C.桃仁D.丹参3.何药被誉为治头痛要药?( )A.川芎B.郁金C.丹参D.延胡索4.下列哪项是川芎的功效?( )A.活血行气,祛风止痛B.活血上止痛,消肿生肌C.活血行气,止痛D.破血祛瘀,行气止痛5.治疗肝经有热,经前腹痛,宜选用:( )A.川芎B.郁金C.乳香D.莪术6.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是何药的功效?( )A.川芎B.乳香C.丹参D.郁金7.下列哪项一般不宜使用川芎?( )A.风寒头痛B.风热头痛C.风湿头痛D.阴虚阳亢头痛8.疮疡溃破久不收口,何药常与没药研末外敷?( )A.川芎B.乳香C.延胡索D.丹参9.何药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适用于身体各部位多种疼痛?( )A.延胡索B.桃仁C.益母草D.水蛭10.治疗湿温病,湿浊蒙蔽清窍,胸脘痞闷,神志不清,宜选:( )A.红花B.郁金C.川芎D.虎杖11.治疗肝郁化热,迫血妄行、吐血、衄血,宜选:( )A.川芎B.郁金C.益母草D.丹参12.何药有利胆退黄作用?( )A.川芎B.郁金C.延胡索D.乳香13.下列哪项是姜黄的功效?( )A.破血行气,通经止痛B.活血止痛,消肿生肌C.行血补血,舒筋活络D.活血祛瘀,利尿消肿14.何药能行气血、通络止痛,善治风湿臂痛?( )A.姜黄B.郁金C.丹参D.没药15.下列哪项是莪术与三棱的共同功效?( )A.破血祛瘀,行气止痛B.活血止痛,消肿生肌C.活血祛瘀,祛风止痛D.行血补血,舒筋活络16.下列何药善于消癥散结?( )A.莪术B.乳香C.川芎D.姜黄17.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首选:( )A.丹参B.郁金C.延胡索D.益母草18.治疗温热病、热入营血,高热、烦躁不寐、时有谵语,宜选用:( )A.丹参B.姜黄C.川芎D.莪术19.何药具有宁心安神之功?( )A.郁金B.丹参C.川芎D.鸡血藤20.何药能利胆退黄?( )A.郁金B.益母草C.川芎D.丹参21.补肾强骨是下列何药的功效?( )A.郁金B.姜黄C.牛膝D.骨碎补22.治疗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首选:( )A.益母草B.丹参C.红花D.桃仁23.治疗小便不利、水肿,宜选:( )A.益母草B.郁金C.桃仁D.丹参24.下列哪项是益母草的功效?( )A.活血祛瘀,利尿消肿B.活血祛瘀,行气止痛C.行血补血,舒筋活络D.活血祛瘀,润肠通便25.具有补血和活血作用的药是:( )A.鸡血藤B.益母草C.丹参D.红花26.何药长于舒筋活络,善治风湿痹证?( )A.鸡血藤B.川芎C.丹参D.牛膝27.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是何药的功效?( )A.桃仁B.红花C.水蛭D.郁金28.治疗肺痈、肠痈初期常选用的药是:( )A.桃仁B.红花C.郁金D.丹参29.红花的性味归经是:( )A.辛、甘、温,归肝经B.辛、苦、归心经C.辛、微温,归心、肝经D.甘、微寒,归肝、肾经30.能凉血消痈的药物是( )A.五灵脂B.丹参C.红花D.姜黄31.入汤剂宜包煎的药物是( )A.五灵脂B.益母草C.桃仁D.牛膝32.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是何药的功效?( )A.五灵脂B.川芎C.乳香D.延胡索33.何药长于引血下行?( )A.牛膝B.郁金C.益母草D.丹参34.治疗湿热下注,腰膝关节疼痛、常与黄柏等药物同用的药物是:( )A.五灵脂B.牛膝C.姜黄D.乳香35.治疗肝肾不足,腰膝酸痛,宜选用:( )A.红花B.牛膝C.益母草D.乳香36.治疗小便不利,尿道涩痛,宜选用:( )A.牛膝B.红花C.桃仁D.姜黄37.治疗乳汁不通,首选:( )A.穿山甲B.水蛭C.红花D.鸡血藤38.痈肿脓成未溃,首选药是:( )A.穿山甲B.川芎C.丹参D.姜黄39.治疗骨折损伤,瘀滞疼痛,宜选用:( )A.庶虫B.乳香C.牛膝D.丹参40.破血逐瘀、续筋接骨,是何药的功效?( )A.庶虫B.乳香C.牛膝D.鸡血膝41.治疗血小板增多症,常选用( )A.水蛭B.牛膝C.姜黄D.红花42.何药须炒松泡入药?( )A.穿山甲B.莪术C.桃仁D.五灵脂43.为增强活血祛瘀药的功效常配伍哪类药:( )A.解表药B.理气药C.温里药D.泻下药44.活血止痛,止咳平喘的药物是:( )A.桃仁B.红花、丹参C.五灵脂、蒲黄D.乳香45.专治一身上下诸痛,醋制可加强疗效的药物是:( )A.延胡索B.乳香C.桃仁D.姜黄46.郁金忌与何药配伍:( )A.巴豆B.丁香C.乌头D.人参47.既能破血祛瘀又能行气消积治食积腹胀的药物是:( )A.三棱B.丹参C.郁金D.乳香48.同为姜科,均能活血行气止痛的药物是:( )A.三棱、莪术B.乳香、没药C.延胡索、川芎D.郁金、姜黄49.均具有活血行气作用的药组是:( )A.郁金、姜黄B.川芎、丹参C.红花、桃仁D.益母草、莪术50.桃仁的功效是:( )A 活血行气,润肠通便B.活血祛瘀,润肠通便C.活血止痛,解毒消痈D.活血祛瘀,消肿排浓51.以下药中又名地鳖的药是:( )A.水蛭B.乳香C.虻虫D.庶虫52.下列活血药中能凉血安神的是:( )A.丹参B.川芎C.牛膝D.红花。
