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建筑风水
风水学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风水学对城市规划的影响风水学是古代中国一种特殊的哲学思想,相信自然界存在一种气场,并通过调整周围环境中的气场来带来好运或者减少厄运。
虽然现代科学无法证明风水学的有效性,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并且在城市规划中仍然起到一定的影响。
首先,风水学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体现在选址和布局上。
根据风水学的理念,一个好的城市选址应该有一定的地势和地貌特点,以便吸引吉气并避开凶气。
古代中国城市的选址通常要求地势高而平,有山水相隔,尽量远离河流和墓地等“不吉利”的地方。
布局方面,风水学倡导平衡和谐的空间关系,例如“龙脉”(龙形状的地貌)的形成被视为吉祥的标志。
这些风水学的要求使得城市在选址和布局上注重自然环境与道路、建筑之间的平衡,追求整体的和谐美。
其次,风水学对建筑设计和规模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风水学的观点,建筑物应该符合自然界的规律,以便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避免过于突兀或者破坏生态平衡。
传统古建筑遵循了这一理念,它们一般采用木质结构,利用局部的优势地形和水源,形成独特的园林式景观。
此外,风水学还对建筑的规模有一定的要求,认为建筑的宏伟和气势可以带来好运。
因此,在风水学的指导下,一些城市规划决策者会在设计建筑和规模上追求宏伟和气势,以提升城市形象。
风水学还对道路和交通规划产生了影响。
根据风水学的观点,道路的走向和曲线应该符合地貌特点和自然地理条件,以便吸引吉气并避开凶气。
在古代中国,城市内的道路通常是曲折、弯曲的,通过融入自然地势和环境中,使得整个城市形成一个“鱼肚城”或者是“山水城”的格局。
此外,风水学还注重交通的畅通和平衡,认为交通流量过大或者拥堵的情况会带来不好的气场。
因此,一些城市规划师在道路和交通规划上会考虑风水学的原则,以保持道路的曲线和流畅。
最后,风水学对公共空间和绿化规划也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风水学的观点,公共空间和绿地应该有良好的景观视野和空气质量,以吸引吉气。
因此,一些城市规划决策者会注重公共空间和绿地的布局和美化,以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武汉城市布局与风水格局的研究

武汉城市布局与风水格局的研究武汉作为中国内地重要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风水格局。
它的城市布局与风水格局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就武汉城市布局与风水格局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武汉位于中国中部,有长江和汉江两大主要河流贯穿而过。
武汉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也给城市布局和风水格局带来了独特的影响。
从历史上看,武汉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塞和商业重镇,城市布局充分体现了其军事防御和商业交通的特点。
而在风水理论上,武汉的水、山、地势等因素也对城市风水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来分析一下武汉的城市布局。
武汉城市的布局可以说是“三镇合一”,即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一,形成了今天的武汉大都市区。
在明清时期,这三镇分别是江南第一军事重镇、江南第一商业重镇和江南第一工业重镇,三镇的布局相互衔接,形成了商业、军事和工业三足鼎立的局面。
而这种布局也体现了古代军事防御和商业交通的需求,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
在武汉的城市布局中,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更是具有重要的地位。
这里是武汉市中心,也是整个市区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
长江的水运资源为武汉的发展提供了便利,而汉江的汉口港更是成为了武汉的商业重镇。
整个城市布局在历史上都是以江为界、岛为市、江汉交汇的独特特点。
我们来看一下武汉的风水格局。
风水学认为,水是财富的象征,而山则是防御的象征。
在武汉的风水格局中,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是武汉的“聚宝盆”,为城市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财富。
而在城市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有东湖、西湖、南湖、北湖等自然水体存在,这在风水学上称为“四水归堂”,有收天下之财、聚四方之气的意义。
这些水体为城市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运输便利,也使得城市的风水格局更加完善。
武汉市的山势起伏也为城市的风水格局增添了独特的韵味。
在武汉市区内,有着诸多的小山丘,如武昌黄鹤楼、汉口龟山、汉阳古德寺等地标建筑,山水交融、山明水秀,为城市增添了不少景观和气息。
武汉城市布局与风水格局的研究

武汉城市布局与风水格局的研究【摘要】武汉城市布局与风水格局一直备受关注,本文通过深入研究了武汉城市布局的历史渊源和风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明确了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分析了武汉城市布局的特点、风水格局和不同地区的风水特征,探讨了武汉城市规划中的风水因素以及城市发展与风水格局的关系。
总结了关于武汉城市布局与风水格局的研究成果,给出了对武汉城市规划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武汉城市的布局和风水格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为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武汉、城市布局、风水格局、历史渊源、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目的、意义、特点分析、地区风水特征、规划、城市发展、关系、研究成果、规划启示、未来展望.1. 引言1.1 武汉城市布局的历史渊源武汉城市布局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三国时期的江陵城。
江陵城是当时的都城,其布局体现了军事防御和居住需求。
随着历史的演变,武汉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城市风貌。
在唐宋时期,武汉成为了襄阳和黄州的商业中心,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布局也相应发生了改变。
此后的明清时期,武汉成为了长江流域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规模更加壮大,布局也更加科学合理。
近代以来,武汉经历了多次战争与开埠,城市布局又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如今,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城市规划更加注重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保留了一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特色。
武汉的城市布局历史悠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中部地区独具特色的城市。
1.2 风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风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一种关于自然和人类之间能量流动的学科。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风水是一种连接自然和人类生活的重要元素,认为自然界的气场会对人类的运势和命运产生重大影响。
古代中国的帝王将相、建筑规划、城市布局等重要事物都会参考风水格局,以求吉祥和平衡。
风水理论既包含了地理环境的考量,也涉及到建筑、家居布置、墓葬等方方面面的生活方面,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
风水与城市规划城市规划中的风水要点

