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糖尿病肾脏病指南及专家共识解读
合集下载
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治疗指南ppt课件

CKD的病因非糖尿病所致(B级)
➢ 缺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GFR迅速降低; ➢ 迅速增加的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 ➢ 顽固性高血压; ➢ 存在活动性尿沉渣; ➢ 其他系统性疾病的症状或体征; ➢ 予ACEI或ARB后2~3个月内GFR减少>30%;
24 2023/10/4
临床实践指南 2
DKD的血糖控制
15 2023/10/4
筛查内容
➢尿白蛋白/肌酐(ACR) 比值(B级) ; ➢血清肌酐估计GFR(B级);
16 2023/10/4
ACR筛查注意事项
➢ 排除尿路感染; ➢ 并在3~6个月复查; ➢ 代谢紊乱(酮症、高血糖)和血流动力学因素(运动、
蛋白摄入、利尿剂使用、尿路感染)等影响尿白蛋白, 因此推荐以3次检测结果作为确诊依据; ➢ 推荐晨尿为最佳标本; ➢ 使用造影剂可增加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4 2023/10/4
美国
➢ 43%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8%的糖尿病患者可 见大量白蛋白尿。
➢ 糖尿病占肾功能衰竭原因的比例:1980年的18%;2004 年的45%;
5 2023/10/4
中国
➢ 2001年对30个省市糖尿病住院患者慢性并发症调 查:1/3合并肾脏损害;
6 2023/10/4
39 2023/10/4
临床实践推荐 2
DKD患者综合干预
40 2023/10/4
DKD患者综合干预
➢生活方式健康指导; ➢降低危险因素的治疗: ✓ 血糖强化治疗;
✓ 血压控制; ✓ 血脂调节; ✓ 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 ✓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目标BMI应控制在:18.5~24.9;
41 2023/10/4
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疾病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饮食计划,包括食物种类、数量和烹 饪方式等。
营养补充
对于某些营养素摄入不足的患者,可 通过口服或静脉途径给予相应的营养 补充剂。
饮食调整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需要,及 时调整饮食计划,确保营养治疗的连 续性和有效性。
医学营养治疗在糖尿病肾脏疾病中的效果评估
推动医学营养治疗领域的发展
专家共识的制定不仅填补了国内医学营养治疗领域的空白,还有助于推 动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02
糖尿病肾脏疾病概述
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定义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病 ,主要包括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或)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
专家共识的重要性
01
提供规范化治疗建议
专家共识汇集了众多权威专家的经验和智慧,通过系统回顾和分析现有
研究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规范化、科学化的治疗建议。
02 03
促进多学科协作
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内分泌科、肾内科、营养 科等。专家共识的制定有助于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治 疗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营养状况 ,制定个体化的医学营养治疗方 案,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
加强患者营养教育
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教育,提高患 者对合理饮食和营养治疗的认识 和重视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和患 者的生活质量。
定期监测和调整治疗 方案
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况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 效果和患者的安全。同时,加强 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关注患者 的心理和社会需求,提高患者的 满意度和依从性。
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指南PPT演示课件

01
02
03
提供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 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帮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 心态。
建立患者支持群体
鼓励患者加入相关的支持 群体,与其他患者交流经 验,互相鼓励支持。
提供专业心理咨询
对于需要专业心理咨询的 患者,提供专业的心理咨 询和治疗,帮助患者解决 心理问题。
生活方式调整与优化
重要意义。
研究局限与展望
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来验证新的治疗 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需要更多的研究来了解糖尿病和慢性 肾脏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发现 更多的治疗靶点。
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和慢性肾 脏病,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以制定针对 性的治疗方案。
需要提高公众对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 的认识,加强预防和早期诊断。
控制总热量摄入
