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声声慢》 课件 (共33张)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声声慢》(31张PPT)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声声慢》(31张PPT)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 共摘(一说,有 什么可采摘的)啊!
守着窗儿,独自怎Biblioteka 得黑?整天守在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啊!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 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叠字的运用,创意 出奇,有大珠小珠
落玉盘之1妙.富有韵律,增加音乐美
2.增强情感,起强调作用
比较《声声慢》《醉花阴》的不同愁情:
《醉花阴》
闺怨之愁
寂寞 忧郁
《声声慢》
家国之愁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
一 般 愁 字 别 样 情
主旨
词人通过描写在 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 营造出冷清悲凉的意 境,抒发其饱经国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种种光景,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尽!
上片 用清冷之景抒写女主人公孤 苦无告的凄凉心境。
下片 用肃杀凄凉秋景,进一步抒写 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痛苦。
读后思考
①能不能用一个 字概括词全眼词:的愁感情?
②你认为这首词的 主旨句是哪一句?
这次第,怎一 个愁字了得
情愁 家愁 国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端 声声慢
庄古 其代 品第

李清照
清 丽
才 女


作者别样的愁情:
少女时期 执笔属文 展卷吟诗 锦心绣口 吐属风流
婚居时期 共醉金石 夫吟妇唱 携手出游 盛名于世
南渡后期 夫死独居 身只影单 满地黄花 有谁堪摘
写作背景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 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 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 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 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 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 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声声慢》便是这时期的 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人教版必修四李清照《声声慢》42张PPT

人教版必修四李清照《声声慢》42张PPT
—梁衡
教学目标: 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 2、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方面 解读词人愁情。 3、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 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声声慢》内容及写作背景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 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 知曾感动过多少人。当时,正值金兵入侵, 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 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 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 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 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 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 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
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 1134年: 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
开人世。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 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 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 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 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 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 之孤独凄凉。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杜甫《登高》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 晚来风。 ——李煜《相见欢》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结论:秋风渲染悲凉愁情

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1、北雁南飞,点明时间“秋”, 雁声凄切。——所见所闻皆是悲凉之 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李清照词《声声慢》课件(共40张PPT)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李清照词《声声慢》课件(共40张PPT)

作业: 1、背诵《声声慢》 2、修改《声声慢 愁》的品读词
推荐阅读: 《蒋勋说宋词》 蒋勋 《乱世中的美神》梁衡
她是忧国伤逝的赤子精魂, 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乱世美神李清照
忽寒忽暖容易致病的天气,淡薄的酒味,入夜猛起的秋风,天上的过雁, 满地的黄花,窗外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处处生愁,物物助愁,景景牵 愁,作者陷入一个“愁”的世界!以愁情作结,言有尽而意无穷。

酒酒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 ,
一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 种 种
苦多。 ——曹操《短歌行》
溢浓 满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凄 情
凉义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哀 伤
和 相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的 思
落的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寞幽 。愁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⑦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⑧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
研读词作 任务4:写品读词
声声慢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②乍暖还 寒时候,最难将息。③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 急!④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⑤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⑥守着窗 儿,独自怎生得黑!⑦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 滴。⑧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冷冷清清是环境描写。 凄凄惨惨戚戚是心境描写。寻觅无果,所有的美好都不存在了,一切都消 失了,冷冷清清的外在环境,触发了词人内心的波澜,于是直接抒发凄凄惨惨 戚戚的凄惨之情。 叠字手法作用:一、富有音乐的婉约美。造成了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 音袅袅,不绝如缕的音乐效果。二、有层次的抒发情感。写出了词人精神状态 --生活境况--内心感受的三 种境界,为全词奠定了哀婉凄愁的感情基调。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声声慢》 上课课件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声声慢》 上课课件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声声慢》 上课课件
高考链接
鉴赏诗句(炼句型题)的步骤方法:
提问方式:
①这一联或这一句最生动传神,为什么?
②某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
①解读诗句内涵,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释句意
②抓住突出的艺术手法简析;
析手法
③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 明作用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声声慢》 上课课件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杜甫 ——李白 ——王维 ——范仲淹
淡酒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 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 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 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 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骨子里讲,李 清照除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还追求人格 的超俗。她总是清醒地持着一种做人标准,顽强地守 着自己的节操。
知 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 人 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被誉为“婉约正宗”。词 论 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 世 李清照现存词近50首,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
注释:此词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作于婚后不久,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
作者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 愁?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急风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 秋风秋雨愁煞人
——秋瑾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课件

