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和谐班级》教案
团结互助共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
![团结互助共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33b19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1a.png)
团结互助共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团结互助的含义,认识到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品质。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共同建设和谐班级。
二、教学重点:1. 团结互助的定义和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行动中体现出团结互助的精神。
2. 如何处理班级中的矛盾和冲突。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团结互助的意义。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案例和讨论题目。
2. 准备小组活动的材料和场地。
3. 制作PPT,用于辅助教学。
一、第1章:理解团结互助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团结互助的力量。
2.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团结互助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这种精神。
3. 讲解:详细解释团结互助的含义,强调其在班级建设中的重要性。
二、第2章:互相帮助,共同成长1. 案例分析:提供一个班级内的互助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提出如何在班级中互相帮助、共同成长的方法。
3. 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互助经历,以及互助给自己和班级带来的变化。
三、第3章:互相尊重,和谐共处1. 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班级中建立尊重的氛围,以及尊重他人对自己的影响。
2.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在不同情境下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四、第4章:互相理解,包容差异1. 案例分析:提供一个班级内包容差异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启示。
2. 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如何在班级中表现出理解和支持,以及这种行为对班级的影响。
3. 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理解和包容他人方面的经验。
五、第5章:积极参与,共建和谐1. 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以及这种参与对班级和谐建设的意义。
团结合作共创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
![团结合作共创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82fe8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b.png)
团结合作共创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班会主题:团结合作共创和谐班级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团结合作的意义,认识到团结合作对个人和班级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树立和谐相处、共同进步的观念,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二、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班级里的团结合作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团结合作的思考。
2. 讲解团结合作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团结合作对个人和班级的重要性,举例说明团结合作带来的积极效果。
3. 培养团队精神: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团队协作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 合作能力训练: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提高合作能力。
5. 营造和谐班级:引导学生树立和谐相处、共同进步的观念,倡导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行为,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6. 总结:回顾本次班会内容,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团结合作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发生在班级里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团结合作的内涵。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
4.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团队协作的过程,提高团队精神。
5. 情感引导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团结合作,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对团结合作的认识程度。
2. 小组讨论成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合作能力的掌握。
3. 课后实践: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团结合作行为,评估班会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案例素材:收集发生在班级里的团结合作案例。
2. 视频资料:寻找关于团队合作的视频素材,用于课堂演示。
3. 活动道具:准备小组讨论时所需的小道具,如卡片、贴纸等。
4. PPT课件:制作课件,呈现班会内容,辅助教学。
六、教学步骤1. 导入:分享一个关于团结合作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团结合作共创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
![团结合作共创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421f4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9.png)
团结合作共创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班会主题:团结合作共创和谐班级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团结合作的意义,认识到团结合作对于班级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班级和谐,为班级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班级里的团结合作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团结合作的思考。
2. 什么是团结合作:讲解团结合作的定义,让学生明白团结合作是一种集体行动和精神。
3.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分析团结合作对于班级和谐、学业成绩和个人成长的影响。
4. 团队合作训练:设计一个简单的团队合作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团结合作的力量。
5. 班级和谐与我: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班级中的行为,提出改进措施,为班级和谐贡献力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一个发生在班级里的团结合作的故事,如班级凝聚力活动、集体荣誉等,引发学生对团结合作的思考。
2. 什么是团结合作:讲解团结合作的定义,让学生明白团结合作是一种集体行动和精神。
3.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分析团结合作对于班级和谐、学业成绩和个人成长的影响。
4. 团队合作训练:设计一个简单的团队合作游戏,如“信任背摔”、“盲人方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团结合作的力量。
