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基础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定稿-含答案

合集下载

《基础化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基础化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基础化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某反应的ΔrHmΘ<0 ,当温度升高时,其平衡常数的数值将()。

A、增大B、不变C、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2、当主量子数n=3时,则角量子数l的取值为()。

A、1、2、B、0、1、2C、0、1D、0、±1、3、某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是因为()。

A、反应已停止B、反应物中的一种已消耗完C、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D、反应物均已消耗完毕4、下列化合物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A、H2OB、NaBrC、CH3OHD、Na2O25、蔗糖的凝固点为()。

A、0℃B、高于0℃C、低于0℃D、无法判断6、已知某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A、s区B、d区C、f区D、p区7、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A、实际上能进行的反应B、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C、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系数均为1的反应D、已进行完的反应8、对于反应Cr2O72-+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其ΔrGm= –nFE,式中n等于()。

A、1B、6C、3D、129、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SiB、CO2C、ZnSD、Fe3C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原电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B、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能变为电能C、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电能变为化学能D、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二、填空题(共15空,每空2分,共30分)1、原电池(-)Pt |Fe2+(C1),Fe3+(C2)|| Fe2+(C3),Fe3+(C4)| Pt(+)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上发生的电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基础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共20分)1、主量子数n为4时,其轨道总数为,电子层电子的最大容量为。

2、根据共价键形成时原子轨道重叠方式不同,共价键可分为和两种.3、在等温等压条件下,系统的焓变ΔH=。

4、质量作用定律适用的范围是。

5、用有效数字表示下列计算结果:(3.202+0.01301)×12。

9= ;158.7÷2 - 5。

11×10-3 = 。

6、已知NaHCO3注射液的质量浓度为50g/L,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NaHCO3的摩尔质量为84 g/ mol)。

7、医学上的等渗溶液的渗透浓度范围是。

8、在NH4Cl—NH3&#8226;H2O的体系中,抗酸成分是 .9、用0.1 mol/L的NaOH溶液滴定0.1 mol/L的HC1溶液20 ml,选用的指示剂是。

10、[Ag(NH3) 2]OH的名称是。

二、选择题(共20分)1、下列各组量子数中不合理的是( )。

A、n=2,l=1,m=0B、n=3,l=2,m=1C、n=2,l=2,m=lD、n =3,l=2,m=22、原子序数为7的氮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A、1S22S22P1B、1S22S22P2C、1S22S22P3D、1S22S22P43、已知PC13分子中,中心原子采用不等性SP3杂化,则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A、直线型B、平面三角型C、三角锥形D、正四面体4、在水分子之间存在的主要作用力是()A、氢键B、取向力C、色散力D、诱导力5、下列各种函数中,不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

A、恒压反应热B、反应的焓变C、系统的内能D、物质的标准生成自由能6、今有反应:A+B=C,其速率方程式为:u=kCAC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B、这反应一定是复杂反应C、这是个一级反应D、这是个二级反应7、用万分之一的天平称取的质量为2.3801g一级标准物质K2Cr2O7,则其相对误差是()。

基础化学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基础化学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基础化学试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在实验室里,倾注和使用易燃、易爆物时,附近不得有明火。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是无限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当某弱酸稀释时,其解离度增大,溶液的酸度也增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用Na2C2O4标定KMnO4,需加热到70~80℃,在HCl介质中进行。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将0.1mol/LHAc稀释为0.05mol/L时,H+浓度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对于同类型的难容电解质,在一定的温度下,Ksp越小。

其溶解能力越小。

A、正确B、错误7.某物质如果含有6.02×1023个粒子,它的物质的量就是1mol。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由于溶液的体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所以物质的量浓度也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标准物质在分析中主要用于分析仪器的校准和分析方法的评价。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质量百分比浓度是溶液的质量与溶质的质量的百分比。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在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将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一倍,则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就减少到原来的二分之一。

A、正确B、错误13.溶液的体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但物质的量浓度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实验中,应根据分析任务、分析方法对分析结果准确度的要求等选用不同等级的试剂。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定量分析中产生的系统误差是可以校正的误差。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6.EDTA滴定某金属离子有一允许的最高酸度(PH值),溶液的PH 再增大就不能准确滴定该金属离子了。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7.在溶解过程中,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一定就是溶液的体积。

年基础化学期末考试卷用于合并

年基础化学期末考试卷用于合并

北京化工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基础化学》期末考试试卷所有题目全部答在试卷上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本大题分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1.0 ⨯10- 8 mol⋅L-1的HCl溶液,其pH为8.00;()2.任何一对共轭酸碱对均可以组成缓冲溶液;( ) 3. 对零级反应来说,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4.某物质的Kɵsp越大,其溶解度也越大;()5. 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6.电极电势不具有加和性;()7.EDTA是很多金属离子的螯合剂,在水溶液中是四元弱酸;()8.元素的标准电极电势图: A—B—C—D中,若EɵB/C< EɵA/B, 则B不可能发生歧化反应;()9.某一元弱酸,其浓度越小,其解离度就越大;()10. 由于生成配离子,Ag(Ⅰ)的氧化性增强;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代号填入括号内)(本大题分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强氧化剂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不可逆反应,因此无法写出其平衡常数;(B)氧化还原反应也是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Kɵ可由公式∆r Gɵm = RT ln Kɵ求得;(C)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D) 原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同一处发生。