把握主旨
《醉花阴》 这首词是词人早年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 写的,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 思情怀。它奇妙地抓住了长日、半夜、黄昏几 个时间的推移,来写自己留在家中生活的空 虚、无聊,以表达对丈夫的相思之情。
《声声慢》 这首词通过对秋景秋情的描画,抒发国破家 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表现了词人 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通过 对残秋景象的层层描述,表现了词人离乱的痛楚和 忧患余生的悲伤。
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究竟 好在哪里?试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 的面容和愁苦的表情。“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 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
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匠心独运之所在。先以“销 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 “瘦”字。在这里,词人奇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 现出两个叠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动着羸弱 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 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域。
8.“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中“次第”指哪些 “次第”?词人为何说“一个愁字了得”? 答案:(1)“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 黄花、梧桐秋雨”等情景。 (2)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 痛、家国之恨、孤独之病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 如何概括得尽呢!
合作交流
问题1 《醉花阴》反应的是早年丈夫赵明诚游 宦在外,作者一个人留在家中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 受。对于这样的“闺怨”题材,应当怎样评价呢?
背景介绍
(1)《醉花阴》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婚后不久,丈夫 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寻思念着远 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李 清照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通过悲秋伤别来抒 写寂寞与相思情怀。

7.2《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30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7.2《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30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寻寻觅觅
动 作 茫然无着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环境 寂寞冷清
心情 感 受 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宋人张端义说:“此乃公孙大娘舞 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 一下十四叠字者”(《贵耳集》)
叠字诗词举例
李清照词中叠字运用统计表
名称
叠字 叠词
叠句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旧时天气旧时衣。
满地/黄花/
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读准字音 语速缓慢 语调低沉
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全词的感情?
“ 愁”
思考:(感知愁情)词人 什么?
(外部解读+内部解读)
外部解读(生平经历)
1101年
嫁给赵明诚 门当户对 共同研究金石书画 平静美满
检 理解性默写
1.李清照的《声声慢》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
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诗
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2.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
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
检 (1)请赏析全词的艺术手法。
①运用叠词。“寻寻觅觅”先写词人的神情、动作,接着“冷冷清清”写生活环境, 孤单清苦,最后写其心境“凄凄惨惨戚戚”,悲惨凄凉。由浅入深,句句含愁,使 词作读来琅琅上口,使词作具有音韵美。三组叠词反映出了词人内心世界的巨大伤 痛,营造出凄凉悲惨的氛围,奠定了全词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 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全词主要表达一个“愁”,但作者并未直接言愁,而是从天 气、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几个方面层层铺来,巧妙地将内在的 精神外化或物化了,借景以渲染愁情,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易逝的感伤、丈夫新丧、 国破家亡之痛。 ③直抒胸臆。“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直接表达了作者相思悼亡之悲,亡 国之痛,飘零之苦,年老之叹。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声声慢优秀课件ppt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声声慢优秀课件ppt

(一)直接抒情: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品味:叠字的妙处!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 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 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自清《荷塘月色》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1.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2. 起强调作用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动作 环境
若有所失 寻觅无果
——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
过雁传递亲友的 消息,也象征离愁
雁,一种离情别恨的希望。 雁,一种怀古伤情的寄托。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卖花担上,买得一 枝春欲放。泪染轻匀, 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 如花面好。云鬓斜簪, 徒要教郎比并看。
——《减字木兰花》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词中的主要意象:

秋风 雁
梧桐 细雨
黄花
酒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为何说是“淡酒”?
以酒暖身,借酒消愁 并非酒淡,愁情太深(酒 入愁肠愁更愁),酒力压不住 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 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 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 惨淡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

品读思考
2、为了写“愁”,词人主要 选取了哪些意象?请选择你 感触最深的一个意象加以分 析,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这些 意象的诗句?总结出这些意 象所代表的感情。这些意象 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


