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CB421600-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毒性效应与控制技术原理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摘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简称POPs)是一类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
本文在简要介绍POPs的来源、类型、危害及控制措施,以及对POPs控制的发展历史、主要处理技术特点、国内外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综述。
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类型危害控制措施现状近年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简称POPs)及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危害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目前所知因人类活动而向环境释放出的污染物中, POPs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一类污染物。
1 国际POPs公约的3类12种毒物类型及其来源第一类:杀虫剂[2]:(1)艾氏剂(aldrin):施于土壤中,用于清除白蚁、蚱蜢、南瓜十二星叶甲和其他昆虫。
(2)氯丹(chlordane):控制白蚁和火蚁,作为广谱杀虫剂用于各种作物和居民区草坪中。
(3)滴滴涕(DDT):曾用作农药杀虫剂,但目前用于防治蚊蝇传播的疾病。
(4)狄氏剂(dieldrin):用来控制白蚁、纺织品害虫,防治热带蚊蝇传播疾病,部分用于农业。
(5)异狄氏剂(endrin):喷洒棉花和谷物等作物叶片杀虫剂,也用于控制啮齿动物。
(6)七氯(heptachor):用来杀灭火蚁、白蚁蚱、蜢、作物病虫害以及传播疾病的蚊蝇等带菌媒介。
(7)灭蚁灵(mirex):用于杀灭火蚁、白蚁以及其他蚂蚁。
(8)毒杀芬(toxaphene):棉花、谷类、水果、坚果和蔬菜杀虫剂。
第二类:工业化学品[3],包括多氯联苯(PCBs)和HCB。
(1)PCBs:用于电器设备如变压器、电容器、充液高压电缆和荧光照明整流以及油漆和塑料中,是一种热交流介质。
(2)HCB:化工生产的中间体。
第三类:化工生产中的副产品二英(PCDFs)和呋喃(PCDFs),来源:(1)不完全燃烧与热解,包括城市垃圾、医院废弃物、木材及废家具的焚烧,汽车尾气,有色金属生产、铸造和炼焦、发电、水泥、石灰、砖、陶瓷、玻璃等工业及释放PCBs的事故;(2)含氯化合物的使用,如氯酚、PCBs、氯代苯醚类农药和菌螨酚;(3)氯碱工业;(4)纸浆漂白;(5)食品污染,食物链的生物富集、纸包装材料的迁移和意外事故引起食品污染。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与治理
通过加入特定的化学药剂,使污染物与药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沉淀 物,再通过沉淀、过滤等方法去除。
生物处理方法
总结词 活性污泥法
生物膜法 厌氧生物处理法
利用微生物代谢作用去除污染物的方法
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群体对污染物进行吸附和降解,达到 净化水质的目的。
通过在生物反应器内培养微生物膜,使污染物在膜上被吸附和 降解,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污染控制技术
研究和发展针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处理和净化技术,包括吸附 、催化燃烧、生物降解等。
综合治理技术
结合多种技术手段,发展综合治理方案,实现对持久性有机污染 物的全面控制和治理。
未来研究方向
新型污染物的发现与鉴定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出现和 鉴定将成为研究重点。
应急监测
在发生突发事件或污染事故时 ,进行实时监测,评估污染状 况和影响。
研究监测
针对特定研究目的,进行长期 或周期性的监测,以深入了解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布和变 化规律。
0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治理
物理处理方法
01
02
03
04
总结词
利用物理原理去除污染物的方 法
吸附法
利用吸附剂(如活性炭)吸附 污染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全球范围内的污染监测与治理
加强国际合作,开展全球范围内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与治理研 究,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生态修复与补偿机制
研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探索生态修复和补 偿机制,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与治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0
2013年973计划结题验收项目清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附件:2013年973计划结题验收项目清单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2009CB118300 小麦高产优质品种设计和选育的应用基础研究王道文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118400 玉米大豆高产优质品种分子设计和选育基础研究赖锦盛中国农业大学教育部农业部2009CB118500 光合作用分子机理及其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基础研究张立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118600 主要粮食作物高产栽培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张福锁中国农业大学教育部农业部2009CB118700 淡水池塘集约化养殖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聂品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湖北省科技厅2009CB118800 畜禽产品中有害物质形成原理与控制途径研究袁宗辉华中农业大学教育部2009CB118900 农业生防微生物制剂的合成与作用机理及定向改造邓子新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委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2009CB119000 设施作物的环境适应机制与产品安全调控的基础研究喻景权浙江大学教育部浙江省科技厅2009CB119100 速生优质林木培育的遗传基础及分子调控张守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2009CB119200 重要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影响机制与监控基础万方浩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2009CB219300 火山岩油气藏的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冯志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9CB219400 南海深水盆地油气资源形成与分布基础性研究朱伟林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2009CB219500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杨胜雄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2009CB219600 高丰度煤层气富集机制及提高开采效率基础研究宋岩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9CB219700 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相关基础研究王成山天津大学教育部天津市科委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2009CB219800 