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归纳法

合集下载

数学归纳法基础

数学归纳法基础

一、基础知识:1. 归纳法:由一些特殊事例推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特点:特殊→一般2. 不完全归纳法: 根据事物的部分(而不是全部)特例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叫做不完全归纳法.3. 完全归纳法: 把研究对象一一都考查到了而推出结论的归纳法称为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是一种在研究了事物的所有(有限种)特殊情况后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又叫做枚举法.与不完全归纳法不同,用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是可靠的.通常在事物包括的特殊情况数不多时,采用完全归纳法.4.数学归纳法:对于某些与自然数n有关的命题常常采用下面的方法来证明它的正确性:先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时命题成立;然后假设当n=k(k包含于N*,k≥n0)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这种证明方法就叫做数学归纳法。

5.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即先验证使结论有意义的最小的正整数n0,如果当n=n0时,命题成立,再假设当n=k(k≥n0,k∈N*)时,命题成立.(这时命题是否成立不是确定的),根据这个假设,如能推出当n=k+1时,命题也成立,那么就可以递推出对所有不小于n0的正整数n0+1,n0+2,…,命题都成立.6.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个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的步骤:(1)验证n取第一个值n0时命题的正确性。

(递推基础)(2)证明“由n=k时命题正确可推得n=k+1时命题也正确”。

(递推的依据)(3)由以上两步骤得出结论。

以上的第一步与第二步缺一不可。

如果只有第一步证明,缺少第二步的证明,那么就只能保证当n=n0时,命题成立,至于n取其他自然数的情形,则并未证明,这种“以一代全”的证明显然有误;而如果只证明第二步,而不证明第一步,乍看似乎能由递推的特性把n取所有自然数的情形都证明了。

但细细想来,还是有问题的,试想,当n=n0时命题成立与否并未确认,那么第二步涉及的递推的基础又去哪儿寻找呢?即便有第二步的递推关系成立,则因缺少递推的基础,就使得第二步的证明尤如“空中楼阁”,很不可靠,二、数学归纳法疑难点归纳难点1:对象的无限性。

数归

数归
0
2,项数不一定只增加一项. ,项数不一定只增加一项. 3,一定要用上假设 ,
例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n∈N+时,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下面我们来证明前面问题3中猜想的正确性 下面我们来证明前面问题∈ 中猜想的正确性 -1+3-5+ …+(-1)n(2n-1)=(-1)n n - + (*)
证明: n=1 左边= 右边= 证明: (1)当n=1时,左边=-1,右边=-1, 左边=右边, ∴左边=右边, n=1 ∴ 当n=1时,式(*)成立 成立 (2)假设当n=k时 成立, (2)假设当n=k时,式(*)成立, 假设当n=k 成立 即 -1+3-5+ …+(-1)k(2k-1)=(-1)k k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 1 1 1 1 n + 2 + 3 ++ n = 1 - ( ) 2 2 2 2 2
1 证明: 证明:①当n=1时,左边= 右边= 时 左边= 右边= 2
等式成立. 等式成立.
1 1 1 1 1 k 假设n=k时等式成立,有 + 2 + 3 ++ k = 1 - ( ) 时等式成立, ②假设 时等式成立 2 2 2 2 2
递推基础不可少,归纳假设要用到, 递推基础不可少,归纳假设要用到, 结论写明莫忘掉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要分两个步骤 两者缺一不可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 要分两个步骤,两者缺一不可 要分两个步骤 两者缺一不可. (1)证明了第一步 就获得了递推的基础 但仅靠这一步还 证明了第一步,就获得了递推的基础 证明了第一步 就获得了递推的基础,但仅靠这一步还 不能说明结论的正确性. 不能说明结论的正确性 在这一步中,只需验证命题结论成立的最小的正整数就可 在这一步中 只需验证命题结论成立的最小的正整数就可 以了,没有必要验证命题对几个正整数成立 没有必要验证命题对几个正整数成立. 以了 没有必要验证命题对几个正整数成立 (2)证明了第二步 就获得了推理的依据 仅有第二步而没 证明了第二步,就获得了推理的依据 证明了第二步 就获得了推理的依据.仅有第二步而没 有第一步,则失去了递推的基础 则失去了递推的基础;而只有第一步而没有第 有第一步 则失去了递推的基础 而只有第一步而没有第 二步,就可能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因为单靠第一步,我们无 就可能得出不正确的结论,因为单靠第一步 二步 就可能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因为单靠第一步 我们无 法递推下去,所以我们无法判断命题对 所以我们无法判断命题对n 法递推下去 所以我们无法判断命题对 0+1,n0+2,…,是否 是否 正确. 正确 在第二步中,n=k命题成立 可以作为条件加以运用 而 命题成立,可以作为条件加以运用 在第二步中 命题成立 可以作为条件加以运用,而 n=k+1时的情况则有待利用命题的已知条件 公理 定理 时的情况则有待利用命题的已知条件,公理 定理, 时的情况则有待利用命题的已知条件 公理,定理 定义加以证明. 定义加以证明

