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小说高考阅读复习回顾
2017高考二轮复习小说之情节结构
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
用?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 有条不紊地发展。两人通过电话相知相恋到分离。 ②交代战争时期的特殊环境。俩人因为战争不能经常见面, 只能通过电话联络感情。 ③首尾呼应,深化主题,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同时书写了 人性的美好。 ④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情节 的发展因为电话的联络而得以层层推进。 ⑤对塑造人物性格有帮助。两个人的性格特点在一次次通话 中得以渐渐丰满起来。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小说情节的作用。小说情节的作用分 为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内容上包括交代环境、深化主题等, 结构上包括制造悬念、首尾呼应、线索作用等。
课堂小结:情节的作用:
• 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 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 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 4、照应前文; • 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 6、刻画人物性格; • 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2012 江西《报复》) 4、“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
处这句话的作用。
(2012 江苏《邮差先生》)
情节的作用:①内容 ②结构 性格 、心理、身份 人物
丰富形象、使形象鲜明
深化
• 情节 交代故事发生的 环境
时间、地点
构建体系,形象记忆
对整个故事情节构成上的作用(指向情节) 结构:①点明题意,线索作用或推动情节发展。
插叙式。使情节完整严密,内 容更加充实丰富。
情节发生逆转,出人意料,令人回味
• 9、
具有喜剧性色彩
具有悲剧性色彩
• 2012年 江西高考题《报复》 16题:小说开头彭恩打电话的情节有哪些作用? ①交代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地点。指向环境
2017届福建省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五小说阅读第一节分析
第二步:关注描写,分析人物 1.神态描写 (1)文中三处画横线处写到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 的心情不一样: 第一次,马兰花强忍泪水,表现了她受到丈夫指 责后的委屈与隐忍;
第二次,面对丈夫不停地唠叨指责,“眼里含着 泪〞,表现了她对丈夫不明人情事理的气愤与不满;
第三次,她读着麻婶女儿的来信,“满眼的泪水 〞,表现她对麻婶去世的惋惜,对麻婶女儿知恩图报 的感谢,以及对丈夫终于不再唠叨埋怨的释然。
2.情节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 中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 排,比现实生活中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代表 性。
3.环境 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中心思想有极其 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提 醒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 长的历史背景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 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现人 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作用。
二、巧抓阅读技巧,快速读懂小说 小说阅读需要两大能力,一是对文本的认知理解 能力,二是解题能力。在高考中可通过以下四步快速 读懂小说。
第一步,切分层次,梳理情节 1.梳理情节脉络是阅读小说的突破口,也是根底。
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开展、高潮、结局四 个局部,可以按照这四局部梳理情节。
2.找出线索,梳理脉络。如2021 年全国卷I?马兰 花?,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 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
(9)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 吗?〞
(10)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 来,你找谁要去?〞
(11)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害处想啊?你就肯 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 上了车。一路上 ,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典例分析
高三小说阅读5大题型解析之专题一情节“间接考查型”要求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态度变化、情感变化等。
这类题目实际上也属于情节梳理题,只是答题方向不同。
题型一情节梳理一、典题展示1.(2022年新高考1卷《江上》)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
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①子胥登上渔船,清新的空气,和谐的橹声等都使他感到安宁;②船到江中央,月涌江流,子胥的思绪随江水奔涌,复仇的情绪渐趋激昂;③渔船缓缓前行,子胥观察摇橹渔夫,体会渔夫的世界,感念渔夫的恩惠,享受到不曾体验过的柔情。
2.(2021年全国乙卷《秦琼卖马》)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6分)【参考答案】①先是无意购买:他看出瓷盘是赝品,并不说破,以“小本生意”为由婉拒。
②然后是有意相帮,但没有完全拿定主意:表示再想想,留下王超杰并细心安排吃住。
③最后决意相助:对戏剧的热爱,对世道人生的感悟,让他知假买假、慷慨解囊。
2.(2018全国卷3《微纪元》)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6分)【参考答案】①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
②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
③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
