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成果-提高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合格率—中铁
QC高铁接触网基础预埋螺栓定位施工技术要点
![QC高铁接触网基础预埋螺栓定位施工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b33a03edd88d0d232d46a86.png)
2008年度Q C 成果高速铁路接触网基础预埋螺栓精确定位施工技术QC小组名称:中铁十二局集团南龙铁路NLZQ-1标二工区项目部QC小组韩明组长:党史炜人:发表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一、工程简介施工线路总改建铁路南平至龙岩扩能工程第Ⅰ段二工区项目部,长11.42km,以隧道工程为主。
双线隧道6.49km(包括九峰山1#隧道全长638m、九峰山2#隧道全长3701m、文笔山隧道进口施工任务2146m),单线隧道4.16km(包括后岭下隧道上行线出口施工任务2067m和下行线出口施工任务2091m),涵洞2座,路基0.508km。
根据现有的图纸统计,路基段落接触网支柱基础类型为WJ-C-2与WJ-B-1,共39个;拉线基础对应为LXDJ,共10个。
小组介绍二、三、选择课题接触网基础的位置、标高、结构形式、预埋件位求计要设置及数量、结构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偏差。
①预埋螺栓组的定位质量。
②接地端子的焊接质量。
量工施质③基础外露部分的混凝土外观质量。
高速铁路接触网基础预埋螺栓精确定位施工技术课题选择四、现状调查目前接触网基础预埋螺栓施工,主要通过厂家加工好的定位模版进行施工。
存在以下现象:模版加工较重,操作复杂,工序繁多,操作工人难以上手,往往是测量定位好的尺寸浇筑混凝土后偏离预定位置,且调整复杂,给施工带来不便。
.安装成本安装数量安装工序312完成一处接触网螺栓定位需安装工序多次安装定位螺栓个人工半要4 调整8个天时间,加固钢筋若干。
五、设定目标从上面的现状调查可知,施工中间环节过多是造成安装成本据此因为每做一道工序都要发生人工及材料费用。
超支的主要问题,小组活动的目标为:重新制作轻便、简单、易于操作的确定本次QC 螺栓定位模版,重新优化施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
六、原因分析我部小组成员深入研究图纸,各种规范要求,创新思维,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对现有施工模版(具)进行分析,并绘制关联图如下:工人工作技能培训不够安装成本超施工工序过繁.人为因素方法材料因素未按程序施工模版过重施工工艺不合理七、要因确定末端因素1:工人工作技能培训不够末端因素2:未按程序施工末端因素3:模版厚重末端因素4:施工工艺不合理根据要因分析,小组成员从得出的主要原因入手,经过认真的分析和讨论,制定出对策表如下:对早先开始施工的接触网基础螺栓定位模版进行优化,并重新编制施工方法对策表一对策表二对策实施九、小组组长韩明组织牵根据对策表,我们进行了对策实施。
铁路工务qc成果报告
![铁路工务qc成果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366fcc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2.png)
铁路工务qc成果报告一、项目概述本次铁路工务QC成果报告,在项目实施前对该工程的工程质量管理进行全面的规划和编制,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全程质量控制,以保障工程进度、控制工程质量、最大限度降低工程风险。
二、质量控制目标1.严格执行施工图集和施工方案,防止临时改动和与合同不符合的变更。
2.完善工期计划表和进度计划表,确保工程进度和施工内容的顺利推进。
3.在整个工期过程中开展质量管控,及时巡视和检查,及时处理发现问题。
4.协调各方力量,除了本身的QC检查外,还需加强监理、业主等方面的质量监管。
5.定期召开QC小组会议,提高QC监理和管理水平。
三、实施步骤1.质量规划项目质量控制部门通过与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的沟通协商,密切参与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制定针对本工程的工程质量管理方案和质量控制计划。
2.质量检查QC检查工程质量是铁路工务QC成果报告中的重要工作内容。
QC小组成员根据构筑物、工期以及施工工艺的不同,分别建立质量检查清单,并按照计划的时间节点进行质量巡视。
巡视的内容包括对钢筋绑扎质量的检验、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人工与机械挖掘质量的考核等。
3.非计划管理非计划管理就是针对各类意外事件的应对及处理。
QC小组要及时掌握工程的变化、事故和安全事件的发生情况,并通过与结构设计部门中的专家、安全管理部门中的专家以及监理和业主的协商合作,依据铁路工务QC成果报告中的方案和应急预案,对各种紧急情况进行处理和控制。
4.质量管理会议质量管理会议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QC小组要以安排好会议时间、线上线下都可参加为前提,进一步提高QC的技术水平。