2.下列物质不是一元酸的是: (A) H 3BO 3(B) H 3PO 2(C) HClO 4(D) H 3PO 33.浓差电池:(-)Zn |Zn 2+(c 1 mol .L -1) || Zn 2+(c 2 mol .L -1) | Zn(+) , 已知V E 76.0/Zn)Zn (2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为提高电池电动势,可在负极处通入HCl 气体 (B) 为提高电池电动势,可在正极处加入氨水 (C) 若c 1/c 2=104,则电池电动势为0.24V (D) 若c 2/c 1 =104,则电池电动势为0.12V 4.下列关于周期表各族元素论述正确的是: (A) 非金属都是主族元素,金属都是副族元素 (B) VIIA 族元素都是非金属(C) IV A 族与IVB 族元素最外层都只有4个价电子 (D) IA 族与IB 族元素的最高价态为+15.在EDTA 滴定金属离子时,副反应系数α Y 与酸效应系数αY(H)、干扰离子效应系数αY(N)的关系为:(A) αY = αY(H)αY(N) (B) αY = αY(H) + αY(N) (C) αY = αY(H) + αY(N) -1 (D) αY = αY(H)αY(N) -16.下列关于物质中酸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A) HF > HCl > HBr > HI (B) H 4SiO 4 < H 3PO 4 < H 2SO 4 < HClO 4 (C) H 5P 3O 10 < H 4P 2O 7 < H 3PO 4 (D) HClO > HClO 2 > HClO 3 > HClO 47.在H 3PO 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 后,其溶液pH 为9.78,则此溶液中下列物种浓度最大的是(已知H 3PO 4的p K ɵa,1=2.15,p K ɵa,2= 7.20, p K ɵa,3= 12.35): (A) H 2PO 4-(B) H 3PO 4(C) PO 43-(D) HPO 42-8.向Mg(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MgCl 2,使[Mg 2+] 为0.0010mol ⋅L -1,则该溶液的pH 为(已知K ɵsp(Mg(OH)2)=1.8⨯10-11): (A) 8.63 (B) 10.13(C) 3.87 (D) 5.379. 下列物质中能组成碱性缓冲溶液的是:(A) 0.1mol ⋅L -1HOAc 与0.05 mol ⋅L -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 (B) 0.1 mol ⋅L -1 H 2C 2O 4与0.05 mol ⋅L -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 (C) 0.1 mol ⋅L -1H 3PO 4与0.05 mol ⋅L -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 (D) 0.1 mol ⋅L -1H 3PO 4与0.25 mol ⋅L -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10. 已知K ɵb (NH 3⋅H 2O)=1.8×10-5,欲配制1.0 L pH=10.00、c (NH 3⋅H 2O)=0.10mol ⋅L -1的缓冲溶液,需用(NH 4)2SO 4的物质的量为:(A) 9.0×10-3mol (B)1.8×10-2mol (C) 0.050mol (D) 9.0×10-2mol三、填充题(根据题意,在下列各题的横线处,填上正确的文字,符号或数值)(本大题分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NH4HCO3的质子条件式为。

基础化学期末考试卷

基础化学期末考试卷

(C)分子中具有三中心四电子的大∏键 (D)分子中具有三中心二电子的大∏键 5、已知:E (Cl2/Cl-)=1.36V, E (MnO2/Mn2+)=1.23V,实验室利用 MnO2 与浓盐酸反应制备
Cl2,此时由两电对 MnO2/Mn2+和 Cl2/Cl-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为(
)。
(A)E <0,E<0
。 ;多原子分子
单质有(至少给出 2 个例子)
;巨型分子单质有(至少给出
3 个例子)

8、用 EDTA 准确滴定金属离子 M2+的必要条件为_________。
9、[Cu(NH3)3]2+ 的累积稳定常数 β3 与反应[Cu(NH3)2]2+ + NH3 _________ (填“相同”or“不同”)。
(C) CH4 > H2O > NH3 > HF
(D) HF > H2O > NH3> CH4
3、下列物质中,还原性最强的是( )。
(A)MnO4-
(B)CrO42-
(C)CoO(OH)
(D)Fe(OH)2
4、有关 B2H6 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强还原性,燃烧时可放出大量的热
(B)分子结构式为
4、EDTA 在水溶液中是______ 元酸,在水溶液中的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反应 Cr2O72- + 6Cl- +14H+ = 2Cr3+ + 3Cl2(g) + 7H2O 组成原电池,其标准态的电池符号为

6、(NH4)2HPO4 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 7、常见的小分子单质有(至少给出 5 个例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北京市西城区(北区)2010-2011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2011.1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A卷(必修模块1)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Fe-56 Ba-137说明: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第4页答题表中。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5小题,每小题2分)1. 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 N2B. SO2C. NOD. Cl22.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 碳素钢B. 水银C. 黄铜D. 硬铝3.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酒精B. 铜C. 氯化钠D. 盐酸4. 下列常用的实验仪器中,能直接加热的是5. 下列气体中,极易溶于水的是A. O2B. NH3C. CO2D. Cl26.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 蔗糖溶液B. 盐酸C. 氯化钠溶液D. 氢氧化铁胶体7. 下列气体中,摩尔质量最大的是A. H2B. O2C. COD. NH38. 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化合反应B. 置换反应C. 分解反应D. 复分解反应9. 下列变化中,需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完成的是A. Fe→FeCl2B. CuO→CuC. SO3→H2SO4D. HNO3→NO10. 下列溶液中,常温下可以用铁罐装运的是A. 浓盐酸B. 稀硝酸C. 浓硫酸D. 硫酸铜溶液11. 下列物质中,常温下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A. MgB. AlC. SiD. Cl212.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A. 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B. 元素化合价变化C. 氧元素参加反应D. 原子重新组合13.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明矾可用作净水剂B. 氧化钠可作潜水艇中的供氧剂C. 氢氟酸可用来刻蚀玻璃D. 漂白粉可用作游泳池的消毒剂14. 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滴有酚酞的水中,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①钠浮在水面迅速反应②钠沉在水底迅速反应③钠熔成小球并快速游动④反应后的溶液变为红色⑤反应中可以听到嘶嘶的响声A. ①④⑤B. ②③⑤C. ②③④⑤D. ①③④⑤15. 下列有关物质分离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溶液和胶体B. 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C. 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D. 用加热的方法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16. 欲除去Fe2O3中混有的少量Al2O3,可选用的试剂是A. 水B. 稀硝酸C. 稀硫酸D. 氢氧化钠溶液17.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Ca2+、Na+、CO32-、NO3-B. Na+、Cl-、HCO3-、OH-C. Na+、Al3+、Cl-、SO42-D. H+、K+、HCO3-、SO42-18. 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硅单质是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B. 硅酸凝胶经处理后可作干燥剂C. 硅酸钠是制木材防火剂的原料D. 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19. 下列有关氢氧化亚铁及其制备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氢氧化亚铁易被空气氧化B. 氢氧化亚铁为灰绿色絮状沉淀C. 可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备氢氧化亚铁D. 实验制备中,氢氧化钠溶液应预先煮沸20.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钠与水反应 Na+H2O==Na++OH-+H2↑B. 铜与稀硝酸反应 Cu+NO3-+4H+==Cu2++2NO2↑+2H2OC. 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 Al3++3NH3·H2O==Al(OH)3↓+3NH4+D. 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 Fe3++Fe==2Fe2+21. 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则原溶液可能是①滴有石蕊的H2SO4溶液②滴有酚酞的氨水③溶有SO2的品红溶液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只有②22. 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四种溶液Na2SO4、FeCl2、Al2(SO4)3、(NH4)2SO4,此试剂是A. BaCl2溶液B. 稀H2SO4C. NaOH浓溶液D. AgNO3溶液23. 除去粗盐溶液中的Ca2+、Mg2+、SO42-等杂质,需依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X溶液、Y溶液,最终滴加稀盐酸调至中性。

