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建流程和心得详细版
开发报建流程完整版
![开发报建流程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2dbf18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e6.png)
开发报建流程完整版在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建设等领域,开发报建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涉及到众多环节和部门,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规定和程序。
下面就为您详细介绍开发报建的完整流程。
一、项目立项阶段1、项目建议书编制首先,需要对项目进行初步的构思和规划,编制项目建议书。
这包括对项目的背景、建设规模、建设内容、投资估算等方面进行阐述。
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项目建议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可行性研究。
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环境影响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论证,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3、项目立项审批将编制好的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如发展改革部门,进行项目立项审批。
审批通过后,项目获得正式立项。
二、规划设计阶段1、规划方案设计委托专业的设计单位,根据项目的定位和要求,进行规划方案设计。
包括总平面图、建筑单体设计、道路交通规划、绿化景观规划等。
2、规划方案评审将规划方案提交给规划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根据评审意见,对规划方案进行修改完善。
3、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在规划方案通过评审后,向规划部门申请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三、用地审批阶段1、土地出让/划拨根据项目的用地性质,通过出让或划拨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
2、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后,与土地管理部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
3、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凭借土地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等相关文件,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
四、工程设计阶段1、初步设计在规划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初步设计。
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专业的设计。
2、初步设计审查将初步设计文件提交给相关部门,如建设部门,进行审查。
审查通过后,获得初步设计批复。
3、施工图设计根据初步设计批复,进行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应满足施工和规范要求。
4、施工图审查将施工图提交给专业的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审查。
审查通过后,获得施工图审查合格书。
五、施工报建阶段1、工程报建向建设部门办理工程报建手续,填写工程报建申请表,提交相关资料。
报建工作流程范文
![报建工作流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baea56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1.png)
报建工作流程范文一、前期准备阶段:1.项目立项: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落实项目的拟建规模和用途。
2.项目选址:选择建筑项目的具体位置,考虑交通、环境、供水供电等因素。
3.建筑设计:聘请专业设计师进行建筑设计,包括平面布局、结构设计、电气设计等。
4.审批准备:准备所需的申报材料,包括项目简介、设计图纸、土地使用证等。
二、报建申请阶段:1.提交申请材料:将准备好的申报材料递交给相关部门,如规划部门、建设局等。
2.环境评估:根据项目的规模和性质,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包括评估报告的编制和审批。
3.报建受理:相关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和受理,确保材料齐全和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4.技术评审:相关专业人员对建筑设计图纸进行技术评审,确保设计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5.规划审批:根据项目的用地规划、违建情况等,进行规划审批和用地核准。
6.立项批复:由项目主管部门进行项目立项审批,并出具立项批复文件。
三、设计审查阶段:1.设计文件审查:建筑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设计文件审查。
2.设计修改:根据审查意见,进行设计文件的修改和调整,确保符合技术要求和规范。
3.设计审查通过:经过多轮的设计修改和技术沟通后,设计文件最终通过审查。
四、许可证办理阶段:1.动土许可证:若项目需要进行土地开挖或拆除建筑物,需办理动土许可证。
2.施工图审查:根据设计文件,提交施工图纸进行审查和批准。
3.施工许可证:通过施工图审查后,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施工许可。
五、工程施工阶段:1.施工准备:组建施工团队,挑选合适的施工承包方,准备施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
2.施工管理:进行施工现场管理,包括施工进度、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
3.监理工作:聘请专业监理公司进行工程进度和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4.完工验收:工程竣工后,由相关部门进行工程验收,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六、竣工验收阶段:1.竣工报告:编制竣工报告和相关资料,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
深圳市开发报建流程学习心得
![深圳市开发报建流程学习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a4b3ff70a32d7375a41780dd.png)
开发报建流程学习心得根据《深圳市社会投资建设项目报建登记实施办法》、《万科集团开发报建流程及细则》,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将开发报建流程学习心得总结如下:社会投资建设项目报建登记流程按照项目建设的时序,分为土地出让及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和不动产登记四个阶段。
土地出让及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由规划国土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城市更新项目的土地出让及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由区级城市更新部门)牵头,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由住房建设部门牵头,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相关部门严格按照限定时间完成审批。
