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数的顺序》说课稿 (1)
一年级《数的顺序》教案5篇

一年级《数的顺序》教案5篇活动目标1、能在连接的小于号、大于号之间,对10以内任意四数进行大小排序。
2、初步理解10以内四数之间大小关系的传递性。
3、能保管好材料,操作完后能够还原。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重点活动难点活动准备经验准备:物质准备:教学准备:《数的顺序》,皮球物群卡、数字卡磁铁各1—10。
学具:多用插板、白磁板、底纸5《数的顺序》。
磁贴:皮球物群卡1—10两套,数字卡1—10两套。
教师组织和指导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观察、理解连续大于号小于号表示的大小顺序,按序排皮球物群卡,并填放数学卡表示大小顺序关系。
1、情境导入教师出示底纸5《数的顺序》、皮球物群卡1—10: ;麦麦想挑出几张数量不一样的皮球卡片,按顺序填空(指一下底纸上面的4个方框),你愿意帮她的忙吗? ;2、引出问题教师指着底纸上连续的三个大于号: ;看,麦麦画出了三个大嘴鱼的符号,每个大嘴鱼的大嘴都对着前面,(用双手模仿大于号的样子,帮助幼儿理解)你们猜,麦麦想按什么顺序来做皮球卡片的填空呢?是要从多排到少,还是要从少排到多?(从多排到少)为什么? ;3、演示规则教师: ;好,现在我们要根据大嘴鱼的提示来学习放皮球了。
谁愿意来试试? ;请一幼儿任意挑出4张皮球物群卡。
教师: ;他挑出来的卡片上各有几个皮球? ;教师: ;看看三个大嘴鱼要求怎么排?(从大数排到小数)那皮球卡片就要怎么排呢?(从多排到少) ;请幼儿排出皮球物群卡。
教师出示数字卡1—10: ;谁会选四个数字来表示这些皮球的数量呀? ;请一幼儿选数字卡,贴在下方的方框里。
教师: ;他选的数字对吗? ;教师: ;我们一起来读给麦麦听一听。
;引导幼儿用;……大于……,……大于……,……大于…… ;的句式表述。
4、梳理规则教师: ;再来看下面的三个大嘴鱼的方向和上面三个一样吗?(不一样)那你知道要怎么来拍皮球卡片吗?(要从少排到多)你会在下面的方框里填放皮球卡片和数字卡吗?先做什么?(任选4张皮球卡片)然后干什么?(按大嘴鱼的要求排一排)最后要怎么样?(填上数字,读一读) ;5、介绍巩固活动依次出示 ;数的邻居——画圈 ;和 ;烧烤一串串 ;的活动材料: ;今天老师还准备了数的邻居和烧烤一串串,看看你们桌上的材料,老师放在了哪些组的桌子上呀? ;6、提出操作要求教师: ;请小朋友先完成自己小组的活动以后,再换组操作。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数的顺序》

▶ 作业设计
tián yi tián àn yān qiú zuò tí
一、填 一 填,按 要 求 做 题。
90
93 94 95 96
99 100
△
√
1. 92 更接近(90 100),98 更接近(90 100)。(圈一圈)
2. 在比 99 多 1 的数下画“√”,在比 99 少 1 的数下画“△”。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横着看,先看第二 行,你发现了什么? 其他各行也有这样 的规律吗?
19 28 37 46 55 64 73 82 91
你发现了什 么规律?
这一斜行上的数, 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 逐渐多1直到9,而 个位上的数则相反。
个位和十位上的数 字相加是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给十位是3的数涂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上绿色,个位是3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的数涂上黄色。
二、自主探究,感受数的顺序规律
2
4
6
8
10
11 13 15 17 19
你发现了什么?
