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如何实施中学计算机素质教育
浅述中学计算机教学应怎样实施素质教育

・
中学教 育 ・
浅述中学计算机教学应怎样实施素质教育
四川省仁寿铧强 中学 冯菲
中学计算机教 育是一项基 础文化教育 和人才 素质教育 ,是
一
以掌握计算 机操作 的基 本技能技巧 。在学生 实验时 ,我们加强
巡 回辅导 ,及时发现 和纠正学生错 误 ,反对 让学生放 任 自流 , 无 目的地实践 。 四、改进教学手段 。组合优化教 育教 学过程。
改革教 学手段是 实施素质教 育的重要条 件 。计算 机教学手 段改 革应 自觉地走 在各学科前 列 ,为学 校教育创设 现代化 的教
学环 境 ,加强传 统媒体 ( 如幻 灯 、投影 、录音 、广播 、电视 、
心和支持 ,都对计算机教育 的发展奠定 了物质基础 。 因此 ,我认为 ,难得 的机 遇已悄然到来 ,我们必须 紧紧抓
项 知识性 和技能性相结合 的基础学科 教育 。 《 中国教育改革
与发展纲要 》指 出: “ 基 础教育是 提高 民族素质 的奠基工程 , 必须大力 加强” 。随着教育改革 的不断深入 ,我国在计算机 教 育方 面制 订 了一系列 方针政策 ,为中学计算机教 育发展提供 了 保障 。改 革开放 以来 国家经济实 力的增强 ,政 府加大对学 校教 育 的重 视和投入 ,学 校办学条 件有 了明显改 善 ,加之社 会的关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然而,单纯的传授技术知识并不能满足学生的综合素质需求。
因此,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融入素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探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强调实践操作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操作,如编写程序、制作多媒体作品等。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从中获得实际经验,不仅能够提高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仅仅停留于课堂内的学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综合素质需求。
因此,开展课外拓展活动是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信息技术比赛、创新设计大赛等活动,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创新思维,从而提升综合素质。
三、加强信息伦理教育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问题。
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加强信息伦理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教育学生要有道德底线,不能滥用信息技术,不能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能够培养出守法、诚信的行为习惯,从而提升道德素质。
四、注重跨学科整合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注重跨学科整合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信息技术的应用涉及到各个领域,教师应该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
比如,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作文指导;在数学课堂上,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跨学科整合,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五、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
提高中学生计算机素养的教学方法

提高中学生计算机素养的教学方法引言计算机科技的迅猛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在这个信息时代,计算机素养成为了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
然而,目前很多中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和运用仅限于使用社交媒体和玩游戏,缺乏对计算机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因此,提高中学生计算机素养的教学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中学生提升计算机素养。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应该相互结合,相辅相成。
理论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而实践操作则可以巩固和应用这些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演示和实验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技能。
例如,在教授计算机编程时,教师可以首先讲解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规则,然后通过实际编写简单的程序来巩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理解编程的基本原理,还可以亲自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计算机素养。
二、项目驱动学习项目驱动学习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计算机素养教学中,项目驱动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计算机项目,如制作简单的网页、开发小型应用程序等,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计算机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个性化教学中学生的计算机素养水平和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应该采用个性化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将学生分为不同的能力组别,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对于计算机素养较高的学生,可以给予更深入的学习任务和挑战;对于计算机素养较低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逐步提高。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试析提高中学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试析提高中学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方法与途径现代社会中,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培养学生计算机素养已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然而,当前存在的问题是,中学计算机教学普遍偏重于基础知识的传授,缺乏动手实践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为了提高中学计算机教学的效果,我认为需要采取以下有效方法与途径:一、强化实践教学中学计算机教学应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可以开设实践课程,让学生通过编写程序、设计网页等实际操作,深入理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同时,可以建立计算机实验室,提供良好的硬件和软件设备,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探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鼓励合作学习中学计算机教学应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可以组织小组项目,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开展编程竞赛、设计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竞争意识。
三、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中学计算机教学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可以建立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自主学习。
同时,可以邀请行业专家或者企业代表来学校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注重跨学科融合中学计算机教学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可以将计算机与数学、物理等学科进行结合,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模拟等方法深入理解相关知识。
同时,可以组织跨学科项目,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五、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中学计算机教学应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他们持续努力。
可以引入项目评价、作品展示、学科竞赛等方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同时,可以开展学生互评和自评,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增强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责任感。
浅谈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目前,素质教育已是我国教育的重中之重。
作为计算机教学任课老师,同样不能忽略计算机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课程,计算机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置成为必需,而且由于计算机教育贴近现实,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实效性,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环,计算机课程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这使笔者认识到,作为计算机教师,肩负着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
那么,计算机教师应该怎样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一、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就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一般说来,对他们学习兴趣起主导作用的是直接兴趣,作用时间也较长。
教师应帮助他们形成直接兴趣,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适时地帮助他们把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
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就要求教师在问题的引入和知识讲解的设计上多用心思。
引人入胜的开题,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都是引发学生直接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
根据计算机学科的特点,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知识在生活、科技领域的应用,结合教学内容来阐明和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能够从实例中体会到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从另一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
也就是说,要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自动性,并且紧密联系生活,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出发,结合计算机学科专业特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知识是非常有用的。
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教会学生计算机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
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要针对计算机学科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认真观察操作步骤,理清操作步骤,严格按操作规则操作,但不是对知识的复制,更应该创造性地解决操作问题。
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怎样实施素质教育论文

