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关于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摘要: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激发农村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调研,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发展机遇和有效策略,为推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提供了参考。

一、引言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农民文化素养提升、文化设施建设、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方面。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推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进程。

二、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面对面和网络问卷,收集农村居民对于基层文化建设的看法和意见。

2.实地调研:走访农村,了解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的现状、农民文化生活状况等。

3.相关资料收集:爬取政府文件、研究报告、新闻报道等。

三、现状分析1.基层文化设施不足: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滞后,图书馆、文化广场、博物馆等设施匮乏,无法满足农民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

2.农村文化创意产业落后: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缓慢,缺乏创新意识、创业能力,限制了农民收入增加和农村经济发展。

3.农民文化素养有待提升:农村居民文化水平低,文化素养不高,缺乏文明乡风、良好家教等。

四、问题分析1.资金投入不足:对于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设施建设落后,文化活动质量低下。

2.农民文化需求缺失:许多农民没有意识到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对于文化活动参与度不高,文化需求缺失。

3.农村文化传承困难:传统乡风乡俗、民间艺术等传统文化面临消亡的危机,缺乏有效的传承机制。

五、机遇分析1.现代科技发展: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农村信息化和文化产品共享,提升农村基层文化活动的质量和广度。

2.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3.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基层文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政策支持力度。

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基层文化建设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环节,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推动基层文化发展提供合理建议。

二、调研方法和内容:1.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访谈的方式。

2. 内容:调研范围包括基层文化设施、传统文化传承、文化活动开展、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等。

三、调研结果分析:1. 基层文化设施方面,部分基层单位设施落后,面积不足以满足文化活动需要,且质量较低。

2. 传统文化传承方面,部分基层单位对传统文化重视不够,加之新媒体快速发展,部分传统文化正在消亡。

3. 文化活动开展方面,部分基层单位对文化活动重视程度不够,活动品质和水平有待提高。

4. 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方面,部分基层单位文化工作者数量少、素质不高,工作开展受限,亟需加强培训和人才引进。

四、问题解决建议:1. 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设施建设,推进基层文化设施提档升级。

2. 传统文化传承方面,基层单位应注重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加强与学校和社区的合作,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

3. 文化活动开展方面,基层单位应加强文化活动组织与管理,提高活动品质和水平,增强文化活动吸引力。

4. 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方面,基层单位应加大对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力度,改善待遇和工作环境,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基层文化工作。

五、结论:基层文化建设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环节,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问题。

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注重传统文化传承,提升文化活动开展水平和加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可以有效推动基层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4篇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4篇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4篇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XX 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思考,为了解当前我区广大农村文化建设情况,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以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根据今年统战系统调研计划安排,由中共蕉城区委统战部牵头,民盟蕉城区委、民革蕉城支部等组成调研组,联合开展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活动。

XX 年6月至8月在区委常委区统战部长王丽云、区政协副主席民盟蕉城区委主委郑贻雄带领下,调研组与区文化部门负责人一起先后深入我区沿海山区乡镇及20多个村居进行调查,通过座谈、访问、视察等形式了解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情况,还先后前往泉州市泉港区和莆田市荔城区等地考察取经,在认真分析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一、我区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XX年10月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区农村文化建设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全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民间文化多元化发展尤引人注目。

但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广大农村文化生活的贫瘠让赌博、迷信、色情等有机可乘,从而影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状况比较普遍,具体情况是:1、阵地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

目前,我区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中产权明晰、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仅七都、金涵和位于猴盾村的区少数民族文化站三个站,其余各站或一直以来就没有站址,或系借用其他单位的场所,面积狭小,设备简陋,功能不全。

据不完全统计,我区有76个行政村建立了村文化活动室,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27.3,但大多数村级文化活动室只是挂一张牌而已,形同虚设。

而且原有的文化设施普遍老化。

据调查,现有的部分乡村影剧院多建于上一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现多数已成为危房不能使用。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精选4篇)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精选4篇)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精选4篇)农村文化建设篇1一、基本现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及文化工作部门对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十分重视,注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乡村文化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为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和加快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使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是文化基础建设得到加强。