数学证明题的八种方法

数学证明题的八种方法

常见的证明方法有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归纳法、类比法等。

分析法分析法是一种从结论到题设的逻辑推理方法,也就是执果索因法的证明方法。

分析法的证明路径与综合法恰恰相反。

反证法由于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效,所以当证明原命题有困难或者无法证明时,可以考虑证明它的逆否命题,通过正确推理如果逆否命题正确或者推出与原命题题设、公理、定理等不相容的结论,从而判定结论的反面不成立,也就证明了原命题的结论是正确的。

反证法视逆否命题的题设也就是原命题的结论的反面的情况又分为两种:1)归谬法:若结论的反面只有一种情况,那么把这种情况推翻就达到证明的目的了。

2)穷举法:若结论的反面不只一种情况,则必须将所有情况都驳倒,这样才能达到证明的目的。

前三种方法也叫演绎法。

都是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过程进行推理的。

归纳法归纳法或归纳推理,有时叫做归纳逻辑,是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是由已知真的前提,引出可能真的结论。

它把特性或关系归结到基于对特殊的代表的有限观察的类型;或公式表达基于对反复再现的现象的模式的有限观察的规律。

归纳法有如下几类:1)不完全归纳法所谓不完全归纳法就是通过对某类事物的真子集逐个进行考察,发现它们具有某种性质,就大胆预见某类事物具有某种性质。

2)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也叫枚举归纳法。

某类事物可分为有限种情况,如果通过逐个考察,各种情况都具有某种性质,则可以归纳地得出结论,某类事物均具有某种性质。

3)数学归纳法如果某类事物有可数无限多种情况,就无法逐个考察各种情况都具有某种性质。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用递推的办法,通过“有限”解决“无限”的一种方法,它是用归纳法证明命题的巨大飞跃。

类比法它也叫“比较类推法”,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

简称类推、类比。

或者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

其结论必须由实验来检验,类比对象间共有的属性越多,则类比结论的可靠性越大。

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
an an1 (n 1,2,3,...),猜想 1 an 其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 纳法进行证明!
步骤: 递推基础不可少,(基础)
归纳假设要用到,(依据)
结论写明莫忘掉。(结论)
例2:证明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n 3 11n 6 ⑴ 1+3+5+…+(2n-1)= 6 解:等式成立。证明如下:
1 11 6 ∵n=1时,左边=1,右边= =1 ∴等式成立 6 8 22 6 n=2时,左边=1+3=4,右边= =4 ∴等式成立 6
本节课我们学习的知识: 1、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
2、数学归纳法:证明与自然数n有关的命题。 步骤:⑴ 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时命题成立
⑵ 假设当n=k(k∈N,k≥n0)时命题成立, 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由⑴ ⑵可知,对n∈N (n≥n0)命题都成立
两个步骤缺一不可
作业
an ,已知a1 1, 对于数列
答:不一定
举例说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n边形 n n 3 的对角线的条数是 2 此时n取的第一值 n0 3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3+5+…+(2n-1)=﹝n+1﹞﹝n-1﹞时, 2 时,等式成立。 第一步应验证n=___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3+…+2n=n(2n+1)时, ⑴ 在验证n=1时,左端计算所得项为 ( B ) (A) 1 (B) 1+2 (C) 1+2+3 (D) 1+2+3+…+2· 1 ⑵ 则当n=k+1时,左端应在n=k时的左端加上
有一天,财主要请一位姓万的朋友,叫儿子写请帖。可 是老半天不见儿子写好,他就去催儿子。儿子抱怨说:“你 不识字,不知道写字有多难。此人姓万,我手都写酸了,才 刚刚写完三千横!”