3.(2013重庆《枪口下的人格》)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
【参考答案】①俘敌。
文章前三段讲的是贝尔蒂俘虏霍夫曼。
②护俘。
四至六段讲的是贝尔蒂保护霍夫曼。
③被俘。
七、八段写贝尔蒂及他人被俘虏。
④脱险。
九至十二段写霍夫曼保护了贝尔蒂,贝尔蒂脱险。
⑤赴死。
十三段至最后,写贝尔蒂为救迈尔,勇敢赴死。
二、解题思路总结第一步:审清题意,明确方向“间接考查型”,表面是“分析文中×××的心理变化过程”,实质从人物的角度概括哪些情节引起了其情感怎样的变化。
2017高考完整小说阅读复习
(二)赏析人或物的形象在文中的 作用 1、常见提问方式 ①小说塑造××这一主要人物,有 何意义? ②小说塑造××物象,有何作用? ③小说又写到了××,请分析其作 用。
2、解题基本思路
(1)从关系角度看
①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对比、衬托、突出其他人物形象
特点。
②与故事情节的关系:贯穿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
内容上的作用:
①对环境:突出或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 更具典型性。 ②对人物: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 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 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③对主题:揭示或表达或寄托或暗示了……的主 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 ④对读者感受: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 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小说读什么 1.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感知情节) 2.塑造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分 析人物形象) 3.这个故事发生的特殊环境是什么。 (了解背景) 4.表现了什么主题。(把握作品主题) 5.通过哪些写作方法塑造人物、突出主 题的。(艺术特色)
五、几个命题要点:
1.把握故事情节
2.概括探究主题
3.理解小说标题
结构上的作用:
位于开头:
(1)总领全文;(2)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3)为下文某一,奠定
感情基调。(5)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位于中间:
承上启下,过渡自然,总结前文,领起后文,
照应前后文,铺垫或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位于结尾:
总结全文、照应前文,呼应标题、卒章显志,概括并深
命题角度三:人物形象
(一)找到概括分析的切入点: 1、从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 质入手。 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 的性格。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 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 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3、根据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 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
2017年高考小说整体阅读
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 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 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④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⑤从作者自己的评论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概括主题的基本术语
考题回顾:
压在信封里的钱
申弓
那一年,老主人不知道出于什 么心态,将我装进一个信封里,然 后贴上8分钱邮票,将我投入信箱, 我转转颠簸,最后来到了新主人的 家。虽说10元数额不大,可在当时 也不是一笔小数啊,试想,8分钱 一个鸡蛋,我可以换成100多个鸡 蛋呢。
老主人:寄钱
终于,新主人 从邮差手中接过 了信封,我原以为,从此我就 不再与黑暗作伴了。
内容、情节、形象、结构安排 20
小结: 小说的考点
考点一、揣摩人物形象 考点二、注意环境描写 考点三、把握故事情节 考点四、概括主题内容 考点五、理解小说标题 考点六、分析写作技巧 考点七、品味语言特色
考点透析
根据《考纲》规定,文学类文本阅读 从三个不同的能力层级考查学生,考点 分三大类,共七个考点。
2016
全国卷1 《锄》
内容、标题、语句、词语
25
年
全国卷2《战争》
内容、形象、线索、标题
13次考查人物 人物形象 全国卷3 《玻璃》 内容、线索、形象、观点态度
25 25
形象及相江苏关卷《描会明》
情节、语句、细节、情节
20
写手法 2015 全国卷1《马兰花》 年 全国卷2《塾师老汪》
内容、线索、形象、情节 内容、形象、语句、形象
(选自《小说选刊》2015年第11
期)
2017届高考小说复习第四课时之题目和线索
小说线索安排的作用:
一可使小说结构清晰; 二便于情节集中; 三可通过线索巧妙安排结构,揭示主题。
在分析小说的线索时,尤其要注意双线结构的小说。 在小说中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就 叫做明线,而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 来的线索就叫做暗线。 小说明线所叙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而暗线 则能够在更广更深的层面上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 斗争的焦点。使故事情节的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矛盾和 主题更加突出。 明线可以是时间、地点或者文章中贯穿前后的物品、 人物等等,暗线一般比较难找,不是文章大花笔墨的地方, 但却很重要,小说最喜欢用的就是借暗线推动情节发展往 往还会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总结小说标题的作用:
①交代时间、地点、环境; 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③是小说的线索; ④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情节的转折; ⑥一语双关; ⑦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主旨
答题示例
1.本文以“变色龙”为题,具有怎样的表 本意 达效果?
