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免疫治疗进展 -PPT

合集下载

《肺癌免疫治疗》课件

《肺癌免疫治疗》课件
《肺癌免疫治疗》课件
CATALOGUE
目 录
• 肺癌免疫治疗概述 • 肺癌免疫治疗药物与方案 • 肺癌免疫治疗临床实践与效果评估 • 肺癌免疫治疗前沿研究与展望 • 肺癌免疫治疗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总结与反思
01
CATALOGUE
肺癌免疫治疗概述
肺癌现状及挑战
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01
全球范围内,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严
案例一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DL1高表达,接受PD-1抑 制剂治疗后,肿瘤明显缩 小,生存期延长。
案例二
小细胞肺癌患者,经化疗 后病情进展,改用免疫治 疗后,病情稳定,生活质 量提高。
案例三
肺癌合并骨转移患者,接 受免疫联合化疗后,疼痛 减轻,生活质量改善。
临床效果评估指标及方法
客观缓解率(ORR)
免疫治疗优势
与传统治疗手段相比,免疫治疗具有更高的针对性和更低的副作 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免疫治疗的种类
包括细胞免疫治疗、抗体药物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多种类 型。
肺癌免疫治疗发展历程
1 2 3
早期探索阶段 20世纪9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开始探索免疫治 疗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重威胁人类健康。
传统治疗手段的局限性
02
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传统治疗手段在肺癌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效
果,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局限性,如副作用大、易复发等。
个体化治疗的需求
03
不同患者的肺癌存在异质性,因此需要针对个体特征制定个性
化的治疗方案。
免疫治疗原理与优势
免疫治疗原理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癌细胞,从而达到治 疗癌症的目的。

肺癌最新ppt课件

肺癌最新ppt课件

2.术后评估
术后有无大出血、感染、肺不张等
PPT学习交流
11
护理
常见护理问题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1.气体交换受损 与组织病变、 手术、麻醉、费膨胀不全等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疾病消耗、手术创伤等有关 3.焦虑与恐惧 与担心手术、疼 痛、疾病预后等有关 4.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肺 不张、心率失常、肺水肿等
PPT学习交流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17
பைடு நூலகம்
预见性护理在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 发症管理中的应用
PPT学习交流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18
PPT学习交流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19
1.恢复正常的气体交换功能 2.营养状况改善 3.病人焦虑、恐惧减轻或消失 4.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控制
或未发生并发症
1.改善肺泡的通气功能 2.纠正营养和水分的不足 3.减轻焦虑 4.观察病情,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PPT学习交流
12
护理措施--改善肺泡通气与换气功能
1.一般护理 (1)戒烟:吸烟的刺激会使气管支气管分泌物增加,致肺部感染。 (2)保持呼吸道通畅:体位引流、雾化吸入、吸痰。 (3)呼吸功能失常者,必要时机械通气治疗。 (4)注意口腔卫生,龋齿或上呼吸道感染应先治疗,以免并发肺部感染。
倦怠、乏力。 2.压迫或侵犯膈神经:打嗝。 3.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声音嘶哑。 4.压迫上腔静脉:面、颈部、上肢和
上胸部静脉怒张,皮下组织水肿。 5.侵犯胸膜:胸膜腔积液,常为血性。 6.侵犯纵膈,压迫食管:吞咽困难
1.胸部X线和CT检查:发现肺癌
的主要方法 2.痰细胞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3.支气管镜检查:阳性率高 4.经胸壁穿刺活组织检查

《肺癌免疫治疗》课件

《肺癌免疫治疗》课件

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 ,使其更有效地识别和攻击肺癌细胞 。
肺癌免疫治疗发展历程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免疫学基础研究的起步,人们对免疫系 统有了初步认识。
21世纪初
随着免疫学研究的深入和免疫治疗技 术的发展,肺癌免疫治疗逐渐受到重
视。
20世纪中叶
免疫治疗开始应用于临床,但效果并 不理想。
控制肿瘤进展
免疫治疗能够有效地控制肿瘤的进展,使肿瘤缩小或 稳定。
改善生活质量
免疫治疗能够减轻肺癌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04
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肺癌免疫治疗最新研究成果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针对PD-1、PD-L1和CTLA-4等免疫检查点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肺癌患提供了新的治疗选 择。
细胞免疫疗法
CAR-T细胞和TCR-T细胞等细胞免疫疗法在肺癌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肺癌免疫治疗研究趋势
联合治疗
免疫治疗与其他治疗手段如化疗、放 疗和靶向治疗的联合应用是未来的研 究趋势,有望进一步提高肺癌的治疗 效果。
个体化治疗
基于基因组学、免疫组学和临床表型 等信息的个体化免疫治疗方案将逐渐 成为研究热点。
近年来
随着PD-1/PD-L1抑制剂等新型免疫 治疗药物的研发和应用,肺癌免疫治 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肺癌免疫治疗的重要性
01
肺癌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 方法,为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 治疗选择。
02
与传统化疗相比,肺癌免疫治疗 具有更低的毒性和更好的耐受性