1.土地出让及用地规划许可(1)申请材料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申请表、申请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和法人及受托人身份证、建设项目的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已批准的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总平面图、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原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附图附件、原有《建设用地批准书》。
(2)办结时限法定办结时限20 ( 工作日 )。
2.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1)申请材料自然资源局行政审批事项业务申请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承诺表》、告知承诺书(设计单位)、选址意见书或用地预审意见或土地出让合同或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告知承诺书(建设单位)、符合《深圳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房建类)报建文件编制技术规定的设计文件两套及电子数据两份(电子数据包括:1.彩色PDF格式文件;2.CAD图或BIM文件;3.三维仿真模型数据电子文件(提供3DMAX或BIM模型,小型项目可提供Sketchup)模型)、按照约定需要移交保障性住房、创新型产业用房等政策性住房和配套公共设施的需提交接受单位意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规划部门出具的规划设计要点、规划条件或方案核查意见中要求提交的相关部门意见。
(2)办结时限法定办结时限20 ( 工作日 )。
3.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1)桩基础工程施工许可证○1申请材料施工许可申请表(深圳市水务局水质净化厂新、扩建和提标改造工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选址意见书或用地预审意见或规划设计要点或用地规划许可证、身份证明材料、项目首次前期经费文件或资金申请报告的批复、承诺书、施工合同、监理合同。
施工工程报建流程(3篇)
![施工工程报建流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b35f6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8.png)
第1篇一、领取报建登记表1. 由该工程项目部的建造单位指派一名项目负责人到指定的报建单位领取报建登记表。
报建单位可能是当地的建设行政总监部门,也可能是授权的机构。
二、填写报建登记表1. 根据记录格式及工程项目部的实际情况,填写报建登记表,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三、提交报建登记表及相关文件1. 将填写好的报建登记表提交给建设单位主管审核,并在相应地方签字盖章。
2. 向报建部门提交以下文件:a. 签好文字的登记表;b. 立项审批通过的文件;c. 项目规划许可证;d. 允许用地证明文件;e. 建设单位允许投资的许可证文件;f. 资金证明文件。
四、报建部门审核1. 报建部门对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签署建设提案,并将登记表退还给建设单位。
五、施工图审核1. 建设单位可开始进入施工图的审核环节。
六、报建计划1. 报建过程相对简单,但需要报建的计划较多,包括:a. 工程项目部名称;b. 建设地点;c. 项目总投资;d. 项目建设工期;e. 项目施工方案;f. 项目管理人员名单;g. 项目施工组织设计;h. 项目安全、环保、消防等方案。
七、建设工程施工手续1. 申领建设工程施工监理邀请招标核准书;2. 办理施工监理招标工作;3. 缴交劳保金;4. 申请淤泥排放证;5. 对施工图进行审查并办理节能备案及施工图审查备案;6. 办理建设工程质量及安全的监督手续;7. 申请《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8. 办理商品房预售手续。
八、建设工程验收1. 工程规划验收,取得《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2. 办理环保、人防、消防、卫生学等各专业验收;3. 收集建设工程各项验收资料,报请竣工验收备案;4. 办理商品房确权。
通过以上流程,施工工程报建得以顺利完成,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第2篇一、立项审批1. 提交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书、项目建议书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 提供建设用地的权属文件或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书;3. 提交项目建设投资概算;4. 银信部门出示的资金证明;5. 提交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6. 有关职能部门的意见。
报建流程最简单三个步骤
![报建流程最简单三个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d3ef43a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6f.png)
报建流程最简单三个步骤
报建的意思就是在工程项目立项审批通过之后,开发商开始施工之前,由建设单位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建,并提交该工程审批通过的立项文件、资信证明以及批准用地等相关文件。
那么,报建流程是怎样的?报建包含哪些内容?
一、报建流程
第一步,由该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指派一名项目负责人到指定的报建单位领取报建登记表,有些地方的报建单位是当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些则是指定授权的机构。
第二步,根据登记表的格式以及该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填写,注意一定要确保内容的准确性。
第三步,将填好的报建登记表提交给建设单位主管审核,并在相应的位置签字盖章。
第四步,向报建部门提交签好字的登记表、立项审批通过的文件、项目规划许可证、允许使用该土地的证明文件、建设单位允许投资的许可文件以及资金证明文件。
第五步,报建部门会对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则签署建设意见,并将登记表发还给建设单位,报建的流程就算走完了,建设单位可以开始进入施工图的审查环节。
二、报建内容
相对来说,报建的流程不算复杂,但是需要报建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其中包括:该工程项目名称(立项审批通过文件中可查)、建设地点(指工程所在位置)、投资规模、资金来源以及当年投资额(指建设单位的资金文件)、工程规模(指工程概况)、工程项目的开、竣工时间、发包情况(填写承包单位名称)以及工程筹建情况。
根据报建部门不同,需要提交的资料以及手续会有些许差异,建议先到相关部门进行咨询。
报建工程施工流程详解
![报建工程施工流程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4841a2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b.png)
报建工程施工流程详解一、报建阶段1. 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在报建工程施工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项目立项、选址、勘察、设计、环评等工作,确定工程的施工范围、用途和总体方案。
在这一阶段,需要与政府相关部门协商、审批,制定项目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
2. 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是工程施工的基础,是在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对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进行详细设计和排布,制定出施工过程的详细图纸。
