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合集下载

小儿推拿护理知识

小儿推拿护理知识

小儿推拿护理知识引言小儿推拿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对婴幼儿的穴位按摩和推拿手法,能够起到调整脏腑功能、促进生长发育、预防疾病等作用。

本文将介绍小儿推拿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护理注意事项。

1.小儿推拿的原理小儿推拿的原理基于中医的经络学说和脏腑理论。

通过刺激婴幼儿身体的特定穴位,可以调整体内的气血流动,畅通经络,以达到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平衡的目的。

同时,推拿还可以通过按摩手法刺激婴幼儿的神经系统,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发育。

2.小儿推拿的适应症小儿推拿适用于婴幼儿的一些常见病症,如消化不良、腹泻、便秘、哭闹、失眠、咳嗽、食欲不振等。

此外,小儿推拿还可以作为预防保健的手段,促进婴幼儿的免疫力和身体发育。

3.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虽然小儿推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但仍需注意以下事项:3.1 护理环境小儿推拿应在安静、温暖、干燥的环境中进行,避免有强烈刺激的气味存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2 护理手法小儿推拿的手法要轻柔、缓慢,力度适中,避免过度按摩产生疼痛。

可以使用手指、掌心轻轻按摩,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3 推拿时间推拿的时间通常在婴儿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进行,避免在食后过度刺激导致消化不良。

3.4 推拿部位小儿推拿的常用部位包括背部、腹部、四肢等。

推拿时需注意避开婴幼儿的头部,避免对头部施加过大的刺激。

3.5 推拿频率推拿的频率应根据婴幼儿的具体情况来定,通常可选择每天进行一次或隔天进行一次。

推拿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

4.小儿推拿的禁忌症小儿推拿虽然有很多好处,但也存在一些禁忌症,包括:•发热病症:婴幼儿有明显发热、高热等症状时,不适宜进行推拿。

•皮肤损伤:婴幼儿有皮肤破损、溃烂等情况时,应避免进行推拿。

•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脑炎等疾病的婴幼儿,不适宜进行推拿。

•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如严重心脏病、哮喘等疾病的婴幼儿,应避免进行推拿。

结论小儿推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疗法,对婴幼儿的发育和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推拿治疗小儿泄泻之心得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经验交流)

推拿治疗小儿泄泻之心得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经验交流)

推拿治疗小儿泄泻之心得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经验交流)关键词泄泻,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泄泻又称小儿消化不良,笔者治疗偶有心得,论述如下。

1致病机理泄泻病因主要责之于脾胃,古文献《幼幼集成》中记载:“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

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化,而气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寒湿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化之气不能输化,乃至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

”1.1内伤乳食由于哺乳不当,调护失宜,乳食失节或不洁,脾胃受伤,运化失司,不能腐化水谷,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发泄泻。

1.2感受外邪泄泻发生与气候密切相关,故寒、热、暑、气往往与湿相合而致发病。

夏季感受暑湿之邪,脾喜燥而恶湿,湿困脾阻,运化不健。

饮食水谷消化吸收发生障碍而出现泄泻;秋气残凉,寒湿困脾,水湿不运,留于脾胃,升降之机失调,也成泄泻。

1.3脾虚胃弱脾胃为人后天之本,主受纳运化水谷,为生化之源,如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护不当,加之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脾虚运化失调,胃弱不腐水谷,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则成泄泻内因。

1.4脾肾阳虚由于脾虚胃弱累及肾阳,称之为脾肾阳虚,脾以阳为运,肾寄命门真火,小儿若禀赋不足,或久病泄泻可损伤脾肾之阳,令命门火衰,阴寒内盛,水谷不化并走大肠;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若肾中阳气不足,必泄泻不止。

2临床表现小儿泄泻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变化极快,医者须审慎从事,善于观察,精于辨证,方能随证施治。

2.1症状与体征2.1.1轻型症状(单纯性):小儿腹泻日数次,甚至十多次,便呈稀糊状,有如蛋花汤或水样,伴有奶块和泡沫,时有轻度恶心呕吐,一般体征尚可。

2.1.2重型症状(中毒型):小儿腹泻次数显著增多,日十多次以上,常呈喷射状,呕吐频繁,体温升高,面色黄白,烦躁不安,精神不振,甚至伴有脱水、酸中毒症状。

2.2化验检查大便镜检:可见较多食物残渣和脂肪滴,少量或无白细胞、红细胞。

3辨证施治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只有辨证准确无误,采取相应的手法推拿治疗,方能显效。

