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针对特定的民族或少数民族设立自治区或自治州等行政区划单位,赋予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相对自治权力,以满足特定民族或少数民族的各种需要和利益。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促进民族和谐与发展。
它确保了少数民族在政治决策、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参与和表达,保护和促进各民族间的平等、和谐与共生。
首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少数民族在政治决策中的参与。
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特定民族或少数民族享有比其他地区更高的自治权力,并能够参与制定有关政策和法律的程序。
这意味着少数民族能够直接影响和参与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决策,从而保障了他们的权益和利益。
其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在经济发展中的权益。
在自治区内,针对特定民族或少数民族的经济政策和措施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以促进该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这有助于减少特定民族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差距,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发展机会。
此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鼓励和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在特定民族或少数民族的自治区内,他们的语言、宗教、习俗、传统等文化元素得到尊重和保护。
自治区的政策和法律会主动支持和促进该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保护他们的文化权益。
然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有些自治区存在政策执行不到位、权力滥用等问题。
特定民族或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力可能被滥用,导致其利益受损。
此外,一些自治区间存在差异,有些自治区的发展相对落后,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首先,要加强自治区内政策的执行和监督力度,确保特定民族或少数民族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其次,可以通过深化改革、加大投资力度,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减少地区之间的差距。
此外,还可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多民族共生共荣。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为了保护和促进不同民族的平等权利和利益,特别是少数民族的特殊权益,采取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措施,给予这些民族自治权利,使其能够自主管理和发展自己的事务,维护自身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传承。
这种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加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促进各民族的和谐发展。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政治自治、经济自治、文化自治三个方面。
1. 政治自治政治自治指的是在自治区内,少数民族享有自治权利,可以自主决定和管理本民族地区的政治事务。
自治区设有自治机关,由各族人民自行选举产生,负责制定和实施地方自治的条例和决策,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职权。
自治机关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少数民族的权益,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睦合作。
2. 经济自治经济自治是指在自治区内,少数民族拥有管理和开发本地资源的自主权利,可以制定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同时,自治区享有合理的财政自主权,可以自主收入、使用和分配一定的财政资金。
这样可以促进本地区的经济繁荣,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增加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推动整个国家或地区的共同发展。
3. 文化自治文化自治是指在自治区内,少数民族有权保护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宗教、风俗习惯等文化传统,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繁荣。
自治区可以制定相关的文化保护法规和政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1. 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通过给予少数民族自治权利,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促进各民族的利益,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减少民族矛盾和纷争,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2. 促进各民族的和谐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
少数民族自治区内的各民族可以自主管理自己的事务,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共同繁荣。
解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
解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标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解释概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多民族国家中,为了解决民族关系问题而实行的一种政治制度安排。
它通过赋予少数民族地区一定的自治权力和自主权,旨在保障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权利,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正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多民族国家为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和促进民族和谐发展而采取的一种特殊政治制度。
这一制度旨在通过自治权力的赋予,使少数民族地区能够管理和决定自身的内部事务,自主发展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和教育等领域。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给予民族地区自治权力。
这种自治权力体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在政治上,民族地区享有一定的自治权,拥有自主进行地方立法、行政管理和司法审判的权力。
经济上,民族地区有权制定和实施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自主决定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式。
文化上,民族地区有权保护和发展本地区的特色文化,推动民族语言、习俗和传统的传承。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多民族国家中存在的民族问题。
通过给予民族地区一定的自治权力,能够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民族之间的平等相待和相互尊重。
这种制度安排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避免因民族问题而引发的社会动荡和冲突。
然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如何平衡中央政府和民族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确保自治权力不被滥用或削弱,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其次,如何处理好多民族地区内部的民族关系,防止发生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的倾向,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总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了解决多民族国家的民族问题而实行的一种政治制度安排。
它通过赋予少数民族地区一定的自治权力和自主权,旨在促进各民族的平等参与和共同发展,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然而,实施这一制度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
7.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地位: 基本的民族政策、基本政治制度