目前,全县建有文化馆、图书馆个1个,乡镇文化站7个,村组文化室35个,文化专业户120个。

20xx 年争取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项目投资263万元,建成县级支中心1个,乡镇服务点10个,村级服务点123个,工程网络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全覆盖,提升了农村文化设施现代化水平。

二是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较好。

一是民间节庆文化得到较大发展。

各乡镇能结合地方民俗,组织锣鼓秧歌、农民文化艺术节等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的文化活动。

二是各类文艺演出队伍发展迅速。

全县现有各类文艺团队249个,常年活跃在农村,已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力军。

三是农村文化大院初见生机。

青化乡农民荔改朝建立了集锣鼓秧歌,自乐班、农家书屋、文化共享工程为一体的民间文化组织“老荔文化大院”,为农村文化建设创出了新路子。

三是“送文化下乡”活动扎实有效。

20xx年我县争取国家文化发展项目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国家投资110万元配发了10台数字电影放映机。

县财政每年列支7万元用于放映补贴,保证了放映工作的正常开展。

20xx年共放映数字电影20xx多场,吸引观众70万人次。

二、存在问题分析我县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阵地薄弱,发展不均衡。

目前,农民最需要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尤显缺乏,很多村级文化活动室难以达到标准,除几个基础建设搞得较好的亮点村和成立比较早的县城社区之外,仍有不少边远村的活动场地设施简陋,设施陈旧,难以满足正常开放。

加上农村青年大多外出打工,日常在家的多半为老年儿童,因而看书读报的少,造成文化活动匮乏,乡村之间文化活动发展不平衡。

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逐渐被忽视,导致了一些农村地区文化基础薄弱、文化氛围淡薄、文化活动缺乏等问题的出现。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调研,旨在了解当前的情况和问题,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调研的对象和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针对四川省内江市的乡村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了解,调研的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涵盖了一定的地域范围和样本数量,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调研结果1、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根据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结果,我们发现在大部分农村地区,文化设施和活动相对比较单一和少见,甚至有些地区根本没有文化活动和设施可言。

而且很多村民认为文化活动只是“陪衬”,并不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实际的好处,因此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参加。

2、农村文化建设的缺失调研表明,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一些缺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才缺乏。

少有一些专职或兼职的文化工作者,往往是由于时间和人力等原因,导致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困难。

(2)文化设施不足。

农村文化活动地少,活动设备简单,受到文化活动场所的限制。

(3)文化氛围淡薄。

由于地域限制,农村地区少有知识分子及文化爱好人士的涌现,农村文化氛围单调,无论是农村文化建设还是文化素质提高都存在困难。

3、农村文化建设的亮点与此同时,调研也发现了一些农村文化建设的亮点,比如:(1)农村基层组织自发性的文体活动的开展,如歌咏、舞蹈、话剧等,以及文化艺术团队的成立,这些都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乡村文化建设和提高了农民文化素质。

(2)在现有基础上,一些农村地区也建立了“文化服务站”,提供了一些文化艺术作品、文学、历史、地理等内容的阅览服务,解决了农民的文化需求。

三、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建议为了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和提升:(1)加大政府投入。

政府应当加大政策和经济上的投入,增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扶持,并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乡镇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乡镇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乡镇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乡镇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为全面了解基层文化建设情况,为党委政府指导基层文化工作提供决策依据,结合苏陈镇开展的文化产业统计调查,我们深入到基层文化阵地进行调研。

一、村级文化广场建设情况村级文化广场是由党委、政府打造的最基层公共文化机构,是最接近群众、最方便群众的基层文化阵地,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

它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丰富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重要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苏陈镇共建有村级文化广场10个,这些村级文化广场分布在各个行政村和社区,大部分村文化广场同现代党员远程教育基层网点有机结合,从而使文化广场的活动场地、活动器材、图书室、文化娱乐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在这些文化广场中,基本都有民间文艺表演团体及自娱自乐的文艺演唱队,常年活动在文化广场和街头巷尾,逐步形成这样的规律:民间艺术表演(如舞龙、舞狮、秧歌、戏曲、腰鼓等)一般在传统节日或庙会时进行,农闲季节的文化活动主要有书画、篮球、乒乓球、、戏剧演唱、农业科技讲座、图书阅览等活动。

