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悬架系统设计与平顺性分析_倪彰

合集下载

电动轿车悬架及座椅参数对平顺性的影响

电动轿车悬架及座椅参数对平顺性的影响

深入 。电动轿车作为一个复杂的多体系统 , 如何在
设计阶段对电动轿车的总体性能匹配和各系统布置
等进行全面的仿真分析 、 评价和改进 , 一直困扰着研
发人员。随着数字技术 的快速发展 , 虚拟样机技术 随之产生 ,而 SM A K软件就是虚拟样机技术在 IP C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6 3 34 (0 7 0 — 0 6 0 17 — 12 2 0 )1 0 1— 4
Dy a o lc rc Au o o i u p n i n a d S a r m e e s n u n e n Ri i g Co f r n m e e t i t m b l S s e so n e tPa a t r I f e c si d n m o t e l
d m p t a a y i g t e s s e s n a d s a a a t r n u n e n rd n m d r c iv n ) c s a d a ay e r i g c mf r i o i u n l zn u p n i n e tp r me e s f e c si i g c r b t h e i g fr a t n n l z i n o o n n , h o i l i ,a ie d t d sg e id e in p ro .
3 Taj ilA t o i o Ld, i j 0 10 C ia . ini X a uo bl C . t Ta i 30 9 , hn n i m e , nn J
Ab ta t T i ril,a igS MP sr c: hs t e tkn I ACK a p rt nf t r st pamut l- o ysse mo e f 2 0 y a ee tca tmo a c s eai af m, es l pe b d y tm d l 0 0d n mo lcr uo — o o l o u i o XL i bl cu igs s e so , h si n n-e t y tm,ho g i lt nts, v laigter igc mfr u d rp leip t n a - i i ldn u p n in c a s a d ma - a se tru hsmuai te au t i n o o n e us n u dr n en s s s o e n h d t a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悬架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悬架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

122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工艺与技术中国设备工程 2017.05 (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简称FSAE)在2010年首次举办,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7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为培养学生汽车设计、加工制造、成本控制和车队成员间协作的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工程实践平台;此外,参与比赛可为各大参赛院校间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进而推动各院校间学术交流。

1 设计思路FSAE 赛事规则要求赛车悬架系统必须满足以下要求:能够保证赛车具备良好的行驶平顺性、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合适的衰减振动能力;能可靠的传递车轮和车身之间的各种力和力矩,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在赛车制动和加速时保证车身稳定,减小车身纵倾,确保转弯时车身侧倾角合适;便于布置和维护。

根据赛事规则制定FSAE 赛车悬架系统的初步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方程式悬架系统设计流程2 前、后悬架基准参数计算选定根据方程式大赛的规则,查阅相关的资料,确定主要基准参数,如表1所示;悬架系统车轮定位参数如表2所示。

表1 悬架基准参数表2 车轮定位参数3 减震器、横向稳定杆的设计3.1 减震器的选取赛车偏频的选取与悬架刚度有直接关系,为了避免共振,偏频的选取不宜一致,同时基于性能的考虑,综合去年FSAE 赛车设计经验,此次赛车悬架偏频的选取为前悬n1=3.2Hz,后悬n2=2.6Hz。

利用赛车整车参数计算适乘刚度,以此来选择合适的弹簧。

悬架传递比为:25.2i MR = (1)前悬弹簧刚度: (2)后悬弹簧刚度: 2)(MR K K WRSR= (3)根据计算数据并参照弹簧参数表,选择前悬为310lb/in,后悬为300lb/in 的弹簧。

对应的弹簧刚度分别为:KS 1=54.3kN/m;KS 2=52.5kN/m。

由此可计算出悬架的实际上跳行程,由于侧倾增益值1.91°/g,不在低负升力赛车的侧倾增益取值范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悬架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吴雪玲,倪彰,何宇,张兴,顾迪,赵越(江苏理工学院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摘要:按照FSAE 赛事对赛车及悬架系统的设计要求,以整车基本参数和设计规则为参照依据,选定轮胎、轮辋型号,利用CATIA 软件建立了FSAE 赛车悬架系统的几何模型,对减震器、横向稳定杆等进行结构设计,利用Adams/Insight 软件对轮胎跳动时悬架参数变化进行对比分析与优化,并运用ANSYS 软件对悬架的主要受力部件进行分析。

纯电动汽车的平顺性仿真与分析

纯电动汽车的平顺性仿真与分析

: c 。『 r c 凡n 。 上 凡
— . 1 ● ● ◆
o r 。 oe 上。 o l r ecs & en・ f 0 m 『 r e z R Derc c f f c c e e r ee f


K e r s: y wo d ADAM S /c r i a -rde; Car m o lng; ndo r ad; dei Ra m o Pule pa m e ; de s ve nt Ri
HUAN( u h a GU0 J n ta Z J — u , u —u n, HANG T n — a g ig fn
( l tc l n c a i l n ie r gC l g , a c a gU ies y N n h n 3 0 , hn ) E e r a a dMeh nc gn ei o ee N n h n nv r t, a c a g3 0 3 C ia ci aE n l i 1
211 悬架 的建立 ..前
如表 1 所示。 该纯 电动汽车的前悬架为麦弗逊悬架 。其 主要结构是 由螺 满足整车平顺性分析的要求 。所用轮胎 的参数 ,
旋弹簧加上减震器组成 ,减震器可 以避免螺旋弹簧受力时向前 、 23电动机 模型 的建立 . 后、 、 左 右偏移 的现象 , 限制弹簧 只能作上 下方 向的振动 , 并可 以 由于本电动汽车采用 的是 电动机的前置驱 动,本文利用软
黄 菊花 郭 军 团 张庭 芳 ( 昌大学 机 电工 程学 院 , 昌 3 0 3 ) 南 南 3 0 1
Pu e ee ti v i ls a d a alss o i e c mf r sm ua i r lc r ehce n n y i fr o o t i lt c d on