施工图设计需要满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明确施工的各个环节和工序,通过设计图纸指导现场的施工操作。
3. 安全评估及施工许可在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工程安全评估和获取相关的施工许可。
安全评估是为了保障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财产的安全,评估工程的建设风险和对策措施。
施工许可是在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的前提下,经过政府相关部门审核批准,获得施工许可证,方可开始施工。
二、施工准备阶段1. 施工队伍组建在施工之前,需要按照项目需要组建相应的施工队伍。
施工队伍包括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监理人员等,不同的工种和职责需要分工明确。
施工队伍的组建需要考虑人员的专业技能、岗位要求和职责分工,确保施工中各部门有序合作。
2. 物资设备采购施工所需的各种物资和设备也需要提前准备和采购。
这包括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劳保用品等,确保施工所需的物资和设备及时到位。
在采购物资设备时,需要考虑质量、价格、供货周期等因素,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3. 工地布置施工之前还需要对工地进行布置,包括施工道路、临时办公区、仓库、生活区等建设。
工地布置需要合理规划,确保施工环境干净整洁、安全有序,便于施工人员的工作和生活。
4. 施工方案制定在施工准备阶段,还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落实,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工序,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措施,施工进度和配合计划等内容。
施工方案需要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房地产开发报建全流程总结版
![房地产开发报建全流程总结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b6aea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3.png)
房地产开发报建全流程总结版一、前期准备阶段:1.项目可行性研究:开发商需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包括市场、技术、经济等方面的调研和分析,确定项目的开发可行性。
2.土地获取:开发商需要通过拍卖、协议等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
3.方案设计:开发商委托设计单位进行项目方案设计,包括规划、建筑设计等。
4.环境评估:开发商需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估,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监测报告。
5.财务测算:开发商需要进行项目的财务测算,包括投资、融资、资金筹措等。
6.组织架构:开发商需组建项目开发团队,明确各个职责和权限。
二、报建阶段:1.报建材料准备:开发商需按照规定递交相关报建材料,包括项目申请书、规划方案、建筑设计等。
2.审查与审批:政府相关部门对报建材料进行审查和审批,包括项目可行性审查、规划审批、建筑设计审查等。
3.批地与允许建设:经过审查和审批后,政府部门批准项目用地并允许开展建设。
4.筹建工作:开发商按照批复文件要求,组织编制开工前准备工作,包括项目筹建方案、建设组织设计等。
5.确定施工单位:开发商通过招标、拍卖等方式确定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
三、施工阶段:1.办理施工许可证:施工单位按照要求申请施工许可证。
2.施工准备:施工单位组织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人员、材料、设备的准备。
3.施工过程管理: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和要求进行施工,包括工程质量、工期管理等。
4.完工验收:施工完成后,由相关部门进行工程竣工验收,确认工程是否符合要求。
四、竣工阶段:1.交付管理:开发商组织验收和交付工作,包括产权登记、房屋交付等。
2.竣工备案: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竣工备案,包括竣工报告、竣工验收意见等。
3.配套设施建设:开发商根据规划要求,建设项目配套设施,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
四、后期管理阶段:1.物业管理:开发商组织项目的物业管理工作,包括房屋维修、保洁、安全等。
2.项目维护:开发商负责项目的维护和保养,保持项目的良好状态。
3.建设项目的并同时进行工程维护改造,满足市场需求。
报建心得_??????
![报建心得_??????](https://img.taocdn.com/s3/m/b004170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7.png)
报建心得前言在当前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也日益迅速。
然而,在进行建筑工程方面的投资时,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定,例如报建和审批等程序。
而这些程序在不同的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所以本文将分享一些报建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报建的组成部分报建一般包括单据、图纸、清单,既然要进行报建,那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准备这些资料。
重要的是,这些资料都要有审批的手续,才能够被批准。
报建的申请步骤有了上述资料之后,我们还需提交申请。
当然了,这个申请的过程也不能掉以轻心。
一般而言,申请的步骤如下:第一步:提交报建材料首先,我们需要将报建资料提交给相关的部门。
这是目前国内很多地方的通用做法。
相关部门会对我们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和调查,以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第二步:部门审批当我们提交了资料之后,相关的部门就会对材料进行审核和调查。
只有在相关部门审核通过了,我们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
第三步:审批意见在审核通过之后,审批部门还需要给出审批意见。
审批意见一般包括批准、不批准和限制性批准。
如果我们的报建计划被批准,那么就可以继续向下执行。
如果报建被不批准,那么我们就要重新审慎考虑该计划的可行性。
报建中的问题与对策在进行报建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资料不全或材料不齐一些建筑项目的申请者可能会遇到资料不全或材料不齐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逐步完善和调整材料。
审批流程复杂审批流程复杂是很多建筑项目以及施工公司的普遍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了解整个审批流程,并准备一份详细的申请文件,以顺利通过审批过程。
审批缓慢审批缓慢是建筑项目申请者最常见到的问题。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逐步加强沟通、协调和调整申请文件,从而尽快获得审批结果。
报建是建设工程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大家在进行此项工作时注意做好材料的准备,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确保项目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以上就是一些我的报建心得,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设工程报建文章
