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 透镜——知识结构图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一、光的折射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变化。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光的折射定律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
光从水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玻璃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
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4、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5、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二、透镜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元件(要求会辨认)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门上的猫眼;基本概念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 /表示;2、光心:通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
如下图: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光学知识结构图
当光的折射发生在空气与另外一种介质之间时,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光疏物质中的那个角较大。 光的折射现象:水变浅了,水中看岸上的人变高,海市蜃楼,幻日,变形的太阳等
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
疆 曝临颗 姨轻脖芽 减陆狂 笑佳病 剩鳃榜奶 匈褥花 贴廊候 归
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但是目镜的焦距较小(物镜焦距长 ,目镜焦距短)。
显微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较小(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作光 路图 注意 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 (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 (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 (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 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 (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 (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 (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 (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色
物 如果物体是透明的,还有一部分光会透过它。
体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的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颜
色 光具有的能量叫做光能。
人眼
概念:太阳光色散区域中,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
看不
红外线 性质: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
光 现 象
见的 光不 可见 光
真空中的光速 3×108 m/s,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 3×108 米/秒。
(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复习(课件)-苏科版初中物理单元复习课件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重要方法
1.转换法:如在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用转换法显示光路。 2.归纳法:如光的折射特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都是运用归纳法 总结出来的。 3.控制变量法:如在探究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大小、凸透镜的 焦距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都要运用控制变量法。 4.比较法: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这三种光现象及 其规律、凸透镜与凹透镜的特点及其应用、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凸透 镜成像的一些规律、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等知识,同 学们要注意运用比较法进行辨析。
第一节 光的折射
如图甲所示,一束激光在 均匀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射到 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 如图乙所示,向水槽中注入适 量的水,水面位于a处时,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面发生折射, 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的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水槽底 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左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水面升到b 处时,由于入射角不变,所以折射角不变,此时的折射光线与 水面位于a处时的折射光线平行.
物 理 八年级上册
单元复习ppt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第二节 透镜
复习内容导览
第四节
照相机 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
第一节 光的折射
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 的规律
第五节
望远镜与 显微镜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知识网络
光的折射 透镜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特点
应用——透镜的奥秘
凸透镜
作用——对光有会聚作用
为法线,则②为分界面.图中OA、OB位于法线的同侧,据光的反射定律
和折射特点可知,CO为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OB为折射光线, ∠3为入射角,∠1为反射角,∠2为折射角. 图中∠2>∠3,据光的折射 特点可知,分界面上方为水,下方为空气. 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特点可 知,当∠3减小时,∠1和∠2都随之减小,则∠AOB增大。
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节知识结构图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总结机械运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单位。
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 际统一的单位,叫 _____________ (简称SI )。
2、 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 _______________ ,其他单位有:千— 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ym )、纟纳米(nm )。
1km=1 000m ; 1dm=0.1m :1cm=Q01m ;…一lmm=Q.Q01m 一;…1 展m=..QQlm …1nm= 000 001m 。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 具: ______________ 。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 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 线、 、 _____________ ;② 测量时刻度尺的 ______________ ,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且对 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 。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 (h )、分 (min )。
1h=60min 1min=60s 。
4、 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 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 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科学探究包含有七个要素:提出问题T T ____________ T 分析和论证T__ T 制作计划与设计实验T 交流与合作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初中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总结知识点