QC小组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准,能够为业主方提供尽职的质量服务,并要充分体现公司对工程质量的责任和担当。
四、题外话铁路工务QC成果报告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以保证施工质量统一规范、进度计划快速推进、终究实现高标准化建设。
铁路工务QC成果报告的编制及实施过程中,贯穿了全程监管、严格控制、精细管理和严谨落实等思想。
【优秀QC成果】 提高接触网整体载流吊弦施工一次到位合格率
![【优秀QC成果】 提高接触网整体载流吊弦施工一次到位合格率](https://img.taocdn.com/s3/m/c1d3d93a910ef12d2bf9e713.png)
÷630}%=95.8%。
•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小组设定的目标为: • 接触网整体载流吊弦安装施工一次合格率94%。
合格率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82.9%
94%
现状
目标值
图2 目标图
现状 目标
• 2、目标可行性分析
小组分析计算后,能够解决吊弦点高 差不合格和预留弛度不合格这两个主 要 问 题 的 95% , 那 么 施 工 合 格 率 能 够 达到95.8%
吊弦安装可随安随测,便于检查 和发现问题
本工程集中,便于经常开展活动 和现场检查,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六、原因分析
围绕选定课题,针对吊弦点高差不合格和预留弛度不合格这 两个主要问题,小组成员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运用头脑风暴法 并用关联图进行原因分析。
图3 关联图
施工调查 不全面
降坡点不明确
集中负载处调 整量大
序 号
要因
对策 what
表4 对策表
目标 why
措施 how
地点 完成 负责
where
时间 when
人 who
1
吊弦没 有进行 预制
进行吊 弦预制
确保安装精度在 ±3mm以内
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 吊弦预制计算,并充 分考虑现场实际情况
• 1、成昆线大修是成都铁路局重点大修工程项目,高质量、 高效益地完成该项目为成昆线提高运营保障能力提供了坚 实的基础。
• 2、我单位负责接触网整体载流吊弦共计208.2条公里,整 体吊弦的安装,直接对弓网关系造成较大影响。
• 3、在成昆大修施工当中,前期整体吊弦安装后引起接触 网硬点和拉弧现象较严重,对成昆线的正常运营造成了一 定的影响。
铁路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标准的优化探讨
![铁路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标准的优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940331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0.png)
铁路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标准的优化探讨发布时间:2023-04-10T06:14:20.312Z 来源:《科技潮》2023年3期作者:王磊[导读] 进入新时期以后,基于社会层面的根本发展需求,铁路隧道发展迅速,每年铺设的长度屡创新高,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接触网预埋槽道一直备受关注,为确保该部分施工稳定展开,有必要对其遵循的相关设计、施工标准加以优化,以此来起到更好的效果。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广东肇庆 511400摘要:探讨铁路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标准的优化措施,需了解其优化必要性,考虑其在提升槽道预埋质量、安全性等多个方面的促进作用,在进行标准优化时,可从使用年限、钻爆标准、质量管理三个方面入手,分析标准可行性,探索更加有效地优化措施,落实到实际施工管理中,发挥其更大价值。
关键词:铁路隧道;接触网;预埋槽道;标准优化引言:进入新时期以后,基于社会层面的根本发展需求,铁路隧道发展迅速,每年铺设的长度屡创新高,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接触网预埋槽道一直备受关注,为确保该部分施工稳定展开,有必要对其遵循的相关设计、施工标准加以优化,以此来起到更好的效果。