微型电动汽车悬架系统设计与平顺性分析

微型电动汽车悬架系统设计与平顺性分析

微型电动汽车悬架系统设计与平顺性分析陈鑫;兰凤崇;陈吉清;翁楚滨;曾文波【摘要】为了开发一款微型纯电动汽车,针对其乘坐舒适、安全可靠的设计要求,分析了悬架系统设计参数并完成了初步设计.为了保证汽车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基于Adams/Insight对设计的麦弗逊悬架进行了前轮定位参数优化.在3种极限工况下,对设计的扭转梁悬架模型进行有限元强度分析,以验证其可靠性.为评估整车的平顺性,在随机沥青路面上进行仿真,并经过功率谱密度变换和频率加权得到了3个轴向的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前轮定位参数随车轮跳动有着良好的变化特性;设计的扭转梁悬架满足强度要求;设计的悬架系统使汽车具有良好的平顺性.【期刊名称】《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32)008【总页数】8页(P24-31)【关键词】微型纯电动汽车;麦弗逊悬架;扭转梁悬架;平顺性【作者】陈鑫;兰凤崇;陈吉清;翁楚滨;曾文波【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东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东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东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东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33近年来,微型电动汽车逐渐受到一些消费者的青睐,但其也存在着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较差、安全得不到保障等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到乘员的乘坐体验,甚至会危及乘员的生命安全。

汽车悬架系统作为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确保汽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意义。

国内外关于汽车悬架系统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上性能展开,并且多以基准车为基础,针对已有悬架系统以改善性能为目标进行分析和优化。

一方面,在已有悬架系统结构基础上进行结构参数化,根据悬架的综合性能要求进行参数协同设计优化。

基于行驶平顺性的电动车后悬架系统改进

基于行驶平顺性的电动车后悬架系统改进

基 于行 驶平 顺 性 的 电动 车后 悬架 系统 改进
陈 越 ,路 春 光 ,刘佳 鑫 ,邢 梦 龙
( 华 北 理 工 大 学 机 械 工 程 学 院 ,河 北 唐 山 0 6 3 0 0 9 )
摘 要 : 为 提 高 自主研 发 的 电 动 车 的 行 驶平 顺 性 和 乘 坐 舒 适 性 , 对 电 动 车 后 悬 架 系 统进 行 了 改进 。 首 先 ,在 原 有 的 戴 维 宁 等 效 系 统 的 基 础 上 , 推 导 得 到 悬 架 模 型 , 对模 型 中 变 量参 数进 行 归 纳 总 结 ;其 次 ,考 虑 现 有 实 施 条 件 等 客 观 因素 ,确 定 改进 部 件 并 制 定 相 应 的 三 个 方 案 ; 最 后 , 利用 AD AMs / c a r 对 改进 前 后 方 案 进 行 仿 真 分 析 , 验 证 了改 进 的 正 确 性 和 有 效 性 。 分 析 结 果 表 明 : 悬 架 模 型 中橡 胶 元 件 、 螺旋 弹 簧 、减 震 器 对 车 辆 行 驶
第 2期 ( 总第 2 0 1期 )
2 O 1 7年 4 月
机 械 工 程 与 自 动 化 ME CHANI CAI E NGI NEERI NG & . AUToM ATI ( ) N
No. 2 A pr .
文章编号 : 1 6 7 2 — 6 , 1 1 3 ( 2 0 1 7 ) 0 2 — 0 0 1 8 - 0 3
平 顺 性 有 着 较 为 明 显 的 影 响 ; 根 据 行 驶 路 面 、设 计 要 求 、 实 施 条 件 ,确 定 螺 旋 弹 簧 和 减 震 器 为 主 要 改进 目 标 ;适 当降 低 弹 簧 刚 度 、 提 高减 震器 阻 尼 有 利 于 提 高 车 辆 行 驶 平 顺 性 , 两 者在 小 幅 度 内 配 合调 整 可 以取 得 较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悬架分析与优化》范文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悬架分析与优化》范文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悬架分析与优化》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动汽车逐渐成为现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轮毂电机作为一种新型的驱动方式,因其高效、紧凑的结构特点,在电动汽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电动汽车的悬架系统对其行驶性能、乘坐舒适性及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悬架系统进行分析与优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二、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悬架系统概述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悬架系统主要由弹性元件、减震器、导向机构等部分组成。

其中,弹性元件负责承受和传递垂直载荷,减震器则用于减小路面不平度引起的振动和冲击,导向机构则保证车轮按照设定的轨迹运动。

三、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悬架系统问题分析1. 振动与噪声问题:由于轮毂电机的特殊性,其驱动系统与悬架系统的耦合性较高,容易产生振动和噪声,影响乘坐舒适性。

2. 悬架性能问题:在复杂的路况下,传统的悬架系统可能无法很好地适应轮毂电机驱动的电动汽车,导致行驶性能和安全性下降。

3. 结构优化问题:现有的悬架系统结构可能存在设计上的不足,如结构笨重、耗能大等,需要进行优化以提升整体性能。

四、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悬架系统分析方法1. 理论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悬架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了解其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

2. 仿真分析: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对不同路况下的悬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预测其性能表现。

3. 实验分析:通过实际道路实验,对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的结果进行验证和修正。

五、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悬架系统优化策略1. 优化振动与噪声问题:通过改进减震器设计、优化悬挂系统结构等方式,减小振动和噪声的产生。