大型燃煤发电机组过程节能的基础研究杨勇平华北电力大学教育部2009CB219900 大规模化工冶金过程节能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张锁江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220000 高效低成本直接太阳能化学及生物转化与利用的基础研究郭烈锦西安交通大学教育部2009CB220100 新型二次电池及相关能源材料的基础研究吴锋北京理工大学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2009CB320200 系统级封装的基础研究毛军发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科委2009CB320300 水环境监测无线网络微传感器芯片系统基础研究夏善红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320400 认知无线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张平北京邮电大学教育部2009CB320500 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和协议基础研究吴建平清华大学教育部2009CB320600 复杂生产制造过程一体化控制系统理论和技术基础研究柴天佑清华大学教育部2009CB320700 基于网络的复杂软件可信度和服务质量及其开发方法和运行机理的基础研究梅宏北京大学教育部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2009CB320800 混合现实的理论和方法鲍虎军浙江大学教育部浙江省科技厅2009CB320900 基于视觉特性的视频编码理论与方法研究高文北京大学教育部2009CB421000 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邓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育部国土资源部2009CB421100 中国主要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傅伯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2009CB421200 中国近海碳收支、调控机理及生态效应研究戴民汉厦门大学教育部国家海洋局2009CB421300 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响应与调控王涛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421400 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能量和水分循环变异及其对我国极端气候的影响王会军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421500 台风登陆前后异常变化及成灾机理研究端义宏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中国气象局2009CB421600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毒性效应与控制技术原理郑明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环境保护部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2009CB521700 肿瘤相关分子在癌进展中的多相调控机制陈志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陕西省科技厅总后勤部卫生部2009CB521800 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恶性生物行为及分子干预詹启敏华中科技大学教育部2009CB521900 脑血管疾病发生和防治的基础研究苏定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总后勤部卫生部上海市科委2009CB522000 阿片类物质精神依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马兰复旦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委2009CB522100 呼吸系统疾病与损伤基础研究钟南山广州医学院广东省科技厅2009CB522200 炎症反应的细胞信号转导网络与肿瘤的关系韩家淮厦门大学教育部2009CB522300 中国特有植物和微生物药用活性物质的基础研究刘吉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云南省科技厅2009CB522400 器官移植的免疫学应用基础研究郑树森浙江大学浙江省科技厅教育部2009CB522500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防治的基础研究唐宏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522600 重要致病性细菌微进化的研究杨瑞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总后勤部卫生部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2009CB522700 “肺与大肠相表里”脏腑相关理论的应用基础研究高思华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9CB522800 确有疗效的有毒中药科学应用关键问题的基础研究叶祖光北京中研同仁堂医药研发有限公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9CB522900 灸法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研究吴焕淦上海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9CB523000 若干中药成方的现代临床与实验研究董竞成复旦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2009CB623100 水泥低能耗制备与高效应用的基础研究沈晓冬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09CB623200 环境友好现代混凝土的基础研究李宗津东南大学江苏省科技厅教育部2009CB623300 信息功能陶瓷及其元器件的若干基础问题研究南策文清华大学教育部2009CB623400 面向应用过程的膜材料设计与制备基础研究金万勤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科技厅2009CB623500 新结构高性能多孔催化材料的基础研究谢在库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科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学院2009CB623600 有机/高分子平板显示材料的基础研究王利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623700 先进材料性能与结构演化间关系的现代表征方法及科学问题的研究张泽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科委2009CB723800 数值风洞软件系统若干基础问题研究邓小刚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省科技厅2009CB723900 空间观测全球变化敏感因子的机理与方法郭华东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2009CB724000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中的高精度实时运动成像基础研究房建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2009CB724100 飞行器气动力学与光学设计中的关键湍流问题佘振苏北京大学教育部2009CB724200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基础问题研究雒建斌清华大学教育部2009CB724300 核主泵制造的关键科学问题雷明凯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科技厅教育部2009CB724400 超高速加工及其装备的基础研究卢秉恒西安交通大学教育部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2009CB724500 