5. 班级和谐与我: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班级中的行为,提出改进措施,为班级和谐贡献力量。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团结合作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团队合作游戏中的表现。
3. 学生对班级和谐的认知和参与度。
五、教学资源1. 团队合作游戏道具。
2. 班级和谐相关案例。
3. 教学PPT。
4. 视频资料:关于团结合作的感人故事或实例。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班级团建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进彼此的了解,培养团队默契。
2. 开展“班级和谐故事分享”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班级中经历的团结合作的故事,传播正能量。
3. 设立“班级和谐奖励机制”,对在班级和谐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创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
![创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60e34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c.png)
一、创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二、课时:1课时三、年级:八年级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谐的内涵,知道和谐对于班级建设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建设,共同营造和谐班级氛围。
五、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班级中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和谐班级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和谐班级的定义和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班级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到问题的存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解决班级中的不和谐问题,并提出建议。
5. 成果分享: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大家共同讨论,形成班级和谐建设的共识。
7.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创建和谐班级的文章,加深对和谐班级的理解。
六、教学资源:PPT、案例材料、小组讨论表格七、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发生在班级中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和谐班级的思考。
2. 新课导入:教师介绍和谐班级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理解和谐班级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班级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到问题的存在。
4. 小组讨论: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解决班级中的不和谐问题,并提出建议。
5. 成果分享: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大家共同讨论,形成班级和谐建设的共识。
7.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创建和谐班级的文章。
八、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和谐班级的理解和参与度。
九、教学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
十、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反思本次教学的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创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七、课时:1课时八、年级:九年级九、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谐的内涵,知道和谐对于班级建设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创建和谐班级共建美好校园”主题班会教案3篇
![“创建和谐班级共建美好校园”主题班会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ea60cf227916888586d70c.png)
“创建和谐班级共建美好校园”主题班会教案3篇“创建和谐班级共建美好校园”主题班会教案一、设计思想五年级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开始发生变化,有的学生逆反心理很严重,他们非常需要有人去关心、呵护、宽容和引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新课程理念下的培养目标为: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共产党,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做贡献的志向和愿望,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基于此,我认为只有引导学生参与到和谐班级、和谐校园的建设中来,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才能让学生在集体中发现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为此,我围绕着“和谐、友爱、合作、发展”的立意,将班会主题确定为“和谐校园,和谐你我”。
二、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树立良好的学风、班风,为创建先进班级打下基础。
2、增强学生关心集体,爱护公物,尊敬师长的意识,使大家具有“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观念,为创建和谐校园添砖加瓦。
3、提高同学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三、教学准备1、组织学生排演小品和音乐剧2、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人3、准备伴奏带、影片四、教学过程1、和谐的畅谈——正确理解和谐的内涵播放歌曲《和谐中国》,让学生知道这首歌因为是十运会点火主题歌而倍受关注。
它的最大的魅力,就是站在了时代的高度,紧扣时代脉搏,唱响了时代的最强音,唱出了人们现在最朴素的心愿。
党和政府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做什么?让学生积极发言,各抒己见。
在学生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板书班会主题:和谐校园,和谐你我。
这一环节从和谐的本源出发,进一步深入了解“和谐”的意义,体会和谐的时代精神。
团结互助共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2
![团结互助共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b8d73ca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e.png)
团结互助-共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导入一、活动目的:1. 引导学生认识到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2.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共建和谐班级的热情。
二、活动时间:15分钟三、活动过程:1. 教师简要介绍团结互助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团结互助在班级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团结互助的理解和经历。
四、活动效果评估:1. 学生能明确团结互助的含义。
2. 学生愿意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积极践行团结互助。
第二章:案例分享一、活动目的:1. 让学生通过案例感受到团结互助的力量。
2. 引导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团结互助。