![建设工程报建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8a7cda0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9.png)
建设工程报建:流程、注意事项及优化建议一、引言建设工程报建是项目启动前的关键步骤,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的审批和监管。
本文将介绍建设工程报建的基本流程、注意事项,并提出优化建议,旨在帮助企业和个人更好地完成报建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二、建设工程报建流程1.前期准备:明确项目定位、规模、投资等,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文件。
2.选址规划: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用地,编制选址报告,并办理规划许可证。
3.土地获取:通过招拍挂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签订土地出让合同。
4.方案设计:委托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编制设计方案、施工图等文件。
5.报批报建:向相关政府部门提交报批报建材料,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选址报告、规划许可证、施工图等。
6.施工许可:取得施工许可证后,方可开始施工。
7.竣工验收:工程完工后,向相关部门申请竣工验收,取得竣工验收合格证书。
三、建设工程报建注意事项1.熟悉政策法规:了解并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建设工程报建的政策法规,确保项目合规。
2.材料齐全:准备充分的报批报建材料,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3.沟通协调:与政府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审批进度,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4.合理安排时间:充分考虑报建流程的时间节点,合理安排工程进度,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四、建设工程报建优化建议1.建立完善的报建管理体系:制定详细的报建流程、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确保报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2.强化前期调研:在项目前期,充分调研市场需求、政策法规等因素,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3.优化设计方案: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确保设计方案符合政策法规和市场需求。
4.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主动与政府部门沟通,了解审批要求,争取政策支持,提高报建效率。
5.引入专业报建机构:委托专业的报建机构协助完成报建工作,降低企业自行报建的风险和成本。
五、结论建设工程报建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步骤,需要企业和个人充分了解政策法规、熟悉报建流程、注重材料准备和沟通协调。
工程施工如何报建
![工程施工如何报建](https://img.taocdn.com/s3/m/7bbceb3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9.png)
工程施工如何报建一、报建前的准备工作1.明确项目需求:在进行工程施工报建之前,首先要明确项目需求,包括工程范围、规模、施工内容、项目预算等信息。
只有明确项目需求,才能更好地进行报建工作。
2.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在选择施工单位时,应该对其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确保施工单位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能够按时、按质完成工程施工。
3.提供必要的材料:在进行工程施工报建时,需要准备一系列的必要材料,如规划许可证、土地证、勘察报告、设计方案等。
这些材料是报建的重要依据,必须准备完整。
二、报建流程1.填写报建申请表:在报建之前,先填写报建申请表,写清楚项目名称、施工地址、施工内容、工程规模等信息。
2.提交相关材料:将报建申请表和相关材料提交给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查和审核。
3.审查和批准:相关部门会对提交的报建材料进行审查和审核,如符合规定,则会批准该工程施工。
4.领取施工许可证:一旦工程施工报建获得批准,相关部门会颁发施工许可证给施工单位,证明施工单位有权进行工程施工。
5.开工建设:在领取了施工许可证后,施工单位可以开始进行工程施工,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进度进行施工工作。
6.验收和备案:工程施工完成后,相关部门会进行验收,确认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后,会进行备案,工程施工报建工作算是圆满完成。
三、报建注意事项1.合法合规:在进行工程施工报建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能有任何违法违规行为,否则可能导致工程停工或者被拆除。
2.审慎选择施工单位:选择施工单位时,一定要谨慎,不能只看价格,还要考虑施工单位的资质、信誉及历史信用等因素,选择有实力的施工单位。
3.保持良好沟通:在工程施工报建的过程中,与相关部门的沟通非常重要,及时汇报施工进度、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协调的事项,保持良好的沟通有助于顺利完成报建工作。
4.确保施工质量:工程施工报建完成后,施工单位要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和设计要求。
总的来说,工程施工报建是一项繁琐而重要的工作,需要认真对待,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和流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
史上最详细的工程报建报批手续办理全流程
![史上最详细的工程报建报批手续办理全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396b95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1.png)
史上最详细的工程报建报批手续办理全流程哎呀,说起这个工程报建报批手续办理全流程,真是让人头大啊!不过别着急,我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这个过程,保证让大家轻松愉快地了解这个流程。
我们要明白,这个流程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涉及到很多部门和环节,所以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顺利地完成这个过程。
1. 前期准备在开始办理工程报建报批手续之前,我们需要做好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要明确工程的性质、规模、地点等基本信息,这些信息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报批流程。
要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包括设计图纸、施工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
这些资料是报批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缺一不可。
要提前与相关部门沟通,了解他们的要求和流程,以便我们在办理过程中能够顺利应对。
2. 提交申请在准备好相关资料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提交申请了。
首先要去当地的建设局或者规划局进行咨询,了解具体的报批流程和所需的材料。
按照要求填写申请表格,并将资料交给相关部门。
这个时候,我们要注意一下时间节点,尽量提前提交申请,避免耽误工程进度。