探讨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摘要]:信息时代的来临,让基于计算机教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对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问题及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中学计算机教学素质教育作用具体措施信息是现代社会的宝贵财富,在社会的发展中举足轻重,甚至是起决定作用。
信息的获得和处理都需要计算机作为载体,因而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对现代的中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一、教学内容应从实际出发在中学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何如去获取和运用信息,计算机教学课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很强,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的关系。
教学内容从实际出发,首先就是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内容能够指导学生的实践,能够帮助学生处理实践中遇到的操作问题。
在学生对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的情况下,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理论知识,明白操作程序,在实践中思考和解决遇到的问题。
只有真正学会了操作,才能获取和处理运用信息,才能达到计算机教学的真正目标。
老师可以用布置任务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通过亲身的体验来掌握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过程。
其次,教学内容要从实际出发,要求老师教授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来制定。
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课程时,保证内容是可以听得懂学得会的。
老师在课后布置的任务作业中,也应该是适合学生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既不会觉得太难失去兴趣,也不会觉得太容易对能力培养没有作用。
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实例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兴趣是学生能够进行学习的必要条件。
教学改革的要求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中学生思维活跃,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计算机教学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中刚好可以把学生的特性和课程的特点结合起来。
分析如何实施中学计算机素质教育

吴 双 宏 W uS u n h n h a g o g
( 兴安 岭技 工 学校 , 大 大兴 安 岭 1 5 0 6 0 0)
Da ig n igTe h ia c o l xn a ln c nc lS h o,Da i g n ig 1 5 0, x n a ln 00 Chia 6 n
Vaue En i e rn l g n e ig
・Hale Waihona Puke 1 03 ・ 分析如何 实施 中学计算机 素质教 育
A ay i o w t mpe n mp trQu ly 0 i tdE u ain n ls f s Ho I lme t o Co u e ai 一 r ne d c t t e o
摘要: 中学计 算机 实施 素质 教 育 必须从 课程 结 构 、 学 内容 、 学 方法 、 学手段 、 资建设 等 方 面作 出整体 性 改革 , 能更 好地 为 国 家建设 教 教 教 师 才 培 养 大批 德 才 兼备 的世 纪人 才 。现 就如 何 实施 中学计 算机 素质 教 育进行 分 析 。 关键 词 : 算机 ; 计 素质 教育 ; 学 内容 ; 教 方法 ; 中国论 文; 称论 文 职
中图分类号 : 6 2 G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6 4 1 (0 0)l0 0 — 2 10 — 3 12 1 0 一 13 0
1 课 程 结构 改革 是 实施 素 质 教 育 的关 键 计 算机网络教学 , 是明智之举。 大量事实表明 , 在这种新型 的教育教 课程结 构改革 旨在帮助 学生适应社 会 , 面向 未来 , 变化 中的 学模 式 下 , 统 的 “ 鸭 式 ” “ 堂 灌 ” 学 方法 完 全 被 摒 弃 , 生 是 就 传 填 、满 教 学 问题 因材 施 教 。 观
中学学校计算机教育方案