从调研情况看,目前农村现有的文化广场之所以能够持续繁荣发展,其主要因素有四点:一是文化广场建设符合与时俱进要求,起点高、上档次,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条件优越,对群众吸引力强;二是有专人管理,专人负责;三是坚持常年组织活动,其形式、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文化广场人气旺、风气正,健康文明;四是村两委对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正确引导、热情鼓励、大力支持,村干部带头参与,群众爱好什么,村干部就倡导什么,发挥文艺骨干的作用;组织文艺爱好者成立业余文艺宣传队,筹集一定的活动经费,购买乐器、置办服装,农闲时节每天在文化广场排节目;聘请退休教师专门编写新农村建设题材的小品小戏供宣传队演唱,群众喜闻乐见。

二、乡镇广场文化建设现状近年来,我镇广场文化工作立足基层,面向群众,本着“文化部门组织,村民自觉参与,活动经常开展”的原则,努力探索,积极实践,走出了一条发展繁荣社区文化、广场文化的新路子。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通海县文化事业局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一、当前通海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1、文化馆基本情况县文化馆实行文化馆、文管所、博物馆三块牌子,一套班子操作。

2005年从业人员13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4人,其他职称8人,举办展览9个,辅导和组织文艺活动36次,藏书150册,下基层开展服务96次,组织讲座1次,财政拨款39万元,主要是工资拨款。

年末固定资产原值85.4万元,公用房屋建筑面积2690m2,业务用房1943m2,馆办文艺团体1个。

2、图书馆基本情况2005年图书馆从业人员8人,高职1人,中职1人,其他6人。

总藏书65068册,其中:图书46834册,古籍1756册,善本182册,报刊16478册,开架书刊30096册,累计发放借书证1791个,总流通人次115757人次,外借49973册次,举办读书活动2次。

财政拨款28.7万元,主要是拨付工资款。

年末固定资产原值260.2万元,公用房屋建筑面积2201m2,书库753m2,阅览室473m2,阅览室座位108个。

3、乡镇文化站的基本情况全县乡镇农村文化站(中心)机构9个,从业人员13人,正式职工11人,临时工2人,其中:中级职称1人,其它职称及职员10人。

2005年举办展览17场,组织文艺活动115次,藏书35365册,举办各种培训班20场次,培训班结业1364人次,到村社下基层服务196次。

全年财政拨款和零星收入39.854万元,其中:财政拨款29.922万元,主要是支付人员工资。

上级补助5万元,铺面收入1.2万元,其它茶水等收入3.732万元。

全年支出56.667万元,收不抵支,亏本16.813万元。

支出项目,其中:基本建设支出17.667万元,经营支出0.6万元,人员费用支出37.859万元,公用支出(包括福利、维修、各种设备购置、税金)15.049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0.956万元。

年末固定资产原值113.983万元,公用房屋建筑面积4475m2,其中:文化业务活动用房3310m2,到村社指导文化户9户。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调研背景: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我对某地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进行了调研。

调研目的:1. 了解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探索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 提出改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调研方法:1. 文献调研:收集相关政策文件、学术研究成果、媒体报道等,了解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政策框架和理论基础。

2. 实地调研:选择某地农村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访谈农民、村民代表以及相关管理人员,了解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

调研结果:1.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问题:a. 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平台,农民参与意识较低。

b. 农村基层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文化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

c.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缺乏资金支持。

d. 农村基层文化传承存在断链问题,传统文化日益衰退。

2. 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a. 建立健全组织架构和平台,提高农民参与意识。

例如成立文化委员会,建立农民文化活动中心等。

b. 积极挖掘、开发和利用农村基层文化资源,丰富文化活动形式。

例如组织农村文艺演出、乡土剧目推广等。

c. 增加财政投入,完善资金保障机制。

例如设立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领域。

d. 加强农村基层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开展文化教育、培训活动。

例如组织传统工艺技能培训班、开展农村书院活动。

结论与建议:1. 结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一系列问题,但也有一些可行的途径和方法可供借鉴。

2. 建议: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保障,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基层文化活动平台;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经费保障水平;开展农村基层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注重培养农民文化意识和传统文化素养。