同时,采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提高悬架系统的刚度和阻尼性能。

2. 提升悬架性能:针对复杂路况,通过优化悬挂系统的参数设置,如弹簧刚度、减震器阻尼等,提高行驶性能和安全性。

同时,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实现悬架系统的自动调节和优化。

3. 结构优化:对现有的悬架系统结构进行轻量化设计,降低耗能。

电动汽车平顺性及结构性能参数影响的分析的开题报告

电动汽车平顺性及结构性能参数影响的分析的开题报告

电动汽车平顺性及结构性能参数影响的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环保意识日益增强以及油价的不断上涨,电动汽车作为一种环保、省油的交通工具,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和接受。

但是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平顺性问题,这对驾驶体验和乘坐舒适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电动汽车的结构性能参数也对其行驶性能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电动汽车平顺性和结构性能问题,对于提高电动汽车的市场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文将从电动汽车的平顺性和结构性能两个角度出发,综合分析电动汽车的行驶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探究平顺性和结构性能参数对电动汽车性能的影响,为未来电动汽车的设计和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电动汽车平顺性问题的分析:介绍电动汽车平顺性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分析电动汽车悬架系统、轮胎、减震器等参数对其平顺性的影响。

2.电动汽车结构性能参数的影响分析:结合电动汽车的结构特点,深入分析电动汽车电池、电机、变速器等关键部件的结构性能参数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3.实验研究:对于影响电动汽车平顺性和结构性能参数的关键参数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推测影响因素的大小关系,为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文将采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电动汽车的平顺性和结构性能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和设备进行检测、分析和验证,主要包括:1.电动汽车行驶特性测试:通过道路试验或模拟路况,对电动汽车的加速性、减速性、稳定性和平顺性等方面进行测试和记录。

2.电动汽车结构性能参数测试:对电动汽车的电池、电机、变速器等关键部件进行参数测量,并从理论角度对其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3.数据处理与建模:采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和建模工具,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找出关键因素之间的联系和影响程度。

四、预期研究成果及意义通过对电动汽车平顺性和结构性能参数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本文将得出以下预期成果:1.找出影响电动汽车平顺性和结构性能的关键因素,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为电动汽车的设计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电动化底盘主动悬架系统高度与阻尼集成控制

电动化底盘主动悬架系统高度与阻尼集成控制

电动化底盘主动悬架系统高度与阻尼集成控制赵景波;倪彰;贝绍轶;冯俊萍【摘要】为解决电动化底盘主动悬架系统车身高度或可调阻尼的单独控制问题,改善车辆的整车减振性能,提出了一种车身高度与可调阻尼集成控制的主动悬架集成控制系统,以空气包取代传统的螺旋弹簧,以阻尼分级可调的减振器取代传统减振器,车身高度控制在正常车高模式、车身升高模式和车身降低模式之间切换,可调阻尼控制在软压缩软回弹模式、硬压缩软回弹模式、软压缩硬回弹模式和硬压缩硬回弹模式之间切换。

进行了不同模式下车速为60 km/h工况下的蛇行试验实车道路测试,并分析了主动悬架集成控制系统对整车动态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模式下的方向盘转角分别为74.5150、69.6032、66.3158和65.8907 deg,方向盘转矩分别为4.5238、4.4400、4.5944和4.4709 N · m,车身侧倾角分别为3.2103、3.0899、2.9877和3.1958 deg,车身横摆角速度分别为16.7901、15.9259、15.1080和15.1499 deg/s,侧向加速度分别为0.5700、0.5488、0.5309和0.5418 g;车身高度与可调阻尼集成控制系统实现了主动悬架系统与整车的良好匹配,提升了车辆的综合性能;验证了主动悬架系统集成控制策略及其结构设计的可行性。

对车辆底盘集成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控制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

%In order to solve the individual control problem of body height or adjustable damping for electric chassis active suspension and to improve the full vehicle performance, a kind of integrated control system with body height and adjustable damping was proposed. The traditional spiral spring was replaced by air bag, and traditional shock absorber was replaced by the adjustable damper. The body height was controlled in the switching modes of the normal height mode, the bodyraise mode and the body reduction mode. The adjustable damper was controlled in the soft compression and soft rebound mode, the hard compression and soft rebound mode, the soft compression and hard rebound mode and the hard compression and hard rebound mode. Full vehicle snaking test with 60 km/h was conducted under different modes and the impact of active suspension integrated control system on the vehicl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st results of steering wheel angle under different modes were 74. 515 0、69. 603 2、66. 315 8 and 65. 890 7 deg respectively, the steering wheel torque under different modes were 4. 523 8、4. 440 0、4. 594 4 a nd 4. 470 9 N·m re-spectively, the body roll angle under different modes were 3. 210 3、3. 089 9、2. 987 7 and 3. 195 8 deg respectively, the yaw rate under different modes were 16. 790 1、15. 925 9、15. 108 0 and 15. 149 9 deg/s respectively, the lateral acceleration under different modes were 0. 570 0、0. 548 8、0. 530 9 and 0. 541 8 g respectively. The integrated control system of body height and adjustable damping achieve good matching between the 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and vehicle, and the vehicl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is improv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integrated control strategy and struc-ture design of 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is verified. It has an important value for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vehicle integrated control system and its control strategy.【期刊名称】《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10页(P347-356)【关键词】主动悬架;空气弹簧;阻尼可调减振器;车身高度;集成控制【作者】赵景波;倪彰;贝绍轶;冯俊萍【作者单位】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 130025; 江苏理工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常州 213001;江苏理工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常州 213001; 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自贡 643000;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 130025; 江苏理工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常州 213001;江苏理工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常州 213001; 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自贡 6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40 引言主动悬架系统是电动化底盘集成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影响汽车行驶的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和轮胎接地性能。

基于电动汽车能耗优化的汽车悬架设计方法

基于电动汽车能耗优化的汽车悬架设计方法

基于电动汽车能耗优化的汽车悬架设计方法
基于电动汽车能耗优化的汽车悬架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车辆质量和悬架刚度匹配:电动汽车悬架设计需要考虑到车辆质量较大的特点,为此可以通过调整悬架刚度来使悬架与车辆质量匹配,以提高能耗效率。