二、活动时间:15分钟三、活动过程:1. 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如班级中的团结互助事例。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团结互助的具体表现和意义。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四、活动效果评估:1. 学生能从案例中体会到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团结互助,提升自身和班级的整体素质。
第三章:互动游戏一、活动目的:1.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2. 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活动时间:20分钟三、活动过程:1.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互动游戏,如“同心协力”、“信任背摔”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感受团结互助的力量。
3.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游戏中的感受和收获。
四、活动效果评估:1. 学生能在游戏中体会到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2. 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升,班级凝聚力增强。
第四章:小组讨论一、活动目的:1. 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班级中共建和谐氛围。
2. 引导学生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二、活动时间:15分钟三、活动过程:1. 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如何共建和谐班级。
2. 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四、活动效果评估:1. 学生能明确提出共建和谐班级的建议和措施。
2. 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中积极践行,共同营造和谐班级氛围。
一、活动目的:1. 让学生回顾本次班会活动的收获。
团结合作共创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
![团结合作共创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3e1a4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8.png)
团结合作共创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班会主题:团结合作共创和谐班级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团结合作的意义,认识到团结合作对个人和班级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树立共同目标,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教学内容:1. 团结合作的意义2.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3. 如何在班级中展现团结合作4. 班级和谐的重要性5. 如何在班级中营造和谐氛围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班级里的团结合作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团结合作的思考。
2. 讲解:讲解团结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合作对个人和班级的影响。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班级中展现团结合作,每个小组提出具体的建议。
4. 分享: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倾听并给予评价。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在班级中营造和谐氛围的作文。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团结合作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对班级和谐氛围的营造提出具体建议的可行性。
四、教学资源1. 故事素材:发生在班级里的团结合作的故事。
2. PPT:用于展示团结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
五、教学建议1. 在讲解团结合作的过程中,举例说明团结合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
2. 在小组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续)6.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在班级中营造和谐氛围的作文。
七、教学评价(续)1. 学生对团结合作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对班级和谐氛围的营造提出具体建议的可行性。
八、教学资源(续)1. 故事素材:发生在班级里的团结合作的故事。
2. PPT:用于展示团结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
九、教学建议(续)1. 在讲解团结合作的过程中,举例说明团结合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
2. 在小组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用爱铸就友谊,共建和谐班级——团结友爱主题班会教案
![用爱铸就友谊,共建和谐班级——团结友爱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68d03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4.png)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团结友爱,这个在班级中非常重要的主题。
而我们要介绍的,是一种教育方式——主题班会,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友谊的意义,并在日常生活中付诸实践。
主题班会是班级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教学活动模式,它能够充分发挥班级的集体作用,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从而达到强化团结友爱的目的。
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到同时代人之间的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价值观,从而建立一种和谐共处的关系。
具体如何开展主题班会呢?以下是一份教案供大家参考:一、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团结友爱在班级中的重要性。
2.提高学生们分享交流的能力,让大家互相了解对方,建立信任关系。
3.探讨如何在班级中建立和谐共处的关系,提升学生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活动流程1.主题介绍:以“用爱铸就友谊,共建和谐班级”为主题进行引导,让学生们明确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
2.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通过小组内交流的方式,相互了解对方,并基础上提出一个班级团结友爱促进计划,具体包括哪些措施可以用来促进班级友爱氛围的建立。
3.汇报展示:各小组派出代表,展示自己的计划,并与其他组员互动交流,收集意见和建议,并适当加以改善和完善。
4.课堂讨论:在展示环节之后,可以对各小组的计划进行一定的讨论和评价,并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实现计划。
三、活动效果1.培养学生共处的意识。
通过小组内交流的形式,让学生彼此了解,增进班级之间的互信和合作。
2.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每位学生都需要积极参与,并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巩固班级友爱关系。
通过展示和讨论,学生们能够加深对“友谊”这个概念的理解,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从而增加班级内成员之间的联合和凝聚力。
4.加深班级内成员的自我认识。
每个学生都会对自己和班级有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同时也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班级友谊的重要性。