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性别、年龄和活 动量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热量,保持适 当的能量摄入。
控制蛋白质摄入
根据肾功能状况,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如瘦肉、蛋、奶制品等,避免摄入过多植 物蛋白。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适当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选择低糖、 高纤维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如全谷类、蔬 菜和水果。
药物治疗
总结词
药物治疗是糖尿病合并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重要
治疗手段。
选择合适的药物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 的建议,选择合适的降 糖药、降压药、降脂药
等药物。
遵循用药原则
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 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
或更换药物。
注意事项
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 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
药方案。
血糖监测与控制
总结词
01
02
03
04
饮食调整
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拔罐治疗
通过在特定穴位上拔罐,形成负压吸引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加速 新陈代谢和废物排出,从而改善肾脏功能和减轻水肿等症状。
食物药膳调理原则及推荐方案
调理原则
根据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中医证型及患者 体质,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调理方案。总 体原则为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 ,同时适当增加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 食物摄入。
运动处方执行情况回顾
对DKD患者执行运动处方的情况进行定期回顾,评估运动效果,调整运动方案,确保 运动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心理干预在DKD中作用和价值
心理干预的作用
心理干预可帮助DKD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 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
心理干预的价值
心理干预在DKD患者的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 的价值,可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共同促
辨证论治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和舌脉象等,进行辨证分型,确 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扶正祛邪,标本兼治
扶正
通过补益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等 手段,增强患者自身的抗病能力
和修复能力。
祛邪
针对病因病机,采用清热利湿、活 血化瘀、化痰散结等方法,消除致 病因素,减轻病理损害。
标本兼治
在治疗过程中,既注重针对当前症 状的缓解,又考虑长远健康,力求 达到治愈疾病、防止复发的目的。
02
优先选用对肾脏影响较 小的药物,如二甲双胍 、α-糖苷酶抑制剂等。
03
注意药物的剂量调整, 避免低血糖反应。
04
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化血 红蛋白,评估降糖效果 。
降压药物在DKD中应用策略
DKD患者降压目标应低于普通高 血压患者,以减少尿蛋白和保护肾
功能。
对于单一降压药物控制不佳的患者 ,可考虑联合用药,如钙通道阻滞
通过在特定穴位上拔罐,形成负压吸引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加速 新陈代谢和废物排出,从而改善肾脏功能和减轻水肿等症状。
食物药膳调理原则及推荐方案
调理原则
根据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中医证型及患者 体质,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调理方案。总 体原则为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 ,同时适当增加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 食物摄入。
运动处方执行情况回顾
对DKD患者执行运动处方的情况进行定期回顾,评估运动效果,调整运动方案,确保 运动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心理干预在DKD中作用和价值
心理干预的作用
心理干预可帮助DKD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 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
心理干预的价值
心理干预在DKD患者的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 的价值,可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共同促
辨证论治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和舌脉象等,进行辨证分型,确 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扶正祛邪,标本兼治
扶正
通过补益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等 手段,增强患者自身的抗病能力
和修复能力。
祛邪
针对病因病机,采用清热利湿、活 血化瘀、化痰散结等方法,消除致 病因素,减轻病理损害。
标本兼治
在治疗过程中,既注重针对当前症 状的缓解,又考虑长远健康,力求 达到治愈疾病、防止复发的目的。
02
优先选用对肾脏影响较 小的药物,如二甲双胍 、α-糖苷酶抑制剂等。