答:“变色龙”原是一种晰蜴,它皮肤的颜
设题呈现:
1.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 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 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2.“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 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3.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这对 现实人生有许多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8分)
【小说线索、思路的答题指津】
1、熟悉相关知识,牢记答题术语; 2、小说线索特点,明暗双线交织; 3、小说思路问题,注意审清题目; 4、问什么答什么,分清答题角度; 5、内容情感结构,人物环境情节; 6、开头巧设悬念,结尾出人意料; 7、中间一波三折,铺垫伏笔衬托; 8、揭示深化主题,塑造刻画人物; 9、创设故事情境,渲染环境氛围;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总结
(1)出人意料的结局(欧 亨利式结尾)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
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1)提供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的时代背景;
(2)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
物性格;
(3)揭示社会本质,深化主题思想;
整理课件
23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照应题目。
(2)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3)烘托人物,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 格。
(4)推动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
• 深层义的挖掘要联系小说情节、人物、环境、主 题等方面。
整理课件
38
考法二 情节类探究
• (一)探究情节类题目的答题技法
• (1)亮出自己的见解。探究性的题目,最重要的是先 确定自己的观点。
• (2)从文本情节引述论据分析。对于小说情节合理性 的探究,绝对不能离开文本而漫无边际地去谈,而 应该紧密结合文本,并运用文本中的具体情节、事 件等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D.揭示或暗示主题。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主 要人物服务的,为揭示小说的主题服务的。小说 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涵着厚 重的力量,既提示了小说的主题,又增添了小说 的魅力。
整理课件
17
命题角度二:环境
整理课件
18
整理课件
19
相关知识储备: 1.环境描写的特点
2017小说阅读之情节概要
边
伏笔、时空交错、抑扬、误会、巧合、急转、点题、出入意料的
提
悟
升
结尾等。
菜单
高考总复习·语文
第二部分 第三编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考 题
分点突破·边练边悟
错
回
题
顾
纠
· 命
题型一
概括情节
偏 ·
题
规
分 题型解读
析
范 提
升
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
有组织的生活事件,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
提
这是1944年的8月,德国人占领下的巴黎。在一家 升
咖啡馆里,一名叫霍夫曼的德国少校脑后忽然被顶上
一件冰凉的东西,随即有人大声命令道:“霍夫曼少
分 点
校,举起你的手来。”
高 效
突 破
霍夫曼大吃一惊,只得举起双手,一任挎在腰间
训 练
· 边
的手枪被抽走,等转头一看顿时又气又羞,原来,刚
· 能
练
力
边 悟
第二部分 第三编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考
题 回
霍夫曼和其他俘虏自然得到了解救,他们趾高气
错 题
顾 ·
扬地走到大伙面前,挨个指认几个小时前俘虏他们的
纠 偏
命 题
人。
· 规
分
范
析
只要他们一指认出谁,那人就会被粗暴地强拉出
提 升
来当众杀死。
一会儿轮到霍夫曼指认了,他一双狼似的眼睛从
分 一张张惊慌失措的脸上扫过。没有人能忍受得了他的 高
训
破 ·
新课标卷Ⅰ:小说前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影子表演,后
练 ·
边
2013 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现实生活。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 8分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复习(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复习(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认识小说文体特征。
2.了解考场阅读要求,提高学生快速阅读、整体把握的能力。
重点:1.小说三要素、小说的分类。
2.初步把握小说的情节、环境、形象、主题。
难点:掌握快速阅读、整体把握的方法。
设计思想高考文学类文本小说命题总体上会围绕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要素展开,但从不套路化,非常讲究命题的具体性和文本的针对性,对考生文本阅读要求高,尤其是对文本的速读、整读、细读、深读能力要求更高;对考生的思维素养要求高,要求思考具有严谨性、全面性、清晰性,突出围绕人物形象的设题。
鉴于对文本阅读的高要求,在一轮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改变重做题、轻阅读的习惯,要把复习的重心放在对文本的阅读上。
既要作整体把握阅读训练,如勾画核心句,划分层次,提炼要点,概括主旨,感知形象及特点等,又要作文本局部的精读或深读训练,如局部文字的内部层次,关键词语的含义,以及该文字与上下文的关联等。
教学设计一、认识小说文体特征小说是文学的一大类别,是一种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