2
4
6
8
10
11 13 15 17 19
2015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数的顺序》优质课教案

数的顺序【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
2、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自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并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整理100以内的数,探找规律。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三张透明的“魔力框”【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谈话:咱们已经认识了百以内的数,看,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了。
(出示数学书第35页的“百数表”)课前老师已经让小朋友试着按顺序填完整,并读一读,一起检查过了。
2、揭示“百数表”和课题:这张表中一共住着多少个数?(100个)我们把这个表叫百数表。
这节课,我们要和这100个数宝宝一起学习,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从而进一步认识“数的顺序”。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对100以内数的读、写及顺序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课前布置学生填表,既是对前知识的复习回顾,更是希望通过独立观察、思考与填写,进一步感知百以内数的的有序排列。
为新课的进一步探索与应用做好知识与情感的铺垫。
】二、研究与讨论。
(一)探寻规律1、横着看:(红色显示其中的一横排)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抽取其中的一横排,请仔细观察,相互比较,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规律?其它的横排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请每个小朋友再选一个横排,按顺序读一读,仔细观察,看看是否也有这些有趣的现象。
(先独立完成,再要求把自己找的横排和发现的规律说给同桌听一听,最后指名说给全班听一听。
)小结横排规律:从左往右横着看,每次大1.2、竖着看:(红色显示其中一竖排):仔细观察这一竖排的数,从上往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呢?(独立找,再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一听。
)交流发现:个位都是3,十位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大1.。
再选择1竖排验证后,小结竖排规律:从上往下竖着看,每次大1个10.3、斜着看:出示斜向右下方的一队数:根据告诉你的这些数,你能知道67的右下方应该排谁?你是怎么想的?再出示斜向左下方的一队数:64的左下方应该是多少呢?你又是怎样想的?【设计意图:规律的探求需要有一定的方向,教师适当的引导是关键。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课时《数的大小顺序》教案课题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课时《数的大小顺序》教案
1排列数字卡片
师:请小朋友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1~10的数字卡片,然后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排。
师:排列好了吗?有谁愿意分享一下你摆的结果呢?
反馈:1 2 3 4 5 6 7 8 9 10
师:还有不同的摆法吗?
师:看来大家对1~10各数的大小掌握的非常棒。
那么老师想考考大家:观察1~10各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得出:
师:小朋友们太厉害了,竟然发现1~10中还藏着这些数学规律呀!小朋友们,我们忽略了谁呀?
1它们各是第几?
2按绳子的长短排一排,并编号。
3按照高矮顺序排一排,并编号。
4大客车是右数的第三辆,一共有()辆车。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说课稿

数的顺序说课稿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数的顺序》,我从教材、教学流程、教法、学法、学习评价四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三课时“数的顺序”。
2、教材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这为过度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41页百数表格图有助于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感,“做一做”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复习数的顺序的排列。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排列的规律。
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难点:自主探求规律和运用规律。
二、教学流程(一)复习首先进行数数的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有更好的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铺垫。
(二)教授新知复习完以后我就开始进入新课,利用课件出示百数图,让学生先完成前两行数的顺序的填写,然后通过让学生猜数的游戏进行学习其它数的填写。
在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为后面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做了准备。
之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水彩笔来完成例4中的第1题: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图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涂上粉色。
学生在涂色活动中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之后的第2题,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百数图的排列顺序,找出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每一列个位上的数相同;每一行的数逐渐多1;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和十位数字都相同;从右上到左下一样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减小到1。
对于这样的回答我会给以肯定,表扬学生观察仔细,积极动脑。
最后以第3题考考同学们,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一《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教案)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一《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理解数的顺序。
(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组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2)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自信心,使其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成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顺序和读写方法。