03
注意药物的剂量调整, 避免低血糖反应。
04
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化血 红蛋白,评估降糖效果 。
降压药物在DKD中应用策略
DKD患者降压目标应低于普通高 血压患者,以减少尿蛋白和保护肾
功能。
对于单一降压药物控制不佳的患者 ,可考虑联合用药,如钙通道阻滞
《国家基层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技术指南(2023)》解读PPT课件

低。
国外防治现状
国外在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方面积累 了一定经验,但仍存在诸多挑战, 如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方案复杂等 。
挑战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防治能力、加强 患者教育和管理、推动多学科协作 等方面仍需努力。
指南制定目的与意义
目的
规范基层医疗机构糖尿病肾脏病防治 工作,提高防治水平,降低患者发病 率和死亡率。
及时调整处方
根据患者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饮食运动处方,确保治 疗效果。
05
CATALOGUE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及考核评估
基层医生培训内容和方式创新
培训内容创新
增加糖尿病肾病防治知识、技能操作及最新指南解读等内容。
培训方式创新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模拟实践、病例讨论等多样化培训方式。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配置标准完善
鉴别诊断
与其他肾脏疾病进行鉴别,如原发性肾小球肾 炎、高血压肾损害等。
诊断流程
遵循规范化诊断流程,确保诊断准确性和及时性。
03
CATALOGUE
糖尿病肾脏病综合治疗方案
血糖控制目标与策略
血糖控制目标
根据患者病情和年龄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通常建议糖化血红 蛋白(HbA1c)控制在7.0%以下。
发病率。
社会力量参与途径拓展
社会组织参与
01
鼓励和支持糖尿病肾脏病患者互助组织、志愿者组织等社会力
量参与防治工作。
企业支持
02
倡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投入资金和技术支持糖尿病肾脏病防
治研究及公益活动。
媒体宣传
03
发挥媒体优势,普及糖尿病肾脏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认知和
自我保健意识。
THANKS
国外防治现状
国外在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方面积累 了一定经验,但仍存在诸多挑战, 如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方案复杂等 。
挑战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防治能力、加强 患者教育和管理、推动多学科协作 等方面仍需努力。
指南制定目的与意义
目的
规范基层医疗机构糖尿病肾脏病防治 工作,提高防治水平,降低患者发病 率和死亡率。
及时调整处方
根据患者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饮食运动处方,确保治 疗效果。
05
CATALOGUE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及考核评估
基层医生培训内容和方式创新
培训内容创新
增加糖尿病肾病防治知识、技能操作及最新指南解读等内容。
培训方式创新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模拟实践、病例讨论等多样化培训方式。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配置标准完善
鉴别诊断
与其他肾脏疾病进行鉴别,如原发性肾小球肾 炎、高血压肾损害等。
诊断流程
遵循规范化诊断流程,确保诊断准确性和及时性。
03
CATALOGUE
糖尿病肾脏病综合治疗方案
血糖控制目标与策略
血糖控制目标
根据患者病情和年龄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通常建议糖化血红 蛋白(HbA1c)控制在7.0%以下。
发病率。
社会力量参与途径拓展
社会组织参与
01
鼓励和支持糖尿病肾脏病患者互助组织、志愿者组织等社会力
量参与防治工作。
企业支持
02
倡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投入资金和技术支持糖尿病肾脏病防
治研究及公益活动。
媒体宣传
03
发挥媒体优势,普及糖尿病肾脏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认知和
自我保健意识。
THANKS
糖尿病肾脏病指南及专家共识解读【共49张PPT】

2007年NKF-KDOQI DKD诊断建议
Ø 以下情况慢性肾病可考虑诊断为DKD:
ü存在大量蛋白尿 (B)
ü或以下情况存在白微量蛋白尿:
•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B)
•1型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 (A)
年CDS DKD诊断建议
Ø以下情况慢性肾病可考虑诊断为DKD: ü存在大量蛋白尿 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任何一期慢性肾脏病 ü在10年以上糖尿病病程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出现微 量白蛋白尿
• 针对GFR的评估,目前各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均推荐使 用血清肌酐及基于血清肌酐的GFR估计公式初始评估。
• 目前基于血清肌酐的eGFR的常用计算公式有CG( Cockcroft-Gault)公式、肾脏病饮食修正(MDRD)公 式和 年提出的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协作(CKD-EPI)公 式。
• 年又提出基于血清胱抑素C的eGFR计算公式:CKDEPI胱抑素C公式和CKD-EPI肌酐-胱抑素C公式。
5mg/dl或女性≥1.
建议G4~5期患者在事先予以大环螯合物的前提下方可使用。
年 糖尿病学会(ADA)临床指南
KDOQI指南建议男性SCr≥1. 5 mmol/L以下。
DKD的预后及并发症的评估 控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目标在~7.
