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香港澳门法制(《中国法制史》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法制史》课件
![《中国法制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a71a6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c.png)
添加标题
清代的法律实践: 清代法律制度的发
展和特点,包括 《大清律例》的编 纂和司法制度的改 革。同时,可以介 绍一些具有代表性 的案例,如“海瑞
罢官案”等。
添加标题
第七章
近代法制的转型与变 革
近代法制的转型背景与原因
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民族危 机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经 济转型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与启 蒙
《中国法制史》PPT课 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PPT
壹
目 录
文
本
伍
期三 的国
法至
制隋
唐
时
贰
法 制
史
概
述
陆
的宋 法元
制明
清
时
期
目录
叁
法夏 制商
周
时
期
的
肆
制秦 汉
时
期
的
法
柒
型近 与代
变法
革制
的
转
捌
总 结
与
展
望
第一章
添加章节标题
第二章
法制史概述
法制史的定义和意义
● 法制史是研究法律制度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 ● 法制史的研究对象是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法律制度 ● 法制史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考古发现、口述传统等多种手段 法制史的意义
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和信息化将成为中国法制史发展的重要趋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 容可以根据您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您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PPT
尊重皇权:秦汉时期的法律思想均以维护皇权为核心,强调君主的权威和法律的尊严。
清代的法律实践: 清代法律制度的发
展和特点,包括 《大清律例》的编 纂和司法制度的改 革。同时,可以介 绍一些具有代表性 的案例,如“海瑞
罢官案”等。
添加标题
第七章
近代法制的转型与变 革
近代法制的转型背景与原因
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民族危 机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经 济转型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与启 蒙
《中国法制史》PPT课 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PPT
壹
目 录
文
本
伍
期三 的国
法至
制隋
唐
时
贰
法 制
史
概
述
陆
的宋 法元
制明
清
时
期
目录
叁
法夏 制商
周
时
期
的
肆
制秦 汉
时
期
的
法
柒
型近 与代
变法
革制
的
转
捌
总 结
与
展
望
第一章
添加章节标题
第二章
法制史概述
法制史的定义和意义
● 法制史是研究法律制度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 ● 法制史的研究对象是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法律制度 ● 法制史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考古发现、口述传统等多种手段 法制史的意义
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和信息化将成为中国法制史发展的重要趋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 容可以根据您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您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PPT
尊重皇权:秦汉时期的法律思想均以维护皇权为核心,强调君主的权威和法律的尊严。
中国法制史 PPT
![中国法制史 PPT](https://img.taocdn.com/s3/m/767ec139bcd126fff6050b09.png)
5. 是一种以汉族法律文化为主的多民族法 律文化; 6. 法律成文法典化
(不同看法:中国古代大部分法并未法典化);
7. 礼乐政刑综合为治
法学界对“乐”的忽视(后面讲法律形式时要做专题来 讲); 《礼记· 乐记》说:“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 一 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政刑,其极一 也,所以 同民 心而出治道也”;
中国法制史
绪论