2. 教学难点:数的组成和数位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数的顺序和读写方法。
2.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计数器、数字卡片、磁性数字等。
2. 学具:学生用计数器、数字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计数器,引导学生观察并数一数,激发学生对100以内数的兴趣。
(2)教师提问:“谁能告诉我,100以内数的大小顺序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回忆数的顺序。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直观演示,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器上的数字,理解数的顺序。
(2)教师引导学生用计数器进行操作,体验数的顺序。
3. 新课讲解(15分钟)(1)教师讲解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读写数字。
(2)教师通过实例,讲解数的组成,帮助学生理解数位的意义。
4. 实践活动(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顺序 冀教版 (1)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顺序冀教版 (1)一、课程背景在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的重点是学习数字0-10之间的认识、排序,简单的加减法等,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数字1的认识及排序》,主要教授数字1的名称与用途,并且帮助学生通过活动巩固数字1的认知。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能正确说出数字1的名称与用途。
2.会正确的书写数字1。
3.能够通过不同的活动,巩固数字1的认知与排序能力。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等。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认真、细心及持久的工作态度。
2.培养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的志愿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数字1的名称与用途。
2.数字1的书写和排序方法。
2. 教学难点1.学生对数字1的认知,需要巩固与加强。
2.学生在排序过程中容易混淆数字1与数字10的区别。
四、教学过程1. 热身环节教师与学生互动,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度。
1.猜数字:老师出示一个用手指代表的数,学生猜是什么数。
并解释为什么是这个数。
2. 主体活动1)探究数字11.老师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包括数字1的名称、形状、书写方法以及常见应用场景等。
2.老师通过图片与图表的形式,展示数字1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场景。
2)数字1的排序•团队协作的形式,学生将准备好的数字卡片进行排序。
•活动中,老师手把手教学生展示将数字1和其他数字进行排序的方法。
•通过对游戏的整体评估,老师对学生的排序能力进行全方面的测试。
3)分组活动•将学生随机分成小组•每组负责根据要求将数列和数字卡片进行排序•老师巡视纠错,并对组间的比拼鼓励。
3. 拓展环节1.给同学出题,请同学讲解问题的答案。
2.设计新的数字排序游戏。
五、教学资源1.教学视频。
2.数字卡片和排列场地。
一年级数学下册1.3《数的顺序大小比较》 精选教学PPT课件1(新版)西师大版

不管今生遇见了怎样的情缘,也无论爱与被爱,彼此能够遇见,就是上天注定好的缘份。被一个人吸引,首先看得是眼缘。 一但爱情使得彼此之间变成小心翼翼的撕扯,关心变成了束缚和互相伤害的导火索,放手或许是最明智的选择。爱情,从来没有配不配,有的只 是适不适合。
爱一个人,首先应该让他(她)快乐。对于一段情,能够温暖彼此心灵最重要,可以让彼此记住曾经的美好最难得。早就有人说,爱不是索取,不是占有。爱是给予,是奉献,是成全。 一直喜欢《有一种爱叫做放手》的老歌,阿木用他沙哑的音色唱着: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为爱结束天长地久,我的离去若让你拥有所有,让真爱带我走说分手…… 这一段令听者撕心裂肺的副歌,每每回味,心中总会涌出不能自己的颤抖和感动…… 但凡天下的事,一般都能说得清。唯独爱,无法解释。有些爱,只是自己明了。有些行为,惟有自己懂得。也许有些人的爱情,就是开始浅喜后来才是深爱,这种感觉大概很多人都经历过。
我猛然醒来,睁眼,漆黑,宁静,我放空了几秒,然后才终于认清你已经离开我的事实。是啊,已经离开了。 都说,梦中梦到的人,是因为心底觉得离得好远,所以我才会想要在梦中再见见你,可是,在梦中你也离得我好远,我怎么也靠不近你。 也许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我,分开了就不要怀抱希望,现实,梦中都不能。 我们在一起时,身边的朋友都知道,爱你,是他们都知道的事情,后来分开,只有少部分人知道,可是没有人知道我还爱你,这是属于我一个人的秘密。 后来的我一直单身,有时候朋友开玩笑说“你是不是还没有忘掉他”我说“怎么可能,我这么拿的起放的下的人,早忘了。”回答的干脆利落,以至于他们都信了,说的多了,连我都几乎信了。
可是,那为何会在听到你的名字时心头一震,为何会在不经意间想起你的时候心底隐隐难受,为何会在街上看到一个和你相似的背影心脏漏停一秒,为何总是会入我的梦,又为何对后来身边出现的男生都无感,直至今日,你依然是我拒绝别人的理由。我没有在等你, 却还是喜欢不上别人。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 数的顺序 大小比较(教案)

教案标题: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数的顺序大小比较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顺序,理解数的大小比较。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数的大小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数的顺序:从0到10的数的顺序。
2. 数的大小比较:理解并运用“大于”、“小于”、“等于”三个概念。
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学生观察、感知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 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如排序、比较等,加深对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数字卡片“0”,引导学生说出0是最小的自然数。
2. 教师依次出示数字卡片“1”、“2”、“3”……“10”,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数的顺序。
二、探究新知(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字卡片,找出相邻的数,如“1”和“2”、“2”和“3”等,让学生感知相邻数的顺序。
2. 教师出示两组数字卡片,如“3”和“5”、“4”和“6”,让学生比较哪组数字的顺序正确。
引导学生理解“大于”、“小于”的概念。
3. 教师出示两组数字卡片,如“4”和“4”、“7”和“7”,让学生比较哪组数字的顺序正确。
引导学生理解“等于”的概念。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按顺序排列。
2.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比较大小,并用“大于”、“小于”、“等于”表达。
四、拓展延伸(5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数字卡片,让学生找出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