糖尿病肾脏病的筛查
Ø 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年常规进行糖尿病肾病筛查
• 年 糖尿病学会(ADA)和NKF专家共识
• 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和内分泌病学分 会(CSE)专家共识
• 年 糖尿病学会(ADA)临床指南
正常人使用造影剂导致RCN的发生约为3%,糖尿病患者为5-10%,慢性肾脏病患者为10-20%,而糖尿病合并CKD患者为20-50%。
糖尿病肾脏病的筛查和诊断 临床分期可同时结合病理分期,糖尿病伴DKD一般无需作病理诊断,病理活检被认为是糖尿病肾脏病诊断的金标准,不能依据临床病史排除其他肾脏疾病时,需考虑进行肾穿刺以确诊。
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治疗指南课件PPT课件

注意事项
在预防和处理复发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 医生的治疗和建议,定期进行复查和监测,以确 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谢谢观看
社交支持
糖尿病患者应积极参加社交活动, 与病友交流经验,互相鼓励支持。
05
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预后 与监测
预后评估
评估指标
评估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预后通常 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 程、血糖控制情况、血压水平、
肾功能等多个因素。
评估方法
通过实验室检查(如尿蛋白定量、 肾功能检查等)和影像学检查
(如肾脏超声、CT等)来评估患 者的病情和预后。
监测方法
通过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及医生的临床检查,来 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复发预防与处理
1 2 3
预防措施
预防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复发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包括控制血糖、血压、调整饮食和运动等。
处理方法
一旦患者出现复发症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如 调整治疗方案、给予药物治疗等,以控制病情的 发展。
根据国际公认的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标准,患者需满足尿白蛋白排泄率升高和 /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肾脏损害。
诊断流程
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肾功能、尿液检查和肾脏超声等检查,以便早期 发现肾脏疾病。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鉴别诊断
其他原因引起的蛋白尿
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应通过肾活检和相关检查进行鉴别。
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治疗指南课件 课件
目录
• 糖尿病肾脏疾病概述 • 糖尿病肾脏疾病的诊断 • 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治疗 • 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护理与康复 • 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预后与监测
01
糖尿病肾脏疾病概述
在预防和处理复发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 医生的治疗和建议,定期进行复查和监测,以确 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谢谢观看
社交支持
糖尿病患者应积极参加社交活动, 与病友交流经验,互相鼓励支持。
05
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预后 与监测
预后评估
评估指标
评估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预后通常 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 程、血糖控制情况、血压水平、
肾功能等多个因素。
评估方法
通过实验室检查(如尿蛋白定量、 肾功能检查等)和影像学检查
(如肾脏超声、CT等)来评估患 者的病情和预后。
监测方法
通过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及医生的临床检查,来 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复发预防与处理
1 2 3
预防措施
预防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复发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包括控制血糖、血压、调整饮食和运动等。
处理方法
一旦患者出现复发症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如 调整治疗方案、给予药物治疗等,以控制病情的 发展。
根据国际公认的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标准,患者需满足尿白蛋白排泄率升高和 /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肾脏损害。
诊断流程
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肾功能、尿液检查和肾脏超声等检查,以便早期 发现肾脏疾病。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鉴别诊断
其他原因引起的蛋白尿
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应通过肾活检和相关检查进行鉴别。
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治疗指南课件 课件
目录
• 糖尿病肾脏疾病概述 • 糖尿病肾脏疾病的诊断 • 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治疗 • 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护理与康复 • 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预后与监测
01
糖尿病肾脏疾病概述
《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多重用药安全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解读PPT课件

05
临床实践指南与推荐意见
临床实践指南概述
指南制定背景
指南适用范围
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 多重用药安全问题,结合国内外最新 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制定本指南。
适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 者的治疗、用药监测和用药教育等方 面。
指南目的
规范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 的用药管理,降低用药风险,提高治 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在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用药管理方面已经积累了 一定的经验,并制定了相应的指南和共识。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针对性的用药管理指南和共 识。
国内外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对2型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认识的深入,以及新药的 不断涌现,国内外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03
