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与浓硫酸反应产物的验证

碳与浓硫酸反应产物的验证
碳与浓硫酸反应产物的验证

碳与浓硫酸反应产物的验证

【实验目的】

1. 了解碳与浓硫酸反应原理,掌握验证其反应产物的方法;

2. 学习利用微型实验仪器设计化学实验装置。

【实验仪器与药品】

微型气体发生器、V形侧泡反应管、侧泡具支试管、直形通气管、直角形通气管、微型酒精灯、反边小试管。

碳粉(或木炭)、浓硫酸、品红溶液、0.1mol /L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棉花。

【实验内容与步骤】

1. 把约1g碳粉放入微型气体发生器上,用直形通气管连接上滴管胶头使其组成一支滴管,吸入浓硫酸,紧塞在微型气体发生器的细管端。在V形侧泡反应管的侧泡中分别放入1g无水硫酸铜晶体和1~2滴品红溶液,在V形处加入2~4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在一支侧泡具支试管中加入1mL品红溶液,反边小试管中加入1mL澄清石灰水。

2. 按图连接装置,挤压滴管胶头使浓H2SO4与碳粉接触,并用微型酒精灯加热。片刻可看到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蓝色(说明反应有H2O生成);反边小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CO2放出);高锰酸钾溶液褪色(SO2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剂氧化)V形侧泡反应管中的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反应有SO2生成,SO2具有漂白性),而侧泡具支试管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SO2已被高锰酸钾除去)。

【注释】

1. 反应原理:

C + 2 H2SO4(浓) 2 H2O + CO2↑+ 2 SO2↑

2. 在V形侧泡反应管中装无水硫酸铜的前后两头都应用一层薄薄的棉花堵住,防止无水硫酸铜铺在反应管的底部,这样就可以用较小量的无水硫酸铜填满反应管中的管径,使其与生成的水接触面积增大,而现象更明显。

浓硫酸在有机反应中的作用资料

硫酸是化学反应中的多面手,不但在无机反应中经常使用,而且也是有机反应中的常用试剂。 我们知道,硫酸是-种强酸,对许多化学反应有催化作用。在浓硫酸中,硫酸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由于硫酸分子易与水分子化合形成水合分子,因此,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脱水性。 浓硫酸的催化作用实质是利用其强酸性和强质子化能力促成酰基正离子的形成,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反应速度。 浓硫酸的吸水性是指能吸收游离的水或结晶水合物中的水,如:浓硫酸敞开放置增重;浓硫酸做干燥剂;浓硫酸使无水硫酸铜由蓝变白。 浓硫酸的脱水性是指浓硫酸能使某些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如浓硫酸能使蔗糖脱水。 浓硫酸在有机反应中常常表现三个方面的作用,即催化作用,吸水作用和脱水作用。例如:用乙醇制乙烯,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苯和浓硝酸的硝化,都用到浓硫酸。在这些反应中,浓硫酸都起了催化作用,但还利用了浓硫酸的吸水性或脱水性。究竟是利用了浓硫酸的吸水性还是脱水性?有较多的同学在回答此问题时常常张冠李戴,混淆不清。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由结构决定的, 能否表现出这一性质却是由外部环境决定

