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患者跌倒制度及流程
2024年跌倒、坠床防范和报告制度(三篇)
![2024年跌倒、坠床防范和报告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2f6fd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1.png)
2024年跌倒、坠床防范和报告制度(一)跌倒预防制度1、对患者和家属进行预防知识教育,做好防范措施预防跌倒发生。
2、熟悉病室患者的情况,对跌倒高危患者尽量安置于一级病房或分类专人管理。
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档。
3、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酌情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
4、加强环境管理,病区物品放置统一;病室地板应保持清洁、干燥,病房内避免有障碍物。
5、对有潜在受伤可能者,如有药物反应的患者、行走不便患者、年老患者和血压较高患者需重点____与护理,严加防范。
厕所、洗澡间应铺防滑垫。
6、____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二)跌倒报告处理制度1、一旦发现患者跌倒或坠地,立即平卧,在报告医生的情况下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
重点评估有无颅脑损伤、内出血、骨折等症状,有呼吸、心搏骤停者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注意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安抚工作。
2、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治,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
3、启用跌倒风险评估单,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4、及时、准确记录患者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5、由当班护士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总结分析原因,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并提交护理部。
6科内护士长____分析讨论、再次评估,必要时____护理查房或请护理会诊。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可____对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补充改进、反馈并落实预防跌倒措施。
____中山同方医院护理部年____月____日第二篇:跌倒坠床防范防范跌倒坠床措施神经内科患者由于病情复杂,年龄较大,住院期间突然周围环境改变以及疾病原因引起意识,精神视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容易发生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
高危人群:脑血管病及后遗症肢体功能障碍意识混乱烦躁年龄大于____岁应用降压药物。
措施:1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评估其行为能力,确定为高危对象的患者,护士应立即与家属沟通,告诉其危险性。
患者坠床或跌倒防范制度与措施
![患者坠床或跌倒防范制度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9497590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2.png)
患者坠床或跌倒防范制度与措施患者坠床或跌倒是医疗机构管理中常见的安全问题之一,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医疗机构的声誉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制定患者坠床或跌倒的防范制度和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以一家医疗机构为例,详细介绍患者坠床或跌倒的防范制度与措施。
一、患者坠床或跌倒的防范制度:1.制定患者坠床或跌倒的风险评估标准:确定评估指标,包括患者的年龄、病情、身体状况、卧床天数、药物使用情况等,并按照评估结果划分患者的风险等级。
2.建立患者坠床或跌倒的风险预警机制:根据患者的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
比如,高风险患者应配备专人定时观察,中风险患者应定时巡视,低风险患者每日记录一次体温、血压等基本生命指标。
3.设立患者坠床或跌倒的登记制度:对医院内发生的每起患者坠床或跌倒事件都要进行登记,包括患者的姓名、住院号、所在科室、事件发生时间、坠床或跌倒的原因、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4.实施风险警示标志和警示语:在医院内的危险区域、门窗、楼梯口等明显位置,设置坠床或跌倒的风险警示标志,并配备相应的警示语,提醒患者按时按规定行动。
5.建立坠床或跌倒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机制:对发生的坠床或跌倒事件进行调查,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责任人,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纪律处分和事故赔偿。
二、患者坠床或跌倒的防范措施:1.对高风险患者实施特殊照护:高风险患者是坠床或跌倒的重点防护对象,应指定专人对其进行特殊照护,定时观察和掌握患者的活动情况,确保其安全。
2.保持病房的清洁整洁: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及时清理地面上的杂物,避免患者因为地面滑倒或绊倒而受伤。
3.保持走廊和楼梯的畅通:保持走廊和楼梯的畅通,不放置障碍物,确保患者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
4.提供合适的辅助设施: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需要,为其提供合适的辅助设施,如餐车、坐便椅、手杖等,帮助他们行动时更加稳定和安全。
5.提供专业培训和教育: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患者坠床或跌倒防范的培训,包括医生、护士、护工等,提高他们的意识和能力,以便及时发现和应对患者坠床或跌倒的情况。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详细完整版)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详细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74edc1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a.png)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一、管理责任1.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确保员工掌握防跌倒、坠床等技能。