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会有很大的裨益。
创建和谐班级的主题班会教案
![创建和谐班级的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61689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0.png)
创建和谐班级的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谐的内涵,认识到和谐班级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善于沟通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建设,共同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学习环境。
二、教学内容1. 和谐的定义与内涵2. 和谐班级的特点和意义3. 尊重他人,团结合作4. 沟通与理解5. 班级建设与自我成长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班级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和谐班级的思考。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和谐的内涵,引导学生认识和谐班级的重要性。
3.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学校生活中展现和谐,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班级中遇到冲突时如何沟通、解决问题。
5. 总结: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学生在班级中要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积极参与班级建设。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沟通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反馈,了解他们对和谐班级的认识和体会。
五、教学资源1. 故事素材:选取一个发生在班级里的故事,用于引发学生对和谐班级的思考。
2. 角色扮演剧本:提供一组关于在班级中遇到冲突时如何沟通、解决问题的剧本,供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3. 课件:制作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谐班级的内涵和意义。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班级座谈会,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班级中感受到的和谐瞬间以及如何处理的冲突。
2. 开展“和谐班级我来建”主题活动,鼓励学生提出班级建设的建议,选取优秀的建议进行实施。
3. 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如设计班级口号、班级标志等,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
七、教学作业1.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和谐班级的感悟日记,记录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心得体会。
2. 设计一份班级和谐计划,包括自己在班级中如何做到尊重他人、团结合作以及如何参与班级建设。
八、教学反馈与反思1. 教师在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观察学生的实际表现,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团结互助共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2
![团结互助共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33b88d4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bb.png)
团结互助-共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团结互助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营造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
三、教学内容1. 团结互助的定义与意义2. 团结互助的具体表现3. 班级和谐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方法与途径5. 班级实例分享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团结互助的含义、意义和具体表现。
2. 案例分析法:分享班级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学校生活中践行团结互助,共建和谐班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简要介绍团结互助的含义和重要性。
2. 讲解团结互助的具体表现(10分钟):阐述团结互助在学校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如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等。
3. 分享班级实例(10分钟):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班级实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学校生活中践行团结互助,共建和谐班级。
5. 总结发言(5分钟):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团结互助在班级建设中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小组活动等,评估学生对团结互助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2. 小组讨论质量: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交流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关于团结互助的相关教材或阅读材料,供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阅读。
2. 实例案例:收集一些真实的班级实例,用于课堂上分享和讨论,以增加学生的理解和共鸣。
3. 作业模板:提供一份心得体会的写作模板,帮助学生结构和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八、教学扩展活动1. 小组项目: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关于团结互助的实践项目,如组织一次班级公益活动、策划一次团结互助的主题班会等。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团结互助_共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
![团结互助_共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021ed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9.png)
团结互助_共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篇:团结互助_共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团结合作,共建和谐班级》-----三(2)班主题班会一、活动目的:1.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2.在活动中感悟与人合作的方法以及快乐,学会与人合作。
3..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积极向上的班风。
二、活动对象:三(2)班全体师生三、活动准备:1.准备好活动所需的道具,多媒体等。
2.将学生分好组。
四、活动过程:【开场白】主持人: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智者和他的徒弟正漫步于河边,智者问徒弟:“怎样才能使一滴水永不干涸?”徒弟大惑,然后曰:“将它托入掌心。
”师父笑曰:“非也、非也!将它投入大海之中。
”……是啊!一滴水只有在大海中才不会干涸。
我们五二班班正是这一片汪洋大海,而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不正是大海中的一滴滴水珠吗?一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发挥自己,一个集体也正因有了我们才生发光芒。
高楼大厦是由一砖一石砌成,集体由一个个的个人组成。
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有限的。