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 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四川 省西北部。总人口84.7万,其 中:藏族占52.3%,羌族占 17.7%,回族占3.2%,汉族占 26.6%,其他民族占0.2%。是四 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 主要聚居区。在抗震救灾中各 族人民,亲密团结、和睦相处, 建立了水乳交融、同甘共苦、 同舟共济的深厚情谊。
B、变通执行权
例1.根据西藏特殊的自然地理因 素,西藏自治区将职工的周工作 时间规定为35小时,比全国法定 工作时间少5小时。
C、经济自治权
在税收方面,全国 只有西藏一直执行比 全国低3个百分点的 税收优惠政策,而且 对农牧民一直免收各 种税费; 在金融方面,西 藏一直实行比全国低 两个百分点的优惠贷 款利率和低保险费率 政策。
西藏地区的学校 除了教授汉语外,还 要开设民族语言课。
D、文化管理自治权
农牧民子女上 学实行免费吃住。 对农牧民实行免费 医疗等政策。
(必要性) 6、为什么要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
这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历史特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现实情况: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 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 会和政治基础。
4、自治地方:
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四、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的现状
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的数量布局,与全国少数民族的 实际情况基本相适应。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 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其中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 和中部,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 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 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 分布很广。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 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大部分少数民族 在地理分布上表现出相对集中的特点,也有一些民族兼 有散居和聚居两种形式,即大分散中有集中。
(四)自主地管理地方性经济建设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以根据国家宪法、法律 和方针政策,根据本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经济建设 的方针、政策和计划,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 建设事业。 根据法律的规定,确定本地方内草场和森林的所有 权和使用权;依照法律的规定,管理和保护本地方的自 然资源,根据法律的规定和国家的统一规划,对可以由 本地方开发的自然资源,优先合理开发利用;在国家计 划的指导下,根据本地方的财力、物力和其他具体条件, 自主地安排地方基本建设项目;自主地管理隶属于本地 方的企业、事业组织;依照国家法律的规定,可以开展 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开辟对外贸易口 岸。与外国接壤的民族自治地方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开 展边境贸易。民族自治地方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享 受国家的优惠政策。
至此,中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基本上都建
立了自治地方,实现了各少数民族人民长期梦寐
以求当家作主的愿望。截至1998年12月,中国已 有45个聚居的少数民族建立了民族自治地方,实 行自治地方的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的人口的 75%左右。他们通过民族区域自治的形式,管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一个国家内,对少数民族聚居的特定地区授予自治权利的制度安排。
在这个制度下,少数民族可以自主管理本民族聚居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事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如下:一、政治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赋予少数民族管理本地区政治事务的权力和权限,包括地方行政管理、立法权、司法权等。
少数民族自治区设立了地方政府,由少数民族自治区主席、民族委员会主任等领导,负责管理本地区的政务事务。
政治自治使少数民族能够根据本民族特点和需求,自主制定本地区相关政策,并建立本地区的制度体系。
二、经济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赋予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一定程度的经济自治权,包括对本地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经济规划和财政管理等。
少数民族自治区在经济方面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可以制定和执行有利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
政府还可以设立特殊经济区域,吸引外资投资,加强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文化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享有保护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化、宗教等的权利。
政府在教育、文化、传媒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推动本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和多文化共生发展。
同时,政府也会组织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体验。
四、教育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享有教育自主权,包括对本地区教育政策的自主决策权和教育资源的自主分配权。
政府支持和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加大对本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确保少数民族群众受教育权益。
五、司法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赋予本地区一定的司法自治权,即少数民族自治区可自主管理和审理本地区的刑事、民事、行政等案件。
自治区设立地方法院和检察院,进行司法活动,并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适用的法律法规。
六、人口流动管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人口流动实行管理,包括人口登记、流动人口的居住、就业、教育等权益的保护。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和引导人口的流动,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2.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民族自治地方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地方。
3.自治机关的组成和职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自治机关的职权包括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管理本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务。
4.自治权的行使: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行使自治权时,必须遵循国家法律和政策,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5.国家的帮助和支持: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加快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使他们能够自主管理本地区的内部事务,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合作,减少了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3.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4.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和外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总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府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对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度及宗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自治地方、
自治机关、核心内容是什么?