风水与城市规划城市规划中的风水要点城市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空间组织形式,城市规划则是对城市进行系统性的设计与管理,以实现良好的居住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
然而,除了考虑实用性和功能性之外,城市规划中还需要关注一些看似超自然的因素,比如风水。
风水的概念在中国历史上有悠久的传统,并被应用于城市规划中。
本文将介绍城市规划中的风水要点,并探讨其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一、山水环境风水学理念认为山水环境对城市的影响至关重要。
合理的山水环境可以改善城市的气场,营造宜人的居住环境。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考虑选址周围的自然环境,如河流、湖泊、山脉等。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规划出公园、景观湖等休闲娱乐场所,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形象,还可以改善居民生活体验。
二、道路与交通风水学认为道路与交通对能量流动和城市运气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城市规划中,应合理规划道路网格,确保道路的连通性与畅通性。
道路的曲线和走向也需要精心设计,以便调节城市的能量流动,增强城市的生气和繁荣。
此外,还应注重公共交通系统的布局,促进便捷的城市出行,减少私家车辆的使用,以降低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三、建筑布局风水学认为建筑物的布局与方向对城市的气场和居民的运势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城市规划中,应注重建筑物的朝向、比例和高度。
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改善城市的能量环境,提升城市的氛围。
此外,高层建筑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周围的山脉、河流等自然要素,以保持城市的和谐与协调。
四、绿化与公共空间风水学认为绿化与公共空间对城市的能量流动和居民的幸福感起着重要作用。
在城市规划中,应合理布置绿地和公园,为居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文化娱乐场所。
绿化植物的选择也需要慎重考虑,以兼顾城市形象和居民健康。
此外,公共空间的规划还需要注重人性化设计,提供便利的步行道路、休息区和社交空间,促进社区的凝聚力和居民的互动交流。
五、水资源利用风水学认为水资源对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城市规划中,应充分利用自然水资源,规划湖泊、河流和水景等,营造舒适的城市环境。
风水思想在城市规划布局中应用

风水思想在城市规划布局中的应用初探【摘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某些方面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
鉴于此,我们在对传统风水学理论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量了风水学里在城市规划布局中的作用,以探索其能够对当代城市建设及规划布局有所借鉴的同时,为建设一座和谐、宜居、绿色之城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风水思想;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布局一、风水理论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城市规划,通俗而言就是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对城市未来发展的谋篇布局,也就是说对于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在西方学说的观点中,一个成功的城市规划方案必须要考虑到城市的生态环境、即“在自然界中,有机体通常分布在地表,进而实现各物种之间的平衡状态”[①美﹒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548]而景观设计理论与城市规划布局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一)风水与城市意向元素的关系1、绿化植物城市绿地堪称是城市的绿肺,防尘,防噪,遮阳,防风,调节小气候,美化居住区的功能。
2、综合广场广场应大而有生机,要方而能神聚,这样才能发挥其收气的功能。
3、人物雕像作为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元素,人物的雕塑应根据其品格、历史身份来放置,如伟人雕塑当注重阳气,提势气,补正气等设计元素。
4、标志建筑城市标准性建筑物也就是一座城市的地标,它具有纳贵气,养灵气的作用。
(二)风水与城市选址的关系一座城市的兴起和建立总是要涉及到选址或建址的问题。
为什么选建在此地而不是他地,做这种布局规划而不是另一种?即使是专门的研究者来回答这个问题也会给出多种答案和说法,比如从地形、地质、气候、水文、交通安全等等方面考虑。
1、地形因素城市多分布在农业基础好、交通便利、土壤肥沃、人口密集的平原地区,而高原和山区城市较少。
2、气候因素城市多分布在气候适宜的中纬度沿海平原地区,而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干旱的沙漠地区、寒冷的高山、高原、高纬度地区城市极少。
风水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启示

风水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启示摘要:旧在当前生态和谐的发展理念倡导下,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高品质、低经济、宜居住的城市,成为当前城市规划中的主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理论为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风水学以其浓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的沉积而渗入到城市规划之中。
要了解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布局,现代城市规划要达到更高的水平,风水学是一把重要的钥匙。
关键词:风水理论、生态和谐、现代城市规划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集中,城市规划建设加速发展。
在当前生态和谐的发展理念倡导下,当前城市规划的主题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高品质、低经济、宜居住的城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理论中有科学道理,包涵有非常丰富的哲理,对现代人的生活、居住乃至城市的规划发展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一、风水理论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历经数千年不辍的发展,形成了内涵丰富、成就辉煌、风格独具的体系。
从世界建筑文化的背景来比较,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个极为显著的特点是,各种建筑活动,无论是都邑、村镇、聚落、宫宅、园囿、寺观、陵墓,以至道路、桥梁等等,从选址、规划、设计及营造,几乎无木受到所谓风水理论的深刻影响。
中国古代建筑在空间环境的整体处理方面,其中包括人文景观同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大规模建筑群的空间布局组织,有着与古代及近代西方建筑完全异趣的的极高艺术造诣和成就,风水的很多基本思想是前人长期经验的积累,不仅合理而且实用。
这是最值得吸取的部分。
传统文化景观里包含了很多风水理论中有价值的成分,考证、吸取并古为今用是正确的态度。
但少数迷信的糟粕要注意摒弃。
另外,新时代、新环境下,传统的风水理论要发展、提高,盲目迷信不足取。
风水理论倡导“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同属于一个有机整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人居住的建筑空间应与环境互相协调。
风水学以其浓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的沉积而渗入到城市规划之中。
要了解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布局,现代城市规划要达到更高的水平,风水学是一把重要的钥匙。
风水学在当代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风水学在当代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摘要:空间是城市的基础,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经济是城市的实力,文化是城市的魅力。
“风水”之术的核心是建立在对自然环境的直接观察并在大量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寻求对理想环境认知的结果,是与阴阳八卦的形态密切相关的。
而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也是建立在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之上的,二者的这些共同之处,可以在具体的规划项目中进行运用,使规划更具有合理性和文化内涵。
笔者结合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浅析风水学在当代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关键词:风水学;当代城市规划;应用1风水的内涵风水,《辞海》定义为:“风水,也叫堪舆,旧中国的一种迷信,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祸福。
”“风水”作为一个专门术语,最早语出晋代郭璞传古本《葬书》中:“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明代《地理人子须知》中论说风水谓:“地理家以风水二字喝其名者,即郭(璞)氏所谓葬者乘生气也,……,皆言风与水所以察生气之来与止聚云尔。
总而言之,无风则气聚,得水则气融,此所以有风水之名。
”由此可知,风水是一门察生气来聚藏的术数,追求的是“山环水抱、藏风聚气”的理想环境。
而笔者定义的风水则是与传统迷信思想剥离,将其作为自然科学进行深刻挖掘和研究。
风水学是涵盖天文、地理、气象、地质、水文、环境、规划、建筑、园林等综合性极强的一门自然科学。
风水学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城市营造、建筑选址、功能分区、建筑布局等有关人居环境建设的内容,包括建筑色彩、建筑形式、园林景观等都受其整个体系的约束和影响。
除了一些变量如政治体制与管理制度,风水学的这些特性恰好与当代城市规划学科有着高度一致的契合之处,正因如此,我们可以将风水学定义为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理论的基础理念,从而指导了无数城池的营建。
2风水学对当代城市规划的影响2.1促使城市整体规划观念得以加强不管是我国城市规划的实践还是理论,都有较长的时间历程,从田园城市到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等,都充分显示了风水学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现代城市规划与风水学探讨

