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后工艺基础知识
印后工艺流程及原理
印后工艺流程及原理印后工艺流程及原理一、印后工艺流程印后工艺是印刷生产流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它是印刷产品印刷完成后,为了达到最终的质量要求而进行的加工,包括以下几种:1、折页:指把原稿的长卷张折页成多个册刊,用来把折页机上的短稿加工成封面多边形形状的册刊。
2、裁切:裁切完成后,印刷产品的图文完成,主要包括机动裁切、手动裁切、数码裁切等。
3、烫金:烫金是印刷行业中常用的一种印刷装饰工艺,即在页面印刷的图案上覆膜,以增加其表面光洁度,使其形成起光点或金黄色膜层。
4、 UV涂层: UV涂层是指在印刷品的表面用UV光固化的方式涂布光洁度、有色度高的薄膜,广泛应用于书刊、广告单等。
5、高光:高光表面的涂覆技术,它能够在印刷品的表面覆盖一层折射光的膜层,可以大大提升印刷品的表面光泽度,使印刷效果更加美观清晰。
6、过胶:过胶是印刷生产流程中最常见的印后工艺,指应用热合固化胶进行册页组合,使得印刷产品变得更加坚固耐用。
二、印后工艺原理1、折页原理:将原稿的长卷张折页到多个册刊,主要的折页原理是借助机械的抬顶动作,使短边加工后形成封面多边形形状的册刊。
2、裁切原理:裁切是把纸张加以切割、萃取,用来把印刷的图文完整定位、形成正方形、长方形等多种形状的印刷品。
裁切原理主要是依靠机械装置对纸张进行切割,以实现预定规格的定位和切割。
3、烫金原理:烫金的原理是在页面印刷的图案上覆上一层金黄色的膜层,使其表面有起光点或金色膜层,使印刷品有质感和装饰效果。
4、UV涂层原理:UV涂层是指在印刷品的表面用UV光固化的方式涂布光洁度、有色度高的薄膜,使印刷品有更高的美观度和耐用性。
5、高光原理:高光涂层是在印刷品的表面覆盖一层折射光的膜层,能够大大提升印刷品的表面光泽度,使其形成起光点或金黄色膜层效果,更加美观明亮。
6、过胶原理:过胶是印刷生产流程中最常见的印后工艺,指应用热合固化胶进行册页组合,使得印刷产品变得更加坚固耐用。
过胶原理是在应用压力、高温和热合固化胶以结合印刷品表面,使其成型,从而达到更高的坚固度和美观。
印后工艺流程及原理
印后工艺流程及原理一、引言印后工艺是指印刷完成后的一系列加工工序,主要包括装订、复合、覆膜、烫金、模切等。
印后工艺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印品的实用性和美观度,提高印刷品的附加值。
本文将介绍印后工艺的流程和原理。
二、印后工艺流程1. 装订装订是将印刷好的纸张进行裁切、折叠、缝装等工序,使其成为一本完整的书籍、杂志或画册。
装订的流程包括裁切、折页、贴页、缝装、烫金等环节。
2. 复合复合是将印刷好的纸张与其他材料(如塑料薄膜、铝箔等)进行粘合,以增强纸张的硬度、防水性或耐磨性。
复合的流程包括清洁表面、涂布胶水、复合纸张、烘干等步骤。
3. 覆膜覆膜是将印刷好的纸张表面覆盖一层薄膜,以增加纸张的光泽度、耐磨性和防水性。
覆膜的流程包括涂布胶水、覆盖薄膜、压平、烘干等环节。
4. 烫金烫金是在印刷品表面加热并施加一定压力,使金属箔转移到纸张上,从而形成金属光泽的图案或文字。
烫金的流程包括制作烫版、加热烫版、烫印等步骤。
5. 模切模切是利用模切刀具将印刷品按照特定形状进行切割,使其成为特殊形状的产品,如贺卡、礼品盒等。
模切的流程包括制作模切刀具、调试模切机、进行模切等环节。
三、印后工艺原理1. 装订原理装订的原理是通过裁切、折页、缝装等工序,将印刷好的纸张制作成完整的书籍或画册。
裁切可以使纸张边缘整齐,折页可以使纸张成为一本书的页码,缝装可以将纸张固定在一起。
2. 复合原理复合是通过涂布胶水将印刷好的纸张与其他材料进行粘合。
胶水的粘合力可以使纸张与其他材料紧密结合,增加印刷品的硬度、防水性或耐磨性。
3. 覆膜原理覆膜是通过涂布胶水将一层薄膜覆盖在印刷品表面。
薄膜的光泽度可以增加印刷品的外观效果,同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水和耐磨作用。
4. 烫金原理烫金是利用烫版将金属箔转移到纸张表面。
烫版的加热可以使金属箔与纸张表面粘合,从而形成金属光泽的图案或文字。
5. 模切原理模切是利用模切刀具将印刷品按照特定形状进行切割。
模切刀具通过一定的切割力将纸张切割成特定形状,从而制作出特殊形状的产品。
印后加工的一些常识
11、裁切加工的质量要求裁切加工质量要求如下。
①裁切尺寸应保证准确,误差小于2mm;不歪斜,切口光洁,无刀花和刀痕,无残破。
②开料的误差允值为:开大张、插图料、零散页张,误差不超过2mm。
开封面料误差不超过1mm±0.5mm。
开双联误差为1mm,最多不超过l.5mm。