2. 减小悬架质量:悬架质量会对电动汽车的能耗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可以采用轻量化设计,例如使用轻质材料或者减少悬架部件数量,以减小悬架质量,降低能耗。

3. 减小悬架阻尼:悬架阻尼对车辆的动力损耗有很大影响,因此可以通过调整阻尼系数的大小来优化能耗。

在具体设计中,可以根据路况和驾驶条件来选择合适的阻尼系数,以减小悬架阻尼,降低能耗。

4. 优化悬架布置:合理的悬架布置可以减小悬架在行驶过程中的摩擦力和振动,从而降低能耗。

例如,可以采用多连杆或双叉臂等独立悬架结构,以减小悬架的摩擦力和振动。

5. 利用电动汽车特点:电动汽车具有电动动力系统,可以通过电子控制系统来优化悬架工作状态,进一步提高能耗效率。

例如,可以采用主动悬架控制系统,根据车速、路况和车辆负载等参数,实时调整悬架的工作状态,以降低能耗。

综上所述,基于电动汽车能耗优化的悬架设计方法主要着重于
匹配车辆质量和悬架刚度、减小悬架质量、调整悬架阻尼、优化悬架布置和利用电动汽车特点等方面,以降低能耗,提高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

纯电动汽车悬架系统设计分析①

纯电动汽车悬架系统设计分析①

纯电动汽车悬架系统设计分析①作者:蔡军来源:《科技资讯》2015年第17期摘要:由于我国当前对纯电动汽车的技术方面有所欠缺,导致市场上普遍出现的小型低速电动汽车,其车身和装配都比较简易,内部装饰粗略,仅带有最基础的操控设施和安全配备,与先进汽车的配置相差甚远。

该文主要阐述了纯电动汽车悬架系统设计的具体条件、技术指标、及悬架系统的整体方案,采用麦弗逊悬架系统分析,最终提出悬架系统的主要评估方式。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悬架性能驱动中图分类号:U4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6(b)-0113-02由于纯电动汽车相比传统型汽车来说,其对生活环境所带来的危害极其微小,因此占有很广泛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

但是由于纯电动汽车的操控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较差,很难达到消费者的需求。

采用纯电动汽车的悬置系统,则可以很好的减缓车身振动,增强其稳定性和平顺性,因此对纯电动汽车悬置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是当前十分重要的任务。

1 悬置系统的设计条件悬置系统的具体作用便是将整体车身的动力总成稳定起来,用来削弱车身的波动幅度。

其动力总成主要包括电动机向车身传递时的振动,和车身向动力总成传递时的,经由悬架系统和地面摩擦时所产生的振动。

车身良好的悬架系统不但能够减弱因为振动而导致的车内噪音,还可以优化纯电动汽车的的功效,可以将经由悬架系统的从车身向动力总成传递的振动降到最低,因此,纯电动汽车的悬置系统不仅仅可以作为动力总成的标准配件,又能够作为纯电动汽车良好的减振设备,所以,在对悬架系统进行设计时,需要满足下面的一些约束条件。

1.1 悬置元件的刚度符合要求纯电动汽车悬置系统的主要作用便是承载动力总成,因此在对其进行设计时需要顾及到车身因强重力作用而导致的悬置元件的变形情况。

此外,也要顾及到纯电动汽车车轮的反作用所产生力矩的因素,这便要求所使用的悬置元件稳固良好,性能优异,可以承载普遍范围内的静载荷和动载荷的功效,这便需要悬置元件的刚度符合要求,不能松软易折,如此方能确保悬置系统的持久性,使纯电动汽车的寿命延长,并且能够配合动力总成良好运行。

电动汽车的车辆悬架系统

电动汽车的车辆悬架系统

电动汽车的车辆悬架系统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汽车运行效能要求的提高,电动汽车作为一种低碳、高效的交通方式,正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而在电动汽车的设计中,车辆悬架系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电动汽车的悬架系统设计和其在提升行驶舒适性、安全性以及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重要性。

1. 悬架系统的定义和功能车辆悬架系统是指连接车身和车轮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弹簧、减振器、悬架臂等。

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车身、吸收道路震动、保持轮胎与地面的接触。

悬架系统的设计对于电动汽车的整体性能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操控性、行驶稳定性以及能源利用效率。

2. 电动汽车悬架系统的特点与传统燃油车相比,电动汽车的悬架系统存在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由于电动汽车的电池组件较重,悬架系统需要具备较强的承重能力。

其次,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悬架系统还要求具备较低的能量损耗,以减少能量的浪费。

此外,电动汽车的悬架系统还需要兼顾对噪音和振动的消除,以提供更好的行驶舒适性。

3. 悬架系统设计的关键要素为了满足电动汽车对悬架系统的需求,设计师需要考虑多个关键要素。

首先是悬架系统的弹簧和减振器的选择。

由于电动汽车的重量分布较传统燃油车更为集中,弹簧和减振器的选用需要更加精准,以达到最佳的支撑和缓冲效果。

其次是悬架系统的调校和控制。

电动汽车的悬架系统可以采用主动悬架或半主动悬架,通过调整悬架刚度和阻尼,以及控制车轮的垂直运动,来提高行驶舒适性和操控性。

最后是悬架系统材料的选择。

电动汽车悬架系统需要具备较高的强度和刚度,以应对电动汽车更高的负载和动力需求。

4. 悬架系统在电动汽车中的重要作用电动汽车的悬架系统在整车的性能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行驶舒适性的提升。

优秀的悬架系统可以有效吸收道路震动,并降低车身的颠簸感,提供更加平稳的行驶体验。

其次是悬架系统对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恰当的悬架系统设计可以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使得驾驶更加精确和安全。