中药学药物功能分类方法
中药学药物功能分类方法
中药学药物功能分类方法一般可以根据药物的功效和作用机制来进行分类。
以下是常见的中药学药物功能分类方法:
1. 根据药物的功效分类:
- 治疗类药物:包括清热解毒药、祛风散寒药、温里药、化湿药、消积药、活血化瘀药等。
- 护理类药物:包括滋补药、调养药、养生药等。
- 预防保健类药物:包括预防感冒药、抗过敏药、增强免疫力药等。
- 辅助治疗类药物:包括辅助降血压药、辅助降血脂药、辅助降血糖药等。
2.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分类:
- 补虚类药物:具有滋补作用,可补充气血、调理脏腑。
- 祛邪类药物:具有驱除体内病邪、外邪的作用,常用于清热解毒、祛风散寒等。
- 调理类药物:具有调理气血、脏腑功能的作用,可用于调节失调症状。
- 活血化瘀类药物:具有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血液循环障碍。
- 化湿类药物:具有利尿、排湿的作用,适用于湿邪阻滞引起的病症。
- 止血类药物:具有止血的作用,可用于外出内出血等情况。
这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学药物功能分类方法,根据具体的药物特性和临床应用需求,还可以细分和调整分类方法。
(精)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强化练习题(参考答案)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强化练习题(参考答案)一、最佳选择题1、具有抗惊厥作用的中药主要归经是A、肺经B、肝经C、胃经D、肾经E、心经2、关于中药的四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在共性中只是程度上的差异B、具有清热、凉血、泻火、滋阴、清虚热等功效的药物,其药性属于温性或热性C、四性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D、具有祛寒、温里、助阳等功效的药物,其药性属于热性或温性E、具有清热、凉血、泻火、滋阴、清虚热等功效的药物,其药性属于寒性或凉性3、可降低阴虚证模型动物β受体数的是A、鹿茸B、当归D、知母E、附子4、下列具有中枢兴奋的药物是A、金银花B、钩藤C、羚羊角D、麝香E、板蓝根5、对内分泌系统有促进作用的是A、酸味药B、辛味药C、甘味药D、寒凉药E、温热药6、促进钠泵或活性恢复的药物是A、淫羊藿B、知母C、龙胆草D、生石膏E、黄柏7、下列不属于辛味功效的是B、开窍C、行气D、发散E、止血8、辛味药主要的化学成分为A、挥发油B、蛋白质C、氨基酸D、苷类E、有机酸类9、下列不属于酸味药的药理作用的是A、收敛B、止咳C、抗炎D、止血E、止泻10、长期给药可使中枢NA和DA含量增加的中药是A、石膏、知母B、茯苓、白术C、黄连、黄柏D、附子、干姜E、以上均不是11、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不包括A、炮制B、配伍与禁忌C、产地D、遗传E、采收季节12、附子的强心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A、随剂量的增加而加强B、随剂量的增加而减弱C、和剂量无关D、随剂量的减少而加强E、和剂量不成比例变化13、大黄与芒硝相须为用,治疗A、泻下B、热结便秘C、燥湿止痢D、化滞止痛E、行气14、中药的采收季节主要影响的是A、有效成分含量B、炮制D、贮存E、产地加工15、清热药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不包括A、黄芩素B、穿心莲内酯C、青蒿素D、桂皮油E、绿原酸16、温里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不包括A、强心B、抗休克C、扩张血管D、增加血管壁通透性E、抗心律失常17、活血化瘀药不包括A、活血调经药B、破血消癥药C、活血止痛药D、凉血止血药E、活血疗伤药18、化痰止咳平喘药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有B、皂苷C、银杏内酯D、乌头碱E、对羟福林19、青蒿素抗疟原虫作用发生在A、红细胞前期B、红细胞内期C、疟原虫配子体D、红细胞外期E、以上均不是20、祛风湿药的代表药理作用是A、调节胃肠运动B、发汗C、降压D、利尿E、抗炎镇痛二、配伍选择题1、A.挥发油B.鞣质C.生物碱D.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性成分E.无机盐<1> 、苦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 B C D E<2> 、咸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 B C D E<3> 、甘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 B C D E2、A.辛味B.