完全归纳法范文

完全归纳法范文

完全归纳法范文在我们这个充满活力的班级里,我决定用完全归纳法来向大家证明一个非常有趣的命题:我们班同学都很有趣。

从坐在教室前排的同学说起。

我们班的学霸小李,那可是相当有趣。

每次老师提问,他不仅能给出正确答案,还会附带一些超级冷的科学小知识。

就像上次生物课问关于细胞结构的问题,他回答完后,还补充说:“你们知道吗?细胞要是会说话,估计都在喊‘我好忙,我好忙’,因为里面各种细胞器都在不停地工作呢。

”这独特的脑回路,让全班哄堂大笑,你说有趣不有趣?再看看前排的文艺委员小王。

她是个绘画和唱歌都很棒的才女。

有一次学校组织文艺活动,她自告奋勇要给我们班的合唱设计舞台造型。

她的创意简直绝了,把我们全班同学都打扮成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还编了一个超级搞笑的故事背景。

她说我们是“森林音乐会”,但是这个森林里的动物都有点“二”,于是我们就带着兔子耳朵、狐狸尾巴,在台上一边唱一边表演那些“二货”小动物的滑稽动作,把台下观众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这小王的有趣点子就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啊。

接着来到教室中间的“运动健将”小张。

这哥们儿在体育课上那可是焦点人物。

有一次我们进行接力比赛,他跑最后一棒。

前面我们班还稍微落后一点,只见他接过棒后,大喊一声:“看我超级无敌旋风腿!”然后像一阵风似的冲了出去。

可是跑着跑着,可能是太激动了,他的鞋子竟然飞出去了一只。

他也不管不顾,光着一只脚继续跑,还一边跑一边喊:“我的鞋要自己去终点啦!”最后我们班虽然没拿第一,但是他这个小插曲让整个比赛充满了欢乐,大家都记住了这个有趣的小张。

再瞧瞧坐在教室后排的“搞笑担当”小赵。

他可是我们班的段子手。

不管什么话题,到他嘴里都能变成一个超级搞笑的段子。

有一天课间,大家在讨论吃什么,有人说想吃汉堡。

小赵立马接话:“汉堡啊,那可是面包夹着肉和菜的‘建筑’,一层一层的,就像盖房子,我们吃汉堡就是在搞‘拆迁’呢。

”他这么一说,大家都笑得肚子疼,连本来不饿的同学都想去买个汉堡体验一下“拆迁”的感觉了。

2.归纳法的分类并举例说明

2.归纳法的分类并举例说明

二、归纳法的分类并举例说明⑴完全归纳法定义:是根据某类事物的每个分子都具有(或不具有)的某种属性,从而推出该类事物一般性结论的归纳方法。

特征:①前提考察了该类事物的全部分子,那么它的结论必然是真实的、可靠的;②完全归纳法的结论所断定的范围未超出前提的范围,因此他不是人们开拓新知识的理想方法。

运用规则:①前提确实考察了一类事物所包括的每一个体对象,不能遗漏;②每一个前提都必须是真实的,不能有一个例外。

作用:①通过完全归纳法能给人们提供新的概括性知识,使知识由局部、个别上升到全部、一般;②完全归纳法不仅是人们认识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论证方法。

人们经常在议论中引用某类事物的每一个个别事物的情况来论证、说明这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共性或规律,这一过程就是完全归纳法的运用。

⑵不完全归纳法定义:是根据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而作出该类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的一般性结论的归纳法。

我们日常在科学研究中所使用的归纳法就是不完全归纳法。

分类:不完全归纳法主要有两种:①枚举归纳法:就是通过枚举已经考察过的对象都有某种属性,而无一相反,于是推及该类对象的全体。

在这种方法里,前提是已被考察过的对象的属性,而结论则是属于关于同类全体对象的属性。

枚举法不能提供一个确实的根据,因此,通过枚举法归纳的出的结论,只能作为一种猜想或假设,并不可靠。

为了避免结论可能出现的误差,最重要的办法是尽可能多搜集大量证实这一结论的事实材料。

事实材料越多,结论越可靠,或然性就越高。

②科学归纳法:是根据某类事物不分对象与其属性之间的必然联系,而做出关于该类所有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不完全归纳方法。

科学归纳法需要找到对象与属性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因果关系则是事物所固有的联系之一。