开精装纸板误差不超过1mm。
开图表料天头空白要大于地脚空白,一般比例为(4:5)~(4:6)。
欧洲国家与我国相反,设计形式通常为上小下大。
③开料设计上,应考虑使书芯装订线与纸张丝缕方向一致,即纸张丝缕沿书页上下方向。
这样处理可避免打开书时出现书页竖立的毛病,能更好地保持书的敞开状态。
12、纸张的裁切过程纸张的裁切过程大致如下:①根据被裁切的纸张幅面大小,试移推纸器,确定其移动的前后位置。
②将撞齐的纸张放到工作台上,并使其靠近推纸器和侧挡规。
③用推纸器将已放好的纸叠推送到规定的裁切线上。
④放下压纸器把纸叠压紧、定位。
⑤切刀下落、开始裁切。
⑥裁切完成,切刀上升离开纸叠,随后压纸器也上升,返回原始位置。
13、常见的裁切故障①规格不合要求,切口不光洁,出现上长下短或者左右歪斜等现象。
产生此种故障的原因主要是操作不熟练,裁切前纸张未撞齐,定位不准,纸张本身不平、起皱、软硬不匀,以及切纸机结构不良或调整不适等。
②裁切后纸摞上层的纸比下层的纸长。
主要是刀刃迟钝或刀片与工作台不垂直,推纸器与工作台不垂直以及压纸器的压力不足等造成。
应视具体故障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14、折页操作折页作业是将印张按照页码顺序折叠成开本大小的书帖或规定的幅面。
15、折页方法分类折页方法分为:垂直交叉折,平行折,混合折。
16、垂直交叉折垂直交叉折的前一折折缝和后一折折缝呈相互垂直状。
由于在操作时页张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转过一个直角后,再对齐页码及折边折叠,故又称转折。
依次转折几次后可得到所需开本或幅面的书帖。
17、垂直交叉折的特点垂直交叉折是最常用的折页方法,其特点是书帖折页、粘套页、配页、订锁等加工方便,折数与页数、版数存在一定的规律,易于掌握,尤其便于折刀式折页机折叠作业。
印后加工小常识
印后加工小常识时间:2007-12-01 来源:印刷英才网作者:向问天1.甚么是印后加工概况整饰?答:在书籍封皮或其他印品上进行上光、覆膜、烫金、模切、压痕或其它加工措置,叫做概况整饰。
概况整饰加工,不单前进了印品的艺术下场,而且存在包庇印刷品的浸染。
2.甚么是上光?答:在印刷品概况图上(或喷、印)一层无色透明涂料,干后起包庇及增长印刷品光泽的浸染,这类加工工艺称为上光。
个别的书籍封面、插图、挂历、商标装饰等印品的概况都要进行上光措置。
3.甚么是覆膜?答:覆膜就是将聚丙烯等塑料薄膜笼盖于印品概况,并采用粘合剂经加热、加压使之粘合在一路的加工工艺过程。
覆膜工艺分为预涂覆膜和即涂覆膜两种。
预涂覆膜是将粘合剂预先涂布在塑料薄膜上,烘干收卷。
往后在物粘合剂的景象下经过热压便可完成对印刷品的覆膜。
即涂覆膜则是在覆膜时要同时操作粘合剂。
4.甚么是模切工艺?答:模切工艺就是用模切刀遵守产物设计请求的图样组合成模切版,在压力的浸染下将印刷品切成所需外形和切痕的工艺。
5.甚么是压痕工艺?答:压痕是独霸压线刀或压线模经过过程压力在板料上压出线痕,或是独霸滚线轮在板料上滚出线痕,以便板料能够遵守预定地位进行弯折成型。
这类编制压出的痕迹个别多为直线,所以又称为压线。
6.甚么是烫金?答:烫金,大名电化铝烫印,是一种不用油墨的特种印刷工艺,它是借助必定的压力于温度,利用装在烫印机上的模版,使印刷品和烫印箔在短时刻内彼此受压,将金属箔或颜料箔按烫印模版的图文转印到被烫印刷品的概况。
7.甚么是凹凸压印?答:凹凸压印习称“凹凸印刷”、“轧凹凸”或“压凸印”,最早发祥于我国。
凹凸印也不用油墨,只是独霸压力在已经印好的彩色印刷品或空缺的纸上压出凹凸图形和花纹,此刻多用于瓶签、商标和信封、年历等印刷品上。
8.甚么是真空蒸镀金属薄膜工艺?答:甚么是真空蒸镀金属薄膜是在真空条件下,将金属蒸镀在薄膜基材的概况组成复合覆膜的一种工艺。
被镀金属可是金、银、铜、锌、铝等,其中最常常操作的是铝,在塑料薄膜或纸张的概况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铝,广泛的用于庖代铝箔复合材料操作。
印后加工终知识总结