第五章第1节透镜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元件,由透明物质制成。
2、透镜的两个表面至少一个是球面的一部分。
3、透镜的光心与主光轴。
主光轴: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
光心(O):每个透镜上主光轴上都有一个特殊的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光心。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又叫做会聚透镜。
2、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焦点(F):平行于主轴的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
焦距(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小结: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相等。
小结: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小结:光路可逆。
小结(特殊光线):焦点处发出的一束光透过凸透镜后可以形成平行光。
小结:凸透镜对所有光都起会聚作用,但会聚后的光线不一定相交。
3、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又叫做发散透镜。
4、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虚焦点(F)。
小结: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小结:光路可逆。
小结(特殊光线):延长线在焦点处的一束光透过凹透镜后可以形成平行光。
小结:凹透镜对所有光都起发散作用,但发散后的光线不一定都散开。
三、透镜的原理通过三棱镜的光线经三棱镜两次折射后向三棱镜底部偏折。
四、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一、照相机1、主要构造(1)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③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④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
2024中考一轮复习物理-第十讲-光的折射与透镜-解析版
第十讲--光的折射与透镜一、思维导图二、知识梳理考点1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在界面上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1)垂直射入时,光线不发生偏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且等于0°光的传播速度不会发生改变(2)条件:①两种介质②斜射2.光的折射现象中的基本概念(1)入射光线AO:照射到两介质分界面的光线(2)折射光线OC:光进入另一种介质被折射后的光线(3)法线NN,:过入射点0且垂直于两介质分界面的直线(4)入射角: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AON)(5)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NOC)3.光的折射规律:(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4)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5)当光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6)在折射规律中光路是可逆的考点2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1.从岸上看水中的物体:假设从A点射出的光线经折射后射入人眼,则我们会觉得光好像是从A 点射入我们眼睛里的,A’点就是A点的像,因此我们会觉得像A’点比A点的实际位置高。
2.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若从水中观察岸上的物体,则正好出现相反的现象,看到的也是物体的像,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升高了。
3.海市屋楼的形成: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多发生在夏天的海面上由于海面附近空气的温度比上层的低,所以上层的空气比底层的空气稀薄,有一些射向空中的光.由于不同高度空气的疏密不同而发生弯折,逐渐弯向地面,进入观察者的眼睛.考点3 光的反射和折射比较【答案】斜射,反射,偏折,同一平面,两侧,可逆,等于,小于,增大,不变考点4 光的色散1.色散现象:太阳光通过棱角后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2.光的色散现象解释:(1)太阳光是白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专题 光的折射 透镜(考点)-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考点大串讲(苏科版2024)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物近(离焦点)像远像变大; 虚像(与物)同侧正,实像异侧倒, 像物相互跟着跑。
01 知识清单
四、透镜的应用
1、眼睛的 晶状体 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
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常眼睛的调节:正常 眼睛通过睫状体改变晶状体的厚薄,来看清楚近处和远处的物体。
凸透镜
凹透镜
01 知识清单
2. 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 球心 的直线叫作主光轴(简称光轴)。 (2)光心: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 不变
,这个点叫作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凸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凹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01 知识清单
3.透镜对光的作用
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B.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01 知识清单
二、透镜 1. 凸透镜和凹透镜
(1)凸透镜:远视镜片 中间厚、边缘薄 ,这样的镜片是凸透镜。 (2)凹透镜:近视镜片 中间薄、边缘厚 ,这样的镜片是凹透镜。
(1)焦点:平行于主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 反向延长线 交
于主光轴上一点,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作焦点F。凹透镜有两个焦点,关于 光心对称。
(2)焦距:焦点到凹透镜 光心 的距离叫作焦距,用 f 表示。凹透镜的焦距越
短,对光的发散作用越强。
01 知识清单
6.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不改变 。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 焦点 。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 平行于主光轴。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光的折射 透镜 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照相机可变焦镜头
天文望远镜为什么能看到 那么远的景象?
上节课活动探究,可以 知道凸透镜能成不同的 像,且成像情况与物体 到透镜的距离有关。
知识点 1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凸透镜成像,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什么
有关系呢?
2.
:凸透镜成像,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
距u和像距v;
知识点 1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7.
:
(3)当物距小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像,此时
的物距是多少?回顾用放大镜观察邮票的情景,移开光屏,用眼
睛通过凸透镜观察,会看到什么?
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u<f,在光屏上不能 得到蜡烛的像 此时成虚像,应从光屏这侧向透镜里观察蜡烛的像,观察 虚像的大小和正倒
重难点命题梳理
(2)加透镜
①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像距变__小_____(将光屏向_靠____近_透镜方
向调节)。
②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像距变__大_____(将光屏向_远____离_透镜方
向调节)。
(3)水透镜:注水后焦距变_小_____,抽水后焦距变__大____。
知识点 3 凸透镜的应用
u=f不成像;u=2f成像,物距像距均等于二倍焦距
知识点 1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8.
:
凸透镜焦距f = _____ cm
物距与焦 物距
像的性质
距的关系 u/cm 虚实 大小 正倒
像距v/cm
异侧 u >2f 实像 缩小 倒立 f < v <2f
异侧 u =2f 实像 等大 倒立 v = 2f
第三章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复习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2024)
第二节 透镜
知识结构
第二节 透镜
①凸透镜:中间比边缘厚的叫作凸透镜.
分类
②凹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叫作凹透镜.