肺癌免疫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 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3

肿瘤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处理PPT演示课件

肿瘤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处理PPT演示课件
22.5 (6.37-79.4) 5.06 (1.26-20.3) 3.55 (1.37-9.19) 2.02 (0.39-10.5) 3.02 (0.12-74.0)
P值
0.054 0.745 0.006 0.352 0.562
0.021 0.168 0.052 0.421 0.798
不同检查点抑制剂的irAEs毒性谱不同
• 大多数irAE是轻至中度的,偶尔会发生 危及生命的irAEs12;
• 皮肤、肠、内分泌、肺和肌肉骨骼不良 反应相对常见12;
• 心血管、血液、肾脏、神经和眼部副作 用也可发生,但相对少见12。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所引起的irAEs 与传统化疗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存在本质不同
• 由于免疫疗法作用机制与传统化疗不同,因此,这种疗法会引起独特的治疗反应以及相应的不 良反应13;
越多,毒性越严重且越频繁;
可恢复
• 呈相加或协同性:联合多种不同化 疗药物,毒性越严重
与药物作用机制有关,激活 • 的免疫系统不仅作用于肿瘤, 还作用于身体其他组织
呈剂量依赖性,但非周期依赖性: 在治疗1或2周期时,就可能出现毒 性反应
可能需要停药, 并治疗毒性
与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相比, irAEs整体发生率较低,耐受性较好
• 一项荟萃分析,共纳入了20项随机对照研究,包含10794例患5种不同肿瘤的患者,比较免疫 检查点抑制剂与化疗或其他联合方案治疗的不良事件发生相对风险。研究旨在对免疫检查点 抑制剂治疗所引起的致死性毒性、不良事件和停药不良事件风险进行定量风险。
meta分析:PD-1/PD-L1抑制剂 vs 化疗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免疫相关毒性
所有等级 结肠炎 AST 皮疹 甲状腺功能减退 肺炎 高等级 结肠炎 AST 皮疹 甲状腺功能减退 肺炎

2024肺癌最新ppt课件

2024肺癌最新ppt课件

肺癌最新ppt课件•肺癌概述•肺癌影像学检查•肺癌病理学特征与分型•肺癌治疗方法与进展•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肺癌康复期管理与生活指导肺癌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肺癌是指发生在肺部的恶性肿瘤,主要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或肺泡上皮。

发病机制肺癌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遗传因素等。

其中,吸烟是肺癌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发病率与死亡率肺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但近年来女性肺癌发病率也有明显上升趋势。

性别与年龄分布肺癌的发病率存在一定的地域和种族差异。

一般来说,城市地区、工业发达地区的肺癌发病率较高。

地域与种族差异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与分型临床表现肺癌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分型根据组织病理学特点,肺癌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又包括腺癌、鳞癌、大细胞癌等类型。

诊断标准及依据诊断标准肺癌的诊断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等多方面资料进行综合判断。

诊断依据主要依据包括胸部X线或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肺部肿块或结节,支气管镜检查或经皮肺穿刺活检等病理学检查明确肿块性质为恶性。

同时,还需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良性疾病。

肺癌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方法及表现检查方法常规胸部X线片,包括正位和侧位,必要时加拍斜位或前弓位等。

表现中央型肺癌可见支气管阻塞征象,如肺不张、肺气肿等;周围型肺癌可见孤立性结节或肿块,常呈分叶状,边缘有细毛刺。

CT检查技术及优势技术采用高分辨率CT扫描,可进行薄层扫描和重建,显示肿瘤分叶、边缘、毛刺、胸膜凹陷征等。

优势对肺癌的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作用,可发现早期肺癌和隐匿性病灶,评估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及护理ppt课件