汉译英双时杆施压机构 the dual-elbow-bar mechanism切纸机 cutter压纸器 paperweight裁刀 cutting shear覆膜机laminating machine糊盒机box pasting machine上光机lustering machine模切机 die-cutting machine粘合剂 bond定位结构 locative structure双张检测器 double detector烫金机 bronzing machine前挡归 front lay印后加工 post-press finishing填空1、切纸机的组成:推纸器、压纸器、裁刀、刀条、侧挡板、工作台2、裁切刀下落的四种运动形式:(1)垂直下落的运动(2)倾斜直线下落运动(3)曲线平行运动(4)复合下落运动3、覆膜方式分为:即涂覆膜、预涂覆膜、水性覆膜4、塑料薄膜表面的处理方法:化学氧化法、火焰处理法、电晕处理法5、覆膜产品的检验方法:撕揭检验、烘烤检验、水浸法、压折法、拉力测试法6、即涂覆膜设备的主要结构:主要由放卷、上胶涂布、干燥、复合、收卷五个部分以及机械传动、张力自动控制、放卷自动调偏等附属装置组成7、上胶方式:逆转式、凹式、无刮刀直接涂胶以及有刮刀直接涂胶8、即涂覆膜机复合部分主要由镀铬热压辊、橡胶压力辊、压力调整机械几部分组成9、预涂覆膜机由预涂塑料薄膜放卷、印刷品自动输入、热压区复合、自动收卷四个主要部分组成10、上光油的分类:油性上光油、水性上光油、UV上光油11、上光涂料的基本组成:主剂、助剂、溶剂12、常用的烫印材料:金属箔、粉箔、电化铝、色片13、烫印工艺参数主要包括:烫印温度、烫印压力、烫印速度烫印工艺参数的确定:压力的确定、烫印温度的确定、烫印时间的确定14、烫印机的基本结构:机身机架、烫印装置、电化铝传送装置15、烫印装置主要有哪几种:电热板、烫印版、压印版、底板16、纸张定位机构的调节:前挡规、侧归、压纸板17、纸张传送机构的组成:接纸辊、导纸轮、传送带、输纸板、导纸装置18、模板材料:木质多层胶合板高密度板、电木板、纤维塑胶板、钢质板切割方法:锯床切割、激光切割19、根据模切材料不同钢刀材料可分为:硬性、中硬性、软性20、MK1050平压平模切压痕机主机部分:主传动系统、双肘杆施压机构、纸张后定位机构、咬牙排转动链间歇机构21、自动糊盒机主要由:输料部、预折部、本折部、上交辊、压折部、收料部22、糊盒机按自动化程度可分为:半自动糊盒机、全自动糊盒机23、UV上光材料主要有:丙烯低聚物、丙烯预聚物、光引发剂24、模切压痕机根据压印形式可分为:圆压圆、圆压平、平压平模切压痕机名词解释1、上光:在印刷品表面涂布上一层无色透明的上光油,经流平、干燥、压光后,在印刷品的表面形成薄而均匀的透明亮光层2、印后加工:在印刷以后为了满足使用要求和提高外观质量,对承印物所进行的一系列加工制作过程3、UV上光:通过UV辐射而固化的上光油4、烫金:借助一定的压力和温度,运用在烫金机上的模版,使印刷品和烫印版在短时间合压,将金属箔或彩色颜料箔按烫印模版的图文要求转印到被烫材料表面的加工工艺。
印后工艺基础知识
印后工艺基础知识第一章模切与压痕模切工艺就是用模切刀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的图样组合成模切版,在压力作用下,将印刷品或其它板状坯料切成所需形状和切痕的成型工艺。
压痕工艺则是利用压线刀或压线模,通过压力在板料上压出线痕,或利用滚线轮在板料上滚出线痕,以便板料能按预定位置进行弯折成型。
用这种方法压出的痕迹多为直线型,故又称压线。
压痕还包括利用阴阳模在压力作用下将板料压出凸凹或其他条纹形状,使产品显得更加精美并富有立体感。
在大多数情况下,模切压痕工艺往往是把模切刀和压线刀组合在同一个模版内,在模切机上同时进行模切和压痕加工的,故可简单称之为模压。
第一节模切压痕产品的特点及应用模压加工技术主要是用来对各类纸板进行模切和压痕,同时也可用于对皮革、塑料等材料进行模切和压痕加工。
模压加工操作简便、成本低、投资少、质量好、见效快,对加工后的制品可大幅度提高档次,在提高产品包装附加值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模压加工的特点,使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印刷纸板的成型加工中,已经成为印刷纸板成型加工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技术。
一、产品的分类及特点目前,采用模压加工工艺的产品主要是各类纸容器。
纸容器主要是指纸盒和纸箱(均由纸板经折叠、接合而成),这两者之间很难截然分开,但人们在习惯上往往从容器的尺寸、纸板厚薄、被包装物的性质、容器结构的复杂程度以及型式是否规范等方面来加以区分。
纸盒按其加工成型的特点,可分为折叠纸盒和粘贴纸盒两大类。
折叠纸盒是用各类纸板或彩色小瓦楞纸板作成。
制作时,主要经过印刷、表面加工、模切压痕、制盒等工作过程,其平面展开结构是由轮廓裁切线和压痕线组成,并经模切压痕技术成型,模压是其主要的工艺特点。
这种纸盒对模切压痕质量要求较高,故规格尺寸要求严格,因而模切压痕是纸盒制作工艺的关键工序之一,是保证纸盒质量的基础。
粘贴纸盒是用贴面材料将基材纸板粘贴裱合而成。
在基材纸板成型中,有时也需要用模压加工的方法。
制作瓦楞纸箱的原材料,是用瓦楞纸板,加工是多采用圆盘式分纸刀进行裁切,用压线轮滚出折叠线。
胶印印后加工工艺有哪些?