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 各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 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判断:凡是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都实行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D
• • • • • •
2.对于民族自治机关,正确的认识是( ) ①是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 ②是自治地方的人大和政府 ③依法管理内部事务,权力广泛 ④依法行使自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
• 3.2015年是《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1 周年,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它正确规定了民族 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 A.民族自治地方等同于一般地方行政区域 •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 C.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的 特别行政区 • D.民族自治地方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法律 赋予的自治权
(注意: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②自治地方: 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旗)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沧州孟村回族自治县
景宁畲族自治县 阿坝羌族自治州
③自治机关: 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 自治权。 (它的职权具有两重性) 判断: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 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 检察院。 (注意:不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名词解释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名词解释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这种制度适用于全国除台湾省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自治州(县)。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和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结合起来;3、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根据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新修订)4、4、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巩固祖国边防安全;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少数民族教育文化科学技术水平提高;推动各民族间共同繁荣和进步。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二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都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必须遵循宪法规定的原则。
即自治机关的组织和工作都必须充分体现大多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不允许任何个人或者任何组织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5、5、在各省市级人大和政府都设立民族委员会。
6、目前已确定的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均已成立了民族自治机构。
7、目前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最小的云南省仍未能完整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8、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9、为什么说改革开放后的30年是中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的时期?答案:因为中国的每一次巨大变迁,无论是哪一个阶段性成果,其背后都离不开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的奋斗牺牲!1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就是保证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第六章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和优越性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
中国的客观实际适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应我国民族分布复杂的特点;二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三是中国各族人民在近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中,形成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中国共产党成为凝聚各族人民力量的领导核心;四是中国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因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中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繁荣发展。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于用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解决国内的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建党以后,受苏联的影响,曾主张建立联邦制国家。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以平等、自治、和建立统一国家为原则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主张,为确立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和政策奠定了基础。经过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探索和实践,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成为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后来,又载入历史宪法,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党和国家积累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进行人才开发的丰富经验:根据党和国家工作的需要确定培养方针;结合少数民族工作的实际贯彻执行党的干部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13张)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共制定253件地方性法规 和单行条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 面。
不会忘记他脱下带着自己体温 不会忘记他从自己的血管里抽出 的毛衣,送给藏族老阿妈。 900毫升的鲜血,抚养3个藏族孤儿
有利于发展平等结互助和谐的社 会主义民族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 西藏形成三次较 大规模的集中建 设。20世纪80年 代和90年代国家 投资分别完成43 项和62项重大工 程。极大地促进 了西藏基础设施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改善和基础产 事业蓬勃发展。 业的发展。
治 机 关
地方人民政府
前提:民族自 治地方是国 家统一领导 下的地方行 政区域;国 家和自治地 方是中央和 地方的关系。
自治地方 分三级: 1.自治区
地位:自治权 是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的核心 内容。
含义:P76
2.自治州
3.自治县
感悟自治权
立法自治权
据统计,自1965年以来,西 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 委会共制定了220件地方性法规 和单性条例,如《西藏自治区 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决定 》等。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感悟优越性
西藏自治区成立至今,先后有7任自治区人大常 委会主任和7任自治区政府主席均为藏族公民。目前, 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占现职省级干部总数的71.7 %;占地厅级干部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藏族和其他 少数民族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中占87.5 %;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占69.23%;在自治 区主席、副主席中占57%;在自治区政协常委和委员 中分别占90.42%和89.4%。
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含义是什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思解释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思解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指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的一种行政管理体制,旨在满足我国不同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自治需求,保护和发展各民族的特点和权益,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下面将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内容和特点进行解释。