《基础化学》试卷及答案(一)

《基础化学》试卷及答案(一)

基础化学试卷及答案(一)一、填空题(3分/空,共10空,30分)1及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科学。

23、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4、系统的性质按是否有加和性分为容量性质和强度性质两类。

5、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转变成生成物的速率。

6、滴定分析中能发生颜色改变而指示终点的试剂称为指示剂。

7、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包括分子、正离子、负离子)都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物质(包括分子、正离子、负离子)都是碱。

8、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溶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溶液中各生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9、有机化合物最基本的共同结构特征是原子之间都以共价键结合。

10、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生活性污染三大类。

二、单项选择题(3分/题,共10题,30分)1、地面附近有一正在上升的空气团,它与外界的热交热忽略不计。

已知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则该气团在此上升过程中(不计气团内分子间的势能)(C)A体积减小,温度降低 B体积减小,温度不变C体积增大,温度降低 D体积增大,温度不变2、酚酞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PH等于( C )。

A 、 10~12B 、 7~9 C、8~10 D、5~103、当被称量物高于室温时,应( C )A、立即称量B、讯速称量C、冷至室温称量D、冷至35℃称量4、碳原数低于12的饱和一元醇常温下是( A )A、无色液体B、腊状固体C、黏稠状液体D、无色气体5、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C )A、配合物由正、负离子组成B、配合物由中心离子(或原子)与配位体以配位键结合而成C、配合物由内界与外界组成D、配合物中的配位体是含有未成键的离子6、下列关于螯合物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有两个以上配位原子的配体均生成螯合物B、螯合物和具有相同配位原子的非螯合物稳定性相差不大C、螯合物的稳定性与环境的大小有关,现环境的多少无关D、起螯合作用的配体多为多齿配体,称为螯合济。

基础化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基础化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基础化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苯具有特殊的环状结构。

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除极少数高价金属离子外,EDTA与绝大多数金属离子均生成1:1型的配合物。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乙醇之所以可以与水混溶,是因为乙醇能与水形成氢键。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氧的物质的量是1mol”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相同外界条件下,某溶液沸腾时产生的蒸汽压与纯溶剂沸腾时产生的蒸汽压相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有机化合物大都是以配位键结合的非电解质,这类化合物通常较难溶解于水。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在实验室里,倾注和使用易燃、易爆物时,附近不得有明火。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游离金属指示剂本身的颜色一定要和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颜色有差别。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在MnO4-/MnO2电极中加入MnO2则该电极的电极电势降低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中和10mLHCl溶液(c=0.1mol·L-1)和10mLHAc溶液(c=0.1mol·L-1)所需NaOH溶液(c=0.1mol·L-1)的体积相同。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对于不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可以用溶度积比较其溶解度的大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按质子理论,Na2HPO4是两性物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目前在配位滴定中应用最广泛的配位剂是以EDTA为代表的氨羧配位剂。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标准试剂是用于衡量其他物质化学量的标准物质,其特点是主体成分含量高而且准确可靠。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溶液的体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但物质的量浓度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6.由于K2Cr207容易提纯,干燥后可作为基准物自接配制标准液,不必标定。