胶印印后加工工艺有哪些?通常印刷品的效果未达成效果或想要进一步加工以获得更炫酷视觉效果,则需要用到一系列的“印后工艺”,分为表面加工、成型加工、书刊装订及其他工艺。
以下介绍的工艺知识,让你印刷工艺认识更上一层楼。
一、表面加工工艺定义。
覆膜:覆膜工艺可分为覆亚膜和覆亮膜两种,亚膜不如亮膜光亮但更显档次,覆膜可增强印刷品的防潮、防晒、耐磨、防污、抗水、耐热等性能。
UV:UV印刷是一种通过紫外光干燥、固化油墨的一种印刷工艺。
UV可以增加产品亮度与艺术效果,保护产品表面,其硬度高,耐腐蚀摩擦,不易出现划痕等,有些覆膜产品现改为上UV,能达到环保要求,但UV产品不易粘接,有些只能通过局部UV或打磨来解决。
过胶:给印刷品压一层塑料膜,有水晶膜、光膜、亚膜、柔触膜等材质可供选择。
烫金烫银:使用热移印的方法将金属箔(金、银箔)烫印在印刷品表面上,使印刷品表面有金属质感和效果。
击凸:又称压印,使用压力将图形或文字压在印刷品表面,以达到特殊的触感和视觉效果。
植绒:在印刷品表面刷一层胶,然后再贴上一些绒毛材质,使得印刷品表面有绒布的效果。
压纹:压纹工艺是一种使用凹凸模具,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使用印刷品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对印刷品表面进行艺术加工的工艺。
经压纹后的印刷品表面呈现出深浅不同的图案和纹理,具有明显的浮雕立体感,增强了印刷品的艺术感染力。
上光:上光有三种形式,分别是涂布、压光和UV上光,可增强印刷品的防潮、防晒、耐磨、防污、抗水性能。
二、成型加工工艺。
模切:模切工艺就是根据印刷品的设计要求制作专门的模切刀,然后在压力的作用下将印刷品或其他承印物轧切成所需形状或切痕的成型工艺。
折页:折页是常见的印后工艺,有对折、三折、四折、五折、手风琴折等折法。
压痕:纸张太厚,或是纸浆太脆的印品直接折页的话,内部的纸浆外露,导致画面严重破损。
压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
压痕分为平压、滚压、和旋转压三种原理,分别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和适应场合。
印刷工艺的印后工艺
印刷工艺的印后工艺印刷工艺的印后工艺是指印刷作品完成后,根据不同需求进行的各种处理和加工工艺。
印后工艺是印刷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能够改善印刷品的品质和效果,使之更加符合设计要求和用户的需求。
以下是印刷工艺的常见印后工艺及其作用:1. 裱糊:裱糊是将印刷品黏贴在底板上的过程。
通过裱糊可以增加印刷品的平整度和厚度,提升其质感和耐久性,同时还可以保护印刷品,使其不易损坏,并增加印刷品的立体感。
2. 胶装:胶装是将书籍等印刷品的内页和封面粘合在一起的过程。
胶装可以增强书籍的整体结构和稳定性,使其不易散页,延长使用寿命。
同时,胶装还可以提升书籍的外观质量和商业价值。
3. 折页:折页是将大幅面的印刷品剪裁后按照设计要求折叠的过程。
折页可以将大幅面的印刷品变成便于携带和使用的小册子或折页。
通过巧妙的折叠方式,可以使得印刷品呈现出不同的排版效果和形态,增加视觉吸引力和信息传递效果。
4. 上光:上光是将印刷品表面涂覆一层光滑而有光泽的涂层的过程。
上光可以增加印刷品的光泽度和色彩饱和度,提升其观赏性和质感,使之更加耐用和防水。
同时,上光还可以保护印刷品不易受污染和磨损。
5. 覆膜:覆膜是将印刷品表面贴上一层透明薄膜的过程。
覆膜可以增加印刷品的光泽度和色彩饱和度,提升其观赏性和质感,使之更加耐用和防水。
同时,覆膜还可以保护印刷品不易受污染和磨损。
6. 凹凸模切:凹凸模切是利用凹版和凸版的组合来对印刷品进行切割和压痕的过程。
通过凹凸模切可以使印刷品呈现出特殊的形状和图案,增强其视觉冲击力和独特性。
同时,凹凸模切还可以实现一些特殊的功能,如刮刮卡、折页卡等。
7. 烫金、压纹:烫金和压纹是利用烫金版和压纹版对印刷品进行加工,并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凸起的金属箔或图案。
烫金和压纹可以增加印刷品的质感和豪华感,使之更加吸引眼球和独特。
同时,烫金和压纹还可以用于突出印刷品的品牌形象和宣传效果。
8. 冲孔、打孔:冲孔和打孔是在印刷品上孔洞的加工过程。
彩色书刊工艺-印后工艺基础知识
常见的印后加工方式
烫金/银:
借助一定的压力与温度,将金属箔按烫印模版 的图文转印到印刷品表面 。
常见的印后加工方式
影响烫金质量的因素: a.温度
温度过低,烫印不牢,使印迹不完整、发花。 温度过高,产生糊版 ;印迹起泡或出现云雾状; 导致电化铝表面氧化,使烫印产品失去金属光泽, 降低亮度。
b.压力
滚动搭页装置
常见的印后加工方式
常见的印后加工方式:骑马钉,平装,精装 覆膜(过胶),烫金/银,过UV油等等
骑马订: 工艺流程:折页→配页→订书→三面切书 →出成品
常见的印后加工方式
骑马订的优势: a.工艺流程短,出书速度快 b.用铁丝穿订,用料少,成本低 c.书本容易开合,翻阅方便
骑马订要注意的问题 1.封面不用考虑书脊位
常见的拼版方式
拼版最基本的要求:
常见的拼版方式
单面拼版:即印张只有一面有印刷图文。 左右自反版:印张的正面和反面都是对应同一
套版。
正反
咬口
常见的拼版方式
上下滚翻版:印张要留两个咬口位,印张的 正面和反面都是对应同一套版。
咬口
正 反
咬口
常见的拼版方式
正反版:印张的正反面各对应一套印版。