1铁路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标准的优化必要性铁路隧道内预埋槽道悬挂接触网,多用在铁路电气化工程建设中,就当前阶段来说,我国电气化铁路隧道在进行预埋槽道生产、质量检验时,遵循的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隧道内预埋槽道》TB/T 3329—2013标准,虽然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保障铁路隧道建设效率、质量、运营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进入新时期以后,随着铁路隧道在各个方面发展制度的完善、先进技术的引进,使得该项标准在预埋槽道设计使用年限、防腐处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适用性方面开始出现较大争议,故而有必要结合铁路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实际需求进行相关标准优化,以此来保证铁路隧道的长久、稳定使用[1]。
2案例分析结合新建西安至安康高速铁路站前工程XKZQ-5标段施工为例,研究铁路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标准的优化过程,新建隧道长度23.496km/3.5座,其中长隧道(3~10km)20.205km/2.5座,中长隧道2.878km/1座,均为单洞双线隧道。
(QC成果)提高预埋电气导管的初验合格率
![(QC成果)提高预埋电气导管的初验合格率](https://img.taocdn.com/s3/m/b612cf9e03d8ce2f01662332.png)
课题名称 课题类型 活动时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三、选题理由
提高预埋电气导管的初验合格率
课题注册号
ZCJ/QCKT2015-004
现场型
活动人数
8人
2015年1月1日 ----2015年12月30日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职务
职称
组内职务
男
40
研究生
项目经理
高级工程师 组长
男
35
大专
。
锦
5 无奖罚措施
检查现场管理制度
现场检查 有奖罚制度,并有落实执行记录,并1 杨启 2015.4.9
00%按制度执行。
佳
工具简陋
检查现场工具
现场检查 是否采用先进可靠工具,是否保证管 韦金 2015.4.9
6
材裁截长度误差≤5mm,弯曲半径是 锦 否一致,焊接工具各个技术参数与现
有市场比较;
导管加工不标准 7
孔凡保
2015.4.9
经测量和比较,存在一定偏差,并与操作人员讨论分析,操作人员认为,采用先进工具完全可以避免这类问
题,因为操作人员完全掌握要领,主要是工具问题所导致。
非要因
末端原因八:焊接工艺不稳定
确认方法 现场检查
验证情况
结论
确认地点 确认标准
负责人
验证时间
施工现场 是否符合GB50303-
林竑宇
图4因果关联图
制图人:陈建伟 制图时间:2015年5月4日
七、要因确认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找到了10条末端因素,小组成员对其进行要因确认。
表6要因确认计划表
编 末端因素 号
确认内容
确认方法 验证标准
铁路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的质量问题及整治方案
![铁路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的质量问题及整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e6a36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7.png)
铁路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的质量问题及整治方案邓刚【摘要】首先分析化学锚栓和预埋槽道2种铁路隧道内接触网埋设件设置方式的优劣及其在铁路隧道中的应用情况,然后统计了各类铁路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常见质量问题的类型及分布,并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预埋槽道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和施工、加强接口工程技术管理、槽道二次定位等措施预防常见质量问题,以及改变接触网吊柱底板、后置槽道和拆除二次衬砌重新埋设槽道等整治方案.对隧道内预埋槽道施工、质量问题整治具有指导意义.【期刊名称】《铁道建筑》【年(卷),期】2019(059)003【总页数】4页(P43-46)【关键词】铁路隧道;整治方案;预埋槽道;预防措施;接触网【作者】邓刚【作者单位】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局,北京 1008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5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建设发展,隧道内接触网埋设件的安装方式、锚固材质、施工质量等对铁路运营安全影响越来越大[1]。
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施工后,在四电施工时常发现预埋槽道存在大量的质量问题,须经过整治方能满足接触网设备安装要求。
1 接触网埋设件设置方式及应用情况1.1 接触网埋设件设置方式目前在建电气化铁路隧道内接触网埋设件设置主要有预埋槽道、后植化学锚栓2种方式。