电动汽车车身平顺性及车轮接地性分析与优化

电动汽车车身平顺性及车轮接地性分析与优化

电动汽车车身平顺性及车轮接地性分析与优化随着环保和节能日益受到重视,电动汽车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电动汽车在车身平顺性和车轮接地性方面的表现仍需要不断地优化和改进。

本文将对电动汽车车身平顺性和车轮接地性进行分析和优化。

一、车身平顺性分析车身平顺性是指汽车在行驶时对路面颠簸的反应,包括车身的弹性变形、减震装置的减震效果以及车身的结构稳定性等。

电动汽车与传统内燃机汽车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动力系统的不同,而动力系统改变了汽车的重心位置,导致了一定的平稳性问题。

优化车身平顺性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其中之一是优化悬挂系统。

悬挂系统是汽车行驶过程中起到缓冲和减震作用的重要装置。

优化悬挂系统不仅可以提高电动汽车的平顺性,还可以延长电池寿命。

同时,优化轮胎和车轮组件也是提高车身平顺性的重要手段,采用适当的胎压、降低轮圈质量等方式可有效改善车身平顺性。

二、车轮接地性分析车轮接地性是指汽车行驶时车轮与路面的接触程度,包括轮胎与路面的附着性、转向灵活度以及操纵性等。

在提高车轮接地性时,需要注重发挥电动汽车的动力优势,采用恰当合理的电驱动方式可实现更好的车轮接地性和加速性能。

除此之外,优化车轮和制动系统是提高车轮接地性的重要手段。

对于电动汽车来说,电机位于车轮或轮轴上,因此使用高效的电动刹车可以使车轮接地更稳定,加速更顺畅。

同时,采用光滑表面和低摩擦系数的制动片,也可以提高电动汽车的车轮接地性。

三、优化方案考虑到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和重心位置对平顺性和车轮接地性的影响,我认为电动汽车的优化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1.优化悬挂系统:采用先进的减震装置和调整弹簧刚度,优化车身平顺性,同时减小电池寿命的损耗。

2.轮胎和车轮组件优化:选择符合车辆性能需求的轮胎和减小轮组件重量的方案,来提高车身平顺性。

3.电驱动方式优化:采用适当的电驱动方式来凸显电动汽车的优势,有利于提高车轮接地性和加速性能。

4.制动系统优化:选用高效电动刹车和低摩擦系数制动片,提高车轮接地性,同时也能延长制动系统寿命。

基于Modelica的电动汽车悬架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

基于Modelica的电动汽车悬架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

基于Modelica的电动汽车悬架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电动汽车悬架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是基于Modelica的一项重要研究,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动汽车的悬架系统的运行特征,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优化设计方案,提高汽车的性能。

本文将基于Modelica语言,探讨电动汽车悬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1. 悬架系统的基本组成电动汽车的悬架系统主要由几个部分组成:弹簧、避震器、控制臂、转向节等。

其中,弹簧和避震器是悬架系统最重要的两个部件。

弹簧的作用是支撑整车的重量,并缓解路面对车辆的冲击;避震器的作用是减少车身的震动,保持车身的平稳性。

控制臂和转向节则是悬架系统的辅助部件,它们能够帮助车辆稳定行驶,同时也是车辆转向的关键部分。

2. 悬架系统的建模针对电动汽车悬架系统,我们可以采用Modelica语言进行建模。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定义一些基本模型,如弹簧模型、避震器模型、控制臂模型、转向节模型等,然后通过这些模型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悬架系统模型。

在进行建模时,我们需要考虑几个关键因素:(1)悬架系统的质量和惯性;(2)悬架系统的刚度和阻尼;(3)弹簧和避震器所受的外力;(4)车辆的动态性能。

通过建立这些模型,并反复测试和验证,我们能够获得一个比较准确的电动汽车悬架系统模型。

3. 悬架系统的仿真分析根据上述模型,我们可以进行悬架系统的仿真分析。

在进行仿真时,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路面状态的变化;(2)车速的变化;(3)悬架系统参数的变化。

通过对上述因素的仿真分析,我们能够获取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参数:(1)悬架系统的垂直振动频率;(2)悬架系统的悬挂刚度和阻尼;(3)车身的倾斜角度。

这些参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动汽车悬架系统的运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一些优化调整,以提高汽车的性能和行驶稳定性。

总之,电动汽车悬架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采用Modelica语言进行建模,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悬架系统的行为特征,并进行仿真分析,以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微型车悬架系统设计及整车平顺性计算的开题报告

微型车悬架系统设计及整车平顺性计算的开题报告

微型车悬架系统设计及整车平顺性计算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微型车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

微型车作为城市交通的一种新兴形式,具有车身小巧灵活、燃油消耗低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

因此,研究微型车悬架系统设计及整车平顺性计算,对于微型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悬架系统作为微型车的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微型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稳定性等方面。

悬架系统的设计要求满足微型车在不同路况下对车辆行驶和车内乘坐舒适度的要求。

平顺性是悬架系统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体现了车辆行驶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因此,研究微型车悬架系统设计及整车平顺性计算,对于提高微型车的行驶性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微型车的悬架系统设计及整车平顺性计算。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微型车的悬架系统进行调研和分析,掌握微型车悬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关键技术。

2. 设计微型车悬架系统的参数和结构,包括减震器、弹簧、悬挂臂等。

3.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悬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优化悬架系统的性能。

4. 对整车平顺性进行计算分析,包括车身加速度、车身姿态等指标。

本研究的目标是设计一种符合微型车行驶性能要求的悬架系统,并通过仿真计算和实际试验验证其有效性。

同时,评估悬架系统对车辆行驶平顺性的影响,并评估悬架系统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采用以下研究方法和步骤:1. 文献调研:对微型车悬架系统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详细调研和分析,掌握微型车悬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关键技术。