中学学校计算机教育方案计算机技术在当今社会已经变得无处不在,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发展。
作为青少年的培养对象,中学学校应该制定相应的计算机教育方案,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和综合能力。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回答,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一、课程设置首先,中学学校应该合理设置计算机课程。
计算机课程应该分为基础课程和进阶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操作基础、网络基础、Office办公软件等内容,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进阶课程则包括编程、网页设计、数据分析等内容,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方法其次,中学学校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计算机教学效果。
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结合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方式,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培养为了保证计算机教育的质量,中学学校需要加大对计算机教师的培养力度。
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班、讲座等活动,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计算机教研团队,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四、实践环节除了课堂教学,中学学校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
可以建立计算机实验室,配备必要的硬件和软件设备,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机技能。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编程比赛、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意。
五、课外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中学学校应该积极开展计算机相关的课外活动。
可以成立计算机社团,组织学生参加编程训练、科技论坛等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同时,还可以邀请计算机专家、企业家等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和分享经验,让学生了解计算机行业的前沿动态。
六、资源共享中学学校可以与相关的高校、企业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计算机教育资源。
可以与高校合作开设课程,邀请高校老师来学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接触到更高水平的计算机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下中学计算机教学效果提升策略分析

核心素养下中学计算机教学效果提升策略分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所以中学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而提升中学计算机教学的效果,需要全面考虑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三方面的因素。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提升中学计算机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教师方面1. 提高教师的计算机素养水平:中学计算机教师应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且了解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
可以通过教师培训、研修会和在线学习等方式提高教师的计算机素养水平。
2. 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中学计算机教学必须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
可以将计算机编程与游戏设计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兴趣,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
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二、学生方面1.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中学计算机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可以通过开展计算机竞赛、举办科技创新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中学计算机教学应注重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辅导。
可以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编程题目。
3. 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团队合作能力:中学计算机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团队合作能力。
可以通过进行小组项目研究或者举办科技创新大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资源方面1. 更新教学设备和软件:中学计算机教学需要有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设备和软件。
学校应及时更新教学设备,提供教学所需的计算机软件和应用程序。
教师也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教学工具和软件。
2. 利用互联网资源:中学计算机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和学习,提供在线教学资源和学习平台。
学校也可以与相关网站合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浅谈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 (2)

浅谈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计算机教育在教育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仅仅传授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已不再足够,培养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成为教育的重点。
本文将讨论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践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素质教育;综合能力;教学方法;实践策略引言计算机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工具,计算机教育在学校和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计算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学生使用计算机和编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备综合能力和素质,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计算机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计算机科学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领域,学生需要具备创新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计算机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计算机应用和编程语言,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2.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计算机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计算机教育涉及到多个学科和领域,学生需要掌握多种知识和技能,如数学、逻辑思维、沟通和团队合作等。
通过计算机教学,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计算机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计算机教学不仅仅是个体的学习和工作,更重要的是团队合作和与他人合作。
通过计算机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技巧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计算机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在现代社会,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基础技能,具备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可以更好地适应和应对职场的需求。
通过计算机教学,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
实践方法和策略1. 制定综合计算机教学计划制定综合计算机教学计划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基础。
核心素养下中学计算机教学效果提升策略分析

核心素养下中学计算机教学效果提升策略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计算机教育在中小学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已经成为了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共同目标。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为了提高中学计算机教学效果,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一、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根据教育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需要在计算思维、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
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不是仅仅侧重于教授一些操作技能。
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程序设计、算法实现等活动;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信息检索、信息分析等实践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项目设计、创意编程等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实际应用等方式来加强学生的实际能力。
通过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在计算机教学中获得更全面和深入的提升。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我们需要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可以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参与项目设计和开发来进行实践学习;可以结合虚拟仿真的技术,让学生通过虚拟实验来进行学习和实践;可以使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设计一些计算机相关的游戏来进行教学;可以引入反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和交流讨论。
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使计算机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升教学效果。
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对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资源不仅包括教室、设备等硬件资源,还包括教材、课件、网络等软件资源。
通过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可以使教学更加便利和高效。
可以利用高清投影仪或者电子白板来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和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辅助,让学生能够更广泛地获取信息和知识;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软件和工具,来进行教学辅助和实践操作。
核心素养下中学计算机教学效果提升策略分析