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偶然的也有必然的。

由于科学归纳法是基于前提的考察中分析了对象及属性间的因果必然联系,因此概括出的一般性质的结论具有必然性。

只要前提正确无误,结论也必然是正确的。

归纳法

归纳法

归纳法归纳法的类型1、完全归纳法是从一类事物中每个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这类事物全都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

例如:锐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钝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所以,凡三角形的面积都等于底乘高的一半。

完全归纳法有两个规则:一是,前提中被判断的对象,必须是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二是,前提中的所有判断都必须是真实的。

2、不完全归纳法它包括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两类:(1)简单枚举法简单枚举法是根据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

例如:“金导电、银导电、铜导电、铁导电、锡导电;所以一切金属都导电”。

前提中列举的“金、银、铜、铁、锡”等部分金属都具有导电的属性,从而推出“一切金属都导电”的结论。

运用简单枚举法要尽可能多地考察被归纳的某类事物的对象,考察的对象越多,结论的可靠性越大。

要防止“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

(2)科学归纳法科学归纳法是依据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并分析出制约着这种情况的原因,从而推出这类事物普遍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

简介:归纳法或归纳推理,有时叫做归纳逻辑,是论证的前提支持结论但不确保结论的推理过程。

它把特性或关系归结到基于对特殊的代表(token)的有限观察的类型;或公式表达基于对反复再现的现象的模式(pattern)的有限观察的规律。

例如,使用归纳法在如下特殊的命题中:冰是冷的。

在击打球杆的时候弹子球移动。

推断出普遍的命题如:所有冰都是冷的。

或: 在太阳下没有冰。

对于所有动作,都有相同和相反的重做动作。

人们在归纳时往往加入自己的想法,而这恰恰帮助了人们的记忆。

物理学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信息的技术。

要做出正确的归纳,就要从总体中选出的样本,这个样本必须足够大而且具有代表性。

比如在我们买葡萄的时候就用了归纳法,我们往往先尝一尝,如果都很甜,就归纳出所有的葡萄都很甜的,就放心的买上一大串。

数学归纳法课件

数学归纳法课件

( k 1)( k 2)( 2k 3) 6
这就是说,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根据(1)和(2),可知等式对任何n∈N*都成立
n N 课堂练习: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 2 1 3 5 .......... (2n 1) n
证明:①当n=1时,左边=1, 右边=1
12,
k2

2)假设n=k时命题成立,即
k (k 1)( 2k 1) 1 2 3 k 6
2 2 2 2
n N 例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n(n 1)( 2n 1) 1 2 3 n 6
2 2 2 2
3)当n=k+1时,命题的形式是
1 2 3 k
n5 Fn 4, 294,967, 297 6,700,417 641
归纳法
:由一系列有限的特殊事例得出一般结
论的推理方法
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 和 不完全归纳法
考察全体对象, 得到一般结论 的推理方法 考察部分对象,得 到一般结论的推 理方法
结论一定可靠
结论不一定可靠
问题情境二
对于数列an ,已知a1 1,an1 猜想其通项公式
一,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命题的重要方法。
作业: P 96
A组1,2
课堂练习2: P95 练习1、2;
由(1)(2)可知命题对从 n 0 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 都成立。
这种证明方法叫做 数学归纳法
n N 例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n(n 1)( 2n 1) 1 2 3 n 6 思
2 2 2 2
考 1)第一步应做什么?此时n0= 1 ,左= ? 当n=k时,等式左边共有 k 项, 第k项是

完全归纳法名词解释

完全归纳法名词解释

完全归纳法名词解释完全归纳法是由德国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创立的一种推广统计方法,这种方法又称为科学归纳法。

