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比较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家认为β内酰胺类药物治 疗威胁生命的重症感染时, 应维持T>MIC时间达 66%-100%9
部分研究显示,对于耐药 菌感染,当β内酰胺类药物 T>MIC时间达90%-100% 时可获得杀菌效应9
9.Lamoth F et al.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2009;53(2):785–787 37.汪复等.实用抗感染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73-75
泰能®
仅供医药学专业人士阅读
同门是否同性?
碳青霉烯同属一类抗生素,既有相同的特点,也有不同的特性 泰能®与美罗培南有何异同?
3
泰能®
仅供医药学专业人士阅读
碳青霉烯类药物作用机制相似
碳青霉烯类独特的化学结构导致其高度稳定,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强的特点4
C1链上的碳原子结构与 碳青霉烯类的抗菌谱及 抗菌活性密切相关
市 2007年多利培南在日本上市
1996年美罗培南获得美国FDA批准
1. Zhanel GG et al. Drugs 2007; 67 (7): 1027-1052
2.王睿.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7):602-605
3.刘文静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2010;10(6):468-471
2
8
泰能®
仅供医药学专业人士阅读
泰能®%T>MIC长达8小时5
• 对重症脓毒症患者研究显示:在前3个小时里,亚胺培南的血清浓度高于美罗培南但无显著差 异,之后,两者浓度都趋于平稳;即使在病原体MIC≥4mg/L时,亚胺培南单次给药后仍可 维持T>MIC时间达8小时;而美罗培南仅在病原体MIC≤ 2mg/L时,T>MIC时间达到8小时5
Cmax = 最高血药浓度;AUC∞ =药时曲线下面积
* p < 0.05, ** p < 0.01 vs 美罗培南
健康志愿者研究: 一项随机、交叉研究,分析了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药代药动力学特征和血清杀菌活性。12例健康 男性自愿者接受亚胺培南1g+西司他丁,美罗培南1g常规输注30min,采用生物测定法和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和尿液中的 药物浓度,采用开放开放两室模型和非房室技术分析药代药动学参数;
羟乙基保护碳青霉烯 类不被β-内酰胺酶水 解
反式结构决定其对β内酰胺酶稳定
碳青霉烯类与PBPs(青霉素结合蛋白)紧密结合,从而发挥杀菌作用4
酰化作用
E1+S
E1:S
E1-S
碳青霉烯类与PBP结合,形成 碳青霉烯:PBP化合物
由于碳青霉烯类的酰化 作用, PBP被灭活
Hale Waihona Puke Baidu4.Papp-Wallace KM et al.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2011;55(11):4943–4960 4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健康志愿者6 重症脓毒症患者5
Cmax(mg/L) AUC0-∞(mg.h/L)
Cmax (mg/L) AUC∞ (mg·h/L)
61.2±9.8 96.1 ±14.4* 90.1±50.9* 208±85.9**
51.6±6.5 70.5 ±10.3 46.5±14.6 92.5±21.4
重症脓毒症患者:国外一项单中心、随机、开放性研究,在20例>18岁伴有脓毒血症的危重患者中评论了泰能与美罗培南 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差异,患者随机接受泰能1g(n=10)或美罗培南1g(n=10)静脉给药,按优良试验用的标准品测定3份血清和 尿液标本中的浓度,采用梯形规则测定血清AUC及其无穷大值,Cmax为观察值,测定泰能组和美罗培南组中每例患者的
7
MIC
泰能®
仅供医药学专业人士阅读
延长碳青霉烯T>MIC时间可获得更好的疗效37
• 治疗细菌感染时,除根据患 者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 和病原菌选用抗菌药物外, 应参考药物重要的PK/PD参 数制定给药方案
• T>MIC是评估碳青霉烯类 药物PK/PD的重要参数,延 长T>MIC时间可获得更好 的疗效37
1985年泰能®(亚胺培南)在日本上市 2001年厄他培南获得美国FDA批准
1987年泰能®获得美国FDA批准
2002年厄他培南在美国上市 2002年比阿培南在日本上市
80’S
90’S
21世纪
1994年泰能®在中国上市 1994年帕尼培南在日本上市
(帕尼培南和比阿培南仅在中国、日本和韩国上市)
2006年厄他培南在中国上
6
仅供医药学专业人士阅读
碳青霉烯类是时间依赖性抗生素 %T>MIC是评估PK/PD的主要参数7,8,37
药物浓度
PK/PD靶值7,8: • 青霉素类50% • 头孢菌素类60%~70% • 碳青霉烯类 40%
Cmax AUC
T>MIC
%T>MIC
0
药物作用时间 (h)
7.Drusano GL. Clin Infect Dis. 2003;36(suppl 1):S42 8.Pai AB,et al.Adv Chronic Kidney Dis. 2006 Jul;13(3):259-70. 37.汪复等.实用抗感染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73-75
泰能®
仅供医药学专业人士阅读
泰能®与美罗培南-同门并不同性
泰能®与美罗培南药理学对比 泰能®与美罗培南抗菌活性对比 泰能®与美罗培南临床疗效对比 泰能®与美罗培南安全性对比 泰能®与美罗培南性价比对比
泰能®
5
仅供医药学专业人士阅读
亚胺培南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优于美罗培南
人群
药代参数
仅供医药学专业人士阅读
同门不同性
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与美罗培南的比较
09-2016-AINF-1015212-0043
1
泰能®
仅供医药学专业人士阅读
全球30年、中国20年
泰能®引领碳青霉烯药物领域发展
目前全球共6种、中国共5种碳青霉烯药物用于临床1,2,3 泰能®、美罗培南为国内最常用的二类碳青霉烯药物1,2,3
T>MIC和T>4×MIC 对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除需要重视Cmax和AUC外,
T>MIC是评价抗生素抗菌活性非常重要的药理学指标
5.Novelli A, et al. Clin Pharmacokinet 2005; 44 (5): 539-549.
泰能®
6.Dreetz M et al.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1996,40(1):105–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