2.安排专人负责跌倒、坠床预防,并建立台账和报告制度。
3.落实责任到人,明确各级责任和管理权限。
二、评估和风险识别1.对每个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并记录在病历中。
2.定期检查住院环境,发现潜在危险因素及时进行整改。
3.建立安全巡查机制,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三、安全设施和装备1.设有安全护栏、防滑地毯、调节床垫、插电保护等安全设施,确保患者安全。
2.配备坠床预防产品,如护床网、护头垫等,及时防止患者坠床。
3.安装室内监控摄像头,监测患者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四、床位管理和护理1.合理安排患者床位,避免拥挤,确保行动方便。
2.定期更换床单被褥和清洁卫生,保持床品干净、整洁,减少感染风险。
3.针对高风险患者,加强监护和关注,做好跌倒、坠床预防工作。
五、员工素质和技能1.招聘具有相关护理、医学等专业背景的员工,具备跌倒、坠床等防范知识和技能。
2.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员工跌倒、坠床等应急处理能力。
3.强化员工责任心和服务精神,充分关注患者需求,主动发现和解决潜在危险。
六、信息化管理1.应用信息化技术,对患者跌倒、坠床和防护进行数字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2.将监控视频、患者病历等信息整合起来,形成全面、准确的数据分析,为防跌倒、坠床提供科学依据。
3.建立远程监控和预警系统,及时反馈患者动态,实现24小时安全巡视。
以上是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的详细完整版。
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评估风险,加强安全设施和装备,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避免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防范制度措施报告制度
![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防范制度措施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371a04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f.png)
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防范制度措施报告制度一、引言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是医院中较为常见的不安全因素,不仅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还可能影响医院的声誉和医疗安全。
为了预防和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医院需要制定一系列的防范制度措施,并严格执行,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
二、防范制度措施1.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医院应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他们对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重视程度。
通过培训和教育活动,让医护人员了解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原因、危害以及防范措施,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2. 风险评估和分级管理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患者风险评估制度,对入院患者进行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级管理。
对于高危患者,应采取更加严格的防范措施,如加强巡视、使用床栏、使用约束带等,以降低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3. 环境安全管理医院应定期对病区进行环境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可能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安全隐患。
例如,保持地面干燥、设置防滑标志、安装扶手和床栏等。
同时,医院应加强对病区公共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安全可靠。
4. 医患沟通与教育医院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教育,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有关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防范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发放宣传册、组织健康讲座等方式,提高患者和家属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5. 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医院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以便在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应急预案应包括报警、急救、记录和报告等环节,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和处理。
三、实施与监督1. 实施与培训医院应制定详细的防范措施实施计划,并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
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对防范措施的熟悉程度和应对能力。
2. 监督与考核医院应建立监督机制,对防范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通过定期考核和反馈,确保防范措施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患者跌倒、坠床预防及报告制度
![患者跌倒、坠床预防及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c4476d7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d3.png)