多重用药现状及挑战
多重用药定义与分类
多重用药定义
同时使用5种及以上药物,包括处方 药、非处方药、中草药及其他药物。
多重用药分类
根据用药目的和药物相互作用风险, 可分为适当多重用药和不适当多重用 药。
多重用药现状及危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多重用药现状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多重用药现象 普遍,尤其是合并慢性肾脏病的患者 。
多重用药危害
增加药物不良反应风险,如低血糖、 高血压等;加重经济负担;影响患者 生活质量。
多重用药挑战与问题
挑战
如何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平衡疗效与安全性;如何加强患者教育,提高用药依 从性。
问题
缺乏统一的多重用药评估标准和管理指南;医生、药师和护士之间的协作不足; 患者对多重用药的认知不足。
糖尿病肾脏病指引及专家共识解读52页PPT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糖尿病肾脏病指引及专家共识解读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糖尿病肾病多学科诊治与管理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发病机制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 及多种因素,包括长期高血糖、高血 压、血流动力学异常、炎症反应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肾脏损伤。
病理生理
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是肾 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球基底膜增厚 和系膜基质增多,导致蛋白尿和肾功 能不全。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优势
多学科诊治能够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专业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诊治 方案,提高诊治效果。
挑战
多学科诊治需要各科室之间的密切配合和协作,对医疗团队的组织和管理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同时,多学科诊治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投入,可能会增加医疗成 本。
03
糖尿病肾病护理策略
饮食护理
01
02
03
04
总结词
总结词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肾病患者日常护理的 重要环节,有助于及时发现血糖异常, 调整治疗方案。
VS
详细描述
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并记录血糖值。通 过监测和记录,患者可以了解自己的血糖 波动情况,及时发现高血糖或低血糖,以 便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医生也可以根据 血糖记录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运动护理
总结词
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 减轻体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选择合适运动方式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兴趣选 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 慢跑、太极拳等。
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
运动时应保持中等强度,每次 运动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避 免过度疲劳。
监测运动效果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血压、 体重等指标,评估运动效果,
及时调整运动方案。
心理护理
总结词
糖尿病肾病患者常常面临较大的心理 压力,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 虑和抑郁情绪。
糖尿病肾脏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降压药物在保护肾功能中作用评价Fra bibliotek降压目标
对于糖尿病肾脏病患者,降压目 标应低于130/80mmHg,以减轻 肾脏负担。
常用药物
ACEI、ARB、CCB、β受体阻滞剂 等。
作用评价
ACEI和ARB类药物在降压同时, 具有减少尿蛋白排泄、延缓肾功 能恶化的作用,是糖尿病肾脏病 的首选降压药物。CCB和β受体阻 滞剂在降压同时,对肾脏也有一 定的保护作用。
通过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心理疗法 可以配合药物治疗和其他非药物治疗手段使用。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共识解读主要内容和意义
01 02 03
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重要性
本次专家共识解读强调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 优势,通过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和方法,能够更全 面、深入地了解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 效果。
04 具体防治措施
饮食调整与控制
控制总热量摄入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身高 、体重及劳动强度等因素, 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控 制总热量摄入,避免肥胖。
均衡营养
合理搭配蛋白质、脂肪和碳 水化合物等营养素,适量增 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瘦 肉、鱼、蛋、奶等。
控制盐分摄入
减少盐的摄入量,有助于降 低高血压和减轻肾脏负担。 建议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6 克。
根据糖尿病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 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其中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肾小球滤过率 评估等是重要诊断手段。
危害及预后
危害
糖尿病肾脏病可导致肾功能逐渐减退,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寿命。同时,糖尿病肾 脏病还可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合并心肾疾病患者降糖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患者应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
的摄入,有利于改善血糖控制。
02
运动治疗
运动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在使用降糖药
物的同时,患者应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
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03
心理治疗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在
专家共识的制定过程汇聚了众多专家的智慧和经验,有助 于促进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临床诊疗水平的 提高。
02
糖尿病合并心肾疾病的流行病学 和病理生理学
流行病学现状
发病率和死亡率
流行趋势