核心素养下中学计算机教学效果提升策略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类智能设备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了让学生掌握计算机领域的核心素养,提高中学计算机教学效果,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科学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中学计算机教育的基础。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需要遵守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层次的原则,把握中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能力需求,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制定系统性、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需注重教育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环节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完善。
二、实施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参与度高、思维活跃的教学方式。
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功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
同时,互动式教学也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信任的建立,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重视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中学计算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只有通过实践环节的实践操作,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因此,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需要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和质量,合理安排实践环节的时间,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渐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建立规范化评价体系建立规范化评价体系是中学计算机教学的必要手段。
通过建立规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还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因此,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总之,中学计算机教学效果提升需要教师尽可能地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层次,合理使用教学资源和手段,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注重教学实践环节的设计和质量。
同时,也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建立规范化的评价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浅析中学计算机教学如何加强素质教育

教育 科学
浅析中学计算棚教 学如何加强素质教育
武 雪 飞 ( 河北省 张家 口市高新 区宁远 中学 o5O ) 70O
随着 社会 的 发展 ,计 算机 技术 的应 用 已渗 透到 社会 生 活 的各 个领域 ,推动着社 会的进 步,促使其 向信息化 社会过渡 。 “ 计算机 及其服 务面 向人人 ”已成 为时代特征 。可 以毫 不夸张地 讲 ,2世 纪 1 的 中国公民 ,如果 不会使用计 算机 ,将 寸步难行 ,将会 成为信息 的 “ 文盲 ”。 我 国的教 育方 式 向来是 很传 统 的 ,它 的最大 缺 点是 束缚 了思 想观念 ,使 学生总 是在 封 闭状 态下学 习课 本上 的知识 。江泽 民主席 指 出: “ 实现 四个 现代 化 ,哪一 代 也离 不开 信息 化 。 ”从现 在起  ̄21年 ,是 实现 经济体 制和经 济方式两本 性转变 ,建设经济 强 国 J l00 的关键时期 。信息进程 的快慢 ,事关建设 经济强 国的进度 ,事关2 l 世 纪我 国 的前途 和命 运 。邓 小平 也 曾指 出 : “ 算机 要从 娃娃 抓 计 起 。 ”因此只 有在 中小 学普及计 算机教育 ,才能适应 2世纪挑 战的 1 需要 。 目前 ,我国正坚定 不移地进 行 由 “ 应试 教育 ”转变 成素质 教育 的改革 ,为 了顺应 时代潮 流,计算机 教学也应 强化素质 教育 ,为国 家培养 新世纪 的人 才。 我校于 20年 也普及 了计算机 的教学 ,我在 这 门课 的教学 中坚 00 持采用 如下方法来 强化计算机 教学 中的素质教育 。 注重 学生学 习兴 趣的培养 学 习兴 趣 是 学 习 的最 佳 动 力 。兴 趣 可 以产 生 动 机 , 引起 注 意 ,激起情 感 ,使 记忆更加牢 固 ,浓 厚的兴趣可 使学生较 快地接受
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现代社会中,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计算机教学作为现代教育的一部分,除了传授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之外,更应该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开展。
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就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进行探讨。
计算机教学中需要注重素质教育的开展。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重点的教育理念。
在计算机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开展素质教育。
1.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于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不正确使用计算机技术也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在计算机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技术,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计算机教学中,可以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完成一些计算机项目或者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计算机技术的更新换代非常快,学生在计算机教学中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技能。
在计算机教学中,需要通过项目式教学或者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1. 注重实践操作。
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真正掌握和应用计算机技术。
在计算机教学中,需要注重实践操作,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2.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富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学科,需要学生持续投入兴趣和热情。
在计算机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有趣的项目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 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
在计算机教学中,需要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中学计算机教学中素质教育