的。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中:酯化反应需要酸或碱作催化剂,因此,浓硫酸能体现催化作用。酸和醇中有氢有氧,浓硫酸常温下就能使它们脱水,故浓硫酸又能体现脱水性。酯化反应生成的有游离水,可供浓硫酸吸收,所以浓硫酸又能体现吸水性。该反应中浓硫酸表现了哪些性质呢?反应的实质是: H+先和羧酸中的羧基形成烊盐,使羧基的碳原子带有更高的正电性,有利于醇羟基中亲核试剂进攻,然后再失去一分子水,再失去氢离子形成酯,浓硫酸起到了脱水剂的作用。同时,消去的水被浓硫酸固定,使得本反应得以不断向右进行,浓硫酸又起到了吸水剂的作用。因此,在酯化反应中,浓硫酸体现了催化剂、吸水剂和脱水剂的作用。 但是,在中学教学中,学生的知识面不允许我们从反应实质上去分析解决问题,那么,我们怎样回答这样的问题呢?在一个有机化学反应中,浓硫酸的这三个性质可能都有所体现,我们在回答问题时,应当看主要方面,看对这个化学反应是否有较大帮助。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中,浓硫酸的催化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由于酯化反应的可逆程度较大,浓硫酸吸收了反应生成的水,有利于反应向正向进行,因此,浓硫酸也体现了吸水性。在这一化学反应中,浓硫酸的脱水性表现在酸分子内、酸分子间、醇分子内、醇分子间、酸与醇之间,其中酸与醇之间的脱水是对本反应是有较大帮助的,而且,较低温度时,更容易发生分子间的脱水。因此,浓硫酸也体现了它的脱水性。乙醇制乙烯中,浓硫酸表现出了催化作用,浓硫酸的脱水性表现在醇分子间、醇分子内,温度较低时主要是前者,因此,该反应要求将温度迅速升高到170摄氏度左右。浓硫酸虽然也吸收了反应生成的水,使平衡向正向移动,但由于该反应的可逆程度不大,它的吸水对该反应贡献不大,因此,我们说它没有表现出脱水性。苯和浓硝酸的硝化,浓硫酸的催化作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浓硫酸的脱水性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浓硫酸的脱水性 一、单选题 1.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改进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改进装置后,有毒气体被碱液吸收,实现了绿色环保 B.浓硫酸在实验过程中体现了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C.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了CO2 D.该反应比较剧烈、危险,实验各物质的用量应按要求规范操作 2.下列有关实验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常采用浓硫酸使甲酸脱水的方法制备一氧化碳气体 B.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时,为了提纯乙酸乙酯常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C.在苯酚钠的水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后进行过滤获得苯酚 D.有少量硫酸亚铁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制备氢氧化亚铁 3.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4.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5.“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颗粒状漂浮物,颗粒和小(直径小于10-7m),不易沉降(可漂浮数小时甚至数年),它与空气中的SO2、O2接触时,SO2会转化为SO2:会转化为SO3,使空气酸度增加。飘尘所起的主要作用与下列变化中硫酸的作用相似是A.胆矾中加浓硫酸 B.浓硫酸与木炭共热 C.乙醇与浓硫酸共热 D.浓硫酸滴到蔗糖中制“黑面包” 6.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A.A B.B C.C D.D 7.储存浓硫酸的铁罐外口沾到浓硫酸会出现严重的腐蚀现象,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A.吸水性和酸性B.脱水性和吸水性 C.强氧化性和吸水性D.难挥发性和酸性 8.下列关于硫酸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浓H2SO4有强氧化性,稀H2SO4完全没有氧化性 B.由于浓H2SO4具有脱水性,所以可用做干燥剂 C.稀硫酸不与铜反应,但把Cu片放在浓H2SO4中立即发生激烈反应 D.在受热的情况下浓硫酸也能与铁、铝发生反应 9.某同学设计了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改进装置,并对气体产物进行检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浓硫酸与碳的反应

设计碳与浓硫酸的反应实验 鲁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硫的转化》中,提到当硫元素处于最高化合价态时,含这种价态硫元素的物质可能具有氧化性。 浓硫酸是一种氧化剂,能够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在加热时,浓硫酸可与木炭发生下列化学反应: C + 2H2SO4==CO2↑ + 2SO2 ↑+ 2H2O 碳与浓硫酸的反应,是在学习浓硫酸强氧化性时涉及到的一个反应,老师只涉及了一个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演示实验,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浓硫酸强氧化性的理解。而碳与浓硫酸的反应,只是借助蔗糖碳化的实验现象分析推测得出的一个结论,并没有实验验证其产物。为了验证反应产物,设计了实验。 实验目的:理解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掌握碳与浓硫酸反应的实质, 体验化学知识的获得过程,学会分析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药品:木炭、浓硫酸、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品红、澄清石灰水、无水硫酸铜 用品:铁架台、试管、导管、锥形瓶、圆底烧瓶、酒精灯等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A、为发生装置, B、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的存在 C、用少量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 D、用较多浓的高锰酸钾除去二氧化硫 E、再用少量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已经除尽 F、最后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由此可见,整个实验过程,实验现象明显,思路清晰,所得产物明了可见。对浓硫酸的氧化性有进一步的认识。

实验习题: 1、 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硫酸氧化成二氧化碳,选用下图所示仪器 (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如下: 已知:SO 2可以与酸性KMnO 4溶液迅速反应,并使之褪色。 (1) 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 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 (2) 仪器乙、丙应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查出CO 2?乙中____________, 丙中__________________; (3) 丁中酸性KMnO 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D E F 甲 丙 丁

