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合集下载

李益《春夜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李益《春夜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李益《春夜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阅读答案对比赏析【阅读理解题目】:春夜闻笛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这两首诗写的都是夜闻笛声,笛声所引发的情感相同吗?请作简要分析。

(2分)【参考答案】:《春夜闻笛》引发的是贬谪之人盼归的怨望和惆怅。

(人留雁归,朝廷的恩赦并没有随着大自然的春季一同来到)《夜上受降城闻笛》引发的是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2)第二首诗题为“闻笛”,但诗歌的前两句却写了登城所见之景,你如何理解这种艺术处理?(3分))【参考答案】: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

一是因为边地之感,二是因为月色撩动了乡愁。

这为笛声的出现设置了环境,也为末句的直接抒情作了烘托和铺垫。

【赏析】:《春夜闻笛》是诗人谪迁江淮时的思归之作。

这首诗是写淮北初春之夜在军中闻笛所引起的思归之情。

前二句写闻笛。

此时,春方至,山未青,夜犹寒,军中有人吹笛,仿佛是那羌笛凄厉地呼唤春归大地,风光恰似塞外。

这笛声,激动士卒的乡愁,更摧折着迁客,不禁悲伤流泪,渴望立即飞回北方中原的家乡。

于是,诗人想起那大雁北归的传说。

每年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到湖南衡山回雁峰栖息过冬。

来年春天便飞回北方。

后二句即用这个传说。

诗人十分理解大雁亟待春天一到就急切北飞的心情,也极其羡慕大雁只要等到春天便可北飞的自由,所以说“不待天明尽北飞”。

与大雁相比,迁客却即使等到了春天,仍然不能北归。

显然,这里蕴含着遗憾和怨望:迁客的春光──朝廷的恩赦,还没有随着大自然的春季一同来到。

夜上受降城闻笛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

诗题中的受降城,是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

在唐代,这里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

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

远望回乐城东面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一排烽火台。

丘陵下是一片沙地,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象积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

唐代-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译文、注释

唐代-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译文、注释

唐代-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夜上受降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蕴藉含蓄,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和情态的描写之中。

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

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

环境的描写之中现出人物的感受。

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

“一夜征人尽望乡”,不说思乡,不说盼归,而是以人物的情态行为展现其心理,写出了人物不尽的乡愁。

前两句写夜晚登城远望,但见大漠似雪,月华如霜,边城夜色,凄神寒骨。

这样的宁静如果不被打破,也许诗人可以沉浸其中,体味大漠那亘古的苍茫。

可是,就在这万籁俱寂的夜里,夜风送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陡然唤醒了“征人”的思乡情绪。

顿时,一切崇高和悲壮都化作了绵绵不绝的乡愁。

笛声在扩散,愁思在蔓延,在这样一个凄清的夜晚,集体的失眠也不可避免。

读时发挥想象,沉浸其中,就能体会到那种苍凉旷远的意境。

原文:夜上受降城闻笛唐代-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翻译: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回乐烽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注释:选自《李益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

受降城,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

一说,指唐代灵州的受降城,故址在今宁夏灵武西南。

李益(—约),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唐代诗人。

〔回乐烽〕烽火台名。

在西受降城附近。

一说,当作“回乐峰”,山峰名,在回乐县(今宁夏灵武西南)。

〔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城下〕一作“城上”,一作“城外”。

一首天下传唱的七绝——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赏析

一首天下传唱的七绝——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赏析

一首天下传唱的七绝——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赏

这一首七绝是中唐诗人李益所作,曾一度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

相传本诗写成后即被谱以管弦而广为传唱。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怀亲的'诗篇。

前三句所写,是诗人登城后的所见所闻,写足诗题。

并为最后一句的出现作烘托和铺垫。

你看,“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的荒凉、凄冷。

这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

第三句描摹笛声,故意不言曲调之内容、声情,直至第四句才一语破的,让读者在“一夜征人尽望乡”的图景中去揣测和回味那笛声所流露出的浓烈乡思和满心的哀愁。

读来,余音袅袅,言尽而意无穷。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阅读答案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阅读答案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阅读答案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阅读答案
夜上受降城①闻笛唐?李益
回乐峰②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③,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①受降城:唐时为防御突厥而筑的边地要塞,
在今甘肃省灵武县。