现代城市规划与风水学探讨作者:关凤红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第07期摘要本文对古代建筑风水学的基本思想,对现代城市规划与建筑的启示及风水学在现代的运用于价值进行分析和简要阐述。
关键词现代城市;规划;风水学1.古代建筑风水学的基本思想很多考古资料证明,对人的居住环境比较重视,这是中国本土文化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在六、七千年前的中华先民们已经在选择自身居住环境和认识达到很高的水平。
很明显的“环境选择”倾向是在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的选择,它的主要表现有:1)和水源比较接近,不仅生活取水很方便,而且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很有帮助;2)在河流交汇处的位置,很便利的交通;3)在河流阶地上的位置,不仅耕作时有很肥沃的土壤,而且可以降低洪水侵袭;4)如果是在山坡上,通常在向阳的地方。
依山傍水、两水交汇的典型上吉风水格局,就是半坡遗址。
颇具启发意思的是,现代村落或城镇将这些村落迭压,如在某一段河南河水沿岸的范围内,在15个现代村落中就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11处。
2.古代风水学对现代城市规划与建筑的启示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的改变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环境污染,人口膨胀,资源危机,水土流失,气候反常等。
这些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还有一个方面,人类居住的小环境也不尽人意。
尤其是城市中现代建筑忽略了人与环境的关系,使居住的小环境也逐步恶化,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
风水术强调的平衡、和谐及安宁,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引起了深受环境恶化之苦人们的重视。
当我们来到北京的故宫,颐和园,苏杭的园林,一定会为它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而折服,当我们居住在山清水秀、避风向阳的寓所,周围的环境会让人神情愉悦;看到流水潺潺,草木欣欣,会使人留恋忘返,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会使人心旷神怡,工作的压抑、生活的烦恼也随之烟消云散;可是当我们遇到寸草不生、尘土四扬、狂风席卷着黄沙漫天飞舞之地定会眉头紧、避而远之……等等这是环境景观对人类本能产生的种种物理、生理、心理反应。
建筑风水学与现代城市规划

建筑风水学与现代城市规划1. 引言建筑风水学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
它是一门研究建筑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来达到改善生活质量和增加生活幸福感的目的。
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建筑风水学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
本文将探讨建筑风水学与现代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
2. 建筑风水学概述建筑风水学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它基于“天地人”三才的理念,追求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目标。
在建筑风水学中,房屋的位置、方向、布局以及周边环境都被认为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运气的重要因素。
3. 现代城市规划的挑战现代城市规划面临许多挑战,如城市扩张、土地资源有限等。
在这些挑战下,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方式来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成为城市规划师们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4. 建筑风水学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应用4.1 方向选择建筑风水学强调房屋的朝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比如南面朝向可以享受更多的阳光和温暖的气候。
在现代城市规划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建筑物的朝向,来提高整个城市的环境舒适度。
4.2 建筑布局建筑风水学也强调建筑的布局对居住者的福祉的影响。
在现代城市规划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布局来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如避免高层建筑挡住太阳光线进入低层建筑。
4.3 绿化环境绿化环境在建筑风水学中被认为是积极的能量源,可以提高人们的情绪和身体健康。
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绿化环境可以创造更好的生活空间,如建设公园和花园。
5. 建筑风水学的挑战和争议尽管建筑风水学在现代城市规划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也面临着一些争议和挑战。
有人认为建筑风水学是迷信的一种表现,没有科学依据。
此外,由于不同文化和地区的差异,建筑风水学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6. 结论建筑风水学与现代城市规划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合理运用建筑风水学原理,可以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和人们的生活幸福感。
然而,我们也应该保持科学的态度,对于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之间的结合进行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中持续探索,以更好地应对城市规划的挑战。
中国古代风水与城市选址和规划