浓硫酸与木炭粉反应

浓硫酸与木炭粉反应(实验题): 下图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已知二氧化硫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填写下 列空白。 (1)写出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如果将装置中① ② 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 ① ③,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① ③ ②,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 ③ ①,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将第②部分仪器中连接在酸性KMnO4溶液后的装有品红溶液的洗气瓶去掉,则对所作出的结论会有什么影响?请说明具体原因。 解答及说明: (1)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2SO4==== CO2↑+ 2SO2↑ + 2H2O↑。(说明:浓硫酸有氧化性,加热时氧化性更强;木炭粉有还原性,两者相互反应,浓硫酸被还原成SO2,木炭粉则被氧化成CO2,反应得到的三个气态产物是SO2、CO2和H2O。)(2)如果将装置中① ② 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 ① ③,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 SO2、CO2,不能检出的物质是H2O 。(原因:产物气流先通过②时会带出水气,所以无法判定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会产生水气)(3)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① ③ ②,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H2O ,不能检出的物质是SO2、CO2 。(原因:SO2、CO2 都能使澄清石 灰水变浑) (4)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 ③ ①,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 SO2、CO2 ,不能检出的物质是HO2 。(原因:产物气流通过②、③时会带 出水气,所以无法判定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会产生水气) (5)如果将第②部分仪器中连接在酸性KMnO4溶液后的装有品红溶液的洗气瓶去掉,将导致无法判定由②出来的产物中已没有SO2,由于SO2和CO2都能与石灰水反应,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结果通过③无法判定产物中是否有CO2。 装置① ② ③的作用:

浓硫酸氧化性的案例

浓硫酸氧化性的案例 探索浓硫酸的氧化性教学案例(一)案例部分 一、教材分析 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化学教学大纲要求,"浓硫酸的化学性质"为D级水平,要达到能够分析知识的联系与区别、能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其中,浓硫酸的"氧化性"则是浓硫酸化学性质的重中之重,也是本章教学 的重点所在。 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浓硫酸的氧化性往往是通过浓硫酸与铜的验证性实 验以及通过举例浓硫酸与非金属碳的反应来进行说明。学生作为信息的接受者,虽然接受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观点并不难,但这样的课堂教学显得沉闷、乏 味而且被动。不符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要面向全体学生,开 展多样化的探究式学习的时代要求。因此,我考虑要打破教学常规,创设富有 个性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以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使之真正成 为学习的主体。 为达到教师、教材与学生三方的和谐统一,我在仔细分析教材和学情的基 础上,把本课设计成"四自"课型:自己组合、自主思维、自主实验、自行总结。"自己组合"意味着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可以选择配合默契、性情相投的合 作伙伴,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自主思维"是因为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兴趣、能力以及思维方式各不相同,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较大的自主空间,任其发挥,如果过多地干预,势必会扼杀个性和创造力。"自主实验"、"自行总结"是指给学生提供均等机会,使每一位学生的才能、潜力都得到发展。教师则仅在一旁起到穿针引线、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了解浓硫酸在加热时氧化性更强,以及常温下与铝、铁可发生钝化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思维开发智力、挖掘潜能,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自主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创新实验方案培养学 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并通过改进实验方案等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设计思路 本案例重在打破常规,给学生创造一个积极、活泼的探究情境,因此主要 特点是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活动时间约需两课时,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规律、稀硫酸的物理化 学性质、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以及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我确定以稀硫酸为"引子"带入浓硫酸,进行色、态、密度、沸点等多方位对比,然后提出问题:二 者在化学性质上是否也有差异?同时对照进行浓硫酸、稀硫酸与蔗糖的实验,学生通过观察"黑面包",立即回答出二者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教师继续追问:它们的氧化性情况如何?学生首先回忆稀硫酸的氧化性。然后根据化合价对浓硫酸的氧化性进行预测,并考虑相应的还原产物的检验方法。接着教师告诉学生已为 每个实验小组(课前组合)提供镁、铝、锌、铁、锡、铜、木炭屑、硫粉与浓硫酸,以及所需的实验仪器,请各小组自主思维,选择其中3-4种药品设计实验 方案。等各小组基本确定了实验方案之后,教师投影实验须知,指导实验注意 事项。接着学生开展实验,教师则巡回,提供适时的指导和帮助。待实验完毕,组织学生小组汇报、展示成果,教师同时把重要的实验结论记录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根据板书自行总结、寻求规律。最后,得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 结论,并且由教师提供实验改进方案,展示实验改进装置。具体流程如下: 四、教学准备 实验药品的准备:浓硫酸、镁条、铝片、锌粉、铁钉、锡粒、铜丝、木炭屑、硫粉,以及品红试液、紫色石蕊试液、湿润的醋酸铅试纸等。 实验仪器的准备:铁架台、铁夹、酒精灯、试管、导气管、水槽、玻棒等。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碳与浓硫酸反应产物的检验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碳与浓硫酸反应产物的检验 一、单选题 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2.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收集氨气B.管口出现还原产物NO2红棕色气体C.制取二氧化硫D.测定丙二醇的分子结构