消化不良的小儿推拿方法

消化不良的小儿推拿方法

• 二、督脉升阳(捏脊):温阳活络。消化不良性腹泻 为寒凉性兼加体征,所以推拿前先温阳升阳,让腹腔 随着身体温暖起来,增强推拿的功效。捏脊时自尾骨 的凹陷处(也就是长强穴)起,一直向上捏至颈部, 一般是从下往上捏。小儿捏脊绝对要避开晚上,应在 早上或者中午前。
• 三、上推三关:温阳散寒,培补元气。三关穴位于小 儿前臂前臂桡侧端,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形成一条直线 型穴位。推三关可以补虚扶弱,通过对脏腑功能的调 节,有利小儿消化功能的恢复。进行推拿是将掌心向 内用左将小儿前臂固定后,再将右手的食指、中指并 拢,沿着小儿的前臂桡侧,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新生 儿30次,婴儿50~100次。
• 十一、补肝经:肝木穴,在食指指端(掌 面),旋推为补,直推为清。视情况决定清 与补,用拇指指尖端旋推100次。
• 十二、提高消化系统功能锻炼:肝主筋,锻 炼以抻拉推按肝经上的筋为主
• 1、提起宝宝双腿,尽量绷直,向两外侧分压, 宝宝腿部成V字形。新生儿20次,婴儿50次
• 2、一手提宝宝的一侧腿,一手由大腿内侧腿 根部揉向腘窝。新生儿20次,婴儿50次
• 第一步:让宝宝把小拳头松松的握住,注意先找到 中指握住的点,这个就是内劳宫穴,这个穴位在手 背位置相对的就是外劳宫。
• 第二步:定八卦中的离位,在内劳宫和中指根画一 条直线,在这条直线的2/3处,注意,是靠近指根处 就是离位,找到离位后我们要用左手大拇指按住宝 宝的离位,因为在运内八卦的时候,一般都不会让 离位受到按摩,主要是避免扰动心火,往往是另外 一只手的大拇指从这个手的大拇指的指甲盖上运过 去。
• 3、吐奶黏而黄:宝宝吐奶往往在吃完奶一段时间后,甚至睡着超过半个小时, 一阵身体扭动之后大口吐奶,奶水黏而黄,有很重的酸腐味道,是消化能力弱的 表现。

小儿推拿处方

小儿推拿处方

小儿推拿处方一.腹泻治疗(1)寒湿泻: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

【另】肠鸣腹痛重者加揉一窝风、拿肚角;体虚加捏脊;警惕不安加清肝经、掐揉五指节。

(2)湿热泻:清脾胃、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揉中枢、揉龟尾。

(3)伤食泻: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摩腹、揉天枢、揉龟尾。

(4)脾虚泻: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捏脊。

【另】肾阳虚者加补肾经、揉外劳。

腹胀加运内八卦;久泻不止者加按揉百会。

二.痢疾治疗(1)湿热痢:清胃经、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清天河水、推下七节骨、分阴阳、运内八卦、清肺经、揉天枢。

【另】腹痛甚者加拿肚角。

(2)寒湿痢:补脾经、补大肠、揉外劳、推三关、分阴阳、摩腹、按揉足三里。

三.呕吐治疗(1)寒吐:补脾经、横纹推向板门、揉外劳、推三关、推天柱骨、揉中脘。

(2)热吐:清脾胃、清大肠、退六腑、运内八卦、横位推向板门、推天柱骨、推下七节骨。

(3)伤食吐:补脾经、揉板门、横纹推向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分腹阴阳、按揉足三里。

四.腹痛治疗(1)寒痛:补脾经、揉外劳、推三关、摩腹、掐揉一窝风、拿肚角。

(2)伤食痛: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揉天枢、分腹阴阳、拿肚角。

【另】呕吐者加推天柱骨、横纹推向板门;发热者加退六腑、清天河水。

(3)虫痛:揉一窝风、揉外劳、推三关、摩腹、揉脐。

【另】腹痛甚者加按揉脾俞或背俞部压痛点。

(4)虚寒腹痛: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揉外劳、揉中脘、揉脐、按揉足三里。

五.疳积治疗(1)积滞伤脾:补脾经、揉板门、推四横纹、运内八卦、揉中脘、分腹阴阳、揉天枢、按揉足三里。

(2)气血两亏: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运内八卦、掐揉四横纹、按揉足三里、揉中脘、捏脊。

【另】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光剥,阴液不足者,宜去推三关、揉外劳,加清肝经、补肾经、揉上马、运内劳宫;烦躁不安加掐揉五指节、清肝经;口舌生疮加掐揉小横纹;目赤多泪,隐涩难睁者加清肝经、揉肾纹;若兼见咳嗽痰喘,加推肺经、推揉膻中、肺俞;便溏加补大肠;便秘加清大肠、推下七节骨。