一、意义解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地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其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激发各民族地区的活力和创造力。
根据各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制定适应当地发展需求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文化建设,促进社会进步和繁荣。
最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习俗。
各民族地区拥有独特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通过实施自治制度,各民族地区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促进多样性和平等性的文化交流。
二、内容解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在政治上,各民族地区享有自治权,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执行适合当地的行政管理制度和政策,实行自治。
在经济上,各民族地区有权制定和执行经济发展政策,各地区之间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开展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
在文化上,各民族地区有权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鼓励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交融。
此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还包括各级自治机关的建立和发展。
各级自治机关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具体组织和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各民族地区的内外事务,保障各族人民的合法权益。
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工作,有助于各民族地区的治理和发展。
三、特点解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它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特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各个民族地区,但又根据不同民族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实行具体的自治政策和措施。
【管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管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管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背景介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坚持和改革现有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概述1.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涵和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国家根据我国各民族的历史和现实情况,依法实行的对边疆、民族地区的自治制度。
通过民族区域自治,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的特殊文化、习俗和传统,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实现全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 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和政策在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我国坚持以下原则和政策: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权利;各民族享有自治的权利,自治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各级政府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3.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与成就我国通过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更加紧密,国家的统一更加巩固,各民族的发展更加均衡。
从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和改善。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性1.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制度安排,通过自治机关的建立和运行,能够更好地协调处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维护国家的统一大局。
2. 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能够更好地利用当地的资源和优势,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繁荣。
3. 增进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教育、经济等各领域的互动和交流,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了解与尊重,推动全国各民族共同进步。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坚持不断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改革自治机关的组成和职能,加强自治机关与中央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促进各民族自治地方的改革和发展。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中,为了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共同利益,保障民族平等、团结和多元发展,通过设立特殊的地方行政区域,授权该区域内的民族组织行使一定的自治权力,并为其提供相应的自治条件与资源。
这一制度旨在解决民族问题,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互相尊重、合作和共同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是一个国家对多民族国家规模进行政治管理和治理的一种方式。
这一制度通常是在宪法或其他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的。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可能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自治权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权益和尊严。
通过赋予地方行政区域一定的自治权力,不仅可以满足各民族对自身事务的管理需求,还可以增强各民族对国家的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进而减少民族冲突和矛盾的发生。
一个典型的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国家是中国。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56个不同民族组成。
为了实现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目标,中国政府通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了自治州、自治县等地方行政单位,给予这些地方在经济、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相应的自治权力。
这一制度的成功实施,有助于缩小不同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和谐。
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各民族都享有平等的待遇和权益保障。
制度要求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特殊文化传统,为少数民族提供平等就业、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改善民生状况。
此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还为各民族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参与国家和地方事务的决策。
在自治地方,各民族组织可以拥有一定的权力机构,通过选举或其他合法途径选派代表进入地方政府,参与决策和管理。
这种民主的参与机制有助于建立各民族之间的互信与合作,加强地方政府与民族组织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然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
4小组
省级自治区的成立时间
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时间( 时间(年) 1947 1955 1958 1958 1965
4小组
民族自治地方的形式
1.单一民族建立的自治地方 单一民族建立的自治地方 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联合建立的自治地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联合建立的自治地 方 3.在自治区设立其他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和 在自治区设立其他民族自治州、 在自治区设立其他民族自治州 在自治州内设立其他民族自治县 4.一个民族除在一个行政区域里实行自之外, 一个民族除在一个行政区域里实行自之外, 一个民族除在一个行政区域里实行自之外 还可以在其他地区实行自治
3.3.2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 内容
4小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所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 所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统一领导下, 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或 少数民族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 少数民族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设立 自治机关, 自治机关,有少数民族实行区域性的 民族自治, 民族自治,享有管理和决定本民族和 本地区内部事务的决定权力, 本地区内部事务的决定权力,享有根 据本民族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贯彻执 行国家政令的自主权的政策。 行国家政令的自主权的政策。