3. 审批阶段提交申请后,就是审批阶段了。
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最让人头疼的,因为涉及到很多部门的审批,而且每个部门的要求都不一样。
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沟通和协调工作,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顺利通过。
也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尽量用简练明了的语言向各部门解释清楚我们的意图和方案。
4. 验收阶段在审批阶段顺利通过后,我们就可以进入验收阶段了。
这个阶段主要是对工程的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检查,确保符合相关规定。
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提前了解验收标准和要求,以便在验收过程中能够顺利应对。
也要保持良好的沟通态度,积极配合验收人员的工作。
5. 领取许可证在验收阶段顺利通过后,我们就可以领取工程许可证了。
这个许可证是我们开展工程建设的合法凭证,非常重要。
所以在领取许可证的时候,我们要认真核对相关信息,确保无误。
也要注意保管好这张许可证,以备后续使用。
开发报建流程与技巧
![开发报建流程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6aca46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3.png)
开发报建流程与技巧一、前期准备1.项目可行性研究在报建之前,需要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评估项目是否能够实施,并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的论证。
2.项目规划和设计需要对项目进行规划和设计,包括项目的总体布局、建筑设计、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3.项目环保评估对项目进行环保评估,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以及采取的环保措施。
4.项目立项进行项目立项,提交相关申请材料。
二、报建手续1.报建手续的材料准备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准备相应的报建手续材料,包括项目的申请报告、规划方案、设计方案、环保评估报告等。
2.报建手续的递交将准备好的材料递交给相关的审批部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批流程。
3.报建手续的审批相关部门对报建材料进行审批,对项目的合法性、可行性、规划、设计等方面进行审核。
4.接收审批结果接收审批结果,如果审批通过,则可以继续进行后续的工程建设;如果审批未通过,则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三、报建技巧1.了解法律政策在进行报建手续之前,需要充分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符合相关要求,避免出现违规行为。
2.准备充分的材料报建手续需要提供大量的材料,包括项目的申请报告、规划方案、设计方案、环保评估报告等,要准备充分,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3.与相关部门沟通与相关部门进行密切的沟通和协调,了解最新的政策和要求,并根据相关要求进行报建手续的准备和递交。
4.遵守规定流程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报建手续,不要绕过相关程序,确保报建手续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5.及时跟进审批进展及时跟进报建手续的审批进展情况,与审批部门进行沟通,尽快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报建手续能够顺利通过。
总结:开发报建流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实施以及后续工作的进行。
在进行开发报建流程时要关注项目的合法性、可行性和规范性,准备好相关材料,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报建手续,确保项目的合规性和顺利进行。
最新房地产开发报建全流程总结版
![最新房地产开发报建全流程总结版](https://img.taocdn.com/s3/m/50f5fe1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0.png)
最新房地产开发报建全流程总结版房地产开发报建的全流程可以分为前期准备、规划设计、报建申请、审批阶段、施工准备和竣工验收等多个环节。
下面对这些环节进行详细介绍。
1.前期准备阶段:在开始进行房地产开发报建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定项目的开发方案,包括项目定位、功能布局和建设规模等。
还需要进行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估,了解土地的利用状况和限制条件。
同时,还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
2.规划设计阶段:在确定好项目的开发方案后,需要进行规划设计工作。
首先要制定项目用地规划方案,包括用途、容积率、绿化率等。
然后进行详细的建筑设计,包括建筑结构、平面布局、外立面设计等。
同时,还要进行相关专业设计,如给排水、电力供应等。
3.报建申请阶段:开发商需要准备相关的报建资料并向有关部门递交申请。
报建资料包括项目建设意见书、规划设计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施工图设计文件等。
递交申请后,需要等待有关部门的审查和批复。
4.审批阶段:经过初审和复审等环节后,有关部门会对开发项目进行评审和审批。
这个过程主要是针对项目的合规性、规划设计的合理性、施工图的质量等进行审查。
审批结果分为批准、不予批准和要求补充材料等。
5.施工准备阶段:经过审批后,开发商可以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施工图深化设计,将设计图纸进行补充和完善。
然后要进行施工图招标,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
同时,还需要进行项目施工准备工作,如项目经理的任命、建设用地的清理和平整等。
6.竣工验收阶段:开发项目的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竣工验收工作。
首先要进行自检自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然后向有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申请,并上报竣工验收报告。
经过审核后,有关部门会进行现场验收,确保项目的安全和质量。
最后,经过上述流程,项目开发商可以正式销售和交付房屋。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项目的报建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开发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操作。
建设项目报建全流程
![建设项目报建全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a09f27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c.png)
建设项目报建全流程1.前期准备阶段:在开始报建之前,需要对建设项目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方案和设计方案的编制等。
这些文件将作为报建的基础材料。
2.项目审批阶段:报建项目需要依法经过一系列审批程序。
首先,项目需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初审,以确保项目符合相关政策法规。
然后,项目需在规定时间内承办部门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项目的技术性、经济性和社会效益等。
最后,项目需提交批准机关进行核准,核准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步。
3.土地手续办理阶段:项目批准后,需要办理土地手续。