患者跌倒、坠床预防及报告制度一、目的为了提高我院对患者跌倒、坠床事件的预防及应对能力,降低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率,保护患者的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住院患者。
三、预防措施1. 入院宣教对新入院的患者及家属进行入院宣教,包括病房环境、设施的使用方法、呼叫器的使用等,帮助患者及家属熟悉病房环境,提高安全意识。
2. 评估风险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高风险患者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3. 环境管理保持病房环境整洁、安全,及时清理地面水渍、障碍物等,确保患者行走安全。
4. 设施使用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床栏、呼叫器等设施,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识。
5. 护理措施加强护理巡视,对高风险患者实施重点关注,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异常情况。
6. 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意识,指导患者正确进行日常活动。
7. 用药管理对使用可能引起跌倒、坠床药物的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告知患者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四、报告制度1. 发生跌倒、坠床事件后,护士应立即赶到现场,查看患者受伤情况,评估病情,采取急救措施。
2. 立即通知医生,医生应迅速查看患者全身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
3. 护士长应在24小时内了解事件情况,组织相关人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4. 护士长应在48小时内向护理部汇报事件情况,护理部组织相关人员对事件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5. 每月对发生的跌倒、坠床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预防措施。
五、培训与考核1. 对医护人员进行跌倒、坠床预防及应对知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跌倒、坠床事件的预防和应对能力。
2. 对医护人员进行跌倒、坠床报告制度的培训,确保医护人员熟悉报告制度。
3. 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跌倒、坠床预防知识、应对措施和报告制度,考核不合格者应重新培训。
六、持续改进本制度应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和患者需求进行持续改进,不断完善跌倒、坠床预防及报告制度。
防范病人跌倒制度及流程
![防范病人跌倒制度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112f45d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2.png)
防范病人跌倒制度及流程摘要本文档旨在制定并介绍一个有效的防范病人跌倒的制度及相应的流程。
通过建立明确的指导原则和操作步骤,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病人跌倒的风险,提高病人的安全性和护理质量。
目标我们的目标是保护病人的安全,并减少病人在医疗机构内跌倒的发生率。
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和制度化的管理方法,我们希望能够确保病人在住院期间得到适当的关怀和保护。
制度制定为了防范病人跌倒,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明确的制度和规则,并确保所有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能够理解和遵守。
以下是制度制定的关键步骤:1. 评估:确定病人的跌倒风险,并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2. 培训:对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病人跌倒防范的重要性、相关政策和操作流程。
3. 指导原则:制定明确的指导原则,包括病人观察、护理计划和环境安全等方面。
4. 设备和工具: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工具,如支撑帮助器具、地面防滑垫等,以帮助病人行动和减少跌倒风险。
5. 跌倒报告:建立健全的跌倒报告系统,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应当及时记录和报告任何跌倒事件。
6. 审查和改进:定期审查跌倒事件和报告,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制度。
流程说明为确保病人的安全,我们建议按照以下流程进行防范病人跌倒的工作:1. 跌倒风险评估:对每一位入院病人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包括年龄、病情、行动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评估结果应记录并更新至病人档案中。
2. 制定护理计划:根据病人跌倒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包括病人的协助行动、床边警示、活动安排等。
3. 环境改善:保持病人住院环境的整洁和安全,确保走道畅通、床边有足够的照明等。
4. 提供辅助工具:根据病人的需要,提供合适的辅助工具和设备,如助行器、固定床栏等。
5. 病人教育:为病人和病人家属提供关于跌倒防范的教育,并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和紧急求助方式。
6. 定期巡视和观察: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应定期巡视病房,观察病人的行动情况和身体状况变化。
7. 跌倒报告和处理:如发生病人跌倒事件,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应立即进行跌倒报告,并按照制度要求进行事故处理和后续跟进。
跌倒、坠床的预防管理制度范文(4篇)
![跌倒、坠床的预防管理制度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d98b8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1f.png)
跌倒、坠床的预防管理制度范文跌倒和坠床是老年人和弱势群体中常见的意外事故。
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预防管理制度对于减少跌倒和坠床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个____字的跌倒和坠床预防管理制度的范本:一、引言跌倒和坠床是常见的意外事故,尤其对老年人和弱势群体造成了许多伤害和不便。