糖尿病合并心肾疾病患者的发病率和 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断上升,糖尿 病合并心肾疾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 势。
口服降糖药物与注射降糖药物相比,具有使用方便、 价格相对低廉等优点。但是,口服降糖药物的降糖效 果相对较弱,且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胃肠道不适等不良 反应。
在心肾疾病患者中,不同降糖药物的选择需要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例如,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 者,需要选择不经过肾脏代谢或对肾脏影响较小的药 物。同时,还需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等 问题。
3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规范降糖药物的使用,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 病合并心肾疾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
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
个体化治疗策略
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根据患者的 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个体化的降 糖药物治疗策略。
综合管理模式的探索
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探索如何通 过综合管理模式(如生活方式干预、 心理支持等)来更好地控制2型糖尿 病合并心肾疾病患者的病情。
《糖尿病肾脏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 避免疲劳和精神压力。
04
中医药调理
根据中医理论,结合患者病情进行 中医药治疗和调理,如中药汤剂、 针灸、推拿等。可发挥中医药多层 次、多环节、安全有效的优势,进 一步提高糖尿病肾脏病的防治效果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免疫调节主要通过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等)和免疫调节剂 (如细胞因子抑制剂、生物制剂等)实现。同时,中医学认为“正气不足,邪之 所凑”,也注重扶正固本,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力,减轻疾病进展。
细胞保护与修复
总结词
保护肾功能,减缓病程进展,修复受损肾细胞。
详细描述
细胞保护与修复主要通过药物干预及细胞治疗实现。药物干预包括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钙通道阻滞剂等,以保护肾脏血管和减轻肾脏损伤。细胞治疗则涉及使用干 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等,进行肾脏修复与再生。
05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
总结词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选择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详细描述
针对糖尿病肾脏病的中药治疗,多采用经验方或复方制剂,如六味地黄丸、 金匮肾气丸等。同时,中药治疗也重视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 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药物加减。
免疫调节
总结词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减轻免疫损伤,促进免疫修复。
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家族史
询问患者的糖尿病、肾脏病史、家族遗传病史等,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关注患者的综合情况
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职业、生活方式等信息,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优化血糖控制
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采用多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 以达到血糖控制目标值,避免
糖尿病肾脏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危险因素和预后
危险因素
包括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吸烟等。其中,高血糖和高血压是DKD发 生和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持续的高血糖和高血压可导致肾脏血管病变和肾小球 硬化。
预后
DKD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干预措施及患者自身状况 等。早期发现并积极干预可延缓DKD进展,改善患者预后。若进展至ESRD阶段 ,则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等。
糖尿病肾脏病中西医结合防 治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1-05
CATALOGUE
目 录
• 引言 • 糖尿病肾脏病概述 • 中西医结合防治策略 • 专家共识解读 • 临床实践指南 • 研究展望与挑战
01
CATALOGUE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水平
糖尿病肾脏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 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本共识旨在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 式,提高糖尿病肾脏病的防治水平,减少患者的病痛和经济 负担。
西医对糖尿病肾脏病的治疗
01
02
03
控制血糖
通过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 岛素等方式,将血糖控制 在正常范围内,以减轻肾 脏负担。
控制血压
选用适当的降压药物,将 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有 助于保护肾功能。
饮食治疗
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以优 质动物蛋白为主,同时控 制钠盐摄入,以减轻肾脏 负担。
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和特色
糖尿病肾脏病概述
定义和流行病学
定义
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指由糖尿病引起 的慢性肾脏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 血管并发症之一。
中国糖尿病肾脏疾病防治临床指南解读ppt课件

一、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定义与诊断
• (三)DKD的诊断 3.确诊DKD后,应根据eGFR进一步判断肾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
分期
1期(G1) 2期(G2) 3a期(G3a) 3b期(G3b) 4期(G4) 5期(G5)
肾脏损害
有 有 有或无 有或无 有或无 有或无
eGFR(ml/min/1.73㎡)
90 60~89 45~60 30~44 15~29
但能否减少ESRD等肾脏终点事件风险尚缺乏证据。
三、DKD的防治
2.抗高血糖药物 (7)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 • SGLT2抑制剂包括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和卡格列净等。 • 达格列净及相关代谢产物主要经肾脏清除,一般eGFR<60
ml·min-1·1.73 m-2时不推荐使用。 • eGFR<45 ml·min-1·1.73 m-2的患者禁用恩格列净。 • eGFR在45~60 ml·min-1·1.73 m-2时卡格列净限制使用剂