治疗小儿腹泻的小儿推拿

治疗小儿腹泻的小儿推拿

治疗小儿腹泻的小儿推拿
1、小儿腹泻是以腹泻为主的胃肠紊乱综合症
原则上分为非感染性和感染性
西医的治疗原则
细菌性腹泻主要是大肠杆菌噬菌体治疗多用抗生素
非感染性主要是以微生物制剂调整菌群
中医的治疗原则
感受外邪内伤乳食脾胃虚弱
2、腹泻的临床表现
1) 寒湿泻表现大便稀薄多沫色淡无臭腹痛肠鸣面色淡白小便清长苔白腻脉儒指纹色红
2) 伤食泻表现脘腹胀满泻前哭闹不安泻后痛缓大便量多酸臭含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多矢气常伴有呕吐酸馊口臭纳呆不思乳食苔厚或垢腻脉滑
3、腹泻小儿推拿处方
1) 寒湿泻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健脾止泻
推拿方案
a) 清补脾经用拇指腹部来回推
每次5分钟清补脾经可健脾益气和中
b) 补大肠经用食指腹部向心推单方向的
每次5分钟补大肠经涩肠固脱温中止泻
c) 揉外劳宫用拇指的指尖揉压
每次5分钟揉外劳宫温中散寒健脾止泻
2) 伤食泻
治疗原则消食导滞调中止泻
a) 清补脾经用拇指腹部来回推
每次5分钟清补脾经可健脾益气和中
b) 补大肠经用食指腹部向心推单方向的
每次5分钟补大肠经涩肠固脱温中止泻
c) 清胃经用食指和中指腹部离心推每次5分钟
d) 运内八卦用拇指第一节上半节转每次5分钟。

小儿推拿案例

小儿推拿案例

小儿推拿案例小儿推拿是一种古老而又有效的中医疗法,它通过按摩、推拿、拍打等手法,调理小儿的脏腑经络,促进气血流通,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小儿推拿的案例。

案例一,小儿感冒。

小明,3岁,因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流涕,就诊于中医门诊。

中医师根据小明的症状,采用小儿推拿治疗。

首先,在小明的背部和胸部轻柔地做推拿,促进肺气流通,缓解咳嗽症状。

然后在小明的头部和面部做按摩,帮助缓解鼻塞和流涕。

经过几次推拿治疗,小明的症状有了明显好转,体温下降,咳嗽和流涕也明显减轻。

案例二,小儿消化不良。

小红,4岁,因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就诊于中医门诊。

中医师采用小儿推拿治疗。

首先在小红的腹部做柔和的推拿,促进脾胃功能,帮助消化吸收。

然后在小红的背部和腹部做拍打,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腹泻症状。

经过几次推拿治疗,小红的食欲逐渐好转,腹痛和腹泻也有了明显改善。

案例三,小儿失眠。

小华,5岁,因失眠引起的易醒、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就诊于中医门诊。

中医师采用小儿推拿治疗。

首先在小华的头部和背部做按摩,促进神经系统放松,缓解烦躁情绪。

然后在小华的双腿和双足做推拿,促进气血流通,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经过几次推拿治疗,小华的失眠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睡眠质量明显提高,白天精神状态也有了明显改善。

以上就是几个小儿推拿的案例,通过小儿推拿的手法,可以有效地调理小儿的身体状况,缓解疾病症状,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同时,小儿推拿也是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疗法,受到了家长和小儿的喜爱。

希望更多的家长能够了解小儿推拿的好处,给孩子提供更好的保健和治疗方式。

小儿推拿治疗腹泻

小儿推拿治疗腹泻

小儿推拿治疗腹泻两手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肌肤,边捏边向前推进,自尾骶部开始,一直捏到项枕部为止(一般捏到大椎穴,也可延至风府穴)。