→上纱布(如需)→上堵头布( 如需) →上壳
常见的印后加工方式
书壳封面的制作流程
常见的印后加工方式
书芯高度:h,其它高 度加下标表示。
书芯横度:w,其它高 度加下标表示。
书芯厚度:z,其它高 度加下标。
压槽位:x 包边位:y,一般为
15mm。
常见的印后加工方式
1.板纸尺寸计算方法: h 壳板=h+7 w壳板=w-4 2.压槽位计算方法: z 壳板>3mm,x ≈ 12mm z 壳板≤ 3mm,x ≈ 11mm 3.中径板纸计算方法: h 壳中= h 壳板= h+7 w壳中=z+z 壳板×2+ 其它料厚(可补0.5 ~
印后加工工艺知识
四、烫印
烫印:是用加热、加压的方法,将电化铝箔烫印到纸
张或膜上的加工方式,电化铝就其颜色品种而言,以 金色最为普遍,故常称之为“烫金”。 1、按过程的自动化程度高低可将烫印分为自动烫印 和手动两种。 2、烫印也可做出凹凸效果。 3、经常出现的缺陷:烫印偏位、烫印残缺、烫印糊 版等。
五、凹凸
凹凸:是指将印刷品置于凹版和凸版之间,通过较大
三、压光
压光:在上光机上涂布压光油后再经过压光机压光处
理,从而改变干燥后的上光涂层的表面状态,形成理 想的镜面效果。常用于一些高档印刷品的表面处理。 1、压光油的材料可分为以下几种:油性压光油、醇 性压光油和水性压光油。 2、按压光时需要的温度高低可分为高温(热)压光 和低温(冷)压光。 3、经常出现的缺陷:压光发花、压光痕印、粘脏等。
八、糊盒
糊盒:将纸盒两侧(糊边)在粘合剂的作用下粘合
在一起。完成这一动作可以用机器(自动糊盒), 也可以用手工(手工糊盒)。 1、根据运输时纸盒状态不同可将纸盒分为折叠盒和 立体盒。 2、根据盒型的不同可将纸盒分为锁底盒、异型盒、 直线盒等。 3、经常出现的缺陷: 糊盒错位、糊盒外粘、糊盒 内粘、糊盒脱胶等。
流平、干燥后在印刷品的表面形成薄而匀的透明光亮 层,起到保护印品及增加印刷光泽的作用。 1、光油材料的不同,上光可分为以下几种:油性上 光、水性上光、 UV上光、其他(上消光油、上压光 油、上吸塑油、上背胶等)。 2、上光的加工艺不同,上光可分为以下几种:连机 上光、脱机上光、满版上光、局部上光等。 3、经常出现的缺陷:上光粘脏、光油不匀、光泽度 差、上光擦伤、上光桔皮、让光偏位等。
印后加工
印后加工基本工艺流程
印刷品 表面处理(水性上光、UV上光、压光、覆膜、上吸塑油) (上光机(全部、局部)、压光机、覆膜机) 烫印、凸凹 (烫印机、模切机) 模切 (模切机) 对裱(卡纸对裱、瓦楞对裱) (卡纸对裱机、瓦楞对裱机) 糊盒 (糊盒机) 包装产品
印刷后期工艺分析
印刷后期工艺分析现在工艺都有什么?这是很多印前新手常常一知半解的问题。
其实,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印刷工艺也变得越来越丰富。
通常,“印后”指的就是印刷后期的工作,一般指印刷品的后加工包括过胶(覆膜)、过UV、过油、啤、烫金、击凸、装裱、装订、裁切等,多用于宣传类和包装类印刷品。
下面就给大家罗列出十种常用印刷后期工艺,仅供大家初步了解和认识。
一、烫金/烫银。
学名叫做热压转移印刷,简称热移印,俗称烫金、烫银。
是借助于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使金属箔烫印到印刷品上的方法,相对的还有个冷移印。
二、UV上光。
就是紫外线上光,UV是简称,就是靠紫外线照射才能干燥固化油墨。
UV通常是丝印工艺,现在也有胶印UV。
三、起凸/压凹/压纹。
学名为压印,靠压力使承印物体产生局部变化形成图案的工艺,使金属版腐蚀后成为压版和底版两块进行压合。
分为便宜的普通腐蚀版和昂贵的激光浮雕版两种。
四、模切。
也叫啤,广东的发音为“鳖”,就是模切的意思。
模切工艺就是根据印刷品的设计要求制作专门的模切刀,然后在压力的作用下将印刷品或其他承印物轧切成所需形状或切痕的成型工艺。
五、金葱。
就是在纸上先过一层胶水,再往胶水上撒金粉。
六、YO圈。
就是弹簧一样物体,塑料居多,一般用在挂历和笔记本的书脊上,翻页连接用的。
七、过胶/覆膜。
给印好的纸张压一层透明的塑料胶膜,有水晶膜、光膜和亚光膜,很多地方叫法有些不同,不环保。
八、针孔也叫针线、牙线。
就是给纸张压出一道半连接的线条,通常出现在包装开口处。
九、打孔。
就是按要求按尺寸给一张纸或多张纸弄个洞出来,有专门的打孔机。
十、植绒。
就是给纸上刷层胶,然后贴一层类似绒毛的物质,让纸看起来和摸上去有点绒布的感觉。
彩色书刊工艺-印后工艺基础知识3
解决办法:减少墨量。一般来说,平张印刷四 色油墨叠印< 340。
印刷方面
2.上下图色调和正反、左右图墨位相差较大 出现问题:偏色、跟不到色、透底、墨杆 和鬼影等
印刷方面
印刷颜色调整:
印刷颜色调整基本是通过增减墨量来实现 的。 印刷面分为若干个墨区,通过控制墨区开 关来控制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油墨总量来实 现印色深浅。 注:印色深浅在同一墨区内是不能单独调 节的。
解决办法: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字体和字 号。
印后加工方面
4.深色底色过哑胶 出现问题:易拖花
印后加工方面
简要原因:在装订、搬运、运输等途中,最为 外面的封面会可能因各种接触而有所擦花。深 色底色过哑胶,则因反光明显而在视觉上较为 碍眼。
解决办法:封面改过光胶或UV,如确需深 色底色过哑胶,则最好考虑表面保护,如 收缩包装和入胶袋等。
书刊的设计对印刷制作工艺的影响
1.材料的选用 2.印前方面的影响 3.印刷方面的影响 4.印后加工的影响
材料的选用