11-12学年第二学期《基础化学A》试卷B复习题

11-12学年第二学期《基础化学A》试卷B复习题

有机1121、2、3班级《基础化学A 》复习题一、选择题1、理想气体经不可逆循环,则:------------------------------------------------------ ( )A 、)(系S ∆=0,)(环S ∆)=0B 、)(系S ∆)=0,)(环S ∆>0C 、)(系S ∆>0,)(环S ∆>0D 、)(系S ∆>0,)(环S ∆<02、反应PCl 5 (g) == PCl 3(g) + Cl 2(g) 在一定温度下,解离度为α,下列哪一条件可使α增大?-------------------------------( )A 、体积不变,通人Cl 2气使压力增大一倍,B 、体积不变,通人N 2气使压力增大一倍,C 、压力不变,通人N 2气使体积增大一倍,D 、增大压力,使体积缩小一倍,3、热力学第一定律仅适用于什么途径:--------------------------------------------( )A 、同一过程的任何途径B 、同一过程的可逆途径C 、同一过程的不可逆途径D 、不同过程的任何途径4、热力学基本方程 d G = -S d T + V d p ,可适应用下列哪个过程:-------------- ( )A 、298K 、标准压力下,水气化成蒸汽B 、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C 、电解水制取氢气D 、N 2 + 3H 2=2NH 3未达到平衡5、现有原电池:(-)Pt Fe 3+,Fe 2+ Ce 4+,Ce 3+ Pt(+),该原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反应是-------------------------------------------------------------------------------------------( )A 、Ce 3+ + Fe 3+ → Ce 4+ + Fe 2+B 、3Ce 4+ + Ce → 4Ce 3+C 、Ce 4+ + Fe 2+ → Ce 3+ + Fe 3+D 、2Ce 4+ + Fe → 2Ce 3+ + Fe6、用标准对照法测定水中微量铁含量,测得浓度为5.00mg/L 的标准Fe 3+溶液吸光度为0.643,同一条件下测得水样吸光度为0.536,则水样中Fe 3+的浓度(mg/L )是------------------------------------------------------------------------------- ( )A 、0.240B 、6.00C 、4.17D 、0.1677、催化剂是通过改变反应的历程来加速反应速率,这一历程影响-----------( )A 、增大碰撞频率B 、降低活化能C 、减小速率常数 D. 增大平衡常数8、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 = 7.7×10-4 s -1,又初始浓度为0.1 mol·dm -3,则该反应的半衰期为:--------------------------------------------------------------------------------( )A 、86580sB 、900sC 、1800sD 、13000s9、反应A 2+B 2 → 2AB 的速率方程式是v=kC(A 2)C(B 2),此反应---------------( )A 、一定是基元反应B 、一定是复杂反应C 、无法判断是否为基元反应10、理想气体与温度为T 的大热源接触,作等温膨胀吸热Q ,而所作的功是变化到相同终态最大功的20%,则体系的熵变为:----------------------------------( )A 、T Q S 5=∆ B 、T Q S =∆ C 、T Q S 5=∆ D 、TQ S -=∆ 11、在某温度下平衡反应:的∆H<0,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原因是---------------------------( )A 、v (正)减小,v (逆)增大B 、k (正)减小,k (逆)增大C 、v (正)和v (逆)都减小D 、v (正)增加的倍数 < v (逆)增加的倍数12、液态乙醇在正常沸点下汽化变成乙醇蒸气,该过程状态函数变化值为零的是:----( )A 、ΔU = 0B 、ΔH = 0C 、ΔS = 0D 、ΔG= 013、熵是混乱度(热力学微观状态数或热力学几率)的量度,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同一种物质的 S(g)>S(l)>S(s)B 、同种物质温度越高熵值越大C 、分子内含原子数越多熵值越大D 、0K 时任何纯物质的熵值都等于零14、已知反应Cr 2O 72- + 6Fe 2+ + 14H + → 2Cr 3+ + 6Fe 3+ + 7H 2O ,2Fe 3+ + 2I - → 2Fe 2+ + I 2,在标准状况下向右进行,则标准电极电势最大的电对是--------------------------------------------------------------------------------- ( )A 、Fe 3+/Fe 2+B 、I 2/I -C 、Cr 2O 72-/Cr 3+D 、H +/H 215、已知V Fe Fe 77.023/=++θϕ,V CuCu 34.0/2=+θϕ,则反应: Cu + 2Fe 3+Cu 2+ + 2Fe 2+在标准态下自发进行的方向是-------------------------------------------------------( )A 、正向B 、逆向C 、不反应D 、不能判断16、二组分体系的最大自由度数及平衡共存的最大相数为------------------- ( )A 、3;3B 、3;4C 、4;4D 、4;517、压力升高时,单组分体系的沸点将----------------------------------------------(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不一定18、某有色溶液,当用1cm 吸收池时,其透光率为T ,若改用2cm 吸收池,则透光率应为-------------------------------------------------------------------------------( )A 、2TB 、2lgTC 、TD 、T 2二、填充题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化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基础化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基础化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答案本试卷共五道大题,满分100 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20分,每小空1分)1.ΔU=q v的应用条件是封闭系统,不做非体积功,定容过程。

2.含有0.1 mol⋅dm-3HAc与0.1 mol⋅dm-3NaAc的缓冲溶液的pH值为4.75 。

[K a=1.76×10-5]3.理想气体在向真空膨胀时,吉布斯函数(G)减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基元反应是指一步完成的反应。

5.对于反应N2(g)+3H2(g) 2NH3(g)的Δr Hθm(298.15K)=-92.2kJ⋅mol-1,若升高温度约100K,则(1)Δr Hθm 基本不变,(2)Δr Gθm增大,(3)Kθ减小(4)υ(正)增大,(5)υ(逆)增大(填“不变,基本不变,增大”或“减小”)6.电极极化使得阳极电极电势值升高,阴极电极电势值降低。

7.铅蓄电池放电做功25kJ,吸热5kJ。

该过程的体积功为0 kJ,非体积功为-25 kJ,ΔU = -20 kJ,ΔH = -20 kJ。

8.在BaSO4和AgCl的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则其BaSO4的溶解度会增大,AgCl的溶解度会增大,这种现象称为盐效应。

9.某离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若该离子为-1价离子,则其为F-。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分,每小题2分)1.绝对零度时,任何纯物质的完美晶体的标准熵值为( A )。

A.0 B.4.871 kJ⋅mol-1⋅K-1C.4.871J⋅mol-1⋅K-1D.1 J⋅mol-1⋅K-12.通常反应热的精确的实验数据是通过测定反应或过程的哪个物理量而获得的( D )。

A.△H B.p△V C.q p D.q v3.下列函数值为零的是( B )。

A.△f Hθm(Br2, g, 298.15K ) B.△f Hθm(H+,aq, 298.15K)C.△f Hθm(O3, g, 298.15K) D.Sθm(Br2, g, 298.15K )4.影响平衡常数最主要的因素是( A )。

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

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

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中,元素的最小单位是:A. 分子B. 原子C. 离子D. 电子答案:B2. 以下哪个是单质?A. O2B. H2OC. CO2D. NaCl答案:A3.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A. 1:8B. 2:32C. 4:32D. 8:1答案:C4. 以下哪个是碱?A. NaOHB. HClC. H2SO4D. NH4Cl答案:A5.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 颜色变化B. 放出气体C. 放出热量D. 新物质的生成答案:D6. 以下哪个是酸?A. Na2CO3B. Ca(OH)2C. HNO3D. MgSO4答案:C7. 根据题目中的化学方程式,如果生成物水的质量是36g,那么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A. 16gB. 32gC. 64gD. 12g答案:D8. 以下哪个是盐?A. NaOHB. HClC. CO2D. NaCl答案:D9. 根据题目中的化学方程式,如果生成物水的质量是36g,那么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是:A. 4gB. 8gC. 16gD. 32g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氧化物?A. CO2B. H2OC. O2D. Na2O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化学式为H2O的物质是_________。

答案:水12.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一周期的元素是__________。

答案:氢和氦13. 化学中的“四大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14. 根据题目中的化学方程式,如果生成物水的质量是36g,那么生成物氢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

答案:4g15. 化学中的“摩尔”是表示物质的__________的单位。

答案:量的单位16.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是__________。

基础化学试卷及答案一.doc

基础化学试卷及答案一.doc

试卷及答案(一)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已知2A+2B=C,当A的浓度增大一倍,其反应速度为原来的2倍,当B的浓度增人一•倍,其反应速度为原来的4倍,总反应级数为( )A. 1B. 2C. 3D. 0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催化剂不参与反应。