重复3~5遍后,再按揉肾俞穴2~3次。

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6次为一个疗程。

慢性疾病在一个疗程后可休息1周,再进行第二个疗程。

小儿捏脊的具体操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

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

另一种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

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

上述小儿捏脊的两种方法可根据术者的习惯和使用方便而选用。

2、按揉足三里治疗小儿腹泻以膝盖髌骨下方的凸起处为起点,向下四指宽胫骨外侧,用大拇指的指肚按揉这一点100-200下。

3、推上七节骨治疗小儿腹泻以尾椎骨为起点,向上1寸到1.5寸为七节骨。

将两手张开,四指向外固定在腰椎两侧,大拇指交替向上推七节骨200-300下。

要注意的是,小儿便秘就是下推,千万别弄反了。

4、揉腹法治疗小儿腹泻把手掌摊开,放在宝宝的腹部,逆时针轻揉50下左右,或2分钟左右。

这个按摩手法可以让孩子止住腹泻,同时促进肠胃功能润化。

但一定要逆时针揉腹,顺时针揉腹则是调理便秘。

5、揉板门治疗小儿腹泻板门穴在手掌大鱼际平面,用右手拇指指腹顺时针旋揉宝宝手掌大鱼际,次数在50次左右。

按揉这里,可以健脾促消化,增强肠的蠕动功能,让宝宝的肠功能更好。

小儿腹泻的食疗方法1、山药粥:取山药100克、小米100克,山药洗净切薄片,小米洗净放锅里,加适量水急火煮开后,换慢火煮成稀粥,分次喂患儿。

2、萝卜汤:把胡萝卜洗净后切碎,放在锅里加水煮烂。

胡萝卜中含有的果胶具有吸咐肠道水分、细菌及毒素的作用,可以促使大便成形。

3、熟苹果泥:把苹果分为两半,放在锅中隔水蒸烂。

苹果泥纤维比较细,对于肠道的刺激性较小,其中含有的果胶对肠道有收敛作用。

善用小儿推拿法 巧治宝宝拉肚子

善用小儿推拿法 巧治宝宝拉肚子

60《中医健康养生》 2018年9月刊儿经小儿泄泻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许多家长因害怕药物的副作用,越来越多地倾向于中医外治法,症状轻、单纯性的泄泻可以选择小儿推拿手法。

那么,该如何操作呢?常用推拿手法推拿治疗小儿泄泻,一般选用推脾经、推大肠经、摩腹、揉脐、揉龟尾的方法。

文/袁斌 江苏省中医院 主任中医师辨证选择效显著选择何种推拿手法,要依据泄泻的不同症状以及舌苔等的表现。

夏秋之际,孩子泄泻多排便势急,量多、次数频,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气味秽臭,舌红苔黄腻,属于湿热泻。

可选用清脾经、清大肠、揉龟尾的方法,加用清胃经、清小肠100次,即沿大鱼际赤白肉际处,以及小指外侧缘,从指尖向指根直推。

若孩子受凉后出现泄泻,表现为大便清稀、夹有泡沫、无明显臭味,或伴有发热、鼻塞、流鼻涕、咳嗽、舌淡苔白,属于风寒泻。

可选用补脾经、补大肠、揉脐、揉龟尾的方法,加用揉外劳宫穴(位于手背,食指、中指对应的掌骨间凹陷处),操作约50次;加用推上七节骨,即用拇指侧面从小儿尾椎向上推,直推到腰部,以皮肤发热为适度。

若因哺乳不当或进食生冷,或吃了不熟、不卫生的食物后出现泄泻,表现为大便稀,夹有不消化的食物或奶瓣,气味酸臭、腹痛、泻后痛减,或呕吐而不欲进食,舌苔白腻或微黄,属于伤食泻。

可清脾经、清大肠、摩腹、揉龟尾,加用揉板门穴(大鱼际平面)、揉中脘穴(脐直上4寸)各50次。

若体质虚弱、消化功能差的孩子出现泄泻,表现为吃后不久即泻,面黄体瘦、精神不佳、舌淡苔白,属于脾虚泻。

可选择补脾经、补大肠、摩腹、揉脐、揉龟尾、推上七节骨的方法,加用捏脊法。

(提醒:重症、难治患儿仍需去医推脾经:脾经位于拇指末节罗纹面。

循拇指外侧缘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为补脾经;从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脾经。

一般操作约300次。

推大肠经:大肠经位于食指外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的一直线。

由食指尖向虎口方向直推为补法,相反方向直推为清法,一般操作约300次。

摩腹:即是用手掌面在小儿腹部做逆时针、环形摩动,操作约5分钟。

小儿腹泻试试中医推拿疗法

小儿腹泻试试中医推拿疗法

小儿腹泻试试中医推拿疗法
*导读:1.摩腹即用一手掌在患儿腹部轻柔地打圈,范围以肚脐为中心,由小到大,至整个腹部,约2~3分钟。

先逆时针按摩两分钟,再顺时针按……
1.摩腹即用一手掌在患儿腹部轻柔地打圈,范围以肚脐为中心,由小到大,至整个腹部,约2~3分钟。

先逆时针按摩两分钟,再顺时针按摩1分钟。

摩腹速度宜慢,约两秒钟一圈。

速度太快,会致患儿腹部不适,甚至出现呕吐,若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停止摩腹,并将患儿抱起,轻拍其背部,以顺气止呕。

摩腹时要带动患儿腹部皮下组织,速度均匀,不要时快时慢。

2.揉脐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的指腹在孩子脐部按揉,力量可稍重(三指按于肚脐,指下感觉有物顶住即可),约l~2分钟。

注意按揉时力量不要太重,否则患儿会感觉不适而哭闹,影响治疗的进行。

3.揉龟尾龟尾穴位于背部尾骨端。

用中指在龟尾穴处按揉,力度适中,约2~3分钟。

揉按时力量比揉脐稍大些,若患儿感觉不适而哭闹,可减轻按揉推擦,动作要轻快,每分钟推擦:100~300次。

行推擦手法前,一定要在局部涂抹润滑油、爽身粉等,以免擦破小儿的幼嫩皮肤。

上述方法,可反复交替进行,每次治疗总时间约20分钟。

一般每日按摩l~2次,腹泻较重者可每日3~4次。

推拿期间应
给患儿多喝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应少食多餐。

(倪早菊/荐)。

小儿推拿——宝宝泄泻的特色疗法

小儿推拿——宝宝泄泻的特色疗法

泄泻,俗称“拉肚子”,是常见疾病,也是消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泄泻是指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便为主症的病证。