甘味C.酸味D.苦味E.咸味<1> 、主要分布在化痰药和温肾壮阳药中的是A B C D E<2> 、主要分布于补虚药和利水渗湿药中的是A B C D E<3> 、主要分布于泻下药和活血药中的是A B C D E<4> 、主要分布于收涩药和止血药中的是A B C D E3、A.药理作用B.受体学说C.有效成分分布D.环核苷酸E.微量元素<1> 、中药归经的物质基础为A B C D E<2> 、调节代谢细胞的重要物质是A B C D E4、A.体质B.品种C.地理条件D.来源E.剂量<1>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环境因素是A B C D E<2>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机体因素是A B C D E5、A.生理因素B.心理因素C.药物因素D.病理因素E.环境因素<1> 、个体差异和种族差异属于<2> 、情绪属于A B C D E6、A.麻黄B.附子C.甘草D.芥子E.大黄<1> 、炮制后能使抗菌作用增强的中药是A B C D E<2> 、炮制后能使毒性降低的中药是A B C D E<3> 、炮制后能使药效保持稳定的中药是A B C D E7、A.刺激性泻下B.容积性泻下C.润滑性泻下D.利尿E.抗炎<1> 、芒硝属于A B C D E<2> 、大黄属于<3> 、郁李仁属于A B C D E8、A.后遗效应B.毒性反应C.特异质反应D.变态反应E.副作用<1> 、麻黄治疗哮喘时,会出现失眠现象,被认为是A B C D E<2> 、患者由于红细胞膜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不足或缺失,服用蚕豆会引起溶血性黄疸,被认为是A B C D E9、A.强心苷B.麻黄碱C.乌头碱D.砷化合物E.氰苷、氢氰酸<1> 、砒霜、雄黄等的主要毒性成分是A B C D E<2> 、蟾蜍、夹竹桃等的主要毒性成分是A B C D E10、A.硫化汞B.三氧化二砷C.四氧化三砷D.四氧化三铅E.氯化汞<1> 、属于含砷类中药成分的是A B C D E<2> 、属于含汞类中药成分的是A B C D E<3> 、属于含铅类中药成分的是A B C D E三、综合分析选择题1、患者,女,30岁,近期出现形寒肢冷、口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的症状,植物神经平衡指数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血化瘀中药
活血止痛药:
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等
主要治疗血瘀气滞痛证
温经散寒的常用药物
肉桂.附子.艾叶.吴茱萸.干姜.补骨脂.小茴香.川椒.等.活血花瘀的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泽兰.灵脂.蒲黄.三棱.赤芍.水蛭.
活血止痛散:本品为急、慢性软组织扭挫伤类非处方药药品。
成份:当归、三七、乳香(制)、冰片、土鳖虫、自然铜(煅)。
本品为灰褐色的粉末;气香,味辛、苦、凉。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用法用量: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5克,一日2次。
活血通经止痛散跌损
【处方】三棱、莪术、黄柏、黄连、青皮、赤芍、紫苏、香附、柴胡、乳香、红花、苏木、菖蒲、千里马。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经止痛。
主治跌打损伤,瘀血冲心,气紧急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名称:安息香
类别:开窍药
药用部位:干燥树脂
药材性状:本品为球形颗粒压结成的团块,大小不等,外面红棕色至灰棕色,嵌有黄白色及灰白色不透明的杏仁样颗粒,表面粗糙不平坦。
常温下质坚脆,加热即软化。
气芳香、味微辛。
在夏、秋季割胶。
收集的液体树脂放阴凉处,自然干燥。
性味归经:平;辛、苦;归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开窍清神行气,活血,止痛。
用于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心腹疼痛,产后血虚,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3~1.5g;或入丸、散。
丹参、三七禁忌:气虚不足、阴虚火旺者慎服。
(2)活血调经药: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牛膝,鸡血藤等
主要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
(3)活血疗伤药:土鳖虫,马钱子,苏木,骨补碎,血竭等
主要治疗骨折损伤,瘀肿疼痛
(4)活血逐瘀药:莪术,三棱,水蛭,穿山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