中华法系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中华法系基本概念:
以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为母体,在东南亚早期封建国家之 间形成的一个影响广泛的法系。
中华法系的母法: 经千年积累而成的中国古代法律制 度; 中华法系的子系统:主要有封建时期的日本、朝鲜、越 南等仿效中国古代法而建立起来的 法律体系。 中华法系的起源: 6000多年前(依20世纪80年代发现 的资料)。
中国古代罪名的演变
一.罪名体系发展三阶段: 1.夏商周:罪名附属于刑名(刑罚名); 2.春秋战国:形成独立于刑名体系之外的罪名; 3.三种类型的罪名: A.战国秦汉时:以 “盗贼”为中心; B.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以“十恶”为中心; C.明清:以十恶为重点,而以六部统辖的罪名。 二. 罪名体系具体演变过程 (一)附属于刑名的罪名体系: 夏商周时每种判例中必有相应罪名。 如“男女不以义交者,其刑宫”。
中国古代刑罚体系演变:
一. 中国古代刑罚体系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刑罚制度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大约在原始社 时期的唐尧禹舜时期(公元前2400年左右)。当时已有许多 刑罚,五刑已经出现。比如古籍上就有当时流放刑的记载: “实有季子,性喜淫,昼淫于市。帝怒,放之西南”。 二.中国古代刑罚体系特点 1.早熟性:原始社会后期已形成; 2.多样性:“五刑”很早就出现,而且“五刑”在不同 时代 不同典籍不同人物口中又有不同含义。比如通常所说的 奴隶制五刑是指:墨、劓、剕、宫、大辟。 《周礼》中所说的“五刑”是指:野刑、军刑、乡刑、官刑、 国刑。 《国语》及《汉书》中的五刑是指:“大刑用甲兵,其次用 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薄刑用鞭扑”。
中国法制史课件
![中国法制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eb86056c85ec3a87c2c5e6.png)
中国法制史课程
教学课件
开始
课程说明
• •
• •
课程编号:021003A。 学分数:学分3,总学时:51,周学时: 3,课堂教学34,自主学习17。 适用专业:法学。 先修课程:法学导论。
绪论
一、中国法制史的涵义
“法制”泛指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 在中国,汉代以前和汉代的古籍中, “法制”一词已属常见。
《管子· 君臣上》:法制有常,则民不偷
《左传· 文公六年》:予之法制,告之训典
《国语· 周语》:是弃先王之法制
《韩非子· 类柄》:法制显
《礼记· 月令》:命有司,修法制 《尉缭子· 制谈》:号令明,法制审
《史记· 韩非子列传》:修明法制
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法制史学家陈顾远 先生: “治中国法制史之学者,遂有二派之分。 一则以制统法,纵不然,亦认为法自法,制 自制,故对于中国法制史之范围,不仅限于 法律一端,举凡典章文物刑政教化,莫不为 其对象,是为广义的中国法制史。一则以法 统制,纵不然,亦认为法制即刑法之谓,故 对于中国法制史之范围,只以法律上之制度 为限,举凡制之不入于法者,换言之,制之 无关于刑狱律令者,皆除于外,是为狭义的 中国法制史。”
范忠信:《情理法与中国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范忠信:《梁启超法学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李钟声:《中华法系》,台北华欣事业文化中心1985年版。 李志敏:《中国古代民法》,法律出版社。 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马小红:《礼与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高道蕴:《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政法大学1994年版。 黄宗智:《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版。 史彤彪:《中国法律文化对西方的影响》,河北人民1999年版。 郑秦著:《清代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韩延龙:《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通史》,中央党校1998年版。 谢振民:《中国民国立法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陈景良:《当代中国法律思想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张建国:《中华法系的形成与发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杨一凡:《明大诰研究》,《明初重典考》。 钱大群:《唐律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教学课件
开始
课程说明
• •
• •
课程编号:021003A。 学分数:学分3,总学时:51,周学时: 3,课堂教学34,自主学习17。 适用专业:法学。 先修课程:法学导论。
绪论
一、中国法制史的涵义