为了增加对护理对象的安全保护,提高护理质量,减少跌倒和坠床事故的发生,本机构制定了跌倒和坠床预防管理制度。
二、目的和适用范围1. 目的:确保护理对象的安全,减少跌倒和坠床事故的发生,并采取相应措施减轻事故的后果。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机构内的所有护理对象,包括老年人和弱势群体。
三、管理责任1. 机构管理层:负责制定和监督跌倒和坠床预防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制定预算和提供必要的资源。
2. 护理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指导和培训护理人员,实施跌倒和坠床预防措施,并及时报告和处理事故事件。
3. 护理人员:负责落实并执行跌倒和坠床预防工作,如定期巡视、评估风险、提供协助和监控等。
4. 护理对象及其家属:应配合和积极参与跌倒和坠床预防工作,接受相关指导和培训。
四、预防工作流程1. 风险评估1.1 制定风险评估工具:制定一套标准化的风险评估工具,用于评估护理对象的跌倒和坠床风险。
1.2 评估频率:根据护理对象的情况和风险等级,制定评估的时间和频率。
1.3 评估内容:评估包括个人风险因素、环境风险因素和医疗护理风险因素等。
2. 风险干预2.1 个人干预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个人干预措施,如提供辅助工具、进行生活技能训练等。
2.2 环境干预措施:针对环境风险因素,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如安装护栏、调整家具布局等。
2.3 护理干预措施:根据医疗护理风险因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如定期更换床单、检查卧床护理等。
3. 措施跟踪与修订3.1 跟踪措施的执行情况:定期跟踪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2 修订预防措施:定期进行措施评估,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和改进预防措施,以提高效果。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7144a9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b.png)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减少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
一、评估与筛查1、新入院患者在办理住院手续时,责任护士应使用跌倒/坠床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首次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意识状态、活动能力、视力、听力、疾病诊断、用药情况等。
2、对于病情发生变化(如手术、意识改变、肢体活动障碍等)、使用特殊药物(如镇静催眠药、降压药、降糖药等)的患者,应及时重新评估。
3、对于评估结果显示为高风险的患者,应在床头悬挂“防跌倒/坠床”警示标识,并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风险和注意事项。
二、预防措施1、环境安全(1)保持病房地面清洁、干燥,无障碍物,通道畅通。
定期检查地面是否有积水、油污等,及时清理。
(2)病房内的设施应摆放整齐,物品放置合理,避免影响患者行走。
(3)病床高度应适中,床栏应随时处于完好状态。
对于躁动不安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应使用床栏防护。
(4)卫生间应设置扶手、防滑垫,保持地面干燥。
照明设施应完好,夜间应保证有足够的光线。
2、患者教育(1)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病房环境和设施的使用方法,告知患者呼叫器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2)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预防跌倒、坠床的健康教育,包括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等。
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意识,使其积极配合预防工作。
(3)指导患者穿着合适的衣物和鞋子,避免穿着过长的裤子、拖鞋等。
3、医疗护理措施(1)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应协助其下床活动,如搀扶、提供轮椅等。
(2)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安排护理级别和巡视时间。
对于高风险患者,应增加巡视次数,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行为。
(3)对于使用特殊药物的患者,应加强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低血压、低血糖、头晕等,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应急处理1、一旦发生患者跌倒、坠床事件,护士应立即赶到现场,评估患者的病情,判断有无受伤及受伤的程度。
2、如患者受伤较轻,应将其扶起,安置在安全的位置,检查受伤部位,给予相应的处理,并安慰患者。
跌倒的防范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跌倒的防范管理制度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e91de1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6.png)
跌倒的防范管理制度范文跌倒是一个常见的意外事故,特别是在医疗机构、养老院、学校和其他公共场所。
为了保障人们的安全,防范和管理跌倒事件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个关于跌倒的防范管理制度范本,旨在提供一个综合性的指导,以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
一、跌倒事件管理的目的和原则:1. 目的:通过建立完善的跌倒事件管理制度,降低跌倒事故的发生率,保障人们的安全和健康。
2. 原则:(1) 安全第一:将安全置于首位,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2) 预防为主:通过预防措施,减少跌倒事故的发生。
(3) 管理为辅:在必要时进行合理的管理措施,以应对突发状况。
二、风险评估和安全措施:1. 风险评估:(1) 定期进行场所的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发现潜在危险因素。
(2) 对所有使用场所进行风险评估,并记录评估结果。
2. 安全措施:(1) 维护场所的整洁和干净,确保通道畅通。
(2) 安装防滑地板或地毯,减少滑倒的风险。
(3) 安装扶手和护栏,提供支撑和保护。
(4) 在需要的地方设置明显的标识,警示人们注意。
三、人员的培训和管理:1. 培训:(1) 对相关人员进行跌倒防范培训,包括了解跌倒事故的原因和危险因素,掌握正确的防范措施等。