2. 教师出示一组数字卡片,让学生找出中间的数。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的方法。
2. 教师强调数的大小比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完成练习册上的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题目。
2. 观察生活中的数,与家长一起比较大小,并记录下来。
小学数学《四、100以内数的认识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说课稿》两篇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说课稿一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学生已经学会了数数、读数、写数,本课时要让学生完整系统的填写100以内的数,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同时,通过对表的观察,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排列规律,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填写百数图,更清楚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能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探究的过程,探究百数图中隐含的诸多规律。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通过填写百数图,更清楚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能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了解数的顺序,掌握一些排列规律。
教具:计数器。
学具:彩笔、百数表。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回忆20以内的数。
2、师:今天小蜜蜂要作我们的向导,将要带我们到有趣的数学王国里,那里有许多数学奥秘,大家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3、出示直尺图,请同学们按顺序完整的填写出来。
4、根据直尺图,出口答题:10的邻居是谁和谁?13的前面是几?比6小的数都有谁(以上创设情境,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顺序引入本课,以最轻松的状态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1、数的顺序(1)师:瞧,数字娃娃排成了整齐的队伍出来了(出示教材38页的百数表),请同学们把其他数字娃娃找出来。
看谁找的又快又准。
学生边数数边填写,独立完成百数表。
(2)涂色比赛。
(男生给十位是3的数涂色,女生给各位是3的数涂色。
)老师讲清要求,让同学们给相应的数涂上颜色。
并说说所涂数的特点。
(3)找规律。
a、引导:这张百数表里藏着很多有趣的奥秘。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数的顺序》课件PPT

第四单元 100以内 数的认识
第4课时 数的顺序
情境导入
50
40
18 80
4
90 10 87
20 31
41
51
61
71 79 81
91
11 12
42
21
32
89 52 84 62 72 22
92 3
23
99 6 24 33
25
34 43 53 54 98 69
63
73
67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①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
②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
③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 上粉色。
①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30 3311 3322 3333 3344 3355 3366 3377 3388 339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75 76 77 78 79 ……
还让可它以们1按0顺个 数序一排组排排队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3、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3、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说课稿一、前言本说课稿为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00以内数的认识:3、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这三个部分。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1. 数的认识在本单元中,学生将学习认识100以内的数字,并通过实际操作、图片展示等方式,帮助他们建立对数字的直观认识。
同时,通过数字的排列和组合,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字的作用。
2. 数的顺序学生在学习了数字的基本认识后,将学习数字的顺序。
老师可通过比赛游戏、排队等活动引导学生掌握数字的顺序概念,提升他们对数字的理解能力。
3. 比较数的大小最后,学生将学习如何比较数字的大小。
通过实际比较、游戏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数字大小的敏感度,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熟练认识100以内的数字;2.掌握数字的顺序,能够正确排列数字;3.学会比较数字的大小,掌握比较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字;•教授数字的顺序,训练学生排列数字的能力;•指导学生比较数字的大小。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字的直观认识;•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数字的顺序概念;•引导学生掌握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视频展示:通过生动有趣的视频展示,帮助学生认识数字;•游戏活动:组织各种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讨论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相交流学习经验。
2. 教学手段•教具:卡片、数字图卡、计数棒等;•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六、教学过程及设计1. 导入(5分钟)•利用数字图卡展示数字,引导学生认识数字;•通过提问激起学生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内容(30分钟)(1)数的认识•通过数字图卡,让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字;•让学生观察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加深理解。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4.2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教案1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4.2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认识1-20的数字并能正确念读。
2.能够按照一定顺序排列1-20的数字。
3.能够掌握比较大小的简单方法。
•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完成1-20的数字排列练习。
2.能够通过图片或实物对数字的大小进行比较。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2.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识1-20的数字。