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及护理ppt课件

预防赫赛汀心脏毒性
避免在高龄患者中使用赫赛汀
避免联合应用赫赛汀和含蒽环类药物的化疗 方案
如使用蒽环类药物,可先用含蒽环类药物的 方案,继再用赫赛汀,并严密监测。在停止赫 赛汀治疗22周内避免蒽环类药物治疗。
使用脂质体阿霉素或其他心脏毒性小的蒽环 类药物如表柔比星
14
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及护理
西妥昔单抗(爱必妥、C225)
肿瘤免疫治疗的特点
通过主动免疫能够激发全身性的抗肿瘤效应, 作用范围更加广泛,特别适用于多发病灶或有 广泛转移的恶性肿瘤
主动免疫治疗通过调动机体自身的力量达到抗 肿瘤作用,副作用很小
由于部分肿瘤表达的抗原是自身组织的正常成 分,所以用该抗原进行主动免疫可能打破自身 免疫耐受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血液学毒性:少部分患者出现,是轻度,可恢 复的
8
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及护理
预处理
预防用药:30分钟前给予扑热息痛类和抗组 胺类药物
使用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同时备急救物品 滴速的要求:开始滴速50mg/h,每半小时后
增加50mg/h,最大至400mg/h
9
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及护理
曲妥珠单抗(赫赛汀)
使用脂质体阿霉素或其他心脏毒性小的蒽环类药物如表柔比星15西妥昔单抗爱必妥c225egfr竞争性抑制剂her116爱必妥不良反应输注反应90发生于第一次其他腹泻全身乏力2020729imagethankyousuccess18西妥昔单抗爱必妥c225静脉滴速必须5mlmin300ml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面色是否有出汗或头痛等以便发现是否出现早期的超敏反应联合伊立替康时必须在爱必妥输注结束至少1h后再用药并使用不同的输注管线输注结束时需要09ns冲洗输注管线以将剩余药液输注完全只能使用与爱必妥相容的材质聚乙烯制造的无菌容器不能使用玻璃容器用药前给予抗组胺药h1受体阻断剂预处理以降低发生输液反应危险目前有研究显示

肺癌免疫治疗2024医学PPT课件

肺癌免疫治疗2024医学PPT课件
02 传统治疗手段的局限性
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传统治疗手段在晚期肺癌中 的效果有限。
03 个体化治疗的需求
不同患者的基因突变和免疫状态差异大,需要个 体化治疗方案。
免疫治疗原理与优势
01 免疫治疗原理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肿瘤 细胞。
02 免疫治疗优势
具有持久性、针对性和较低的副作用,可与传统 治疗手段联合使用。
不同分期患者治疗方案选择
早期肺癌患者
对于可手术的早期患者,免疫治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降低复 发风险。
晚期肺癌患者
免疫治疗可作为一线或二线治疗方案,与化疗、放疗等联合应用, 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复发或转移性肺癌患者
免疫治疗可作为挽救性治疗手段,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联合用药策略及效果评估
发和学术交流。
国内交流
中国肺癌免疫治疗领域的专家学 者定期举办学术会议和研讨会, 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经验,
推动行业发展和进步。
患者教育与支持
国内外肺癌免疫治疗领域的专家 学者积极参与患者教育和支持工 作,提高患者对免疫治疗的认知 度和依从性,促进治疗效果的提
升。
04
肺癌免疫治疗安全性与副作
类型的副作用,采取 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炎、抗
过敏、保护脏器功能等。
对于严重副作用,应立即停止 免疫治疗,并给予积极的对症
支持治疗。
加强多学科协作,确保患者得 到全面、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工作
01 患者教育
02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免疫治疗的目的、过程及 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常见副作用类型及表现
免疫相关性肺炎
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 发热等,需密切关注患者 呼吸功能。