但是,如果把个人的智慧和力量融入集体之中,就会变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创造出非凡的成就。
宣布五年二班《团结合作,共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第一章:走近团结(一)诗歌朗诵《团结是什么》主持人:有人把班集体比喻为一个大熔炉,班里的同学则像一块块的煤炭。
大家想要得到温暖,就必须把自己点燃,放进去,煤块越多,烧得越旺,那么我们的班集体也就越温暖。
我们要记住,温暖的班集体不是别人给予的,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它是全班同学的热情和爱汇聚起来的。
(二)小品《谁是最重要的?》第二章:体验团结主持人:同学们,俗话说: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互相帮助,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才能更容易的战胜困难,互助也是团结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我们进行两个小游戏,体会一下协作和互助的好处。
1、游戏一:《两人三足》。
创建和谐班级的主题班会教案
![创建和谐班级的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0a567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5.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创建和谐班级的主题班会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谐的内涵,认识到和谐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为创建和谐班级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1. 和谐班级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教学难点:1. 如何营造和谐班级的氛围。
2.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创建和谐班级,引导同学们思考什么是和谐班级以及和谐班级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和谐班级的内涵,引导学生理解和谐班级的特征,如团结友爱、互相尊重、公平正义等。
3.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些关于班级不和谐现象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营造和谐班级氛围,每组提出一些建议,如开展团队活动、互相帮助、尊重差异等。
5. 分享经验: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为创建和谐班级积极参与。
7.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道关于创建和谐班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行动。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和谐班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3. 学生对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实践表现。
四、教学资源1. 案例素材。
2. 课后作业模板。
五、教学建议1. 教师在讲解和谐班级的内涵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他们能够深刻理解和谐班级的重要性。
2. 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要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确保讨论的深度和广度。
3. 在分享经验环节,教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班级进行分享,以便其他班级借鉴和学习。
4. 教师在课后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引导他们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教学准备1. 准备关于和谐班级的案例素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分析。
共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
![共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db0ed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2.png)
共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一、引言1.1 班会背景在当前教育背景下,班级和谐是提升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
本主题班会旨在通过深入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和谐班级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1.2 目标设定•知识目标:学生了解和谐班级的定义与特征。
•能力目标:提升沟通技巧,学会解决班级冲突。
•情感目标:增强班级凝聚力,增进同学间友谊。
1.3 时间与地点•时间:每周一次,每学期至少4次,具体安排在周五下午。
•地点:班级教室,如有需要可进行室外活动。
二、活动准备2.1 组织团队•班长:负责整体协调和活动组织。
•主持人:引导讨论,确保流程顺利。
•记录员:记录讨论内容和反馈。
2.2 活动材料•主题海报:展示和谐班级的定义和目标。
•讨论问题集:包含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案例分享:选取和谐班级的优秀事例。
2.3 安全与秩序•明确活动规则,确保讨论过程有序进行。
•提供安全设施,如桌椅、垃圾箱等。
三、活动流程3.1 开场白(5分钟)•主持人宣布班会主题,强调其重要性。
•介绍活动目标和流程。
3.2 定义与理解(15分钟)•分享和谐班级的定义和特征。
•讨论如何在班级中实践和谐。
3.3 案例分析(20分钟)•分享和谐班级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讨论案例中的成功因素和可借鉴之处。
3.4 角色扮演(25分钟)•学生分组,模拟冲突情境,学习解决策略。
•通过角色扮演,增强实践能力。
3.5 总结与反思(10分钟)•回顾讨论内容,强调和谐班级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分享个人感受和行动计划。
3.6 结束语(5分钟)•主持人总结,对活动进行评价。
•鼓励持续关注和实践。
四、后续跟进4.1 活动反馈•收集学生对活动的反馈,以便改进。
•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扬。
4.2 持续教育•定期进行类似主题的班会,保持活动的连续性。
•通过日常行为引导,培养和谐班级氛围。
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述内容,确保活动贴近学生需求,达到预期效果。
创建和谐班级,共建美好校园班会教案
![创建和谐班级,共建美好校园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d5343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04.png)
一、创建和谐班级,共建美好校园班会教案二、课时:1课时三、年级:八年级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谐的内涵,认识到和谐的重要性。
3. 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五、教学内容:1. 和谐的定义与内涵2. 和谐班级的特点3. 和谐校园的建设4. 个人在和谐班级、和谐校园中的作用5. 共建美好校园的方法与途径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和谐的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和谐的定义与内涵,引导学生理解和谐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和谐班级的例子,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和谐班级的特点,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打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和谐校园的建设,以及个人在和谐班级、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5. 成果展示: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建议。