该方法的要点是把大量的观察或实验所获得的事实和资料集中在一起,经过对这些事实资料的加工整理和分析综合,找出其内部的规律性。

完全归纳法的步骤为:(1)将事实按出现频率分成若干等级,确定各等级的频率范围;(2)按频率范围由高到低排列事实; (3)用等级顺序求得每一事实发生的概率。

(2)根据事实间的某些属性进行概率估计,这个步骤称为概率计算。

(3)概率计算可以用公式计算,也可以根据数学上的几何级数来表达,即先把事实分成n个等级,计算各等级的频率,再从高到低依次用上述方法计算各事实发生的频率。

(4)按照对事实的综合程度,将归纳法划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两类。

完全归纳法是指根据许多有限次的观察或实验所得的事实资料,经过加工、整理和分析而总结出的一般原则。

它是从已知的大量个别事实出发,通过分析、综合、抽象,形成概念,从而得出一般结论的归纳方法。

不完全归纳法只是将观察或实验所得到的事实归纳在一起,而没有提出明确的假说。

柯尔莫哥洛夫关于概率的著作就是最早的归纳法教材。

(3)运用概率计算出相应的频率,这个步骤称为频率计算。

(4)按照对事实的综合程度,将归纳法划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两类。

完全归纳法是指根据许多有限次的观察或实验所得的事实资料,经过加工、整理和分析而总结出的一般原则。

不完全归纳法只是将观察或实验所得到的事实归纳在一起,而没有提出明确的假说。

例如古希腊的阿基米德,他曾将人体的构造归纳为20块骨头和60条肌肉。

另外还有近代西方的哲学家笛卡儿、欧拉、康德、马克思等人都提出了各自的归纳主张。

(5)频率计算方法:将事实按频率从高到底分成若干组,然后在各组内依次取出一定数目的样本量,计算各样本量的频率;频率计算方法有顺序计算法、比较计算法、时间计算法。

(6)抽样检验方法:对事实进行检验,以确定样本是否合乎标准。

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的例子

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的例子

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的例子一、完全归纳的例子1. 证明所有正整数的和公式完全归纳法是证明所有正整数的和公式的最佳方法。

该公式是:1 +2 +3 + ... + n = n(n+1)/2证明:基础步骤:当n=1时,1=1(1+1)/2,公式成立。

归纳步骤:假设公式对于n=k成立,即1+2+3+...+k=k(k+1)/2。

我们需要证明公式对于n=k+1也成立。

1+2+3+...+k+(k+1) = k(k+1)/2 + (k+1)= (k^2 + k)/2 + (2k+2)/2= (k^2 + 3k + 2)/2= (k+1)(k+2)/2因此,公式对于所有正整数n成立。

2. 证明所有正整数的平方和公式完全归纳法也可以用于证明所有正整数的平方和公式。

该公式是:1^2 + 2^2 + 3^2 + ... + n^2 = n(n+1)(2n+1)/6证明:基础步骤:当n=1时,1^2=1(1+1)(2×1+1)/6,公式成立。

归纳步骤:假设公式对于n=k成立,即1^2 + 2^2 + 3^2 + ... + k^2 = k(k+1)(2k+1)/6。

我们需要证明公式对于n=k+1也成立。

1^2 + 2^2 + 3^2 + ... + k^2 + (k+1)^2 = k(k+1)(2k+1)/6 + (k+1)^2= (k^3 + 3k^2 + 2k)/6 + (6k^2 + 12k + 6)/6= (k^3 + 9k^2 + 23k + 18)/6= (k+1)(k+2)(2k+3)/6因此,公式对于所有正整数n成立。

3. 证明所有正整数的阶乘公式完全归纳法也可以用于证明所有正整数的阶乘公式。

该公式是:n! = 1×2×3×...×n = n(n-1)!证明:基础步骤:当n=1时,1!=1,公式成立。

归纳步骤:假设公式对于n=k成立,即k!=1×2×3×...×k。

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
凑结论

利用 假设
1 (k 1)[( k 1) 1][( k 2) 1] 右边 3
∴ n=k+1时命题正确。 由(1)和(2)知,当
n∈ N
,命题正确。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恒等式注意事项:
明确初始值n0,验证真假。(必不可少) “假设n=k时命题正确”,写出命题形式。 证明“n=k+1时”命题成立。 分析“n=k+1时”命题是什么,并找出与 “n=k”时命题形式的差别,弄清左端应增 加的项。注意用上假设, 要作结论
数学归纳法主要步骤:
找准起点 奠基要稳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命题的重要方法。 主要有两个步骤、一个结论:
第一步:验证当n取第一个值n0(如 n0=1或2等)时结论正确 第二步:假设n=k (k∈N+ , 且k≥ n0)时结论正确, 证明n=k+1时结论也正确
结论:由(1)、(2)得出结论正确
归纳法 可能错误 如何避免?
完全归纳法
穷举法
不完全归纳法
递推基础不可少 归纳假设要用到 结论写明莫忘掉
数学归纳法
凑结论
由(1)(2)可知,
-1+3-5+ …+(-1)n(2n-1)=(-1)n n
下面的框图表示了数学归纳法的基本过程:
(1)验证:n=n0 (n0∈N+) 时命题成立。
奠基
(2)证明:假设n=k (k≥n0)时命题成立, 则n=k+1时命题也成立。
假设与 递推
对所有的n (n0∈N+, n≥n0)命题成立
那么,当n=k+1时,有
1 1 k 1 [1 ( ) ] 1 1 1 1 1 k 1 2 2 2 k k 1 1 ( ) 1 2 2 2 2 2 1 2 即n=k+1时,命题成立。