中国古代风水与城市选址和规划杨文衡中国古代风水与城市选址和规划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受风水的影响很深,追溯根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下面分三个部分来谈。
一、影响中国古代城市选址和规划的宇宙观和自然观1. 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影响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宇宙观是天圆地方,这种错误的宇宙观在新石器时代就已产生、形成。
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的墓葬方向是上南下北(按照古代的习俗,生者南面,坐北向南;死者北首,头北脚南),墓穴南部呈圆形,象天;北部呈方形,象地。
整个墓穴象征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
以后在建筑上有许多地方体现了天圆地方观念,特别是地方观念。
如:穹隆顶墓室,半球形封冢,方形墓穴,城市和居室都是方形,跟墓穴为方形的意思一样。
皇城、内城和外城的城门,均呈现“上圆下方”的形状,以象天地。
紫禁城城门之“内圆外方”造型,表示紫禁城内外的差别犹于天上人间,城内为天,住着天子;城外为地,住着老百姓。
紫禁城中太和殿内,有“上圆下方”的藻井(又称龙井),这种结构,即所谓“上仿像夫天体之圆,下效法乎坤德之方”。
北京北海琼华岛上的善因殿,大钟寺内的钟楼等,均为上圆下方之重檐建筑。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
距今5000多年的辽宁喀左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中,有一处大型祭坛建筑基址,整个布局由中心、两翼和前后两端组成,按南北轴线对称分布,南圆北方,也体现了天圆地方观念()。
距今五千年左右的良渚文化中,出士了大小不等的玉琮,它外方内圆,寓意也是天圆地方观念。
西汉至南北朝时期盛行的式盘,是天圆地方观念的典型体现。
式盘中的天盘为圆形,地盘为方形。
在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观念根深蒂固,虽然也曾显现过地圆的思想,但只是昙花一现,不为社会主体思潮所接受和承认。
唐代外国的地圆观念曾传入中国,但也不为中国人所接受。
明朝万历年间,利玛窦也把西方的地圆思想和地图传入中国,但接受者寥寥,反对者则浪高。
直至清末,地圆观念才在中国站住了脚跟。
因此,天圆地方观念不仅影响中国古代地图测绘技术达两千多年,而且一直影响中国的城市规划,这事并不奇怪,是中国传统思想决定的。
古代风水学对现代城市规划与建筑的启示

古代风水学对现代城市规划与建筑的启示在古代风水学中,经常把大地比作人体来思索各种要素,对此风水中有一句话叫作“相地如相人”。
如《玄女青囊海角经》曰“支龙形势,如人之状,然其身一动,则手足自应;将主一出,则群兵必随。
”“自身之龙要久远,身体必要端正为上,手足必以相合为佳,长幼必以逊顺为贵,主宾必以迎接为奇。
”在这种人、地类同思想的根底上,风水中常据人体的构造将龙脉之真穴分为三种穴,一在头部,二在脐眼,三在阴部,其详细位置是:“上聚之穴,如孩儿头,孩子初生囱门未满,微有窝者,即山顶穴也;中聚之穴,如人之脐,两手即龙虎也;下聚之穴,如人之阴囊,两足即龙虎也。
”(清孟浩《雪心赋正解》)在清《六圃沈新先生地学》中即收有一幅以人体之“窍”为原型的风水穴位图,最能形象逼真地表现这种人、地同类的理念。
由于古代风水学的根底是树立在中国传统哲学的阴阳与元气说之上的,所以自但是然的将“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思想作为融贯整个风水学的灵魂。
古代中国人很早就发现太阳、月亮及28星宿及金木水土火五大行星的运转规律,以及它们同地球昼夜季节变化和灾情间的关系。
在古人看来,天地的运动直接与人的生长相关。
《履园丛话》说:“人身似一小天地,阴阳五行,四时八节,一身之中皆能运用,”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人体与宇宙同构。
天地分为阴阳,人体亦分阴阳。
天地有五星五岳,人体亦有五官、五脏。
天赋成十天干,表示地球绕太阳转一圈,人亦对应有十指。
地分为十二地支,表示一年月亮绕地球十二圈,人亦对应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十二皮部……人的整个经络系统随着时间的先后,年、月、日、时辰,周期性地气血流汪,盛衰开合,人应时辰月令,这一切都暗示着我们,人类的呈现决不是偶尔的,它凝聚着整个宇宙的生命,人体完整是与宇宙相合的,人体之气与宇宙之气以交流的。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天地与初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元气在宇宙天地间回荡,气在人体中聚合,人实践上被视为自然生态链的一环,与大自然相比,人是渺小的。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有哪些特点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有哪些特点知识点: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特点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环境因素: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充分考虑了地理环境因素,如地形、水系、气候等。
城市选址往往依山傍水,临近河流,既有交通便利的优势,又能防御自然灾害。
2.礼制与都城规划: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深受礼制的影响,尤其是都城的规划。
如北京的故宫,严格按照封建礼制进行布局,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3.城市布局:中国古代城市布局一般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外城则为居民居住和商业活动区。
城市街道宽敞整齐,有利于交通和市容美观。
4.水利工程: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水利工程占有重要地位。
城市附近河流往往被疏导、利用,用于供水、灌溉、排水、防洪等。
5.防御设施:古代城市规划中,防御设施是重要组成部分。
城墙、护城河、城门等防御设施完备,既保障了城市安全,又体现了城市特色。
6.宗教建筑:古代城市规划中,宗教建筑占有重要地位。
如寺庙、道观、教堂等,既有宗教信仰的功能,又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7.公共设施:古代城市规划中,公共设施齐全。
如官府、学堂、医院、市场等,满足了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
8.绿化与环境:古代城市规划注重城市绿化与环境美化。
公园、花园、庭院、山林等,使城市环境宜居宜人。
9.城市交通:古代城市规划中,城市交通布局合理。
道路宽广平整,有利于行人、车辆出行。
同时,城市内设有桥梁、隧道等,便于交通畅通。
10.城市发展方向:古代城市规划受历史时期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发展方向各有不同。
如唐代的长安城,东西发展;宋代的开封城,南北发展等。
总之,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特点,反映了古代人民对城市建设和居住环境的智慧与追求。
习题及方法:1.习题:古代城市选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解题方法:回顾知识点中关于地理环境因素的描述,提取关键信息。
中国古代风水学对建筑与规划的影响