•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数字。
难点•学生能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包含数字1-20的图片和比较大小的练习题目。
2.数字卡片:包括1-20的数字,每个数字12个。
3.比较大小的实物或图片:如不同大小的水果、球等。
4.记录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表。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1.引导学生唱数歌,熟悉数字1-20的顺序。
2.让学生观察数子卡片,认识每个数字。
第二步:数的顺序练习(15分钟)1.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字顺序排列,培养学生对数字顺序的认知。
2.让学生合作进行数字排列游戏,加深印象。
第三步:比较大小(20分钟)1.展示不同大小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大小关系。
2.让学生两两组队,比较手中数字卡片的大小,训练比较大小的能力。
第四步:活动展示与总结(10分钟)1.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排列成果和比较大小的过程。
2.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1-20的数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掌握了数字的顺序排列和简单的比较大小方法。
在以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努力,加深对数字的理解和运用。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上未完成的数字排列练习。
2.完成一份关于数字比较大小的练习册,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合作完成任务。
《数的顺序》【说课稿】一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数的顺序一、学习目标1.了解0-20的数字,并能够正确说出顺序。
2.能够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数字。
3.能够按顺序完成数的填空、比大小、连线等活动。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 教学内容•数的顺序:0-20的数字顺序。
•比较数字: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比较数字。
•完成练习:数的填空、比大小、连线等活动。
2.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与学生互动多的、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情境引入1.教师先向学生介绍数字0-20。
2.教师出示一个珠子串或者操纵数字卡片,让学生模仿珠子串/数字卡片中数的顺序依次排列。
2)巩固知识1.教师让学生仔细看图,完成数的填空,训练学生观察数字、填入正确数字。
2.教师给出几个数字,让学生依据提示信息连线,练习认识数字、巩固阅读能力。
3)梳理知识1.教师引导学生,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数字。
2.教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4)课堂回顾和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点。
2.教师让学生梳理知识点,留作课后复习。
三、教学重点1.0-20数字的顺序。
2.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数字。
四、教学难点1.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数字。
五、板书设计•数的顺序•比较数字: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数的填空•比大小•连线六、教学反思数字的顺序是小学数学的基础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感知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让学生能够一步一步掌握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数字的方法,掌握数的填空、比大小、连线等活动的技能。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情景引入、巩固知识、梳理知识等,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互动性强。
通过学习,学生们大大提高了数字认知和数学计算的能力,能够熟练理解数字之间的顺序关系,并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使得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数的顺序》教案

数的顺序教学目标1.让通过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探究等多种方式发现百数表中简单的规律。
2.进一步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
3.进一步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能进行简单的交流,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重点、难点1.发现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的一般规律。
2.初步构建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张数字图,这里藏着许多有趣的秘密呢!我们快来看看吧!谁能填一填同学们自主回答。
其实,数学王国里除了这些数字宝宝还有其他的数字宝宝呢,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里看一看吧二、探究1.教学例4。
(1)老师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要讲秩序、讲规律,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安定,做事情才不会影响到他人。
生活中的数也是这样的,它们有大小、有顺序,各有不同却又相互联系。
想一想,表中这些数的排列有哪些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小组互相说一说。
①第一横行的5个数都是双数。
②第二横行的5个数都是单数。
③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十位数都相同。
④从右上到左下这一斜行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加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减少到1。
对于学生能回答出来的问题,要随着学生的回答,电脑动态显示(闪烁);学生没有回答出来的,老师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提示。
(2)学生填满表中空格(见教材第41页),复习100以内各数的顺序,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填的表,有什么规律。
学生甲:从左往右,再从上往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1~100)填的数。
学生乙:从上往下,再从左往右,先填个位是1的数,再填个位是2的数,依此类推。
……2.完成教材第41页的第(1)题。
按要求给指定的数涂色。
在涂色活动中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
说一说,十位是3的数与个位是3的数有什么区别。
