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论文(终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教师在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实践分析
兴城市红崖子梁屯小学陈婷婷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向深入,“核心素养”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在教育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且不断引入教学实践当中,为了使教学管理模式跟上时代的发展及适应当下的教育观念革新,“核心素养”的培养在班级治理及教学实践中被摆在重要位置。本文以对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为主题,对教师在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实践操作中的现状和有效策略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核心素养;实践
“核心素养”一词源于国外,近年来受到了中国教育界和学界的高度关注。并在我国已经形成的素质教育认知基础之上开展了广泛的讨论,正式形成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着眼紧跟时代发展潮流,适应中华民族特性,经过广泛的科学论证产生的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的新型教育观念。
“核心素养”包括三大方面:一是文化基础。它强调了既要学习我国悠久的、深刻的文化精神,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自主发展。它强调学生对学习生活的自我管理,确定明确的目标,从而调动主观能动性,获得健康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三是社会参与。它强调具有担当意识和创新精神,并能处理好与外界之间的关系,能够自主纠偏道德规范的失常行为。
“学生核心素养”具有普遍性。它是小学生在今后个人发展中应当具备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也包括培养小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内容,应当把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培育学生具备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须的品质和技能相融合。而且,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这一过程是持续性的,是从培养到完善再到不断改进的不间断的过程。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是多方面的,不仅体现在学习成绩上,更重要的是小学生能够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1.教师与学生主体错位。
主要表现为主体错位。在班集体生活中,许多班主任老师常以“独裁者”的身份出现,习惯权力集中,班级中的大事小情都要由自己一手安排,不给学生参与其中的机会,而学生只能以管理对象的身份被动接受老师的集权化管理。在教学实践当中,老师常淡化学生的主体地位,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和可控。往往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讲与学互相割裂的局面,表现在老师在台上讲课,学生在做自己的事情等。这种教师为主的师生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它的积极作用,但在深化课程改革的当下,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了。
2.重视共性发展而忽视个性培养
教育变革的趋势是适应人性特点、主张自由发展、采取多种方式、注重个性养成。现在很多班主任过分的强调了学优生的模范作用,宣传学困生向学优生学习,而忽视了学困生其它潜能的发展。有些班主任过分的强调了班集体的集体性,习惯搞“一刀切”。通常只会为整个班级拟定一个总体奋斗目标,淡化个体的差异特点以及其在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积极作用,而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的具体的指导,从而使学生常常因为自身原因达不到这个总体目标而产生焦虑畏惧心里,造成盲目蛮干迷失方向。
3.教师评价忽视多元化
主要表现在。一、评价内容的单一。受应试教育影响,以成绩论成败的评价标准依然占有一定的地位。如许多班主任惯性的以语数外成绩作为学生评价的重要依据,而淡化学生在体育、思品、科学实践等方面的发展。二、评价主体的单一,如今多数班主任为省时省力,将自己与学生、家长、各学科教师之间割裂开来,以自己为评价主体,单凭主观感觉和学习成绩这种传统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淡化了其它同学、家长、各任课教师以及社会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这种传统刻板的单一评价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个人综合发展,甚至削弱了促使学生进步的主观意愿。
4、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
在教育目标上。强调知识、技能的简单传授而淡化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课程设置上,将教材作为知识传授的的主要甚或是唯一的来源,过分强调课堂的作用,而忽略了社会实践等方面对于增长学生知识、阅历的重要作用。
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注入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占据主流,只研究如何高效传授课程内容,而不去思考怎样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快速系统的接收到知识,但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动能动性的调动作用是很小的。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小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实用方法
1、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素质
教师的职责“传道授业解惑也”,那么就需要教师本身具备一定的学识技能。在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完全理解“学生核心素养”,能够把握教育发展规律,时时更新教育理念,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并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在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的同时,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同时,学会反思对于教师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反思就是对教育的认知活动,是教师进行理性总结,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教育水平,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教育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过程。
2、完善学生自主发展模式
教师首先应该明确,在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当中,教师的位置在哪里,小学生又处在什么位置。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和谐共处,这对于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师应该是以主导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班级治理和在教学活动中,而不是以一名独裁的管理员身份强制学生无条件的遵从。我们在强调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和引导作用的同时,也要重视发挥学生在学校教育活动当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才是在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的目标体。在班级治理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建立主人翁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而教师则只需利用已经建立完善的制度去纠偏纠错。例如在班级干部的选拔培养上,可以开展民主选举和学生推荐的方式选拔班级干部,但要建立定期进行民主测评的制度来约束干部行为。同时,可以采取定期轮换和末位淘汰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治理活动中的热情。此外,应强调发展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教师在制定班级总体目标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在班级总体目标之下制定自己的目标,并针对不同的个体差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