2. 参数设计:根据悬架系统设计原理和微型车行驶性能要求,设计悬架系统的参数和结构,包括减震器、弹簧、悬挂臂等。

3. 有限元仿真: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悬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优化悬架系统的性能。

4. 实验验证:通过悬架系统试验台对悬架系统进行实验验证,评估悬架系统的性能。

5. 整车平顺性计算:利用ADAMS软件对整车平顺性进行计算分析,包括车身加速度、车身姿态等指标。

电动汽车的悬挂系统

电动汽车的悬挂系统

电动汽车的悬挂系统悬挂系统作为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电动汽车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和舒适性,而且对电动汽车的能耗和操控性能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电动汽车的悬挂系统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在电动汽车领域中的发展和应用。

一、悬挂系统的作用和特点悬挂系统是连接车身和车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和减震来自路面的冲击,保证驾乘者的舒适性和行驶的稳定性。

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相比,电动汽车的悬挂系统在一些方面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和考虑。

首先,电动汽车的悬挂系统需要能够准确地控制车辆的高度和姿态。

由于电动汽车的电池组分布在底盘之间,车辆重心相对较低,因此需要一个能够精确控制车身高度的悬挂系统,以保持电动汽车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其次,电动汽车的悬挂系统需要具备更好的能量回收和能耗控制能力。

由于电动汽车具有能量回收和再利用的特性,悬挂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如何将车轮的振动和能量转化为电能,以延长电池的续航里程。

同时,通过优化悬挂系统的刚度和减震效果,可以有效降低车辆的能耗,提升电动汽车的综合性能。

最后,电动汽车的悬挂系统需要兼顾舒适性和安全性。

舒适性是电动汽车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悬挂系统的设计直接关系到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乘坐的舒适度。

因此,悬挂系统的调校需要平衡车辆的舒适性和操控性,以提供乘坐者良好的驾乘体验。

二、电动汽车悬挂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进步,电动汽车悬挂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以下是电动汽车悬挂系统的几个发展趋势:1. 独立悬挂系统的应用:为了提升电动汽车的悬挂性能和稳定性,独立悬挂系统逐渐在电动汽车中得到应用。

独立悬挂系统可以将每个车轮独立控制,以适应不同的路况和行驶需求,提供更好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2. 电磁悬挂系统的研发:电磁悬挂系统是一种基于电磁原理工作的悬挂系统,可以实现快速调整悬挂刚度和减震力,提供更好的悬挂性能和乘坐体验。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汽车平顺性仿真分析及悬架参数优化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汽车平顺性仿真分析及悬架参数优化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汽车平顺性仿真分析及悬架参数优化1. 本文概述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已成为消费者选择汽车的重要因素。

汽车平顺性,作为衡量汽车舒适性的关键指标,直接关系到乘客的乘坐体验。

在汽车设计过程中,对汽车平顺性的仿真分析和悬架参数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多体动力学(MBD)仿真技术,对汽车在不同路面条件下的平顺性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优化悬架参数,提升汽车的平顺性能。

本文首先介绍了多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并详细阐述了其在汽车平顺性仿真分析中的应用。

接着,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多体动力学的汽车平顺性仿真模型,该模型能够模拟汽车在不同路面条件下的动态响应。

通过仿真实验,本文分析了不同路面激励对汽车平顺性的影响,并识别了影响汽车平顺性的关键因素。

在仿真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悬架参数对汽车平顺性的影响。

通过改变悬架的刚度、阻尼等参数,本文分析了悬架参数变化对汽车平顺性的影响规律。

基于仿真结果,本文采用优化算法对悬架参数进行了优化,以提高汽车的平顺性能。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汽车平顺性的影响因素,而且为汽车悬架参数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汽车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提升汽车的舒适性和市场竞争力。

2. 多体动力学理论基础多体动力学(MBD)是研究由多个刚体和柔体组成的系统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和动力学的学科。

在汽车工程领域,多体动力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动力学仿真,特别是在汽车平顺性分析和悬架参数优化方面。

本节将介绍多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概念,为后续的汽车平顺性仿真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多体动力学系统由多个刚体和柔体组成,它们通过关节或其他连接方式相互连接。

每个刚体或柔体都有其自身的质量、惯性和几何属性。

系统中的力可以来自外力,如重力、摩擦力、空气阻力等,也可以来自连接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如弹簧力、阻尼力等。

多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基于牛顿欧拉方程,包括牛顿第二定律和欧拉运动方程。

基于机械设计优化的电动汽车底盘悬挂系统研究

基于机械设计优化的电动汽车底盘悬挂系统研究

基于机械设计优化的电动汽车底盘悬挂系统研究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普及,底盘悬挂系统的优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底盘悬挂系统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车辆的操控性能、行驶舒适性和安全性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机械设计优化的角度探讨电动汽车底盘悬挂系统的研究。

一、底盘悬挂系统的作用及挑战底盘悬挂系统作为汽车底盘的关键部分,主要有减震、支撑和保持车辆稳定的功能。

传统燃油车的底盘悬挂系统在设计上已经有了很多研究和优化成果,但是随着电动汽车的出现,底盘悬挂系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首先,电动汽车由于电池组的存在,车辆的质量分布较为均匀,与传统燃油车有所不同,这对底盘悬挂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电动汽车通常具有较高的加速度和较低的噪音要求,这要求底盘悬挂系统能够有效减震和吸收路面的冲击,保持良好的行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最后,电动汽车的节能环保特点,需要悬挂系统具有较低的能量损耗和良好的能量回收性能。

