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作业家长评价

亲子作业家长评价
亲子作业家长评价

关于"亲子作业"家长必须知道这些!_

亲子作业家长评价

“陪儿子写作业到五年级,然后心梗住院了,做了两个支架。”不久前,一则父母陪孩子写作业的段子引发不少家长吐槽,很多家

长都在朋友圈转发,诉说陪做作业的苦恼。

陪做作业确实有若干问题,但因此将责任全部归咎于老师,甚至有些家长认为,既然交了钱,教育孩子就应该都是老师的职责,则

值得商榷。

亲子作业有无必要?

面对网上“减负减了老师的负,增加了家长负担”的批评,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了多位老师,老师多数不认同网上的批评。姚卓卓是湖北十堰一名初中地理老师,她希望家长不要把亲子作业

当作负担和任务,“其实陪伴孩子的滴滴是很有意思的,也是生活

的调剂。家长指导的时候,可以提供思路和方法,这能培养孩子动

手动脑的能力”。

在武汉教了四年小学语文的易璨眼里,亲子作业充满意义,“亲子作业其实是一种创意,有的贴近自然,比如做树叶图,有的贴近

实践,比如做家务和手工,有的有创意,或提高能力”。

不仅老师们不赞同,一些家长也对网上有人认为老师转嫁作业给家长的观点不太理解,孩子上初中的汪娜娜便是其中一位。汪娜娜

是武汉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她告诉记者,孩子上小学时班级有几

十名学生,担心老师可能顾不过来,她会在家给孩子辅导功课,

“手工作业也挺好的,我和孩子一起完成一项功课,对孩子的成长

也有好处”。

“陪伴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也是父母的一件享受。”叶志军是北京的公务员,孩子今年读小学一年级,他每天下班回来都会

帮助孩子辅导功课,“功课是老师在微信群里通知的,孩子太小,

作业总是记不住”。叶志军坦言,身边像他这样陪伴孩子的爸爸不

在少数,甚至有些爸爸陪伴的时间多于妈妈。

把握不当,亲子作业会流于走形式

亲子作业既然是好事,为何现实中引来不少吐槽?记者调查发现,老师布置作业的频率、布置作业的难度,有些老师只追求作业形式

的创新而不注重教学效果,以及家长上班的忙碌和碍于面子代替孩

子完成作业,这些都会使亲子作业的效果大打折扣。

“亲子作业是好事,但不可太多,要适可而止”,一位家长倾诉说。

记者采访发现,亲子作业的频率因老师的不同而有差异。有的老师一个月布置两三次,有的只在节假日才布置。陈静是北京一家互

联网公司的hr,孩子在上幼儿园,她透露,过去亲子作业并不多,

换了老师后作业多了起来。

陈静还吐槽了一次不愉快的经历。有一天周日晚上八点,老师在群里通知去找6个某品牌的饮料罐,第二天上午就要交。因为时间

紧迫,她只好买了6瓶,把水全部倒掉。“老师想增强孩子的环保

意识,可是这样布置作业,能达到目的吗”,陈静无奈的说。

在北京一家媒体任编辑的黄娟代替孩子做过不少作业,孩子三岁时,老师布置了贴树叶的亲子作业,“小孩连在树叶上放胶水的意

识都没有,怎么做啊”。孩子上一年级时,老师让学生演讲,但要

制作ppt,因为孩子太小根本不会用电脑,最后不得不由黄娟代替

完成。

不过不少家长也坦言,有些父母太忙而回避亲子作业或者碍于面子代替孩子做,这些都是家长存在问题。

“现在的教育容易走极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