1.小说三要素无论什么样的小说,都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就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都是重在写人物的,“文学即人学”,小说创作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而塑造人物形象一般离不开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生活环境,所以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安排故事情节,描写典型环境也就成了传统小说的基本艺术特征。
(1)小说中的人物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2)小说的故事情节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BBG]2017版高考语文(全国复习)(讲义):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专题三+考点三赏析小说形象
Ⅰ准确、全面地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及作用一、准确、全面地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一)掌握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五种途径和方法小说中的人物,又称典型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采用“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艺术手法创作出来的。
对比生活中的原型,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更具代表性。
小说人物的形象特点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特点和内在特点。
外在特点是指人物的外貌、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点是指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等。
把握小说人物的形象特点是小说阅读的中心任务。
应如何把握呢?1.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2.结合小说直接描写的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及间接描写的环境和与他人关系等内容,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这是最主要的途径和方法。
(1)肖像描写阅读下面的人物肖像描写,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刘四爷是虎相。
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
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
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突出了刘四爷的“虎相”和“虎气”。
精要点拨肖像描写是一种对人物形象外在特点进行描绘的手法,具体包括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描写。
它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
从人物肖像描写切入分析,可以迅速掌握人物的外在特点、身份、地位、教养甚至内在性格等。
(2)语言描写分析下面的人物语言,概括其性格特点。
玛兰在做部长的同学帮助下做了行政法院参事。
……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制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
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
2017届高考小说复习之情节
第三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三、规范答题——灵活运用模板 根据小说信息,灵活运用答题模板。 模板一 完整叙述的答题模板 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文中没有涉及的除外,但“何 人”“做何事”不能省)的格式加以概括,应有的要素不能缺 失。“何事”一环中有时要包括“原因、经过、结果”。
栏目 导引
栏目 导引
第三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味敷衍度日。背书,作对子,还混得过,私底下只想翻稗 书。那时代,尤其是我家吧,“禁书”的范围之广,连唐诗 宋词也不准上桌,说:“还早。”所以一本《历代名窑释》中 的两句“雨过天青云开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我就觉得清 新有味道,琅琅上口(原卷如此。应为“朗朗上口”——编 者注)。某日对着案头一只青瓷水盂,不觉漏了嘴,老夫子 竟听见了,训道:“哪里来的歪诗,以后不可吟风弄月,丧 志的呢!”一肚皮闷瞀的怨气,这个暗趸趸的书房就是下不 完的雨,晴不了的天。我用中指蘸了水,在桌上写个 “逃”,怎么个逃法呢,一点策略也没有。
栏目 导引
第三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考题印证] (2015·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童年随之而去(节选) 木心
【节略部分内容提示】母亲、姑妈等人在睡狮庵请和尚做佛 事。“我”随着在山上呆了一段时间后,天天吵着要回家,终 于—— 回家啰! 走出山门时,回望了一眼——睡狮庵,庵是小的啊,怎么有 这样大的庵呢?这些人都不问问。 家庭教师是前清中举的饱学鸿儒,我却是块乱点头的顽石,
情节。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栏目 导引
第三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题干 (3)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 示例 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2017小说阅读之情节
错 题 纠 偏 · 规 范 提 升
写作思路。本文按时间顺序,以主要人物贝尔蒂的行
动为线索展开情节。第二步,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
分 点 突 破 · 边 练 边 悟