以上是对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希望能对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4篇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4篇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4篇一、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提高认识,树立科学发展观。

首先要立足于“大文化”建设,确立建设“大文化”的观念。

包括社会伦理思想、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风尚、文化艺术、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都属于“大文化”范畴。

其次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关系,文化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政治民主的推进器,要坚持发展经济先行的原则,将农村文化工作由一般文化活动提高到文化与科技、教育、经济、政治建设相结合的新水平,以文化建设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第三要正确理解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

文化建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改造和丰富人的主观世界;先进的文化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加强人们的道德修养,营造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有利于建设新农村的顺利实施;没有农村文化建设,也就没有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农村文化氛围首先应从最基础的文化设施开始兴建。

我县虽然普遍建立了农家书屋和阅报栏,但有的还是流于形式,书刊、报纸种类少,针对性和时效性差,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要多为农民订阅一些喜闻乐见,通俗易懂,并能够帮助农民勤劳致富的书报、杂志,让它们充分发挥为农民朋友服务的作用。

另外,还可以鼓励农民创办乡村剧团,丰富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引导农民步入正规的文化传播途径,吸收多种文化的营养,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对于民间文化团体,要在政策上给予方便优惠,还应在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真正在农村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农民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精神的陶冶。

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技能,引导农民群众移风易俗,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

通过农村基础教育的普及、职业教育的推广以及各种职业技能的培训,根据农业生产技术的不同要求和市场需求,安排培训内容,实行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同时,通过各种渠道推广农业科技知识、农村致富信息,广泛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党的方针政策。

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篇一: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省委X届XX次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为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城区委、区政府以推进文化强区建设为新起点,着重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以基层文化发展繁荣,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又好又快发展。

在接到《关于开展省委委员、修补委员20XX年度重大课题调研活动的通知》后,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并多次召开座谈会,对基层文化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

通过细致的走访和摸底调查,对城区近年来基层文化建设有了全面的了解,对存在的问题、存在的原因和今后努力方向也做了一些全方位的思考。

一、文化根基牢,为推进基层文化建设蓄好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文化活动阵地覆盖广。

高度重视基层文化站的建设,全区13个镇(办)文化站,特级站有3个,二级站5个,三级站3个,市认定达标站2个,达标率达到100%。

全区有文化广场58个,包括社区和行政村的小广场,建成农家书屋49家。

二是公共文化活动次数多。

以今年为例,共开展各种各样的群体活动53场次,参与群众近万人/次;开展送电影下乡活动504场,观众约13万人次;举办文化艺术培训班15场,展出书画作品200余幅,3000余人参观了展览;组织历史民俗歌舞剧《东坡与朝云》参加第九届国艺术节展演,组织小金口麒麟队参加上海世博会演出,受国了国内外友人的好评。

三是文艺作品创作质量高。

对基层的文艺爱好者、“民间歌手”、“流浪艺术家”及“土专家”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文艺人才库。

各镇(办)共有艺术团体31个,各种艺术门类创作演出人员1200多人,其,国家级会员11人,省级会员51人,市、区级会员357人。

今年全区会员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共发表文艺作品300多篇(幅),参加各类比赛20余专场(次),获省级以上奖项40余项,排名为全市第一。

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

我区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致有11类上百项,不可移动文物198处,消失文物2处,文物保护单位50 处,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

有关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有关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有关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为了了解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我们需要开展调查工作,调查结束以后,还需要写调查报告。

怎样写调查报告才规范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篇1一、农村文化建设现状1、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十三五”期间,我县财政加大了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一是建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

围绕加快推进县、乡(镇)、村三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筹集资金,先后投入资金1420多万元,完成了榆山社区和锦水社区及安城乡、洪范池镇、孔村镇等6个乡镇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工程,初步形成了“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的文化阵地建设格局,为全县特别是农村文化工作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乡镇综合文化站起步良好。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按照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的要求,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高标准迈进。

全县2个办事处和6个乡镇全部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建设率达100%,为丰富和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是村文化大院建设渐成规模。