3.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 C.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 D.在Z导管口排出无色气体 4.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变黑。A与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使蔗糖变黑主要体现了X的吸水性 B.若A为铁,则足量A与X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 C.若A为碳单质,则将C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一定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D.由B转化为D的反应是工业制备X过程中的重要反应 5.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6.选用如图所示仪器中的两个或几个(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以验证木炭可被浓硫酸氧化成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气流从左向右流动,连接装置的正确顺序是A→F→E→C→D→B B.丁中溶液褪色,乙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甲中生成CO2 C.丙中品红溶液褪色,乙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甲中生成CO2 D.丁和丙中溶液都褪色,乙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甲中有CO2生成 7.对下列实验的分析合理的是 A.实验Ⅰ: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B.实验Ⅱ: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保持不变 C.实验Ⅲ: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会出现红棕色

实验题 浓硫酸与木炭粉反应

实验题:浓硫酸与木炭反应探究 (1)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试用下图所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现象________C瓶现象________.B瓶现象________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B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 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4)装置②中所加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________ 现象________ (5)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根据浓硫酸与木炭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来确定生成物,再根据装置要求来确定连接顺序和反应现象.

解答:解:上述反应中的生成物有三个:SO2、CO2、H2O,在检验这三种产物时要避免相互干扰,如检验CO2时一般用澄清石灰水,而SO2也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在检验CO2之前必须先除去SO2;同时,在气体通过水溶液后,水蒸气会随之带出,所以必须在通过水溶液之前检验水的存在,由上分析装置的连接顺序是④→②→①→③. 故本题的答案是:(1)2H2SO4(浓)+C =SO2↑+CO2↑+H2O,(2分) (2)④→②→①→③(2分) (3)验证产物气流中SO2,(1分)将产物气流中SO2全部氧化吸收,(1分)确认产物气流中SO2已被B瓶溶液全部吸收.(1分) (4)无水硫酸铜(1分),水气(1分) (5)澄清石灰水(1分),CO2(1分). 点评:品红是鉴别SO2的试剂,CO2不与品红作用.CO2和SO2在化学性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溶于水得酸;都与Ca(OH)2 反应生成沉淀,通入过量的CO2或SO2时,生成的CaCO3、CaSO3沉淀溶解,变成Ca(HCO3)2、Ca(HSO3)2,溶液重新变澄清.CO2中“C”为高价,SO2中“S”为中

实验探究浓硫酸与炭反应的产物

《实验探究浓硫酸与碳的反应》说课稿 克山一中卢秀红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Ⅰ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二课时之后所设计的实验探究课。 设计理念 碳与浓硫酸的反应,是在学习浓硫酸强氧化性时涉及到的一个反应,教材只涉及了一个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演示实验,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浓硫酸强氧化性的理解。而碳与浓硫酸的反应,只是借助蔗糖碳化的实验现象分析推测得出的一个结论,并没有实验验证其产物。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而作为高一学生科学探究模式尚未形成。因此我专门设计了这节课,既是对教材的延伸,又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奠定了基础。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关于浓硫酸的三大特性学生在初中已经有粗浅的认识,对吸水性和脱水性通过实验也不难理解,而对其强氧化性还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教材通过铜与浓硫酸的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铜与浓硫酸反应可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和硫酸铜,说明反应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浓硫酸中的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反应中做氧化剂。而结合蔗糖碳化现象,自然可以推出碳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从而为本节课教学奠定了重要基础。 2.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以及新课标的要求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理解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掌握碳与浓硫酸反应的实质,训练独立设计实验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完成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等探究步骤;通过小组讨论,教师指导修订计划,学生自己合作动手完成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体验化学知识的获得过程,学会分析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性实验活动,培养善于质疑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Cu与浓硫酸的反应

前述在高中化学的教学当中,我们势必会学到硫与硫酸的章节,在这章里面,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到硫处于最高氧化态时的含氧酸——硫酸的氧化性,都会做金属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实验。在这个实验里面,铜被氧化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生成二价铜盐又反映出浓硫酸的强酸性。考试时同学们在描述现象会说:“铜溶解,产生蓝色溶液以及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刺激性气体。”当我们实际操作的时候却发现,铜和浓硫酸反应过后留下了许多不能解释的黄褐色以至灰色的产物,有时还会出现黑色的小颗粒,这就与简单的理想实验描述大相径庭,这些产物到底是什么呢?究竟以怎么样的物料加入量反应,才能够使学生直观清晰地通过实验现象看到他们所要了解的知识呢? 一实验探究过程论述将分开笔者实验和文献实验。首先是笔者实验。 笔者采取18.4mol/L 的浓硫酸5mL 和一片铜片置于试管内用酒精灯加热,按照课本的要求进行实验,反应持续有4min 左右时试管内反应液沸腾,出现雾状液滴悬浮在管内空间中,另一头连接的品红稀溶液褪色 (由鲜艳的粉红变为透明) 。这证明产生了二氧化硫,实验的确存在我们期待的产物。试管内产生了灰黑色物质,铜尚未完全溶解。待冷却后除去反应装置,经过称重,铜溶解了大概三分之二。对灰色物质干燥以后,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猜测。 ①灰黑色物质是硫化亚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②灰黑色物质仅仅是铜的硫化物。 ③灰黑色物质可能既有铜氧化物和铜硫化物,也可能产生了硫单质。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笔者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几个实验。 (1).用湿润的玻璃棒沾取少许灰黑色物质放置在塑料点滴板中,滴加少许浓盐酸,等待一段时间后发现固体 无明显溶解。 (2).以上面的方法取灰黑色物质在塑料点滴板内,滴加浓硝酸若干,经一段时间之后,产生很淡的二氧化氮气体,但固体仍然没有明显发生溶解。