这一过程主要包括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手续办理。
土地使用权出让需要提交土地出让文件、土地出让合同等材料。
4.其他相关手续办理阶段:除了土地手续,还需要办理其他相关手续。
例如,建设项目的环保手续办理,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和报告编制、环境保护手续审批等。
同时还需要办理工商注册、施工图审查、安全评估等手续。
5.建设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在办理土地手续以及其他相关手续之后,项目还需要获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这需要提交规划申请文件,包括用地规划设计文件、规划验收文件等。
通过审核后,将获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6.施工许可阶段:获得土地规划许可证后,需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这需要提交施工许可申请文件,包括施工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等。
申请提交后,将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获得施工许可证。
7.竣工验收阶段:项目完成施工后,需要进行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包括验收申请、验收材料的准备和提交,验收现场的验收过程等。
验收合格后,将获得竣工验收文件。
8.在用阶段:项目竣工验收后,进入在用阶段。
在用阶段包括一系列运营管理工作,如设备设施的维护、人员管理等。
同时,还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预防性检查和定期检查,确保项目安全运营。
以上是建设项目报建全流程的主要步骤。
不同地区和项目的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报建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和申请。
同时,项目报建过程中还需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及时沟通和配合。
工程报建施工步骤(3篇)
![工程报建施工步骤(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7eef9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e.png)
第1篇一、项目立项与规划审批1. 项目单位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市场情况,确定项目立项,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写项目建议书。
2. 项目单位向相关政府部门提交项目建议书,进行项目审批。
3. 审批通过后,项目单位根据批复意见进行项目规划,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土地取得与土地使用权证办理1. 项目单位根据项目规划,进行土地调查、评估和征收。
2. 办理土地使用权证,确保项目用地合法合规。
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1. 项目单位根据项目规划,编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
2. 向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提交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四、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办理1. 项目单位根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施工图设计。
2. 向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提交施工图设计文件,申请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五、施工准备1. 施工单位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组织施工人员、设备、材料进场。
2. 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现场的布置,确保施工安全、文明施工。
六、施工实施1. 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
2.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安全、环保等规定。
七、竣工验收1. 施工单位完成施工任务后,向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竣工验收。
2. 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对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审查。
3. 竣工验收合格后,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八、工程保修1. 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根据合同约定,对工程进行保修。
2. 保修期内,如发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负责维修、整改。
九、工程档案管理1.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2. 工程竣工后,将工程档案报送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存档。
总之,工程报建施工步骤包括项目立项与规划审批、土地取得与土地使用权证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办理、施工准备、施工实施、竣工验收、工程保修和工程档案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定进行操作,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报建心得+项目前期报建工作总结5篇
![报建心得+项目前期报建工作总结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e7797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5.png)
报建心得+项目前期报建工作总结5篇第一篇:报建心得+项目前期报建工作总结项目前期报建工作总结一、规划方案审批阶段,规划为主办部门,消防、绿化、环保、人防为协办部门实行并联审批。
程序为先把方案报规划进行预审,预审通过后由规划向协办部门发协办通知,再将资料报协办部门。
由于在报环保之前要请环评单位做环评,历时较长,因此,规划允许报环保可以在不拿协办通知的情况下先进行。
最后待拿到各协办部门的方案审查合格意见后再报规划,由规划出方案审查意见。
具体所交要件如下:1、规划(1)书面申请(原件1份);(2)投资备案证(复印件1份);(3)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2份,含电子光盘);(4)彩色渲染图(1套,限重要地段,重要节点及建设项目)2、消防(1)《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申报表》(原件1份);(2)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1份,含电子光盘);(3)设计单位消防自审小组自审意见书(原件1份)。
3、环保由有资质的环评单位对项目用地按环境保护规范要求进行环境评价,出环境影响报告表,再由环评单位将报告表及申报表完善后报高新区环保分局审批,审批通过后获得《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批准书》。
4、人防所需提交的资料有:(1)防空设施易地建设建议书;(2)防空设施易地建设申请书。
5、绿化(1)建设工程规划方案(原件1份,含电子文档);(2)1:500绿化布置图(原件2份);(3)规划选址意见书(复印件1份);(4)建设工程总平面图(1张)。