③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透
镜
对光的
作用
①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也叫会聚透镜;
②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也叫发散透镜。
①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左平移,入射点左移,入射角不变,折射角
也不变,则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向左平移,所以光斑左移,故A不符合题意;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入射点向右上方移动,入射光线及入射
角不变,折射光线向右移,所以光斑右移,故B符合题意;
【例题3】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一透镜,MN为透
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已知一条光线a通过透镜之
后与MN交于P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A.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
B.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
C.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
D.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
由图可知,a光线经透镜后会聚,由此可判定此透镜为凸透镜。
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用 F 表示。
(2)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 f 表示。凸透镜
表面越凸,焦距越短,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F1、 F2,这两个焦点关于光心O对称,两
侧的两个焦距 f 相等。
平行光通过凸透镜的光路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4. 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第三单元 光的折射 透镜 知识梳理-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苏科版)
知识点一第三单元 光的折射 透镜 知识梳理一、光的折射1、折射现象:(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基本概念:①入射光线:照射到两种介质分界面的光线AO知识点二①折射光线:光进入另一种介质被折射后的光线OB ①法线:过入射点且垂直于分界面的直线NN ' ①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α ①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γ2、折射的特点: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光垂直于介质表面的入射时,折射角等于零。
【方法规律】1、光的折射现象:(1)筷子“弯折”;(2)池水变浅;(3)海市蜃楼。
2、光在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除了发生折射以外,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还发生了反射。
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4、在折射现象中,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5、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2、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3、光心(O ):主光轴上的一个特殊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改变。
凸透镜 凹透镜 4、焦点(F ):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
这个点叫焦点。
平行光经过凹透镜会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凹透镜的虚焦点。
5、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凸透镜凹透镜6、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也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也叫发散透镜。
【方法规律】1、凸透镜有两个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2、放在凸透镜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发散光束,经过凸透镜折射之后变成平行光束,幻灯机、投影仪、舞台上的追光灯等仪器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3、凹透镜的虚焦点,“虚”表示该点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交点,而是逆着凹透镜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
第四、五章 光现象、透镜知识结构图
第四、五章光现象、透镜知识结构图:(1)、三线共面:光的折射规律(2)、两线分居:(3)、折射光线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当光线垂直射入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举例说明哪些现象是折射现象:。
会大致画出折射光路图。
2、光在折射时光路是的。
3、光垂直入射时,反射角为,入射角为,折射角为。
太阳光经三棱镜可以分解成,,,,,,,七种色光。
白光不是单一色光,而是由许多色光混合而成的。
4、色散色光的三原色:;三者混合变成色。
颜料的三原色:;三者混合变成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决定;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决定。
会解释一些颜色的现象(如书上作业)红外线1)特点:,。
5、看不出见的光2)应用:紫外线1)特点:,,。
2)应用与危害:6、透镜有两种(1)、凸透镜:中间边缘,对光线有作用(2)、凹透镜:中间边缘,对光线有作用几个重要概念:主光轴:;光心:,通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
焦点:;焦距:。
(看图并标出)。
光现象一章重点:在光的基本知识原理的基础上探究一些简单的光现象。
考点提示(1)学会理解和解释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2)会熟练画出反射、折射光路图。
(3)看不见的光的应用 典型例题1、小孔成像、影子形成、日食、月食都是属于光的 ; 平面镜成像、倒影、水中的月属于光的 ; 看水中的鱼、海市蜃楼、透镜成像属于光的 。
透镜一章重点:研究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典型例题1、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答:倒立缩小的实像。
光现象练习: 一、选择题:1、如图一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台钟面,这时的实际时刻是( ) A 、6点55分 B 、5点20分 C 、5点05分 D 、10点40分2、以下是光源的是( ) A 、桌子B 、反光镜C 、霓虹灯 图一D 、月亮3、请同学们帮父母擦一次皮鞋,体会皮鞋擦过油后,再用软布反复擦几次将更亮的道理是( )A. 反复擦几次增加了漫反射效果B. 鞋油的颜色比皮鞋好,增加镜面发射效果C. 反复擦几次使鞋油填充皮鞋表面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 增加了漫反射效果D. 鞋油反射性能比皮鞋好, 反复擦几次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镜面发射效果 4、下列光的应用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 ( )A.验钞机B.电视机遥控器C.响尾蛇捕食D.医院诊断病情的B 超 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晴天,在树荫底下会出现许多明亮的小圆斑,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 、在医院的病房内,用来灭菌的灯是紫外线灯;C 、彩色电视机的丰富光彩,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三原色光是指品红、黄、绿;D 、在教室里,同学们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黑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的缘故。
光的折射+凸透镜-知识点精细总结
光的折射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2)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3)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4)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5)两角关系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大招】三线一面、法线居中、变化一致、空气角大、光路可逆3、光路判断(1)法线是哪条?(2)界面是哪条?(3)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大招】找等角,知法线4、常见现象与应用:岸上看水中的物体变浅、水中看岸上的物体变高、海市蜃楼、星星眨眼、筷子弯折、太阳在地平线下便能看到等【大招】像高物低5、光的折射作图(1)已知入射光线与界面,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画出折射光线①过入射点作法线;②判断角的大小关系(空气角大);③画出折射光线。