②回乐峰:指回乐县境内的烽火台,在受降城附近。

③芦管:乐器名,军中多用之。

⑴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怎样
的艺术技巧?(4分)
⑵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
感情?(3分)
参考答案:整理
10.(7分)⑴诗歌前两句写了大漠在像霜一样洁白
的月光的照耀之下白光一片的夜间景象。

或者答“似雪”大漠“如霜”月色图。

或者回答大漠月夜图。

(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①诗人采用比喻修辞方式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作严霜,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
寒和月色的凄冷;②对偶③上句仰观,下句俯视,俯仰
之间,上下交映,突出了大漠和月色的白光一片,寒气
侵人,描绘了边地的寥廓和苦寒;④诗歌前两句通过写
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下两句写戍边将士思乡奠定情感基调。

(2分,答对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给分)
⑵诗歌写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之情。

(1分,意思对即可给分)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后两句则通过写“芦管”声的横空而出,立刻引发了戍边将士的乡思之情。

(2分,能结合诗歌中的具体诗句展开分析思乡之情,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讲解:习题目“闻笛”就点明是思乡,前两句交代地点和景物,突出“月如霜”,隐含思乡之情。

后两句紧承前边,由“芦笛”直接引发将士们遥望故土。

【注释】①回乐峰:指城东的烽火台。

②受降城:因唐太宗亲临该地接受突厥部投降而闻名。

1.诗中“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2分)2.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⑶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吹芦管”是理解本诗思想的关键,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4.前两句为什么把“沙”比喻成“雪”、而把“月”(光)比喻成“霜”?(5分)5.简要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分)参考答案:1.(2分)描绘出一种寒冷、凄凉的环境特点。

2. (2分)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

3.同意。

“吹芦管”是在“沙似雪、月如霜”的受降城上听到的,由末句的“一夜征人尽望乡”可知,这芦管所吹的曲子正是思乡之曲,本诗的自然环境与芦管曲调融为一体,表达了无限的思乡之情。

4.沙漠并不是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不是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

(1分)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

(2分)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单,情景交融,生发出思乡情愫。

(2分)5.诗歌写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之情。

(2分,意思对即可)诗歌前两句通过写景,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2分)后两句则通过写“芦管”声的横空而出,同其他引发了戍边将士的乡思之情。

(2分,能结合诗歌中的详细诗句展开分析思乡之情,言之成理即可给分)二:(1)“沙似雪”和“月如霜”写的都是怎样背景下的景色?(2)诗歌第三句写,闻芦管悲声;第四句写。

《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

《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
夜 上 受 降李 城益 闻 笛
读诗文
夜上受降城闻笛
烽火台名。在 李益
西受降城附近。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一作“城上”, 一作“城下”
笛子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指出征 或戍边 的军人。
解诗题
李益(748—约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 甘肃武威)人,后迁至河南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初 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 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 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代表作品有《塞下曲三首》 《夜上受降城闻笛》。
明诗意
回乐烽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 秋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 眺望故乡。
悟诗情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 情的诗作,诗歌通过边塞月 夜的独特景色,从多角度表 现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 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 情。
悟诗情
本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 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 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 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

巩固练习
一、填空题
1.《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 境的诗句是: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2.《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回乐峰前沙似雪,受 降城外月如霜。 3.《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4.《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的 句子是: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抒发思乡怀人之情的诗句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抒发思乡怀人之情的诗句