方案阶段涉及到市规划局信息中心核面积,这个程序穿插在规划发完协办通知后,由规划经办人签字同意去核面积后再由开发商拿去核,要件是方案阶段的建筑图1套(含光盘,要严格按照规划规定的图层进行画图)。
二、初设与方案阶段报建相似,实行并联审批,规划为主办部门,消防、绿化、节能、防雷、市政为协办部门。
程序是先报规划,待初设预审通过后,再由规划发协办通知到各协办部门,待规划拿到几个协办部门的审查合格意见后,由规划出初设批复。
建设项目报建工作流程详细介绍
![建设项目报建工作流程详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ac1c27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1.png)
建设项目报建工作流程详细介绍1.前期准备阶段:在项目启动前,需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土地调查和选址、方案设计和技术经济评审等。
2.编制项目报告:根据前期准备阶段的工作成果,编制项目报告。
项目报告是申请报建的重要依据,其中包括项目的背景、目标和总体要求、选址依据和环境影响评价等内容。
3.报建申请:编制完项目报告后,需要向相关部门递交报建申请。
具体的报建部门根据项目的性质不同而有所区别,常见的有规划、建设、环保、安全等部门。
申请材料包括项目报告、项目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4.审核审批:报建申请提交后,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审批工作。
这个阶段主要是对项目报告的完整性、合法性、可行性等进行评估和审查,确保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
5.审批决策:审核审批工作完成后,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决策。
根据审核结果,可以作出以下几种决策:一是同意报建,发放建设许可证或其他必要的批复文件;二是退回报建申请,要求重新完善或修改申请材料;三是驳回报建申请,不同意项目报建。
6.建设设计:在获得建设许可证或批复后,需要对项目进行具体的建设设计。
建设设计包括项目的详细设计和施工图纸的编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确定工程标准和规范。
7.施工准备:建设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招投标、施工图预审、签订合同和安排施工人员等。
8.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是项目实施的核心阶段,包括现场施工、工程质量控制、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工作。
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工程检验和监理,确保项目按照规定进行施工,保证项目质量和安全。
9.竣工验收:项目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是根据合同约定和相关标准对项目进行综合检查评定的过程,包括工程质量、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评估。
10.监管和验收: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需要向相关部门进行监管和验收。
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终审,验收合格后发放竣工验收证书,项目正式竣工。
项目工程前期报建流程详细总结
![项目工程前期报建流程详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2f24bc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56.png)
项目工程前期报建流程详细总结《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是工程建设合法性的重要依据,各城市建设法定程序不完全相同,项目公司应了解清晰建设项目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法规要求,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许可证件,主要办理流程如下:(1) 办理完成征地手续,获得建设用地红线图,取得规划局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任务书,取得环保部门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评价书。
(2) 委托勘察设计单位进行初勘,满足初步设计的要求。
(3) 配合研发设计部完成设计委托,选择或招标选定规划、设计单位,签订工程规划、设计合同。
(4) 取得建设工程规划方案批复,组织审查设计单位的初步设计大纲,对方案设计进行比选;协调设计外部协作关系和工作关系,进行建筑施工图报建,办理建设工程规划方案建筑审核意见书,建设工程规划方案批复中要求征询相关单位的意见(消防、卫生、交通、绿化、环保、民防、地名等)。
(5) 到规划局备案,协调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6) 委托勘察设计单位进行详勘,满足施工图设计的要求。
(7) 将桩基设计施工图报审图中心进行审批。
(8) 桩基施工图纸审批通过后,可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桩基施工许可证提前开工(按当地规定)。
(9) 将主体建筑安装设计施工图报审图中心、消防局进行审批。
(10) 采用招标图或施工图纸内部邀请招标,确定监理、施工中标单位。
(11) 在主体建筑安装施工图审批通过及内部确定监理、施工单位后,按照当地建设主管部门规定在建设交易中心办理交易中标手续。
(12) 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a) 已经办理该建筑工程用地批准手续;(b) 已经取得规划许可证;(c) 已经确定建筑施工企业;(d) 有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e) 有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措施;(f) 建设资金已经落实;(g)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地产前期报建流程及经验感想1、土地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划要点批复阶段土地证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这两个证,加上规划要点批复,是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前提.但是,这几样东西领取的先后顺序,非常的有学问。
有经验的同志,一看这几样东西的发出时间,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地块背后的故事。
这三样东西涉及到国土部门和规划部门旷日持久的权力斗争。
目前我国法律也没有很好的规范这个问题。
土地证由国土部门颁发,是土地权属证明,载明了土地用途及使用期限(只是载明);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由规划部门颁发,是核定土地用途及用地界线的法律依据;规划要点批复由规划部门颁发,是确定土地使用强度指标的法律依据,如容积率啊建筑密度啊停车位配臵要求啊这些指标都在这个批复里体现出来,包括现在的那个小户型比例限制要求,也会在这个文件里体现出来。
一般来说,一块地,必须要由规划部门核定规划要点,颁发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以下简称地规证)之后,才能领取土地使用权证。
这绝对应该是必须的程序。
因为国土部门必须依据规划部门核定的土地功能及土地使用强度,才能计算出土地出让金,才能在土地证上载明土地用途及年限。
但是呢,在现实中呢,这个想法只能是理想状态。
因为首先,很多地方的国土部门在出让土地的时候,根本不考虑规划,直接就整块出让了。
然后给人家办出商住用地土地使用权证。
这种让人无法理解的土地出让模式一度非常盛行。
然后受让了土地的开发商,再去规划部门软磨硬泡,无论是修改规划也好,还是根本没有规划都好,反正,我的土地出让金是已经交了,剩下的事情你规划部门得给我搞定。
我不是批评这种土地出让模式容易滋生腐败。
要知道,我国正式搞土地出让也只不过是从1990年开始的,而以公开交易的形式搞土地出让,甚至都只是从1997年才正式开始。
而北京第一块公开交易的土地,是到2000年之后才上市的。