黄花
梧桐

高中语文 《声声慢》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声声慢》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精选课件
渲染凄凉、萧索的气氛
精选课件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精选课件
梧桐、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 表达离情愁思
探究: 词中哪些意象表
现了作者的悲怀愁 情?
精选课件
愁在那浑浊的淡酒里, 愁在那急骤的秋风中, 愁在那孤飞的大雁上, 愁在那满地的黄花里, 愁在那雨中的梧桐上。
精选课件
主要意象:
淡酒 大雁 梧桐
秋风 黄花 细雨
精选课件
探究:
这些意象是如何表现作者的 深创巨痛的呢?请你联系以前 学过的有关诗句,结合词句 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情景 画面,分组讨论分析。
后期,1127年北宋灭亡,李一家被迫 南迁避难,两年后,其夫赵在途中不幸染 病身亡,留下李孤苦伶仃一个人,此后生 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 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 晚年的李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 和亡国之恨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主旨句: 这次第,怎一个 愁字了得!
精选课件
淡酒、秋风、黄花、梧桐和细雨这些意象 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深创巨痛的? 分析步骤:①回想有关诗句。
②说出意象内涵。 ③再现情景画面。 ④指出作者感情。
精选课件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
愁的象征
精选课件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
精选课件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 旧时相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声声慢》 优秀课件 (3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声声慢》 优秀课件 (35页)
乱 世

美 神

旷 世 才 女
慢 【 李



壹贰 目
预新
习课 检讲

测授
叁肆
课练 堂习 小巩 结固
预 习



导学案
新 课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声声慢》 优秀课件 (35页)
导入
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 人之身,求人格平行,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 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 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 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 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 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 身子上。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声声慢》 优秀课件 (35页)
品 在这首词里,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被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 请加以分析。


寻寻觅觅
动作
孤苦无依 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
环境
肃杀冷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声声慢》 优秀课件 (35页)
凄凄惨惨戚戚
心境
凄凉悲苦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声声慢》 优秀课件 (3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声声慢》 优秀课件 (35页)
读准字音 语速缓慢 语调低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声声慢》 优秀课件 (35页)
我到处寻找, 寻到的只有冷清, 十分凄惨。乍暖还 寒的季节,最难忍 受。两杯淡酒,怎 能压住心头的悲伤? 大雁飞过,我正伤 心,却发现它正是 我在故乡认识的那 只。
运用叠词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声声慢》优秀教学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声声慢》优秀教学课件(共29张PPT)

寻寻觅觅
动 作 茫然无着
冷冷清清
环 境 寂寞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
感 受 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有何修辞作用?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公元1101年,李清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 结婚。赵明诚爱好金石学,且能诗词。婚后夫妻 恩爱,在学术上互相切磋,艺术上共同砥砺,共 同的爱好和兴趣,使他俩成为“志同道合”、“ 相敬如宾”的爱侣,过着平静的富于诗意的幸福 生活。
公元1107年,赵明诚之父赵挺之因与权臣蔡 京的矛盾尖锐化而被罢相,不久赵挺之因病去世 。死后三日,蔡京嗾使私党弹劾赵挺之生前有贪 污之嫌,几至遭受灭门之祸。赵明诚、李清照夫 妇从此返回山东青州故居,过了十余年的隐居生 活。此时,李清照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 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宋高宗赵构南逃, 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此时,李清照44岁,目睹 黄河南北相继沦陷,夫妻二人被迫逃离山东青州 故乡,仓皇南渡到建康。二年后,(公元1129年8 月18日)在赵明诚奉诏赴湖州太守任的途中,因 中暑不治身亡。此后,李清照孤身一人,同南渡 流亡的难民一样,漂泊在杭州、绍兴、台州、温 州、金华一带,始终无安身之所,过着动荡无定 ,孤苦伶仃的寡居生活,最后在颠沛流离中死于 杭州。
无甚可摘 有谁堪与共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七课之《声声慢》教学课件共30张PPT含三首歌曲MP3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七课之《声声慢》教学课件共30张PPT含三首歌曲MP3
—梁衡
千古绝唱凄苦情
声 声 【
宋 】
慢 李
清 照
• 1、抓住意象,品读情感。
• 2、体会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 患和乱离的哀愁,感悟词人坚韧、 孤高的灵魂。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 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 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 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 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淡酒 愁情的象征 秋风 凄凉,渲染愁情 大雁 离愁的象征 黄花 容颜憔悴,孤寂飘零 梧桐 牵愁惹恨 细雨 哀伤、愁丝
小结:
淡酒 秋风 大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的凄 意冷 境孤