1. 引言我国古代文学中,诗歌一直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形式。

其中,李益作为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夜上受降城闻笛》被广为传颂,其内容深情婉转,抒发了思乡怀人之情。

本文将围绕李益诗句展开深入探讨,以了解诗人内心的愁思之情,也帮助我们更好地领略其诗歌艺术的魅力。

2. 诗句赏析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有许多抒发思乡怀人之情的诗句,比如“铁马金戈,去而无迹,雄关漫道真如铁”。

“铁马金戈”形象地描绘了当时战争的场景,而“去而无迹”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个诗句通过描绘战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雄关漫道真如铁”也显露出诗人对久远征战的无奈和疲惫。

3. 思乡怀人李益的诗作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怀念。

诗中的“夜上受降城闻笛”更是将思乡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诗人通过铁马金戈等意象的描绘,将战争的残酷与故乡的思念融合在一起,使得诗句更具有深刻的意蕴。

站在受降城上听到的笛声,也成了诗人心中更加思念故乡和亲人的催化剂,使得思乡之情更加真挚和深沉。

4. 个人观点作为一名现代人,我们或许无法亲身体会当时战争的痛苦和离乡的苦难,但通过李益的诗作,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心中的思乡之情。

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将思乡怀人之情融入到诗作中,使得诗歌更富有感染力和共鸣力。

通过这些古代诗人的诗作,我们也能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同时也更能理解古代人们的情感与思想。

5. 总结通过赏析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诗句,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思乡怀人之情,也能更好地了解古代诗歌的意蕴与魅力。

诗人以深沉婉转的语言,将战争时期的苦难和思乡之情融合在一起,使得诗作更富有感染力。

通过深入的诗歌分析,我们也能更好地感受到古代人们对故乡的眷恋与期盼,同时也更能理解古代诗歌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6. 结语《夜上受降城闻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通过对诗句的分析,我们深刻体会到古代诗歌的魅力和内涵,也更能够领略李益诗歌艺术的深厚底蕴。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作者简介】李益(748—829),字君虞,行十,祖籍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徙居郑州(今属河南)。

大历四年(769),进士及第。

六年,中讽谏主文科,授郑县(今陕西华县)尉,迁主簿。

建中四年(783),又登拔萃科,为侍御史。

官低位卑,抑郁不得志,先后从军朔方、鄜坊、邠宁、幽州等地,任职幕府,度过了二十多年的边塞军旅生活,写下了大量诗篇。

元和元年(806),入朝为都官郎中,历中书舍人、河南少尹、秘书少监、集贤学士,累迁太子右庶子、秘书监、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右散骑常侍。

大(太)和元年(827),以礼部尚书致仕。

年八十二卒。

两《唐书》有传。

李益身经玄、肃、代、德、顺、宪、穆、敬、文九朝,阅历丰富,诗名卓著。

其诗题材广泛,尤以边塞诗著称,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作家。

李益《从军诗序》云:“五在兵间,故其为文咸多军旅之思。

……或因军中酒酣,或时塞上兵寝,相与拔剑秉笔,散怀于斯文,率皆出于慷慨意气,武毅犷厉。

”为诗诸体兼工,尤擅七绝。

胡应麟谓“七言绝,开元之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诗薮•内编》卷六)。

现存诗一百六十余首,有《李益集》行世。

【原文】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1] 。

不知何处吹芦管 [2] ,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1]回乐烽:一作“回乐峰”,指受降城附近的一个烽火高台。

此二句乃互文见义,谓月光朗朗,照耀沙漠,沙、月皆皎洁清冷如同霜雪。

[2]芦管:乐器,截芦为之,与觱(bì)篥(lì)相似。

白居易《追欢偶作》诗:“石楼月下吹芦管,金谷风前舞柳姿。

”【译文】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解读】受降城,唐景龙二年(708),中宗命张仁愿在黄河以北筑东、西、中三受降城,以拂云祠为中城,与东西两城相距各四百余里,并置烽火台一千八百所,首尾呼应,巩固了唐朝北部边防。