防御输变电装备故障导致电网停电事故的基础研究唐炬重庆大学重庆市科委教育部2009CB724600 能源储备地下库群灾变机理与防护理论研究杨春和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724700 新一代生物催化和生物转化的科学基础欧阳平凯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科技厅2009CB824800 黑洞以及其它致密天体物理的研究张双南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824900 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武向平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2009CB825000 深俯冲地壳的化学变化与差异折返郑永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2009CB825100 干旱区盐碱土碳过程与全球变化陈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中国科学院2009CB825200 北京谱仪III tau-粲物理实验研究沈肖雁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825300 惰性化学键的选择性激活、重组及其控制麻生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委2009CB825400 新非编码RNA及其基因的系统发现和“双色网络”构建陈润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2009CB825500 表观遗传学的结构机理研究许瑞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825600 染色质解码的基础及医学应用基础研究于文强复旦大学上海市科委教育部2011CB302700 物联网体系结构的基础研究马华东北京邮电大学教育部2011CB302800 物联网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研究赵伟同济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教育部2011CB302900 物联网的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刘海涛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科学技术部关于调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部分项目首席科学家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关于调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部分
项目首席科学家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
•【公布日期】2011.12.12
•【文号】国科发基[2011]643号
•【施行日期】2011.12.1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
正文
科学技术部关于调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部分项目首
席科学家的通知
(国科发基〔2011〕643号)
中国科学院:
根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经研究决定:
江桂斌不再担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毒性效应与控制技术原理”项目(编号:2009CB421600)首席科学家,聘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郑明辉为该项目首席科学家,聘期至2013年8月;
耿建国不再担任“炎症过程中细胞间相互作用的信号转导机制及其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0CB529700)首席科学家,聘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陈剑峰为该项目首席科学家,聘期至2014年8月。
请你们按照《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好项目组织实施工作,确保完成计划任务,实现预期目标。
科学技术部二O一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杀虫剂和有机氯农药
1、灭蚁灵对防治蚂蚁、白蚁有特效 2、滴滴涕(DDT)广谱、高残留杀虫剂 3、毒杀芬(氯化莰)广谱、高残留杀虫剂。 4、氯丹主要用于建筑物白蚁预防。 5、七氯主要用于防治害虫。 6、狄氏剂主要用于防治害虫、白蚁、蚂蚁等。 7、异狄氏剂曾用于控制玉米、稻谷、棉花、甘蔗等农作 物害虫及鼠类。 8、艾氏剂曾用于防治仓库、农林害虫及白蚁等。
这些内分泌干扰物与相关受体结合后不易解
离,不易被分解排出,因而扰乱内分泌系统的正 常功能。实验表明,POPs能减轻性器官的重量, 抑制精子的产生,男性雌性化,少女初潮提前等。
免疫毒性
POPs对生物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包括抑制 免疫系统正常反应的发生, 影响巨噬细胞的活 性, 降低生物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等。研究发 现美国佛罗里达海岸的宽吻海豚肝血中T细胞 淋巴球增殖能力的降低和体内富集的有机氯有 显著性相关。
研究发现, 人免疫系统的失常与婴出生前 和出生后暴露于PCBs和PCDDs的程度有关。 通过对加拿大因纽特人的婴儿研究发现, 母乳 喂养和奶粉喂养婴儿的健康T细胞和受感染T 细胞的比率与母乳的喂养时间及母乳中有机氯 的含量密切相关。
对生殖和发育的影响
生物体内脂肪组织富集的POPs可通过胎 盘和哺乳影响胚胎发育, 导致畸形、死胎、发 育迟缓等现象。暴露于高浓度POPs的鸟类的 产卵率会相应降低, 进而使其种群数目不断减 少, 甚至灭绝。
开展宣传教育
开展广泛的公众宣传教育,提 高全体社会对控制和消除POPs 的认识,提升公众的风险意识 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恶英类
二恶英也可从下列来源类别无意生成和排放出来, 包括:
(1)废物的露天焚烧,包括在填埋场的焚烧 (2)冶金工业中的其他热处理过程 (3)住户燃烧源 (4)使用矿物燃料的设施和工业锅炉 (5)使用木材和其他生物质能的燃烧装置 (6)排放无意形成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定化学品生产 过程,特别是氯代酚和氯代醌的生产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第七部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一、定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指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并通过各种环境(大气、水、生物体等)能够长距离迁移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
二、特性:1.能够在环境中持久地存在。
2.能蓄积在食物链中,对有较高营养等级的生物造成影响。
3.能够经过长距离迁移到达偏远的极地地区。
4.在一定的浓度下会对接触该物质的生物造成有害或有毒影响。
三、POPs判定基准:判定一种物质是否是POPs应当建立科学的判定基准,化学品协会国际理事会(ICCA)所推荐的判定基准包括:1.持久性基准:用半衰期来判断,在水体中为180 d,在底泥中为360 d,在土壤中为360 d;2.生物蓄积性基准:用生物富集系数来判断,BCF〉5000;3.关于远距离迁移并返回到地球上的基准:半衰期2d(空气中)以及蒸气压在0.01~1 kPa;4.判定在偏远的极地地区一种物质是否存在的基准:该物质在水体中质量浓度〉10 ng/L。
四、POPs的基本性质:1.持久性POPs对生物降解、光解、化学分解等作用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因此在环境中不宜被分解,能够在水体、土壤和底泥等多介质环境中残留数年或更长时间。
半衰期:污染物挥发到其浓度减少到一半所需的时间。
2.半挥发性半挥发性使POPs能发生远距离迁移,但不能永久停留在大气中,最终沉降到地面。
饱和蒸气压和亨利常数。
3.生物富积性有机物进入水体后,它们在水生生物内浓度升高的现象称为生物富集作用。
生物富集因子(BCF):指有机化合物在生物体内或生物组织内的浓度与水中浓度之比。
它是估算水生生物富集化学物质能力的一个量度。
鱼作为有效的标准测试物。
KOW、SW、KOC、Kd。
4.高毒性致癌性、致畸性、致突变性、生殖毒性和免疫毒性等。