二、悬挂系统的设计参数与优化底盘悬挂系统的设计参数包括弹簧刚度、减振器阻尼、悬挂几何参数等。

在优化设计中,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参数来实现系统的优化。

根据系统的需求和设计目标,可以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和优化算法。

一种常用的优化方法是多目标优化,即将系统的不同性能指标作为优化目标进行优化。

例如,可以将减震器的阻尼和弹簧的刚度作为优化目标,通过遗传算法等优化算法寻找最优解。

还可以考虑到不同工况下系统的性能需求,将多个工况下的优化目标加权求和,得出最终的优化结果。

此外,还可以采用基于仿真的优化方法。

通过建立底盘悬挂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分析,可以通过改变设计参数来优化悬挂系统的性能。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优化的成本和时间,而且能够模拟不同的工况和路况,对系统的性能进行全面展现。

三、材料选择与创新为了进一步提升底盘悬挂系统的性能,材料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底盘悬挂系统通常采用钢材,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强度,但是也较重。

纯电动汽车悬架系统设计与平顺性分析

纯电动汽车悬架系统设计与平顺性分析

纯电动汽车悬架系统设计与平顺性分析
倪彰;王凯;鹿麟祥;赵景波
【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
【年(卷),期】2015(015)012
【摘要】针对在改装某款纯电动汽车时出现的由于车身质量与质心位置发生变化,而导致悬架与车身匹配程度降低,使车辆的操纵稳定性与行驶平顺性受到破坏的问题,以机械动力学软件ADAMS为平台,对前悬进行建模以及优化,对比优化前后的整车行驶平顺性,以验证平顺性得到改善.试验结果表明,整车的行驶平顺性得到改善.该方法可以缩短电动汽车研发时间、节约研发经济成本,对设计采用传统汽车悬挂系统的电动汽车有一定参考价值.
【总页数】6页(P244-249)
【作者】倪彰;王凯;鹿麟祥;赵景波
【作者单位】江苏理工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常州213001;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自贡643000;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沈阳110004;江苏理工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常州213001;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自贡643000;江苏理工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常州213001;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自贡64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63.4
【相关文献】
1.微型电动汽车悬架系统设计与平顺性分析 [J], 陈鑫;兰凤崇;陈吉清;翁楚滨;曾文波
2.基于负刚度理论的悬架系统设计及整车平顺性仿真分析 [J], 侯广全;刘浩;何辉;屈小贞
3.不同电池布置的纯电动汽车平顺性与振动分析研究 [J], 马宁;张宇和
4.纯电动汽车悬架系统设计分析 [J], 蔡军
5.微型电动汽车悬架系统设计与平顺性分析 [J], 陈鑫;兰凤崇;陈吉清;翁楚滨;曾文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法分类号 U463. 4;
文献标志码 A
小型低速电动汽车是推动我国电动汽车产业 化、启动电动汽车大规模消费市场的极佳产品; 从长 远发展来看,小型低速电动汽车可作为特殊区域、特 殊用途、特殊人群用车长期发展的方向[1]。
而目前国内小型低速电动汽车,由于在改装过 程中将原车中安装的发动机及相关组件以及传动系 统由电动机、功率转换器、电池和电动汽车特有的传 动装置所取代,改装后电动车的车身质量相对增大, 质心位置也相应改变,导致悬架与车身的匹配程度 大大降低,使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行驶的平顺性受到 破坏[2]。此外国内的小型低速电动汽车与进入“目 录”的电动汽车产品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 车 辆配置简单,内饰较粗糙,只有基本的安全设备,此 类电动小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及行驶平顺性很难与传 统汽 车 相 比。汽 车 的 乘 坐 舒 适 性 以 及 操 纵 稳 定 性[3,4],不仅会对乘坐人员的舒适性、疲劳程度以及 乘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也会影响汽车 耗油量以 及 交 通 的 安 全 性[5,6]。 所 以,对 于 整 车 进 行操纵稳定性以及平顺性的优化分析,已经成为汽 车设计 过 程 中 的 所 要 完 成 的 一 件 重 要 而 艰 巨 的 任务。
图 9 悬架优化前内倾角随车轮行程变化曲线
Fig. 9 Curves of inclination angle with the wheel
suspension before optimization
2. 3 主销后倾角对悬架运动学性能的影响 主销后倾角应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后倾角值不
宜过大,因为回正力矩会随后倾角的增大而增大,从 而导致转向时需要更多的外力,影响驾驶的舒适性; 后倾角也不宜过小,后倾角过小容易导致驾驶走偏, 汽车转向回正也会出现问题。后倾角值在 0° ~ 2° 范围内,在可以实现时情况下,一般取小值更佳[9]。 该车后倾角随车轮行程变化关系如图 10 所示。
( CJ20130015) ; 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 2014RZY01) 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倪 彰 ( 1984—) ,男,汉,江苏人,实 验 师。E-mail:
nizhang@ jsut. edu. cn。
动力学软件 ADAMS 为研究平台,搭建悬架与整车 模型。为了使改装后电动汽车悬架的各项性能参数 得到优化以实现车身和悬架相互匹配,从而改善电 动汽车的 操 纵 稳 定 性,提 高 行 驶 平 顺 性 行 驶 性 能。 对该电动汽车的前悬架的硬点坐标进行了重新设计 和优化,对设计采用传统汽车悬挂系统的电动汽车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图 8 中发现,当车轮上跳时,该车前束值变 小,而这会加剧轮胎磨损,所以可以针对该变量进行 优化。 2. 2 主销内倾角对悬架运动学性能的影响