预埋槽道根据设计提供的几何尺寸和受力条件在衬砌施工时一起完成,与隧道衬砌形成整体结构,保证接触网的受力及振动安全。
工艺相对简单、质量可靠,可调整设备安装位置,使用寿命长,运营后易于维护调整,但是造价高,且增加了工程接口,易出现衔接问题,如出现预埋位置或型号错误、偏差超标等问题。
后植化学锚栓与预埋槽道相比造价低,一般由接触网专业人员施工。
后植化学锚栓施工工艺复杂,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在隧道二次衬砌浇筑完成后施工,对二次衬砌混凝土、钢筋存在破坏和冲突问题,耐久性、安全可靠性相对较差[2]。
同时不便于接触网设备安装调整,运营部门反映化学锚栓易出现松脱问题。
喜报中国通号在铁建协QC成果发布会取得优异成绩
![喜报中国通号在铁建协QC成果发布会取得优异成绩](https://img.taocdn.com/s3/m/ffcbfc2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17.png)
喜报中国通号在铁建协QC成果发布会取得优异成绩4月27日,从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2023年度QC小组活动成果交流会上传来喜讯,中国通号推荐的43项QC成果全部入围发布,其中,2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发布资格;一等奖得奖率为73%,远超行业一等奖取得率50%,创历年最佳成绩。
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2023年度QC小组活动成果交流会历经三天的激烈角逐,集中展示了铁路工程建设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最新成果。
经过初赛、复赛两个阶段专家评审组严格审核,中国通号推荐的43项成果,从铁路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装备制造等418项成果中披荆斩棘,脱颖而出。
在勘察设计领域,“研制铁路电力设计辅助工具”、“提高工程设计控制程序记录表单一次审查合格率”、“提升高速铁路闭塞分区检算效率”等QC成果,从项目实际问题出发,开拓新思路、创出新方案,全面提升勘察设计质量。
在工程施工领域,“速焊式温控电烙铁的研制”、“提高周界入侵系统前端设备安装一次验收合格率”、“铁路限界测距仪的研发”等QC成果,创新发展智能装备、新型工具、方法,全面提升工程建设全过程质量。
在市政房建领域,“提高法拉第笼一次施工合格率”、“提高高层建筑预留预埋管线一次安装合格率”、“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等QC成果,解决了现场施工中难点问题,形成了以点带面、提升质量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在工业装备制造、研发领域,“提高继电器接点压力合格率”、“TAX箱语音录音单元的研制”等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通号作为智造企业追求工业装备制造工艺领域精益求精、不断改进的作风和担当。
一直以来,中国通号高度重视开展QC活动,践行质量是生命的发展理念,不断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发扬团队精神,持续质量改进与创新。
广大一线员工根据工作性质和课题任务,严格按照PDCA循环,运用数据统计工具及方法,做到选题务实,目标明确,措施到位,形成了一大批优秀成果,并推广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中国通号提高工程(产品)质量和施工效率作出了突出贡献。
QC 提高高速铁路接触网预留体施工合格率
![QC 提高高速铁路接触网预留体施工合格率](https://img.taocdn.com/s3/m/afb298b614791711cd791745.png)
提高高速铁路接触网预留体施工合格率中铁X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电气化第一项目部QC小组一、工程概况济青高速铁路,简称济青高铁,是中国第一条以地方为主投资建设的时速350KM的高速铁路,是中国“四纵四横”快速铁路网青太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项目部主要负责济青高铁电牵工程的施工任务,施工范围自高密至红岛。
接触网预留体施工涵盖线路、桥梁、站场、路基、隧道等相关专业,为接触网专业提供接触网支柱基础、拉线基础、隧道预埋槽道、路基过轨管槽、综合接地端子等工程预留,施工内容复杂,施工工艺要求高。
二、小组简介本小组成立于2017年4月,由具有较强的QC理论基础和施工经验的成员组成,小组成员均为施工中的技术骨干,人员搭配合理。
主要由技术、安质、工班组成。
QC小组概况制表人时间:2017年4月2日三、活动计划2017年4月3日,本QC小组根据工程施工实际进度及相关要求,制定了提高高速铁路接触网预留体施工合格率的活动计划,见下表:活动计划制表人:时间:2017年4月3日四、选题理由选题理由制图人:X 时间:2017年4月2日五、现状调查济青高铁接触网预留体工程涵盖路基、桥梁、隧道、站房等,接触网预留体缺陷问题整改难度大,接触网预留体施工的准确性及施工质量的合格率直接影响接触网下一步的施工进度。