POPs进入生物体后,其毒性作用大致分为两种:⑴来自POPs本身特定的化学结构的毒性,其毒性作用相当于物质所具有的生理作用。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测绘技术的原理与实践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测绘技术的原理与实践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简称POPs)是指在环境中具有稳定性、生物积累性和迁移性的有机化合物,包括农药、工业化学品和其他人类生产和使用的有机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由于其所具备的特殊性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对POPs的准确测绘技术和科学实践迎来了重要的挑战。
POPs主要来源于农业、工业和废物处理等过程,它们具有高度稳定性,不易分解,而且可以通过食物链和气候现象等方式迁移到地球的各个角落。
由于其较长的寿命,POPs在环境中积累的时间也相对较长,因此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更加显著。
为了有效应对POPs的威胁,并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测绘技术在POPs研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测绘技术是指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来揭示地球表面特征和属性的方法和过程。
在POPs研究中,测绘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方面。
首先,测绘技术可以用于确定POPs的污染源。
通过对空气、水体、土壤和生物样本进行采样和分析,可以确定POPs的分布和来源,为制定有效的污染治理策略提供依据。
同时,测绘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POPs的浓度变化和迁移路径,从而及时识别和预警潜在的环境风险。
其次,测绘技术可以揭示POPs在生物体中的积累情况。
POPs具有生物积累性,即它们往往在食物链中逐级富集,进而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通过对不同生物样本(如水生生物、陆生生物)的采集和分析,利用测绘技术可以确定POPs在生物体中的累积程度和分布范围。
这对于评估食物链中POPs的迁移和累积方式,为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另外,测绘技术还能够评估POPs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通过对土壤和水体等环境介质的采样和测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等空间分析工具,可以实现对POPs的扩散和迁移情况进行模拟和预测。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正式版ppt课件
毒物沉积在河底,将使莱茵河因此而“死亡”20年。
染了100公里的高速公路和其它车辆。
00 背景介绍
多氯联苯——油症
目录
CONTENTS
01
定义及性质
02
种类
03
污染现状
04
危害
05
治理技术
01
定义及性质
01 定义及性质
1.1 定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英文缩写为POPs,是指 具有高毒性,进入环境后难以降解,可生物积累, 能通过空气、水和迁徙物种进行长距离越境迁移 并沉积到远离其排放地点的地区,随后在那里的 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中积累起来,对当 地环境和生物体造成严重物修复方法
指依靠细菌、真菌甚至高等植物以及 细胞游离酶的自然代谢过程,降解并且 去除环境中有毒、有害的污染物,从而 将污染生态环境修复为正常生态环境的 工程技术体系。广义上的生物修复包括 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和细 胞游离酶生物修复四大主要类型。
05 处理技术
5.4封存、填埋及焚烧法
封存、填埋是一种暂时、延缓性的策 略,环境风险较大。填埋场的设计、施 工技术、检测技术、防渗材料的性能还 有待于发展;焚烧法适用于处理大量高 浓度的POPs,但如果运行管理不善,可 能会产生比原物质毒性更大的毒物,如 二噁英类化合物,易形成二次污染。
POP 感谢聆听
S 批评指导
THANK YOU TO LISTEN TO CRITICISM GUIDANCE
04 种类
2.3 塑料类
塑料制品随意乱丢引起的“白色污染”。塑料制品的原材料— —高分子树脂稳定性极强,在自然状态下可存几百-几千年,污染
土壤、水,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畜健康。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共43页PPT资料
二恶英类
根据斯德哥尔摩公约,下列工业来源类别具有相对 较高的形成和向环境中排放这些化学品的潜在性:
(1)废物焚烧炉,包括城市生活废物、危险性或医疗废物 或下水道中污物的多用途焚烧炉 (2)燃烧危险废物的水泥窑; (3)以元素氯或可生成元素氯的化学品为漂白剂的纸浆生 产 (4)冶金工业中的下列热处理过程:铜的再生生产、钢铁工 业的烧结工厂、铝的再生生产、锌的再生生产
9、六氯(代)苯杀菌剂,常用于防治农作物真菌病。
工业产品
多氯联苯(PCB)
又称氯化联苯,是一类人工合成有机物, 是联苯苯环上的氢原子为氯所取代而形成 的一类氯化物。PCB用途很广,可作绝缘油、 热载体和润滑油等,还可作许多种工业产 品的添加剂。曾用于变压器、电容器、油
漆、复印纸的生产和塑料工业 。
POPs的生物学毒性具体表现为以下 几个方面:
• 内分泌干扰 • 免疫毒性 • 对生殖和发育的影响 • 致癌性 • 其他毒性
内分泌干扰
通过体外实验已证实POPs中有多种物质都 是潜在的内分泌干扰物质,某些能模拟雌激素 功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后发挥雌激素作用,有 些能发挥雄激素作用有些则能与芳香烃受体结 合后引发一系列的生物化学效应。
这些内分泌干扰物与相关受体结合后不易解
离,不易被分解排出,因而扰乱内分泌系统的正 常功能。实验表明,POPs能减轻性器官的重量, 抑制精子的产生,男性雌性化,少女初潮提前等。
免疫毒性
POPs对生物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包括抑制 免疫系统正常反应的发生, 影响巨噬细胞的活 性, 降低生物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等。研究发 现美国佛罗里达海岸的宽吻海豚肝血中T细胞 淋巴球增殖能力的降低和体内富集的有机氯有 显著性相关。
二恶英类
二恶英也可从下列来源类别无意生成和排放出来, 包括: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与治理
种类与来源
种类
常见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包括有机氯 农药(如滴滴涕、氯丹等)、多氯联 苯、二噁英等。
来源
POPs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农业使用 、城市垃圾焚烧和意外泄漏等人类活 动。
0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影响
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01
02
03
破坏生物多样性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可能导 致生物种群数量减少,甚 至灭绝,从而破坏生态系 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可能对免疫系 统造成损伤,降低人体抵抗力, 容易感染疾病。
生殖系统影响
一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生殖系 统有影响,可能导致不孕不育、 胎儿畸形等问题。
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1 2
气候变化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能够传 输到世界各地,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跨国污染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不易降解,可以在大气、水体 等环境中长距离传输,导致跨国污染问题。
特性
持久性
POPs在环境中降解时间较长,可在水体、土壤和大气中长时间留存 。