泄泻在儿童中更常见,一般认为每日3次或以上的松散或水样便就称为腹泻。

小儿容易泄泻的原因西医学认为,小儿泄泻是因消化器官功能和器质性病变而发生的腹泻,如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肠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泻、急性肠炎、炎症性肠病、吸收不良综合征、内分泌及代谢障碍疾病等。

中医认为,引起小儿泄泻的原因主要有二:感受外邪,内伤乳食。

一是小儿脏腑娇嫩,肌肤薄弱,冷暖不调,易为外邪侵袭而发病,外感风、寒、暑、热诸邪常与湿邪相合而致泻。

脾喜燥而恶湿,若湿困脾阳,则脾运化失职,从而湿盛而濡泄。

二是内伤乳食,引起脾胃功能失调,从而纳化失权,水湿不化,水谷清浊不分,并走大肠而致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

腹泻特效疗法———小儿推拿“龟尾七节,摸腹揉脐”为明清时期民间谚语,是古人治疗泄泻的创举,现概括为止泻四法。

不论什么样的泄泻,均可以用这4种手法来进行治疗。

龟尾,属于督脉,位于人体臀部的尾椎骨处,准确位置在尾骨尖和肛门连线的中点处,俯卧取穴。

七节骨,也属于督脉,七节骨穴从尾骨端到第四腰椎(两侧髂脊最高点连线与正中线的交点处上的椎体)成一直线,属于线型穴位。

腹、脐位于腹部,属于任脉。

4个部位均在中下二焦,与形成大便的脏腑密切相关。

此操作方法前后阴阳配对,升清降浊其中,龟尾穴邻近肛门,能调节肛周括约肌;七节骨深层为脊髓排便中枢,推揉具有良性刺激作用;摩腹揉腹可促进胃肠的被动运动,作用于大肠与小肠;脐为先天通路,既温运又化气行水,有利于分清别浊。

小儿推拿分清别浊,调整脾胃与肠道气机,适宜于各种泄泻。

临床常用的泄泻分类1.风寒泄泻风寒泄泻是指小孩脏腑抵抗能力较弱,容易感受风寒邪气,引起泄泻。

主要表现为大便清稀,臭味不重,伴有发热症状,舌淡苔白。

若是风寒泄泻,可选择补脾经、补大肠、揉脐、揉龟尾、揉外劳宫穴,每个穴位操作约50次。

小儿推拿案例

小儿推拿案例

小儿推拿案例小儿推拿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可以有效地调理小儿的身体,促进健康成长。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小儿推拿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小儿感冒。

小明,男,5岁,患有反复感冒的问题。

每到换季或天气变化时,小明就会出现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经过中医诊断,认为小明属于“肺气不足,风寒侵袭”的证候。

采用小儿推拿的手法,针对小明的脉搏、呼吸、背部等部位进行按摩,配合中药调理,经过一段时间的疗程,小明的感冒症状明显减轻,身体也变得更加健康。

案例二,小儿消化不良。

小红,女,3岁,经常出现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消化不良的问题。

经过中医诊断,认为小红属于“脾胃虚弱”的证候。

针对小红的腹部进行温和的推拿按摩,帮助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同时配合中药调理和饮食调节,小红的消化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食欲增加,腹泻和腹痛的情况也明显减轻。

案例三,小儿多动症。

小亮,男,7岁,患有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行为过于活跃,影响了学习和生活。

经过中医诊断,认为小亮属于“肝火上扰”的证候。

通过小儿推拿的手法,针对小亮的头部、背部等部位进行按摩,配合中药调理和情绪疏导,小亮的多动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学习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以上案例充分说明了小儿推拿在调理小儿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小儿的脉搏、呼吸、腹部、背部等部位进行温和的按摩推拿,可以促进气血畅通,调理脏腑功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进行小儿推拿时,需要注意手法温和,力度适中,避免过度按摩造成伤害。

同时,结合中药调理和饮食调节,可以更好地达到调理小儿健康的效果。

总之,小儿推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疗法,对于调理小儿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家长们在平时多关注小儿的身体状况,如有需要可以及时寻求中医师的帮助,为小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小儿推拿腹泻手法

小儿推拿腹泻手法

小儿推拿腹泻手法一1、补脾经[穴位]脾经[位置]小儿拇指螺纹面[手法]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由远端向掌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牌经;在拇指末节罗纹面作旋推法,亦称为补脾经,100-300次。

拇指伸直,由指端经罗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脾经。

[作用]主治腹泻、便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2、清大肠[穴位]大肠[位置]在食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属线型穴位。