中国古代风水学对建筑与规划的影响中国古代的风水学是指人们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理论来研究地理环境和人类居住、工作、生活所需要的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规律及其作用的科学。
中国自古就形成了多种风水学派别,如“山水”、“龙穴”、“河道”、“衍义”等,这些理论和实践指导了古代建筑和规划领域。
在中国历史上,风水学一直是影响建筑和规划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人们的生活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一、风水学与建筑设计中国古代建筑一向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古人善于从地理环境中寻找建筑的灵感和规划的方法。
风水学的普及使中国古代人们逐渐实现了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的“天人合一”,即让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融合,以更好地为人类提供居住和工作的环境。
古代建筑遵循着风水理论,即尽可能地利用和适应周围环境的特点和作用,让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以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比如,建筑的方向、高度、外形、内部布局、颜色等均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这些都是风水学对建筑设计的实际运用。
在汉代,石头的形状和颜色就被认为会对风水有所影响,当地的建造者就会根据这种影响在建造过程中加以考虑。
二、风水学与城市规划风水学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首都洛阳。
当时的皇帝汉武帝听信了风水学大师的建议,将城市的坐标布局、规划和建设等都纳入到整个大型工程的设计方案中,以达到均衡和稳定的城市规划。
汉武帝的这个决策绝非一时的盲目,其风水学根据是受到了实地考察和实践经验的影响,从而做出了更为科学的决策。
在风水学中,城市规划和建筑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很重要。
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让城市的建筑和自然环境更加协调、美观,并且可以实现更好的节能和环保。
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人们可以运用风水学的理论来辅助其中,以达到更好的结果。
比如,在古代,人们在建设城市的时候,会特意寻找方位宜人的地段来规划市场、庙宇等重要场所。
三、风水学的推广与应用风水学并非只是一个古代的理论体系,而是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
目前,在全球乃至中国主流城市,人们的生活和财富已经难以割舍与风水学的关系,这和风水文化以及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
风水学的现代意义与价值

风水学的现代意义与价值风水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门重要学问,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关注和探讨。
它与建筑、环境和人的关系息息相关,被认为可以影响个人的运气、福祉和成功。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风水学是否还具有意义和价值?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风水学的现代意义与价值。
首先,风水学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代城市发展快速,高楼大厦井然有序地崛起,但是却常常忽略了环境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风水学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通过合理的位置、布局和朝向来改善环境气场。
科学研究证实,人们所处的环境确实会对心理和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而风水学则提供了关于如何优化环境的指导。
因此,风水学在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其次,风水学在个人发展和成功方面也有一定的意义。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都渴望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更好的运气。
风水学提供了一种借助环境布局和调整来提升个人气运的方式。
通过调整家居或办公室的布局,摆放合适的物品以及合理利用颜色等元素,可以改善个人的心境和能量场,从而为个人的发展和成功创造有利条件。
当然,风水学不是仅靠信仰和迷信就能实现目标,还需要个人的努力和智慧。
但是,合理运用一些风水学的原理,无疑可以为个人的发展增加一些辅助力量。
此外,风水学在心灵和精神层面上也有一定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现代人的生活往往充斥着压力和焦虑,寻找一种平衡和宁静的方式成为许多人的追求。
风水学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与宇宙能量的互动,可以帮助人们恢复内心的平静和宁和。
通过布置舒适的家居环境和有益的色彩搭配,以及合理调整个人的能量场,可以提高人们的心灵状态和情绪稳定性。
而心灵的平衡和宁静则对人们的精神健康和幸福感产生积极影响。
当然,风水学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它也有其局限性。
科学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发展使得人们更加注重理性和客观的思维。
风水学作为一门带有信仰色彩的学问,在科学验证方面存在困难。
因此,在引入风水学时,我们需要保持理性思考,并将其作为一种辅助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唯一的依靠。
古代中国的风水思想与城市规划

古代中国的风水思想与城市规划中国的城市规划在古代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古代中国的城市规划,不仅是为了方便居民的生活,更是考虑到了风水的因素。
在古代中国,风水是一种广泛流传的信仰,认为地理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人的命运。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风水往往被嵌入其中。
一、风水思想对城市规划的影响风水是中国本土的一种传统文化,它是以自然山水为基础,通过阴阳五行理论和道家、佛教等思想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风水对于中国的城市规划有很大的影响,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选址决策古代中国的城市规划,往往是基于风水的选址决策而进行的。
在选址时,必须考虑到诸如山水、水源、气场、气息、风势等各种因素,并研究其效应。
风水学相信,地势的变化会对城市的运势和命运产生影响。
因此,在古代中国的城市规划中,选址的选择非常重要。
2. 市政建设在古代中国的城市规划中,建筑的高度、宽度、长度、方向等都是受风水影响的。
风水认为,富有阳气的建筑,可以促进正能量的流动,有益于人的健康和命运,例如古代名城北京,天安门城楼、中轴线、故宫等重要建筑都是朝南建造,以获得阳气。
3. 道路的布局在道路的布局上,古代中国的城市规划也受到了风水的影响。
道路的布局要考虑到某些山脉、河流、阴阳气场相互的联系和影响。
古代城市的道路往往遵循五行生克相克与和谐,以达到平衡阳气与阴气,达到风水上的平衡。
二、古代中国城市规划中的几种常见的风水设计1. 风水池风水池是古代中国城市规划中的常见设计,它可以吸引清新、自然的气息,引导周围的气场,改善城市的环境。
风水池的设计,会考虑周围环境的特点,以达到吸收气流、水流的作用,并以此提高城市的运势和命运。
2. 风水树古代中国的城市规划中,风水树是一种常见的设计。
风水树的设计,通常会选取能够提高环境的树木,以改善和增强城市的气势。
古人认为,风水树可以提高居民的亲和力、凝聚力和环境的美感,使整个城市更加美丽、舒适和繁荣。
3. 风水石风水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
北京城市规划的风水准则