完全归纳法范文

完全归纳法范文

完全归纳法范文在我们这个充满活力与趣味的班级里,我决定用完全归纳法来证明一个伟大的命题:我们班同学都很独特。

从坐在教室第一排左边第一个位置的小明说起。

小明啊,那可是个数学天才。

每次数学课,老师出的那些难题,就像在他面前摆了一堆小玩具一样。

他眼睛一转,笔下就像有魔法,答案就出来了。

而且他独特之处还在于他解题的方法总是跟别人不一样。

有一次考试,一道几何题,大家都在用常规的辅助线做法,他倒好,直接用了一种谁也没见过的向量法,还特别简单。

这就像在一群走寻常路的人中,他突然开着一辆超级酷炫的飞行器,直接到达目的地,这独特性简直满分。

接着是小红,小红是我们班的文艺骨干。

唱歌跳舞绘画,没有她不拿手的。

每次学校的文艺汇演,她就像一颗最闪亮的星星。

她跳舞的时候,那身姿就像风中的柳枝,柔软又充满力量。

她唱歌呢,声音就像百灵鸟一样婉转。

最独特的是她画画的时候,她能把那些抽象的概念变成一幅幅超级有创意的画作。

有一次美术课,主题是“未来世界”,别人画的都是高楼大厦、飞行汽车之类的。

她画的却是一个满是动物和植物在交谈的世界,动物们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植物们像绅士淑女一样在参加舞会,这种想象力,除了她,谁还有呢?再说说小刚吧。

小刚是个体育达人,那身体就像小钢炮一样结实。

在运动会上,他就是我们班的骄傲。

跑步的时候,他就像一阵风,嗖的一下就冲出去老远。

跳远的时候,他就像个弹簧人,“噌”的一下就飞出去了。

而且他还特别有毅力,有一次长跑比赛,他不小心摔倒了,膝盖都擦破了,大家都以为他要放弃了。

结果呢,他咬着牙,爬起来继续跑,最后还拿了个不错的名次。

这种顽强的体育精神,在我们班可是独一无二的。

还有我们班的学霸小美。

小美那是个书虫,知识储备超级丰富。

不管是历史、地理还是文学,她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有一次历史课,老师问了一个超级偏门的问题,关于古代某个小国家的一种特殊的礼仪。

大家都在挠头的时候,小美站了起来,从这个国家的起源,讲到这个礼仪的意义,再讲到它对周边国家的影响,讲得那叫一个精彩。

完全归纳法名词解释

完全归纳法名词解释

完全归纳法名词解释完全归纳法是指在有限的调查样本中,通过科学抽样方法从中抽取一个或少数几个样本作为样本,对所得到的样本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推断总体的特征。

前提假设是在调查研究中的先决条件,它是调查研究的必要环节,它能使调查人员对被调查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调查研究工作具有科学依据和可靠性。

完全归纳法的前提假设包括以下几种:(1)在对被研究者进行研究之前先做出一个相当于“问题”的假定,称为问题前提。

这个问题前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研究的总题目,或称为研究假定。

它由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一是研究主题;二是研究的变项(自变量)。

(2)在被研究者进行研究之后再做出一个“结论”,即在某些变项中找出一个“效度”最高的变项,作为最终的研究结论。

(3)前提假设通常是一个经验事实,它只是提示我们该研究的性质、范围、内容以及调查对象的特点。

(4)在完全归纳法中,需要不断地对假设进行检验,找出其中与事实不符合的原因并及时加以修正。

(1)在对被研究者进行研究之前先做出一个相当于“问题”的假定,称为问题前提。

这个问题前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研究的总题目,或称为研究假定。

它由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一是研究主题;二是研究的变项(自变量)。

(2)在被研究者进行研究之后再做出一个“结论”,即在某些变项中找出一个“效度”最高的变项,作为最终的研究结论。

(3)前提假设通常是一个经验事实,它只是提示我们该研究的性质、范围、内容以及调查对象的特点。

(4)在完全归纳法中,需要不断地对假设进行检验,找出其中与事实不符合的原因并及时加以修正。

(5)完全归纳法要求在搜集资料时,应遵循“大样本小前提”的原则,从尽可能多的被研究者中搜集有关变量的信息资料,对每个被研究者都要采用相同的调查方法。

(6)在研究方法上,采用随机抽样,按照随机原则选择调查样本。

(7)研究过程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既要掌握事物变化的全部材料,又要防止片面性。