“法制”泛指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 在中国,汉代以前和汉代的古籍中, “法制”一词已属常见。
《管子· 君臣上》:法制有常,则民不偷
《左传· 文公六年》:予之法制,告之训典
《国语· 周语》:是弃先王之法制
《韩非子· 类柄》:法制显
《礼记· 月令》:命有司,修法制 《尉缭子· 制谈》:号令明,法制审
《史记· 韩非子列传》:修明法制
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法制史学家陈顾远 先生: “治中国法制史之学者,遂有二派之分。 一则以制统法,纵不然,亦认为法自法,制 自制,故对于中国法制史之范围,不仅限于 法律一端,举凡典章文物刑政教化,莫不为 其对象,是为广义的中国法制史。一则以法 统制,纵不然,亦认为法制即刑法之谓,故 对于中国法制史之范围,只以法律上之制度 为限,举凡制之不入于法者,换言之,制之 无关于刑狱律令者,皆除于外,是为狭义的 中国法制史。”
范忠信:《情理法与中国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范忠信:《梁启超法学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李钟声:《中华法系》,台北华欣事业文化中心1985年版。 李志敏:《中国古代民法》,法律出版社。 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马小红:《礼与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高道蕴:《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政法大学1994年版。 黄宗智:《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版。 史彤彪:《中国法律文化对西方的影响》,河北人民1999年版。 郑秦著:《清代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韩延龙:《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通史》,中央党校1998年版。 谢振民:《中国民国立法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陈景良:《当代中国法律思想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张建国:《中华法系的形成与发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杨一凡:《明大诰研究》,《明初重典考》。 钱大群:《唐律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法制史(第二版)全套课件
![中国法制史(第二版)全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5c1695e87101f69e3195a9.png)
(一)刑罚体系
殷因于夏,有所损益。
——《晋书》卷三十《刑法志》
刑名从商。
——《荀子 ·正名》
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
——《韩非子 ·内储说上》引《七术》
(二)主要罪名
继续沿用不孝、违命等罪名
同时也规定了一些新罪名: 乱政、疑众、职务犯罪
(三)刑罚原则
(商代)殷罚有伦。 ——《尚书 ·康诰》
(三)移植西方法律应与中国国情结合
清末修律过急,法律变革主要源于政治变革 1.修新律作为清末政权变革政治的象征 2.建立西方法律体系以便收回领事裁判权
部分法律脱离中国国情 经验证明,简单地移植西方法律,脱离中国地 国情,很难发挥有效的调整作用,也会失去民 众的信任,而这种信任恰恰是法律权威的根本 保证。
夏代的神权法思想 受命于天 行天之罚
二、法律形式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左传》昭公六年
夏代法律形式
习惯法
王命
礼
刑
誓
训
三、法律内容
(一)刑罚体系 (二)主要罪名 (三)刑罚原则
(一)刑罚体系
夏后氏之王天下也,则五刑之属三千。
——《晋书》卷三十《刑法志》
夏后氏正刑有五,科条三千。
——《隋书》卷三十三《经籍志二》
一、早期国家的产生
国家形成的四个标志: 1.王位世袭制的建立 2.公共权力的设立 3.按地域划分国民 4.向国民征税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 国家的起源》 载于《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人民出版社1972版。
二、法制文明的起源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成公十三年》
刑“始于兵”
• 黄帝“五刑” • 苗民“五刑” • 皋陶 象刑
中国法制史课件-PPT课件 共322页
![中国法制史课件-PPT课件 共322页](https://img.taocdn.com/s3/m/e9660572f7ec4afe04a1dfe4.png)
(三)刑事政策--刑罚世轻世重。
"建邦三典":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 乱国用重典。
五、西周的民法
(一)民事规范:以习惯法为主的民事法律体系。 (二)契约关系:
1、管理机构:司约、质人。 2、买卖契约:质剂(大市以质 小市以剂)。 3、借贷契约:傅别。
(三)婚姻家庭制度:
1、结婚原则: (1)一夫一妻。奴隶主贵族可以纳妾。 (2)同姓不婚。根据之一:"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1、嫡长子继承制。 2、大宗率小宗,小宗率群弟(小宗服从 大宗,诸弟服从长兄)。 3、家族组织与政权组织合一,周王为"天 下共主"。
(四)影响:
宗法制度不仅是西周的基本社会制度,而 且在思想观念和基层组织等方面影响到以后 的封建社会。
二、西周法律思想
(一)以德配天。 1、根据: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2、"德"的要求:敬天、敬宗、保民。 (二)明德慎罚。 要求:"实施德教,用刑宽缓"。 (三)影响:西周的法律思想将天命与德治联
(三)商鞅变法的内容:
1、剥夺旧贵族特权,改革基层管理体制 废除了奴 隶主贵族在任官方面的世卿世禄制,地方长官任免 统一由国王掌管。
纳币的标准: 元朝:一品二品:五百贯; 三品:四百贯; 四品五品:三百贯; 六品七品:二百贯; 八品九品:一百二十贯 庶人:上户一百贯,中户五十贯,下户二十贯。
六、西周的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构体系:周王--大司寇--小 司寇(属 官有掌囚、掌戮、司刑等) --基层官员(士师、乡士、遂士等)。
(二)"禹刑"(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三)罪名(昏、墨、贼,杀。不孝) (四)"五刑"(墨、劓、刖、宫、大辟) (五)监狱(圜土、夏台)
中国法制史完整版5ppt课件
![中国法制史完整版5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59a4a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4.png)
——《西周金文选注》
【课后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礼、《吕刑》、嫡长子继承制、质剂、傅别、世 卿世禄、六礼、狱与讼、五听
二、简答题 1、简述西周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 2、简述西周时期的主要立法活动。 3、简述西周时期的土地所有制。 4、简述西周时期的婚姻法律制度。 三、论述题 1、试述西周宗法政权体制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2、试论西周时期礼与刑的关系。
参考文献
8.《清律研究》,张晋藩著,法律出版社 1993 年版。
9.《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张晋藩著,法律出 版社 1997 年版。 10.《清代民法综论》,张晋藩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11.《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张晋藩著,中国政法大学 出版社 2000 年版。 12.《中国近代社会与法制文明》,张晋藩著,中国政法 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11 月版 13.《中国法制史》,朱勇主编,法律出版社 1999 年版 14.《中国历代刑法志注释》,高潮、马建石主编,吉林 人民出版社 1994 年出版。
参考文献
二、著作
1. 《历代刑法考》,沈家本著,中华书局1985年版。
2. 《九朝律考》,程树德著,中华书局1963年版。 3. 《中国古代法制丛抄》,蒲坚编著,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1年版。 4.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著,中华书局1981 年版。 5. 《中华民国立法史》,谢振民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 社2000年版。 6.《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张晋藩著,中国广播电视出 版社 1992 年版。 7.《中国法制史》,张晋藩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92 年版。
法典与案 例结合阶 段
自宋代以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法律开始向法 律技术的完备方向发展,即在审判具体案件是如何实现司 法操作与法律指导思想上的结合。案件成例作为一种法律 形式得到很大发展,例与律开始相互结合。明、清两代王 朝的法律制度是这一发展趋势的典型代表。
【课后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礼、《吕刑》、嫡长子继承制、质剂、傅别、世 卿世禄、六礼、狱与讼、五听
二、简答题 1、简述西周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 2、简述西周时期的主要立法活动。 3、简述西周时期的土地所有制。 4、简述西周时期的婚姻法律制度。 三、论述题 1、试述西周宗法政权体制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2、试论西周时期礼与刑的关系。
参考文献
8.《清律研究》,张晋藩著,法律出版社 1993 年版。