[手法]将小儿食指固定于术者左手虎口内,以右手拇指外侧缘推之。

自指尖推向指根称补大肠,自指根推向指尖称泻大肠,来回推称清大肠,100~500次。

[作用]主治积食,口疮,痢疾,泄泻,肛门红肿,脱肛,翻肛,便秘。

3、揉板门[穴位]板门[位置]在拇指下,手掌大鱼际平面。

[手法]以指端在大鱼际平面的中点做揉法,称揉板门,100~500次。

[作用]主治食欲不振、呕吐、泄泻、感冒发热、高热不退、阴虚内热、疹痘潮热不退或疹痘后低热、烦躁不安、口臭、鼻出血、鼻腔炎、上牙龈红肿、光面舌、苔厚等。

4、运内八卦[穴位]内八卦[位置]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周,此圆周即内八卦。

[手法]术者左手托小儿四指,使掌心向上,右手以拇指外侧缘在穴上推运,顺时针方向推运称顺运内八卦;逆时针方向推运称逆运内八卦。

操作时应盖住或轻运离宫。

100~300次。

[作用]主治咳嗽痰喘,呕吐,食积,食欲不振,腹泻,腹胀,烦躁不安等。

5、揉中脘[穴位]中脘[位置]中脘穴在剑突(即胸骨下端)与肚脐的中点。

[手法]用指端或掌根按揉,称揉中脘,100-300次。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和中,对腹胀、腹痛、泻泄、呕吐、食欲不振等有效。

6、揉天枢[穴位]天枢[位置]天枢穴在肚脐旁开三横指(宝宝的手指)处。

[手法]用指端揉或按,称揉天枢,左右各一点揉100-300次。

[作用]梳理大肠、理气消滞,主治腹泻、痢疾、腹痛、食积、腹胀、便秘。

7、揉龟尾[穴位]龟尾[位置]尾骨末端就是龟尾[手法]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100-300次。

小儿推拿-----小儿积食,腹泻

小儿推拿-----小儿积食,腹泻

小儿推拿-----小儿积食,腹泻进入我们这个大家庭已经快一年的时间了,在这期间由于家庭和自身的种种原因不能经常上网和大家交流,对于老师给予的帮助也没有及时的反馈和感谢,在这里我很惭愧,向大家表示歉意!源于我大姐1号学员的介绍和报名才有幸认识了樊老师,她给我报名的初衷是想让宝宝像大姐的宝贝桐桐一样能在推拿的帮助下健康的成长,也想让我更多的了解推拿这块对身体的有益之处,由于我自身的原因,没有能认真的学习理论,愧对了大姐对我的帮助和信任,在这里也向她道声抱歉!真正感觉到推拿的伟大之处是在这次宝宝病愈之后,之前孩子都是小打小闹的生次病,不用怎么挂在心上病就好了。

可是这次的呕吐加腹泻让一家人百般的苦恼,在求医无效的情况下我想到了推拿。

一开始宝宝的症状是吃什么吐什么,因为从来没有出现这样的状况,便马上带孩子去了附近的儿童诊所看了,医生说是秋季流行的病毒性腹泻,附近的孩子很多得的,便给宝宝打了一针,并告知后半个小时就可以进食。

我照医嘱,过了快一个小时了才给孩子母乳,但是刚吃进去还不到一分钟就全部给吐了出来,之前打的针一点作用没起,几次折腾之后孩子也难受了,饿的哭也不在吃东西了。

当天由于自己的无知,没有及时给宝宝补水,孩子在晚上出现了高烧现象,半夜时候体温高的吓人。

起初我和老公都没有想到是发烧,因为摸着额头不是很热,头上还有汗,后来我一看孩子的嘴唇上都翘起了皮才知道情况不妙,急忙找出了布洛芬给孩子吃了,这时宝宝看到我拿杯子了,对着杯子哇哇的大哭,我下意思的明白宝宝是渴了,就急忙给她倒了杯水,宝宝自己抱着杯子就咕咚咕咚的喝了下去,连气儿都没有喘,才13个月的孩子啊,喝下去之后不到一分钟就哇了一下子喷了好远,全部吐了出来,是喝的太急了,再加上本身就呕吐。

又倒了一杯子给宝宝,这次下意识的让她慢慢的喝,我把控着杯子,没有想到孩子拼命的把杯子往自己怀里拦非要自己抱着杯子喝,好不容易在我的阻止下打了两气把一杯子水喝完,几分钟过后还是吐了出来,可是孩子手里的那个杯子怎么也不放开,就这样折腾了两次宝宝就这么抱着杯子睡着了。

小儿推拿止腹泻

小儿推拿止腹泻

小儿推拿止腹泻引言腹泻是指儿童排便次数增多、稀溏、呈液状或水样,常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

腹泻对小儿健康和生长发育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及早有效地控制和治疗腹泻对保障小儿健康非常重要。

推拿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在止腹泻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探讨小儿推拿对腹泻治疗的作用和效果。