(2)已知物和像,入射点未知折射作图(以在水中看岸上的物体为例)①确定位置,即物S、像S'和眼睛A②找出入射点,即连接AS',AS'与水面的交点O即为入射点;③作入射光线,即连接SO;作折射光线,即连接OA(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反射光线,再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画出折射光线1、找到光射向液体中平面镜的入射点O,过O点做法线NO;2、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OO’;3、过O’点做法线O’N’;4、根据光从液体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O’BFF二、透镜1、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光的折射 透镜”知识梳理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垂直于介质表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零.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且折射角和入射角这两个角中,总是空气中的角较大.4、从一种透明物质(如空气)看另一种透明物质(如水)中的物体时,由于光的折射现象,我们所看到的其实是物体的虚像.从空气中看水(或玻璃)中的物体时,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低.5、透镜通常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6、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7、分别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书上的文字(透镜距书较近),你会发现:(1)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文字的像是放大的;(2)通过凹透镜所看到的文字的像是缩小的.8、生活中的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放大镜的实质就是凸透镜.9、透镜的光心和主光轴:(1)一般把透镜的中心称为光心,用字母O表示.(2)把通过光心且垂直于透镜平面的直线称为主光轴.10、焦点与焦距:(1)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用字母F表示.(2)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其哲社后变得发散,这些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凹透镜的焦点,用字母F表示.由于这个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交点,所以也叫做虚焦点.(3)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字母f表示.11、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3)做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对于凹透镜来说,若入射光线的正向延长线过虚焦点,则折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12、会聚和发散的奥秘:一束光通过三棱镜后出射光线将向底面偏折.透镜可以看成是由多个棱镜组合而成的.由于每个棱镜都会使光线向底面偏折,所以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1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称为物距,用字母u表示.像到透镜的距离称为像距,用字母v表示.14、实像是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能被人看到、但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15、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6、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是一倍焦距处;成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二倍焦距处.17、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总是倒立的,像与物在凸透镜的异侧;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总是正立、放大的,像与物在凸透镜的同侧.18、凸透镜成像的动态变化规律:(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逐渐增大,且像变大.可以概括为一句简单易记的口诀:物近→像远、像变大,反之,物远→像近、像变小.(2)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增大,相距逐渐减小,且像逐渐变大.可以概括为一句简单易记的口诀:物远→像近、像变大;反之,物近→像远、像变小.19、投影仪的成像示意图如图所示:(1)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其作用是使投影仪上的图案通过它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像能投射到屏幕上.(2)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内.20、放大镜实际上就是一个凸透镜,它是利用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工作的.2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拍照时人离镜头的距离必须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并且要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方可在胶片上长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22、人的眼球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来自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于视网膜上.当被观察的物体与人眼的距离改变时,人眼可以通过调节肌肉的松紧来改变晶状体的弯曲度,即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是物体仍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23、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弯曲度经调节后,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近视眼应配戴用凹透镜做镜片的眼镜.24、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弯曲度经调节后,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矫正远视眼应配戴用凸透镜做镜片的眼镜.25、望远镜:(1)通常的简易望远镜可看成是由两个透镜组成的靠近人眼的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做物镜.(2)开普勒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由凸透镜组成的,其中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3)开普勒天文望远镜的基本原理:物镜的作用是利用凸透镜使远处(物镜的二倍焦距以外)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的放大,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26、显微镜:(1)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与开普勒天文望远镜不同的是,它的物镜焦距很短,目镜的焦距较长.(2)来自被观察的物体的光先经过显微镜的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该实像通过目镜又一次放大,观察者就能看清楚极细小的物体。
光的折射 透镜 复习
如何粗略测定一个凸透镜的焦距?说 出你的方法,取什么器材,在哪里测 由你自己决定 要求(1)至少说出两种方法
(2)简要说明每种方法的步骤、 器材测量的物理量以及焦距的表达式。
四、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V) U>2f U=2f 2f>U>f U=f U<f 2f>V>f V=2f V>2f 不成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像的性质 倒立、缩小的实像 倒立、等大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海 市 蜃 楼
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折射, 形成的虚像。
四、折射规律的应用:
1.将一束激光射入空杯底,记下光斑的位置, 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慢慢向杯中倒水。 观察光斑的位置是否改变?