QC小组根据现场施工进度,经现场调查DK263+168-JQK66+768区间682处桥梁基础、DK285+830-DK288+400区间478组隧道槽道预留,共发现存在问题188项,占比为16.2%,主要问题为螺栓间距不符合标准及槽道间距不符合标准,共计80.3%。
频率统计制表人:X 时间:2017年5月4日排列图制图人:X 时间:2017年5月4日六、目标确定与可行性分析1、制定目标:根据现场状况调查和目标设定依据分析,我们小组经过分析讨论,综合考虑。
最终确定了本次QC小组活动的目标:接触网预留体合格率≧95%2、目标可行性分析(1)、认真调查现场,测定现场相关的参数,分析影响接触网预留体施工质量的不利因素,制定可行性处理方案。
(QC成果)提高建筑线盒预埋合格率
![(QC成果)提高建筑线盒预埋合格率](https://img.taocdn.com/s3/m/a664d7445f0e7cd1842536cd.png)
组名称课题类型攻关型课题名称提高建筑线盒预埋合格率小组成立时间2017 年3月20日小组成员9人活动日期2017年3月~2017年8月小组注册时间2017-3-23小组注册号ZXQC-2017-12课题注册号ZXK-2017-23活动次数2-3次/月QC教育时间人均30小时序号姓名性别文化程度职务(职称)小组职务组内分工出勤率1男本科项目负责人(工程师)组长策化组织100% 2男大专项目技术负责人(工程师)副组长技术指导100% 3男本科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组员技术管理100% 4男本科质检员(助理工程师)组员质量管理100% 5男本科安全员(助理工程师)组员现场管理100% 6女本科资料员(助理工程师)组员技术管理100%7女大专资料员(助理工程师)组员统计管理100% 8男大专施工组长(泥工班)组员方案实施100% 9男大专施工组长(水电班)组员方案实施100%日期:2017年3月26日调查部位调查时间调查数量(个)缺陷点数(个)不合格率1地下室2017.3.283136821.7%2首层2017.4.53136019.2%3合格率79.5%制表人:陈雪燕日期:2017年4月6日小组成员对调查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缺陷进行了统计,制作了统计表。
线盒预埋缺陷统计表缺陷项目缺陷点数频率(%)累计频率(%)线盒标高位置不准确967575线盒破损181489线盒凹进墙面深度不合格8 6.395.3线盒不方正4 3.198.4线盒变形2 1.6100合计128100100制表人:陈雪燕日期:2017年4月6日根据统计表,我们绘制了排列图。
线盒预埋缺陷排列图制图人:刘伟芳制图日期:2017年4月6日从排列图中可以看出,影响线盒预埋一次成型合格率的主要症结是:线盒标高位置不准确及线盒破损。
五、目标确定小组根据调查出的症结,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以及相关规范标准进行分析,如果将线盒标高不准确、线盒破损两个症结各解决90%。
提高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合格率QC小组-提高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合格率
![提高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合格率QC小组-提高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合格率](https://img.taocdn.com/s3/m/dceb9149fad6195f312ba676.png)
表8-1:对策表
序号 要因
目标
具体对策
措施
地点 完成日期 完成人
1
模板定位开 孔尺寸偏差
大
定位孔尺 寸较T型螺 栓螺杆尺 寸大7mm
7mm的定位孔进行 封堵,重新开定 位孔。
结论
要因
制表人:杨阳 末端因素(五):T型螺栓未与台车模板固定牢固
时间:2018年6月25日
验证时间 2018.6.25 确认方法
现场验证
负责人
杨胜利
确认标准
每根槽道用三根T型螺栓固定,螺栓与台车要拧紧。
确认情况
因槽道内的填充泡沫在槽道中间位置不方便抠出,施工工人为简化工 序,仅采用在槽道两端用两个T型螺栓固定,极易导致槽道中间位置与模板 台车密贴不好,致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槽道嵌入混凝土偏差较大。
结论 非要因
制表人:杨阳 末端因素(八):拱顶混凝土浇筑及振捣导致槽道移动
时间:2018年6月25日
验证时间
2018.6.25
确认方法
现场调查
负责人
杨胜利
确认标准 确认情况
检查混凝土振捣浇筑过程中是否T型螺栓是否出现松动现象。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检查T型连接螺栓未出现松动情况,判断在浇 筑过程中槽道未移动。
末端因素确认:
末端因素(一):教育、技术交底不到位
验证时间
2018.6.25
确认方法
现场验证
负责人
张海成
确认标准
翻阅技术交底,对现场工人进行预埋槽道施工工艺施工要点进行随机抽查。
确认情况
技术交底资料全面,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签字手续完善,随机抽查的工 人,对预埋槽道施工工艺要点回答95%正确。
结论 非要因