9.《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张晋藩著,法律出 版社 1997 年版。 10.《清代民法综论》,张晋藩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11.《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张晋藩著,中国政法大学 出版社 2000 年版。 12.《中国近代社会与法制文明》,张晋藩著,中国政法 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11 月版 13.《中国法制史》,朱勇主编,法律出版社 1999 年版 14.《中国历代刑法志注释》,高潮、马建石主编,吉林 人民出版社 1994 年出版。
参考文献
二、著作
1. 《历代刑法考》,沈家本著,中华书局1985年版。
2. 《九朝律考》,程树德著,中华书局1963年版。 3. 《中国古代法制丛抄》,蒲坚编著,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1年版。 4.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著,中华书局1981 年版。 5. 《中华民国立法史》,谢振民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 社2000年版。 6.《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张晋藩著,中国广播电视出 版社 1992 年版。 7.《中国法制史》,张晋藩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92 年版。
法典与案 例结合阶 段
自宋代以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法律开始向法 律技术的完备方向发展,即在审判具体案件是如何实现司 法操作与法律指导思想上的结合。案件成例作为一种法律 形式得到很大发展,例与律开始相互结合。明、清两代王 朝的法律制度是这一发展趋势的典型代表。
19 香港澳门法制 《中国法制学》 马工程
![19 香港澳门法制 《中国法制学》 马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551c92489b6648d7c1c746fc.png)
二、民商事法律制度
--法律渊源:普通法、衡平法、制定法(法例)、 习惯法以及相关的国际条约和协定
--主要内容:合约法、侵权法、财产法、行政法、 家事法事法令
《司法(重刑罪及非重刑罪)条例》、《刑事司法 管辖权条例》、《刑事诉讼程序条例》、《刑事 罪行条例》、《刑事罪行(酷刑)条例》、《侵害 人身罪条例》、《简易程序治罪条例》
四、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构 2.回归后
法院+检察院 --第一审法院 --中级法院 --终审法院
四、司法制度
(二)诉讼制度
--《司法组织纲要》 --《民事诉讼法典》 --《刑事诉讼法典》 --《行政诉讼法典》 --《劳动诉讼法典》
四、司法制度
(三)与内地的司法协助
《澳门基本法》第93条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可 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司法机关通过协商依法进行司法 方面的联系和相互提供协助”
2. 中葡条约与割让澳门 3. 1949年以后的中葡澳门关系 4. 1999年澳门回归与《中葡联合声明》
三、“一国两制”体制下的法律制度
--一国两制的法治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 本法》 《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法律文化的彼此融合
-普通法与大陆法文化的交融 -不同大陆法文化的交融
(二)废除死刑
1993年4月21日,香港立法局三读通过,香港总督 于4月23日颁布了1993年《刑事罪行(修订)条 例》,宣布废除死刑
四、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构 1. 香港殖民统治时期
--裁判司署 --地方法院 --最高法院
四、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构 2. 香港回归后
--裁判法院 --区域法院 --高等法院 --终审法院
-- 2001年《关于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法院对民 商事案件相互委托送达司法文书及调取证据的安排》
新(部编人教版)香港和澳门的回归PPT课件完美版1
![新(部编人教版)香港和澳门的回归PPT课件完美版1](https://img.taocdn.com/s3/m/c5ccb15bd5bbfd0a795673a7.png)
C.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政治协商制度
D 4.(2017·威海)“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 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这首诗歌中的“喜事”是指(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C.川藏、新藏公路通车
D.香港、澳门回归
新(部编人教版)香港和澳门的回归P PT课件 完美版 1
1.(2017·枣庄)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