生物积累性
Ps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导致高浓度污染物在生 物体内富集。
长距离迁移性
POPs可以通过大气和水的迁移,扩散到世界各地,导致全球范围内 的污染。
对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危害
POPs对人类和野生动物的健康具有严重危害,可引起免疫、生殖、 神经和发育等多方面的健康问题,并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不易降 解,可以在土壤和地下水 中长期存在,对土壤和地 下水造成严重污染。
食物链污染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可以通 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 ,进而影响整个食物链的 生态平衡。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_王东利
表 2. 17 种有毒二 英(2, 3, 7 , 8-取代的 PCDD Fs)的毒性当量因子
PCDD
毒性当量因子(I-T EF)
PCDF
毒性当量因子(I-TEF)
2 , 3 , 7 , 8-TCDD
1.0
2, 3 , 7 , 8-TCDF
0.1
1 , 2 , 3 , 7, 8-P5CDD 1, 2 , 3, 4 , 7 , 8-H6CDD 1, 2 , 3, 6 , 7 , 8-H6CDD 1, 2 , 3, 7 , 8 , 9-H6CDD 1 , 2 , 3 , 4 , 6 , 7, 8-H7CDD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陆地生态系统的迁 移主要是通过空气-草地-食草动物-奶 肉-人
类的途径进行 , 致使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人 体和其它一些哺乳动物体内累积 , 如仅以二
英为例 , 假设奶牛和肉牛每天摄取干重为 15kg 的草类和饲料计 算得到的奶 牛和肉牛 的 PCDD Fs 日 摄 入 量 在 4.02 ~ 21.22ng ∑TEQ范围(表 1)[ 4 ~ 6] 。 人类是食 物链的最 高层次 , 人体有可能通过食用高脂动物性食 品包括海洋生物和陆生生物等而在体内富集 高浓度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 特别是人乳中 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哺乳期通过乳汁传递 给下一代 , 幼儿有可能暴露于母乳中相对高 浓度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 所以欧美日本等 发达国家已在进行人体中有机氯农药 、PCBs 、 PCDD Fs 和多溴联苯醚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的检测项目 , 旨在考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 妇女儿童产生的潜在不良影响 。如美洲一对 孪生子通过哺乳而摄入的 PCDD Fs 和共平面 多氯联 苯的量估 计为 115ng ∑TEQ[ 7] 。 我国 中国科学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科研单位 曾开展过母乳中六六六 、DDT 等有机氯农药 的污染调查研究项目 , 结果表明自从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停止生产和限 制使用有机氯农 药以来 , 人体中有机氯农药的总体水平呈下 降趋势 。 但对人体中其它持久性卤代有机污 染物特别是 PCDD Fs 和多溴联苯醚等的检测 由于技术原因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 。
持久化有机污染物的危害与防治
持久化有机污染物的危害与防治一、什么是持久化有机污染物?持久化有机污染物,即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指在自然环境中极难分解和降解的有机物质。
它们在自然界中难以分解和降解,具有毒性、易于蓄积和生物放大作用,并可长距离传播,一旦被释放到环境中,就会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常见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包括: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有机磷化合物、多溴联苯醚、镉、铅等。
二、持久化有机污染物的危害1. 生物毒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不断积累,极易被生物蓄积,导致水生生物、哺乳动物等生物的免疫和生殖系统等发生病变,甚至死亡。
如大型哺乳动物身体内的有机氯类污染物含量高,易导致工作能力下降、肌肉无力、免疫力下降等情况,在繁殖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胎儿死亡等严重后果。
2. 环境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积累的过程中,会污染土壤、空气、水,打破生态平衡,危及生态系统,带来反复的灾害性事件。
此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长途传输和长寿命性可能导致它们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相同的问题,使环境和人类更加易受影响。
3. 损害人体健康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在体内转化为有毒代谢物,对人体造成永久性伤害。
长期暴露于有机氯农药,会对人体肝、肾等器官产生危害,增加各种癌症、神经系统疾病、不孕症等疾病发生的风险,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三、持久化有机污染物的防治1. 排放控制有针对性地控制和监测有机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它们进入环境的可能性,从根本上预防有害物质的积累和扩散。
2. 培育生态环境建立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环境,通过植物吸收和水体维护来降低有机毒素的含量。
提高区域生态环境健康水平,减少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保护生态平衡。
3. 加强产品管理加强对化学、制药等领域产品使用的管控,强化环保措施,防止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产生和释放,确保生产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4. 加强技术攻关加强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研发,加强应急管理的能力,高效、快速地应对各种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能够更快、更为有效地防止和缓解有害物质的污染。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课件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指在自然环境中难以分解和消失的有机物质。它们具有 长期的存在时间和广泛的分布范围,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什么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定义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指在自然环境中难以分解和消失的有机物质。
特点
它们具有长期的存在时间和广泛的分布范围,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国内法规和政策
建立和完善国内的法规和政策,加强持久性有机 污染物的监管和治理。
结论
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认识
深入了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点和影响,提高环 境保护意识和行动。
未来发展趋势
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推动国际合作,为解决持久 性有机污染物问题制定更有效的环保计划。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和控制
监测法
通过环境样品收集和分析,如空气和水样品的取样 及化学分析,来评估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