我县共有365个行政村,截至20xx年底我县文化大院建有率达到70%,为促进全县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2、农村重点文化工程日益深化。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级宣传文化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推进重点基层文化建设工程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一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按照省、市统一要求,我县建设完善了县级分中心站点、乡镇基本型站点、村级基本型和扩展型站点。

县级分中心站点由市里统一购置设备,将原来图书馆的普通阅览室改为拥有20台微机的电子阅览室,并配有图书馆业务自动化管理系统,使其具有加工、存储、整合、传输信息资源的功能,使我县图书阅览实现真正的网上阅览。

乡镇、村基层站点与镇、村的党员远程教育相结合,实行一个场所,两个牌子,实现资源的共享共用。

村级文化建设调研情况汇报_调研报告

村级文化建设调研情况汇报_调研报告

村级文化建设调研情况汇报_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村级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村民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全面了解当前村级文化建设的情况,我单位开展了一项调研工作。

本次调研旨在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了解村级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为进一步推进村级文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三、调研结果和发现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现象:1.村级文化设施落后:在目标村,我们发现村内现有的文化设施相对简陋,无法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

例如,村内没有完备的图书馆、文化活动场所等。

2.文化活动缺乏多样性:我们了解到,目标村现有的文化活动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

居民普遍表示希望能够有更多类型的文化活动,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

3.文化传承存在问题:我们发现,目标村的一些传统文化正在逐渐失传。

这一方面是因为缺乏传承人的培养,另一方面也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

居民希望能够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4.村民对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一:调研中我们发现,村民对文化建设的关注程度存在差异,一部分村民认为文化建设是繁琐的工作,对此并不重视。

四、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和现象,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和解决方案:1.提升村级文化设施的建设:目标村应该加大对村级文化设施的投入,完善图书馆、文化活动场所等,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

2.丰富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目标村可以通过组织更多类型的文化活动,如展览、演出等,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可以通过与周边地区的文化机构合作,引进更多的文化资源。

3.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目标村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培养更多的传承人,并开展相关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增强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提高村民对文化建设的认知和重视:目标村可以通过广泛开展文化教育宣传活动,增加村民对文化建设的认知和了解,提高他们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五、总结和展望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目标村的村级文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城乡差距逐渐扩大,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也逐渐受到冷落。

长期以来,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公共文化设施缺失、文化素质低下、文化传承缺失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广大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提高。

二、研究目的本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当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状况,找出当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为农村的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目标农村地区的居民、官员、文化组织等人士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当地文化建设现状,对文化设施和活动的需求和愿望进行统计分析。

四、研究范围与对象研究范围:目标农村地区研究对象:农村居民、官员、文化组织等五、研究内容与结论1. 当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公共文化设施缺失。

目标农村地区的居民对公共文化设施如图书馆、文化宫、博物馆等的需求非常强烈,但是这些设施在当地却缺失严重。

(2)文化活动缺乏。

在目标农村地区,虽然有一些文化活动,但整体数量不多,质量也不高,无法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

(3)文化素质低下。

由于长期缺乏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的支持,目标农村地区的居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很多人没有接受过高质量的文化教育。

(4)文化传承缺失。

目标农村地区虽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由于多种原因,文化传承并不完全,这使得当地文化底蕴逐渐流失。

2. 建设农村基层文化的对策和建议(1)建设公共文化设施。

目标农村地区应该加快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如图书馆、文化宫、博物馆等等,为广大居民提供了学习和娱乐的场所。

(2)丰富文化活动。

建设文化馆、博物馆、艺术馆等文化活动场所,加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渠道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实现文化积累。

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基层文化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提高基层治理水平的关键。

为了了解当前基层文化建设情况,掌握各地基层文化建设的经验和问题,本次调研旨在为进一步推进基层文化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不同地区的基层组织和居民进行调查。

调研范围包括农村、城市社区等各类基层组织。

三、调研结果分析根据调研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1.意识观念:大部分基层组织和居民对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如何推进基层文化建设还存在一定的模糊和不理解。

2.资源支持:部分基层组织在基层文化建设方面存在资源不足的问题,包括人力、资金和场地等方面。

3.活动形式:基层组织普遍开展了一些文化活动,如书画展、诗歌朗诵等,但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4.管理体制:部分基层组织对于基层文化建设缺乏长期规划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导致文化建设成效不佳。