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 矛盾冲突。可根据内容给文章分段,概括每段的主要 内容,然后依次叙述。文章前三段讲的是贝尔蒂俘虏 霍夫曼,第四到第六段讲的是贝尔蒂保护霍夫曼,第
考情 表现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解读 [命题趋势] 在高考中,分析情节结构是高频考点。在一轮复习中,小说情节 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明确小说常见的顺序:顺叙、插叙、倒
错 题 纠 偏 · 规 范 提 升
分 点 突 破 · 边 练 边 悟
叙、平叙。②理清故事的情节。小说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 局这四个情节。要能概括各部分的要义。要注意领起或收束的语 句,前呼后应、承上启下的语句,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 的语句。③掌握一定的鉴赏技巧。情节技巧有线索、呼应、铺垫、 伏笔、时空交错、抑扬、误会、巧合、急转、点题、出入意料的 结尾等。
第二部分 第三编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考 题 回 顾 · 命 题 分 析
德国军队占领巴黎后,霍夫曼就住在贝尔蒂家。
他对贝尔蒂一家还算客气,不过,那更是一种骨子里
的轻蔑。此刻,望着霍夫曼疑惑不解的样子,贝尔蒂 自豪地说: “ 我们起义了,全城都解放了,现在,我
错 题 纠 偏 · 规 范 提 升
要把你押送到战俘营里。”
错 题 纠 偏 · 规 范 提 升
分 点 突 破 · 边 练 边 悟
校,举起你的手来。” 霍夫曼大吃一惊,只得举起双手,一任挎在腰间 的手枪被抽走,等转头一看顿时又气又羞,原来,刚
2017年高考语文分类解析 考点14 小说阅读
考点14 小说阅读1.[2017·全国卷乙卷·T一(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天嚣赵长天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
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
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
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
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极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遨游。
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
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
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
远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从的地位。
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
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
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
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有人敲门!”他喊起来。
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真真切切,有人敲门。
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
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
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
而此刻,个个都像喝足了人参汤。
“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门别开得太大!”“找根棍子撑住!”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
教学设计《高考小说阅读专题复习研讨课》2017.3.1
高考小说阅读探究题增分突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明确高考文学类小说阅读的中的探究型考题答题要求;(2)掌握小说阅读中探究人物形象类考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考试答题问题分析;(2)回顾一轮复习中掌握的方法与技巧;(3)实战演练,运用模式解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高考小说阅读探究人物形象考题作出准确而全面的探究。
教学重点:掌握和落实小说阅读中探究人物形象类考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多角度概括答题要点的解题思路及方法。
教学手段:PPT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答题情况分析(一)三次考试小说阅读探究题平均分对比表 类别 十二月联考(6分)市一模 (5分) 二月联考 (6分)1419班3.63 3.714.58 年级 3.66 3.78 4.77注意:1419班一模小说探究题得分情况: 3分以下共31人。
(二)试题回顾9.文中的黑头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对这一形象有怎样的评价?(5分) 评分细则:一.形象(3分):①知恩图报;②尽职尽责,忠于职守,从不懈怠;③“讲面子”,做错了事知痛悔;④懂事(善解人意);⑤忠诚(忠心);⑥负责任(为自己所惹的祸)。
二.评价(2分):“我觉得(认为)这是……的狗”。
(三)答卷展示(该题得分2分)(三)主要问题1. 答题要点概括不齐全;2. 答题不够规范。
二、答题思路梳理牢记“五个意识”:(一)文本意识(二)主旨意识(三)关键词意识(四)多角度意识1.分点作答:一点一个角度。
2.多角度呈现:可以从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标题等不同角度考虑,还可以考虑手法和语言运用等。
探究人物形象的题型:1.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2.从刻画人物的手法入手(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3.从分析情节入手(上下文联系)4.从分析环境入手(自然、社会)5.从人物间关系、作者(或作品中其他人)的介绍和评价入手(五)规范表述意识审清题意,规范表述。