1.胶装内文用多种厚薄不均的纸张 出现的问题:粘不牢、开裂等
材料的选用
简要原因:不同的纸张存在不同的挺度和张力, 一般来说越厚的纸张其挺度和张力都越大。如 相邻相粘的两贴纸张厚薄差异较大时,由于相 互的拉力不同,当平开书页时,易引起书芯爆 裂和粘不牢等现象。 解决方法:相邻各贴纸张厚度差异不宜过大, 一般说来不要超过50g
印前方面
解决办法:改变设计,重出菲林。实在 不行,可采用加减时晒版。对于5% 以下 的网点要慎用。
印刷方面
1.油墨浓度过大 出现问题:印刷层次拉不开
印刷方面
简要原因:对于四色印刷来说,实地密度是影响 色彩复制的一个重要因素。实地密度在一定程度 上决定了油墨墨层厚度,同时也决定了印刷品的 网点扩大,以及印刷品的阶调再现。如果实地密 度值过高,油墨浓度过大,由于墨层太厚,和印 刷压力的影响,造成网点扩大过大,会使层次受 到损失,特别是暗调部分层次极易损失。因此控 制实地密度对于整个阶调的复制至关重要。
印后加工工艺及应用范围
印后加工工艺及应用范围印后加工工艺是指印刷品在完成印刷后,为了满足特定的外观、性能和用途要求而进行的一系列加工处理过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印后加工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1. 覆膜工艺:又称“过塑”、“裱胶”、“贴膜”等,主要分为光膜和哑膜两种。
将塑料薄膜覆盖于印刷品表面,并采用黏合剂经加热、加压后使之粘合在一起,形成纸、塑合一的印刷品的加工技术。
覆光膜的产品表面亮丽、表现力强,多用于产品类印刷品;覆哑膜的产品表面不反光,高级典雅,多用于形象类印刷品。
适用范围:128g以上的纸张,遇实色部位有折痕工艺必须使用覆膜工艺。
2. 上光工艺:在印刷品表面涂上一层无色透明的涂料,经流平、干燥、压光、固化后在印刷品表面形成一种薄而匀的透明光亮层,起到增强载体表面平滑度、保护印刷图文的精饰加工功能的工艺。
包括涂料上光、UV上光、珠光颜等。
广泛应用于书刊的封面、画册、纸盒、纸箱、不干胶标签、说明书等。
3. 烫印工艺:将金属印版加热,施箔,在印刷品上压印出金色或者银色的文字或图案,使得表面具有金属质感和效果。
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立体烫金,也称凹凸烫、三维烫、浮雕等工艺。
4. 起凸/压凹/压纹工艺:总称为压印,靠压力使承印物体产生局部变化形成图案的工艺。
分为便宜的普通腐蚀版和昂贵的激光浮雕版两种。
5. 裱纸、裱坑工艺:裱坑是先将瓦楞原纸加工成瓦楞状,然后用胶黏剂从两面将表层黏合起来,使纸板中层呈空心结构,它具有较高的强度、挺度、硬度、耐压、耐破、延伸性及弹性等。
对裱是两张纸张底部对裱,底纸过胶水,经过压印后,两张纸张牢粘在一起的一种工艺。
多层裱纸是为了增加产品的厚度、韧性、保温、避光、防露等功能,将两张或两张以上的承印物黏合在一起的工艺过程。
6. 植绒和金葱工艺:为了显示产品更为高端,有些产品设计会加入金葱或者植绒,在印刷品表面刷一层胶,再贴上绒毛材质或金粉。
7. 模切工艺:利用钢刀、钢线排列成模板,在压力作用下将印刷品加工成所要求的形状。
第七章 印后工艺
第七章印后工艺一、表面处理工艺:㈠、分类:1、过胶:包括哑胶、光胶、UV光胶、PET光胶、亮光胶、开窗膜、珠光膜、各种镭射膜;2、过油:光油、UV光油、UV哑油、吸塑油、哑油、珠光油;3、印油:印普通光油、印普通哑油、印消光油、印UV光油、印UV哑油;4、磨光:即光油+压光;(是把有涂层的印刷品通过加热的滚筒滚压增加光泽的过程);5、逆向UV:㈡、覆膜工艺:1、定义:①、覆膜(laminating),又称“过塑”、“裱胶”、“贴膜”等,是指以透明塑料薄膜通过热压覆贴到印刷品表面,起保护及增加光泽的作用。
②、是属于印后加工的一种主要工艺,将涂布黏合剂后的塑料薄膜,与纸质印刷品经加热、加压后黏合在一起,形成纸塑合一的产品,它是目前常见的纸质印刷品印后加工工艺之一。
③、覆膜工艺是印刷之后的一种表面加工工艺,又被人们称为印后过塑、印后裱胶或印后贴膜,是指用覆膜机在印品的表面覆盖一层0.012~0.020mm厚的透明塑料薄膜而形成一种纸塑合一的产品加工技术。
2、原理:先通过辊涂装置将粘合剂涂布在塑料薄膜上,经热压滚筒加热,使薄膜软化,然后使涂布了底料的印刷品和薄膜相压压合,形成纸塑合一的覆膜产品。
3、特点:①、经过覆膜的印刷品,由于表面多了一层薄而透明的塑料薄膜,表面更加平滑光亮,不但提高了印刷品的光泽度和牢度,延长了印刷品的使用寿命,同时塑料薄膜又起到防潮、防水、防污、耐磨、耐折、耐化学腐蚀等保护作用。
②、如果采用透明亮光薄膜覆膜,覆膜产品的印刷图文颜色更鲜艳,富有立体感,特别适合绿色食品等商品的包装,能够引起人们的食欲和消费欲望。
③、如果采用亚光薄膜覆膜,覆膜产品会给消费者带来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
因此,覆膜后的包装印刷品能显著提高商品包装的档次和附加值。
④、覆膜可以很大程度地弥补印刷产品的质量缺陷,许多在印刷过程中出现的表观缺陷,经过覆膜以后(尤其是覆亚光膜后),都可以被遮盖。
⑤、用覆膜作封面可以保护纸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后工艺基础知识第一章模切与压痕模切工艺就是用模切刀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的图样组合成模切版,在压力作用下,将印刷品或其它板状坯料切成所需形状和切痕的成型工艺。