(2) 新员工必须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方可上岗。
2. 管理:(1) 建立责任体系,明确跌倒事故的责任和义务。
(2) 对违反防范规定的人员进行纪律处分,并及时整改。
四、事故的报告和调查:1. 报告:(1) 对于发生的跌倒事故,相关人员必须立即报告上级,并填写详细的事故报告。
(2) 事故报告必须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受伤情况等。
2. 调查:(1) 上级机构或专门的部门要及时进行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2) 调查结果要进行记录,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
五、事故的整改和改进:1. 整改:(1) 对于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必须立即进行整改。
(2) 整改措施要具体、有效,并进行跟踪和检查。
2. 改进:(1) 根据跌倒事故的调查结果和整改意见,改进和完善防范管理制度。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相关制度、风险评估、相关处置措施及报告程序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相关制度、风险评估、相关处置措施及报告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be0b24b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62.png)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相关制度、风险评估、相关处置措施及报告程序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加剧,患者跌倒、坠床的风险也日益增加,这对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建立完善的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制度,以及相关的风险评估、处置措施和报告程序,是医疗机构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制度,强化医护人员对患者跌倒、坠床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确保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安全。
制度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1. 患者跌倒、坠床的风险因素,如年龄、健康状况、药物使用等。
2. 医护人员应如何识别和评估患者的跌倒、坠床风险。
3. 如何防范患者跌倒、坠床,包括患者的床位布局、环境卫生、安全宣传等。
4. 医护人员如何应对患者跌倒、坠床的事故,包括急救措施和处理流程。
5. 需要进行的后续管理措施,如记录患者跌倒、坠床事件的时间、地点、原因、处置措施等。
二、风险评估医疗机构应开展患者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工作,将风险评估纳入患者管理的全过程中,确保对患者跌倒、坠床风险的了解和把握。
1. 风险评估内容(1)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如患者年龄、健康状况、药物使用等。
(2)床位和环境的风险因素:如床位高度、倾斜度、护栏高度、地板光滑度等。
(3)医护人员因素:如医生、护士对患者跌倒、坠床风险的了解程度、工作态度等。
2. 风险评估方法(1)量表评估:使用专业的跌倒、坠床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
(2)临床评估: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的观察、询问、检查等方式对患者进行评估。
三、处置措施1. 医护人员的责任(1)了解患者的个人、家族病史、特殊情况,评估患者跌倒、坠床的风险。
(2)根据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防跌、坠床计划。
(3)在患者床边提醒患者,帮助患者翻身、站起。
(4)关注患者动态,及时处理患者坠床事件并报告。
2. 言传身教(1)医护人员要时刻关注患者个体差异,注重预防。
(2)建立患者跌倒、坠床预防方案,并及时向患者、家属、医疗人员宣传。
2024年跌倒的防范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跌倒的防范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cfc15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14.png)
2024年跌倒的防范管理制度跌倒是一种突发的、不自主的____改变,导致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意外的触及地面,但不包括由于瘫痪、癫痫病发作或外界____作用引起的摔倒。
跌倒/坠床可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其中将近一半的跌倒/坠床会引起严重的损伤,安全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基础。
老年病人的安全管理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点,也是护士长管理的重中之重。
为预防跌倒/坠床发生及对已发生跌倒/坠床的病人进行有效管理,现制订我院跌倒/坠床管理要求如下:一、跌倒/坠床管理____架构:1.二级管理网络构成。
护理部主任—护士长二级跌倒/坠床管理架构。
一级管理—护理部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由护理部主任及护士长组成,负责对全院的跌倒/坠床监控、指导及管理。
二级管理—病区护士长,负责对本病区跌倒/坠床病人的监控和管理。
2.病区____管理:护士长。
负责对本病区跌倒/坠床的监控、会诊、指导及管理。
责任护士。
负责对所管病床跌倒/坠床病人的监控和管理,必要时报告上级老师。
二、跌倒/坠床评估与报告制度1.高危病人跌倒/坠床评估范围:新入院病人跌倒/坠床评估要求:对于以下新入院病人,护士需及时使用《病人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措施表》进行首次评估,以筛查高危人群进行重点预防,同时做好相关记录;在病人出院/转科/死亡时,凡有病人/家属签字的评估表,附在护理记录单之后,归入病历保存。
2.高危病人跌倒/坠床评估频次:(1)首次跌倒/坠床评估总分<____分,病情稳定者评估一次即可;(2)首次跌倒/坠床评估总分≥____分,提示病人有跌倒/坠床的高度危险。
病情稳定者每周评估一次;(3)首次跌倒/坠床评估总分≥____分,病情不稳定者每次至少评估两次;(4)病人病情发生变化时服用特殊药物时需及时评估,每周至少两次,若连续评估____次分数均<____分,则可暂不再评估。
三、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防范措施1.提供安全的、可预防跌倒/坠床的病人诊疗环境。