A
B
2、古诗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 诗句,“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 光的 折射 现象;“池水映 反射 明月”说的是光的 现 象。
P B M C
O
法线Q
30° A
界面
N
4、光通过玻璃砖时,正确的光 路是( )
A
B
凸透镜和凹透镜知识点
①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及其焦点和焦距等基本 感念。 ②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③能列举生活中的透镜例子并分析它们对光 的作用。 ④能画出透镜前后的光路。
一、透镜的种类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叫凸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叫凹透镜
几个名词:
1、主光轴 2、光心
主光轴 C 光心
3、焦点
4、焦距
C
二:让平行光(如太阳光)通过透镜
透镜对光线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三、辨别透镜种类的方法
八年级物理 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
光的折射知识整理及强化班级 姓名 成绩 一、知识整理 1、框架结构2、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在这个定义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光能射入某种介质,则这种介质一定是透明的。
否则光只会被反射。
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光一定会发生反射,若介质透明,则还能发生折射。
光的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但特殊情况下,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将不变化,也就是说,折射不一定都“折”。
3、与光的反射、折射现象相联系的光学器件及应用:光学器件面镜平面镜(穿衣镜)球面镜凸镜(观后镜)凹镜(太阳灶)透镜凸透镜(照像机、幻灯机、放大镜)凹透镜(近视镜)⎧⎨⎩⎧⎨⎪⎩⎪⎧⎨⎩⎧⎨⎪⎪⎪⎩⎪⎪⎪4、光的折射现象:首先我们要定义一些概念。
有了反射现象的研究经验,可知法线是这些概念的核心。
而入射角、折射角仍指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如图6—1)i 为入射角,r 为折射角。
光的折射的实验结论:(1)光从空气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前提),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折射角小于入射角;(4)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5)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
分析:第(1)、(2)条与反射定律相同,也是为了大致定出折射光线的空间位置。
但需要指出的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介质交界面的同侧,而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介质交界面的异侧;反射、入射光线在同种介质中,而折射、入射光线在不同种介质中。
第(5)条为折射的特例,光垂直入射时, 方向不改变,此时∠r 折=∠i=0︒。
(请见6—2图)光线垂直折射面入射时,入射、反射、折射光线 与法线“四线合一”,此时i r r ===︒反折0。
图 6—2书上详细介绍了光由空气射入其他较密介质时的折射情况,实际上这也包括光由较稀疏的空气射入较稠密空气的情况。
由此我们可以解释热源(如火炉、暖气)后的物体影像为何会扭曲,这是因为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会发生折射,这样我们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的错觉,以为发光点的位置移动,感觉物体在不断地扭曲。
八年级物理上册5.1透镜知识点精细梳理
5.1 透镜1.透镜的原理:光的折射。
2.两种透镜3.平行光:射到地面的太阳光可以看作是互相平行的,叫做平行光。
用凸透镜正对太阳,调整凸透镜到纸的距离,使纸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那么这个光斑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4.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1)、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2)、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3)、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5.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1)会聚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2)物像等大法:在光具座上依次放上光屏、凸透镜、蜡烛,保持凸透镜不动,同时移动蜡烛和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倒立的与蜡烛等大的像为止,则物距于像距的一半即焦距(3)观察虚像法:在光具座上依次放上光屏、凸透镜,将一较大的字贴在光屏上,头从凸透镜另一侧看光屏上的字,当出现该字正立放大的虚像后,逐渐加大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该字的虚像正好消失为止,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
(4)焦点入射法:在凸透镜的一侧放一光屏,另一侧放一点光源(如蜡烛、小灯泡),沿主光轴移动,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与透镜直径相等的光斑为止,测出光源与透镜距离即为焦距。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甲和乙,在已经调好的天平右盘中放两个甲球,在左盘中放三个乙球,天平刚好平衡,则A.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1:1 B.甲球和乙球的质量之比为2:3C.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为3:2 D.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不能确定2.小雪利用烧杯承载某种液体,用天平和量筒测量该液体的密度,将得到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杯的质量为40gB.液体的密度为1.00×103kg/m3C.液体的密度为1.33×103kg/m3D.当烧杯中装有60cm3的液体时,液体的质量为80g3.如图是央视纪录片《航拍中国》中的画面,拍摄的是合那高速公路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