国人民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要继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
D 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其中“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者
是( )
A.孙中山 B.毛泽约》
材料三: 1936年第11届柏林奥运会,中国代表团除撑杆跳选手进 入复赛外 ,其余的均在初赛即遭淘汰。代表团途经新加
坡回国时 ,当地报纸刊登了一幅题为“东亚病夫”
的讽刺漫画
新(部编人教版)香港和澳门的回归P PT课件 完美版 1
新(部编人教版)香港和澳门的回归P PT课件 完美版 1 新(部编人教版)香港和澳门的回归P PT课件 完美版 1
邓小平 分别反应出变香我,港们法自律由的基港党本的不地和变位国,和家生国活 际领方 贸导式 易不 、人变 金具, 融
有怎样的品中质心?的地这位将不变对。历史的进程产 •生这 酷怎个无样人情1的好啊98冷!影4材那国中响料就领英?三意导《:味人联如着是果中李合到国鸿声政章19明府!97是》年晚还清收政不府回,香中港,
新(部编人教版)香港和澳门的回归P PT课件 完美版 1 新(部编人教版)香港和澳门的回归P PT课件 完美版 1
中法史各章节PPT概要
![中法史各章节PPT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637005f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b.png)
本质上是债权 但台湾将其规定于《动产担保交易法》 中,视为物权
18
在唐朝“草市”(墟市)、“镇市”的基础上, 宋朝已有“晓市”、“夜市” 北宋之开封、南宋之临安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商业中心 已有纸币(北宋之“交子”,南宋之“会子” )
票据(称“帖子”、“便钱”)
19
2、经济法律规范的变化 a、禁榷法 茶、盐、酒,铁、煤、矾,国家专卖 可官产、官运、官销 或官产、官运、商销 商销须有“引子”(许可证), 且划定销售范围、路线、期限
《宋刑统》书影
起初,律敕并行,后来,敕高于律 编敕、编例:宋之主要立法活动
导致了法律的混乱
6
3、南宋的《条法事类》 条法事类:依事实性质分类编纂敕令格式 各种事类之下都附敕令格式
南宋主要立法活动,孝宗、宁宗、理宗时代都编过。
但唯存:孝宗时的《庆元条法事类》
总编敕令,较少修律,说明皇权看涨
事实性质:如财务、劳动、医疗等,
评: 1、律未成典,不如金,金有《泰和 律义》,形成律敕令格式例 2、《新元史 刑法志》:元法混乱 本不重法,重佛重儒。 科举:停考明法科、诗赋科, 只考明经科——理学 35
二、法制特点
第一、立法体例的民族分治
四等人:蒙古人、色目人(原属西夏)、
汉人(原属金)、南人(原属南宋)
属人主义泛滥:以民族、宗教、身份分,同罪异罚
第一、法治上,从民族的分而治之到民族的合而治之 实即从民族压迫到不断汉化 先用辽法治契丹、用金法治女真、用汉法治汉 后吸收唐宋汉律,统一法制
29
辽:先——北枢密院下的夷离毕院受理契丹案 南枢密院下的刑房受理汉人案
后——圣宗(耶律隆绪)不以人而以地域、级别管辖受理 金:比辽规范,设刑部、大理寺、御史台 辽:吸取唐十恶、八议、老幼从轻等 金:吸取宋律、敕、令、格、式、例及唐之疏议的分类
18
在唐朝“草市”(墟市)、“镇市”的基础上, 宋朝已有“晓市”、“夜市” 北宋之开封、南宋之临安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商业中心 已有纸币(北宋之“交子”,南宋之“会子” )
票据(称“帖子”、“便钱”)
19
2、经济法律规范的变化 a、禁榷法 茶、盐、酒,铁、煤、矾,国家专卖 可官产、官运、官销 或官产、官运、商销 商销须有“引子”(许可证), 且划定销售范围、路线、期限
《宋刑统》书影
起初,律敕并行,后来,敕高于律 编敕、编例:宋之主要立法活动
导致了法律的混乱
6
3、南宋的《条法事类》 条法事类:依事实性质分类编纂敕令格式 各种事类之下都附敕令格式
南宋主要立法活动,孝宗、宁宗、理宗时代都编过。
但唯存:孝宗时的《庆元条法事类》
总编敕令,较少修律,说明皇权看涨
事实性质:如财务、劳动、医疗等,
评: 1、律未成典,不如金,金有《泰和 律义》,形成律敕令格式例 2、《新元史 刑法志》:元法混乱 本不重法,重佛重儒。 科举:停考明法科、诗赋科, 只考明经科——理学 35
二、法制特点
第一、立法体例的民族分治
四等人:蒙古人、色目人(原属西夏)、
汉人(原属金)、南人(原属南宋)
属人主义泛滥:以民族、宗教、身份分,同罪异罚
第一、法治上,从民族的分而治之到民族的合而治之 实即从民族压迫到不断汉化 先用辽法治契丹、用金法治女真、用汉法治汉 后吸收唐宋汉律,统一法制
29
辽:先——北枢密院下的夷离毕院受理契丹案 南枢密院下的刑房受理汉人案
后——圣宗(耶律隆绪)不以人而以地域、级别管辖受理 金:比辽规范,设刑部、大理寺、御史台 辽:吸取唐十恶、八议、老幼从轻等 金:吸取宋律、敕、令、格、式、例及唐之疏议的分类
《中国法制史》课件
![《中国法制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f67d0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b.png)
02
中国古代法制
夏商周时期的法制
司法制度
立法概况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法制史上的初 创期,这一时期的法制以习惯法 为主,统治者通过制定礼和刑来 规范社会关系。
夏商周时期的神权色彩浓厚,行 政与司法合一,统治者通过祭祀 和卜辞等方式来决断案件。