高考小说阅读专题复习(高三一轮)
(一) 分析概括主要人物形象
解题思路 概括与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六角度 (1)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因为 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形象(性格)。(例:贾宝玉。)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 言、心理等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 特征。这是概括分析人物性格时最需要关注的一点。
小说阅读突破方法
情节
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也就是 人物在一定的时间内的行动过程。
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部分,有的作品兼有序幕和 尾声。
我们要透过情节来剖析人物的性格及小说的主题。比如,《林教头风 雪山神庙》中林冲逆来顾受、委曲求全的性格和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 主题就是随着情节的发展展现出来的。
(一) 分析概括主要人物形象
设问标志: (1)题干中有“形象”“性格”“品质”等字样; (2)题干中有“文中”“全文”等字样; (3)题干中有“概括”“分析”等字样。
设问示例: (1)xxx是一个怎样的人? (2)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分析。 (3)文中某人的性格特征怎样?请简要概括。
(一) 分析概括主要人物形象
解题思路 概括与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六角度 (3)从分析情节入手。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 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 手,据情节论人。 (4)从分析环境入手。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形象(性格)的形成与 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性格。 如《祝福》一课中祥林嫂的性格特点就明线带有时代环境的烙印。
(一) 分析概括主要人物形象
答题模板 题干设问: △ xxx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xxx是一个……(思想性格特点)+……(身份地位)的人。 △ xxx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xxx的性格特点是:①……②……③……。 △ xxx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概括—分析式:先给一个总的评价,即用几个关键词语高度概括 人物形象(性格)特点,用“xxx是一个……的人”的句式完成,然后在小 说中找到相关依据,概要分析论证。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2017—2021年高考真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归类大总结+
2017—2021高考真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归类大总结高考真题——文学类文本阅读设误类型年份卷型曲解主旨曲解语意曲解情节曲解形象概括不当技巧不当作用不当情感不当主次不清无中生有语言风格20 21甲卷7B乙卷7C 新Ⅰ7D6D6A6C6A新Ⅱ7D20 20卷Ⅰ7D卷Ⅱ7C7C 卷Ⅲ20 19卷Ⅰ7D卷Ⅱ7B 卷Ⅲ7B20 18卷Ⅰ4B卷Ⅱ4C 卷Ⅲ4B20 17卷Ⅰ4B 卷Ⅱ4B卷Ⅲ4B高考真题——文学类文本阅读错项年份卷型在线笔记2021甲卷7B.当地出版的普希金选集虽然收集了他最优秀的作品,但作者并不满足,认为这无助于人们了解完整、复杂、真正的普希金。
乙卷7C.小说语言比较独特,用语考究,古朴典雅,对话不用日常口语,有种舞台味道,与人物的身份地位极为相符。
新Ⅰ6A.用煤油箱改造水桶子,既说明王木匠手巧,也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6C.石门阵故事取材于政治指导员的报告,“麻子”“小耳朵”等鬼子均确有其人。
6D.王木匠因追求手艺完美而无法做出理想中的衣橱,他对着自己的手发出了感叹。
7D.小说讲了一个王木匠讲故事的故事,这种故事套故事的结构颇具匠心,不仅使小说叙事变得更为复杂,同时也使小说的主题更加多元。
新Ⅱ6A.火柴匣子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文章将猖神庙比作火柴匣子,既强调猖神庙的小,也点出猖神世俗性的一面。
7D.莫须有先生在乡下时要写“放猖”以记民俗,但未写成,后来弥补了这一过失,所以说是“补过的快乐”。
2020卷ⅠD.小说主旨与《老人与海》较为接近,都是通过描写人挑战大自然或者投身不甘平庸的冒险生活,来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
卷ⅡC.小松鼠跳到地上,“像人一样站起了身,前爪紧紧擒着一颗橡子”,渲染了此处的生机与野趣,烘托了老董的童心与快乐。
卷ⅢC.本文借对火车、挎包、铁锤等寻常事物的记述,有意形成一种朴实无华的文体风格,暗示正是这些寻常事物成全了“我”的文学创作。
2019卷ⅠD.文中有意使用“水利局”“时装表演”“摩登”等现代词语,以游戏笔墨颠覆了“大禹治水”的严肃性与真实性,从而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
2017高三一轮复习小说阅读
(五)、微型小说 微型小说又称小小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应充分认识其 特征。 1.短小精悍,以小见大 微型小说篇幅短小,常常精选细小而有代表性的事件,从 中折射出重大的主题。它撷取的多半是具有典型意义和概括力 的某个场景、某个细节、某个侧面,或者是生活中的一帧速 写、一幅剪影、一个镜头、几段妙趣横生的对话,从而反映大 千世界、时代风云。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