小儿推拿的基本原理小儿推拿是一种基于中医经络理论和穴位治疗原理,利用推、拿、按、揉等手法刺激儿童身体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推拿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缓解腹泻症状。

推拿对腹泻的治疗作用1. 调整肠道蠕动推拿按摩可以刺激儿童体表的特定穴位,通过经络传导作用,调整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功能的恢复。

推拿还可以促进肠道的张力调节,增强肠道蠕动的协调性,从而减少腹泻次数和排便次数。

2. 缓解腹痛和腹胀腹泻常伴随腹痛和腹胀的症状,对小儿造成较大的不适。

推拿可以刺激腹部穴位,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腹痛和腹胀。

通过调理腹部经络,推拿还可以调节肠道气机,改善腹泻引起的气机失调。

3. 改善消化功能小儿推拿通过刺激腹部穴位,促进消化腺分泌,增强消化功能。

这对于腹泻引起的消化功能紊乱有一定的疗效。

推拿还可以刺激腹壁肌肉,增强肠道蠕动和吸收功能,帮助小儿恢复正常的消化吸收水平。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注意事项1. 寻找合适的推拿师推拿治疗对推拿师的技术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寻找有经验、专业的推拿师进行治疗。

选择正规的中医机构或推拿诊所,多咨询相关经验和口碑,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推拿师。

2. 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在进行推拿治疗之前,了解孩子的腹泻情况、病因、病程等相关信息非常重要。

同时还要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特殊禁忌症等,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

3. 推拿时遵循适宜原则推拿治疗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体质、病情等因素进行个体化制定。

不同孩子对推拿的接受能力和疗效也有差异,因此需要遵循适宜原则,量力而行,以避免给孩子带来过多的不适。

4. 结合其他治疗方法推拿作为辅助治疗方法,往往需要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如药物治疗、膳食调理等。

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

位置:(1)拇指螺纹面;(2)拇指桡侧缘。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

操作:旋推拇指螺面或屈其拇指,沿拇指桡侧缘直推约300次,或直推拇指螺面约300次。

2、胃经位置:拇指掌面第二节或大鱼肌外侧缘。

主治:腹泻、呕吐。

操作:直推300次。

位置:腹部。

主治:腹胀、食积、呕吐、腹泻、疳积。

操作:指摩、掌摩约5~10分钟;沿季肋向外分推。

12、龟尾位置:尾骨端到肛门之间(即长强穴)。

主治:腹泻、脱肛、便秘。

操作:揉、旋推300次,掐3~5次。

[1]4、脾俞【位置】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操作】用食、中二指端揉,称揉脾俞。

【次数】50~100次。

【主治】呕吐,腹泻,疳积,食欲不振,水肿,四肢乏力等症。

【临床应用】揉脾俞能健脾胃、助运化、祛水湿,多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乳食内伤,消化不良等症,常与推脾经、按揉足三里等合用。

7、七节骨【位置】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长强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二指面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作直推,分别称推上七节骨和推下七节骨。

【次数】100~300次。

【主治】泄泻、便秘、脱肛。

【临床应用】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多用于虚寒腹泻、久痢等症。

临床上常与按揉百会、揉丹田等合用,治疗气虚下陷引起的遗尿,脱肛等症。

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多用于肠热便秘或痢疾等症。

6、脊柱【位置】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面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捏脊,每捏三下将背脊提一下,称为捏三提一法。