夜上受降城闻笛——人教版七年级上(2016)课后古诗鉴赏

夜上受降城闻笛——人教版七年级上(2016)课后古诗鉴赏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李益(公元748-829年), 字君虞,凉州姑臧(今甘 肃武威)人。广德二年 (764)随家迁居洛阳。 大历四年(769)进士, 授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 尉。多次从军边塞出任幕 僚,脱离军府后漫游江淮, 入长安历任中书舍人、集 贤殿学士、右散骑常侍等 职,终于礼部尚书衔。中 晚唐的重要诗人,尤以七 言绝句和边塞诗著称。
夜上受降城闻笛

• • • •

回乐峰前/沙似雪,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1、诗歌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来描绘大 漠月色的?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
2、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 怎样的思想感情。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 注释:
• • • •
• 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 西、中三受降城,此处指西 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杭 回乐峰前/沙似雪, 后锦旗乌加河北岸。 受降城外/月如霜。• 回乐烽:旧说在灵州回乐县。 故址在今宁夏灵武县西南。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说应在西受降城附近。 一夜征人/尽望乡。•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来描绘大 漠月色的?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
诗人采用比喻修辞方式 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作严霜,生 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色的凄冷 ; 表现了边地的寥廓和苦寒; 诗歌前两句写了大漠在像霜一样洁白的月 光的照耀之下白光一片的夜间景象。 或者答“似雪”大漠“如霜”月色图。 或者回答大漠月夜图。
2、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 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写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 之情。 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 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 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 后两句则通过写 “芦管”声的横空而出,立 刻引发了戍边将士的乡思之情。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译文及赏析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译文及赏析

xx《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译文及赏析夜上受降城闻笛
xx
回乐峰前xx,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xx。

译文
孙xx
回乐峰下,飞沙如雪;受降城外,冷月如霜。

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芦管悠悠声,这一夜啊,出征的人,无不举头望月,低头思乡。

百字赏析文
孙xx
或状大漠之邈廓,或展边庭之荒寂;或抒戍卒之羁愁,或慨征夫之悲壮,皆可谓边塞诗也。

溯其源,发轫者乃《诗》之《采薇》,六朝影随,至唐而盛。

诗家踵立,若王维,若岑参,若高适,不可历数。

诗仙李白,亦有边塞豪语“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雄于当世,至今传唱。

鬼才李贺,也有《马诗》一首,“何当金络脑,快步踏清秋”,真乃壮怀迸猛湍,贻万世之涵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往者,离也,情伤处,却见“杨柳依依”,何也?此为以“乐景衬哀情”,诗之一法,无痕为最,不言“哀”而胜字字皆“哀”也。

来者,归也,怎恰遇“雨雪霏霏”?非写实也,乃以“哀景衬乐情”,无迹最上,劫后余生,孰能开怀?悲中之乐,乐即长悲也。

李君虞为《夜上受降城闻笛》,较之《采薇》,乃情同法不同。

“沙似雪”、“月如霜”,凄冷苍凉之景;忽闻芦管幽咽之声,渺不知其所出,未听时,悠悠然,待谛听,弱如丝,寂灭之夜,乡思顿起,何等凄怆悲凉!如此凄怆悲凉之情,衬之以如此凄冷苍凉之景,此即“以哀景衬哀情”之法也。

xx于“大xx子”之首,实不虚也。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和赏析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和赏析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和赏析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诗文解释】一:回乐峰前的沙地像白雪一样,受降城外月*如寒霜。