医院防范患者坠床跌倒管理制度及处理流程
![医院防范患者坠床跌倒管理制度及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047e14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17.png)
防范患者坠床、跌倒管理制度1、医院后勤管理人员,科室护士长、值班护士每天认真检查病区公共设施及护理单元,发现潜在的危险障碍物应及时清除或设立警示牌,杜绝一切不安全因素及隐患。
2、临床护士须对每位新入院病人进行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认真填写预防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记录单,对存在危险因素者,在床头挂相应的警示牌。
3、将预防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值记录于护理记录单,对存在危险因素者,需同时记录护理措施;若评分<4分每天评估一次,24分时每班评估一次,转入、发生跌倒后、病情变化时及时评估与记录。
4、当分值24分时,填写高危(跌倒、坠床)护理风险报告单上报护理部,由院护理质控组亲临病房,了解情况,指导和督促预防措施的落实,每周跟踪,并做好相应记录。
5、护理人员加强巡视,把防坠床、防跌倒,纳入护理观察巡视重点范畴,必要时协助病人上下床、上卫生间等。
6、护士长及高年资护士,应指导护士做好高危人群的防范措施,如正确使用防护床栏、留陪护人员陪伴、使用约束带等。
7、医护人员应加强对病人及家属,防坠床、防跌倒知识的宣教,医患共同重视与防范。
8、减少跌倒的环境因素:门诊、病房地面的清洁应在上班前与下班后完成,以保证病人高峰时期地面干燥。
如果工作期间拖地,拖布应相对干燥,并须同步放置醒目警示牌,地面材料不防滑的卫生间,放置防滑垫。
1、病人发生跌倒坠床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做出相应处理,初步观察,并立即报告医生及科室护士长,涉及生命安全的应立即就地抢救。
2、医生根据病人跌倒或坠床受伤的部位进行初步伤情判定,按照影响生命安全的顺序处理救治病人,做好相关辅助检查及治疗。
3、护士长根据情况逐级上报。
4、病区护士长应及时查找引起病人跌倒或坠床的原因,并进行分析评价、控制危险因素,并如实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
5、科室针对跌倒或坠床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整改,护理部定期对跌倒/坠床事件,及系统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完善防范措施。
患者跌倒的预防处理等相关制度
![患者跌倒的预防处理等相关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ed02f0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a.png)
患者跌倒的预防处理等相关制度患者跌倒是医院中常见的意外事件,严重时可能导致骨折、头部损伤等严重后果。
因此,医院应建立相关制度,预防和处理患者跌倒事件,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一、预防患者跌倒的制度1.人员培训:医院应定期组织相关职工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患者跌倒预防的认识和意识。
培训内容包括正确的护理技巧、使用辅助器具的方法、对患者跌倒风险因素的评估等。
2.风险评估:医院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风险评估表,及时评估患者的跌倒风险,针对高风险患者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评估指标包括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使用药物情况、跌倒史等。
3.环境改善:医院应通过优化环境,减少患者跌倒的风险。
包括确保病房和走廊的明亮度充足、床边护栏的设置、地面的平整和无杂物、滑倒防护垫的摆放等。
4.患者宣教:医院应为患者和其家属提供相关宣教材料,教育他们如何预防患者跌倒。
宣教的内容包括走动时注意事项、起床、上厕所的正确姿势以及使用辅助器具的方法等。
5.合理用药:医院应加强对患者用药的风险评估和监测,避免使用会增加患者跌倒风险的药物,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减少用药剂量。
6.定期巡视:医院应安排专人定期对病房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跌倒风险,如清理地面上的水渍、消除障碍物等。
7.个体化护理计划:医院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针对患者的特殊需要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比如提供辅助器具、限制活动范围等。
二、处理患者跌倒的制度1.立即救助:医院应确保在患者跌倒后能够立即发现并救助,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当患者跌倒时,应立即调动医护人员进行救助,并及时把患者转移至安全地点。
2.记录和报告:医院应建立跌倒事件的记录和报告制度,记录跌倒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原因等相关信息,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对于严重的跌倒事件,还应及时通知患者家属和医疗主管部门。
3.跌倒风险评估:医院应根据跌倒事件的发生,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找出问题的原因,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患者跌倒的预防、处理等相关制度
![患者跌倒的预防、处理等相关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3d31f3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8.png)
患者跌倒的预防、处理等相关制度患者跌倒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康复中心等医疗环境中,患者因失去平衡而摔倒或跌倒的情况。
由于患者的身体状态通常较差,跌倒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针对患者跌倒的预防和处理有关的制度非常重要。
本文将着重介绍患者跌倒的预防措施,以及跌倒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理。
一、患者跌倒的预防措施1.1 完善相关制度和规范为了有效预防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制度和规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责任:明确责任和权限,指定专门的责任人对患者跌倒风险进行评估、制定计划、监测和回顾。