6. 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强调共建美好校园的方法与途径。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共建美好校园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付诸实践。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和谐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3.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4.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和谐的理念。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和谐班级的特点。
2. 运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3. 利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后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案例材料:收集一些有关和谐班级的案例,以便进行分析。
2. 视频资料:寻找与和谐主题相关的视频资料,以丰富教学手段。
3. 实践作业模板:为学生提供课后实践作业的模板,方便学生完成作业。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谐的内涵,避免表面的理解。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3. 在实践作业的布置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给予适当的指导。
幼儿园共建和谐班级教案
![幼儿园共建和谐班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f12a7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8.png)
幼儿园共建和谐班级教案一、教学目标1. 明确班级共建的重要性和意义,学会尊重、倾听和合作;2. 培养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班级凝聚力;3. 提高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合作能力,并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4. 学会关注他人,表达自己。
二、教学内容1. 探讨共建和谐班级的意义和重要性;2. 学会尊重、倾听和合作;3. 培养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班级凝聚力;4. 提高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合作能力,并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5. 学会关注他人,表达自己。
三、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幼儿故事书等;2. 班级公告栏、班会宣传单、班级合作活动方案等。
四、教学过程1. 环节一:创设和谐班级氛围在班级中播放和展示有关班级共建和谐的图片、视频、故事书,让幼儿了解和谐班级的含义,使幼儿自行创设建立和谐班级的想法和意识。
2. 环节二:班级公告栏的建立老师可以邀请幼儿参与班级公告栏的建立,公告栏上可以展示班级图片、幼儿绘画作品、班级重要活动等。
幼儿可以通过班级公告栏了解班级情况,也可以展示自己的一面。
3. 环节三:班级合作活动老师可以组织幼儿一起完成班级合作活动,给幼儿提供一些合作难题、故事情境等,让幼儿锻炼自己的合作技能。
比如说,老师可以让幼儿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设计班级拓展活动。
4. 环节四:表演活动老师可以让每个班级都表演一个小节目,在表演结束后,同桌同学可以给表演者进行评价,并给出自己的建议,让幼儿学会关注他人、表达自己。
5. 综合活动:班会老师可以通过班会的形式,让幼儿讲述自己的感受、宣传班级公告栏上的内容等,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五、教学评价1. 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记录、分析和总结;2. 通过让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和团队评价的方式,让幼儿学会关注他人和表达自己;3. 通过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沟通,了解幼儿在班内的表现与家庭情况。
六、教学延伸1. 幼儿参与母校公益环保行动等社区活动;2. 调查、访问社区中的环保组织,学习保护环境的知识;3. シプ落对邻居的关照,倡导“邻里之间的相互关爱”。
创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
![创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7d2e2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4.png)
创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谐的定义,认识到和谐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为创建和谐班级献计献策。
二、教学内容:1. 和谐的定义与重要性2. 尊重他人,团结合作3. 班级活动与和谐氛围的营造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和谐故事,引发学生对和谐班级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和谐的定义,让学生认识到和谐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班级中存在的矛盾和不和谐现象,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团结合作。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通过班级活动营造和谐氛围,每组提出具体建议。
5. 总结提升:总结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强调每个人都是班级和谐的一份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他们对和谐班级的认识和态度。
2. 学生小组讨论成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的建议,看其是否具有实际操作性和创意性。
五、教学资源:1. 案例故事:收集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和谐故事,用于导入新课。
2. 图片素材:准备一些与和谐主题相关的图片,用于课堂展示。
3. 小组讨论模板:提前准备好小组讨论的模板,方便学生进行讨论。
六、教学步骤:1. 情境模拟: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和谐班级的氛围,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和谐班级的定义、特征和重要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谐班级的概念。
3. 经验分享: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曾经经历过的和谐班级,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和谐班级的美好。
4. 策略探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创建和谐班级,鼓励学生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5. 行动计划:让学生制定个人和集体的行动计划,积极参与到创建和谐班级的活动中去。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谐班级的定义、特征和重要性,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和谐班级的具体表现。
共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
![共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22badc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0.png)
共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
一、主题:共建和谐班级
二、目的:
1. 增强学生的班级凝聚力,提高课堂纪律,
2.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各类技能,
3. 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三、准备:
红白条幅,黑板,粉笔板擦,奖状一些水果和几个零食等。
四、内容:
1. 活动一:自我介绍 20分钟