主销内倾角要在合理范围内变化,内倾角值不 宜过大,否则在转向时车轮绕主销偏转的过程中,将 出现明显的滑动,致使轮胎出现剧烈的磨损; 同样, 内倾角也不宜太小。主销内倾角值设置在7° ~ 13°,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一般取小值更佳[8]。该 车内倾角随车轮行程变化关系如图 9 所示。
12 期
倪 彰,等: 纯电动汽车悬架系统设计与平顺性分析
247
图 10 悬架优化前后倾角随车轮行程变化曲线 Fig. 10 Curves of caster angle with the wheel suspension
before optimization
质心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关键点坐标值也发生变 化,从而影响整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因 此优化变选择麦式悬架的关键点,这些关键点有: 转 向横拉杆内点、转向横拉杆外点 、控制臂前点、控制 臂外 点、控 制 臂 后 点、滑 柱 上 顶 点 这 六 个 点 的 的 坐标。
从图中可以发现,不论车轮向上或是向下跳动, 主销后倾角总有一部分不在正常的范围内,这必然 会导致轮胎的剧烈磨损,所以可对该变量进行优化。 2. 4 车轮外倾对悬架运动学性能的影响
为了减小汽车行驶过程中车身跳动时引起的车 轮外倾角 变 化,一 般 设 置 车 轮 外 倾 角 变 化 范 围 在 ± 1°内。而该车外倾角变化范围在 - 2. 7° ~ 1. 2°, 所以可将该角度作为优化变量。该车车轮外倾角随 车轮行程变化关系如图 11 所示。
改装的新奥拓电动 Table 2 The key point coordinate
comparison before and after
汽车的麦式前悬的
optimizatio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性能 仿 真 分 析,需
优化变量
优化后 优化前
要对悬架关键点进 lca_front. x
- 193
- 198
行优 化 分 析,所 以 利 用 Insight 模 块 确定 优 化 目 标,包
的操纵稳定性与行驶平顺性受到破坏的问题,以机械动力学软件 ADAMS 为平台,对前悬进行建模以及优化,对比优化前后的
整车行驶平顺性,以验证平顺性得到改善。试验结果表明,整车的行驶平顺性得到改善。该方法可以缩短电动汽车研发时
间、节约研发经济成本,对设计采用传统汽车悬挂系统的电动汽车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麦式悬架 ADAMS 优化设计 平顺性
以某台改装的电动乘用车为研究对象,以机械
2014 年 9 月 21 日收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0875112) ; 江苏省
自然科学基金( BK2012586) ;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
( ZBZZ - 024) ; 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 20111115) ; 常州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 前沿技术)
1 建立整车模型
基于 ADAMS / Car 模块建立的整车模型包括了 前悬架、后悬架、轮胎、转向系、横向稳定杆和车身等, 而 Car 模块提供了包括以上模板的子系统,用户根据 模型的需要可以调用。根据实车参数修改关键点坐 标即可建立,简化了模型的建立[7],为悬架的优化和 改进提供支持。主要几何点参数如表 1 所示。
图 11 悬架优化前外倾角随车轮行程变化曲线 Fig. 11 Curves of camber angle with the wheel suspension before optimization
3 基于 ADAMS / Insight 对麦弗逊式 悬架优化
根据上述对经 表 2 优化前后关键点坐标对比
倪 彰1,2 王 凯3 鹿麟祥1,2 赵景波1,2
( 江苏理工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1 ,常州 213001; 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 ,自贡 643000; 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3 ,沈阳 110004)
摘 要 针对在改装某款纯电动汽车时出现的由于车身质量与质心位置发生变化,而导致悬架与车身匹配程度降低,使车辆
lca_front. y lca_front. z lca_rear. x lca_rear. y
- 410 215. 01
199 - 408
- 410 220 204 - 408
含前轮四项定位参 数: 前 轮 前 束 角 、 车轮 外 倾 角、主 销
lca_rear. z lca_outer. x lca_outer. y lca_outer. z
利用 Car 模块中的模板,依照实测的数据对关 键点坐标修改,横向稳定杆结构如图 5 所示。 1. 6 建立车身及表面、驾驶室等模型
把车身及其表面、驾驶室、以及发动机都作简化 处理,简化后即为整车质量和底盘质量都集中在一 个几何球体上。整车的三维图如图 6 所示。
图 5 横向稳定杆模型 Fig. 5 The transverse stability rod model
1. 3 建立后悬架系统 该款电动汽车后悬采用结构简单的单斜臂式独
立悬架,后悬架的两个斜臂通过旋转副与底盘相连。 弹簧和减振器下端与斜置臂相连,上端接于车身,后 悬架系统如图 3 所示。 1. 4 建立轮胎模型
在整 车 仿 真 时 采 用 Fiala 轮 胎,模 型 如 图 4 所示。 1. 5 建立横向稳定杆模型
第 15 卷 第 12 期 2015 年 4 月 1671—1815( 2015) 12-0244-06
交通运输
科学技术与工程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Vol. 15 No. 12 Apr. 2015 2015 Sci. Tech. Engrg.
纯电动汽车悬架系统设计与平顺性分析
表 1 几何点参数 Table 1 Geometric parameters
备注 控制臂前点 控制臂外点 控制臂后点 弹簧下安装点 滑柱下安装点 副车架前点 副车架后点 横拉杆内点 横拉杆外点 滑柱上顶点
车轮中心
x - 193
- 8. 24 199 40 40 - 400 400 196. 3 148 15
12 期
倪 彰,等: 纯电动汽车悬架系统设计与平顺性分析
245
在几何点上创建各个构建( part) ,包括控制臂,转向 横拉杆,减震器以及弹簧等。
图 1 前悬架机构 Fig. 1 Front suspension mechanism
1. 2 建立转向机构 定义其与悬架、车身的连接和相对运动。其中,
图 8 悬架优化前前束角随车轮行程变化曲线 Fig. 8 Curves of front beam angle with the wheel
suspension before optimization
从图 9 中可以看出,不论前轮是向上或是向下 跳动,该车内倾角值都是都在合理范围内,但当车轮 下跳,内倾角值偏大,所以可对此变量进行优化。
0
y - 410 - 682. 2 - 408 - 625 - 625 - 550 - 450 - 405. 2 - 687. 2 - 600 - 7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