肿瘤的免疫治疗 ppt课件

肿瘤的免疫治疗  ppt课件

PPT课件
8
PPT课件
9
作用机制
• 在T细胞激活过程中,T细胞与树突细胞需 要为期8~20小时的稳定接触。而PD-1与PDL1的结合会破坏T细胞与树突细胞之间稳定 接触的产生,从而导致T细胞激活过程的中 止。
• 肿瘤限制宿主免疫反应的一个重要机制是 提高PD-1配体PD-L1,PD-L2在肿瘤微环境中的 表达量。
PPT课件
11
已上市的PD-1/PD-L1抗体
PPT课件
12
适 应 症
• 自2014年9月以来,PD-1抑制剂已经被FDA正式 批准用于: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肝 癌、胃癌、肾癌、膀胱癌、头颈部肿瘤、霍奇 金淋巴瘤、Merkel细胞癌以及所有微卫星高度 不稳定(MSI-H)的实体瘤。 • 此外,PD-1抑制剂在结直肠癌、食管癌、三阴 性乳腺癌、鼻咽癌、卵巢癌、宫颈癌、前列腺 癌、子宫内膜癌、胶质瘤、神经内分泌肿瘤、 恶性间皮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胸腺癌等其他 多种实体瘤中,显示出了初步的、鼓舞人心的 疗效。
2
肿瘤免疫治疗的历史和现状
• 19世纪中期:免疫治疗的萌芽阶段 • 上世纪70年代:免疫治疗的发展阶段: 1984 年高剂量白介素2(IL-2)治愈第一例病人给肿瘤 免疫治疗带来一线曙光。 • 上世纪末,免疫检查点对T细胞免疫应答的开 关控制使机体免于伤害性免疫反应基础研究的 突破,为肿瘤免疫治疗带来了转折:细胞毒性 T淋巴相关抗原4(CTLA4, 其基因于1987年被克 隆);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细胞死 亡蛋白1配体1(PD1-PDL1)1mg/kg16%3mg/kg26%
10mg/kg
15%
3年OS
5年OS
13%
PPT课件
26%

肿瘤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管理 PPT

肿瘤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管理 PPT
降解,延长半衰期;丙球与PD-1抗 体竞争结合FCRn,增加其降解
万金油!对重症患者,推荐与激素同时使用
新视角:能否根据免疫病理类型指导早期处理?
Martins F, et al. Lancet Oncol. 2019 Jan;20(1):e54-e64
能否预测“激素抵抗型”irAE的发生?
目前缺乏可靠的生物标志物预测“激素抵抗型”irAE的发生,ASCO指南仅 推荐免疫相关性结肠炎内镜检查发现溃疡作为激素抵抗和英夫利昔单抗早期 干预的预测指标
IO: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AACR cancer progress report 2017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刹车理论cHL
HCC
Gastric/GEJ cancer
Melanoma Merkel cell carcinoma Cutaneous squamous cell
➢真实世界情况复杂,ICIs与多种手段联合使用毒性增加 ➢部分irAEs的实际发生率可能高于临床试验报道 ➢ICI联合化疗,3度以上不良反应43.7%
CSCO 指南 2019
小结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O)是广谱的癌症治疗手段 ➢ irAEs可累及多个器官如皮肤、肠道、肝肺肾心等,总体安全性
良好,严重不良反应10% ➢ 致死性irAE 发生率 0.68%(0.3-1.3%),应对致死性的irAE成为
出现
Robert C, et al. Manuscript submitted: Oncologist.。 Weber J, et al. J Clin Oncol. 2012;30:2691–2697.
JAMA oncology 致死性irAE 0.68% 131/19217例

2024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

2024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

2024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摘要随着非小细胞肺癌(non-sma11ce111ungcancer,NSC1C)围手术期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胸外科的麻醉管理面临新的机会和挑战。

不同麻醉方式和药物的选择会影响免疫功能和肿瘤生长转移,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能够激活抗肿瘤免疫,影响局部和系统性免疫。

麻醉和免疫治疗可能会产生不可预知的交互作用。

本文将对麻醉方式和药物以及免疫治疗对NSC1C免疫状态和预后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NSC1C围手术期免疫治疗患者的麻醉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近年来,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ce11death-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ce11death-1igand1,PD-1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早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11ce111ungcancer,NSC1C)患者中均取得了成效,开启了NSC1C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的新时代口]。

PD-1/PD-11抑制剂半衰期长且作用持久,不仅对免疫系统有长期作用,甚至对后续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存在影响。

麻醉方式及药物选择也对肿瘤患者的免疫应答以及肿瘤转移有一定作用。

如何优化NSC1C围手术期免疫治疗患者胸外科的麻醉管理,最大地发挥免疫系统的抗肿瘤作用,而不增加药物的毒性,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本文将对麻醉方式和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NSC1C免疫状态和预后的影响进行综述。