压痕工艺则是利用压线刀或压线模,通过压力在板料上压出线痕,或利用滚线轮在板料上滚出线痕,以便板料能按预定位置进行弯折成型。
用这种方法压出的痕迹多为直线型,故又称压线。
压痕还包括利用阴阳模在压力作用下将板料压出凸凹或其他条纹形状,使产品显得更加精美并富有立体感。
在大多数情况下,模切压痕工艺往往是把模切刀和压线刀组合在同一个模版内,在模切机上同时进行模切和压痕加工的,故可简单称之为模压。
第一节模切压痕产品的特点及应用模压加工技术主要是用来对各类纸板进行模切和压痕,同时也可用于对皮革、塑料等材料进行模切和压痕加工。
模压加工操作简便、成本低、投资少、质量好、见效快,对加工后的制品可大幅度提高档次,在提高产品包装附加值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模压加工的特点,使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印刷纸板的成型加工中,已经成为印刷纸板成型加工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技术。
一、产品的分类及特点目前,采用模压加工工艺的产品主要是各类纸容器。
纸容器主要是指纸盒和纸箱(均由纸板经折叠、接合而成),这两者之间很难截然分开,但人们在习惯上往往从容器的尺寸、纸板厚薄、被包装物的性质、容器结构的复杂程度以及型式是否规范等方面来加以区分。
纸盒按其加工成型的特点,可分为折叠纸盒和粘贴纸盒两大类。
折叠纸盒是用各类纸板或彩色小瓦楞纸板作成。
制作时,主要经过印刷、表面加工、模切压痕、制盒等工作过程,其平面展开结构是由轮廓裁切线和压痕线组成,并经模切压痕技术成型,模压是其主要的工艺特点。
这种纸盒对模切压痕质量要求较高,故规格尺寸要求严格,因而模切压痕是纸盒制作工艺的关键工序之一,是保证纸盒质量的基础。
粘贴纸盒是用贴面材料将基材纸板粘贴裱合而成。
在基材纸板成型中,有时也需要用模压加工的方法。
制作瓦楞纸箱的原材料,是用瓦楞纸板,加工是多采用圆盘式分纸刀进行裁切,用压线轮滚出折叠线。
但模切压痕也是一种有效的生产方法,尤其是对于一些非直线的导形外廓和功能性结构,如内外摇盖不等高以及开有提手孔、通风孔、开窗孔等。
只有采用模压方法,才便于成型。
二、模压原理模压前,需先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用钢(即模切刀)和钢线(即压线刀)或钢模排成模切压痕版(简称模压版),将模压版装到模压机上,在压力作用下,将纸板坯料轧切成型,并压出折叠线或其他模纹。
模压版结构及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钢刀进行轧切,是一个剪切的物理过程;而钢线或钢模则对坯料起到压力变形的作用;橡皮用于使成品或废品易于从模切刀刃上分离出来;垫版的作用类似砧板。
第二节模切压痕版的排版模切压痕的排版,俗称排刀,即将钢刀、钢线或钢模用各种衬空材料,拼组成模压版的工艺操作过程。
一、模切压痕版的分类及特点1、按制版时采用不同的衬空材料分。
由图可知,模压版所用材料主要有钢刀、钢线、衬空材料及橡皮等,而钢刀钢线在模压版中的位置是由衬空材料来确定固紧的。
⑴金属类衬空材料模压版有:①铅类衬空材料模压版。
包括各种规格的空铅、衬铅和铅条等,其规格与活字排版的衬空材料相同;其特点是排版操作简单方便,改版灵活性好,重复使用率高,成本低,实用性强。
②钢类衬空材料模压版。
如钢型刻版等,制版时需经机械加工,因而工艺复杂,难度较高,重复使用率低,成本高,周期长;但坚固耐用,比较适用于大批量或定型产品的模切。
③铝类衬空材料模压版。
特点是质地轻,加工方便;但改版困难,底版只能一次性使用,因而成本也较高。
⑵非金属类衬空材料模压版。
所用衬空材料包括各类木板、锌木合钉板、胶合板等,这类衬空材料制版精度高、加工方便、成本低。
由于胶合板纤维交错,其优点更为显著,用胶合板制作的模压版,重量轻,装版、拼版省工省力,外形尺寸准确,尤其是一版多图时,操作十分方便。
2、按模压版的组装方式分。
⑴整体式模压版。
在整块衬空材料上按图样开出沟缝,在沟缝中嵌入钢刀或钢线加以固紧而形成的模压版。
其特点是造价较高,但牢靠耐用,易于安装及调整,贮存备用方便,且在圆压圆模压机上只能采用整体式模压版。
⑵组装式模压版。
钢刀和钢线在整个模压版中的位置,是按图样用许多单件的衬空材料组装固定而成。
其特点是改版灵活,材料的重复使用率高,可节省制版材料。
二、版面设计及制作1、模切压痕版的设计。
模压版的结构取决于产品结构,版面设计的任务包括:模压版面的大小,应与所选用设备的规格和工作能力相匹配,既要保证加工质量,又要较好发挥设备能力;确定模压版的种类;选择模版所用材料及规格;模版的格位应与印刷格位相符;工作部分应居于模版的中央位置;线条、图形的移植,要保证产品所要求的精度;版面刀线要对直,纵横刀线互成直角并与模版侧边平行,断刀、断线要对齐。
为使模版的钢刀、钢线具有较好的模切适性,产品设计时应考虑模切的工艺性;⑴开槽开孔的刀线应尽量采用整线,线条转弯处应带圆角,防止出现相互垂直的钢刀拼接。
如图2。
⑵两条线的接头处,应防止出现尖角现象。
如图3。
⑶避免多个相邻狭窄废边的联结,应增大其连接部分,使其连成一块,便于清废,如图4。
⑷防止出现连续的多个尖角,对无功能性要求的尖角,可改成圆角,如图5。
⑸防止尖角线截止于另一个直线的中间段落,这样会使固刀困难、钢刀易松动,并降低模切适性;应改为圆弧或加大其相遇角,如图62、模切压痕版的制作。
目前,制作模压版时,多采用胶合板或金属空铅作为衬空材料,这两类模压版的制作工艺稍有不同。