不知什么地方吹起了芦笛的乐声,整个晚上出征的战士都在远望家乡。

二: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受降城外的月*有如秋霜。

不知是何处响起凄凉委婉的芦管声,使得一夜间远征的人个个眺望故乡思亲人。

以霜月、芦笛、乡思,构成一幅思乡图,意境感人。

【词语解释】回乐:今宁夏灵武西南处。

烽:烽火台。

芦管:用芦苇、竹子做成的乐器。

征人:出征在外的将士。

【赏析】《夜上受降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代表作之一。

全诗四句二*字,抒写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

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声牵动征人回乡之望。

全诗把景*、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余味无穷。

荒凉的边塞,月光如霜的夜晚,幽怨的芦笛声勾起了出征将士悠悠的思乡情。

这首诗意境深远,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

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

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之望。

全诗把景*、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

《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

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确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

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受降城,此处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杭后锦旗乌加河北岸。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愁情的名作。

诗歌笔法简洁轻灵,意韵深隽,曾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

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

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

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

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

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

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

赏析唐诗《夜上受降城闻笛》

赏析唐诗《夜上受降城闻笛》

赏析唐诗《夜上受降城闻笛》
《夜上受降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夜晚登上受降城,听到笛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回乐峰前沙似雪”,描绘了诗人站在受降城的回乐峰前,眼前的沙漠如同雪白的雪地。

这句诗通过描绘沙漠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空旷、苍凉的氛围,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塞外风光。

第二句“夜阑卧听风吹雨”,诗人在夜晚休息时,听到风吹过受降城,带来了雨声。

这句诗通过风声、雨声,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诗人内心的孤独。

诗人在这里以自然界的风雨之声,寄托了自己内心的忧愁和思念之情。

第三句“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梦见自己骑着铁马,穿越冰河,来到了故乡。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渴望回到故乡的急切心情。

铁马冰河的意象,象征着战争与远方,与诗人此刻身处边塞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一句“胡琴琵琶与羌笛”,诗人听到了胡琴、琵琶和羌笛的声音,这些都是来自边塞的民间音乐。

这句诗通过描绘边塞的音乐,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身处边塞的现实,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塞外风光、风雨之声、梦中故乡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身处边塞的孤独与忧愁。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夜上受降城闻笛

夜上受降城闻笛
从军行· 烽火城西百尺楼 (唐)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赏析
• 开头两句,诗人故意创造出一种松弛宁静的气氛 :没有战事,戍楼独坐,夕阳西下,晚风轻拂。 但这是边境上特有的暂时的平静,静谧中潜伏着 肃杀和紧张。在这样的情景下,战士想家是极自 然的。于是接下去写他吹起笛子,吹的是寄托着 “伤离别”之情的《关山月》曲调。通过笛声, 我们已体察到这位战士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其他评价
• • • • • 和令孤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 章句惭非第一流,世间才子昔陪游。 吴宫已叹芙蓉死,边月空悲芦管秋。 任向洛阳称傲吏,苦教河上领诸侯。 石渠甘对图书老,关外杨公安稳不。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谢 谢 大 家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思考题
词句理解
• 一夜征人尽望乡: “尽”字笼括所有征人,一个 “望”字,真可谓用到极致了。 “望”字照应 “不知何处”。征人原已思乡,今闻悠扬哀怨的 笛声从家乡那边飘来,便无不回头“望乡”。虽 然什么也看不到,但心中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对读诗歌
• 夜上受降城闻笛 • (唐)李益 • • • •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从军行· 烽火城西百尺楼 (唐)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赏析
• 注释 • 《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 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羌笛:羌族竹制乐器。 《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 之辞。 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市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市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
4/8
• 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是色,第三句写
总结 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是情。前三
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衬托、铺垫。 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 听觉形象把乡思暗流引向滔滔感情洪波。 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普通就用直 抒写出。李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 在结尾处打个盘旋,用拟想中征人望乡 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 在戛然而止处依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 这首诗艺术上成功,就在于把诗中景色、 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 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 整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练空灵,而 又含有含蕴不尽特点。因而被谱入弦管, 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直至第四句
才一语破,让读者在“一夜征人尽望乡”图景中
去揣测和回味那笛声所流露出浓烈乡思和满心忧
愁。读来,余音袅袅,言尽而意无穷。
7/8
8/8
5/8
赏析