01、NSC1C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的进展CheckMate816是评估可切除NSC1C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的In期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对比单纯化疗,纳武利尤单抗(PD-1抗体)联合化疗的新辅助治疗模式可显著提升可切除NSC1C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patho1ogiccomp1eteresponse,pCR)率(24.0%vs.2.2%)和无事件生存期(event-freesurviva1x EFS)(中位EFS:31.6个月vs.20.8个月)[2]oIMpowerOIO是可切除NSC1C经手术切除、化疗之后辅助免疫治疗的HI期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对比最佳支持治疗,术后行阿替利珠单抗(PD-11抗体)辅助治疗可显著改善PD-11≥1%的∏~ΠIA期NSC1e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surviva1z DFS)(中位DFS:未达到vs.35.5个月)和5年总生存(overa11SUrViVa1,0S)率(5年OS率:84.8%vs.67.5%)[3]β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用于可切除NSC1C患者的新辅助治疗、阿替利珠单抗用于NSc1C 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肺癌病例分享PPT课件

肺癌病例分享PPT课件
病例的治疗过程与效果
治疗选择与方案
手术切除
对于早期肺癌,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 疗方法,可以有效去除肿瘤组织,提 高治愈率。
化疗
对于中晚期肺癌,化疗是常用的治疗 方法之一,通过药物杀死癌细胞,控 制病情发展。
放疗
放疗是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对 于某些类型的肺癌,放疗可以作为主 要治疗手段。
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使用靶向药物进 行治疗,提高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治疗结果与预后评估
肿瘤缩小情况
描述治疗后肿瘤的大小变化,评估治疗 效果。
生活质量改善
评估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否得到 改善,如呼吸困难、疼痛等症状是否
减轻。
生存期延长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治疗后生 存期的延长情况。
预后评估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对患者 的预后进行评估,预测疾病的发展趋 势和复发风险。
用于探查上纵隔淋巴结, 获取组织样本。
组织病理学诊断
痰细胞学检查
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
通过痰液中查找癌细胞,但阳性率较 低。
通过胸腔穿刺抽取胸腔积液,查找癌 细胞。
经皮肺穿刺活检
在CT引导下经胸壁穿刺肺组织,获取 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诊断。
05
肺癌的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肺癌治疗的首选方 法,特别是对于早期肺癌患者。
肺癌病例分享ppt课件
• 病例概述 • 肺癌的症状与体征 • 肺癌的病因与风险因素 • 肺癌的诊断方法 • 肺癌的治疗方法 • 病例的治疗过程与效果 • 肺癌的预防与保健 • 总结与展望
01
病例概述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张先生
职业:退休工人 籍贯:中国
年龄:62岁 性别:男

肺癌病例讨论(ppt)

肺癌病例讨论(ppt)

放射治疗是肺癌重要治疗手段 之一,适用于各期肺癌患者。
放射治疗策略包括根治性放疗、 辅助放疗和姑息性放疗,根据 患者病情和治疗目的选择。
剂量分割方面,通常采用常规 分割、超分割、加速超分割等 方式,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 况调整。
化学治疗药物选择与联合方案
化学治疗是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用于手术前、手术后及晚期患者的治 疗。
预后因素考虑
01
02
03
肿瘤生物学特性
肺癌的病理类型、分化程 度、生长速度等生物学特 性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患者一般状况
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 疾病、营养状况等一般状 况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 素。
治疗方式选择
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 方式的选择及其效果对肺 癌患者的预后具有决定性 作用。
03 治疗方案讨论
近三个月来,患者咳嗽加重, 痰中带血,体重下降5公斤
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10年,药物治疗 控制良好;无其他重大疾病史
04
家族史
父亲因肺癌去世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
显示右肺上叶有一不规则肿块影, 边缘毛刺征阳性
胸部CT
肿块大小为5cm x 4cm x 3cm, 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纵隔淋巴结 肿大
PET-CT
初步诊断及鉴别诊断
初步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 查及实验室检查,初步诊断为肺 癌。
鉴别诊断
需与肺结核、肺炎、肺部良性肿 瘤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排除 其他可能性。
诊断依据及辅助检查选择
诊断依据
患者的症状(如咳嗽、咳痰、胸痛等 )、体征(如肺部啰音、淋巴结肿大 等)以及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 )显示的肺部占位性病变等。
01