【次数】推100~300次,捏3~5次。

【主治】发热,惊风,疳积,腹泻等症。

【健康育儿】小儿腹泻的推拿方法

【健康育儿】小儿腹泻的推拿方法

【健康育儿】小儿腹泻的推拿方法小儿腹泻的推拿方法1.健脾土:脾土穴位于拇指桡侧。

医生沿着孩子左手拇指的径向边缘将拇指的径向边缘从指尖推到指根100~300次。

2.补大肠:大肠穴位于食指桡侧缘。

医者以右手拇指桡侧缘沿患儿的左食指桡侧边从指端推向指根100~200次。

3.清肠:小肠穴位于小指尺侧。

医生沿着孩子左手小指的尺侧将右拇指的桡侧边缘从指根推到指尖100~200次。

4.顺运内八卦:内八卦位于掌心内劳宫穴周围。

医者以左手扶住患儿左手,用其拇指前端遮盖住患儿中指指根处,以右手拇指指尖端在患儿的内劳宫穴周围作顺时针方向运转50次左右。

5.摩擦腹部:腹部位于肚脐周围。

医生用手掌表面逆时针摩擦腹部100~200次。

6.按揉中脘:中脘穴位于剑突下至肚脐的中间处。

医者用右手中指按揉30~50次。

7.分别推动腹部阴阳:此点位于两侧的季节性肋骨边缘。

医生将双手拇指从剑突沿两侧肋骨边缘向下推10~20次。

8.按揉足三里:该穴位于膝下3寸胫骨外侧缘约一横指处。

医者以拇指分别在两侧足三里穴上各按揉30~50次。

9.推动翻斗门:翻斗门孔位于大腿内侧,从膝盖到腹股沟呈直线。

医生用右手吃饭,将中指表面从膝盖向上推50~100次,只推左侧,适用于重度水样腹泻患者。

10.推上七节骨:七节骨穴位于第二腰椎至尾骨间的中间区。

医者以右手食中指指面自尾骨向上直推100~150次。

11.揉捏龟尾:龟尾位于尾骨远端。

医生按摩中指30~50次。

以上治疗中患儿可正常进食,也可停用药物。

每日推拿1~2次,可根据病情增加穴位。

如呕吐者可下推天柱骨穴(医者右手食中指指面自上而下推颈椎正中区),有热者可清天河水(医者用右手食中指指面自患儿腕部正中直推向肘部),也可加“捏脊”保健穴,该穴位于第7颈椎到第5腰椎正中线两旁旁开1.5寸处。

医者以双手拇指食指相对而捏自下向上捏3~5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方法小儿特定穴推拿治疗婴幼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结果效果好,无痛苦,无副作用,易于患儿及其家长接受。

【关键词】小儿推拿;婴幼儿腹泻;消化不良;疗效
腹泻是儿童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脾胃病,多发于4岁以下,四季皆见,夏秋较多,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呈水样,带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及粘液为特征。

引起小儿腹泻的病因有感受外邪、内伤饮食和脾胃虚弱等。

儿童婴幼儿期由于其本身特点、体质以及喂养等因素,常常有消化不良性腹泻,多见食欲差,大便次数增多,水样便,有的大便含有不消化食物。

笔者采用小儿特定穴推拿治疗婴幼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门诊病历26例患儿,最小1月,最大四岁。

均有食欲不振,厌食,大便次数增多,日4-10次不等,呈水样便,酸臭有泡沫,夹有奶瓣及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化验大便常规有脂肪球颗粒,其他均无异常。

诊断为消化不良性腹泻。

1.2 治疗方法给予小儿特定穴推拿:清补大肠15min;清胃5min,运内八卦5min,清天河水5min,利小便1min,掐五指节三次,推上七节骨30次,捏脊8遍。

加减,腹痛者加揉一窝蜂;呕吐者加揉板门。

1次/d,四次一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愈:大便成形,
全身症状消失。

大便镜检无异常,病原学检查阴性。

好转:大便次数及水份减少,全身症状改善。

大便镜检脂肪球或红、白细胞偶见。

未愈:大便次数及水份未改善,或症状加重。

1.4 结果经过一个疗程治疗,本组病例中治愈20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

1.5 典型病例男性患儿,1岁,2012年10月16日初诊,因昨天中午吃水饺过量,腹泻一天,日10余次,呈水样便,酸臭,伴呕吐一次,诊断为消化不良性腹泻。

给予推拿治疗,揉板门5min,清胃5min,清补大肠15min,运内八卦5min,清天河水5min,利小便1min,治疗一次,第二天来诊时家长述其推拿完回家后大便两次,成形,未呕吐,以上法减揉板门,继推一次痊愈。

2 讨论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主要原因为:小儿先天脏腑娇嫩,脾胃功能虚弱,运化无力,易导致饮食积滞,又因小儿不知饥饱,饮食无度而容易伤及脾胃,水谷不化走大肠而成腹泻。

如治疗失时或治疗不当,可危及生命;如久泻不愈,常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治疗婴幼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所推之穴位,清胃、运内八卦能够清胃热,消宿食止呕降逆,调和五脏,有升清降浊之功,天河水清胃热消食积导滞,清补大肠能够调整大肠功能,固肠涩便,止泻痢,利小便能够利尿止泻,分清降浊,选穴少而且易于掌握,效果好。

此病主要病变在脾胃,因胃主腐熟水谷,脾主运化精微,如脾胃受病,消化功能紊乱,则饮食入胃,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水湿合污而下,
酿成泄泻。

小儿推拿是中医治疗婴幼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一个特色,既减少了服药时的难以下咽患儿的不配合又避免了打针输液的疼痛以及时间的煎熬,真的是痛苦小,无副作用,是患儿及其家长乐于接受的好方法。

非常值得推荐。

但是应该注意:因推拿能够双向调理肠胃功能,所以最好推拿后30min内不要进食,否则容易导致正在恢复的肠胃功能再次紊乱失调,容易使病情反复,延误疾病的恢复。

针对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应该注意患儿饮食应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禁吃不洁食物。

添加辅助食品时,品种不宜过多,变换不宜过频。

虽然小儿感染疾病传遍迅速,但是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脏气清灵,易趋康复”,而且小儿的病因比较单纯,疾病过程中没有情志因素的干扰,所以小儿患病若治疗及时得当,恢复也就较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