4小组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1.以国家统一为原则,任何实行民族区域自 以国家统一为原则, 以国家统一为原则 治的地方,都是国家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 治的地方, 部分,各级自制政府机关, 部分,各级自制政府机关,同时又是中央 政府的一级基层政权机关。 政府的一级基层政权机关。 2.民族区域自治及其自治机关,根据宪法和 民族区域自治及其自治机关, 民族区域自治及其自治机关 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一系列规定, 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一系列规定,享有一定 的自治权 3.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仅是民族自治,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不仅是民族自治, 还在于区域自治, 还在于区域自治,是民族与区域相结合的 自治
区域民族自治制度的内容
区域民族自治制度的内容
区域民族自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区域内实行对该区域内的民族实行自治的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内容如下:
1.自治地位和权力:区域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有权独立
管理本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民政等事务,自主决定和管理本地区的事务,有权制定本地区的自治条例和自治规章。
2.自治机构和人员:设立自治机关,由当地居民选举产生,并
在国家法律范围内行使自治权。
自治机关包括自治机构、自治党派、自治联社、自治事务机关、自治监察机关等。
自治机关的人员由各民族联合推选产生,代表本自治区的各民族的共同利益。
3.自治区划和自治权属性:在行政区划上,设立自治区。
自治
区是国家的行政区域,同时又是少数民族自治的特殊地区。
自治区享有特殊的自治权属性,承担着促进民族团结、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任务。
自治区是中央和省级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实行自治的行政区域。
4.自治财政:自治区在国家财政授权下,有权自主管理和使用
本自治区的财政收入和资源。
自治区有权制定和执行本地区的财政预算、税收政策和经济发展规划,自行决定本地区的资金分配、土地规划等事宜。
5.自治权法律地位:自治区享有自治权,并依法行使自治权。
自治权是国家赋予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合法权力,有法律依据和法律约束。
自治区及其自治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同时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总之,区域民族自治制度是中国政府为实现民族团结、保护民族合法权益,促进边疆稳定和发展,实行的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
名词解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名词解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各民族自治地方实行的一种制度安排。
该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让少数民族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内享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力,以满足各民族地区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保障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多样化发展的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
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分布广泛,涉及56个民族,十分复杂。
为了保障各个民族的权益和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国政府通过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拥有相对独立的权力,并且享有行使自治权的机构。
首先,政治自治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设立有自治机关,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
这些自治机关由当地少数民族代表组成,在政治决策、立法、行政管理等方面拥有相对独立的权力。
他们能够制定和颁布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法规和政策,制定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规划,并且管理和监督当地行政事务。
其次,经济自治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在经济发展上享有更多的自主权。
他们可以制定和实施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并且享有合理分配和使用当地资源的权力。
同时,他们还能够与国家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合作和交流,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提高民族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
此外,文化自治也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内容。
中国各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语言、宗教、习俗和民间艺术等文化传统。
为了保护和传承各民族的文化,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享有保护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自主权力。
他们可以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政策,保护和运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举办本民族的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发展和传承本民族的传统艺术和技艺。
总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府为了保障各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治权益而制定的重要制度。
该制度通过政治自治、经济自治和文化自治等方面的安排,使得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能够拥有相对独立的权力,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宪法所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保障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权益。
本文将从制度背景、制度原则、实施效果等方面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性。
一、制度背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涵盖了广泛而多样的民族文化。
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聚居在不同地区,形成了多民族社会。
为了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我国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制度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原则是“充分考虑少数民族的意愿,维护民族团结和充分发展”。
其所包含的几个重要原则如下:1. 平等自治原则:各民族在自治地方享受平等的权利与义务,有权参与自治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享有自治权。
2. 共同繁荣原则:各民族在自治地方享有共同发展的机会,通过共同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的繁荣和民族文化的发展。
3. 融合发展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鼓励各民族交流和融合,推动不同民族之间思想、文化等因素的交流和融合,实现共同进步。
4. 保障权益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语言、宗教等独特特性,确保少数民族在经济、教育、法律等方面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5. 法治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自治地方的法律体系,保障其自治事务的合法性、公正性和可执行性。
三、实施效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对我国的稳定和统一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 促进了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不同民族提供了平等发展的机会,通过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力,各民族能够共同决策和管理自己的事务,增进了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团结。
2. 保护了少数民族的权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保护了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包括文化、语言、宗教等方面的权益,使得少数民族得以保持自己的独特特点和传统文化。
3. 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自治地方提供了较大的自主权和权力,使得地方政府能够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经济发展策略,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了民族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权益。
这一制度的实施使中国成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大家庭,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实践基础。