B.催化剂不能影响产物和反应物的和对能量。

C.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始态和终态。

D.催化剂同等程度地加快正逆反应的速度。

3.下列反应中,△「H0与产物的厶田』相同的是( )A. 2H2(g)+O2(g)->2H2O(l)B. NO(g)+l/2O2(g) ->NO2(g)C. C(金刚石)—C(石墨)D. H2(g)+l/2O2(g) ->H2O(g)4.下列各组元素按电负性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A. Cl>S>AsB. O>C1>FC. As>P>HD. F>N>O5.按原子半径由人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Mg B SiB. Mg Si BC. Si Mg BD. B Si Mg6.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呈平衡状态,3H2+N2=2NH3——Ki,3 12出+㊁N2=NH3 ---------心,则匕与K2的关系为( )A. K]=K2B. KF=K2C. K22=K!D.无法确定7.对于浓差电池M|M n7d) II M n(c2)|M,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E(V0, E=0B. E0=O, E#)C. E0=O, E=0D. E0/O, E#)8.已知(p0 (Pb2+/Pb)=-0.126v, Ksp0(PbCl2)= 1.7x1 O'5,贝lJ(p0(PbCl2/Pb)=( )A. -0.267vB. -0.409vC. 0.286 vD. 0.0159.将反应KMnO4+HCl-KC14-MnCl24-C12+H2O配平厉,方程式中HC1的系数是( )A. 8B. 16C. 18D. 3210.已知相同浓度的盐NaA, NaB, NaC, NaD的水溶液pH依次增人,则相同浓度的下列稀酸中离解度最大的是( )A. HAB. HBC. HCD. HD11、混合溶液中KC1, KBr和K2CrO4浓度均为0.010 mol dm'3,向溶液中逐滴加入0.01 mol din'3的AgNCh溶液时,最先和最厉沉淀的是( )[K sp0 (AgCl)=1.8xlO-10, K sp°(AgBr)=5.OxlO"13, K sp0(Ag2CrO4)]=2.OxlO_12]A. AgCl, AgBrB.AgBr, Ag2CrO4C. Ag2CrO4, AgClD.同时沉淀12、0.4 mol dm 3 HAc溶液中H*浓度是0」mol dm ' HAc溶液中H*浓度的( )A. 1倍B. 2倍C. 3倍D. 4倍13、ffi[Co(C2O4)2(cn)]中,中心离子Co”的配位数为()(A) 3 (B)4 (C)5 (D)614、在各种不同的原子中3d和4s电子的能量相比时()(A) 3d —处大于4.9 (B) 45 一定大于3d(C) 3d与4s儿乎相等(D)不同原子中情况可能不同15、已知某元素+1价离子的电子分布式为lS22S22p63S23p63d10,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A、S 区B、d 区C、ds 区D、f 区二、填空题(共30分)1.在K2MnO4中,镭的氧化值为 ____ ;在Na2S2O3,硫的氧化值为_________ 。