五、调研结论和建议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基层组织和居民对基层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共识,推动文化建设的深入进行。

2.加大资源投入,为基层组织提供更多的人力、资金和场地支持,创造更好的条件开展文化活动。

3.推动活动形式的创新,丰富基层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高参与度。

4.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包括制定相关规定和管理办法,加强监督和评估,确保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基层文化建设是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和提高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任务。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基层文化建设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一、引言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新时代农村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意义重大。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改善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二、农村文化现状调查在前期的调查中,我们走访了多个农村地区,与村民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其对当地文化建设的认识和评价。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许多农村地区虽然存在一定的文化传承,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 文化资源匮乏:农村地区缺乏良好的文化设施和资源,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较为稀缺。

这导致年轻人接触和了解文化的机会较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2. 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欠缺,特别是交通和通信等方面。

这不仅影响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同时也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3. 农村人才流失:许多年轻人出于对城市发展机会的渴望,选择离开农村,这导致农村地区年轻一代的人才较少。

人才流失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建设的进步。

三、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分析根据我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调研,我们认为农村文化建设存在以下问题:1. 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地区由于资金紧张,文化建设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农村的文化建设无法达到理想状态。

2. 缺乏人才支持:农村地区人才匮乏,尤其是在文化专业方面,缺乏相关人才的支持,制约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3. 传统文化流失严重:现代化的冲击下,许多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逐渐流失。

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导致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度降低。

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为了改善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提高农村地区的文化水平,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增加文化设施:加大对农村地区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文化资源和服务,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

2. 引进文化人才:加强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培养更多专业化、专业性的文化人才,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3. 加强传统文化传承: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技艺培训等活动,增加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农村文化建设专题调研报告范文材料

农村文化建设专题调研报告范文材料

农村文化建设专题调研报告范文材料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准确分析调研结果,明确给出调研结论,是报告撰写者的责任。

为大家准备了农村文化建设专题调研报告范文材料,欢迎阅读!农村文化建设专题调研报告范文材料一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安排,我对我乡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作出以下调研报告。

一、我乡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农村文化建设有了一定发展,但与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许多问题,只要有以下几点:1、数量少。

我乡农村文化方面有特长的人才十分缺乏,由于体制等原因导致乡镇文化馆站编制少、人员少,每个村都没有专业的吹、拉、弹、唱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即使是一知半解的“土八路”也很少。

农村“五户”中的文化活动中心户虽然开展了一些活动,但只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次上,没有形成真正的文化大院。

在乡村开运动会时,没有专业的体育裁判,也没有专业的文艺辅导教师,对繁荣农村文化生活造成了很大阻碍。

2、年龄大。

在农村,懂乐器,通曲艺的文化人多是在文革期间由于宣传需要而培养出的文艺才能。

现在他们的平均年龄在55周岁以上,由于身体和工作等原因的限制,进行文化活动的时间很少。

3、素质低。

民间文艺团队不少,但缺少高水平的群众文艺创作优秀人才。

乡镇文化站没有财政编制,导致许多“老文化”不在岗或不专职,既不专业更不专心,部分专业人员既不爱岗更不敬业。

现有的文艺团体均是自发形成,经费自给自足,演员忙时务农闲时演出。

这些人学历往往只是高中,他们的文艺专长大都是靠自悟形成的,而且,都仅停留在“会”的层面上,根本谈不上“精”、“专”、“博”。

仅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面上,根本谈不上“传”、“帮”、“带”。

文化站管理人员不能集中精力从事文化工作的现象也非常突出,各村都配备了文化站管理人员,但有的在编不在岗,有的身兼数职,无暇从事文化工作,或被抽出包点,或变成“杂役”,一年到头,抓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各项突击任务。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探讨农村文化建设的难题和发展方向,为未来的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农村居民,了解他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认知和期望;实地走访则是深入到农村村庄,实地了解农村的文化活动和传承情况;专家访谈则是邀请了文化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深度讨论和研究。

三、调研发现
1. 农村文化传承面临困难。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农村文化正在失传,很多传统技艺和民俗活动已经濒临失传状态。