2.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及其作用 (1)正面描写 ①外貌(肖像)描写: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包括人物的身 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 等。 作用: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 ②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 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 个人的相互交谈。人物的语言要体现个性化,符合人物身份。 作用: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 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促进情节的发展,描摹人 物的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4.探究F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 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2017考纲与2016考纲的变化
• 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
• 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由原来的选考变为 必考。都在原来的能力层级的基础上增加了 “理解B”,即“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或概念) 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 考点。
2、情节安排的常见技巧
(1)、叙述技巧
、人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从分析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入手。记叙文的议论、抒情句 具有画龙点睛的功效,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个“睛”来看作者的中 心意图。同时,从议论、抒情句中,我们还可以直接看到作者情 感的变化。 • 4)从概括文章段意和分析人物、事件入手。有些文章的中心思 想隐含在作者对人物、事件的叙述、描写中,我们要做综合归纳, 才能突出中心思想 • 5)从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分析文章的中心,有时还需了解、 分析有关时代背景,了解文中的事件和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 和活动的以及写作的意图是什么(银匠22题)
主旨
• 22.小说中的故事能够给了,我们多方面的生活启示。请结合小 说内容,任选两个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 ①原来的珍妮缺乏自信,没有人注意到她;而在她拥有了自信后, 马上成了受欢 迎和受重视的人。这告诉我们自信是一个人生命力 的源泉,也是走向成功的重要保障。 ②珍妮最终发现她完全是 靠自身的魅力才引人关注的,而不是一条漂亮的缎带。这告诉 我 们与修饰外表相比,精神气质更重要,每个人都要注重提高自 己的内在修养。 • ③面对缺乏自信的珍妮,女店员给予了十分及时而又得体的鼓 励,使珍妮最终变得自信起 来。这告诉我们适当的鼓励是生活中 的正能量,人与人之间要经常相互鼓励,激发各自的潜力。
悬念的形式运用很广泛,它有助于创设氛围、环境,展开矛盾,引出下文。另一种是在篇中设置悬念。这种设置 形式有助于承上启下,推动情节的发展。
题目21.有人认为,将这篇小说的题目“人生的波澜”改为“五
块钱”,会更加贴切。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理由。(4分)
• 《人生的波澜》1.⑴同意。①“五块钱”是小说中贯穿始终的线 索,用它作题目比“人生的波澜”能更加准确地概括小说的基本 情节。②“五块钱”比较具体可感,作为小说题目更加具有个性 特征,而“人生的波澜”则未免笼统和空泛。 • ⑵不同意。①用“人生的波澜”作题目能够更全面地概括小说内 容,因为小说表现的是治安官和兰西夫妇在生活中经历的几个 “波澜”,“五块钱”只是其中的部分情节。②小说中的人物在 经历一番“波澜”后,又恢复了原来的生活状态。用“人生的波 澜“作题目更有意蕴,更耐人寻味,而“五块钱”作题目则过于 浅白 • 《硬打三分》与《马凳》
判定一个人物是否为主人公有三个角度,
• 主人公: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或几个 在作品中居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是矛盾冲突的主体。主人公性 格的形成和发展,直接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 • 判断小说的主人公主要看人物在小说情节、结构、矛盾冲突中是 否占中心地位,是否通过他来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 • 首先看对人物着墨的多少: • 其次看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情节) • 第三看作家的创作意图(主旨)
是一个怎样的人+ 性格、品质特征
Company Logo
(二)主人公是谁?
• .22.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德克斯特还是他的妻子阿洛伊斯?请阐述 理由。(6分) • 示例一:我认为德克斯特是小说的主人公。 • (1)德克斯特是小说着墨最多的人物;(2)小说的主要情节是围绕德 克斯特展开的;(3)德克斯特的行为表现了人道主义的精神,彰显了小 说主题。 • 示例二:我认为阿洛伊斯是小说的主人公。 • (1)小说的题目是“人质”,而阿洛伊斯就是一个人质;(2)正是阿 洛伊斯的一封信,才让丈夫做出投降的决定,推动了情节的发展;(3) 阿洛伊斯的行为表现了她的牺牲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彰显了小说主题。 (共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 《佩德罗大叔的遗嘱》
4、伏笔《真相》22题
• 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 伏笔用得好,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 前因后果更分明。
5、悬念《真相》19题
• 是指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 手段。它包括“设悬”和“释悬”两个方面。前有“设悬”,后必有“释悬”。通俗地说,它