控制方法
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排放,采取治理措施,以 及开展生态修复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控制措施。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应对措施
国际标准和规定
制定国际标准和规定,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共同 应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问题。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类
1 有毒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这类污染物具有毒性,并且能够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对生物体造成危害。
2 非有毒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这类污染物虽然没有毒性,但由于难以分解,同样对环境和生物体产生负面影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和去向
来源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来自人类活动,如工业排放、 农药使用和废弃物处理。
去向
它们可以通过空气、水流和食物链传播,并最终富 集在生物体中,引发进一步的环境和健康问题。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及治理ppt课件
21
4.2.2各环境介质中迁移转化
A: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农药为例 (1)吸附/解吸过程:
吸附是农药与土壤基质间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它是制约农药在水-土体 系中运动和最终归宿的重要因素。农药被土壤吸附后,由于存在形态的改变,其 迁移转化能力、生物活性和毒性也随之改变。从这一意义上讲,土壤对化学农 药的吸附作用就是土壤对有毒污染物的净化和解毒作用,土壤的吸附能力越大, 农药在土壤中的有效度越低,净化效果就越好,但这种净化作用是相对不稳定的, 也是有限的。
4.1.2大气/颗粒物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 在大气中POPs或者以气体的形式存在.或者吸附在悬浮
颗粒物上.发生扩散和迁移.导致POPs的全球性污染。
15
4.1.3水体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
• 水体悬浮物和沉积物是POPs聚集的主要场所之一。 城市水、水库、江河和湖海都存在POPs。POPs从水和沉 积物通过食物链发生生物积累并逐级放大。检测分析水体 中POPs的来源和存在形态是防治其污染的关键。由于城 市工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城市污水不同程度地受到 POPs的污染。近年来我国进行了一些水体的环境污染调 查:在长江黄石段检出有机物100多种,松花江哈尔滨段 检出有机物264种,吉林段检出有机物417种,上海市黄 浦江水源中检出有机污染物400多种.太湖检出有机物74 种。沱江检出有机物175种。另外,据对我国“各城市地 下水的调查,有42个城市地下水己经受到污染,并检出数 百种有毒有机物。这些检出的有机物中有些是有毒有害的 “三致”污染物,部分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2009CB421600-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毒性效应与控制技术原理要点
项目名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毒性效应与控制技术原理首席科学家:江桂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起止年限:2009.1至2013.8依托部门:中国科学院一、研究内容本项目将在建立POPs快速准确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开展典型地区POPs污染源、污染特征、排放模式及演变趋势研究;分析POPs在环境和生物中的行为;探讨POPs在环境介质中的界面过程动力学和毒性效应;发展POPs的削减与控制技术。
1)超痕量POPs的快速筛查与生物分析方法以斯德哥尔摩公约中规定的12种POPs和新POPs为主要目标化合物,建立以GC-MS,HPLC-MS/MS技术为核心的多种联用技术,完善典型POPs的检测方法技术体系。
在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发展用于POPs检测的生物分析技术和以多成分免疫传感分析为核心的检测新技术,建立环境中痕量POPs的快速检测方法。
研制具有多种POPs分析能力的免疫传感器和阵列传感器。
2) POPs区域污染现状、分布与演变趋势研究典型流域主要环境介质及河流表层沉积物中二恶英类POPs的污染水平、分布规律和复合污染特征,垂向分布和组成分异特征,揭示其污染变化趋势与演变规律。
研究经济高速发展地区POPs的污染特征,从污染源、排放因子、排放强度、排放规律及控制因素等方面研究和表征POPs污染源排放模式和特征。
探索POPs污染物的运移和循环规律,阐明POPs在环境体系中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3) POPs界面过程与跨介质环境行为研究POPs的生物可接近性和生物可利用性、过程及环境调控影响;界面过程中手性POPs的对映体选择性;环境界面POPs的跨介质迁移转化机制:揭示界面条件下POPs的生物可接近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差异;证实界面过程中手性POPs的生物对映体选择性差异;阐明植物根/土壤、根/土壤溶液微界面中POPs 的跨介质迁移转化机制,研究土壤介质特性如有机碳或溶解有机碳对POPs跨机制迁移转化的影响;探索土壤/土壤溶液界面POPs的锁定机理及其对非生物降解的影响。
环境化学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探索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毒性效应与控制策略
环境化学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探索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毒性效应与控制策略摘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是一类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长距离迁移性和高毒性的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本文深入探讨了POPs的环境行为、毒性效应以及控制策略。
通过分析POPs的来源、迁移转化、生物累积过程,以及对人体和生态系统的危害,本文旨在阐明POPs的环境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和管理策略,为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引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指一类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长距离迁移性和高毒性的有机污染物。
它们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可以通过大气、水体和食物链等途径在全球范围内迁移,并在生物体内累积,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常见的POPs包括有机氯农药(如DDT)、多氯联苯(PCBs)、二噁英(Dioxins)和呋喃(Furans)等。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1. 持久性:POPs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可以在环境中存在数十年甚至数百年。
其持久性主要取决于其化学结构、环境条件(如温度、pH值、光照等)以及微生物的降解能力。
2. 生物累积性:POPs具有亲脂性,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
随着食物链的传递,POPs的浓度在生物体内逐级放大,对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危害。