(2)风险评估:对所有入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以识别高风险患者,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3)培训与教育: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患者跌倒的预防知识培训和技能培养,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不断改进:建立跌倒事件报告和分析机制,对每一起跌倒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原因和教训,并及时推行预防措施的改进。
1.2 提供安全环境要预防患者跌倒,提供安全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提供安全环境的一些措施:(1)保持设备完好:保证医疗设备、床铺、轮椅等设施的正常使用,及时修理或更换损坏的设备。
(2)合理布局:合理设置病房和辅助用具,保证患者的自由行动和使用辅助设备的便利。
(3)提供帮助装置:为需要的患者提供辅助用具,如拐杖、步行器、防滑鞋等,减少跌倒的风险。
(4)保持整洁:及时清理地面上的污垢、拖把水、电线等可能导致患者跌倒的障碍物。
1.3 有效监测与预警系统(1)使用跌倒预警系统:借助现代技术,如红外线、压力传感器等,建立跌倒预警系统,及时发现患者跌倒风险和异常情况。
(2)提高监测密度:增加监护频率和密度,特别是对高风险患者,加强监测和护理工作。
(3)病情交流与共享:医疗团队之间保持有效的沟通和信息共享,共同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跌倒风险。
1.4 建立合理的护理流程和协作机制(1)合理安排护理任务:通过科学的排班和合理的任务安排,确保医护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患者的护理工作,减少疏忽和错误。
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防范制度、措施、报告制度
![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防范制度、措施、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6b58757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4.png)
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防范制度、措施、报告制度一、引言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是医院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范和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特制定本防范制度、措施、报告制度。
二、防范制度1. 入院宣教对所有入院患者进行入院宣教,内容包括病区环境、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呼叫系统的使用等。
特别是对于老年、行动不便、视力障碍等高危患者,应重点进行安全教育和指导。
2. 风险评估对所有入院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对于高危患者,应加强观察和护理,并制定个性化的防范措施。
3. 安全设施确保病区内的安全设施齐全,包括床栏、扶手、地灯等。
对于高危患者,应使用床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4. 环境管理保持病区环境整洁、干燥,避免地面湿滑。
对于地面湿滑的区域,应设置警示标志,并及时清理积水。
5. 用药管理对于使用镇静剂、降压药等可能影响患者意识和活动的药物的患者,应加强观察和护理,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三、防范措施1. 加强巡视对高危患者加强巡视,特别是夜间和凌晨时段,确保患者的安全。
2. 床栏使用对于高危患者,应使用床栏,并确保床栏的安全性。
3. 约束带使用对于极度躁动不安的患者,可使用约束带进行保护,但应注意动作轻柔,并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4. 环境改善改善病区环境,包括地面防滑、走廊和卫生间设置扶手等。
5. 宣传教育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告知其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
四、报告制度1. 及时报告一旦发生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应立即向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并记录在案。
2. 分析原因对发生的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包括患者自身原因、环境因素、护理措施等。
3. 制定整改措施根据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 持续改进定期对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持续改进防范措施和报告制度,提高患者安全。
跌倒、坠床防范和报告制度范文(三篇)
![跌倒、坠床防范和报告制度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3d9f5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5.png)
跌倒、坠床防范和报告制度范文引言:跌倒和坠床是在医疗机构和长期护理设施中经常发生的事故,给患者和居民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伤害,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为了确保患者和居民的安全,以及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建立一套跌倒和坠床防范和报告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分享一份跌倒和坠床防范和报告制度的范本。
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患者和居民发生跌倒和坠床事故的风险,并建立一套有效的报告机制,以便及时处理和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和长期护理设施的患者和居民,以及相关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
三、定义1. 跌倒:患者或居民在行走、转移或站立时失去平衡,导致身体不受控制地倒地。
2. 坠床:患者或居民从床上坠落到地面或其他平台上。
3. 高风险患者或居民:由于年龄、疾病、药物使用等原因,具有较高跌倒和坠床风险的患者或居民。
4. 跌倒和坠床报告:任何一起跌倒或坠床事件的记录和报告。
四、跌倒和坠床防范措施1. 风险评估a) 对每位患者或居民进行跌倒和坠床风险评估。
评估应包括个人因素(如年龄、疾病、抑郁等)、环境因素(如装饰物、地面状况等)和护理因素(如药物使用、生活自理能力等)的综合考虑。