试论中学计算机教学中的素质教育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社会对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将会有巨大的需求。
培养学生信息素质,加强学生计算机能力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科技发展的必然。
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计算机教师应该思考和研究的教学问题。
本人就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简单阐述自己的认识。
一、信息素质的内涵信息素质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和拓展,主要由信息技能与信息态度、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组成,是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管理的意识、能力等品质。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信息化的核心是计算机枝术。
对于学生的计算机能力的界定主要包含计算机应用能力、程序设计能力、课件开发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
二、计算机能力培养的实施在进行计算机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
1.加强实践,培养计算机应用和创新能力计算机教学自身的特点和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计算机教学实践性比较强,采用的教学模式灵活多样。
学生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演,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始终在一线操练,碰到的问题越多,就越能激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力和激情,就越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从这个角度来说,计算机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演练场。
此外,要结合计算机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创新活动。
例如学生学习了windows、word、powerpoint和photoshop后,组织他们开展为某公司设计广告、商标比赛,或给学校设计校徽、为班级设计班徽等活动。
2.解析算法,掌握技巧,培养程序设计能力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在进行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过程中,不同专业各有所侧重,教师通过自制多煤体课件加强学科与专业的联系,充分体现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大量的读程序,熟练掌握编程结构,逐步掌握常用算法,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编程技巧。
如何加强初中生的IT素质教育

如何加强初中生的IT素质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IT素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知识技能之一。
在未来,IT技术将会越来越普及,并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因此,加强初中生的IT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和生活。
本文将介绍如何加强初中生的IT素质教育。
一、将IT素质纳入学科体系为了加强初中生的IT素质教育,可以考虑将IT素质教育纳入学科体系。
在学科教育中,IT素质不应该仅仅作为一个单独的课程出现,而也应该作为一种普遍的学科。
在中学教育中,IT素质应该融入到其他学科中。
例如,在语文课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去搜索相关信息,也可以通过电子书进行学习;在历史课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将历史事件更加形象地呈现出来。
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会逐渐形成对IT 的认知和技能,并且这些技能将会在实际中得到应用。
二、提供多样化的IT素质课程为了加强初中生的IT素质教育,相关课程应该更加多样化。
以往,IT课程的教学大多以“点”为主,即单一的非常具体的功能技能。
这种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在应用的时候无法正常运用优秀的应用知识和技术。
因此,在IT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IT素养的培养,更加关注他们的发展潜力和创造力,同时提供多样化的IT素质课程,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这有助于为学生打下更加牢靠的IT技能基础,使他们可以更加高效地使用IT知识并能够迅速适应未来的技术发展。
三、将实践教育纳入IT素质教育范围为了加强初中生的IT素质教育,实践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实践教育,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IT素质的应用,更好的掌握IT技能,同时也可以学习到相关知识。
实践教育可以包括课外活动,也可以是实验课程和实践性的考试。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编写软件、制作网页,或者做一些有趣的项目来深入了解IT技术,并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投入到实践当中。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加深对于IT素质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会有很大的乐趣和兴趣。
培养中学生的计算机与技术能力