3. 长距离迁移性:POPs可以通过大气、水体和生物迁移等途径在全球范围内迁移。
大气中的POPs可以随风传播到偏远地区,甚至到达极地。
水体中的POPs可以随水流扩散到全球各地。
生物迁移则指POPs通过食物链在不同生物体之间的传递。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毒性效应POPs对人体和生态系统具有多种毒性效应:1. 致癌性:一些POPs具有致癌性,如二噁英、多氯联苯等。
长期暴露于这些污染物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2. 内分泌干扰效应:一些POPs可以干扰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影响生殖、发育、免疫等。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持久的梦魇?
当科学家在北极熊身体里发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身影的时候,也就宣布了地球上的任何角落都难以成为免受POPs威胁的净土。
消除POPs,仅以“各扫门前雪”的方法来对付它并不管用。
领土不断扩充的同时,POPs的队伍也在迅速壮大。
在今年5月份《斯德哥尔摩公约》第四次缔约方大会新增了9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是溴代阻燃剂和全氟代化合物。
而在2001年签署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中,只有12种氯代有机污染物划入POPs的范畴。
如何控制和削减这些新老“杀手”的污染,成为了近日在京召开的第二十九届国际二噁英大会的讨论热点。
六里屯事件现在看来,北京六里屯周边的居民似乎最终捍卫了自己自由呼吸的权利,成功阻击了在此建立垃圾焚烧厂的计划。
然而,他们是否能够真正摆脱POPs的梦魇,答案似乎并不那么简单。
2005年年底,北京市海淀区政府计划在六里屯建垃圾焚烧厂并于2007年3月动工的消息一出,立刻激起了千层涟漪。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环境学家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不断有六里屯周边的居民敲他办公室的门,要他加入反对在六里屯建垃圾焚烧厂的阵营。
他回忆说:“当时清华的一名教授因为支持建焚烧厂持续遭到电话骚扰,不得不停用家里的电话。
”那位清华教授的立场并不孤立,像他一样支持垃圾焚烧利大于弊的大有人在。
作为垃圾焚烧大国,日本对垃圾的焚烧过程及产物都有全面和深入的研究。
仅以Mafumi Watanabe 等2009年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上的一篇论文为例,作者探讨了示范型的垃圾焚烧炉在焚烧条件控制严格的条件下POPs的产生情况。
结果发现,对于含氮的芳香化合物,焚烧后的含量要比焚烧前低得多,焚烧过程可以去除95.81%~98.33%的含氮芳香化合物。
另一位Jochen Mueller 教授在接受《科学新闻》采访时也认为如果条件控制得当的话,焚烧可以是一种很清洁的垃圾处理方式。
但是,基于科学证据支持的相反观点同样存在。
有人认为焚烧过程会排放出二噁英。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艾氏剂和狄氏剂曾在我国研制但未规模生产。
异狄氏剂从未研制也未生产和使用。
七氯曾有生产和使用,累计产量小于100吨, 环保部2009年第23号公告:
用于铁路枕木的防虫防腐,20世纪80年代 2009年4月16日,环境保护部联合
停产。
10个相关管理部门发布了“禁止生
毒杀芬:70、80年代曾有大量生产和使用, 产、流芬 氯丹,灭蚁灵,七氯
精细化工品
多氯联苯(PCBs)
非故意生产副产品
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 PCDDs)、多氯代二苯并呋喃 (PCDFs)
多氯联苯(PCBs):
• 多氯联苯与有机氯农药的化学结构十分类似,主要用于电 机制造、化学工业以及船舶油漆中,也可用作变压器油、 热载体和增塑剂等。由于其化学稳定性,很难进行生物分 解,因此,一旦进入人和动物体内, 即聚集在脂肪组织、 肝和脑中,引起对肝脑的损害。PCBs 随同动物性食品和 饲料进人人和动物体内。PC Bs 对鱼类毒性很强。能使 新生畜体重降低 ,先天性缺陷增加。成畜呈现 内分泌系 统紊乱,恶性肿瘤增加 。并与野生物种的生殖力衰竭 、 发育和免疫系统紊乱有关
物放大作用达到中毒浓度。
虾体内则为 0.44*10-6浓度提
高约30倍
淤泥中的DDT含量 浓度为0.016*10-6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性——迁移性
持久 性
积聚 性
POPs 因其半挥发性,能从水体或土壤中以蒸气形式进入 大气环境或附在大气环境的颗粒物 上,能在大气环境中作远距
离迁移,并通过“全球蒸馏效应”和“蚱蜢跳效应”沉积到地 球的偏远极地地区,从而导致全球范围的污染传播 。
– 2001年5月23日,中国政府签署了公约。
– 2004年5月17日,公约正式生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名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毒性效应与控制技术原理首席科学家:江桂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起止年限:2009.1至2013.8依托部门:中国科学院一、研究内容本项目将在建立POPs快速准确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开展典型地区POPs污染源、污染特征、排放模式及演变趋势研究;分析POPs在环境和生物中的行为;探讨POPs在环境介质中的界面过程动力学和毒性效应;发展POPs的削减与控制技术。
1)超痕量POPs的快速筛查与生物分析方法以斯德哥尔摩公约中规定的12种POPs和新POPs为主要目标化合物,建立以GC-MS,HPLC-MS/MS技术为核心的多种联用技术,完善典型POPs的检测方法技术体系。
在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发展用于POPs检测的生物分析技术和以多成分免疫传感分析为核心的检测新技术,建立环境中痕量POPs的快速检测方法。
研制具有多种POPs分析能力的免疫传感器和阵列传感器。
2) POPs区域污染现状、分布与演变趋势研究典型流域主要环境介质及河流表层沉积物中二恶英类POPs的污染水平、分布规律和复合污染特征,垂向分布和组成分异特征,揭示其污染变化趋势与演变规律。
研究经济高速发展地区POPs的污染特征,从污染源、排放因子、排放强度、排放规律及控制因素等方面研究和表征POPs污染源排放模式和特征。
探索POPs污染物的运移和循环规律,阐明POPs在环境体系中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3) POPs界面过程与跨介质环境行为研究POPs的生物可接近性和生物可利用性、过程及环境调控影响;界面过程中手性POPs的对映体选择性;环境界面POPs的跨介质迁移转化机制:揭示界面条件下POPs的生物可接近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差异;证实界面过程中手性POPs的生物对映体选择性差异;阐明植物根/土壤、根/土壤溶液微界面中POPs 的跨介质迁移转化机制,研究土壤介质特性如有机碳或溶解有机碳对POPs跨机制迁移转化的影响;探索土壤/土壤溶液界面POPs的锁定机理及其对非生物降解的影响。
4)POPs污染物的生物转移、累积与放大研究新POPs在生物体内的降解和代谢,重点研究高溴代PBDEs在生物体内的脱溴降解,探讨POPs的生物降解和代谢途径;分析POPs在不同营养级别水生和陆生生物中的传递与放大;研究和发展分子同位素等技术手段用于示踪POPs在不同生物链中的迁移过程;通过三维分子模拟技术研究PBDEs等POPs 在生物体内与相关代谢酶的结合过程,预测POPs的结构与其体内代谢有效性的定量关系;探讨溶解有机质(DOM)对水体中PCBs和PBDEs等POPs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5)POPs污染物的毒性机制与生态效应研究PBDEs、PFCs等新POPs与各类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POPs对靶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新POPS对生物大分子的毒性作用机制;揭示新POPs在细胞中的代谢、活化和毒性效应间的关系;选择鱼类等模式生物,研究新POPs的毒性作用特征,尤其是对动物早期生命发育、全生命周期的生长、发育和种群繁衍等的毒性效应;开展新POPs污染生态环境风险评价。
6) POPs降解与污染源控制技术原理研究研究我国金属冶炼过程二恶英类的排放特征,探索金属冶炼等高温过程二恶英类产生机理、关键控制因子及阻滞机制,研究二恶英类污染物减排新技术原理。
制备新型POPs催化降解材料,筛选高活性与高效降解催化剂,研究POPs降解的途径和催化机理以及动力学规律,发展高含量POPs废物的处理技术。