曾一度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绝唱。相传本诗
写成后即被谱以管弦而广为传唱。这是一首抒写
戍边将士思乡怀亲诗篇。前三句所写,是诗人登
城后所见所闻,写足诗题。并为最终一句出现作
衬托和铺垫。你看,“沙似雪”、“月如霜”两
个回答者:生动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荒凉、
凄冷。这是触发征人乡思经典环境。第三句描摹
2/8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 诗歌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独特景 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丘陵上耸立 着座座高大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 垠沙漠,在月光映照下如同积雪荒原。 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寒 霜。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 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 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 袭人景物来渲染心境愁惨凄凉。正是这 似雪沙漠和如霜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 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 受到置身边塞绝域孤独,而生发出思乡 情愫。

古诗文阅读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阅
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11分)
夜上受降城①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②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③,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①受降城:唐时为防御突厥而筑的边地要塞,
在今甘肃省灵武县。

②回乐峰:指回乐县境内的烽火台,在受降城附近。

③芦管:乐器名,军中多用之。

8.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技巧?(5分)
9.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案:
8.诗歌前两句写了大漠在像霜一样洁白的月光的照耀之下白光一片的夜间景象。

或者答“似雪”大漠“如霜”月色图。

或者回答大漠月夜图。

(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①诗人采用比喻修辞方式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
将明月比作严霜,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
色的凄冷;②对偶③上句仰观,下句俯视,俯仰之间,上下交映,突出了大漠和月色的白光一片,寒气侵人,
描绘了边地的寥廓和苦寒;④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下两
句写戍边将士思乡奠定情感基调。

(3分,答对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给分)
9.诗歌写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之情。

(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
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后两句则通过写“芦管”声的横空而出,立刻引发了戍边将士的乡思之情。

(4分,
能结合诗歌中的具体诗句展开分析思乡之情,言之成理
即可给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 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 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 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 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 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 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沙漠并非雪原, 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 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 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 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 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 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 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
人 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
尽 远方……。“不知何处”,
望 乡
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 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
空寥寂寞。“一夜”和
“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
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 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
总结 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
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 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 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 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 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却蹊径独辟, 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 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 到句绝而意不绝,在戛然而止处仍然漾 开一个又一个涟漪。这首诗艺术上的成 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 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 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 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 蕴不尽的特点。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 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赏析

曾一度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相传本
诗写成后即被谱以管弦而广为传唱。这是一首抒
写戍边将士思乡怀亲的诗篇。前三句所写,是诗
人登城后的所见所闻,写足诗题。并为最后一句
的出现作烘托和铺垫。你看,“沙似雪”、“月
如霜”两个回答者: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
边塞的荒凉、凄冷。这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
境。第三句描摹笛声,故意不言曲调之内容、声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景中寓情,蓄而未发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正面写情
作者
李益(748-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人。
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众不容,谏官举其幽州 诗句,降居散秩。宪宗时俄复用为秘书监,迁太 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大 和元年(827)礼部尚书,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诗风 豪放明快,尤以边塞诗为有名。他是中唐边塞诗 的代表诗人。《送辽阳使还军》、《夜上受降城 闻笛》2首,当时广为传唱。其边塞诗虽不乏壮词, 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 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他擅 长绝句,尤工七绝
情,直至第四句才一语破的,让读者在“一夜征
人尽望乡”的图景中去揣测和回味那笛声所流露
出的浓烈乡思和满心的哀愁。读来,余音袅袅,
言尽而意无穷。
• 正面写情。在万籁俱寂中, Nhomakorabea不 知
不夜 声知风。何送这处来笛吹呜声呜 使芦咽诗管咽人,的想芦到一笛:夜征人尽望乡
何 处 吹 芦
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 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 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
管 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怀?
, 一 夜 征
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 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 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