北京城市规划的风水准则营建之事我国古人笃信风水,所谓风水实际上就是建筑之中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
我们的先人在兴建村落、宅居、坟墓及其他重要工程时,很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应取得某种统一与和谐,这样才能平安康健,诸事和顺。
《阳宅十书》说:“卜其兆宅者,卜其地之美恶也。
地之美者,则神灵安;子孙昌盛,”说的就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相通。
古人认为风水与人的生活和命运具有重大关系,营建宅居、村落与墓地,择其吉而避其凶,就会给人们带来鸿运,反之则会带来殃祸。
《宅经》(托黄帝撰)卷上对住宅之优略有这样一段论述:“凡人所居,无不在宅,虽只大小不等,阴阳有殊,纵然客居一室之中,亦有善恶。
大者大说,小者小论,犯者有灾,镇而祸止,犹药病之效也。
”所以无论是住宅、村落或茔墓选址之际,为取得某种理想结果,人们在实践中逐渐总结出一套通行的准则,这就是古人的风水观。
即以风水原则为指导对建筑选址,方位等进行调整,以谋求与周边环境相一致。
凡与风水观相合者,吉;不和者,凶。
风水观在古人的心目中具有根深蒂固的影响,然由于时代与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古人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还不可能给出科学的解释,只能从主观上加以幼稚的想象,因而使其具有了强烈的神秘色彩。
在风水中虽有古人的某些智慧光芒,但也有愚昧的迷雾,就总体而言风水不属于科学范畴,但其中确实也包含了某些可取的成分。
风水所涉及的内容用现在的语言说,主要是建筑环境、建筑选址、建筑布局以及建筑形式等内容,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中,风水观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一直具有重大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涉及到具体房屋、庭院、村落与墓葬的兴建,城市的总体布局与建设往往也与风水有关。
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它是人们从客观的地理环境出发,结合通行的社会理念,根据实际需要规划设计的,但作为时代的产物,它的规划与发展自然也不可能脱离风水观的潜在影响。
风水又叫“堪舆”,“相地术”,属古代“数术”范畴。
从西安半坡遗址、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等考古发掘来看,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就已出现了风水思想的萌芽,到了周代,风水观在建筑选址上的应用已比较普遍,《礼记·王制》说:“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
城市风水分析报告范文

城市风水分析报告范文根据对城市的风水分析,以下是一份范文报告:城市风水分析报告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城市风水的关注也逐渐增加。
风水学是中国古代的一门学科,通过对地理环境的分析,传统风水学可以预测城市的运势和发展方向。
以下是对某城市的风水分析报告:1.地势分析:该城市地势较为平坦,没有明显的山川和河流,整体呈现规整的地形。
这种地势特点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交通和通行的便利性。
然而,由于缺乏地势的变化,也可能导致城市缺乏地域特色,对吸引人才和旅游业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
2.街道布局:城市的街道布局呈现规划拓展的趋势,街道较为宽阔,交通便利。
这种开放式的设计可以促进城市的繁荣和发展,使城市更加现代化。
然而,过于宽阔的街道可能会导致能量散失,缺乏人气和活力,以及增加交通拥堵的可能性。
因此,在街道规划中需要兼顾交通便利性和人文氛围的培育。
3.建筑风格:城市的建筑风格多样,既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也有传统的古建筑。
这种多样性使城市的风貌更加丰富,给人们的视觉感受带来了美感和吸引力。
然而,建筑风格的多样性也需要注意统一性,避免城市形象的混乱和不和谐。
4.气候条件:该城市的气候条件较为宜人,四季分明,雨量适中。
这为居民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并有利于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然而,如果夏季气温过高或冬季气温过低,可能会对城市的人口流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该城市的风水条件总体上对城市的发展较为有利。
然而,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仍然需要综合考虑地势、街道布局、建筑风格和气候条件等因素,以创造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只有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前提下,城市才能有一个良好的风水格局,为城市的繁荣和发展铺平道路。
风水与城市规划城市规划中的风水考虑