胶合板(合成板)衬空材料制版工艺流程如图7所示铅衬空材料制版工艺流程如图8所示⑴底版的制作。
就是按照产品设计或样品的要求,将平面展示图上所需裁切的模切线和折叠的压痕线图形,按实样大小比例,准确无误地复制到底版上,并制出镶嵌刀线的狭缝。
而图样复制的准确性及嵌缝的优劣是影响模压工艺质量的关键。
制作底版有多种方法:一种是用手工制版,即将图样绘制或粘贴到底版上,再用线锯锯缝。
模版的准确度完全取决于操作者个人的技术水平;二是采用现代技术,用X和Y的坐标系统、分段重复的方法以及数控计算机系统等,使转移复制图样的作业自动化,加上模版制作设备的改进,使制作的模版能以较高的精确度来满足加工要求;近年来又出现了激光制版系统,可将制版的精确度和自动化程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可完全排除人为的误差。
⑵钢刀、钢线的铡切及成型加工。
就是按照设计要求,将模压用的钢刀和钢线铡切成最大的成型线段,再将其加工成所要求的几何形状的过程。
在模切压痕加工中,钢刀钢线的工作刃部,反复多次与纸板作用,故要求其有较高的硬度与耐磨性。
但有些模切线为非直线,尚需将钢刀成型为相应的形状,这又要求钢刀的材质有较高的弹性和韧性。
钢刀材质分硬性、中硬性和软性三种,硬性钢刀的硬度及耐磨性高。
但弹性小,成型弯曲度小。
故适于加工量大、纸板厚而形状较简单的产品的加工;软性钢刀硬度低,但弹性好,成型的弯曲度可大。
故适于加工批量小、纸张薄、形状复杂的产品;中硬性钢刀则介于两者之间。
钢刀铡切的长度以少拼接为宜,且成型后一般不宜再进行铡切;成型后的钢刀钢线,,其刃口和刀底应相互垂直,以保持钢刀钢线刃口延长线上的每一点都处于同一平面内。
⑶排刀排版。
排刀就是将钢刀、钢线、衬空材料按制版要求拼装组合成模压版的过程。
利用金属空铅作衬空材料,排刀时按一定的工艺要求,用空铅直接将刀线固定在模压版的指定位置上,其操作类似于活字印刷中的排版操作。
这时要求工作人员能够灵活自如地正确运用各种规格的空铅,排出的模压版不能在工作时松动或窜线。
以胶合板作衬空材料排刀时,钢刀、钢线镶嵌入底版的锯缝中后,应与底版的平面垂直,间隙要适当,不应在嵌入或加工中出现变形或扭动等现象。
排刀时,钢刀、钢线的接口要安排在合适的位置,接口间隙要适当,不能因压力作用而在接口处发生刀线重叠或间隙过大的现象。
拼版就是将若干个模切版块拼装成整个模切版。
目前模切压痕加工中,各中小型包装纸盒越来越多,因此排刀中拼版数量也不断增加。
排刀中合理的组合形式,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模切加工适性,而且可以节约大量原材料。
常见的拼版组合形式有:①一刀切拼版。
就是将盒芯紧排在一起,产品公共边缘使用同一条切线,模切时一刀将相邻的两个盒芯切开。
拼版时咬口应保持为完整的一条直线,要考虑便于清废,如图9所示②双刀切拼版。
就是相邻盒芯成品之间留有废边,模切时各自用单独的刀线切开。
为便于加工和清废,模切加工后的废边应能连在一起。
盒芯之间应有足够的间隙以粘贴橡皮条,并保持刀口光洁,两线间的间距应大于5mm,如图10所示。
③接桥拼版。
如果两盒芯是相连的,且公共的刀线距离和短,模切加工中容易断裂,这会给操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这类拼版可采用搭接桥,即在合理的位置上,以产品的公用废边作为搭桥,这样对清废和模切操作都十分有利,如图11所示。
⑷检查核对。
排刀完成后,需根据制版要求对拼装组合的模版作一次全面检查,核对无误后才能正式开始固刀。
⑸固刀。
也称打版或卡版,就是用衬空材料将钢刀钢线的位置挤紧固定,将排好的模压版装卡固定在版框中。
以空铅作衬空材料的模版固刀,可在版框四周加放木条后,用固版锁直接固牢。
对用胶合板作衬空材料的模切版,加工的狭缝应与钢刀、钢线的厚度相符,以便能将刀线挤紧,必要时可在缝中夹挤衬空材料,但不得变动刀线的正确位置;还可根据整个版面的具体情况加放木条,用固版锁夹紧固牢。
固牢后的模压版,版面应尽量居中,在衬空材料与刀线之间应有一定的夹紧力。
如夹紧力太小,衬空材料、钢刀、钢线容易松动,甚至滑落;反之,则易出现涨版现象。
夹紧力的大小是通过固版锁的调整来控制的。
⑹压印样张。
目的在于最后检查核对,以验证模压版是否符合制版要求且准确无误,并检查夹紧力是否适当。
经检查无误后,模版即可存版待用。
第三节模切压痕工艺一、加工工艺流程概述一般模切压痕工艺的流程为:上版调整压力确定规矩粘塞橡皮试压模切正式模切整理清废成品检查点数包装二、加工工艺过程以模切压痕加工主要对象——纸盒为例,一般需要经过开料印刷表面加工模切压痕制盒的过程在模切压痕之前要制作模压版,模压版的格位必须与印刷的格位相符;而后在模切机上利用模压版按工艺流程对印后纸板进行加工。
将制作好的模压版,安装固定在模切机的版框中,初步调整好位置,获取初步模切压痕效果的操作过程称为上版。
上版前,要求校对模切压痕版,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上版操作。
接着调整版面压力。
一般分两步进行。
先调整钢刀的压力:垫纸后,先开机压印几次,目的是将钢刀碰平、靠紧垫版,然后用面积大于模切版版面的纸板(通常使用400~500g/㎡)进行试压,根据钢刀切在纸板上的切痕,采用局部或全部逐渐增加或减少垫纸层数的方法,使版面各刀线压力达到均匀一致;再调整钢线的压力;一般钢线比钢刀低0.8mm,为使钢线和钢刀均获得理想的压力,应根据所模压纸板的性质对钢线的压力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