(十位上的3表示3个十,这样的数都是三十几的数;个位上的3表示3个一,都是几十三的数)举例说明个位和十位上数字相同的数,它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都表示什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数的顺序》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数的顺序》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数的顺序》1教学目标能根据100以内两个数的比较大小,能正确运用“〉、〈或=”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重点分析100以内数是一年级学生刚刚才认识的,两位数比大小有十位相同和十位不相同两种情况,较为有难度。
难点分析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两位数比大小有十位相同和十位不相同两种情况,较为有难度。
教学方法1举例说明法2引导学生观察教学过程导入一、回顾旧知给数字宝宝找房子.出示数字2 38 46 5 63 9 68 100第一个房子是一位数的房子,第二个房子是两位数的房子,第三个房子是三位数的房子。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二、探究新知今天一大早,小松鼠和小白兔出去采蘑菇,采着满满的一篮子蘑菇回来,小松鼠兔采了46个蘑菇,小白兔采了38个蘑菇,同学们,你们说说谁采的多呢?为什么呢?1利用小木棒比较46和38的大小。
用小木棒摆一摆:46由4捆小木棒和6根小木棒38由3捆小木棒和8根小木棒左边是46,右边是38,谁来说说这两个数谁大谁小,用什么数学符号连接呢?(板书:><=)你是怎么想的?2小组交流,讨论再汇报。
(1)根据数的顺序来比,46在38的后面,所以46>38。
(2)根据数的组成比较大小。
46是由4个十和6个一组成,38是由3个十和8个一组成,所以46>38。
2.利用计数器比较大小。
(1)在两个计数器上分别拨出53和56(2)比较53和56的大小,怎么样才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小?方法一:根据数的顺序来比,53在56的前面,所以53<56。
方法二:53和56的十位上都是5,表示有5个十,所以不能比较出谁大谁小,再看个位上的数,53的个位上是3,56的个位上是6,所以53<56。
(3)训练比较大小。
35○39 46○48 63○693.再次观察42>37和23<25这两组数,归纳两位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数的顺序》教案

一年级数学《数的顺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 以内数的大小。
初步了解百数表的排列规律。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百数表、填写百数表等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掌握数的顺序。
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发现,提高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100 以内数的顺序。
会比较100 以内数的大小。
2. 教学难点发现百数表中的排列规律。
三、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快速读出数字。
提问:这些数字有什么规律呢?引出课题“数的顺序”。
2. 观察百数表,探索规律教师出示百数表,让学生观察。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横行、竖列等方面观察。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师总结百数表的规律:横行中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1。
竖列中下面的数比上面的数大10。
3. 填写百数表,巩固规律教师出示部分空白的百数表,让学生根据规律填写。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互相检查。
教师选择几位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4. 比较数的大小教师出示两个数字,让学生比较大小。
提问:你是怎么比较的?引导学生总结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学生练习比较一些数字的大小,教师巡视指导。
5. 课堂总结,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数的顺序和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玩数字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100 以内数的顺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掌握了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填写等活动自主探索规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小组合作的方式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说课稿3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组成、加减法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章节通过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这两个方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数的顺序方面,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从1数到100,并能说出每个数的数位和对应的计数单位。
在比较大小方面,教材通过实际例题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并能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的概念和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对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具体操作和应用上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考,通过引导和启发,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地从1数到100,并能说出每个数的数位和对应的计数单位;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并能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的顺序的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的掌握。
2.教学难点:数的顺序的灵活运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学具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情境创设,引出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教案教学设计第1课时数的顺序设计说明百数表的设置是为了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所以在教学设计上具有如下特点: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百数表中,蕴涵着许多有趣的数的排列。
在教学中,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仔细观察,发现这些数的排列特点并表达出来,同时根据百数表回答问题,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关注学习活动的设置,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设计了为数涂色、为数找家等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兴致盎然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彩笔教学过程⊙复习引入1.说出个位上是5的两位数。