2. 农村文化活动少。

很多农村缺乏文化活动,居民的精神生活比较贫乏,缺乏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3. 农村文化建设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

发展农村文化建设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四、建议
1. 加强文化传承和保护。

政府应加大保护力度,鼓励农民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开展相关的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

2.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3.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基层文化工作的支持和投入。

五、总结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共同努力。

希望通过本次调研,对农村文化建设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能够为未来的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完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的重点,是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是当前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它对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近年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经济建设成就位居全市领头羊地位,人民群众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特别是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有了长足进步,推动了农村文化的繁荣,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虽然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态势良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要求,我区基层文化建设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之处,主要体现在:1、基层文化建设尚未适应农民多元文化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群众收入逐年增加。

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群众对高尚的、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迫切。

同时,随着人民群众知识结构的改变,目前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已从过去单纯的兴趣爱好变为现在广泛的“求富、求知、求美、求乐、求新”的多元化需求。

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由原先被动的适应变为现在主动的选择,逐渐成为基层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主体。

然而,目前我区基层文化总体上与这种需求相距较远、难以适应,部分地区基层文化工作形式还比较单一、手段落后;文化活动内容和方法过于陈旧,缺乏新意,群众文化生活匮乏;文化活动层次也不高,有组织的知识型、科普型、高雅的文化活动开展普遍较少,群众参与面窄、关心支持率低;大部分群众的闲暇时间被打牌、搓麻将、看电视占据,文化活动仅为单纯的娱乐活动,文化真正的教化功能弱化。

2、基层文化建设无法适应多层次的文化服务对象。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民收入来源从第一产业为主逐渐转向二、三产业,而城镇化的发展,又使大量农村人口不断流动,向城镇积聚,这些新情况,促使农村人口出现了多层次的特性。

面对多层次的文化服务对象,目前基层有针对性的文化活动非常欠缺。

尤其在农村,特别需要重视和关怀三方面群体的文化需求:一是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

目前,我们所能提供的文化产品、活动场所还不能满足未成年人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社会上还存在着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

二是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妇女。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群的比例逐渐升高。

相对而言,农村老年人越来越成为文化生活的边缘群体。

他们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生活比较孤独,既有信仰寄托的需求,也有交流倾诉的需求,而目前相应的文化服务和活动场所十分缺乏。

三是外来人口尤其是外来民工。

目前,外来务工人员仍处在社会的边缘状态,也处在文化建设的半盲区。

3、基层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够统一。

目前,对于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还存在着不少认识上的偏差,从而影响和制约了基层文化的发展。

首先,领导层中不同程度存在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没有充分意识到文化对农村发展双重属性的巨大作用,缺乏做文化工作的积极性,“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其次,在当前的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追求现代文化发展,忽视传统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发掘,导致目前部分乡镇、村落一些特有的历史文化遗产遭到破坏,一些传统的民间艺术濒临失传。

4、基层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发展不够平衡。

近年来,我区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基层文化的投入,使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但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比,与农民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目前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且发展不平衡。

高起点、高标准的文化设施不多;部分地区宣传窗、阅报栏、活动室等传统基层文化阵地仍不健全;还有部分乡镇尚未建设文化中心和电影院;部分地区的文化设施已陈旧老化,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有些地区即使建立了名义上的阵地,很多也有名无实,未能充分利用,有的用之不当,甚至被挪作它用。

除去一些经济基础较好、领导一贯重视的镇村以外,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普遍不足,导致了阵地设施明显跟不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

5、农村文化管理后继人才较为缺乏。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外出就业人口比例逐年增多,农村基层文化骨干相对较少,乡土文化人才培养缺乏后劲;部分村民尤其是下一代青少年对位于本镇村的历史人文、名胜典故、风土人情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易造成新文化建设出现断层。

二、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结合新农村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以加强文化基本设施、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建设为主要内容,大力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具有地方特色的先进文化,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正确方向,确保基层文化建设发展;坚持基础设施优先发展,为促进基层文化事业提供有力支撑;坚持与时俱进,推动基层文化建设不断创新;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坚持依法管理,大力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