培养中学生的计算机与技术能力计算机与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培养中学生的计算机与技术能力已成为教育界亟待关注和实施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计算机与技术能力,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学校支持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更新教育内容为了培养中学生的计算机与技术能力,我们首先需要及时更新教育内容。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内容需要与时俱进。
学校应该引入最新的计算机与技术知识,包括但不限于程序设计、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和项目实践,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多样化教育方法在培养中学生的计算机与技术能力过程中,教育方法同样重要。
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我们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引入项目制学习,让学生通过开展小型科技项目,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提供学校支持学校对于培养中学生的计算机与技术能力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学校应充分重视计算机与技术教育,投入资源,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场地,保障教学质量。
同时,学校还应积极引进优秀的计算机与技术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教学指导。
此外,学校还可以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和实习项目,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重视综合素质培养培养中学生的计算机与技术能力不仅仅是掌握技术知识,还需要培养其综合素质。
中学生在计算机与技术领域应具备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因此,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和项目实践,锻炼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论从更新教育内容、多样化教育方法、提供学校支持和重视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入手,可以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计算机与技术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如何实施中学计算机素质教育
发表时间:2010-04-06T09:14:28.750Z 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1月上旬供稿作者:吴双宏
[导读] 课程结构改革旨在帮助学生适应社会,面向未来,就变化中的问题因材施教
吴双宏 Wu Shuanghong(大兴安岭技工学校,大兴安岭 165000)
摘要:中学计算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资建设等方面作出整体性改革,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世纪人才。
现就如何实施中学计算机素质教育进行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素质教育;教学内容;方法;中国论文;职称论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1-0103-02
1 课程结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课程结构改革旨在帮助学生适应社会,面向未来,就变化中的问题因材施教。
纵观我国学校教育,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仍然存在,学生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这不得不与我们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思路有关。
因此,课程结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此外,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我们已进行了多年的课程教材改革试验,做到主动具体落实,基本适应当今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要求。
2 教学内容应以实用为主,突出表现为更新、更深的特点
教学内容改革应当适合素质教育的特点。
教学内容要以实用为主,自编或选用多种教材,体现“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原则,做到从实际出发,注重效益,有计划、有重点、分地区、分层次地发展和普及计算机教育。
教学内容也应当随着时代的科技进步不断更新和调整。
正如《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所提出的“要按照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新成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际需要,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
那样,教学内容知识面不但要更宽广,而且要更新更深,既有思考的,又有动手的。
3 改进教学方法,注重“精讲多练”、“因材施教”的原则
改进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提倡“精讲多练”的原则。
“精讲”是指对于学生自己看得懂的、理解的内容,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而对于一些理论概念(如文件、目录、路径等),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精要简赅地讲授,让学生掌握知识要领。
“多练”是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操作,以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技巧。
在学生实验时,我们加强巡回辅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错误,反对让学生放任自流,无目的地实践。
我们也注重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是学生学习科技文化基础知识最活跃、最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期,是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加强计算机教育,效果最佳。
同时,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的智商是有区别的,不同学生素质发展的个别差异也是很大的。
因此,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要因材施教,不能模式化。
4 改进教学手段,组合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改革教学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
计算机教学手段改革应自觉地走在各学科前列,为学校教育创设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加强传统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广播、电视、录像等)与现代媒体(如计算机技术、卫星技术等)的组合优化教学,注重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探讨和建立新型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以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标准,大力推进计算机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
现代社会由于其技术知识更新速度快,人们需要更快更方便地获得知识来适应社会发展,传统教育手段已无法解决这一困境,我们必须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中找到出路。
在教学手段上注重发展计算机网络教学,是明智之举。
大量事实表明,在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下,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法完全被摒弃,学生是真正作为学习主体去主动探索学习的,教师可组织生动形象的、图文声并茂的语言教学,并可以利用大量的软件资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是以往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
正是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学习、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才得以真正实现,从而体现教学互动性。
5 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者和实践者,他们是在塑造人,是培养学生能力素质全面提高的劳动者。
学校应该拥有一批热心教育教学改革试验,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业务水平的教师队伍。
学校也要大力宣传在计算机教育改革中实施素质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要求,使教师们都认识到,普及计算机教育已刻不容缓,培养拔尖人才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奉献,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从而自觉主动完成教学任务。
未来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计算机教师一方面要朝一专多能方面发展,通过学习实践,提高自身素质、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经验。
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自觉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自己教育现代化的意识,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提高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和撰写论文的水平,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去进行教学教研活动。
6 加强学科德育目标渗透,注重学生实践
应当明确,我们培养的是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他们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人才的质量应当是“德、智、体全面发展”。
我校重视在学科教学中落实思想教育,实现德育目标渗透,从而体现“德育为首,五育并兴”的教育思想。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分年级按照教学目标详细制订了我校《计算机学科教学德育目标实施细则》,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良好的计算机职业道德以及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
两年前,我曾要求学生们做一个课题设计实验,题为“学生成绩统计管理系统”。
学生们便三四人为一组动手设计。
到期末检查时,大多数课题小组已完成课题实验,而且质量较高。
这次活动也是培养学生们分工合作、集体研究、协同创造精神的机会。
7 中学计算机实施素质教育的培养方向
中学计算机实施素质教育,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不仅仅是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我校提出要培养学生“九种能力”,即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
造能力、审美能力、自教能力、应变能力、耐挫能力、预见能力。
我们更着重于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8 制定各类评估制度,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建立和完善学生学习和教师的评估体制。
必须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制定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评估标准,对学生作出科学全面考核,对教师教学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Z].1993.
[2]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五年发展纲要(1996-2000年)[Z].1996.
[3]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课程纲要[Z].1996.
[4]国家教委《中国新一代》杂志社.素质教育理论丛书[M].第1版.北京:时事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