三、DKD的防治
2.抗高血糖药物 (5)GLP-1受体激动剂 • 这类药物均可应用于CKD 1~3期患者,ESRD患者不建议使
用。 • 有随机对照研究显示GLP-1受体激动剂可降低肾病风险,延
缓肾脏疾病进展。 • GLP-1受体激动剂是否具有降糖之外的肾脏获益,尚需等待
以肾脏事件为主要终点的临床研究证实。
1·1.73 m-2的DKD患者HbA1c≤8%。对老年患者,HbA1c 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至8.5%。 • 由于CKD患者的红细胞寿命缩短,HbA1c可能被低估。在 CKD 4~5期的患者中,可用果糖胺或糖化血清白蛋白反映 血糖控制水平。
三、DKD的防治
2.抗高血糖药物
(1)二甲双胍:eGFR 45~59 ml·min-1·1.73 m-2减量,eGFR<45 ml·min-1·1.73 m-2禁用。
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03
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机制和药物 选择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磺脲类
通过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来降低血糖,代表药物有格列本脲、 格列吡嗪等。
双胍类
通过抑制肝糖原异生和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来降低血糖,代 表药物有二甲双胍等。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延缓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来降低血 糖,代表药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
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估
通过大规模临床试验,评估新型口服降糖药在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疗效 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个体化治疗和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
要点一
个体化治疗策略
要点二
多学科合作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并症、遗传背景等因素,制定个 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加强内分泌科、肾内科、心血管科等多学科之间的合作, 共同参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全面的医疗照护。
DPP-4抑制剂
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活性,增加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水平来降 低血糖,代表药物有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等。
药物选择和用药原则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01
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应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情况
、血糖水平、合并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口服降糖药物。
个体化治疗方案
02
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包括药物的
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口服 降糖药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24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流行
病学和临床特点 • 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机制和药物选择
糖尿病肾脏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运动处方制定与实施
运动类型
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 走、游泳、骑自行车等,避免剧
烈运动引起低血糖反应。
运动频率与时间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 强度有氧运动,可分次进行,每次 持续30分钟左右。
运动注意事项
运动前应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避 免空腹运动,运动时随身携带糖果 或饼干等快速升糖食物,以备低血 糖时使用。
糖尿病肾脏病中西医结合防治 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1-05
目录
• 引言 • 糖尿病肾脏病概述 • 中西医结合防治策略 • 生活方式干预与营养治疗 • 西医治疗进展及挑战 • 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探讨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糖尿病肾脏病高发
糖尿病肾脏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 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 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 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中西医结合优势
中医和西医在糖尿病肾脏病的治疗上 各有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充分 发挥两者的长处,提高治疗效果,延 缓疾病进展。
共识的意义
01
提供规范化治疗建议
本共识结合了中医和西医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为糖尿病肾
脏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规范化的建议和指导。
02
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本共识的发布将促进中医和西医在糖尿病肾脏病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突出中西医结合优势
共识强调中西医结合在糖尿病肾脏病防治中 的优势,如整体调节、个体化治疗、副作用 小等。
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
深入研究中西医结合机制
进一步探索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肾 脏病的机制,阐明中药有效成分的作 用靶点及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目前基于血清肌酐的eGFR的常用计算公式有CG( Cockcroft-Gault)公式、肾脏病饮食修正(MDRD)公 式和2009年提出的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协作(CKD-EPI) 公式。
• 2012年又提出基于血清胱抑素C的eGFR计算公式: CKD-EPI胱抑素C公式和CKD-EPI肌酐-胱抑素C公式。
否
3次中有2次阳性
是
确诊微量白蛋白尿,开始治疗
• 肾功能改变是DKD的重要表现,GFR是反映肾功能的主 要指标。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部分糖尿病患者无尿白 蛋白排泄异常,但已经存在GFR下降,提示尿白蛋白阴 性者也可能存在DKD,GFR可作为DKD的诊断依据之一 。
• 针对GFR的评估,目前各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均推荐使 用血清肌酐及基于血清肌酐的GFR估计公式初始评估。
United States Renal Data System. Annual data report. 2000.