我只不过是说,我国在这个问题上缺乏经验,国际上也没有什么可供借鉴的模式。
因为我国的房地产管理体系那绝对是全世界独有的。
愤青们不要在这里给我指三道四。
我在这个行业浸了这些年了,起码我个人觉得,把我放到90年代的背景里面去,我也想不出更好的土地交易模式。
城市规划这个概念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深入人心,更何况当时呢。
不过无论如何,这种土地交易模式现在已经只是历史了。
新城乡规划法第三十八条: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出让地块的位臵、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等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
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建设单位应当持建设项目的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中,擅自改变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组成部分的规划条件。
希望在我日后的职业生涯中,不要再拿着商住用地土地证去规划部门死磨硬泡,阿门。
2、项目公司设立、立项、环境评估、房地产开发资质这四项几乎是每一个项目要开始的时候必须要搞的东西。
非常的社会主义特色。
不过这里也有些东西很有趣,与法律的关系也比较大,比如设立项目公司。
这里要注意一下,母公司拍到的土地,转到其全资设立的项目公司名下,按我国法律,不属于交易。
我再次强调一下:母公司与其全资子公司之间的土地流转,不属于交易。
再次强调:不属于交易。
因此,房地产公司可以任意设臵项目子公司,在房子卖完后再把它在实体上消灭,只留下一个壳。
这种操作模式没什么法律风险可言,非常的经济实用,因此现在我国稍微有点规模的房地产公司都这么干。
再说立项,这个东西纯粹是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产物,非常的烦,也不知道这个东西应该算什么。
立项主要考察的是项目的投资额及可行性。
我不知道在目前的市场里,可行性这个东西,政府是从什么角度来管理的。
反正现在各地由于市场经济的深度不同,所以在这个事情的管理上也不同。
有些地方基本上不太管,有些地方就管得非常严。
而且立项到底需要什么材料那也是谁都说不清楚的事情。
立项与其他程序的先后关系那更是异常随便的事情。
譬如最近国家的政策,要求先把环境评估搞了,再回头来立项。
这是基于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考虑。
但在很多地方,环评的一项主要前提材料就是立项批文。
立不了项根本做不了环评。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事情都是人办出来的。
反正到目前为止,建设项目都在纷纷的上马中,我也不知道大家都是怎么在这些莫名其妙的政策中穿过来的。
反正我自己如果操办这些事情,基本上都是直接去这些部门,譬如去计划部门,就让他们给我推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公司,去环保局,就让他们给我推荐环境评估报告的编制公司,然后让这些公司负责把这些手续办出来。
编制费用稍微给多点都没关系。
总之我自己一看到这些手续,头就痛得厉害。
房地产开发资质就比较有技术含量一点,关键是专业技术人员难找。
现在这些专业技术人员资料都是省内联网了,想搞几个球人糊弄建设部门基本上做不到,建设部门也不敢在这个事情上乱来,因为任何人都可以上网查到,某某是什么专业资质任职什么公司。
现在结构类的工程师难找啊,感慨一个。
嘿嘿。
3、总平面审查阶段这个阶段各地的叫法不一样,我听得比较多的叫“修建性详细规划审查”。
这个阶段就是审查小区的总平面规划图纸,也就是审一个小区的建筑物都是怎么排的,每栋单体建筑有多高,有多大,各栋单体建筑之间怎么间隔,间距是多少,日照够不够,总容积率是多大,有没有超过规定的容积率,建筑密度是多少,进出小区的道路怎么安排,是不是符合消防规范,等等等等,这些东西都是非常的专业啊专业。
在这里我要举例说明一下,比如建筑密度,这个东西看起来很简单是吧,就是建筑物基底面积占整个小区面积的比例数。
譬如这个小区是1万平方米,有3000平方米的地面上有建筑物,那么建筑密度就是30%。
看起来这个计算应该是没有什么争议了。
但是且慢。
我这3000平方米的建筑占地里面,有2000平方米是一个大型的架空平台,架空层下是停车位,上面是空中绿化广场。
现在,争议就来了,我这个2000平方米,到底算不算建筑基底?你之所以限制我的建筑密度,无非就是为了保证绿化嘛,保障居民的休闲空间嘛。
现在我虽然好象是在地面上建了东西,但是我这个东西顶上都是绿化啊,我的绿化没有减少啊,我的休闲空间没有减少啊,所以这个2000平方米不能算在建筑密度里面。
这种空中花园型的架空层到底要不要算建筑密度的问题,反正技术规范没有限死,有无穷的空间可以钻营。
其他的地方,譬如消防通道的设臵,高层建筑四周必须设立环形消防车道。
但是这么一搞,小区的绿化基本上就毁掉了。
怎么办?设臵那种隐形消防车道,上面种草保持绿化,就指着图纸说这就是一条消防道路。
这么搞行不行?反正我个人不知道行不行。
消防车道的载重量那是有非常严格滴设计要求滴,反正我个人不知道这种草地能不能承载得起消防车。
审总平面是整个开发报建过程中最有技术含量的活,这个过程一般都要2到3个月,往往都要和规划部门反复修改扯皮,来回磨,磨到双方都没了脾气,才能通得过。
我反正几乎没有见过能顺顺当当啥工作不做,干等着就能通过总平面审查的。
我也没见过那种零缺陷的总平面设计,只要有心,无论什么公司的总平面,无论是你万科还是富力还是雅居乐,那只要一挑起来,问题都是一筐筐的。
不是消防间距不够,就是在不能开窗的地方开了窗,要么就是车道转弯半径太小,等等等等。
4、管线综合审查、排水许可证管线综合审查是规划部门的专业审查内容之一,我现在专门拿出来讲,因为这个东西实在是非常,非常的专业啊。
搞得不好的话,实在是害死人啊。
而且,被这个东西害死的公司比比皆是。
各位千万别以为那些什么保利啊合生啊之类的大公司就不会在这个问题上犯重大原则性的错误,说了半天,管线综合是啥?包括三大项:小区给排水管线、强电线路、弱电线路,这三项综合起来考虑,根据各项设计规范科学统筹安排,放到同一张图纸上。
给排水不用多解释了,就是怎么引自来水进小区,然后怎么把生活污水和雨水排出小区;强电就是生活用电,线路从哪里进,怎么上楼,怎么进门;弱电的内容就多了,什么有线电视线、各类通讯线路、网线、内部监控线路,等等等等,多得要死。
上面这三样东西要科学的话,统统都得在地下走,从地下穿进各栋单体再连接进入千家万户。
这些线路啊什么的,必须要合理的安排好,不能到处乱走。
作为非专业人士,要判断一个小区的官线综合设计好不好,只需要看两个东西:1、你就这么走进一个小区,看它里面是不是有电线搭在楼和楼之间。
只要有这个,基本上这个小区你就不用多考虑了。
2、沙井盖是不是基本沿着小区道路排布,不是搞到到处都是。
如果什么沙井盖搞得满地都是,简直看不出走向来的,基本上这个小区你就可以考虑放弃了。
为什么我要这么强调这个管线综合呢?如果它设计不好有什么后果呢?首先,就是给排水会整天出问题。
一下雨小区就变池塘的事情,我实在是见得太多了;然后,对于年轻的我来说,就是网络整天出问题,小区网络运营商根本没得选,因为只埋了一条管,别的网络运营商想进来提供优质服务都不行,而现在的这家,不是这里的线路坏就是那里坏,整天修,我这正打怪呢,嘣的一下,断网了。
再然后,夏天千万别开空调,一开就断电跳闸。
家里的电器得轮着用,千万别一起开。
看电视的时候千万别开电脑,不然就得在黑暗之中耗一晚上。
这都是管线综合没搞好的标志啊。
你说,这样的小区,能住吗?管线综合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说,我们设计的时候好好的考虑,好好的研究,不就行了吗?事实上,是不行。
为什么?因为所有的线,你都得从外面引进来,都得跟外面有个接口。
但是接口在哪里呢?我现在告诉你们,无论开发商们在事先做多少准备工作,做多少调查工作,都无法保证预留的接口不发生变化。
最常见的是市政排污管线突然就重新施工,换地方了,哪怕它不换地方,就是水平抬高个几公分,这个小区的排水因为倾斜度不够,那也完蛋了。
这种事情太常见了。
大家肯定经常看到市政管线施工,把路挖开,今天搞搞这里,明天搞搞哪里。
我反正是被这个东西搞怕了。
这种情况那是想赔钱都搞不定的。
然后,高压电线的接入口,一开始说得好好的,从某某变电站接,等到施工完毕,要正式接的时候,突然发现那个变电站已经搬走了,又或者它的容量已经超了,不能再让你接,你得从其他地方接,这个时候只能花冤枉钱,乱引。
引到多少电算多少电。
至于,呃,会引起什么生活上的麻烦,我也不知道。
再说到这个排水许可证。
这个东西是市政部门发的,专门针对小区的排水。
现在都是要求雨污分流了。
就是雨水和生活污水要分两条管排。
这个东西管的是管径和流量,以及连接市政管线的位臵。
然后这个东西反过来又影响管线综合设计,事实上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