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语言、宗教、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制度等,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是国家统一和繁荣的基础。
为了解决民族间的矛盾和问题,我国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该制度规定,我国民族地区享有自治权力,自治机关享有自主权力。
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民族自治地方有权制定和实施本地区的自治权利、设立自治机构和开展自治事务,自治机构有权管理本地区的民族事务、立法、行政、司法、财政等事务,并行使监督权等。
自治机构具有行使系统内部法律、规章和政策的权力,享有规划、安排本民族事务的权力,维护本民族的合法权益。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尊重各族群众的主体地位和民族权利,保障了各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权、言论和出版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文化和教育权利等。
自治机关实施一切属于自己权限的行政、立法、司法等职权。
自治机关与各级政府之间保持了明确的权责划分和协调配合的关系。
自治机关制度为我国各民族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得我国各民族间实现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
各农牧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自治机关积极倡导和推广本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力保护了地方特色,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
然而,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和自治机构的领导干部在实践中存在不团结、不懂民族政策和法律的问题,导致一些民族地区的发展不够平衡、不够协调。
另外,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也带来了一些文化冲击和民族融合的问题,需要进行更加科学的管理和保护。
综上所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基石。
通过该制度的实施,各民族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合作交流也得到了更好的促进。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一个国家的行政区划中,为满足特定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需要,赋予该地区一定程度上的自治权力和自治管理机构。
这种制度的出现主要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各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民族交流和文化多样性的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出现与国家的多民族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由于存在着不同民族的差异性,如地理环境、经济状况、习俗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如果不给予少数民族地区一定程度上的自治权力,很容易引发民族冲突和民族矛盾,影响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法律上通常以宪法或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正式文件形式确立和规范。
这些文件明确了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地位、权力范围和分工、自治机构的组成和职责等内容。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行政自治:民族自治地方在行政管理方面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力。
他们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和实施行政管理政策,管理地方事务。
2. 人事自治:民族自治地方可以自行管理本地区的人事事务,包括人员选拔任用、培训教育、职务晋升等。
3. 财政自治:民族自治地方在财政管理方面有一定的自治权力。
他们可以自行决定本地区财政收入的使用和分配,制定并执行本地区的财政预算。
4. 文化语言自治:民族自治地方有权保护和发展本地区的少数民族的文化语言,推广使用本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并在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进行支持和保障。
5. 有关民族事务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可以自行处理本地区民族事务,制定和实施有关少数民族的政策,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和谐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至关重要。
通过给予自治地方一定的权力和政策支持,可以有效地解决民族地区所面临的问题,提高民族地区的发展水平,增强民族地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自治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法院和检察院行
使
B.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行
使
C. 民族区域自治权只有少数民族才能享有
D.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实质是少数民族的自由权
12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中国政府根据中国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把
2、 【互动导学】: 1、 请同学们结合上一框题学过的内容,思考并回答,我国的民族状 况是怎样的? 答
2、 既然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那么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 怎样的? 答:
3、 由于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等多方面的原因,因此我国在处理民族问 题时,①坚持了什么样的民族原则?②和实行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答:①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我国的一项根本 政治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地区实 行区域自治③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的国情④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我 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5.我国的新疆、西藏、内蒙、广西、宁夏五个自治区在自治过程中不 享有的自治权是
② 4、 那么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答
第一:什么是自治机关? 答: 第二:什么是自治权? 答: 第三: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包括哪些? 答: 第四: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是什么? 答:
(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 答:
(3)、民族区域自治的范围?(书本上找出来即可) 答:
5、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
6、 阅读教材78页,思考虚线框内的问题,并作答:(可以答在书 上) 6、 同学们,思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哪些优越性? 答:
三【要点点拨】【重难点】
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地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 度。 ( 2)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分析:以少数民族聚居为条件;以行使自治权为基本内 容;以国家的统一领导为前提;以设立自治机关为依托。 (3)前提和基础 :民族区域自治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 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4)范围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5)自治地方和自治机关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自 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 行使自治权)。 注意 :民族自治地方的双重地位→既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又是享有民族自治 权的自治地方。其人大和政府:既是地方国家机关;又是民族自治机关。 (6)核心内容 :自治权。 A.含义:即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 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B.内容: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①立法自治 权;②变通执行权;③经济自治权;④文化管理自治权;⑤其他自治权。是地方行政区域的 有限自治,而不是“高度自治”。 (7)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A.必要性 :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①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为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社会基础;②“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 特点,适宜以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为基础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 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为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政治基础。 B.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 性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 民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 疆的光荣职责);