基础化学考试试题A卷

基础化学考试试题A卷

一、选择题15×2分=30分1、用半透膜将 mol/L Na 2SO 4溶液与 mol/L NaCl 溶液隔开时 AA .水分子由Na 2SO 4 溶液向NaCl 溶液渗透B .不发生渗透现象C .水分子由NaCl 溶液向Na 2SO 4 溶液渗透2、下列各组量子数中不合理的是 CA .n=2,l =1,m=0B . n=,l =2,m=1C .n=2,l =2,m=lD .n =3,l =2,m=23、原子形成分子时,原子轨道之所以要进行杂化,其原因是 CA .进行电子重排B .增加配对的电子数C .增加成键能力D .保持共价键的方向性4、下列溶液中,缓冲能力最大的是 AA . L -1NaAc 溶液B . L -1NaAc 溶液C . L -1NaAc 溶液D . L -1NaAc 溶液5、元素X 的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组态为nS n nP n+2;则可判断该原子中的未成对电子数是CA .4B .3C .2D .56、下列溶液,凝固点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列为 C1 mol/L NaOH2 mol/L C 12H 22O 113 mol/L NH 34 mol/L BaCl 2A .3>1>4>2B .2>4>1>3C .2>3>1>4D .4>1>3>27、人体血液中的缓冲对不包括 BA .H 2CO 3-NaHCO 3B .NaOH- HClC .NaH 2PO 4- Na 2HPO 4D .H 2CO 3-KHCO 38、下列方法测定溶液的pH 时,结果最精确的是 CA .酸碱指示剂B .pH 试纸C.pH计 D.以上答案都不是9、下列配体中,能与中心原子形成六元环螯合物的是CA.NH2CH2NH2B.NH2CH2CH2NH2C.NH2 CH2CH2CH2NH2D.NH2CH2CH2CH2CH2NH210、N2分子中的化学键为DA.三个σ键 B.三个π键C.两个σ键和一个π键 D.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11、关于氢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EA.氢键不仅可在分子间形成,也可在同一分子内形成B.氢键的形成对物质的溶解度有一定的影响C.氢键具有方向性与饱和性D.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一般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E.分子内氢键的形成一般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12、下列分子中,属于极性分子的是CA.CH4 B.CO2C.H2S D.BeCl213、人体血浆中平均每100mL含19mgK+,则血浆中K+浓度是C A.×10-1mol·L-1 B.×10-2mol·L-1C.×10-3mol·L-1 D.×10-4mol·L-1E.×10-5mol·L-114、若使HAc的解离度和溶液pH均减小,可向溶液中加入B A.NaOH B.HCl C.H2O D.NaAc15、配离子CoenC2O42-中,Co3+的配位数是 DA.2 B.4 C.5 D.6二、填空题15×2分=15分1、活度是指 1 ,L-1NaCl溶液中,Na+的活度 2 Cl-的活度,它们均 3 L-1;2、向HAc溶液中加入固体NaAc,则会使HAc的解离度减小 ,这种现象称为同离子效应;此时溶液的pH 减少增大或减少;3、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溶液渗透压力 ,它适用于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的稀溶液;4、有一种钴的配合物,其分子式为CoNH33ClSO4,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AgNO3溶液无沉淀生成,加入NaOH无氨味,则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12 ,命名为13 ,中心原子为 14 ,中心原子配位数为 15 ;三、判断题10×2分=20分1、向HAc溶液中加入浓HCl,因发生同离子效应,溶液中的H+降低; F2、水中加入强酸,水解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都减少,因此水的离子积减少;F3、血浆中所含小分子和小离子的质量低于胶体物质的质量,所以由小分子和小离子所产生的晶体渗透压力比胶体渗透压力小; F4、在mol·L-1HCN溶液中加水稀释一倍,其浓度减小一倍,pH值也将减小一倍;F5、若原子中某一电子处于n =3、l =2、m =1的运动状态,则该电子是3p电子; F6、胶体分散系一定是多相体系; T7、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两性物质既能给出H+,也能结合H+;因此,两性物质的水溶液为中性;F8、在配位化合物中,内层与外层之间是以离子键相结合的; T9、由于相同构型分子物质的熔点、沸点随分子量增加而升高,所以各种卤化氢的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HF<HCl<HBr<HI; F10、稀释缓冲溶液时,c碱/c酸的比值不变,因此稀释对缓冲溶液的pH值无影响; T四、简答题3×5分=15分1、在临床补液时为什么一般要输等渗溶液所谓等渗溶液是指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输液时,若Π补液>Π血浆,红细胞内液将透过细胞膜向外渗透,造成红细胞皱缩而产生质壁分离;若Π补液<Π血浆,补液中的水分子将透过细胞膜向红细胞内渗透,造成红细胞胀破而产生血溶现象;只有当Π补液= Π血浆时,细胞内液才能与补液处于渗透平衡,故临床补液时一般要输等渗溶液.2、什么是电泳电泳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有哪些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称为电泳1.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用做蛋白质纯度的鉴定.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同时具有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可以将分子大小相同而带不同数量电荷的物质分离开,并且还可以将带相同数量电荷而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其分辨率远远高于一般层析方法和电泳方法,可以检出10-9~10-12g的样品,且重复性好,没有电渗作用.2.琼脂或琼脂糖凝胶免疫电泳可用于①检查蛋白质制剂的纯度;②分析蛋白质混合物的组分;③研究抗血清制剂中是否具有抗某种已知抗原的抗体;④检验两种抗原是否相同.3、什么是缓冲溶液缓冲溶液是如何发挥缓冲作用的举例说明为什么正常人体血液pH 能保持在±范围内;1.影响缓冲溶液的pH 的因素有共轭酸的pKa 和缓冲比,由于缓冲比处在对数项中,对pH 值的影响较小,故不是主要因素,所以,共轭酸的pKa 是决定冲溶液pH 的主要因素;2.缓冲溶液能起缓冲作用是与它的组成有关的;是由弱电解质离解平衡来调的;例如由HAc 和NaAc 组成的缓冲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Ac 和Ac-离子,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酸H+时,溶液中含有的大量的Ac-离子可以结合形HAc 分子;反之,当向这种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碱OH-时,OH-将与中H+结合形成水,大量存在的HAc 将离解出H+以补充被OH-结合掉的H+;以溶液中H+的浓度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这就是缓冲作用.3.正常人体血液中碳酸缓冲系最重要,正常比值溶解 COHCO23 =20:1,故: pH =pKa, +lg 溶解 COHCO23=+ lg 1 20 = 人体依靠HCO3-+H+ CO2+H2O 平衡的移动及肾和肺的生理功能,可抵抗血液中外来的少量酸 碱,而使pH 能保持在范围内;五、计算题2×10分=20分1、临床检验得知患者甲、乙、丙三人血浆中-3HCO 和溶解态CO 2aq 的浓度如下:甲 -3HCO= mmol·L -1,CO 2aq = mmol·L -1乙 -3HCO = mmol·L -1,CO 2aq = mmol·L -1丙 -3HCO = mmol·L -1,CO 2aq = mmol·L -1已知在血浆中的 pK a1H 2CO 3=,试分别计算三位患者血浆的pH;并判断谁为酸中毒,谁为碱中毒,谁为正常2、临床上用来治疗碱中毒的针剂NH 4Cl M r = ,其规格为一支,每支含 0g NH 4Cl,计算该针剂的物质的量浓度及该溶液的渗透浓度,在此溶液中红细胞的行为如何。

基础化学期末考试题AB试卷带答案2套

基础化学期末考试题AB试卷带答案2套

班级学号姓名※※※※※※※※※※※※※※※※※※※※※※※※※※※※※※※※※※※※※※※※※※※※※※※※※※※※※※※※※※※※※※※※※※※※※※※※※※※※※※※※※※※※※※※※※※※※※※※※※※※※※※※※※※※※※※※※※※※※※※※※※※※※※※※※※※※※※※※※※※※※※※※※※※※※※※※※※※※※※※※※※※※※※※※※※※※※※※装订线基础化学模拟试题1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P)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这种确定浓度的操作,称为。

而邻苯二甲酸氢钾称为物质。

2.在滴定分析中,根据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的这一点称为,而该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而引起的误差称为。

3.在混合溶液中加入某种沉淀剂时,离子发生先后沉淀的现象,称为。

4.莫尔法是以作指示剂,在介质中用标准滴定溶液测定卤素混合物含量的方法。

5.某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布的原子实表示式为〔Ar〕3d104s24p5,则该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原子序数为,元素符号为。

6.NH3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中心原子N采取杂化,键角∠HNH 109°28′(提示:填写>,=或<)。

7.已知φɵ(Fe3+/Fe2+)=0.771V,φɵ(Fe2+/Fe)=—0.447V,根据铁元素的标准电势图可知,Fe2+在水中发生岐化反应(能或不能),在配制其盐溶液时,常常放入适量的铁粉防止Fe2+被。