高中化学《硫酸》课题作业题含参考答案

第六章第三节 硫酸作业题 一、选择题 1、在下列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A.H2S+H2SO4(浓) B.Cu+H2SO4(浓) C.C+ H2SO4 (浓) D.CuO+ H2SO4 (浓)b5E2RGbCAP 2.下列对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故不可用它来干燥氢气 B.浓硫酸不活泼,可用铁铝容器存放 C、浓硫酸有强氧化性,稀硫酸没有氧化性
D.浓硫酸难挥发,可用来制 HF、HCl 等挥发性酸 3.下列反应中硫酸表现氧化性的是 (A)实验室用浓硫酸干燥氯气、氯化氢等气体 (B)将 KI 与浓硫酸混合,有紫色蒸气产生 (C)浓硫酸与氧化亚铁反应,会生成硫酸铁 (D)用浓硫酸在木制品上“烙”字画
4.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会有白雾产生,下列叙述中与此现象无关的是 (A)浓硫酸具脱水性 (C)盐酸具有挥发性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D)气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5.某无色溶液加入 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有 SO4
2-
B)一定有 CO3
2-
(C)一定有 Ag
+
D)可能有 SO4 或 Ag p1EanqFDPw
2-
+
6.为方便某些化学计算,有人将 98%的浓 H2SO4 表示成下列形式,其中合理的是 (A)H2SO4·2H2O (B)H2SO4·H2O
-1
(C)H2SO4·SO3
(D)SO3·10/9H2ODXDiTa9E3d
7.在一定体积的的 18mol·L 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为 0.9mol,则浓硫酸 的实际体积为 RTCrpUDGiT (A)等于 50 mL (B)大于 50 mL (C)等于 100 mL (D)大于 100 mL5PCzVD7HxA
8、已知由 NaHS、MgSO4、NaHSO4 组成的混合物,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 分数为 jLBHrnAILg (A)a% (B)2a% (C)1-1.75a% (D)1-0.75a%
9、足量的浓硫酸与 mgCu 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硫气体 nL,则被还原的硫酸的量是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课时--浓硫酸的特性

第三课时硫酸 【明确学习目标】 1.掌握浓硫酸的特性:脱水性、吸水性和强氧化性。 2.通过比较浓稀硫酸,认识浓度、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课前预习案 【知识回顾】 1.硫酸的物理性质:纯H 2SO 4 是一种色、粘稠、沸点、挥发 的状液体,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浓H 2SO 4 溶于水时放出,稀释方 法是:。 2.稀H 2SO 4 具有酸的通性,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能与、、、反应。写出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a 、Fe、CuO、Ba(OH) 2、Na 2 CO 3 、NaAlO 2 、NaCl 【新课预习】 阅读教材P 100~P 102 ,思考浓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浓硫酸特性的本质原因。 【预学中的疑难问题】 课堂探究案 子就吸”,吸水时放热,常用作干燥剂。但浓硫酸不可用来干燥性和部分性气体,如:、、、,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脱水性:浓硫酸能把有机物中的H、O元素按水的组成脱去,“无水分子则脱”,脱水时放热,使有机物炭化,是变化。 【思考】 1.具有强还原性的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有,这说明具有强氧化性和强还原性的物质相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溶液质量,浓度,原因是 ;浓盐酸(或浓硝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溶液质量,浓度;原因是。