2.说出十位上是3的两位数。
3.说出个位上和十位上的数相同的两位数。
师:怎样才能使这些数清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数的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数的组成的相关知识,为下面学习数的顺序做好准备。
⊙探究新知1.认识百数表,课件出示教材41页例4中的表格。
(1)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师:斜着看,从11到99这组数有什么特点?66和88之间应该填什么数?师:这组数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同,它们表示的含义一样吗?学生任选一个数举例说明。
师:斜着看,10除外,从19到91这组数有什么特点?师:这些数的排列都是有一定顺序的,下面我们就按照数的顺序,把其他数写出来。
(2)按照数的顺序,填写百数表。
学生完成百数表,完成后教师组织交流,并适时追问为什么这样填写。
师:这个表格中一共有多少个数?(板书:百数表)(3)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给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
师:观察这两组数,你有什么发现?预设生1:十位是3的数都在一横行上(40除外),后面一个数总比前面一个数多1。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一年级《数的顺序》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的顺序》数学教案一班级《数的挨次》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填写百数表,使同学清晰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挨次,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深化同学对数概念的理解,培育同学的数感。
2、通过观看,分析百数表,探究100以内数的规律,并培育同学探究的乐趣,进展同学的思维。
教学重点和难点:1、发觉100以内数的排列挨次的一般规律。
2、初步构建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由小精灵带来一张藏宝图引出"百数表'二、解构百数表,探究数的规律。
1、观看百数表,找规律。
出示41页百数表第一、二行所给的数,观看: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呢?根据这个挨次,你能填出它们之间的数吗?依次出示两支特别的数队伍(两个斜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剩下的数你能填出来吗?(同学按肯定挨次把百数表填完整)。
2、涂色,找规律。
(1)完成41页例4(1)的涂色活动。
并沟通涂色中发觉的规律。
(2)你还发觉哪些新的规律了吗?自己观看,想一想。
和同桌或前后桌小伴侣说一说。
全班沟通。
3、课堂小结。
三、依据规律,拓展提升。
1、给数找家:(1)34和56(2)78和452、完成41页"做一做'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一班级《数的挨次》数学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培育同学细心观看、乐观思索、正确比较,擅长与他人合作沟通等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知道你们已经学习了数的组成,数的读写和数的挨次,老师想来考考你们,你们敢不敢接受老师的考验:(1)、6是()位数,100是()位数,82是()位数。
(2)、28的8在()位上,表示()个();2在()位上,表示()个()。
(3)、36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99里有()个十和()个一,它后面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数的顺序》说课稿
说课人:唐冲
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数的顺序》,我从教材、教学流程、教法、学法、学习评价四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三课时“数的顺序”。
2、教材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这为过度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41页百数表格图有助于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感,“做一做”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复习数的顺序的排列。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排列的规律。
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难点:自主探求规律和运用规律。
二、教学流程
(一)复习
首先进行数数的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有更好的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铺垫。
(二)教授新知
复习完以后我就开始进入新课,利用课件出示百数图,让学生先完成前两行数的顺序的填写,然后通过让学生猜数的游戏进行学习其它数的填写。
在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为后面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做了准备。
之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水彩笔来完成例4中的第1题: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图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涂上粉色。
学生在涂色活动中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之后的第2题,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百数图的排列顺序,找出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每一列个位上的数相同;每一行的数逐渐多1;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和十位数字都相同;从右上到左下一样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减小到1。
对于这样的回答我会给以肯定,表扬学生观察仔细,积极动脑。
最后以第3题考考同学们,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三)、新课完成后通过41页的做一做及44页练习九第一题按顺序连点成画,加深对学生对数的排列顺序知识的掌握。
三、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因此教师是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认识100以内数的数的顺序,我让学生拿出彩色笔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来完成百数格子图,对数的顺序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的观察、探索的活动中,真正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学习评价
教学中我采用了学生互评的评价方式,我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热情的评价,以此来发挥评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