8.[]36K Fe(CN)命名为,其中心离子为配位体为,配位原子为,配位数为。

二、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且平衡转化率为65%,若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催化剂,则平衡转化率将A.大于65% B.等于65% C.小于65% D.等于100%()2.已知25℃时,反应Fe2 + (aq) + Ag + (aq) Fe3 + (aq) + Ag(s)的平衡常数Kθ=2.98,当Fe2 + 、Ag + 、Fe3 + 的浓度均为0. 010mol/L时,则该反应将A.自发向右进行B.处于化学平衡状态C.自发向左进行D.不能判定()3.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g) + S(s) H2S(g)1KθS(s) + O2(g) SO2(g)2Kθ则反应H2(g) + SO2(g) O2(g) + H2S(g)的平衡常数003Kθ为A.12K Kθθ+B.12K Kθθ-C.12/K KθθD.12K Kθθ⋅()4.欲配制pH=3的缓冲溶液,选择下列那种物质与其共轭酸(或共轭碱)的混合溶液比较合适A.HCOOH(θaK=1.77×10-4)B.HAc(θaK=1.75×10-5)C.NH3(θbK=1.8×10-5)D.HCN(θaK=6.2×10-10)()5.若c(12H2SO4)=0.2000 mol/L,则c(H2SO4)为A. 0.5000mol/LB. 0.2000mol/LC. 0.4000mol/LD. 0.1000mol/L()6.在BaSO4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使其溶解度减小的现象称为A.盐效应B.缓冲作用C.同离子效应D.配位效应()7.精制食盐时,用BaCl2 除去粗食盐中的SO42-,若使SO42-离子沉淀完全[已知θspK(BaSO4)=1.1×10-10],需控制Ba2+离子浓度为A.>1×10-5 mol/L B.>1.1×10-5mol/LC.<1.1×10-5 mol/L D.>1.1×10-6mol/L()8.已知,θϕ(MnO4-/Mn2+)=1.507V,θϕ(Cr2O72-/Cr3+)=1.232V,则在25℃,标准状态下,下列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Cr2O72->MnO4-B.Mn2+>Cr3+C.MnO4->Cr2O72-D.Cr3+>Mn2+()9.下列各组物质沸点比较正确的是A.F2>Cl2B.NH3<PH3C.CCl4<CH4D.CH3OH<CH3CH2OH()10.已知φɵ(Fe3+/Fe2+)= 0.771V,φɵ(Cu2+/Cu)= 0.3419V,φɵ(Fe2+/Fe)= -0.447V,则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的物质是A.Cu2+ ,Fe2+B.Cu ,Fe3+C.Fe,Fe3+D.Cu2+, Fe三、判断题(共10分,每题1分)()1.一般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加到原来的2~4倍。

基础化学考试题(含答案)

基础化学考试题(含答案)

基础化学考试题(含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混合溶液一定是缓冲溶液。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pH 越大,酸效应系数越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配合滴定中,一般情况下,对主反应影响最大的是EDTA的酸效应,所以通常仅考虑酸效应的影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两电对的电位值差值越大,平衡常数值越大,反应越完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同一溶液,其组成无论用何种方法表示,所含溶质的质量不变。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为无色,而在碱性溶液中为红色。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苯酚具有较强的酸性,可以使指示剂变色。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实验室中常用的去离子水中加入1~2滴酚酞指示剂,水应呈现无色。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相同外界条件下,某溶液沸腾时产生的蒸汽压与纯溶剂沸腾时产生的蒸汽压相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在高温高压下,使烷烃分子发生裂解生成小分子的过程称为裂化。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稀释定律表示溶液在稀释后溶液中的溶质量保持不变。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易燃液体废液不得倒入下水道。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影响化学反应平衡常数数值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催化剂、反应产物的浓度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对于不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可以用溶度积比较其溶解度的大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5.所谓终点误差是由于操作者终点判断失误或操作不熟练而引起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6.配合滴定中,一般情况下,对主反应影响最大的是EDTA的浓度。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7.某物质的质量如果是1千克,它的物质的量就是1mol。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8.在酸碱滴定中,当滴定终点在较窄的pH范围时可采用混合指示剂。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9.乙烷、乙烯和乙炔分别通入高锰酸钾的酸性溶液中,能使其褪色的一定是乙烯。

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

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

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A. 钠B. 镁C. 铝D. 硅答案:A2. 化学计量学中,摩尔质量的单位是:A. 克/摩尔B. 千克/摩尔C. 摩尔/千克D. 千克/克答案:B3.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是:A. 2H2 + O2 → 2H2OB. H2 + O2 → H2OC. 2H2 + O2 → H2O2D. H2 + O2 → 2H2O答案:A4. 以下哪种金属是银白色的?A. 铜B. 铁C. 金D. 铅答案:C5. 酸的定义是:A. 能与碱反应的物质B. 能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C. 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D. 能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的物质答案:D6.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A. 水B. 二氧化碳C. 氯化钠D. 甲烷答案:C7. 化学中,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指:A. 原子的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比值B. 原子的质量与氢原子质量的比值C. 原子的质量与氧原子质量的比值D. 原子的质量与铁原子质量的比值答案:A8.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酸?A. 醋酸B. 柠檬酸C. 碳酸D. 硫酸答案:D9. 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A. 电子的转移B. 原子的转移C. 离子的转移D. 质子的转移答案:A10. 以下哪种元素是稀有气体?A. 氦B. 氮C. 氧D. 氢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从______到______。

答案:1,22. 化合物H2SO4的化学名称是______。

答案:硫酸3. 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表示______个氢分子和______个氧分子反应生成______个水分子。

答案:2,1,24. 摩尔浓度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摩尔/升5. 在化学中,pH值小于7表示溶液是______。

答案:酸性6.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主族元素具有最高正化合价。

基础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基础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基础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A. 6B. 8C. 16D. 18答案:C2.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碳酸钙D. 氯化钠答案:B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A. 元素种类不变B. 物质的总质量不变C. 原子种类不变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4. 化合物中,氢元素的化合价通常为:A. +1B. -1C. +2D. -2答案:A5.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物质中能够中和盐酸的是:A. 氢氧化钠B. 碳酸钠C. 硫酸D. 氯化钠答案:A6.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够:A. 与酸反应生成氢气B. 与碱反应生成氢气C. 与盐反应生成氢气D. 与水反应生成氢气答案:A7.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下列物质中具有氧化性的是:A. 氧气B. 氢气C. 二氧化碳D. 氯化钠答案:A8.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下列条件中能够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 增加反应物浓度B. 减少生成物浓度C. 增加催化剂D. 降低温度答案:A9. 根据原子结构理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A. 泡利不相容原理B. 洪特规则C. 能量最低原理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10. 根据化学键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 氧气B. 氯化钠C. 甲烷D. 氮气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______,其中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答案:1s²2s²2p²,42.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酸和碱反应生成______和______。

答案:盐,水3.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当增大反应物浓度时,化学平衡会向______方向移动。