二、预期目标总体目标本项目将以斯德哥尔摩公约中规定的12种POPs和新POPs为主要目标化合物,发展快速准确的POPs检测方法,弄清我国典型POPs的污染源、污染特征、排放模式及演变趋势,探讨其在环境和生物中的行为、在环境介质中的界面过程动力学和毒性机制,研究我国金属冶炼等高温过程中二恶英类生成与阻滞机理,发展纳米催化材料降解POPs技术。
为我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正确应对和利用绿色贸易壁垒,确保国家环境安全提供理论、方法和途径,使我国POPs领域的研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提高我国POPs研究的整体水平。
五年目标1)组织参与项目的二恶英等POPs实验室,基本查明我国新POPs的主要污染源、释放因子、污染特征、背景水平及演变趋势,发展和完善POPs的检测体系,为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提供科学和技术支持。
2)基本阐明我国典型POPs和新POPs在多介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积累放大规律及其毒性机制。
针对典型工业过程中二恶英的排放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POPs控制与削减技术途径。
3)及时向国家有关决策部门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科学评估报告。
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50篇,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论文2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件,撰写POPs的区域污染、生物累积和控制机理方面的专著5部。
4)培养和造就在国际环境科学相关领域较有影响的中青年专家,培养120名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形成高水平的POPs研究群体。
三、研究方案1)总体学术思路选择二恶英等典型POPs物质和PBDEs、PFOS等新污染物,以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为国家目标,以认识POPs物质的环境化学行为为科学目标,结合区域污染特点,依托我国现有的POPs实验室,开展分工、协作,定量阐明我国典型区域POPs特别是新POPs的污染源、环境背景值、POPs的分布规律、污染特征及演变趋势。
把握POPs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强调分子水平与细胞水平的机制研究、生物水平的累积机理研究、多介质界面过程和复合生态毒理效应研究、区域尺度的迁移转化与演变趋势研究相结合。
●在探讨工业过程中POPs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发展控制与削减技术原理。
❍综合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生物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优势。
强调实验室内工作与野外现场测试相结合。
2)技术路线选择典型POPs物质,如二恶英、PBDEs、PFOS,开展下述几方面研究:1)建立高精度和高准确度的仪器分析方法与快速灵敏的生物检测方法与化学计量学方法相结合的POPs甄别体系,描述我国二恶英、PBDEs、PFOS等主要POPs 的污染背景水平。
2)通过研究关键界面过程机理及其非平衡态反应动力学,把握其在区域环境系统中的活化或钝化过程;阐明主要POPs在环境介质中形态、迁移转化规律、降解机制和累积机理。
3)从分子、细胞、个体等不同水平上研究POPs物质导致鱼类性别变异等毒性效应的机理,从分子水平探讨POPs的神经等毒性作用机制,把握POPs影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的要素。
4)按照斯德哥尔摩公约要求,为了有效控制和削减POPs物质,项目将主要研究我国冶金生产中二恶英等POPs的生成规律;综合研究结果,提出减小POPs排放的技术导则;探索纳米技术在POPs降解中的应用。
课题一、超痕量POPs的快速筛查与生物分析方法研究内容:以二恶英、PCBs、PBDEs、PFCs等为研究对象,开展4方面研究:1)建立以GC-MS,HPLC-MS/MS技术为核心的多种联用技术;建立新POPs如PCNs、短链氯化石蜡(SCCPs)、PFOS等的检测方法,完善典型POPs的检测方法技术体系;2)发展以生物标志物为核心的生物分析技术;研究典型POPs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机理,在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发展用于POPs检测的生物分析技术,建立环境中痕量POPs的快速检测方法;3)发展以多成分免疫传感分析为核心的检测新技术;研究PFOS等新POPs半抗原的设计与合成方法,探索由多个半抗原制备具有多个抗原决定基抗体的途径,获得具有类识别能力的抗体,构筑能进行PFCs分析测定的免疫传感器;4)发展以阵列免疫传感分析为核心的检测技术;研究阵列免疫传感器进行多成分同时测定的原理与方法,探索消除阵列传感器相互干扰及传感器信号放大的方法,构筑针对新POPs的阵列传感器。
研究目标:建立与完善POPs分析检测方法技术体系,发展新的POPs生物检测技术,研制具有多种POPs分析能力的免疫传感器和阵列传感器。
五年在SCI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篇,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3项,培养研究生20名,撰写POPs分析方法方面的专著1部。
承担单位: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课题负责人:蔡青云经费比例:14%课题二、POPs区域污染现状和演变趋势研究内容:以二恶英、PCBs、PBDEs等为目标,以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区域,开展3方面研究:1)经济高速发展地区POPs污染特征:以长江下游重点城市群为代表,研究大气、土壤、河流沉积物、植被等环境介质中POPs的时间连续分布规律,揭示城市化进程、经济产业结构、污染物减排等因素对区域内POPs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的影响;2)高风险区域POPs排放及污染特征:重点研究典型电子垃圾拆解地环境污染及生物暴露水平,探讨这类POPs对区域环境和食物链的影响;3)典型流域二恶英类POPs演化历史的研究:研究典型流域内主要环境介质及河流表层沉积物中二恶英类POPs的污染水平、分布规律和复合污染特征,研究其入海口沉积物中二恶英类POPs垂向分布和组成分异特征,揭示其污染变化趋势与演变规律。
研究目标:揭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地区及我国环境高风险地区POPs污染的浓度水平、空间分布和演变规律,为履行POPs国际公约、POPs污染控制和修复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五年在SCI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篇,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篇,培养研究生5名,撰写POPs污染迁移方面的专著1部。
承担单位: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课题负责人:黄业茹经费比例:14%课题三、POPs的界面过程与跨介质环境行为研究内容:以PCBs、PBDEs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4方面的研究:1)界面生物降解过程与机制:主要研究水/土/植物耦合体系的界面中,POPs的生物可接近性(Bioaccessibility)和生物可利用性(Bioavailability)的方式、过程及环境调控影响;2)界面过程中手性POPs的对映体选择性(Enantioselectivity):主要研究界面过程中手性POPs微生物降解的对映体选择性差异;土壤、水生生物体内酶降解手性POPs的对映体差异;植物对手性POPs吸收的对映体差异;3)植物根/土壤、根/土壤溶液微界面POPs的跨介质迁移转化机制:主要研究POPs在根/土和根/土壤溶液界面中的赋存形态、跨介质迁移和转化过程;POPs在植物中的吸收和降解机理;4)土壤/土壤溶液界面POPs的锁定(Sequenstration)机理及其对非生物降解行为的影响:主要研究POPs在不同土壤/土壤溶液界面的扩散、吸附与锁定行为;POPs的界面锁定对其非生物降解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