风水与城市规划城市规划中的风水考虑风水与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风水被一些人视为一种重要的考虑因素,旨在通过布局和设计来提高城市的能量和平衡。
风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强调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关系。
尽管风水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存在争议,但其对城市文化和社区的影响仍不可忽视。
首先,风水将地理条件与城市规划联系起来,认为环境的特点和地势对一个地方的命运和繁荣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风水的原理,有利的地理条件可以吸引财富、健康和好运等积极能量,而不利的条件则可能导致不幸和疾病。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风水考虑因素涉及地形、水流、建筑朝向和高度等各个方面。
例如,南方的山脉和水流被认为是吉祥的符号,因此在规划中可能被保留或强调。
其次,风水要求建筑物和道路的布局要符合特定的原则和规范。
按照风水的信仰,建筑物的朝向、高度和形状都会影响到城市能量的流动。
一些建筑可能会被视为招财和繁荣的象征,而其他建筑则可能会被认为阻碍能量的流动。
在城市规划中,风水的信奉者可能会建议建筑物和道路的布局以提高富裕和和谐。
然而,要将风水理念融入现代城市规划中并不容易。
城市规划涉及许多方面,包括环境保护、人口流动、经济发展等,它们可能与风水的信仰相冲突。
此外,科学界对于风水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存在分歧和质疑。
许多人认为风水只是一种迷信,并没有科学根据。
因此,在现代城市规划中,风水并不是一个被广泛接受或主流的考虑因素。
尽管如此,风水仍然在某些城市规划项目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在中国许多城市中,一些地标性建筑物和公共空间的设计与风水相关。
这些设计包括建筑的形状、高度、造型和朝向等。
它们旨在塑造城市景观并提供独特的文化体验。
风水的信奉者认为,这些设计可以增加城市的吉祥和繁荣。
总之,在城市规划中考虑风水可以为城市增添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人文特色。
尽管其科学性和实用性备受争议,但风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于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愿望。
因此,城市规划者可以适度考虑风水因素,以满足社会和文化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与建筑风水城市规划与建筑风水作者:佚名时间:2008-7-16浏览量:一、古代建筑风水学的基本思想众多考古资料证明,重视人的居住环境,这是中国本土文化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中华先民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的选择与认识已达相当高的水平。
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的选址已有了很明显的“环境选择”的倾向,其表现主要有:靠近水源,不仅便于生活取水,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
处于河流阶地上,不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而且能避免受洪水侵袭。
如在山坡时,一般处向阳坡。
如半坡遗址即为依山傍水、两水交汇环抱的典型的上吉风水格局。
颇具启发意思的是,这些村落多被现代村落或城镇所迭压,如河南洪水沿岸某一段范围内,在15个现代村落中就发现了11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
甘肃渭河沿岸70公里的范围内,就发现了69处遗址。
可见,远古时代的人们对聚落选址因素的考虑很是讲究,这个古老的传统根深蒂固地遗留在后人的脑海中,并具体显现在许多现代城市、村镇的选址与建设中。
从上古文化遗址情况中还可判断,人们聚居的地区,已出现了较为明确的功能分区。
如半坡遗址中,墓地被安排在居民区之外,居民区与墓葬区的有意识分离,成为后来区分阴宅、阳宅的前兆。
新石器时代原始居住形式的不断改进,反映了人们随环境而变化的适应能力,对原始聚落的位置选择,也体现了远古先民对居住环境的质量有了较高的认识水平。
总之,人们在观察环境的同时,开始了能动地选择环境。
从殷商之际的宫室遗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对河流与居住环境之关系的认识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在今河南安阳西北两公里的小屯村,是殷商王朝的首都。
这里洹水自西北折而向南,又转而向东流去。
就在这条河流的两岸,其南岸河湾处的小屯村一带,是商朝宫室的所在地;宫室的西、南、东南以及洹河以东的大片地段,则是平民及中小贵族的居住地、作坊和墓地等;其北岸的侯家村、武官村一带则为商王和贵族的陵墓区。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宫室区、民居区还是生产区、陵墓区,它们都是位于河水曲折怀抱之处,这充分证明了后世风水学中追求“曲则贵吉”理念源远流长。
正如《博山篇·论水》中所说:“洋潮汪汪,水格之富。
弯环曲折,水格之贵。
”蒋平阶《水龙经》亦曰:“自然水法君须记,无非屈曲有情意,来不欲冲去不直,横须绕抱及弯环。
”“水见三弯,福寿安闲,屈曲来朝,荣华富绕。
”总之,对水流的要求是要“弯环绕抱”,讲究“曲则有情”,因为“河水之弯曲乃龙气之聚会也。
”再则,风水学中以河曲之内为吉地,河曲外侧为凶地。
《堪舆泄秘》曰:“水抱边可寻地,水反边不可下。
”《水龙经》亦认为,凡“反飞水”、“反跳水”、“重反水”、“反弓水”一类的地形均为凶地,不利于生养居住。
所谓“欲水之有情,喜其回环朝穴。
水乃龙之接脉,忌乎冲射反弓。
”显然,这是古代先民在对河流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城乡建筑之关系作了长期的观察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这一结论与现代河流地貌关于河曲的变化规律是相吻合的。
换而言之,古代建筑风水学中所总结的“水抱有情为吉”的观点,就是根源于此种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
其次,风水学强调城市与建筑的“面南朝阳”,这即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又有着非常合理的科学依据。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与《周易》之学有着密切的关联。
《周易·说卦》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
”后世人谓帝王统治国家的方略为“南面之术”,即源于此。
此外,中国的天文星图是以面南而立仰天象而绘制的,地图是以面南而立用俯视地理方法绘制的。
所以中国古代的方位观念也很独特:前南后北,左东右西,而与今天人们普遍使用的源自西方的方位观念恰好相反。
这种“面南朝阳”思想的产生,又是由它特定的环境特点决定的。
因中国处在北半球中,阳光大多数时间都是从南面照射过来,人们的生活、生产是以直接获得阳光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人们采光的朝向必然是南向的。
再者,面南而居的选择亦与季节风向有关。
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冬季盛行的是寒冷的偏北风,而夏季盛行的是暖湿的偏南风,这就决定了中国风水的环境模式的基本格局应当是坐北朝南,其西、北、东三面多有环山,以抵挡寒冷的冬季风,南面略显开阔,以迎纳暖湿的夏季风。