总结词
初创期,以习惯法为主,神权色 彩浓厚,行政与司法合一。
引进西方法律制 度
清朝末期,中国面临严重 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 法制改革成为重要的救亡 图存手段。
清朝末期,随着西方列强 的入侵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清朝政府开始进行法制 改革,以图挽救统治危机 。其中,比较重要的改革 包括
修订《大清律例》,使其 更加符合近现代法律原则 和司法制度。
建立独立的司法机构,试 图改变传统行政与司法合 一的体制。
刑罚制度
秦汉时期的刑罚制度仍然较为严酷,但已 经逐渐向轻缓方向发展。
立法概况
秦汉时期是中国法制史上的统一与发展期 ,这一时期制定了《秦律》和《汉律》, 标志着中华法系的初步形成。
罪名体系
这一时期的罪名体系更加丰富,涉及范围 更广,包括危害国家安全、危害社会稳定 等罪名。
司法制度
秦汉时期重视儒家思想,强调礼刑并重, 行政与司法分离,司法机构逐渐完善。
这一时期的罪名体系更 加丰富多样,涉及范围 更广,包括危害国家安 全、危害社会稳定、侵 犯个人权利等罪名。
唐宋明清时期的刑罚制 度逐渐轻缓化,废除了 许多残酷的刑罚,如车 裂、腰斩等。同时加强 了对民间纠纷的调解和 仲裁。
03
中国近代法制
清朝末期的法制改革
01
02
03
04
05
总结词
详细描述
修律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名师推荐(部编版)1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名师推荐(部编版)1](https://img.taocdn.com/s3/m/cfb7d9aea1c7aa00b42acb2f.png)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分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níng)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dàn)着我的骨肉,唆(suō)着我的 膏脂;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澳 门
台湾 香港
讨论与思考
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
思考角度:1、历史和现实的角度 2、对港澳、中国和世界的角度
的报道,“从8月中旬以来,澳 门已经发生了6宗枪击案件、1 宗爆炸案,已导致6死7伤。”
回归后不久,澳门整个治安 形势就发生了大的逆转——凶杀 和纵火案件分别减少了72%和 40%,治安不靖的局面迅速得 到扭转。
2003年底,公安部领导对 澳门社会治安考察后认为,澳门 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
乡愁
念受资本主义制度
影响的材料
一百多年来,香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一方面香港发展起来,香港成为国 际贸易与金融中心.是亚洲四小龙之一。
同时香港在长期的资本主义制度统治下, 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应该提出的是:香港的发展是他们发挥其自由港 的优势,在中国大陆的支持下发展的。而不是因为外 国殖民统治下发展起来的。)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ppt完美课件(部编 版)1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ppt完美课件(部编 版)1
讨论与思考
结合香港的历史和现实,你认 为以怎样的方式收回香港?
“一国两制”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ppt完美课件(部编 版)1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澳 门
台湾 香港
讨论与思考
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
思考角度:1、历史和现实的角度 2、对港澳、中国和世界的角度
的报道,“从8月中旬以来,澳 门已经发生了6宗枪击案件、1 宗爆炸案,已导致6死7伤。”
回归后不久,澳门整个治安 形势就发生了大的逆转——凶杀 和纵火案件分别减少了72%和 40%,治安不靖的局面迅速得 到扭转。
2003年底,公安部领导对 澳门社会治安考察后认为,澳门 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
乡愁
念受资本主义制度
影响的材料
一百多年来,香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一方面香港发展起来,香港成为国 际贸易与金融中心.是亚洲四小龙之一。
同时香港在长期的资本主义制度统治下, 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应该提出的是:香港的发展是他们发挥其自由港 的优势,在中国大陆的支持下发展的。而不是因为外 国殖民统治下发展起来的。)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ppt完美课件(部编 版)1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ppt完美课件(部编 版)1
讨论与思考
结合香港的历史和现实,你认 为以怎样的方式收回香港?