3.浓硫酸滴到石蕊试纸上的变化是 ,原因是 。 4.草酸晶体(H 2C 2O 4·2H 2O )中加入浓硫酸,草酸晶体分解为水、一氧化碳和 二氧化碳,在这个过程中浓硫酸体现了 。 【探究二】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1.与金属:完成 “实验4-9” ②试管a 中铜片过量H 2SO 4能不能反应完,为什么?要是把铜片换成锌片呢? ③课本实验中把上图铜片换成铜丝,这样改进有什么好处? 【总结】 1.浓硫酸能把除Pt 、Au 以外的大多数金属氧化为 的硫酸盐,浓硫酸在反应过程中体现 性(一般被还原为 )和 性。 2.H 之后的金属在 条件下才反应,随反应进行浓硫酸变稀后反应 ;H 之前的金属在反应的开始阶段,浓硫酸被还原为 ,变稀后被还原为 。 3.常温下 、 等金属遇浓硫酸后会 ,即金属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层金属与酸的反应,该过程是 变化,体现了浓硫酸的 ;利用该性质,工业上用 槽车贮存浓硫酸。 2.非金属 回顾蔗糖中加入浓硫酸炭化后的现象,思考浓硫酸的作用。 反应: C + H 2SO 4(浓)== P + H 2SO 4(浓)== 【总结】 一般的,在 条件下,浓硫酸把非金属单质氧化为 或 ,浓硫酸仅体现 被还原为 。 思考:硫和浓硫酸的反应 ( ) 硫酸的用途: 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必备的重要试剂,在工业上用于制造 等,硫酸还用于精炼 及制取各种 等。 思考:1.设计实验方案,依次检验出碳和浓H 2SO 4加热反应生成的各种产物。 2.能否用浓硫酸和浓盐酸快速的制取氯化氢气体,该如何做?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碳与浓硫酸反应产物的检验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碳与浓硫酸反应产物的检验、单选题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 A 向一定浓度CuSO4溶液中通入H2S 气体,出现黑色 沉淀 H2S酸性比H2SO4 强 B 将木炭和浓硫酸共热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 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气体一定是CO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有白色 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 向 1 mL 浓度均为0.1 mol ·L-1的MgSO 4和 CuSO4 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0.1 mol L·-1 NaOH 溶 液,先产生蓝色沉淀 K sp[Cu(OH) 2]< K sp[Mg(OH) 2] A.A B.B C.C D .D 2.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分析正确的 是 A .收集氨气 B.管口出现还原产物NO2 红棕色气体 D.测定丙二醇的分子结构 C.制取二氧化 硫

3.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 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 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 C.在Z 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 D .在Z 导管口排出无色气体 4.已知X 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变黑。 A 与X 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 使蔗糖变黑主要体现了X 的吸水性 B.若 A 为铁,则足量 A 与X 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 C .若 A 为碳单质,则将 C 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一定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D .由 B 转化为 D 的反应是工业制备X 过程中的重要反应

高中化学浓硫酸性质与应用一课一练测试题

1.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进行铜跟浓硫酸反应等一系列实验。 (1)根据什么现象可判断铜跟浓硫酸反应有SO2生成____________; 根据什么现象可判断铜跟浓硫酸反应有硫酸铜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甲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的试管口部放有一团浸有碱液的棉花,棉花中通常是浸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其作用 是。 (3)生成的气体使品红溶液的颜色;实验完毕后,取少量乙试管中溶液于试管中加热,现象是;原因是。 1.(1)乙中品红褪成无色;甲中溶液显蓝色;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2)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环境 (3)由红色变无色;由无色变红色;SO2漂白时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浓硫酸性质与应用 ()1.工业上常用稀硫酸清洗铁表面的锈层,这是利用硫酸的 A.强氧化性 B.不挥发性 C.酸性 D.吸水性 ( ) 2.下列关于硫酸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浓H2SO4有氧化性,稀H2SO4无氧化性 B.由于浓H2SO4具有脱水性,所以可用做干燥剂 C.稀H2SO4与铜不反应,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可与铜反应 D.在受热的情况下浓硫酸也不与铁、铝发生反应 ()3.在下述反应中,浓H2SO4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A.C+H2SO4 B.Na2SO3+H2SO4 C.NaCl+H2SO4 D.Cu+H2SO4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Cu(OH)2+2H+=Cu2++2H2O B.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C.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Ba2++SO42- =BaSO4↓ D.氧化铜与硫酸反应:CuO+2H+=Cu2++H2O ( )5.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铜与浓硫酸反应