高速铁路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施工质量缺陷及预防措施
![高速铁路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施工质量缺陷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2b381f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f.p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 工程技术与应用 |·77·2020年第21期高速铁路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施工质量缺陷及预防措施张浩然(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摘 要: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技术标准的不断提高,隧道内接触网吊臂的固定多采用接触网预埋槽道,预埋槽道的施工质量不仅直接影响高速铁路运营安全,还涉及企业成本控制。
对此,文章以杭绍台铁路为例,通过质量缺陷分析、过程控制,总结隧道内接触网施工质量缺陷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接触网;槽道;缺陷;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U2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2789(2020)21-0077-02作者简介:张浩然,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隧道工程。
杭绍台铁路隧道施工前期,预埋槽道报废率高达32%,加强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质量控制,降低预埋槽道报废率尤为重要。
文章通过对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缺陷种类判别、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解决缺陷的预防措施。
1 接触网埋件设置方式及应用情况1.1 接触网埋件设置方式现阶段我国铁路工程在隧道内接触网埋件的设置上主要有两种方式,分别是预埋槽道和后植化学锚栓。
其中预埋槽道需要参照施工设计时提供的尺寸以及受力条件进行设计,并在衬砌施工时一起完成,以此确保与隧道衬砌形成整体的结构。
该埋设方式工艺结构简单,技术成熟扎实,使用寿命长,后期的安装维护也十分简便。
但该方式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包括工程造价高、建设周期长、工程衔接问题增多,进而影响工程整体的匹配性和协调性。
如出现预埋位置错误、型号错误、偏差超范围等。
相比预埋槽道,后植化学锚栓则具有很大的价格优势,该设置方式造价低廉。
但后植化学锚栓设置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很高的要求,设置工艺流程复杂,科技含量密集,施工难度大。
同时,后植化学锚栓开始施工后很难人为控制施工的各项进站,影响二次衬砌使用的混凝土与钢筋,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寿命短、可维护性差、安全标准低等相关问题。
高铁隧道接触网预埋槽道“二次定位”施工工法---精品管理资料
![高铁隧道接触网预埋槽道“二次定位”施工工法---精品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caa70347f1922791788e89b.png)
高铁隧道接触网预埋槽道“二次定位"施工工法中铁二十局沪昆客专云南段项目部1、前言预埋槽道施工安装精度要求高,验收标准严,通过对国内已建、在建隧道接触网预埋槽道施工情况的统计,槽道安装质量无法一次达到100%验收合格率,为满足设计要求,高质量完成施工安装,中铁二十局沪昆客专云南段项目部在原有施工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开发,形成了一套预埋槽道”二次定位”施工工法,通过对已应用槽道”二次定位”工法安装施工的隧道统计,槽道安装质量均达到100%验收合格率,同时功效明显加快,该工法已得到业主认可,目前正在各标段进行推广应用。
2、工法特点“二次定位”工法,相对常规工法由以下特点:2.1定位快:传统工法是二衬钢筋绑扎后通过:槽道定位调试、槽道焊接等工序进行,定位调试时间长,焊接过程中影响下一步施工;”二次定位”工法不需要定位调试,直接按开孔位置采用T型螺栓固定槽道即可,槽道焊接过程中台车加固、二衬浇筑准备等工序可以平行进行。
2。
2质量高:传统工法在二衬钢筋上直接定位进行预埋槽道固定,无法精确保证槽道组间距、垂直度等相关绝对尺寸,同时在二衬台车就位过程、二衬砼浇筑过程中不能保证预埋槽道相对线路中线的垂直度,嵌入二衬砼的深度.2。
3安全性强:传统工法是在简易台架上进行预埋槽道施工,每次施工均需要进行电源布设,电焊机连接等工作,简易台架稳定性差, “二次定位”工法施工中,直接在二衬台车上进行,二衬台车上有专用电源、焊机,台车稳定性好,操作平台安全。
2。