PD1免疫治疗简介PPT课件

PD1免疫治疗简介PPT课件
• MSI(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的消化道肿瘤,有效率可以达 到50%左右。微卫星高不稳定性(MSI-H)的胃癌患者,K药 ORR可以达到85.7%,MSI检测特别适合消化道肿瘤、子宫内膜 癌等患者。
• TMB(肿瘤基因突变负荷)检测:大于20个突变/Mb • TIL(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检测:浸润的淋巴细胞越多,PD-1抑制剂的
• 10%左右的患者会出现“假进展“;如果第二次复查, 肿瘤继续增大,那就考虑换药
18
PD-1抑制剂如果起效,应该用多久
• 目前国内外,标准的方案是:
动,输液结束后0.9%氯化钠溶液冲洗皮条 • 储存:制备后室温不超过4小时(含输注时间);2-8度下不超过24小
时,禁止冷冻 • 输注:无菌,无致热反应,低蛋白结合,含0.2-1.2微米过滤器,无需
抗过敏药物预处理
10
PD1单抗的用法-Opdivo
• 儿童:尚未确定安全性及有效性 • 肾受损:有肾受损患者无剂量调整建议 • 肝受损:轻度肝损无剂量调整建议,中重肝损患者资料缺乏 • 生育:致畸风险,停药后5月内避孕 • 哺乳:用药期间终止哺乳
11
PD-1抑制剂疗效
• 在绝大多数、未经挑选的实体瘤中,单独使用PD-1抑制剂的有 效率,在10%-30%左右。唯一的例外,是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有效率突破60%以上。
• PD-1抗体治疗晚期肺癌长达5年以上的随访数据提示:大约16% 的患者临床治愈。
12
如何预测PD-1抑制剂的疗效
• PD-L1表达:PD-L1表达越高,有效率越高。PD-L1表达,在肺腺癌、 恶性黑色瘤等肿瘤中,格外有用。
• PD-L1/PD-1抗体属于免疫检查点阻断药物。其作用机理通俗来讲,就 是肿瘤细胞借助PD-L1与T细胞的PD-1结合,“欺骗”T细胞,逃避T细 胞的识别,继续在体内横行霸道。而PD-L1/PD-1抗体则可以帮助T细胞 揭开肿瘤细胞伪善的面纱,恢复其对肿瘤细胞识别和杀伤

肿瘤免疫治疗-肿瘤生物治疗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肿瘤免疫治疗-肿瘤生物治疗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肿瘤疫苗
肿瘤疫苗是一种利用肿瘤抗原制备的疫苗,旨在激发或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 答。
肿瘤疫苗的种类包括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预防性疫苗主要用于预防某些癌 症的发生,如宫颈癌疫苗等。治疗性疫苗则是针对已经发生的肿瘤,通过刺激机 体免疫系统来杀伤肿瘤细胞。
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是一种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常用于治 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
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免疫调节剂可以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 力,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常见的免疫调节剂包括干扰 素、白细胞介素-2、纳武利尤单抗等。
抗体治疗
抗体治疗是一种利用抗体来杀伤肿瘤 细胞的方法。
抗体治疗通过靶向肿瘤细胞表面的抗 原或相关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 生长和扩散。常见的抗体治疗药物包 括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抗体等。
肿瘤疫苗
研发针对特定肿瘤抗原的疫苗 ,激发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细
胞的识别和攻击。
前景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免疫治疗有望成为一种更有效、更安全 的治疗方法。
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有望克服当前肿瘤免疫治疗的挑战,为患 者带来更好的治疗结果。
肿瘤免疫治疗-肿瘤生物治疗 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目录
• 肿瘤免疫治疗概述 • 肿瘤免疫治疗的基本原理 • 肿瘤免疫治疗方法 • 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与效果 • 肿瘤免疫治疗的挑战与前景 • 相关词汇解释与参考文献
01
肿瘤免疫治疗概述
肿瘤免疫治疗定义
肿瘤免疫治疗是指通过调节和激活人 体免疫系统来识别、攻击和清除肿瘤 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
肿瘤细胞
指异常增生的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 能力,可形成肿块并侵犯周围组织。