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实现了平等
2007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西藏自治区要认真贯彻党
的民族政策,深入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
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继续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加快人口民族人民的艰苦努力外,国家的大力帮助和全国
少数民族自治区,开创了内蒙古历史的新纪元。内蒙古地区之所以能
够建立民族自治区,主要因为
①蒙古族对国家统一有强烈的政治认同②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
人口最多的民族
③内蒙古地区的民族人口构成单一④蒙古族在我国民族人口分布上
有自己的特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例3】(2006上海单科)2005年10月12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里 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铺通,将西藏纳入了四通八达的 铁路网。青藏铁路的开通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实行
这一政策的社会基础是
A. 我国民族存在着“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B. 各民族存在着不同的经济利益 C. 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 D. 各民族的心理素质、风俗习惯有差异
①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进步和繁荣
②可以巩固民族团结和加强国防
③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④消除了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课后测试提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
的。
1.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是 ①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②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③少数
况。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 )
①有高度自治权
②妥善解决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自治的关系
③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④以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为前提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西藏自治区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入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巩固
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下列关于民族
A. 外交自治权 B. 立法自治权 C. 变通执行权 D. 经济自治权 .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50年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
来,宁夏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统计,全区城乡人均收入分别 由346元、116元增加到10859元和3181元,自治区少数民族干部达到3.8 万多人,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成为各级党政机关骨干。宁夏的发展说 明了 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③我国民族间经 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已经消除 ④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 的党政机关 A. 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7.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多年来,我国的北部边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充分体现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 心内容是 ( )
民族聚居地方拥有一切权力的区域自治④按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 赋予的权限实行的区域自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2.下列不属于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是( )
A.民族乡B.自治县(旗) C.自治州D.自治区 3.在民族自治地方,要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 ()
A.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B.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 C.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D.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 4.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人民的支援是西藏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下列关于民族自治地方
与国家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民族自治地区要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行使自治权
B.民族自治地区享有绝对自治权
C.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D.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
.实践证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符合历史的发展,又符合现实情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它保证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 利,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满足各少数民族人民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自治地方以一个、两个或两个 以上少数民族为主体,同时包括当地居住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这使得各族人民之间的联 系更加密切,逐步消除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能够密切结合 本民族、本地区的特点,把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协调起来,充分发挥各民 族、各地区的特长和优势,调动各族人民参加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贯彻民主集中制。 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现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与“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 ①“基本原则”是“基本政策”的理论依据;②“基本政策”体现“基本原则”。
A.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B.自治权C.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D.各民族共同繁荣 8.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总值以年均l6.6%的速度增长,社会各项事 业迅速发展,被称为“内蒙古现象”。这表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 )
A.确保了人民当家作主
B.促进了民族自
治地方的繁荣与发展
C.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D.使各民族在
四【达标反馈】:
【例1】(2007广东单科)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A.各民族聚居 B.各少数民族聚居 C.各民族居住 D.各少数 民族居住
【例2】(2008海南单科)1947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内蒙古地区的实际 情况,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
廊坊市第十五中学学案
课组:政治 课题:第七课 第二框题 民族区域制度制度 主编:郭飞来 时间;2011年4月25日 1、 【目标导航】:
1、 知道民族区域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 明确我国民族区域制度的的含义,了解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 府,它既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又行使自治权。 3、 了解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的管理本民族 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的权力,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范围、内容十分广泛。 4、 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制度制度是适合国情的选择,具有显著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