由于是“面南而居”,风水学中往往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来表示方位。
如《葬书》说:“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
”《阳宅十书》曰:“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汗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
”于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成为风水中推崇的四个方位神的名称。
但风水中何时开始使用这四种动物作为方位神,一时无从稽考。
不过,在河南淄阳西水坡发现的距今6o00年前的仰韶文化的墓葬中,有着一幅图案清晰的用蚌壳砌塑而成的“青龙”、“白虎”图形,分别位居埋葬者两侧。
如果墓葬中的“青龙”、“白虎”图形也有着指方位的作用,那么后世风水着作中关于“青龙婉蜒,白虎蹲踞”的思想就可追溯到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
其实在上古时代,人们已有了较明确的方位神的观念。
正如《礼记·曲礼上城市规划与建筑风水作者:佚名时间:2008-7-16浏览量:》所说:“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
”此四个方位神的名字又代表四个天神的名字,构成南北东西四个天象。
故《淮南子·天文训》曰:“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作为四方之神,后为道教所尊奉,以致在中国文化中影响广泛。
青龙、白虎等四神作为方位神灵,各司某职护卫着城市、乡镇、民宅,凡符合以下要求者即可称之为“四神地”或“四灵地”。
其条件是“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
”即玄武方向的山峰垂头下顾,朱雀方向的山脉要来朝歌舞,左之青龙的山势要起伏连绵,右之白虎的山形要卧俯柔顺,这样的环境就是“风水宝地”。
风水宝地的构成,不仅要求“四象毕备”,并且还要讲究来龙、案砂、明堂、水口、立向等。
《阳宅十书》说:“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富,最为切要。
”“阳宅来龙原无异,居处须用宽平势。
明堂须当容万马……或从山居或平原。
前后有水环抱贵,左右有路亦如然。
”“更须水口收拾紧,不宜太迫成小器。
星辰近案明堂宽,案近明堂非窄势。
此言住基大局面,别有奇特分等第。
”这是一种从大环境而言的风水宝地模式:即要求北面有绵延不绝的群山峻岭,南方有远近呼应的低山小丘,左右两侧则护山环抱,重重护卫,中向部分堂局分明,地势宽敞,且有屈曲流水环抱,这样就是一个理想的风水宝地。
正如佛隐《风水讲义》中所说:“靠山起伏,高低错落,曲曲如活,中心出脉,穴位突起,龙砂虎砂,重重环抱,外山外水,层层护卫的发福发贵之地。
”从现代城市建设的角度上看,也需要考虑整个地域的自然地理条件与生态系统。
每一地域都有它特定的岩性、构造、气候、土质、植被及水文状况。
只有当该区域各种综合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协调、彼此补益时,才会使整个环境内的“气”顺畅活泼,充满生机活力,从而造就理想的“风水宝地”――一个非常良好的生活环境。
对于中国常见的背山面水的城市、村落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生态学意义的典型环境。
其科学的价值是:背后的靠山,有利于抵挡冬季北来的寒风;面朝流水,即能接纳夏日南来的凉风,又能享有灌溉、舟楫、养殖之利;朝阳之势,便于得到良好的日照;缓坡阶地,则可避免淹涝之灾;周围植被郁郁,即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又能调节小气候,获得一些薪柴。
这些不同特征的环境因素综合在一起,便造就了一个有机的生态环境。
这个富有生态意象、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或村镇,也就是古代建筑风学中始终追求的风水宝地。
二、古代风水学对现代城市规划与建筑的启示在古代风水学中,经常把大地比作人体来考虑各种因素,对此风水中有一句话叫作“相地如相人”。
如《玄女青囊海角经》曰“支龙形势,如人之状,然其身一动,则手足自应;将主一出,则群兵必随。
”“本身之龙要长远,身体必要端正为上,手足必以相合为佳,长幼必以逊顺为贵,主宾必以迎接为奇。
”在这种人、地类同思想的基础上,风水中常据人体的结构将龙脉之真穴分为三种穴,一在头部,二在脐眼,三在阴部,其具体位置是:“上聚之穴,如孩儿头,孩子初生囱门未满,微有窝者,即山顶穴也;中聚之穴,如人之脐,两手即龙虎也;下聚之穴,如人之阴囊,两足即龙虎也。
”在清《六圃沈新先生地学》中即收有一幅以人体之“窍”为原型的风水穴位图,最能形象逼真地体现这种人、地同类的理念。
由于古代风水学的基础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的阴阳与元气说之上的,所以自然而然的将“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思想作为融贯整个风水学的灵魂。
古代中国人很早就发现太阳、月亮及28星宿及金木水土火五大行星的运行规律,以及它们同地球昼夜节令变化和灾情间的关系。
在古人看来,天地的运动直接与人的生长相关。
《履园丛话》说:“人身似一小天地,阴阳五行,四时八节,一身之中皆能运用,”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人体与宇宙同构。
天地分为阴阳,人体亦分阴阳。
天地有五星五岳,人体亦有五官、五脏。
天分成十天干,表示地球绕太阳转一圈,人亦对应有十指。
地分为十二地支,表示一年月亮绕地球十二圈,人亦对应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十二皮部……人的整个经络系统随着时间的先后,年、月、日、时辰,周期性地气血流汪,盛衰开合,人应时辰月令,这一切都暗示着我们,人类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它凝聚着整个宇宙的生命,人体完全是与宇宙相合的,人体之气与宇宙之气以交流的。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相射。
”“天地与初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元气在宇宙天地间回荡,气在人体中聚合,人实际上被视为自然生态链的一环,与大自然相比,人是渺小的。
人生存中的任何活动要吻合于自然,要取得与天地自然的合谐相处。
因此,要避免在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气息与环境中生活,人的建筑活动就要利于自然的合谐。
风水说中用气来解释自然环境,在人与天地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只要按照气的运动变化规律,也就是按照自然的秩序,求得与天地和自然万物合谐,就会获得平安与快乐,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
风水选址的基本意义就是为人类寻找适当的居地。
而藏着天地间生气之地域,即为人类生长繁衍的理想居地。
概括地说,风水理论的一切具体措施也就是围绕如何寻生气之凝聚点,如何迎气、纳气、聚气,通过对宇宙天地之气的迎合、引导和顺应,使人体之气与之城市规划与建筑风水作者:佚名时间:2008-7-16浏览量:产生合谐,从而有助于改善居住环境,保证人类的身心健康及后世的昌盛。
从这种意上看,风水可以说正是使宇宙之气与人体之气和合的艺术.风水最重理想环境的选择,而风水的理想环境主要由山和水构成,其中尤以水为生气之源。
《水龙经》中说:“穴虽在山,祸福在水。
”“夫石为山之骨,土为山之肉,水为山之血脉,草木为山之皮毛,皆血脉之贯通也。
”因为石为山之骨,水为山之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