铜与浓硫酸反应 1.(2010北京高考)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 2 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 2 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 2 D.为确认CuSO 4 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2.(2009广东会考)金属铜不能够与浓盐酸反应,却能够与浓硫酸反应,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A.脱水性 B.吸水性 C.强酸性 D.强氧化性 3.(2007宁夏高考)a g铁粉与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a g铜,则参与 反应的CuSO 4与H 2 SO 4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7 B、7︰1 C、7︰8 D、8︰7 4.(2006全国联考七)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5 mol·L-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 33.6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的pH=1,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气体A为SO 2和H 2 的混合物 B.气体A中SO 2 与H 2 的体积之比为4:1 C.反应中共消耗97.5g Zn D.反应中共转移3 mol电子 5.50mL18mol/L的H 2SO 4 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H 2 SO 4 的物质的量为 A.小于0.45mol B.等于0.45mol C.在0.45mol和0.90mol之间 D.大于0.90mol 6.在下述反应中,浓H 2SO 4 既表出现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A.C+H 2SO 4 B.H 2 S+H 2 SO 4 C.NaCl+H 2 SO 4 D.Cu+H 2 SO 4 7.足量的浓H 2SO 4 和mg铜完全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的n LSO 2 ,则被还原的硫酸是 A.m/64 mol B.64m/22.4 mol C.98m/22.4 g D.64n/22.4 g 8.(2005泉州模拟)木炭分别与浓硫酸、浓硝酸共热,产生的气体同时分别由X、Y导管通入盛有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右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知识点总结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知识点总结 1.与金属的反应 (1)Fe、Al的钝化 常温下,当Fe、Al遇到浓硫酸时,会与浓硫酸发生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出现“钝化”现象。 (2)与氢之前的活泼金属反应:Zn+2H2SO4(浓)=ZnSO4+SO2↑+2H2O 规律: ①浓硫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②浓硫酸一旦变稀,就发生:Zn+H2SO4=ZnSO4+H2↑。 (3)与氢之后的不活泼金属(除Au、Pt外)反应: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规律: ①反应需加热,否则不反应; ②氧化产物是硫酸盐,金属显高价,还原产物为SO2; ③浓硫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④随反应进行,硫酸浓度变小,一旦变为稀硫酸,反应就会停止。 2.与非金属反应 C+2H2SO4(浓)CO2↑+2SO2↑+2H2O 规律: (1)反应要加热,否则不反应; (2)氧化产物是含氧酸或非金属氧化物,还原产物为SO2; (3)浓硫酸只表现氧化性; (4)随反应进行,硫酸浓度变小,一旦变为稀硫酸,反应就停止。

(5)不能氧化H2、N2、O2、Si、Cl2、F2、Br2等。 3.与还原性化合物的反应 常见的还原性物质FeSO4、Na2S、H2S、HBr、HI等均能被浓H2SO4氧化。 4.浓硝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这是因为石蕊被浓HNO3氧化。【特别提醒】浓H2SO4强氧化性的理解 (1)浓H2SO4与稀H2SO4氧化性的区别 (2)常温下,Fe、Al遇浓H2SO4“钝化” ①“钝化”不是不反应,而是生成的致密氧化膜阻止金属与浓硫酸继续反应。 ②加热条件下,Fe、Al与浓硫酸反应而不会“钝化”。 (2)检验单质与浓H2SO4反应气体产物的实验设计 ①若为Zn与浓H2SO4反应,则Zn与浓H2SO4反应的最终产物为ZnSO4、SO2、H2、H2O。可以依次通过CuSO4、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浓H2SO4(或碱石灰)、灼热CuO、CuSO4、碱石灰实现对H2O、SO2、H2的检验。 ②若为生铁(含C、Fe)与浓H2SO4(加热条件)反应,则Fe、C与浓H2SO4反应气体产物中含有SO2、CO2、H2、H2O,可以依次通过CuSO4、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浓H2SO4(或碱石灰)、灼热CuO、CuSO4、碱石灰实现对H2O、SO2、CO2、H2产物的检验。③若为碳与浓H2SO4(加热条件)反应,则C与浓H2SO4反应的气体产物含有CO2、SO2、H2O,可依次通过CuSO4、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