b) 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或居民分为低、中、高三个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 环境安全措施a) 确保走廊、浴室、卧室等公共场所的地面平整、干燥、无障碍,并清除杂物。
b) 在需要的地方安装扶手、护栏、防滑垫等辅助设施。
c) 提供充足的照明,并确保室内和室外的照明设备正常工作。
d) 定期检查和维护床铺、床栏、轮椅等设备的安全性能。
3. 个人监护措施a) 根据患者或居民的跌倒和坠床风险等级,制定个性化的监护计划,指导其行走、转移和站立等活动。
b) 定期观察患者或居民的行为和病情变化,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
c) 鼓励患者或居民参与锻炼和康复活动,提高身体平衡和力量。
五、跌倒和坠床报告制度1. 报告要求a) 任何一起跌倒或坠床事件发生后,相关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应立即向上级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管理制度
一、防范患者跌倒、坠床制度
1、做好入院患者的宣教工作,让患者熟悉病区环境,遵守病房管理秩序。
指导患者及家属能正确使用呼叫系统,保持走道畅通无障碍。
2、强化医护人员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和评估可能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重点关注以下人群:
⑴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
⑵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无专人看护患者;年老和婴幼儿无约束带或无效的约束患者。
⑶服用特殊药物(镇静剂、降压药等)、近期有跌倒史(一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
⑷病室、卫生间或洗漱间地面潮湿或有积水等易发生跌到危险;
3、对具有跌倒、坠床等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4、对具有跌倒、坠床等的危险因素的患者,要认真填写病情评估表。
5、对于有意识不清、麻醉后未清醒及年老者等,应拉起两侧床档且固定好。
躁动不安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造成副损伤。
6、提供光线良好的活动环境。
不要让病房太暗,夜间打开床头灯或卫生间的灯。
7、将常用物品置放于病人视野内且易于拿取的范围内;便器应倒空并置于适当位置。
8、针对不同病人做好健康宣教,应用特殊药物的病人注意防范并发症的发生。
如突然改变体位导致体位性低血压、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
9、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或跌倒时,护士应立即报告医生,迅速查看病人,初步判断病情并给予相应的处置。
同时做好记录上报护士长及科主任。
10、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11、护士长组织对意外事件发生的过程及时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并将结果报护理部。
二、患者跌倒、坠床意外事件报告制度
1、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事件后,护士应立即赴现场,及时了解跌倒或坠床发生的经过,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医生。
2、医生到场后应立即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神志、意识等生命体征,并根据体格检查,及时对伤情做出初步的判断,必要时作进一步检查。
3、医师应当依据患者症状、体征,结合辅助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必要时请相关的科室医生会诊,以便于进一步的治疗。
4、值班或责任护士立即通知患者家属,告知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的经过、目前的伤情、治疗措施、预后等,并向家属做好解释沟通工作。
5、报告程序
5.1意外事件发生后,立即报告护士长和值班医生,值班医生通知主管医生并上报科主任。
科护士长接报后立即将该事件报告护理部及相关职能部门汇报。
5.2值班医生和护士会将患者坠床或跌倒的经过,意外事件发生的原因、整改意见和措施写成书面报告,交由护士长和科主任签字后上报护理部和医务科。
值班医生和护士应将意外事件发生经过和处置过程如实书写在病程记录和护理记录中。
5.3护理部应将材料及时汇报给主管院长。
由主管院长组织医院安全委员会作出处理意见。
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告知患方。
5.4对于发生重大医疗伤害的事件,要上报院长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三、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处置预案
1、值班医务人员发现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时,应立即通知科室负责人,立即组织紧急处置,同时第一时间联系家属。
2、值班医生立即查看患者,观察呼吸、血压、脉搏生命体征,有无意识障碍,皮肤有无破损及是否骨折、脏器损伤等。
2.1轻微外伤者,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做好心理安抚。
并测量血压、脉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2皮肤出现瘀斑进行局部冷敷;皮肤擦伤渗血者用碘伏清洗伤口后,以无菌敷料包扎;伤口出血者应紧急采取止血措施,清创缝合伤口。
创面较大,伤口较深者遵医嘱注射破伤风针。
2.3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受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搬运方法,必要时行X光片检查及其它治疗。
2.4对于头部受伤,意识障碍等重症患者,应立即将患者轻抬至病床,严密观察瞳孔、神志、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加强巡视,及时观察治疗效果,直到病情稳定。
准确、及时书写护理记录,认真完成交接班。
4、了解患者坠床、跌倒的情景,分析坠床、跌倒原因,做好安全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再次发生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
5、科室负责人应调查询问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并责令当事人写出书面报告。
同时组织科内开展讨论,总结教训,做出可是初步处理意见,并将报告及处理意见上报主管部门。
七、认真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
四、患者跌倒、坠床意外事件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