4 造价低:”二次定位”工法造价低,仅需一次模具制作,一次开定位孔,即可重复使用,同时模具的设计兼容0。
4米、0。
6米间距槽道组.3、适用范围“二次定位”工法适用于所有设计为预埋施工的隧道接触网槽道基础。
4、工艺原理“二次定位"工法按先局部后整体的渐进法工艺原理。
首先在地面进行第一次局部定位,控制槽道组间绝对尺寸,同时保证其垂直度等设计要求,以上是通过模具实现,不受操作工人技术水平影响,见下图:其次通过台车定位孔二次定位,控制槽道组相对于隧道线路中线位置、保证其里程、高度、等设计要求,以上是通过台车定位孔实现,不受操作工人技术水平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末端因素确认:
末端因素(一):教育、技术交底不到位
验证时间
2018.6.25
确认方法
现场验证
负责人
张海成
确认标准
翻阅技术交底,对现场工人进行预埋槽道施工工艺施工要点进行随机抽查。
确认情况
技术交底资料全面,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签字手续完善,随机抽查的工 人,对预埋槽道施工工艺要点回答95%正确。
结论 非要因
李庆凯 2018.6.25
7
拱顶混凝土浇筑及振捣 导致槽道移动
现场检查
检查混凝土振捣浇筑过程中T型螺栓 是否出现松动现场。
杨胜利
2018.6.16
8
拱顶混凝土浇筑及振捣 导致槽道移动
现场检查
检查混凝土振捣浇筑过程中T型螺栓 是否出现松动现场。
杨胜利
2018.6.16
制表人:杨阳
时间:2018年6月23日
制图人:杨阳
时间:2018年6月22日
七、要因确认
为了找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我们针对关联图及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出了7个末 端因素,运用现场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要因验证,具体如下表:
表7-1:末端因素确认表
序号 1 2
末端因素
教育、交底不到位
槽道弯曲半径与台车模 板弧度不一致
确认方法 现场调查 现场测量
表8-1:对策表
序号 要因
目标
具体对策
措施
地点 完成日期 完成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模板定位开 孔尺寸偏差
大
定位孔尺 寸较T型螺 栓螺杆尺 寸大7mm
7mm的定位孔进行 封堵,重新开定 位孔。
制表人:杨阳 末端因素(二):槽道弯曲半径与台车模板弧度不一致
时间:2018年6月25日
验证时间
2018.6.25
确认方法
现场验证
负责人
单继国
确认标准
两者半径偏差尺寸小于2mm
确认情况
小组成员对在现场槽道弧度检查及台车模板弧度复核后,发现满足质量要 求。
结论 非要因
制表人:杨阳 末端因素(三):模板定位开孔尺寸偏差大
结论
要因
制表人:杨阳 末端因素(五):T型螺栓未与台车模板固定牢固
时间:2018年6月25日
验证时间 2018.6.25 确认方法
现场验证
负责人
杨胜利
确认标准
每根槽道用三根T型螺栓固定,螺栓与台车要拧紧。
确认情况
因槽道内的填充泡沫在槽道中间位置不方便抠出,施工工人为简化工 序,仅采用在槽道两端用两个T型螺栓固定,极易导致槽道中间位置与模板 台车密贴不好,致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槽道嵌入混凝土偏差较大。
中铁***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银西铁路甘宁段YXZQ-2标项目部QC
小组成果报告
提高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合格率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小组简介 三、选择课题 四、现状调查 五、设定目标 六、原因分析 七、要因确认 八、制定对策 九、对策实施 十、效果检查 十一、制定巩固措施 十二、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时间:2018年6月25日
验证时间
2018.6.25
确认方法
现场验证
负责人
刘保成
确认标准
定位孔尺寸偏差不大于2mm,单根槽道定位孔在同一条圆弧线上。
确认情况
现场为方便T型螺栓安装,定位孔尺寸均适当加大2mm,单根槽道虽 在同一条圆弧线上,但T型螺栓固定后,由于孔位尺寸较T型螺栓偏
大,极易影响双组槽道在垂直线路上偏转偏差超过允许偏差。
结论
要因
制表人:杨阳
时间:2018年6月25日
末端因素(六):未定期复测台车模板弧度、定位孔尺寸
验证时间 2018.6.25
确认方法
现场验证
负责人
张海成
确认标准 确认情况
检查施工过程是否严格执行检查复核制度。
施工过程严格执行检查复核制度,每月定期复核定位孔尺寸及模 板台车弧度。
结论 非要因
制表人:杨阳
二、小组简介
1、 QC小组概况
小组名称 成立时间 注册编号 注册时间 小组人数 小组活动时间 小组类型
提高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合格率QC小组 2018年6月1日
8人 2018年6月~2018年9月
攻关型
小组制度