传达出词人孤寂愁苦之 情。
• 祸不单行 孤苦飘零
• 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 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诚云云。明诚自花愧瘦勿。如。乃忘寝食,三日
秋 。
夜得十五阕,杂易安作以示陆德夫。德夫 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
绝佳。”正易安作也。(《词苑丛谈》)
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夏 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 亡。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 奔母丧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 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明 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因兵 变被焚,家破国亡,不幸至此。建 炎三年(公元1129年)八月,赵明 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金 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避难奔走, 所有庋藏丧失殆尽。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
武陵春·春晚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 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 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 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 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二、精析全文
词眼:
探析手法: 怎样入愁?
(一)直接抒情:
--杜甫《登高》
结论:
酒是“愁”的象 征
酒,一种浓郁情义和相思的幽愁。 酒,一种溢满凄凉哀伤的落寞。

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作者为什么看到雁会伤心?
1、雁声凄惨 2、传递信息的使者(亡夫之痛) 3、北雁南飞,词人也是从北方 流落南方(国破家。
黄岩、温州之间。 1131年:寄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
身,几欲丧命。 1132年:再嫁张汝州不足百日便诉讼离婚。 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1151-1156年:孑然一身,悲苦辞世。无人
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按字数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 长调)其字数分 别为(58字以内)( 59—9)0 (91字以上)。
(词牌)是一首词调的名称,它决定词 的(字数)、 (句数)、(平仄),一首词可以没有(标题),但绝不 可没有(词牌)
《声声慢》原调名《胜胜慢》。慢,即慢词,慢曲, 词的长调。
唐人有“慢处声迟情更多”的说法。
——表面是对愁欲说还休, 实则倾泻无遗
法国诗人克洛岱改写《声声慢》:
绝望
呼唤!呼唤!/乞求!乞求!/等待!等待! /梦!梦!梦!/哭!哭!哭!
/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 /仍然!仍然!/永远!永远!永远!
/心!心! /存在!存在!/死!死!死!死!
(二)间接抒情:


借 景

黄花 情 梧桐
意如 接这 讨 象何 触些 论 ?理 过意 探
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 无重数。 ——欧阳修《蝶恋花》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 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 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 缀着些百花。
——朱自清《荷塘月色》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这次第,怎一 个愁字了得!
一、知人论世:
李清照,宋代著名婉约派女
词人,号易安居士。其词自成 一家,被称为“易安体”. 作品《漱玉词》
李清照生平大事记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安宁、幸福 1126-1127年:金兵入侵并灭北宋,金石书
画毁于战火。 1129年:丈夫赵明诚病逝。 1130年:为辩通敌之冤,奔波于越州、台州、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1、内容上:奠定哀婉、凄凉、愁苦的 感情基调
寻寻觅觅
动作
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
环境
寂寞凄清
凄凄惨惨戚戚
感受
凄苦无告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
品味:叠字的妙用
如果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 换成
“寻觅、冷清、凄惨” 好不好?
为什么?
2、形式上:音乐美、音韵美
音韵上徘徊婉转,感情上层层递进
解 ?象 究 这 我: 些们 具曾 有在 丰哪 富些 含诗 义句 的中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 酒力压不住心愁, 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 ——晚年凄凉惨淡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以上这些意象,营造出了 一种怎样的意境?
凄婉 愁苦 哀怨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总结梳理:
意象-意境-情感
意象:淡酒、晚风、过雁 黄花、梧桐、细雨
添愁、助愁
意境:冷清、凄惨、哀怨、愁苦之境
情感:国破之悲、丧夫之痛、流离之苦
探究性作业:
读柳永的《雨霖铃》 比较分析其中表现的“愁绪” 与作品中“愁”的不同含义。
南渡后: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本词写作背景:
本词为写于作者晚年流寓江南之时。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夫死,家 变,伤于人事,作品转为浓郁凄婉。 《声声慢》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
词的基本知识
词是一种可以合乐歌唱的新诗体:产生于(隋唐)兴盛于 ( 宋),又称(诗余)(曲子)(长短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
过雁象征离愁
雁,一种离情别恨的希望。 雁,一种怀古伤情的寄托。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
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花衰:
以花喻人 正衬


花盛: 乐景哀情 反衬
忧 愁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 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 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
梧桐是悲凉、 孤寂、凄苦的象征
梧桐,一种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