糖尿病肾脏病各期年进展率
0.1%
0.1% 0.3%
无肾病
2.0%
微量白蛋白尿
2.0%
大量蛋白尿
2.8%
血肌酐水平升高或 肾脏替代治疗
1.4%
3.0%
死
亡
4.6%
19.2%
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2007; 49 (Suppl 2): pp S13-S154
2007年NKF-KDOQI DKD诊断建议
➢以下情况慢性肾病可考虑诊断为DKD: ✓存在大量蛋白尿 (B) ✓或以下情况存在白微量蛋白尿: •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B) •1型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 (A)
糖尿病肾脏病的诊断
• DKD是糖尿病引起的CKD,因此在诊断DKD之前,首先 应明确糖尿病是否合并CKD,CKD诊断依据根据2012 年KDIGO发布的CKD评价与管理临床实践指南。
• 当糖尿病合并CKD时,需进一步明确其病因是否为DKD 。由于目前DKD的临床诊断为推测性诊断,缺乏特异性 的标准和指标。目前DKD临床诊断的依据有白蛋白尿和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蛋白尿定义
类别 正常蛋白尿 微量白蛋白尿 大量蛋白尿
点收集
(mg/g肌酐)
<30
30-300
>300
24小时收集
(mg/24h)
<30
30-300
>300
定时收集
(ug/min)
<20
20-200
>200
微量白蛋白尿 是DKD的最早且可逆性标志
高灌注、高滤过期 DM<5年
40-50%
5-10年
肾功能衰竭期
• KDIGO和ADA指南推荐使用CKD-EPI公式,而CDS专 家共识推荐使用2006年我国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 )协作组制定的适用于中国人的改良MDRD公式。
• 当eGFR准确性欠佳时,KDIGO指南建议补做其他指标 (如胱抑素C或清除率测定)验证,当成人eGFR为45 ~59 ml/ min/1.73m2,且缺乏肾损伤标志时,建议增测 胱抑素C,根据胱抑素C( eGFRcys)及肌酐-胱抑素C( eGFRcreat-cys)公式估算GFR。若eGFRcys和 eGFRcreat-cys均<60ml/min/1.73m2,则CKD诊断确 立。
• 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sase, DKD)是由 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临床上以持续白蛋白尿或(和)肾小球滤过率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进行性下降为特征, 可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 。
(ESRD) DM>25年
运动后微量白蛋白尿
(MAU) DM>5年
持续性微量白蛋白 尿(MAU)
DM10-15年
临床蛋白尿期
DKD
DM15-25年
50% 5-10年
微量白蛋白尿诊断流程
否
1年内复查
检测微量白蛋白尿
否
阳性
是
存在影响尿蛋白排泌的情况
是
去除影响因素再次检测
否
白蛋• 微量尿白蛋白是DKD肾脏损伤早期的临床表现,也是诊 断DKD的主要依据。其评价指标为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或UACR。
• 定时或24h 尿标本收集极为不方便,而且不能提高检测 的准确度,与之相比UACR更加稳定且标本收集方便, 只需要检测单次随机尿(清晨首次尿最佳)即可,故各 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均推荐使用UACR。
• 国外临床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DKD的患病率为2040%。
• 我国DKD的患病率亦呈快速增长趋势,2009-2012年我 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的DKD在社区患者中为30-50%,在 住院患者中为40%左右。
• 2007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 NKF)所属肾脏病预后质 量倡议( KDOQI)工作组指南、2012年更新
• 24h内剧烈运动 • 感染(尤其是泌尿系统感染) • 发热 • 充血性心力衰竭 • 血糖过高 • 月经 • 血压过高 • 血脂过高
• 因尿白蛋白排泄受影响因素较多,个体内尿白蛋白排泄 的变异系数接近40%,ADA、NKF、肾脏疾病卫教防治 计划(NKDEP)、CDS及CES均推荐白蛋白尿的诊断 需在3-6个月内复查,3次结果中至少2次超过临界值, 并且排除影响因素,方可做出诊断。
糖尿病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
透析患者的病因
患者数(千)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984
其他
10%
糖尿病
50.1%
肾小球肾炎
13%
高血压 27%
患者数 预计
95% CI
1988
243,524
520,240 281,355
r2=99.8%
1992 1996 2000 2004 2008
• 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指南
• 2014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NKF专家共识
• 201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和内分泌病学 分会(CSE)专家共识
• 201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临床指南
糖尿病肾脏病的筛查和诊断
糖尿病肾脏病的筛查
➢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年常规进行糖尿病肾病筛查 ✓1型糖尿病在确诊5年后进行筛查 ✓2型糖尿病确诊后应该立即开始筛查 ✓筛查应包括: • 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 以晨尿为佳 • 血清肌酐和eG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