要以乡镇和中心村为重点,通过统筹、整合、建设,全面加强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文化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建设,基本建成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遍布城乡的基层文化体系,使我区基层文化建设走在前列,为推进“##领跑”、实现富民强区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良好的人文环境。

为此,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要加强乡镇、村落历史文化建设。

农村文化涵盖面广,其中传统文化、乡村文化、通俗文化是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和源,也是现代文化的基础。

当前,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应当消除一味强调现代文化建设的认识偏差,发掘好、保护好乡镇及村落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

绍兴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在农村,也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名人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人文景观、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等。

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各地应当在发展现代文化的同时,保护和利用好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引导农民保护、挖掘农村已有的、在自己身边的、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村民提供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民间文化活动和精神产品,在保护、挖掘乡镇、村落历史文化的过程中,使村民得到乡土历史、乡土知识的教育,引导乡土情节、弘扬地域文化,提升特色文化品位。

二要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

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必须跟上群众的需求和时代的节拍。

针对我区基层文化设施总量不足、设备落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当前必须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因地制宜的原则,切实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形成以财政投入为主、吸引民间资本共建的多渠道投入体系。

同时,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引导基层树立起“大文化”的观念,使设施建设包容娱乐、休闲功能,宣传教育功能,普及知识功能。

在继续搞好普及村级文化室“八个有”的基础上,对标志性宣传设施、简单的体育设施、传统文化设施也要列入建设内容。

对条件相对较好的中心镇,可以提出文化阵地建设硬件设施必须达到“十二个有”的要求,就是必须建有一处经常性休闲活动场所;有阵地管理机构(有专人管理);有一块黑板报(6m2以上,每2周出一期);有三种以上报刊杂志;有一台电视;有300册以上藏书(示范点要求1000册以上);有宣传阅报栏(要求经常更换);有一处演出舞台(戏台);有“菩萨事迹上墙”;有一支文艺队伍;有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容上墙;有“四榜”上墙。

三要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建设好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基层文化队伍至关重要。

在当前,除建设利用好理论宣讲员、业余文艺骨干等传统宣传文化队伍外,还应建设组织好三支队伍:一是建设一支民间文化队伍。

积极支持民间文艺团体、文化示范户、文化经营户等的发展,支持他们采取多种方式拓宽文化服务渠道,引导他们开展健康的文化活动,在经费、技术、场地等方面尽可能地给予扶持。

二是建设一支专业文艺工作者队伍。

鼓励专业文艺工作者特别是区级文化馆、文联、下属艺术协会、剧团的创作者、演员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为基层多创作贴近群众,生活气息浓郁的节目。

三是建设一支文化组织管理人员队伍。

从实际出发,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年纪又比较轻的人员到乡镇文化机构工作。

逐步实行基层文化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加强工作岗位规范,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

制定基层文化协管员的长期培训计划,建立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培训网络,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努力为基层文化组织管理人员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营造一个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关心人才的良好环境。

四要加强文化示范镇村建设。

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农村文化活动具有点面结合的特点,文化活动开展好的一个村或几个村,往往可以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带动一个乡镇文化活动的活跃。

为此,在普及村文化室“八个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活动内涵,因地制宜建好首批20个规模适当、设施良好的村级文化阵地示范点,按照“十二个有”目标完善示范点建设标准,以点带面,带动全区农村文化工作的深入持久开展。

用典型引路,传播知识,教育农民,提高农民自身对文化的认识,从而变成一种自觉的需求。

同时,要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加大宣传倡导力度,引领、推动和深化农村移风易俗、殡葬改革、反对封建迷信和倡导婚喜丧事新办简办等农村重点工作。

不断培育形成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农村新风尚。

五要加强基层文化机制建设。

一是强化政府责任。

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真正融入新农村建设中,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和谐文化,就必须强化制度约束,量化目标考核,将文化建设内容纳入新农村建设考核指标中,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

建立健全农村文化良好的运行机制,把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与改造落后文化,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相统一,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二是强化财政扶持。

要以财政投入为主渠道,把文化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各相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农村文化活动,形成经济搭台、农民唱戏、投资人从中受益的良性机制,鼓励社会上热心文化事业的有识之士捐资捐物,完善文化设施,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