肺癌的规范化治疗及进展ppt课件

肺癌的规范化治疗及进展ppt课件
*
B超检查:主要用于发现腹部重要器官以及腹腔、腹膜后淋巴结有无转移,也用于双锁骨上窝淋巴结的检查;对于邻近胸壁的肺内病变或胸壁病变,可鉴别其囊、实性及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超声还常用于胸水抽取定位 MRI检查:MRI检查对肺癌的临床分期有一定价值,特别适用于判断脊柱、肋骨以及颅脑有无转移 骨扫描检查:用于判断肺癌骨转移的常规检查。当骨扫描检查提示骨可疑转移时,可对可疑部位进行MRI检查验证 PET-CT检查:不推荐常规使用。在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时较CT的敏感性、特异性高
肺癌的分期
肺癌TNM分期(IASLC 2009)
分期
TNM
隐形肺癌
Tx,N0,M0
0
Tis,N0,M0
IA
T1a,b,N0,M0
IB
T2a,N0,M0
IIA
T1a,b,N1,M0
T2a,N1,M0
T2b,N0,M0
IIB
T2,N1,M0
T3,N0,M0
分期
TNM
IIIA
T1,N2,M0
*
1、鳞癌:(1)是肺癌中最常见的一类,发病率最高,约占40-50%,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下降至20-30%,并低于腺癌发病率;(2)老年男性多见,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3)与吸烟关系密切;(4)中央型多见;(5)癌肿倾向于管腔内生长,易造成腔内阻塞;(6)鳞癌具有坏死倾向,因而易形成癌性空间,易出现咯血;(7)鳞癌生长缓慢,倍增时间长,手术切除机会多,5年生存率高;(8)对放疗和化疗效果较差。
*
细支气管-肺泡癌:腺癌的一个亚型,发病年龄较年轻,发病率较低,约占2-5%,其组织来源主要是支气管末端的上皮细胞,也有人认为来源于II型肺泡细胞。主要分为结节型与弥漫型,前者为肺内孤立圆形灶,后者为弥漫性小结节或大片炎症样浸润。

晚期肺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晚期肺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目前,也有相关研究探讨其他 PD-1/PD-L1 抑 制剂单药一线治疗晚期 NSCLC。Ⅲ期 CheckMate 026 研究[7-8]显示,纳武单抗相比于标准化疗未能延 长 PD-L1 阳性(TPS≥5%)(Dako 28-8 抗体)患者的 中 位 PFS(4.2 个 月 vs 5.9 个 月 ,HR=1.15,95% CI: 0.91~1.45,P=0.25)和中位 OS(14.4 个月 vs 13.2 月, HR=1.02,95%CI:0.80~1.30)。但探索性分析发现, 高 肿 瘤 突 变 负 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亚 组患者接受纳武单抗治疗的 ORR 明显高于化疗 (47% vs 28%),且 中 位 PFS 明 显 延 长(9.7 个 月 vs 5.8 个月,HR=0.62,95%CI:0.38~1.00),从而首次在 Ⅲ期临床研究证实,TMB 对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 价值[7]。此外,Ⅱ期 BIRCH 研究[9]结果显示,阿特珠 单抗单药一线治疗晚期 NSCLC 具有良好的疗效及 安全性,Ⅲ期 IMpower110 研究[10]通过采用不同的 PD-L1 检测和评估方法(SP142 检测),证实 PD-L1 抑制剂——阿特珠单抗可明显改善 PD-L1 高表达 (TC3/IC3)且 EGFR/ALK 突 变 阴 性 晚 期 NSCLC 初 治患者的中位 OS(20.2 个月 vs 13.1 个月,HR=0.59, 95%CI:0.40~0.89)。2020 年 5 月,美国 FDA 批准阿 特珠单抗单药一线治疗经美国 FDA 批准的检测确 定其肿瘤 PD-L1 高表达且无 EGFR/ALK 基因突变 的转移性 NSCLC 患者,其中 PD-L1 高表达定义为 肿瘤细胞 PD-L1 表达≥50%(TC≥50%)或肿瘤浸润 免 疫 细 胞 PD-L1 表 达 ≥10%(IC≥10%)。 MYSTIC 研究[11]分析了另一种 PD-L1 抑制剂——度伐利尤 单抗单药或联合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4 (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抑 制 剂 —— 曲 美 木 单 抗 与 含 铂 双 药 化 疗 治 疗 PD-L1 TPS≥25%患者的疗效,其 PFS 和 OS 均无明 显差异。 1.2 晚期 NSCLC 一线免疫联合化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肺癌的高频率体细胞突变可能导致其免疫原性增加2 • 靶向于PD-L1/PD-1通路的治疗将会改变肺癌的治疗
1经允许复制于Macrillan Publishers Ltd Lawrence MS, et al. Nature: 2013; 499(7457) 214-218,copyright 2013 2Chen DS et R 2012
Approved (US): advanced melanoma after previous therapy Phase III multiple tumors (HNSCC, NSCLC, melanoma, bladder, gastric/GE)
Phase II multiple tumors (pancreatic, CRC, RCC, prostate, CNS)
Phase I
抗PD-L1 检查点抑制剂临床研发(实 体瘤)
Antibody
Molecule
Development Stage
MEDI4736
Engineered
(durvalumab) human IgG1
MPDL3280A (atezolizumab )
Engineered human IgG1
C
PD-
1
PD-L1
Cancer cell
Slide 3
Presented By Marina Garassino at 2015 ASCO Annual Meeting
肿瘤药物的发展策略
新单药
后线治疗
二线治疗 一线治疗
新联合化疗
辅助/新辅助
多西他赛 疗效恒定
BSC 厄罗 多西他赛 替尼
Shepherd 4.6
多西他赛 75 mg/m2 IV
Q3W n=290
直至疾病 进展或不 可耐受的 毒性反应
主要研究终点:OS
次要研究终点: - ORRb - PFSb - 安全性 - 根据肿瘤PD-L1表达量进行疗效评估 - 生活质量 (LCSS)
分层因素: - 既往是否接受维持治疗 - 接受全身治疗的次数 (二线 vs 三线)
#LBA 109
CheckMate 057(NCT01673867
• IIIB/IV期非鳞NSCLC
)试验设计Nivolumab
• 可获取肿瘤标本用于PD-L1检测
3 mg/kg IV Q2W
• ECOG PS 0-1
随机
n=292
• 既往1次含铂双药治疗失败
1:1
• 允许既往接受维持治疗a
• 允许ALK易位或EGFR突变已知的患者 既往接受TKI治疗 N=582
晚期肺癌免疫 治疗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肿瘤内科
徐农
最佳武 器
多 样
精 确
持 久
肿瘤免疫治疗方式
Peptide vaccine DC vaccine Genetic vaccine
IL-2 IFN IL-15 IL-21 Active immunotherapy
Adoptive cell transfer immunotherapy
Dendriti c cell
T cell
T-cell migration
T cell
Cancer cell
MH
TC
C
R
Dendriti c cell
B7 CD 28
B7 CTLA4
T cell
Ribas A. N Engl J Med. 2012;366:2517-2519.
T cell
TC
MH
R
CD40
CD137
OX40
CTLA-4
PD-1
T cell cloning
TCR or CAR genetic engineering
癌症抵御 免疫
调 节
抑 制
检查 点
CTLA-4 和 PD-1/L1 检查点阻断
Priming phase (lymph node)
Effector phase (peripheral tissue)
2000