归纳演绎分析综合

归纳演绎分析综合
8
9
D.共变法 在被研究现象发生变化的各个场合中,
如果只有一个情况是变化着的,这个唯 一变化着的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 (或结果)
10
E、剩余法 剩余法的内容是:如果某一复合现象已
确定是由某种复合原因引起的,把其中
已确认有因果联系的部分减去,那么,
剩余部分也必有因果联系。
ABC是复杂现象abc的复杂原因, 已知 A是a的原因,
B是b的原因,
所以 C是c的原因。
11
二、演绎法及其类型
(一)演绎法的概念及特点 演绎法是一种由一般原理推导出特殊或
个别结论的方法。 这个方法的主要特点如下。 1、演绎是按照严格的逻辑规律为前提
推导出结论的思维过程。 2、公理是演绎的逻辑出发点 3、演绎是一般原理向实践转化的重要
逻辑形式
三、归纳与演绎法之间的关系
1.归纳是演绎的基础 2.归纳需要以演绎为指导 3.演绎与归纳互相渗透,互相兼容
14
分析与 综合方法
15
一、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分析法是把研究对象分解成各个属性、
简单的组成部分或要素,进而对它们分 别研究的方法。 分析法的特点主要有: 1、分析务求对原来整体进行完全彻底 的解体 2、分析是要找出事物的本质联系 3、分析就是辩证分析
18
四、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1、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 2、分析与综合呈螺旋上升式发展 3、分析与综合处于同一系统中
19
12
(二)演绎法的类型 1.“形式的”演绎 这种演绎过程的结论不是由前提内容
得出的,而是由前提的形式及其组合 得出的,其推理的基础是事物的种属 关系。 2.“内容的”演绎 “内容的”演绎所依据的是被研究对 象的发展过程的关系。演绎的结果并 不是前提中一般原理的运用,而是全 新的论断。

完全归纳法名词解释

完全归纳法名词解释

完全归纳法名词解释完全归纳法是指在不考虑观察变量的顺序或不可控制的情况下,根据样本来推断总体,也就是先对研究对象的各种特征进行描述,再推断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

即:所有可能的未知因素和现象都已经找到,从而导致所需要研究的问题也就清楚了。

完全归纳法在统计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它对于说明总体的统计特征及推断事物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概念定义这种解释方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提高所得结论的信度。

缺点是不够灵活,不适合用于无法直接观察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

2、假设检验由于统计资料是以数值表示的,因此在进行推断前需要进行假设检验。

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样本资料推断总体的均值是否大于总体的均值,称为方差分析;另一种是用样本资料推断总体的方差是否大于样本方差,称为协方差分析。

1、缺点( 1)过程可能会被漏掉。

( 2)一些反映总体特征的次要特征可能未被发现。

( 3)当总体的各个因素并非随机分配时,无法做出正确的预测。

( 4)如果仅用于描述性资料,将难以做出关于各种因素和环境影响的预测。

( 5)一旦发生抽样误差,则会造成较大的损失。

1、缺点( 1)过程可能会被漏掉。

( 2)一些反映总体特征的次要特征可能未被发现。

( 3)当总体的各个因素并非随机分配时,无法做出正确的预测。

( 4)如果仅用于描述性资料,将难以做出关于各种因素和环境影响的预测。

( 5)一旦发生抽样误差,则会造成较大的损失。

2、两类错误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两类错误是不容易发生的,它们是无法进行假设检验和无法使用假设检验的一般原因:无穷多的次要因素或无限多的关键因素无法被发现;没有足够多的样本或资料使假设检验的计算变得很困难;变量太多,统计上很难处理等等。