答案:正反应4.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氧化剂在反应中被______,还原剂在反应中被______。

答案:还原,氧化5. 根据原子结构理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______、______和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1、下列关于标准电极电势选项中,错误的是
A.Θ(Ag+/Ag)>Θ(AgCl/Ag) B.Θ(Cu2+/Cu)>Θ(Cu(NH3)42+/Cu)
C.Θ(Cu2+/Cu+)>Θ(Cu2+/Cu2S) D.Θ(H+/H2)>Θ(HAc/ H2)
(C)2、人体血液中平均每100ml中含有19mgK+,则血液中K+(FW: 39)的浓度为
(√)4、当温度接近绝对零度时,所有放热反应均能自发进行。
(√)5、用0.1000 mol·L-1NaOH标准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同、浓度相同的HCl溶液和HAc溶液达化学计量点时,所耗NaOH溶液的体积相同。
(√)6、当溶液中无干扰物质存在时,应选择波长为λmax的光作入射光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
(×)7、在分光光度法分析中,吸光度愈大,测量的误差愈小。
(×)12、临床上等渗溶液的浓度范围为280 ~ 320 mmol·L-1,所以,若将红细胞放入由100ml 0.15molL-1NaCl溶液和200ml 0.28molL-1葡萄糖溶液的混合液中,红细胞将皱缩。
(×)13、若在0.10molL-1HAc溶液中加入0.010molL-1KNO3溶液,HAc的解离常数(Ka)不变,解离度(α)不变,溶液中[HBiblioteka ]×[OH-]的乘积也不发生变化。
8、将0.010mol•L-1KI与0.008mol•L-1AgNO3等体积混合后,得到AgI溶胶,其胶粒结构为(15){[AgI]m·nI-·(n-x)K+}x-。在电泳实验中,该胶粒向(16)正极移动。
9、分光光度法测定中,常用的空白溶液有(17)试剂空白,(18)溶剂空白和试样空白三种。
10、[ Co(en)(C2O4)2]-的系统命名为(19)二(草酸根)·(乙二胺)合钴(Ⅲ)配离子,其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20)6。
A.+2,6 B.+3,6 C.+2,3 D.+3,3
(A)7、[NiCl4]2-是顺磁性物质(Ni原子序数为28),则其空间几何构型为
A.四面体形B.平面正方形C.正八面体形D.四方锥形
(D)8、常压下-10℃的过冷水变成-10℃的冰,在此过程中,ΔG和ΔH正确的是
A.ΔG< 0,ΔH> 0 B.ΔG> 0,ΔH> 0
A.碘酸(Ka=1.69×10-1)B.硼酸(Ka=7.30×10-10)
C.乙酸(Ka=1.75×10-5)D.甲酸(Ka=1.80×10-4)
(B)5、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中心原子价电子层没有孤电子对的是
A H2O B NH4+C H2S D NH3
(A)6、配合物[Ni(en)3]Cl2中镍的价态和配位数分别是
(×)8、2Px、2Py、2Pz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在形状和伸展方向上完全相同。
(√)9、相同外界条件下,某溶液沸腾时产生的蒸汽压与纯溶剂沸腾时产生的蒸汽压相等。
(√)10、当蛋白质的等电点等于其所处溶液的pH值时,蛋白质的溶解度最小。
(×)11、同温度时,难溶电解质CaF2(CaF2的Ksp=3.45×10-11)在0.01molL-1Ca(NO3)2溶液中的溶解度小于在0.01molL-1NaF溶液中的溶解度。
2、用0.1 mol• L–1NaOH滴定0.1 mol• L–1某二元酸H2B (pKa1= 2.00,pKa2= 3.00 ),滴定过程中有_(2)_1___个突跃,终点产物是__(3)__B2-或Na2B___。
3、用强酸滴定同浓度的一元弱碱时,弱碱的Kb越大,其滴定突跃范围就越(4)大。
4、用100ml 0.10mol·L-1H3PO4和50ml 0.10mol·L-1NaOH混合配成缓冲溶液,该缓冲系的有效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A)
2011--2012学年1学期时间110分钟
《基础化学》课程56学时3.5学分考试形式:闭卷
专业年级:2011级医疗大类各专业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70%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摩尔分数和质量摩尔浓度都与温度(1)(无关)。(有关或无关)
缓冲范围是(5)1.12 ~ 3.12。向上述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溶液的pH值将(6)基本不
变,缓冲容量将(7)减小(增大、减小、不变)。(H3PO4: pKa1=2.12, pKa2=7.21, and pKa3=12.67)
5、29Cu元素位于第_(8)_四__周期,_(9)_ⅠB ___族,_(10)_ds____区。
二、是非题(每题1分,共15分,对的打“√”,错的打“×”)
(×)1、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SF4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构型与其分子空间构型相同。
(√)2、已知反应2A+ B = C + D为基元反应,则其速率方程为v= k CA2CB,反应分子数为3,对A的反应级数为2,总反应级数为3。
(×)3、根据价键理论,形成外轨型配合物时,中心原子用的都是外层轨道,形成内轨型配合物时,中心原子用的都是内层轨道。
6、在HF、HCl、HBr、HI中,沸点最高的是(11)HF,沸点最低的是(12)HCl,
7、某二元弱酸H2B的浓度为0.1mol·L-1(已知H2B的Ka1= 4.0×10-7,Ka2= 6.0×10-11),故此溶液中[H+] =(13)2.0×10-4mol·L-1,二元酸根[ B2 -] =(14)6.0×10-11mol·L-1。
A.0.49mol·L-1B.4.9mol·L-1C.4.9×10-3mol·L-1D.4.9×10-4mol·L-1
(A)3、计算式X=[0.342×45.00×(25.14-22.35)]/(10×0.1136)的结果应取有效数字的位数为
A.三位B.四位C.二位D.五位
(B)4、浓度均为0.1molL-1的下列弱酸中,不能用NaOH准确滴定的是
(√)14、聚沉Fe(OH)3溶胶时,0.1molL-1K2SO4的聚沉能力比0.10molL-1KNO3的强。
(√)15、在浓差电池Ag|AgNO3(c1)||AgNO3(c2)|Ag中,若c1< c2,则左端为负极,电池反应为
Ag+(c2)→Ag+(c1)。
三、选择题(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