(1)小组每周活动两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得小于1.5h; (2)小组定期组织成员学习,提高QC意识; (3)提倡踊跃发言,坚持按PDCA循环程序办事; (4)做好QC活动记录,积累原始资料; (5)小组全体成员出勤率要达到80%以上。
通过抽样检查做出统计调查表进行分析如下:
序号
检查项目名称
频数
频率 (%)
累计频率 (%)
A
槽道嵌入混凝土施工隧道偏内差接触网预埋1槽6道施工4质4量.问4 题调查统4计4.表4
备注
B
垂直线路偏转施工偏差
15 41.6
86
C
垂直线路方向偏差
2 5.6
91.6
D
单槽道倾斜施工偏差
1 2.8
94.4
E
结论 非要因
制表人:杨阳 末端因素(八):拱顶混凝土浇筑及振捣导致槽道移动
时间:2018年6月25日
验证时间
2018.6.25
确认方法
现场调查
负责人
杨胜利
确认标准 确认情况
检查混凝土振捣浇筑过程中是否T型螺栓是否出现松动现象。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检查T型连接螺栓未出现松动情况,判断在浇 筑过程中槽道未移动。
结论
要因
制表人:杨阳
时间:2018年6月25日
末端因素(四):槽道组装方法不当
验证时间 2018.6.25 确认方法
现场验证
负责人
张彦辉
确认标准
将两根槽道根据设计要求调整槽道间距,用扁钢焊接牢固后方可在台车上定位固定。
确认情况
现场施工时,直接将槽道用T型螺栓固定在台车模板上,未先将两
根槽道用扁钢焊接在一块,因定位孔尺寸本身较T型螺栓螺杆尺寸大,如此 操作极易造成两根槽道间距形成成“八”字形状,导致双组槽道在垂直线 路上偏转偏差超过允许偏差。
选定课题:提高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合格率
四、现状调查
1、2018年6月1日~6月20日,QC小组就我项目 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质量控制,组织有丰富施工 经验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对已完成的和正在进行 的预埋槽道施工质量进行检查,采取现场实测的方 法,随机进行抽样检查,分别对槽道嵌入混凝土施 工偏差、单槽道倾斜施工偏差、双槽道间距施工偏 差、垂直线路方向偏差、槽道组间距偏差、垂直线 路偏转施工偏差等进行检查,共记录180个数据,合 格数据共144个,不合格数据共36个,合格率为80%。 发现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槽道嵌入混凝土施工偏差大, 垂直线路偏转施工偏差大等方面。隧道预埋槽道施 工偏差示意图如下:(图4-1)
2018.6.25
4
槽道组装方法不当
现场检查
检查槽道是否先组装,组装合格后 方可在台车上定位固定。
张彦辉 2018.6.25
5
T型螺栓未与台车模板 固定牢固
现场检查
检查T型螺栓固定数量是否满足,螺 栓与台车是否拧紧。
杨胜利
2018.6.25
6
未定期复测台车模板弧 度、定位孔尺寸
现场调查
检查施工过程是否严格执行检查制 度,定位孔尺寸是否定期复核。
调查结论:从上图可以看出施工质量缺陷累计 频率在80%以上的关键因素是:槽道嵌入混凝土施 工偏差和垂直线路偏转施工偏差,是影响槽道预 埋控制施工质量的A类主要影响因素,垂直线路方 向偏差、单槽道倾斜施工偏差、双槽道间距施工 偏差及槽道组间距偏差为C类一般影响因素。
五、设定目标
由柱形图可以看出槽道嵌入混凝土施工误差 和垂直线路偏转施工误差是影响槽道预埋控制施 工质量主要问题,高达86%,如果能将这两个问题 解决87%,即(16+15)×87%=27个,那么总的合 格点数即为:144+27=171个,槽道预埋定位精度 控制施工合格率将会提高到:171÷180=95%。
附表:合理化建议表 小组活动一览表
-1-2-3-4-6-6-7- 10 - 11 - 13 - 15 - 17 -
1、工程概况
中铁***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银西铁路甘宁段Y XZQ-2标管段范围正线起讫里程DK194+170.06~DK2 06+710,管段全长12.55Km。合同总造价15.58亿。管 段内隧道5座,共长7904.54m,占正线63%;隧道内接 触网吊柱底座采用预埋轨槽滑道(统称槽道)固定、 悬挂于隧道壁顶,接触网下锚拉线底座预埋槽道于隧 道侧壁。槽道与隧道壁整体浇筑,与接触网吊柱或附 加导线支架采用T型螺栓连接。隧道内接触网吊柱情 况见下图
确认标准
现场随机抽查施工接触网预埋槽道 定位施工工艺相关问题,90%回答正 确,查阅技术交底是否有签认。
现场抽查进场的槽道弧度,测量复 核台车模板弧度是否一致。
负责人 张海成 单继国
完成时间 2018.6.25 2018.6.25
3
模板定位孔开孔尺寸偏 差大
现场验证
现场检查台车模板定位孔尺寸,单 根槽道开孔位置是否在同一条线, 刘保成 每组槽道间距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内。
时间:2018年6月25日
末端因素(七):拱顶混凝土浇筑及振捣导致槽道移动
验证时间 2018.6.25
确认方法
现场验证
负责人
张海成
确认标准
施工过程中,进行现场随机抽查,有技术指导,有按技术要求去落实的痕迹(笔录、照 片)。
确认情况
经过现场抽查,在施工中,管理人员技术指导工作到位,每个环 节均能按照技术交底要求去指导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