“一国两制”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ppt完美课件(部编 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刑事法律制度
(一)澳门《刑法典》于1996年10月1日生效 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称原则、刑罚人道主义
原则、刑罚目的原则 (二)非刑事性法律
关于选举及保障基本权利和自由方面的法律、 知识产权法律、交通管理法律及其他涉及经济文 化领域的法律
四、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构
1. 1993年起 --澳门高等法院 --审计法院 --司法高等委员会 --司法培训中心
第十九章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制
第一节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制 第三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制
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 握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制的基本 内容。
本章教学要求:介绍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 区的宪法、刑事、民事法制和司法制 度的主要内容。
• 本章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宪法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民商事法律制度
--法律渊源:普通法、衡平法、制定法(法例)、 习惯法以及相关的国际条约和协定
--主要内容:合约法、侵权法、财产法、行政法、 家事法及税法
三、刑事法律制度
(一)香港地区的主要刑事法令
《司法(重刑罪及非重刑罪)条例》、《刑事司法 管辖权条例》、《刑事诉讼程序条例》、《刑事 罪行条例》、《刑事罪行(酷刑)条例》、《侵害 人身罪条例》、《简易程序治罪条例》
四、司法制度
(二)诉讼制度
--民事诉讼: 入禀及答辩、备审、审讯、执行判决、上诉
--刑事审判程序: 简易审判程序、公诉审判程序
四、司法制度
(三)与内地的司法协助
《香港基本法》第95条:“香港特别行政区可与全 国其他地区的司法机关通过协商依法进行司法方面 的联系和相互提供协助。”
--1999年3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 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互委托送达民商 事司法文书的安排》
第二节 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制
一、《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与宪法相关 法
(一)特首及其附属机构
--特首
法律执行权、行政领导权、人事任命权、执行中央 指令或授权事项权、准司法性质权力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会议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一、《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与宪法相关 法
(二)立法会 (三)与《香港基本法》相关的宪法性法律及有 关问题的决定 --有关国家主权象征的法律与决定 --有关国家外交、国防方面的法律与决定 --有关香港政治制度安排的法律与决定 --有关《香港基本法》解释和司法的法律与决定
四、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构 2.回归后
法院+检察院 --第一审法院 --中级法院 --终审法院
四、司法制度
(二)诉讼制度
--《司法组织纲要》 --《民事诉讼法典》 --《刑事诉讼法典》 --《行政诉讼法典》 --《劳动诉讼法典》
四、司法制度
(三)与内地的司法协助
《澳门基本法》第93条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可 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司法机关通过协商依法进行司法 方面的联系和相互提供协助”
一、《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与宪法相关 法
(二)立法会 (三)与《澳门基本法》相关的宪法性法律 --有关国家主权象征的法律 --有关国家外交、国防方面的法律 --有关国家安全、司法方面的法律 --有关政府组织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法律
二、民商事法律制度
-- 1966年《葡萄牙民法典》 --1976年葡萄牙国会《澳门组织章程》 --《民法典》《商法典》和《民事诉讼法典》等 --1999年年底:《澳门物业登记法典》、《澳门 商业登记法典》、《澳门民事登记法典》
-- 2001年《关于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法院对民 商事案件相互委托送达司法文书及调取证据的安排》
--2006年签署《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关于相互认 可和执行民商事判决的安排》
--2007年签署《关于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相互认 可和执行仲裁裁决的安排》
本章思考题: 1. 简述“一国两制”的内涵。 2.简述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渊源。 3.简述内地与港澳地区司法协助的特征。
(二)废除死刑
1993年4月21日,香港立法局三读通过,香港总督 于4月23日颁布了1993年《刑事罪行(修订)条 例》,宣布废除死刑
四、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构 1. 香港殖民统治时期
--裁判司署 --地方法院 --最高法院
四、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构 2. 香港回归后
--裁判法院 --区域法院 --高等法院 --终审法院
2. 中葡条约与割让澳门 3. 1949年以后的中葡澳门关系 4. 1999年澳门回归与《中葡联合声明》
三、“一国两制”体制下的法律制度
--一国两制的法治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 本法》 《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法律文化的彼此融合
-普通法与大陆法文化的交融 -不同大陆法文化的交融
--2006年7月14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 院相互认可和执行当事人协议管辖的民商事案件判 决的安排》(2008年8月1日生效)
第三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制
一、《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与宪法相关 法
(一)特首及其附属机构 --特首 --行政会议:协助行政长官进行决策的机构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
• 本章教学难点: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司法制度的主要内容以及其评价。
第一节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一、香港法制的历史演变
1. 中英条约与割让香港 2. 续约与租借九龙半岛 3. 1949年以后的中英香港关系 4. 1997年香港回归与《中英联合声明》
二、澳门法制的历史演变 1. 明代中葡关系与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