3、配对设计如果所给的次要变量中有某些与主要变量有关,就应该采取配对设计。

配对设计使用主要变量来代替次要变量。

它的好处是计算简单、可靠。

配对设计的局限性是只能用于简单设计,复杂设计中不能更好地体现其优越性。

完全归纳法

完全归纳法

完全归纳法
(1)完全归纳法:通过对某类事物中的每一个对象或每一子类的考察,从中概括出关于此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推理.由于完全归纳法考察了某类事物的全部情况,因而由正确的前提必然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所以完全归纳法可以作为数学严格证明的工具,在数学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不完全归纳法:通过对某类事物的一部分对象或一部分子类的考察,从中概括出关于该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推理.由于不完全归纳法是对某类事物中的某一部分对象进行考察,因此,前提和结论之间未必有必然的联系,由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结论,结论不一定正确,结论的正确与否,还需要经过严格的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在本书中,如无特别说叫,归纳法都足指不完全归纳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全归纳法
完全归纳推理,又称“完全归纳法”,它是以某类中每一对象(或子类)都具有或不具有某一属性为前提,推出以该类对象全部具有或不具有该属性为结论的归纳推理。

举例
①太平洋已经被污染;大西洋已经被污染;印度洋已经被污染;北冰洋已经被污染;(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是地球上的全部大洋)所以,地球上的所有大洋都已被污染。

②张一不是有出息的;张二不是有出息的;张三不是有出息的;(张一、张二、张三是张老汉仅有的三个孩子)所以,张老汉的孩子都不是有出息的。

上述两例都是完全归纳推理。

例①对地球上的所有大洋都逐一进行考察,发现它们都被污染了,由此推出地球上所有大洋都具有“已被污染”这一属性。

例②对张老汉仅有的三个孩子都逐一进行考察,发现他们都不是有出息的,由此推出张老汉的孩子都不具有“有出息的”这一属性。

逻辑形式
完全归纳推理的逻辑形式可表示如下:
S1是(或不是)P;S2是(或不是)P;S3是(或不是)P;……Sn是(或不是)P。

(S1,S2,S3,……Sn是S类的全部对象)所以,所有的S都是(或不是)P. 上式中的S1、S2、S3、……Sn ,可以表示S类的个体对象,也可以表示S类的子类。

前者,如例①和例②;后者,如下面的例③。

③黄种人不是长生不老的,白种人不是长生不老的,黑种人不是长生不老的,棕种人不是长生不老的,(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棕种人是地球上的全部人种)所以,地球上的所有人种都不是长生不老的。

完全归纳推理特点
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无一遗漏地考察了一类事物的全部对象,断定了该类中每一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结论断定的是整个这类事物具有(或不具有)该属性。

也就是说,前提所断定的知识范围和结论所断定的知识范围完全相同。

因此,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性的,只要前提真实,形式有效,结论必然真实。

完全归纳推理是一种前提蕴涵结论的必然性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要求
完全归纳推理的要求有三:
一是前提所断必须穷尽一类事物的全部对象;
二是前提中的所有判断都是真实的;
三是前提中每一判断的主项与结论的主项之间必须都是种属关系。

完全归纳推理作用
完全归纳推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

如“某班的五名班委都考上了研究生”,“这批彩电全部合格”,“某校的语文教师全都获得了高级教师的任职资格”等结论,都是通过完全归纳推理获得的。

概括地说,完全归纳推理的作用主要有二:
一是具有认识作用。

虽然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所断定的知识范围和结论所断定的知识范围相同,但它仍然可以提供新知识。

这是因为,它的前提是个别性知识的判断,而结论则是一般性知识的判断,也就是说,完全归纳推理能使认识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二是具有论证作用。

由于完全归纳推理是一种前提蕴涵结论的必然性推理,因而人们常常用它来证明论点,反驳谬误。

完全归纳推理局限
由于其结论必须在考察一类事物的全部对象后才能做出,因而完全归纳推理的适用范围受到局限。

表现在:
①当对某类事物中包含的个体对象的确切数目还不甚明了,或遇到该类事物中包含的个体对象的数目太大,乃至无穷时,人们就无法进行一一考察,要使用完全归纳推理就很不方便或根本不可能。

②当某类事物中包含的个体对象虽有限,也能考察穷尽,但不宜考察或不必考察(如,考察某仓库中的核弹头是否全部有效,考察某药房的某种药片是否失效),这时就不必使用完全归纳推理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