学生自发自主地介绍自己的家庭、爱好、渴望、优秀经历等,展现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2. 活动二:班级宣言与规则制定 20分钟
全体学生共同创作班级宣言、班规,统一在黑板上发布;确定班级管理委员会、各种岗位,并公布竞选标准;
3. 活动三:拓展游戏 30分钟
由三个组成,小组成员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拓展游戏中的各项挑战;
4. 活动四:示范比赛 20分钟
班级中以各种形式展示优秀作品,优秀文章、绘画、英语朗诵、歌曲等。
并由班级管理委员会给予评价,并颁发奖状或者奖品等。
五、总结
本次班会增强了学生的集体凝聚力和班级的团队合作精神,规范一了班级的管理和教育,并组织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活动,既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也提高了他们的情感认知和技能水平。
我们希望同学们能携手前行、共建和谐班级。
团结互助共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
![团结互助共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e5c50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6.png)
团结互助共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团结互助的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让学生理解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共建和谐班级的意识,我们设计了这一主题班会教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团结互助的含义,认识到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共建和谐班级的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三、教学内容1. 团结互助的定义与意义2. 团结互助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3. 共建和谐班级的方法与途径4. 个人在团结互助中的责任与担当5. 团结互助的具体实践案例分享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团结互助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团结互助的定义与意义,让学生明白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发生在班级里的团结互助的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团结互助的力量。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共建和谐班级,每个小组提出一些具体的做法。
5. 总结提升: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提炼出一些共建和谐班级的方法与途径。
6. 行动倡议:引导学生承诺将团结互助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为共建和谐班级贡献力量。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团结互助的含义,认识到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团结互助的精神,共同建设和谐班级。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活动:通过一个校园微电影片段,展示班级内团结互助的温馨场景,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 主体活动:开展“团结互助故事分享”环节,让学生轮流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团结互助经历。
3.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制定班级团结互助计划,如定期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共同解决学习难题等。
4. 总结活动:邀请学生代表上台分享班级团结互助计划,并进行宣誓,承诺将团结互助精神付诸实践。
七、教学资源准备1. 准备校园微电影片段、团结互助故事视频等教学素材。
2. 准备班级团结互助计划模板,以便学生讨论和制定计划。
团结互助共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
![团结互助共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b394d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d.png)
团结互助共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教案一、主题班会简介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我们将以“团结互助共建和谐班级”为主题,旨在加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培养同理心和互助精神,共同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本次班会将通过激发同学的参与热情,引导同学认识到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并提供实践机会以加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班会内容1. 班会开场(5分钟)- 主持人简要介绍本次班会主题,并强调团结互助的意义。
- 引用相关的名言警句,激发同学们的思考和参与热情。
2. 团结意识的培养(10分钟)- 引导同学们回顾班级中曾经发生过的团结合作的例子,并分析造成这种团结的原因。
- 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班级中的团结感受,并列举团结对班级的好处。
3. 互助精神的培养(15分钟)- 展示一段精心挑选的短视频,内容围绕“互助”的主题,激发同学们对互助精神的认识。
- 鼓励同学们互相帮助,创造一些小任务,要求同学们以小组形式完成,并进行反思与总结。
4. 共建和谐班级的意识(15分钟)- 同学们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提升班级和谐氛围的方案,并进行展示。
- 鼓励同学们提出各自的建议,共同商讨如何更好地改善班级关系。
5. 实践活动(25分钟)- 同学们分组进行一项实践活动,例如团队合作游戏或者小组社区服务等,以体验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进行反思与总结,分享彼此的感受和收获。
6. 结束语(5分钟)- 主持人总结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强调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并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发扬这种精神。
- 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为共建和谐班级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班会评估本次班会结束后,将进行班会评估。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或者个别交流的方式,了解同学们对本次班会的反馈和收获,以进一步改进今后的主题班会。
四、延伸活动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团结互助的认识,可以安排一些延伸活动,如组织班级团建活动、开展志愿者服务等,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
团结合作,共建和谐班级(教案)小学生主题班会
![团结合作,共建和谐班级(教案)小学生主题班会](https://img.taocdn.com/s3/m/5cfb740c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3.png)
团结合作,共建和谐班级(教案)小学生主题班会教学内容:本次主题班会旨在引导学生树立团结合作的意识,学会在班级中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合作对于班级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2. 团结合作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与同学相互支持、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3. 团结合作的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团队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团队意识。