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3.“人物性格特征分析题”解题思路 ⑴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 情节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的过程。 ⑵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 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反 映得最充分最深刻。 ⑶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 作品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 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是表现人物的 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三)情节写作的方法 1、这篇小说的情节可以说是既出人意料又合 乎情理,请就这一特点作简要分析?(4分)
• 《一条缎带》19.①珍妮以为是自己漂亮的缎带吸引了伯特,最终却发现缎 带早已丢失,造成出人意料的 艺术效果。 • ②珍妮离开商店时与人相撞,绿呢帽的老人追她喊她,伯特认为珍妮昂着头 更有吸 引力,这些细节使得故事情节的发展合乎情理
小说阅读回顾
我们曾做过的小说
• 《硬打三分》、《人生的波澜》、《账单》、《一条缎带》、 《佩德罗大叔的遗嘱》、《写字》《真相》、《人质》|《银匠》
必考点:人物
• (一)人物形象分析 • 1、概括文中××的形象 • 2、××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 3、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的
人物形象分析题表述要点: 是一个怎样的人+ 性格、品质特征
•
也就是一条线索的作品。这类作品的情节单纯,线索明晰,自始至终都是围绕中心 人物展开情节,这是最简单也最常用的一种线型结构。尤其因为篇幅的短小的原因,常 用于中、短篇小说中,甚至长篇用的也相对较多。
• 这种结构的特点是:从人物上说,这种结构一般一两个主要人物;从情节安排上也只有 一条线索。情节的发展过程是由开始——展开——结局直至尾声,链条式展开,环环相扣。 • 双线型结构 • 也就是线索有两条,一般都是以作品中的二个主要人物(事件)分别进 行。长篇小说中常用,中、短篇也可适用。《马兰花》
• 《一条缎带》21.从全文来看,小说的结尾段有哪些作用?(4分) • 21.①在艺术结构上,与前文描写珍妮“耷拉着头”、后来因昂 着头而受到伯特的肯定形成 呼应,使结构更加完整。②在人物塑 造上,形象化地表明主人公此时已完全拥有了自信,使人物 形象 更加丰满。③在主题表达上,通过珍妮前后不同形象的对比,深 化了作品的主题,耐人寻 味。
结尾
• 《账单》小说以“而那份账却始终没有还上”作为故事的结局, 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 22.①在结构上,与题目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完整。② 在情节上,让情节更为跌宕曲折,出人意料。③在塑造人物上, 与潘内萨夫妇形成鲜明对比,使威利的形象更加丰满。④在主旨 表达上,启示人们这也将成为一笔永远无法偿还的良心账,使诚 信不可失的主题得到进一步深化。
• 因为两条线索的同时展开,(1)可使小说可以展示作品的内容,使情节更
紧凑(2)人物形象也会刻画得更丰满、更充分。(3)主题更鲜明
3、前后照应
• 《人生的波澜》22.这篇小说构思精巧,通过多方面内容上的前后 照应,强化了表达效果。请举出两个方面并作具体分析 • ①情节上前后照应。如“五块钱”这一道具在文章前后多次出现, 使小说既脉络清晰,又曲折生动;并且同时刻画了治安官和兰西 夫妇两方面人物的性格。②人物行为上前后照应。如先后写治安 官“忙把双脚伸进鞋子”“早就穿好了鞋子”“脱掉鞋子”,前 后映衬,强化了治安官在别人面前装模作样、独处时则随意散漫 的性格特征。③环境描写上前后照应。首段和尾段都写到一只花 斑母鸡“高视阔步地走在居留地的大街上,咯咯咯地叫个不停”, 既使得小说结构上前后圆合,又形象地暗示生活在经历了一番波 澜后又恢复了先前的样子。
线索人物
《真相》20题 小说中“我”这一形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线索人物就是这个人贯穿整个故事始终,(1)由他(她)引出故事 或者主要人物.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2)通过感受(情感变化), 突出主旨(《审丑》) 以“我”为线索的好处 (3)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考点二:情节
• (一)整体情节 • 出题模式:(1)概括小说的情节《人质》——(1)德克斯特接 到守卫“要塞”的任务,与妻子讨论关于人质的问题;(2)德 克斯特指挥战斗,得到勋章,同时得知妻子已不在人间;(3) 德克斯特击毙弗雷,率军投降;(4)德克斯特的妻子作为人质 被逮捕。(共4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 答题思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Company Logo
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⑷从社会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中认识人物的典型意义。 形象的典型意义往往要根据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来思考,而 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人物之间的关系等,往往也与其典 型意义有关。 ⑸借助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把握人物基本特征。 包括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它们 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人物形象分析题表述要点:
2、线索结构
• 《账单》小说采用了双线索结构,请简要说明。(4分)
• 一条线索是威利夫妇欠账、赖账和还账的经过;另一条线索是潘 内萨夫妇赊账、讨账、破脉络,也是结构全文的脉络。其目的是用来贯穿全文情节, 把全文的人物、事件串联起来,使作品浑然一体,结构完整严谨。 • 1、单线型结构
(二)局部情节
• 小说两次写到了农民的“吃惊”有什么作用?(4分) • 第一次吃惊是因为佩德罗大叔的遗孀卖乳牛的价钱很低;(1分) 第二次吃惊是因为佩德罗大叔的遗孀把生疥疮的狗卖得太贵。 (1分) • 作用:用农民的“惊奇”“惊讶”反衬出了佩德罗大叔遗孀的精 明和自私。(2分) • 《写字》我是爸爸反映了怎样的心理? • 19.反映了“我”的两种内心渴望:(1)对成长的热切渴望,希 望自己尽快 成人(2 分)(2)对拥有成人(爸爸)的权威和自 由的热切渴望(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