7.5月 1年生存率 37%
Hanna 2004
8.3 月 1年生存率 29.7%
Shepherd 4.7 6.7
2003
月月
多西他赛 培美曲 多西他赛+
+雷莫芦单 赛
nintedani

b
7.9 月
Garon 2014
Reck 2014
9.1 月
10.5 月
9.7 月 (非鳞
癌)
7.9 月(<9月 PD)
Alexander , et al. ASCO 2015Abstract 8010
抗PD-1 检查点抑制剂临床研发(实体 瘤)
Antibody
Molecule
Nivolumab
Fully human IgG4
Pembrolizuma Humanized
b
IgG4
Pidilizumab AMP-224
肺癌的免疫治疗
N=22 20 52 134 26 23 81 227 91 57 121 13 63 214 11 394 219 20 49 181 231 76 88 35 335 179 121 1000
100
不同肿瘤的体细胞突变频率1
10
1
0.1
0.01
C→T C→A C→G T→C T→A T→G
10.9 月 12.6月
体突变发生率 (/Mb)
横纹肌肿瘤 尤因肉瘤
甲状腺肿瘤 AML
成神经管细胞瘤 类癌
神经胶质瘤 前列腺癌 CLL
低分级胶质瘤 乳腺癌 胰腺巢癌
多形性成 胶质细胞瘤
宫颈癌 DLBCL 头颈部肿瘤 结直肠癌 食管腺癌
胃癌 膀胱癌 肺腺癌 肺鳞癌 黑色素瘤
MSB0010718
C
Fully human IgG1
(avelumab)
Phase III multiple tumors (NSCLC, HNSCC) Phase III multiple tumors (NSCLC, bladder, RCC, TNBC)
Phase III (NSCLC)
二线治疗(非鳞癌)晚期肺癌
Humanized IgG1
Fc-PD-L2 fusion protein
Development Stage
Approved (US): advanced melanoma after previous therapy, advanced squamous NSCLC after CT Phase III multiple tumors (NSCLC, melanoma, RCC, HNSCC, GBM, gastri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