2. 培养学生相互尊重、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在团队活动中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营造和谐、团结的班级氛围。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团结合作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2. 如何指导学生将团结合作的理论应用于实际学习和生活中。
3. 如何在团队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团结合作的案例、图片等。
2. 活动道具:如拔河绳、接力棒等,用于团队活动。
3. 纸质材料:用于记录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感悟。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通过一个有趣的团队游戏,引导学生体验团结合作带来的快乐。
2. 学生分享游戏中的感受,老师总结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二、讲解团结合作的方法1. 老师讲解团结合作的具体方法,如相互尊重、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等。
2. 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讨论如何在班级中实践团结合作。
三、团队活动实践1. 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活动,如拔河比赛、接力跑等。
2. 学生在活动中实践团结合作,老师观察并给予指导。
3. 活动结束后,学生分享收获和感悟。
四、总结与反思1.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2. 学生发表自己对团结合作的看法和感悟。
3. 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班会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团结合作的感悟文章。
板书设计:团结合作,共建和谐班级一、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二、团结合作的方法三、团队活动实践四、总结与反思作业设计:1. 结合班会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团结合作的感悟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建和谐班级》
主备人:郭怡
一、活动目的:
1.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2.在活动中感悟与人合作的方法以及快乐,学会与人合作。
3.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积极向上的班风。
二、活动对象:班级全体师生
三、活动准备:
1.准备好活动所需的道具,多媒体等。
2.将学生分好组。
四、活动过程:
【开场白】
主持人: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智者和他的徒弟正漫步于河边,智者问徒弟:“怎样才能使一滴水永不干涸?”徒弟大惑,然后曰:“将它托入掌心。
”师父笑曰:“非也、非也!将它投入大海之中。
”……是啊!一滴水只有在大海中才不会干涸。
我们五二班班正是这一片汪洋大海,而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不正是大海中的一滴滴水珠吗?一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发挥自己,一个集体也正因有了我们才生发光芒。
高楼大厦是由一砖一石砌成,集体由一个个的个人组成。
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有限的。
但是,如果把个人的智慧和力量融入集体之中,就会变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创造出非凡的成就。
宣布《共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第一章:走近团结
(一)诗歌朗诵《团结是什么》
主持人:有人把班集体比喻为一个大熔炉,班里的同学则像一块块的煤炭。
大家想要得到温暖,就必须把自己点燃,放进去,煤块越多,烧得越旺,那么
我们的班集体也就越温暖。
我们要记住,温暖的班集体不是别人给予的,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它是全班同学的热情和爱汇聚起来的。
(二)小品《谁是最重要的?》
第二章:体验团结
主持人:同学们,俗话说: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互相帮助,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才能更容易的战胜困难,互助也是团结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我们进行两个小游戏,体会一下协作和互助的好处。
1.游戏一:《两人三足》。
游戏规则:每组选出8名同学两两一对,挨着的两条腿被绑在一起,俩个人跑到对面绕过标志物后返回,拍手后下一组同学出发。
以此类推,先到者获胜。
2.游戏二:《众志成城》
游戏规则:首先,让5名同学站在垫子上面坚持半分钟,而且脚不能踏出垫子。
第二轮,将垫子撤掉2块,5个同学仍要站在垫子上坚持半分钟,脚踏出的同学出局。
第三轮,再将垫子撤掉2块,几个同学要想尽一切办法一齐站在两块小小的垫子上,并坚持半分钟。
垫子上站的人数多的组获胜。
3.游戏三:《相互合“坐”》
各组所有同学站起来围成一个圆圈,然后统一坐下,要求前一同学坐在后一名同学的腿上,坚持时间长的获胜。
4.请同学们自由发言说说从游戏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这些游戏目的在于培养同学们通力合作的精神,使我们认识到班级是一个整体,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可以众志成城。
主持人:配合默契、团结合作、互帮互助是他们取得胜利的关键,让我们再次用掌声向他们祝贺。
第三章:感悟团结
主持人:同学们,老师常说我们班就是一台机器,我们就是这台机器的31个零件,哪个零件出了问题,都会影响使这台机器的工作。
老师还说,我们班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就是这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哪个兄弟姐妹有了困难,大家都要竭尽全力的帮助。
(一)诗歌朗诵:《和谐大家庭》
(二)情景剧
①A同学走路,因路滑不小心踩到B同学,使得这同学很生气,结果两人吵起来。
②课代表考单词,有同学不写,课代表批评了那个同学,那个同学破口大骂。
③A同学跟同桌B同学借作业抄说同学之间应该团结互助,同桌不肯,A 同学就联合C同学隔离B同学。
(三)这些不和谐的情境中是否有你的身影呢?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这些行为有什么看法?
主持人:俗话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我们真诚的希望每个同学都能为我们和谐的大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章:共建团结
(一)我想对你说:……
你希望我们班是一个怎样的班集体?请大家畅所欲言,对我们班说出你的心里话。
同学自由发言
(二)讲奉献美的同学事例
在我们班级当中,有些同学为了我们的班集体付出了很多,你能说说你身边的人为班级的付出吗?
同学自由发言。
(三)说一说,你想为我们和谐的班集体做些什么呢?
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为在班集体中付出的同学表示感谢。
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想为我们和谐的班集体做些什么呢?
同学自由发言。
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团结友爱是一种优良的品德,让我们胸前的红领巾飘起来,争当好少年,立志早成才。
(四)大合唱《红领巾飘起来》
主持人:
有一种美,令人惊艳,令人回味,令人追求,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目光的美,它光彩夺目;
有一种美,飘逸在浮云上,深埋在古垒下,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灵魂的美,它深藏不露;
有一种美,给生命带来激情,给生命带来温馨,这种美就是和谐。
和谐班级是一种美,保护和谐班级也是一种美,创建和谐班级更是一种美。
要建造一个和谐班级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的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许下真诚的诺言,共创和谐班级。
(五)班级宣言《我们的承诺》共创和谐班级
五、班主任老师讲话。
六、结束语:
同学们,虽然我们每个人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们在一起就可以组成一个最优秀的集体。
友爱——产生动力;和谐——铸就辉煌;团结——就是力量。
让我们团结合作,携手共建——最美班级
宣布:《共建和谐班级》主题班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