浓硫酸的作用

浓硫酸在有机反应中的作用 硫酸是化学反应中的多面手,不但在无机反应中经常使用,而且也是有机反应中的常用试剂。我们知道,硫酸是-种强酸,对许多化学反应有催化作用。在浓硫酸中,硫酸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由于硫酸分子易与水分子化合形成水合分子,因此,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脱水性。 浓硫酸的催化作用实质是利用其强酸性和强质子化能力促成酰基正离子的形成,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反应速度。 浓硫酸的吸水性是指能吸收游离的水或结晶水合物中的水,如:浓硫酸敞开放置增重;浓硫酸做干燥剂;浓硫酸使无水硫酸铜由蓝变白。 浓硫酸的脱水性是指浓硫酸能使某些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如浓硫酸能使蔗糖脱水。 浓硫酸在有机反应中常常表现三个方面的作用,即催化作用,吸水作用和脱水作用。例如:用乙醇制乙烯,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苯和浓硝酸的硝化,都用到浓硫酸。在这些反应中,浓硫酸都起了催化作用,但还利用了浓硫酸的吸水性或脱水性。究竟是利用了浓硫酸的吸水性还是脱水性?有较多的同学在回答此问题时常常张冠李戴,混淆不清。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由结构决定的,能否表现出这一性质却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中:酯化反应需要酸或碱作催化剂,因此,浓硫酸能体现催化作用。酸和醇中有氢有氧,浓硫酸常温下就能使它们脱水,故浓硫酸又能体现脱水性。酯化反应生成的有游离水,可供浓硫酸吸收,所以浓硫酸又能体现吸水性。该反应中浓硫酸表现了哪些性质呢?反应的实质是: H+先和羧酸中的羧基形成烊盐,使羧基的碳原子带有更高的正电性,有利于醇羟基中亲核试剂进攻,然后再失去一分子水,再失去氢离子形成酯,浓硫酸起到了脱水剂的作用。同时,消去的水被浓硫酸固定,使得本反应得以不断向右进行,浓硫酸又起到了吸水剂的作用。因此,在酯化反应中,浓硫酸体现了催化剂、吸水剂和脱水剂的作用。 但是,在中学教学中,学生的知识面不允许我们从反应实质上去分析解决问题,那么,我们怎样回答这样的问题呢?在一个有机化学反应中,浓硫酸的这三个性质可能都有所体现,我们在回答问题时,应当看主要方面,看对这个化学反应是否有较大帮助。酸和醇发生酯

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

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实验改进 一,实验目的 1.改进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避免二氧化硫的排放,检验气体产物; 2.进一步验证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并探究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浓硫酸的脱水性与强氧化性; 2.能改进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 过程与方法:1.观察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提高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准确描述,分析的能力; 2.学习用实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体验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实验,增强对化学的兴趣与求知欲望; 2.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探讨,增强实验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三,实验设计思路及原理 蔗糖和浓硫酸反应包括蔗糖的碳化和浓硫酸与碳的反应,为防止二氧化硫散逸在空气中,采用了密封装置,同时为检验气体产物和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最终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 四,实验仪器与药品 铁架台、圆底烧瓶、分液漏斗、集气瓶、烧杯、双孔橡胶塞、导管,浓硫酸、蔗糖、品红、酸性高锰酸钾、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 五,实验步骤 1.连接好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2.在圆底烧瓶中放入20g蔗糖,并滴入几滴水是蔗糖湿润,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硫酸,按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接好仪器,并在第一个洗气瓶中装入品红溶液,第二个洗气瓶中装入酸性高锰酸钾,第三个洗气瓶中装入品红溶液,第四个洗气瓶装入澄清石灰水,最后将导管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如图2所示) 3.将浓硫酸缓慢的从分液漏斗放入圆底烧瓶中,是浓硫酸与蔗糖充分混合。 六,实验现象 加入浓硫酸后现象为: 1.蔗糖开始先是变黄,再变黑,黑色物体体积迅速膨胀充满整个烧瓶,同时产生大量气体。 2. 气体通过导管依次进入4个洗气瓶的现象:品红1褪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品红2溶液无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浓硫酸性质

浓硫酸性质 知识与技能 1、巩固稀硫酸的性质;掌握浓硫酸的特性及强氧化性。 2、培养学生用新知识理解旧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可能的规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复习酸的通性,过度到通过实验探究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并通过比较浓硫酸和稀硫酸氧化性的不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教学难点:研究某物质的程度和方法 教学过程 投影:都市传奇讲述某市一名刚出生的婴儿被人波了浓硫酸,致使一眼睛失明,落下终身残疾,浓硫酸伤人事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履见不鲜,浓硫酸为什么被用来害人?浓硫酸又具有哪些重要性质?这是就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板书:浓硫酸的性质) (师)同学们,在初中我们学习过了硫酸,那么你知道稀硫酸能发生哪些反应吗? 一、酸的通性 1、与指示剂的作用,使紫色石蕊试剂变。 2、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如与铁的反应。 3、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如与氧化铁的反应。 4、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如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5、与某些盐的反应,如与碳酸钠的反应。 (以上均写离子反应式) (师)初中的化学学习中我们曾经学习过浓硫酸,那么,同学们,你知道浓硫酸有什么物理性质吗?(板书: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浓硫酸让学生进行观察并叙述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回答: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98.3%的浓硫酸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密度大,极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溶解时放出大量热。 思考:如何将浓硫酸释成稀硫酸? 板书:浓硫酸的特性 板书:1、吸水性 (师)实验室制取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时,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气体,常用何种物质对所制的气体进行干燥? (生)浓硫酸 (师)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够吸收现成的已存在的水分子。 讨论: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如果是浓盐酸或浓硝酸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